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马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马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一)本试卷共五部分20题。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卡上。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9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9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
《拟行路难》(其四) (2) 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 (3)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
《书愤》 (4)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
《长恨歌》 (5)________________?,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歌》 (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7)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 (8)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____。
《菩萨蛮》(其二) (9)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_____。
《扬州慢》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聊斋志异·雷曹蒲松龄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
夏少慧,十岁知名。
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
无何,夏连疫卒,乐以时恤诸其家。
于是士大夫益贤乐。
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
”于是去读而贾。
操业半年,家资小泰。
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
乐推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已尽。
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
遂命主人割豚胁,堆以蒸饼。
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
”乐曰:“君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婴天谴;不可说也。
”问其里居,曰:“陆无屋,水无舟,朝村而暮郭耳。
” 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
2013年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二〇一三年泉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姓名:成绩: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7分)泉州的服饰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当属惠安女服饰。
黄斗笠、花头巾、齐肚装、银腰带、大折裤,被人戏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那的色彩,的造型,与惠东沿海蔚蓝的海水、金黄的沙滩相印成趣,倾倒了不少慕名而来的艺术家与采风者。
还有东海浔埔女,春夏秋冬都喜欢在头上簪花插钗,使之成为头上的花园、发髻中的彩虹。
(1)根据要求答题。
(3分)①在拼音格中写出“泉州”中“泉”字的拼音。
②正确填写文段□处的标点符号。
□③找出并改正“相印成趣”中的错别字。
改为(2)文段中两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
(2分)A、丰富浓烈B、浓烈奇特C、奇特丰富(3)文段划线句浔埔女头上的“簪花插钗”与“花园、彩虹”的相似点...是什么?(2分)2、古诗文默写。
(12分)(1)人有悲欢离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伤心秦汉经行处,。
(《山坡羊•潼关怀古》)(3),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苟全性命于乱世,。
(《出师表》)(5),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我所欲也》)(6)曾子曰:“,任重而道远。
”(《论语》)(7)月下飞天镜,。
(《渡荆门送别》)(8),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9),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10)庭下如积水空明,,。
(《记承天寺夜游》)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分)《孔乙己》中写道:“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的可笑之处有:;别人取笑他被打断腿时,他辩解说是“跌断”的;等等。
(写出一个可笑之处即可)4、综合性学习:新闻。
(8分)【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1)根据表格内容,请将该问卷调查的结论..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
【语文】福建省泉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题

泉州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注: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古代诗文阅读(50分)(一)名句默写(12分)1.补写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12分,每空1分)(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晚有儿息。
(李密《陈情表》)(2)层峦耸翠,;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王勃《滕王阁序》)(3)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4)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5)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苏轼《赤壁赋》)(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杀人如麻(李白《蜀道难》)(7)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8)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9),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10)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1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12),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屈原《离骚》)(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3分/题,共15分)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
尝仕于齐,位至卿,后不能用。
孟子去齐,尹士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
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①,是何濡滞也?”轲曰:“夫尹士乌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
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
王如改之,则.必反予。
