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答案答题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解析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及解析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问题:请问杜甫的《登高》是在什么地方写的?答案:蓬莱仙岛解析:根据杜甫的《登高》中的描述,可以得知这首诗是在蓬莱仙岛写的。
2. 问题:下列哪一种修辞手法在句子中多次运用:"秋风起兮白云飞"?答案:借代解析:这句句子中的"秋风"和"白云"实际上是对秋天的描写,是通过具体的代词来象征整个季节。
3. 问题:下面哪个词语的意思与"巡游"相反?答案:驻足解析:"巡游"指的是来回巡查、巡逻。
而"驻足"则是停下来不动。
4. 问题: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描写动作的是哪个选项?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解析:"回首"和"归去"都是描述人的动作。
第二部分:填空题1. 问题:成语"触类旁通"中的"触类"中的"类"指的是什么?答案:事物的类别或种类解析:"触类"指的是触发或接触到某种事物的类别或种类,从而能够推广到其他类似的事物上。
2. 问题:下面句子中的"多音字"是哪个?答案:"这个字既可以读作'科',也可以读作'柯'。
"解析:"科"和"柯"都是这个字的两种读音。
第三部分:简答题1. 问题:请简要说明《红楼梦》是一部怎样的小说?答案:《红楼梦》是一部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贾府家族为背景,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的悲剧的长篇小说。
解析:《红楼梦》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性的悲剧。
同时,小说中通过描绘贾府家族的兴衰变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正确答案为A。
改写:哀怨(pīng)红晕(yūn)宽容(yòu)汲取(jí)。
2、正确答案为D。
改写:粗糙狼藉为富不仁自创新裁。
3、正确答案为B。
改写:漂流道两旁的怪石嶙峋,地势险要,流泉飞瀑比比皆是。
4、正确答案为B。
改写:保持为政清廉是否,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信任。
5、正确答案为D。
改写:我对外地人夸奖高邮鸭蛋,不是很高兴,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只出鸭蛋。
6、正确答案为①③④②。
改写:读诗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但诗意却是永恒的。
天才诗人虽已逝去,但他们的诗歌却一直被人们传颂。
每一代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纪念和传承诗歌,而《中国诗词大会》就是我们当下的方式。
A。
③②①④B。
②③①④C。
①④②③D。
②①④③二、文言文阅读。
1.A。
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2.(1)素:原本。
(2)悉:全部。
3.(1)因为不知道用陶瓦盖房子,只用茅草,所以火灾很多。
(2)XXX到过的地方,都实行了好政策;他离开后,人们都立了石碑来颂扬他。
4.XXX主要的功绩有:教民穿井以饮,XXX以代茅茨,开垦沃土以供师生膳食,铲除以往的弊端,处理数十件白冤狱。
5.XXX是一个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他为人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让人们生活得更好,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感激。
三、现代文阅读。
1.(1)每个母亲都喜欢叫醒孩子。
(2)每个孩子都会被母亲叫醒。
2.改写:每位母亲都喜欢让孩子起床。
每个孩子都会被母亲叫醒。
我记得小时候清晨,母亲悄悄地起床,打开房门,拨动门闩,拉开门,门吱呀响了一声,院子里飞起了一只鸟。
在晾衣杆上,露水还未滴落。
晨星在天,月亮苍白,时隐时现。
母亲打开门后,我仿佛听到水桶提柄挂在铁钩上的摩擦声,听到她打开天井侧门的声响,“呀——咿——”,像一个青衣女子的开腔。
她打开大门,我的心随着她走过溪岸,走向那XXX摇曳星月的水井。
我又迷迷糊糊地睡去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音、形有误的一项是()A. 阴晦(huì)恣睢(suī)牡(mǔ)蛎根深蒂(dì)固B. 五行(xíng)嬉(xī)闹煞(shā)白袖(xiù)首旁观C. 瑟索(suǒ) 拮(jié)据发窘(jiǒng)吹毛求疵(cī)D. 惘(wǎng)然栈(zhàn)桥抽噎(yē)咬文嚼(jiáo)字2.下列词语, 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鸦鹊无声根深蒂固冥思遐想一气呵成B. 莫衷一事正襟危坐循章摘句心会神凝C. 诚惶诚恐格物志知一代天娇因地治宜D. 独具慧眼中流砥柱囊萤映雪略胜一筹3.下列句子中的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确保农民增收的不二法门。
B. 大型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再现了当年人民解放军金戈铁马的故事。
C.演讲完毕, 他彬彬有礼地向观众和评委鞠躬, 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经过多年的锻炼, 他变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形销骨立的阳光青年。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 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 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B. 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 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只有密切接触社会, 联系群众, 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 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 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5.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1)一声声的问候, 一份份不期而至的礼物, 都是用真情渲染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2)一轮圆月缓缓爬上树梢, 将它的清辉洒落在屋前的谷地上。
(3)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印象, 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4)不是每一次奋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进步都有肯定;不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声……可他们仍然不放弃奋斗, 不停止付出。
人教版最新版本九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niánjí)语文(yǔwén)试卷(shìjuàn)一、基础知识。
(1-6,每小题3分共18分)(37分)1、根据(gēnjù)本期学过课文(kèwén)的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辍.耕(chuò)B.襁褓..(qiǎng bǎo) 丝缕.(1ǚ) 强聒.不舍(guō)弥.留之际(mí)C.闪烁.(shuò) 单.于(chán)麦穗.(suì)妇姑荷.箪食(hè)D.静谧.(mì) 亵渎..(xiè dú) 栖.息(qī)教诲(hu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A.炫耀决别逢场作戏苦心孤诣B.荣膺诓骗人情炼达一泻千里C.奥秘凌驾转弯抹角进退围谷D.驻足屏障恪尽职守闲情逸致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老师的辅导和自己的努力,他发现了提高语文成绩的蛛丝马迹....。
