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四篇识字课文、一个综合练习。

《识字5》是围绕夏天的乡村夜晚,把12个词语按一定的联系排成四行。

一、二、四行押韵。

这些词语除了“亮晶晶”以外,都是人和事物的名称。

《识字6》采用看图会意的形式识字,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由基本字(人)和(木)及其累加成的会意字,以及相关的词语。

第二板块是两首儿歌,说明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也为识字学词提供了语言环境。

《识字7》本课采用形声字归类的方法识字。

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转盘图,显示基本字“青”换上不同的偏旁可组成“清、晴、睛、请、情、蜻”等字,揭示了这组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转盘图”下面是这组字和它们组成的词语。

第二部分是一首儿歌和插图。

儿歌编入了新学的大部分字词,为学生理解字词提供了语言环境。

《识字8》本课为偏旁识字教材,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金旁和带有金字旁的四个字“铁、钉、铜、铃”。

第二部分是生字“铁、钉、铜、铃”组成的两个词语“铁钉”和“铜铃”。

第三部分是包含“铁钉”和“铜铃”的一首儿歌。

《练习5》内容包括按笔顺写字、学和用、写字有方、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

按笔顺写字是对学生进行书写训练,在练习中力求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书写能力。

口语交际是要求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二、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4、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三、单元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诵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乡村夏夜的情趣。

3、能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体会宁宁钉铁钉挂铜铃的乐趣。

四、单元教学难点:1、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2、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小学语文_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生字“造”。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儿歌,仿写儿歌,积累词语。

3.了解虫字旁汉字的特点,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虫字旁汉字的特点,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背诵课文,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虫字旁汉字的特点,感知形声字的构字方法;背诵课文,写好生字。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这些可爱的小精灵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课件出示插图)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画,小动物在做什么呢?(学生看图说句子)2.师: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的活动,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动物儿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儿歌,认识生字师:如果在读课文的时候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儿歌)检查字词1.带拼音拼读,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2.去掉拼音读。

3.交流识字方法。

4.指导书写生字“造”。

三、认识小动物名字,发现形声字规律。

师:学完生字再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请你在儿歌中找到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

1.检查交流(生说动物名字,师板贴词语。

)2.认识小动物的名字(一生领读,其他学生跟读。

)3.发现形声字规律。

(1)引导发现形旁。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有虫字旁。

(2)引导发现声旁。

师:(出示自制生字卡片“马”)这个字念什么?生:mǎ。

师:(加上虫子旁)这个字又读什么?生:mǎ。

(同样的方法学习蜻和蝴)师:读了这三组词,你又发现了什么?生:它们的读音一样。

(再读其他生字)4.总结形声字规律。

师:像这样在一个字当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师: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字。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围绕“识字”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识字课文:《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等。

本单元教材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学理识字,近反义词、对对子识字、看图识字、诵读经典文化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打电话”。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五”,包括“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 “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五个部分。

1.会认5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课题 内容简说动物儿歌 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主要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活动情形,体现了夏天的美好快乐。

本课共有12个带“虫”字旁的生字,教师要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课文插图,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激发学生有观察小动物、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古对今 本课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时间对和四季气候特点对,第三部分是一个词语韵文。

韵文是由一些词语有序排列组合而成的,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画。

韵文朗朗上口,节奏感强,适合学生大声朗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想象的能力,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点燃学生们智慧的火花。

操场上 本课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画、六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

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其中第一行的活动以手为主,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以脚为主,动词都带足字旁,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玩耍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壮。

人之初 本课是国学经典《三字经》节选,学生在自由拼读并有感情地朗读三字经中的三字韵文时,体会《三字经》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明白做人和学习的道理,感受国学经典的语言和文化内涵。

3.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同偏旁的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完整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完整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包括识字五和四篇课文,都是围绕“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主题来编排。

借助本组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

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则是一种创造。

指导本组课文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感悟课文内容,多角度、多层次的感受祖国先贤的智慧和才干,感受智慧的成果和魅力。

我们还要深入挖掘教育资源,利用广播、电视、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途径,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得理解,增强其勤于动脑,勇于创新的热情。