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鲁平公驾,将见孟子,嬖人臧仓谓曰:“何哉,君所谓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乐正子②曰:“克告于君,君将为来见也。
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
行止,非人之所能也。
吾不遇于鲁侯,天也。
泉州市2012年初三质检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泉州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5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
(7分)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传承与创新荟.萃出一道“满汉全席”,令人目不暇.接的民俗大餐,散发着迷人的人间烟火味。
在众人精心“烹饪.”下,2012“闹元宵.·闽南文化周”办成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展开了刺桐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画卷。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2分)A.荟.萃——杂烩.B、目不暇.接——瑕.疵C.烹饪.——任.务D、惟妙惟肖.——元宵.(2)下面表格中对应内容正确..的一项是()(3分)选项词语加点字笔画数字义A 传承.7 继续;接续B 迷.人9 分辨不清,失去判断能力C 盛.会11 隆重,盛大D 画卷.9 卷子(3)请根据选段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句。
(2分)上句:民俗大餐荟萃“满汉全席”下句:2.古诗文默写。
(10分)①与君离别意,②,长河落日圆。
③足蒸暑土气,④,衡阳雁去无留意。
⑤欲渡黄河冰塞川,⑥,夜吟应觉月光寒。
⑦初极狭,才通人。
,。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按提示填空。
(任选..3.处作答...)(3分)写景抒情散文总是将景和情有机地融为一体。
《春》把春天喻为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表现春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抒发作者的喜爱之情;《石榴》把石榴花比作夏天的心脏,赞扬了的品格和精神;《紫藤萝瀑布》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赞美了。
4.综合探究:神话故事。
(6分)课堂上,老师讲解分析道:“夸父为了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不辞劳苦奋勇追赶太阳,最终渴死途中。
所以,‘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
”小明小声嘀咕:“追赶太阳?夸父太不自量力了。
”老师接着道:“女娲炼五色石补天,表现了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精]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精]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9df483c1c708a1294a4455.png)
)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自己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真“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B.⑤②④③⑥①C.⑤④②⑥①③D.⑤⑥②④①③7——9题。
(每小题3分,共9分)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寥。
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烈。
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
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
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而“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
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诗词。
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
巧于诗者或或“情中景”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审美意蕴的一项是()A.在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时,冲入秋空,布阵南征,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这三”指的是“景中情”“情中景”和“情景互生”。
10—12题。
(每题3分,共9分)死于其所。
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
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
坐累,谪役保安。
“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
而复骥官。
其年十一月,择廷臣二十五人为郡守,奉敕以行,骥授河南知府。
《劝教文》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
骥奏闻,帝怒,贻书让王,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举:中举B、寻坐.事免坐:因犯……罪或错误C、奉敕以行.行:出行D、道不拾遗.遗:遗失,丢失11组是()A、①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B、①招流亡,给以农具②骥上章自辨C、①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②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D、①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B铛去宣传。
2012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J)

2012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J)副标题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诗文默写。
①问君何能尔?______ ②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海日生残夜,______ ④______,两北望,射天狼。
⑤______,______。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⑥令初下,______;______,______;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答案】心远地自偏;人生自古谁无死;江春入旧年;会挽雕弓如满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解析】本题全部都是考查的记忆性默写,只要不出现错别字即可。
答案:①心远地自偏(重点词:偏)②人生自古谁无死③江春入旧年(重点词:旧)④会挽雕弓如满月(重点词:挽、雕)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重点词:鸿儒)⑥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重点词:谏)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
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
做好本题要考熟练地背诵,积累,还要注意字形不出现错别字,一些经典名句要深刻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2.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每天进步一点点赵华美国的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传授了成功最简单的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听起来好像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地琢磨一下:每天、进步、一点点,那简直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
