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上语文全册教材分析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全册教材分析及进度表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全册教材分析及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我班有学生50名,男生25名,女生25名。
经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汉字知识积累,汉语拼音巩固率一般,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法打下了基础,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较好。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一个识字单元和七个阅读单元,识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二单元,穿插在阅读单元之间。
在第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
在全书最后,安排了几个附表:识字表、写字表。
每个单元内部的具体安排如下:课文3-4篇、口语交际(间隔安排)、语文园地。
三、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1)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汉字250个。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3)巩固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
2.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3.口语交际(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能记住并讲述主要内容。
(4)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四、教材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汉字250个。
难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备课(全册)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及备课(全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解读:(一)教材特点1、内容方面:作为本册的开篇单元,本单元所选的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大自然中。
课例安排为《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语文园地一》。
不管是课文、古诗还是儿歌,入选的内容都从不同的角度讴歌和赞美了大自然的事物。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本教材不再像一年级教材那样全文注音。
使学生明白: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同学们识字量增加了,识字能力提高了。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豪感和兴趣。
那么同学们在阅读中遇到生字怎么办呢?教材每页下面,用精美的图片映衬着本课出现的生字。
这里的生字有注音,是同学们识字、阅读的助手。
当我们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在这里查。
这样引导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掌握学习的方法,激发学习的热情。
2、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以大自然为线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简练优美的词汇,还有意境深远的古诗,朗朗上口的儿歌,表现了自然中事物的变化规律。
(二)教材位置学习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二、学情分析:这是二上的第一组课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以“自然”为主题的文章,识字方面,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能力,但是学生之间,在识字能力和识字量上存在着较大差距。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三、教学目标:1 本组共要认识62个字,会写42个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 能背诵指定课文,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4 知道大自然中事物发展的规律,懂得爱护动物,爱护自然。
5 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会的习惯。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指导)教材分析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指导)教材分析简介本文档对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指导)教材进行了分析。
该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扩大识字量,提升语文能力。
教材内容教材共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每个单元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图片欣赏:通过精美的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对主题有初步的了解。
2. 识字指导:通过给出一些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技巧,如按字母表顺序排列、辨认字形等。
3. 单元故事:通过故事情节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扩大词汇量。
4. 词汇拓展:提供额外的词汇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词汇。
5. 小结: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重点。
教材特点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指导)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游戏化教学:教材通过使用故事情节和插图等方式,将研究过程变得有趣,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强调识字技巧: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技巧,如按字母表顺序排列、辨认字形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识字难题。
3. 综合性研究:教材将识字与阅读、写作等方面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多个方面得到综合性的提升。
使用建议为了更好地利用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指导)教材,建议教师和家长:1. 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 强化识字技巧训练: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的生字词,设计相应的练,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技巧。
3. 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研究效果。
4. 与其他科目的结合:教师可以将语文教学与其他科目相结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互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结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指导)教材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扩大识字量,提升语文能力。
教师和家长在使用教材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强化识字技巧训练,并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第一单元识字课文三篇《小蝌蚪找妈妈》《我是什么》《植物妈妈有办法》;口语交际内容为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三部分构成。
第一单元,围绕着“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
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
《我是什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水” 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
还讲述了水的利与害。
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
我还知道了要让水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二、教学目标1.认识 55 个生字;会写 30 个字。
2.认识教、没、为、的四个多音字,感受多音字之间的联系。