我们还要组织学生通过猜谜游戏、搜集展示等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创设动手动脑的环境,使学生体味动手动脑的乐趣和动手创造的喜悦。

愿我们的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创造,让智慧的火花点燃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语文园地(五)一、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反义词,利用反义词的特点认识六个生字. 2、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准确识记大写字母。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人有两件宝》,了解内容,积累语言. 4、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通过展示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能力。

二、学习指导:(一)我的发现我会认:设计这一内容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反义词帮助识字的方法。

我会读: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在于发现一词多义的情况。

在“语文园地二"学生已经接触过一次,在这里要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打"字的意思。

(二)日积月累读读背背:这次安排的是汉语拼音字母表.目的是让学生会认、会读、会背字母的顺序,教学重点是会认、记住字母的顺序,为学习查字典打基础.我会读:是阅读儿歌《人有两件宝》。

这首儿歌是对本单元课文的总结,培养学生爱动脑、爱动手的意识。

(三)口语交际这次是通过《猜谜游戏》进行口语交际,但是活动的目的是交际,而不是猜谜,老师们一定要把握好重点。

谜语的范围可以是字谜,也可以是其他谜语,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识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分析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4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

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 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

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学词学句;《古对今》和《人之初》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识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了解其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

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看图识字、韵语识字等方法,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

本单元课文以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懂易记。

还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有趣的动物知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四季交替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色和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

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句子、读韵语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读准字音,突破"音"和"形"的难点,并鼓励学生边读边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发现,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目标】(1)课文1.认识57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2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节奏诵读几歌、对子等不同形式的的语;背通《古对今》和《人之初》。

3.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

会读"蜻蜓展规、和风细雨丽"等词语。

4.了解身边小动物的习性和四季气候、景物的变化, 保持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2)口语交际1.知道打电话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独立打电话和接电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语文园地五》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语文园地五》中的生字词。

2.能理解课文《语文园地五》中的情节,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讨论和感悟,培养语文表达能力。

4.能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学作品。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朗读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课文背诵及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课文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2.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五》教材。

2.学生练习册和听力材料。

3.课堂教学录音设备。

4.课堂互动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语文园地五”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在春天里在园子里玩耍的故事。

2.课文分段朗读,学生跟读,重点标出生字词。

3.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特点。

4.小组讨论:你们春天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第二课时1.复习课文内容,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2.师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成语及寓意,启发学生智慧。

3.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学生情感表达。

4.学生小组展示通过课文内容的创意表达。

第三课时1.继续复习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引导学生表情和语调地表演课文内容,培养语文表达能力。

3.学生讨论是否觉得自己能像小女孩一样活泼可爱,有何感悟?4.发挥学生创意,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展示在园中的情景。

第四课时1.运用多媒体资料展示春天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春天景色。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表达个人理解。

3.小组活动:绘制你心目中的春天,陈述画中内容并分享。

4.整理教学内容,评述本次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语文园地五》。

2.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3.感悟春天,写一篇简短的文章。

4.做好听写准备。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五》的教案,希望能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_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

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

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

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

5.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好眼前的事。

【教学重点】1.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点,帮助记忆。

2.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准备】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读熟课文、掌握生字词。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导言:你还记得我们第一单元学过的《小青蛙》吗?你能背一下吗?《猜字谜二》呢?2.出示《小青蛙》和《猜字谜》。

复习字族文。

3.出示包字族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相机识字。

(1)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齐读儿歌。

说出字谜答案。

(4)引导学生观察每一行最后一个字,引导指出形声字。

4.引导学生小组识字,自由交流识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1)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

(2)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3)交流识字方法。

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泡、饱、炮。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男女生赛读。

看图背诵。

6.拓展阅读:“果字族文——吃果果”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1.导言:刚才我们认识了同一个字有不同的偏旁就不表示不同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去认识一些相同偏旁的字。

2.课件播放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生字“吃、叫、吹、咬”。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及全部教案第一节: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书写生字:飞,鸟,飞鸟。

