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1)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1.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课题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5学习目标●比较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所获得的信息,找到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的共同点。
●通过观察植物、动物以及人体各种细胞的图片,知道细胞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
●通过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知道胡克是第一位发现细胞的科学家。
重点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
难点描绘不同细胞的形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同学们,还记得这两位似曾相识的老朋友吗?明确:一个是放大镜,一个是手持显微镜。
2、放大镜用来放大物体的图像且清晰。
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播放视频。
3、显微镜用来放大微小物体图像。
实验室常用光学显微镜和手持显微镜两种。
手持显微镜既可观察透明物体,也可观察不透明物体。
怎样正确使用手持显微镜?播放视频。
4、今天,你想用这两种工具来观察什么呢?预测: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
回答观看视频回顾观看视频回顾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回顾放大镜和手持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一、借助放大镜和手持显微镜观察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1、观察手背皮肤温馨提示:观察前把手洗干净,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引导学生先用放大镜观察,再用手持显微镜观察。
记录观察结果。
观察记录:放大镜下皮肤较粗糙,能看到大毛孔;显微镜下皮肤呈不规则的形状,类似鳞片。
2、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温馨提示:●不要把洋葱汁弄到眼睛里,以免引起不适。
●观察后要洗手,以免沾在手上的洋葱汁刺激眼睛。
引导学生先用放大镜观察,再用手持显微镜观察。
记录观察结果。
观察记录:放大镜下表皮较粗糙,显微镜下呈长方格形,有较清晰的界线。
用放大镜和手持显微镜观察手背皮肤,记录观察结果。
用放大镜和手持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记录观察结果。
指导学生借助不同工具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图像特点,为寻找它们异同点做准备。
二、比较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找出异同点1、实验材料:人皮肤表皮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的细胞切片、传统显微镜、笔、活动手册等。
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2022年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在显微镜下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画出它们的样子。
它们都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在下面的图片中,细胞是长方形的,连一连。
2.微小的生命体在显微镜下观察水样中的生物,画出它们的样子。
在下面的生物中,勾选出微生物:蓝藻、乳酸菌。
其他的不是微生物。
科学阅读微生物无处不在。
一滴海水放大25倍后,摄影师发现这滴海水中包含着各种生物,如蟹幼虫、菌类、鱼卵、浮游动物、硅藻等等。
人的身体上也遍布着各种微生物,如皮肤上、口腔里、肠道里等。
每个人身上有不同的气味,就与他们身上的微生物有关。
空气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的孢子、细菌的芽孢和某些耐干燥的球菌,如葡萄球菌。
这些微生物吸附在尘埃和小液滴上,随气流在空气中传播。
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较多,有放线菌、霉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也很多,1克土壤中就有几亿到几百亿个。
根据以上科学短文,写出能够发现微生物的地方:海水、皮肤、口腔、肠道、空气中的尘埃、空气中的小液滴、土壤。
在下面的生物中,勾选出微生物:变形虫、草履虫、大肠杆菌、病毒、红细胞、霉、蘑菇。
3.发霉与防霉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种霉,画出它们的样子。
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
问题: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假设:馒头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实验设计如下:序号条件实验方法实验结果1 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不发霉2 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阳台上发霉3 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不发霉4 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阳台上不发霉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4.微生物的“功”与“过”写出你对微生物的了解。
有“功”的事例:制作馒头、面包、生产调味品。
有“过”的事例:导致感冒、导致食物变质。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同步练习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A.基因B.器官C.细胞2.在下列人体细胞的形状中,呈纺锤形的是()。
A.神经细胞B.骨细胞C.肌肉细胞3.植物、动物都是由()组成的。
A.真菌B.细胞C.病毒4.1675年,荷兰人()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A.胡克B.列文虎克C.弗莱明5.小科观察了很多生物的细胞,下列属于神经细胞的是()。
A.B.C.6.细胞是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下列不是细胞的是()。
A.蛙卵B.鱼卵C.鸭蛋7.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都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B.人体有不同类型的细胞C.细胞是胡克发现的8.下图是人体红细胞,它的形状是?()A.方形B.纺锤形C.圆盘形二、填空题9.卵细胞是球形的,神经细胞是( ),红细胞是( )。
10.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
11.动物、植物、细菌等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它是构成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的________。
12.有些细胞很大,如鸡蛋的____________。
13.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那些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洋葱的______________;它是构成_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三、判断题14.所有的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
( )15.在空气、水、泥土中以及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但是在火山、岩石里微生物无法生存。
( )16.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和茎细胞形状一样。
( )17.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是细胞。
( )18.第一次发现微生物存在的人是列文虎克。
( )四、综合题19.在显微镜下,我们观察了很多生物的细胞。
如图所示:(1)属于植物细胞的有____________。
属于动物和人体细胞的有_________。
(2)不同生物的细胞一样吗?____________。
科学《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

科学《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一、说教材本课遵照认识微小个体的主要进程,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从发现细胞到认识细胞的多种形态,展开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个部分,发现细胞,其中包括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采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依次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内表皮,发现它们的特点,为第二个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找出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共同之处,为课文介绍细胞打下基础;第三个活动,介绍胡克发现细胞的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过程。