B.看到大家都在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他忍无可忍....地加入到这次活动中来。
C.为了满足人们健康的需要,厂家滔滔不绝....的推出了绿色食品。
D.学校进行义务劳动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受到老师的批评。
4、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国庆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学习并讨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5、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如果没有普罗米修斯走在最前面“盗火种”,?如果没有哥白尼走在最前面为科学“布道”,?如果没有鲁迅走在最前面“呐喊”,?如果没有邓稼先走在最前面升起“蘑菇云”,?走在最前面的人士痛苦的,但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的魂魄,都凝结为时代最美丽的花朵,给世人带来信心和勇气。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娉.婷(pīng)压.榨(yā)鸠.占鹊巢(jiū)矫.揉造作(jiǎo)B.箴.言(jiān)冠.冕(guàn)间.不容发(jiān)相得益彰.(zhāng)C.勾.当(góu)诓.骗(kuāng)箪食.壶浆(sì)强聒.不舍(guō)D.豢.养(huàn)撩.逗(liáo)舍.身求法(shě)前仆.后继(f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契合教晦慷慨大方融会贯通B.荣膺譬喻拈轻怕重门廷若市C.坚深签署锐不可当流连忘反D.阑珊蜡烛器宇轩昂离经叛道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不久,媒体爆出了演员翟天临博土论文造假事件。
他的这种学术不端的行为,让喜欢他的影迷们痛心疾首....。
B.3月10日,埃塞饿比亚发生了一起危言耸听....的坠机事件,机上所有人员全部遇难,其中有8名中国人。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明明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自认为读了很多书的他总爱咬文嚼字....,结果是废话连篇,让人生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罗贯中撰写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一猛将是吕布的老家在包头市九原区。
B.从荆轲刺秦王到大青山游击队抗击日寇,北中国大地上描绘着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抗争之歌。
C.莜麦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为五谷之首,还含有磷、铁、钙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D.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由于师资不足及教材鱼龙混杂等问题,书法课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手掌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绮丽(qǐ)讪笑(shàn)星宿(sù)三年五载(zǎi)B. 解剖(pōu)氛围(fēn)呜咽(yè)锐不可当(dāng)C. 奖券(juàn)畸形(jī)干涸(hé)追本溯源(sù)D. 狭隘(ài)殷红(yān)倒坍(tā)相形见绌(ch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俊俏候选人大廷广众妙手偶得B. 劳碌工笔画美不胜收平易近人C. 云宵仪仗队俯仰生姿丰功伟绩D. 硬朗斑马线喜出望外讴心沥血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 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 彰显着“工匠精神”。
B. 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讽刺, 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峨眉山的猴子, 或相依相偎, 或交头接耳, 或追逐嬉戏, 情态各异, 栩栩如生。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 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 由于该县深居内陆, 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 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 大会期间, 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5.下列对修辞方法的判断, 有误的一项是()A. 登高远望, 泰山的松树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 又像是和清风游戏。
(比喻)B. 模范不模范, 从西往东看, 西头吃烙饼, 东头喝稀饭。
(借代)C. 他停顿了一下, 才提后脚。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 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
(拟人)D.大虫见掀他不着, 吼一声, 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 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窠果(kē)撺掇(cuǎn)忧心忡忡(chōng)B.豢养(huàn)诡谲(jué)唯妙唯肖(wéi)C.嗔怪(chēn)愧赧(nǎn)信手拈来(niān)D.修葺(róng)褶皱(zhě)摩肩接踵(zhǒ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门框缅怀费寝忘食日月如梭B.诲暗瞻养花团锦簇寡不敌众C.训诫侥幸心不在蔫满目疮痍D.畸形贿赂疲惫不堪鞠躬尽瘁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当代作家毕淑敏的小说《一厘米》的结尾别出心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B.张家界电视台的编导精心策划,把几个旅游类的节目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好评。
C.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融合声光电技术,场面极其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D.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地吸引住了。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世界。
B.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的大事。
C.不能只为考试而学习,更不能用应付考试的方法接近知识、吸收知识,要为完善自我而努力学习。
D.教育的根本使命,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在未来生存发展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构建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5、下列对修辞方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登高远望,泰山的松树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游戏。