2.能够书写“飞鸟”字。

3.能够听懂课文,理解内容。

4.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飞鸟的形象和动作。

第二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生字“飞鸟”。

2.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通过描述飞鸟的形象和动作表述自己的理解。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书写“飞鸟”字。

2.学生能够描述飞鸟的形象和动作。

第三节: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素材:飞鸟图片、书写练习纸、黑板、彩色粉笔等。

3.教具:带有飞鸟形象的教具。

第四节:教学过程一、热身(5分钟)1.师生互动,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

2.激发学生对飞鸟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导入新知识(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字“飞鸟”,并进行解释和演示。

2.学生跟读“飞鸟”字并进行书写操练。

三、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大声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听懂课文内容,图画配文,帮助学生理解。

3.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展示对飞鸟形象的理解。

四、训练与巩固(20分钟)1.学生进行飞鸟形象和动作的描述练习。

2.学生分组合作,练习书写“飞鸟”字。

五、课堂小结(10分钟)1.教师复习今天的学习内容,强化记忆。

2.学生展示书写成果,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五节:教学反思与评价1.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飞鸟”字认读理解不够,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课文表演环节能够带动学生学习积极度,今后可增加类似活动。

3.学生在课堂表现较好,但有一部分学生书写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更多练习。

第六节:教学延伸与拓展1.邀请学生带来自己绘制的飞鸟图画,进行展示。

2.带领学生一同出门观察校园中的鸟类,了解更多关于飞鸟的知识。

通过这一份教学计划以及全部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第五单元的内容,提高书写能力和对课文的理解。

希望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保持好奇心和积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
识字
单元地位
识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都是形声字。教学时要温故知新,回顾第一单元的识字教学,通过观察、比较,逐步掌握其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看图识字、韵语识字等方法,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
2.通过创设情境辨别同音字和形近字,积累歇后语,初步感受歇后语的短小、通俗、形象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身边小动物的习性和四季气候、景物的变化,保持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2.和大人一起读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巩固已学的生字,了解“爱听奉承话易上当”的道理。
单元评价
评价目标:
1.认识57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28个字。
单元目标
课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节奏诵读儿歌、对子等不同形式的韵语;背诵《古对今》和《人之初》。
3.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4.辨别同音字和形近字,积累歇后语,初步感受歇后语的短小、通俗、形象的特点。
5.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身边小动物的习性和四季气候、景物的变化,保持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运用掌握的多种识字方法,集中与随文相结合,认识57个生字和1个偏旁,会写28个字。
2.借助图画、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节奏诵读儿歌、对子等不同形式的韵语;背诵《古对今》和《人之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转盘识字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会读“蜻蜓展翅、和风细雨”等词语。
2.根据文本特点,集中识记虫旁形声字,了解造字规律。
3.诵读儿歌,随文识字。借助动作朗读、表演朗读,了解课文内容。
4.小组合作,朗读课文,集体展示赛读。
生字卡片
动物图片及多媒体课件设计
《古对今》
2课时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1.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评价任务: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热情,组织趣味性的活动,通过读思议的方式,借助小组合作互查、当堂作业、分层作业完成。
评价时间:当堂学习之后、一周学习结束之后、单元学习结束之后三个层次。
评价实施:纸笔测验、小组合作评价表、班级优化大师加分(组内加分、个人加分)、教师奖励印章。
评价工具:纸笔测验、小组合作评价表、班级优化大师、教师奖励印章。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对韵歌。感受对韵歌的对仗美,自然之美。
1.利用活动“相反动作对对碰”以及“相反词语对对碰”,导入新课。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学情分析
本单元课文以浅显易懂的韵文为主,易读易懂易记。还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有趣的动物知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四季交替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色和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句子、读韵语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读准字音,突破“音”和“形”的难点,并鼓励学生边读边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发现,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4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学词学句;《古对今》和《人之初》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学习进程
课时主题
课时分配
活动设计
实施方式
学习资源
《动物儿歌》
2课时
1.认识12个字;会写7个生字。
2.的生活习性,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
4.使学生产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1.激趣谈话,结合图片,练习说话:老师请来几位小客人,用“谁在哪干什么”说话。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