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4.朗读课文。
背诵《植物妈妈有办法》。
5.爱护动物,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准确掌握本单元的生字,一类生字要求读准,写正确,会用新词说话。
2.理解本单元的内涵,培养学生建立起热爱春天和大自然的情感。
3.懂得从自我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
四、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浅显易懂,目标明确。
我们还可以把每一课的教学与语文园地结合起来,把口语交际分散在每一节课上。
还可以让学生练练笔,尝试写一些我爱小动物的小故事,小诗等。
第二单元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以 4 个识字主题“场景”“树木”“动物”“农事”串联起了本单元 55 个会认字、2 个多音字、40 个会写字,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
这些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大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韵味美。
语文园地二重点安排学习“部首查字法”,这是学生独立识字经常使用的方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目录及教材分析(每一课都有)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目录及教材分析目录课文11 小蝌蚪找妈妈2 我是什么3 植物妈妈有办法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识字1 场景歌2 树3 拍手歌4 田家四季歌语文园地二课文24 曹冲称象5 红马的故事6 一封信7 妈妈睡了口语交际:我爱做手工语文园地三8 古诗二首登鹤雀楼登鹤雀楼望庐山瀑布9 黄山奇石10 日月潭11 葡萄沟语文园地四12 坐井观天13 寒号鸟14 我要的是葫芦口语交际:商量语文园地五15 大禹治水16 朱德的扁担17 难忘的泼水节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语文园地六18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夜宿山寺敕勒歌19 雾在哪里20 雪孩子语文园地七21狐假虎威22狐狸分奶酪23 纸船和风筝24风娃娃语文园地八教材分析课文11 小蝌蚪找妈妈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2 我是什么教材分析《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
“我是什么”是整篇文章的题眼,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这样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3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材分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诗歌,介绍了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的常识。
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第二、三、四节结构相似,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第五小节是总结性的一个小节。
诗歌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材分析这是本册安排的第一次口语交际,话题聚焦“有趣的动物”,要求学生向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说清楚动物有趣的地方,让别人听明白。
部编版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ppt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
1、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其中识字教学是一个单元 (第二单元)课文学习七个单元。
2、本册教材除去一个单元的识字学习(4课),共有课文25篇。每 个单元里包含着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 每个语文园地都以丰富的内容 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识字的安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50个常 用字,写会250个生字。
二上《小蝌蚪找妈妈》
二下《千层糕》
三、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利用拼音 利用汉字的构字规律 利用上下文 利用生活经验 利用字典 ……
汉字规律
在一年级对汉字的偏旁 、结构和构字原理有初 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 二年级合体字增多的情 况,进一步强化形声字 的构字规律,并利用这 些规律,引导学生大胆 猜字,自主学习课文。
内容解析
(阅读)
一、课文
(一)革命题材类课文的教学。
教学难点:
(1)时代久远,故 事内容远离当代儿 童的生活
(2)缺乏背景知识
(3)人文内涵把握 的度。
1.转换角色,从学生立场解读文本
学生可能的问题: 1.朱德是谁? 2.井冈山在哪? 3.敌人指的是谁? 4.扁担、草鞋、斗笠 是什么东西? 5.战士们为什么要藏 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 么又不藏了? 6.战士们为什么越发敬 爱朱德?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 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 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 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 量不少于40万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附进度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附进度表一、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的部编版语文,相比较于其他版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整个小学语文教材体系里重要的一环。
在一年级做好幼小衔接、平稳过渡的基础上,二年级上册稳步推进,有层次、有梯度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其阅读单元由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个贯穿线组成。
全册由24篇课文组成7个阅读单元,由4篇识字课组成1个识字单元。
每个单元由3-4篇课文(包括课后思考练习题)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
语文园地编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等栏目,其中“写话”“书写提示”“我的发现”“展示台”在各单元语文园地中穿插安排。
“口语交际”穿插编排在语文园地之前,共编排4次。
从本册开始编排“写话”栏目,穿插安排在语文园地中,共编排3次。
承接一年级教材的编排体例,“快乐读书吧”编排在第一单元的后面。
教材编排特点:1.进一步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自然渗透立德树人;2.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梯度目标;3.关注语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4.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构建课内外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
本套教材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的顺序。
在字种的选择和字序的排列上,力求科学。
本册要求认的450个生字,都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字。
要求会写的250个字,大多是字形简单或构词能力较强的字。
识字采取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既随文识字,也通过专门的识字课以及语文园地中专设的栏目“识字加油站”进行集中识字。
识字写字在编排上的主要特点有:集中识字的编排形式多样,渗透丰富的文化和思想内涵;发现汉字规律,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写字基本功,重视正确的写字习惯的培养。
二年级上册增加了写话练习的编排,有两条途径。
一是随机安排在课后练习中,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进行仿写练习。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共有10个单元,分别是:
1. 寒假生活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寒假的生活,让学生了解到寒假的特点和内容。
2. 在农田里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农田里的生活,让学生了解农田的作用和农民的劳动。
3. 喝水的故事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喝水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人体需要水的原因和喝水的方法。