(比喻)B.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借代)C.他停顿了一下,才提后脚。
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
(拟人)D.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夸张)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②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③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④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⑤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A.④⑤②③①B.①④③⑤②C.④③⑤②①D.①③②⑤④7、默写填空。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滑稽.(jī)栈.桥(zhàn)参与.(yù)拾.级而上(shè)B.惩.戒(chěng)龟.裂(jūn)碾.压(niǎn)矫.揉造作(jiǎo)C.涉.猎(shè)侮.辱(wǔ)针灸.(jiū)锋芒毕露.(lù)D.唠.叨(láo)窥.伺(kuī)幽悄.(qiǎo)气冲斗.牛(dòu)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分岐赃物妇孺皆知重峦叠障B.告罄狼藉姗姗来迟拈轻怕重C.蓦然洁难自出心裁为富不人D.赢弱深霄轻歌慢舞形销骨立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全市开展的扫黑除恶整治工作中,劫后余生....的“村霸”刘某痛改前非,成了全村最热心的保洁员。
B.美国政府为了透制中国的崛起,先是孟晚舟事件,然后介入安卓系统与华为的合作,真可调是煞费苦心....。
C.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娄底市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打造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D.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守住底线,相关互联网企业就能把握好科技创新的风口,站在社会发展的潮头。
B.央视推出的《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以及《信·中国》等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均获得不错反响。
C.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影响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D.中国去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递交的专利、商标和工业设计申请达110万份,而美国仅有58.9万份,几乎比中国少了一倍。
5、下列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B.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宣州区六校联考第二次联考卷九年级语文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②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⑤,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⑥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2)默写李清照《武陵春》的下阕..。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9分)文化是民族的根。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
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shǎngxīnyuèmù。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也会在文化的熏陶下变得厚重而雅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成语。
(3分)绽.放() shǎngxīnyuèmù(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在下面原句上修改病句。
(2分)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4)仿照画线句子,选择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如锣鼓、秧歌、风筝、书法等),为横线处补写句子。
(2分)3、运用你课外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5分)(1)下面一段文字选自《水浒传》,请回答相关问题。
(他)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他”的名字叫,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他”的性格特点。
(2)《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在景阳冈打虎的是。
4、综合运用(11分)2013年4月23日,是第18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宣传读书活动】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宣传标语,请你补充完整。
(2分)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读好书,(2)【调查读书现状】读书现状调查表学段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调查项目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0.5小时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27.8% 35.8% 45.6%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3 (3)【收集读书名言】请你写一条关于读书的名言(2分)(4)【探讨读书方法】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
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
请你针对以上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
(4分)①向校长提建议:(2分)②向同学提建议:(2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7分)谦和是一种力量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
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
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
”(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
“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
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