第二个部分,观察人体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细胞有多种形状,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通过一、三、四年级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动植物多样性、植物生命周期、生物延续生命繁衍后代等生命科学领域的概念,对生命体的宏观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生命体的微观概念还处于模糊认识的阶段。
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听说过细胞,也许还不经意地说过这个词汇,但由于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细胞,学生还未真正亲眼见过,更没有见识过它们的多姿多彩与神奇变化。
因而,学生渴望撩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去观察它们、认识它们,进入一个他们从未领略的微观世界。
同时,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表达交流、数据搜集和加工的能力,并且对未知领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尝试新鲜事物、愿意与同伴合作分享,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结构化的工具逐步观察生命体的细胞结构,通过对比、归纳建构出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这一概念,同时通过感受科技发展和工具的发明对人类认识自然具有深远影响。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是动物、植物、细菌的基本组成单位。
2.在观察植物与动物以及人体的各种细胞图片中,知道细胞的种类、形状、大小具有多样性。
科学探究目标:1.能比较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所获得的信息的不同,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2022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目录)平铺式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2.弱小的生命体3.发霉与防霉4.微生物的“功”与“过”1.本节课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1)科学知识: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物的多样性。
(2)科学探索: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2)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2.本节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的高年段要求。
7.4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说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16.2 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知道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
17.3 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
知道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的工具。
本课遵照认识弱小个体的主要进程,采用递进式的逻辑结构,从发现细胞到认识细胞的多种形态,展开两个部份的内容。
第一个部份,发现细胞,其中包括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采用图文相结合的形式,指导学生挨次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内表皮,发现它们的特点,为第二个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找出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的共同之处,为课文介绍细胞打下基础;第三个活动,介绍胡克发现细胞的资料,指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过程。
第二个部份,观察人体细胞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细胞有多种形状,认识到细胞的多样性。
五年级学生通过一、三、四年级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动植物多样性、植物生命周期、生物延续生命繁衍后代等生命科学领域的概念,对生命体的宏观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生命体的微观概念还处于含糊认识的阶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素材)手册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实验名称:借助不同的工具观察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
实验目标:用比较容易观察到细胞的材料一人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通过逐次放大观察,让学生发现细胞的微小形态和结构特点。
实验器材:放大镜、手持显微镜、洋葱内表皮、手背皮肤。
实验步骤: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复习放大镜和手持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先用放大镜观察手背皮肤,简要描述观察到的情况后,再用手持显微镜观察手背皮肤,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3.出示洋葱表皮鳞片,同样先用放大镜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简要描述观察到的情况后,再用手持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并将观察到的现象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4.比较手背皮肤和洋葱内表皮,观察动物表皮细胞和植物表皮细胞有什么相同之处。
实验结论:这些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
动物、植物、霉茵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注意事项:1.在现容手背皮肤前,应提醒学生把手洗干净,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2.在让学生观察洋意鳞片内表皮前,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洋葱汁弄到眼睛里,以免引起不适。
在观察洋葱鳞片内表皮后应提醒学生去洗手,以免活在手上的洋葱汁制激眼睛。
2.微小的生命体安验名称:自制“小水塘”。
实验目标:为了克服自然水城中微生物密度小,学生难以在水中找到微生物的困难,自制“小水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出微生物,以使学生用星微镜发现水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
实验器材:广口靓,地塘水,放大性,叶子,草,土。
实验步骤:1.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决定是组织全班集体做一个“小水塘”,还是分组做。
最好能把做好的“小水塘”放在教室里,以便学生随时观察其变化。
2。
在一个干净的广口机中加入三分之二的池塘水3.将一些腐性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放人水中,并加进一把土。
4。
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分别用内眼和放大镜观察瓶子中水样的变化。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材分析】《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与《微小的生命体》、《发霉与防霉》、《微生物的“功”6)年级与“过”》三课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微观生命科学单元,依据《科学(3~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中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
属于“生命世界”中“生命的共同特征”的范畴。
本课教材的编排按照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过程展开,从宏观到微观,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使科学探究深入到细胞水平,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作用。
让学生在初步接触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时了解人类对生命的探索过程。
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帮助,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本课重点在于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已基本形成。
大部分学生懂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有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
但是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大多是从书本中间接学习所得、认识肤浅不系统,非亲眼所见不直观、本课教学内容有趣、贴近生活。
学生能直接动手操作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学生兴趣盎然、探究热情高。
【设计理念】1.利用网络资源:本课中的细胞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遇的少,看不见,摸不着,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知识的传授主要以的感性认识为基础。
本课我将利用网络渠道收集大量的图片视频,及时地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化解难点,增强了教学效果。