4. 我的家乡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学生的家乡,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家乡的特点和文化。
5. 乘车的经历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乘车的经历,让学生了解到乘车的注意事项和乘车的方式。
6. 外出野餐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外出野餐的乐趣,让学生了解到野餐的准备和野餐的注意事项。
7. 节约用水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水资源的有限性和如何节约用水。
8. 爬山的乐趣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爬山的乐趣,让学生了解到爬山的好处和爬山的技巧。
9. 奶奶的礼物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奶奶的礼物,让学生了解到奶奶的爱和奶奶的教诲。
10. 便民设施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便民设施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便民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通过以上的单元教材分析,可以看出二年级语文上册的内容涵盖了生活、文化、环保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生活技能。
同时,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课文和练习,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上)全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单元的学习,其中识字教学是一个个单元(第二单元)课文学习七个单元。
2、本册教材除去一个单元的识字学习(4课),共有课文25篇。
每个单元里包含着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
每个语文园地都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3、识字的安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全册要求认识450个常用字,写会250个生字。
教科书集中编排了1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汉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科书安排了7个单元的课文,共选编25篇课文进行学习。
第一单元,围绕着“童话”为主题,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以童话的形式介绍了一群小蝌蚪,在鲤鱼和乌龟的指引下,找到了妈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地也变成了小青蛙。
告诉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
《我是什么》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多种变化形态,如云、冰雹、雪等。
还讲述了水的利与害。
水为人类做了许多好事,也做了很多坏事。
我还知道了要让水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首儿歌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为我们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常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告诉我们大自然真的很奇妙,我们要学会仔细观察。
第三单元课文围绕“故事”这个主题,课文《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利用聪明才智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文中的曹冲有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优秀品质,我们也应该向曹冲学习,做个遇事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的好孩子。
《红马的故事》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启用的一篇全新的课文,文中的美术老师不但画画得好,还大胆地放手让学生有个性地画画。
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位
用于创新的老师,因为他让孩子们明白了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用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一封信》写了与妈妈独居的露西要写信给出门在外的爸爸,在妈妈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阳光快乐的信,最好还在信尾画了一大束鲜花,免去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
露西真是个细心、体贴爸爸的好女儿。
《妈妈睡了》这是一篇全新的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关爱,同时更能提现出小作者对妈妈的爱。
第四单元,围绕“自然”这个主题,《古诗两首》中《登鹳雀楼》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运用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黄山奇石》课文通过描写“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日月潭》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名字由来以及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抒发了作者热爱宝岛台湾,热爱祖国
河山的感情。
《葡萄沟》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各地风情的向往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第五单元,围绕“道理”这个主题。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辩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寒号鸟》这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勤劳的喜鹊在冬天快来的时候,劝说寒号鸟做窝,但懒惰的寒号鸟不听劝告,最后冻死在寒冷的冬夜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
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
《我要的是葫芦》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种下葫芦不去精心管理,一心只想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葫芦都落了。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注重结果,疏于管理,那将一无所获。
第六单元围绕“人物”这个主题,《大禹治水》是一篇古代神话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吸取鲧的教训,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带领人们治服了洪水的故事,表现了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朱德的扁担》讲述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的故事,赞扬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表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天喜地过泼水节的故事,表现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体现了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第七单元围绕“观察”这个主题,《夜宿山寺》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雾在哪里》这篇课文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留心观察自然的良好习惯。
《风》这篇课文描写了风像个小孩子似的调皮捣蛋,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小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
《雪孩子》通过对雪孩子在危机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白兔,却化成了雪水的故事,赞扬了雪孩子舍身救小白兔的事迹和舍己救人的精神。
第八单元围绕“狐狸”这个主题,《狐假虎威》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的故事,启示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蔽双眼。
《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民间故事,讲述了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因无法平均分配而发生争吵,结果整块奶酪被前来“帮忙”分的狐狸吃了个精光的故事,塑造了狐狸狡猾、贪吃的形象。
《狐狸养鸡》讲述了狡猾的狐狸在养鸡的过程中,和小鸡日夜相处,慢慢变得善良了,让孩子们抓住狐狸矛盾心理,体会狐狸善良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