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
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
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
(二)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
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
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
(三)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
5.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6.阅读全文,请说一说谦和具有哪些力量。
(6分)7.依次写出文中画线处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3分)8.阅读“链接材料”和文章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5分)【链接材料】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会盟于渑池。
秦王令赵王鼓瑟(古代弦乐器),赵王心怯,只得遵从,秦王命史官将此事记录下来。
蔺相如见本国君王受辱,逼请秦王为赵王演奏秦声,并上前献缶(古代打击乐器)。
秦王不肯,欲加害相如。
相如怒目相对,欲与秦王同归于尽。
秦王无奈,只得为赵王击缶,相如命赵国史官依样记录。
同样是发生冲突和争执,蔺相如为什么对廉颇谦和忍让,而与秦王针锋相对呢?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二](23分)一棵树的智慧①我喜欢这片黑槐林。
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
一棵连着一棵。
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
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
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合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
②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
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
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
然后,会结荚子,名曰槐角,字连墩。
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
③所以,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
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
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却没有看到黑槐开花。
走过春,走过夏,黑槐林一直沉默着,没有开花。
如果不是因为太心伤,我相信它们是不会这样做的。
它们在无声地抗议着什么。
④去年7月,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
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篷篷,喜气洋洋。
那真是个夏天的样子啊。
再过些时日。
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然后那些叫槐连墩的娃娃们便会跑出来,吹着淡淡的药香,浸润着整个林子。
⑤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假,静寂的林子是鸟鹊们的天堂。
清晨或者傍晚,我还是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
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
⑥枝折花去,满地凄凉。
饱受磨难的它们抗议是应该的,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
⑦三年前,有个女学生从自家牡丹园里移了一棵叫“洛阳红”的牡丹给我。
欣喜之余,我忙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白瓷花盆栽种,那“洛阳红”在田里已长多年,年年花开如酒,香醇香艳无比。
学生送我时,它已有花蕾待放。
我精心呵护,时时察看,期待它硕大的花朵开放。
有个朋友对这棵“洛阳红”也垂涎得很,天天过来探望,并请求我分些给她。
手起刀落,我在花盆里切了半株牡丹,连根带叶带花蕾送给了她。
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那半株牡丹花没开便好端端地死去了。
我的何尝不是?我留下的半株牡丹虽然成活,但自缩花蕾,不再开花。
秋来时,它早旱褪下叶子,关了家门。
⑧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见开花。
移了它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
它静默着抗议,用不开花的方式。
⑨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
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
⑩又是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
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猛抬头,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一蓬蓬。
槐米!我惊呼。
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
⑪痛,谁也不会忘记。
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的方式去抗议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抗议,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黑槐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
它默默地活好在自己的季节里,尽职尽责,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用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
⑫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将荆州之军将:(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身:(3)夙夜忧叹夙:(4)深入不毛不毛: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16.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分)17.“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2分)18.结合甲、乙两段文字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分)三、写作(55分)19.题目:成长,因而精彩要求:(1)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为了内容充实,最好不少于600字。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宣州区六校联考第二次联考卷九年级语文答题卷注意事项:1、此答题卷共4页。
你所有的答题内容请写在此卷上,否则答题无效。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不能将答案写在密封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