撑杆跳高王子布勃卡的纪录是一厘米、一厘米升高的;110米跨栏飞人刘翔的速度是0.01秒、0.01秒加快的。
一个骄人的成就来自于一点一滴的进步,有赖于一步一步地积累。
每天一点点地进步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天天都有目标,时时都能努力,人人都可为之,仅此而言,已弥足珍贵。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最初也许只有一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平时进步积累的多与寡。
泉州市2012届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泉州市2012届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做选做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总角之宴,。
(《诗经·氓》)(2)州司临门,。
(李密《陈情表》)(3),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4),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越明年,,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曹野人先生传[清]易顺鼎曹野人先生,名宗先,字述之,野人其号也。
远祖官.益阳,占籍焉。
曾祖某,迁龙阳之鹿溪,遂为龙阳人。
五世祖某,尝为明显宦,多藏书。
先生诵其清芬,记睹淹博。
性敏慧,下笔成文。
蔡忠烈公为长沙推官,见其制艺①,以为古岸奇特。
入益阳县学,甫.冠,即食廪饩②。
席先业,资甚丰,一旦叹曰:‚士君子立身何等,乃驰逐于富贵之场而已乎?‛遂弃家资,薄举子业,辟地读书,殚心濂、洛③,作乐饥之文以自勉。
乐饥者,非以饥为乐也,乐其所乐,虽饥而乐自在也。
其文云云,大抵皆言刻苦自修,淡名利,寡嗜欲,以蕲④及于‚乐天知命‛者之所为。
又好读仙佛家书,久之,自谓有得。
见于行事,多意料所不及,乡里目为异人。
然志在用世,言事深中时弊,上邑令张际熙书数千言,穷治.乱之原,具忠爱之志,蔡忠烈尤重之。
谓其理论至是,欲为下拜。
盖生平知己,忠烈一人而已。
事亲孝,以天下大乱,患无以全其母,每囊沙于足而行,人或以为狂。
泉州市马甲中学2013年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人教版)(1)

泉州市马甲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题卡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9分)
(1) (2) (3) (4) (5) (6) (7) (8) (9)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 2. (??? ) (3分) 3. (??? ) ?(3分) 4. (??? ) ?(3分)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3分) (2)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6分)
6、⑴(2分)答: ⑵(4分)答: 二、文学名着、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着阅读(10分) 7.( )( )?(5分) 8、选做第( )题 (5分)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 )(3分)
10.(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1.( )(3分) 12.( )(3分)
13.( )(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14.( )( )?(5分)
15.
(4分)答: 16.(6分)答: 分)?????????????????? ②请根据提示填写上正确成语。
(1分)??????????????????
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甲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一)本试卷共五部分20题。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卡上。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9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9分)(1)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
《拟行路难》(其四)(2) 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3)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
《书愤》(4)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
《长恨歌》(5)________________ ,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歌》(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7)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8)垆边人似月,________________。
《菩萨蛮》(其二)(9)念桥边红药,________________。
《扬州慢》(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聊斋志异·雷曹蒲松龄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
夏少慧,十岁知名。
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
无何,夏连疫卒,乐以时恤诸其家。
于是士大夫益贤乐。
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
”于是去读而贾。
操业半年,家资小泰。
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
乐推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已尽。
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
遂命主人割豚胁,堆以蒸饼。
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
”乐曰:“君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婴天谴;不可说也。
”问其里居,曰:“陆无屋,水无舟,朝村而暮郭耳。
”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
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
”乐异之,遂与偕行。
途中曳与同餐。
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
”益奇之。
次日,渡江,风涛暴作,估舟①尽覆,乐与其人悉没江中。
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出,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复跃入江,以两臂夹货出,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
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检视货财,并无亡失。
益喜,惊为神人。
放舟欲行,其人告退,乐苦留之,遂与共济。
乐与归,寝处共之。
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
一日,适昼晦欲雨,闻雷声。
少时,乐倦甚,伏塌假寐。
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塌上,开目,则在云气中,周身如絮。
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
仰视星斗,在眉目间,遂疑是梦。
细视星箝天上,如老莲实之在蓬也。