通过科学网站的介绍,将学生的探究不断延伸。
2.凸显人文精神:在了解细胞的发展史时,花大量时间引导学生自学、汇报科学名人的事迹,感受科学家的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精神。
3.倡导实用科学:学科学就是为了用科学,科学的实用性不仅为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更让我们有成就感,课中抗生素是否能治疗感冒的问题就是一个极为普通实用的科学知识。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教学反思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反思《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反思《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反思9月16号,我在校内上了一节公开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在教学和研讨中,我既收获了许多,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将其记录如下:《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课选自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使用显微镜。
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乐高积木进行导入,让学生建立许多物体都有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的概念,再让学生思考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接着,我让学生分小组观察洋葱表层细胞和动物表皮细胞并绘制下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再通过小组汇报,对比两种细胞,认识到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形态。
之后,我用小资料的形式又为学生提供了三种细胞,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认识到不同的细胞还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顺着功能向下,我以穹顶之下中的小动画引出学生关于白细胞的认识。
再通过显微镜拍摄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
在观看了两个诙谐的细胞探究史视频后,学生分小组对自己感兴趣的细胞切片进行观察。
最后,我带着学生一起回顾了本课所学。
虽然我为本课精心准备了许多材料,但是教学设计和实施时遇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这个环节我用了15分钟左右。
由于自己对生命科学了解地比较多,我的教学设计高估了学生们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在探究实验时没有处理好。
张老师认为:作为本课的重难点和探究实验,教师不应该急于肯定学生的猜测,而应该设置悬念,慢慢铺陈,有层次地给予学生两种细胞切片。
在学生观察前,还应该设置好接下来的问题,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和有调理地汇报。
最后,再由这两种细胞延伸到其他细胞,让学生归纳总结出: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针对这个问题,听课老师的研讨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对于重难点的教学设计不够精心。
特别是自己没有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去思考如何去突破。
为了避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自己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最基本的要确定和吃透课程的重难点,然后可以通过聊天或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什么?你玩过吗?
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或 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做房 子,那么搭建生命体的积 木又是什么?
细胞--生命体的微小结 构,它们是构成生命体的 “积木”
细胞是构 成生命体的 基本单位。
Hale Waihona Puke 观察下面的细胞,说说它们的 形状和结构的特点
骨细胞
红血球细胞
脂肪细胞
比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异同
相同:都是生物,有生命体共同特征。
不同: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结构 功能简单。 多细胞生物:由2个或2个以上的细胞 构成,结构功能复杂,有器官分化。
填空
1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等都是由(细胞 )构成 的,细胞就好像是构成(生命体 )的积木。
变形虫 )、( 细菌 )等都是单细胞生物。 2、(
问答
1、伤口化脓 是怎么回事?
“脓”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2、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的表皮细胞有什么 不同?
洋葱表皮细胞是由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 组成,每个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这就是一个细胞。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 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 晰
㈠选择题 B 1.“脓”就是死亡的( )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2.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 A )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 B、细菌 B C、病毒 3.生命体大都由( )构成。 A、细菌 B、细胞 C、霉 ㈡判断题 × ( )1.细胞很小,只能用显微镜才能观察。 √ ( )2.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 √ )3.未受精的蛋是一个细胞,受过精的蛋同样也是一个 细胞。 √ ( )4. 胡克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洋葱表皮细胞是由多个近 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每个 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 体,这就是一个细胞。人体表 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 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 清晰。
细胞是谁发现的?细 胞与生命体有什么关系?
英国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胡克
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发现和 认识细胞成为可能。英国物理学 家和天文学家胡克是最早观察到 细胞的科学家之一。胡克用自制 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时,发现 薄片上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长 方形的小室,他把它们命名为 “细胞”。
随着显微镜的不断改进和科学 家的长期观察研究,人们终于发 现:生命体基本上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 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 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 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 亡造成的。
胡克的显微镜
现代光学显微镜
软木细胞
伤口化脓怎么回事?
白细胞 捕捉病菌
“脓” 是死亡 的白细 胞和病 菌的尸
显微镜 )才能 3、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 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 鸡蛋中的蛋黄 )。
4、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胡克 ),是最早观察 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生物体基本上都是由( 细胞)构 成的,(细胞 )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命体 细胞)的生长发育过 5、( )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 细胞 )的衰 程;(生命体 )的衰老、死亡也是由( 老、死亡造成的。
人的心肌细胞
神 经 细 胞
叶 表 皮 细 胞
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 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 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借助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 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比较它们有什 么不同。
洋葱表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人体表皮细胞
洋葱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
洋葱:近似长 方形 人体:形状不 规则,细胞间 界限不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