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星摇动,似可摘而下者。
拨云下视,则银河苍茫,见城郭如豆。
俄见二龙夭矫②,驾缦车来,车上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
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
忽见乐,共怪之。
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
”因取一器,授乐令洒。
时苦旱,乐接器排云,约望故乡,尽情倾注。
未几,谓乐曰:“我本雷曹,前误行雨,罚谪三载。
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
”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缒下,飗飗然③瞬息及地。
视之,则堕立村外,绳渐收入云中,不可见矣。
时久旱,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
[注]①估舟:商船;②夭矫:屈伸自如的样子;③飗飗然:微风吹动的样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乐又益以兼人之馔兼:超越B.罪婴天谴婴:遭受C.食则啖嚼无算算:计算D.约望故乡约:约略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雷曹“知恩图报”的一组是()①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②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③数入数出,列货满舟④因取一器,授乐令洒⑤以器掬水,遍洒云间⑥十里外,雨仅盈指,独乐里沟浍皆满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⑥D.④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夏平子谦虚好学,加上好友的帮助,文思才华大有长进。
夏平子染病而死,乐云鹤便照顾接济已故好友的家人,后来因生活日渐困难,于是他弃文经商。
B.乐云鹤客居金陵时初遇雷曹,他让困顿不堪的雷曹饱餐一顿。
雷曹心怀感激,就把自己因罪遭贬而漂泊流浪、居无定所的原因告诉了乐云鹤。
C.乐云鹤与雷曹一起乘船渡江,忽遇狂风大浪,商船倾覆。
雷曹将乐云鹤从水中救出,然后多次下水,将其货物钱财全部捞出,乐云鹤认为他是神人。
D.乐云鹤在天阴欲雨伴有雷声的日子来到云海,自己虽未能参与行雨,但亲眼目睹雷曹等人行雨的情景。
落到地面后发现,自己村庄沟渠里的水都注满了。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3分)答:(2)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3分)答:(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大德歌秋关汉卿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①陈抟:五代、宋初的道士,曾在华山修道,相传他嗜睡,能入眠后百日不醒。
②蛩:蟋蟀。
(1)这首元曲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2分)答:(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闺怨”之情,试作简要分析?(4分)答: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5分) A.诸葛亮六出祁山,在渭水与曹操对阵,双方互有胜负。
蜀军粮草不济,诸葛亮派人秘密制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
曹操也效法制造木牛流马运粮,但由于护粮士兵的大意疏忽,反被蜀军夺去了不少粮草。
(《三国演义》)B.遂大驱士马,尽入谷中。
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
懿心疑,谓二子曰:“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言未已,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
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设下一计,将司马懿诱进上方谷,纵火焚烧。
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以为必死无疑。
不料天降大雨,满谷之火,尽皆浇灭。
司马懿大喜得脱。
(《三国演义》) C.昭令蜀人扮蜀乐于前,蜀官尽皆堕泪,后主嬉笑自若。
酒至半酣,昭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至于此! 虽使诸葛孔明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平?”乃问后主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也。
”刘禅当了亡国之君。
在司马昭的宴会上竟然丝毫不思亡国之痛,甚至“嬉笑自若”。
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故国时,他甚至乐不思蜀。
后来郗正教他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乃心西悲,五日不思。
”他转过头来就把郗正出卖了。
(《三国演义》)D.水淹七军之后,关羽攻打樊城,在樊城下骂阵。
曹仁命令弓箭手射毒箭伤了关羽右臂。
关羽请来了曾经为周泰疗伤的名医华佗。
华佗说要割开皮肉,把骨头上的毒刮去。
关羽一边和马良下棋,一边伸手刮骨,谈笑中没有丝毫痛苦的神色。
事毕,两人互相惊叹,关羽称赞华佗的医术,华佗赞叹关羽的勇气与毅力。
(《三国演义》)E.统拜别。
至江边,正欲下船,忽见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唬得庞统魂飞魄散。
赤壁之战前,孙刘联军计划火烧赤壁,庞统受命往曹营献连环计,没想到在前往曹营途中,巧遇徐庶,被徐庶道破机关。
《三国演义》8.简答题。
(任选一题)(5分)(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忽狂风大作,江中波涛拍岸。
一阵风过,刮起旗角于周瑜脸上拂过。
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口吐鲜血。
诸将急救起时,却早不省人事。
周瑜想起哪件事才口吐鲜血?后来这件事是怎么解决的?请简述。
(《三国演义》)(2)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这孺子”是谁?请简述“几损我一员大将”这一情节。
答:(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①?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②,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注】①何事于仁:作“何啻于仁”理解。
②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9、下列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孔子看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这是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做法。
B.面对子贡“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的人能否算是仁人”的疑问,孔子肯定地说:“那不是仁人,只能算是圣人!”C.孔子认为,就是尧、舜对百姓也很难做到广泛地施与,因为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只要能做到推己及人,就是在做仁的事情了。
D.孔子要求仁者做到:要把别人放在心里——要想自己立足,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立足;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1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此处谈论的也是仁的问题,请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这两处谈仁的文字给了你什么样的认识。
(3分)答: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一13题。
(9分,每题3分)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陈雍君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