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投送能力的国防交通学科建设

合集下载

基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投送组织运用机制研究

基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投送组织运用机制研究

基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战略投送组织运用机制研究刘天佳(陆军军事交通学院三大队八队天津300000)摘要我国科技水平的日益发达,对交通运输体系战略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由此,务必要重视战略体系的内容,合理强化补偿措施体系,提高指挥方法、管理方法、交通运输机制、市场机制的操作精度,保证体制的科学性,进而实践机制的价值。

本文分析了战略投送组织机制的作用,提出机制的运用方法和运用措施,以期为鉴。

关键词综合交通运输战略投送措施中图分类号:E234文献标识码:A0引言战略投送能够积极衡量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进而体现高标准的军事化能力。

由此,必须细化战略投送的基本内容,将创新型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战略相整合,保证我国的军事水平发展的科学化与规模化。

因此,务必将该战略融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当中,为实践军民一体化战略有积极意义,还能强化我国交通产业的发展。

1战略投送组织机制的作用分析从综合的角度来讲,战略投送组织机制评判军事大国的基本标准,这对于提升显海陆空军三军的军事能力有积极意义。

根据相关报道的评判标准,该战略能够有效评判的军事储备力量,构建合理的军事发展水平,进而展现出良好的发展规划,减小失衡现象的发生几率。

由此,必须引入合理的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的基本国力,减小多元化威胁的弊端。

因此,有效发挥战略的配置、布局作用,能够突破发展弊端的劣势,全面模拟投送的操作需求,这对于把握薄弱环节有着积极的价值。

同时,该战略能够衡量国家的基本财力,特别是对于设备的维修、运输过程中的技术成本和研究成本,这对于评估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价值。

由此,通过系统的战略评测,能够有效探索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进而有效地彰显我国的综合国力,体现出引导方向的作用。

2运用措施分析2.1优化领导管理十九大提及了有关军事革命的基本需求,即“四个自信”的核心理念,需要将军事管理与现代化相结合,有效提高交通运输与社会发展的兼容性,以此体现社会的发展规律。

大力推进教学训练模式改革转型加快建设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院校步伐——在军事交通学院教育训练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大力推进教学训练模式改革转型加快建设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院校步伐——在军事交通学院教育训练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Pushing Forward Teaching Training Transformation,Speeding up Strategic Projection Capability Supporting Academies Construction 作者: 李士生[1]
作者机构: [1]军事交通学院,天津300161
出版物刊名: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页码: 1-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4期
主题词: 教育训练改革;教学训练模式;战略投送能力;院校建设
摘要:为推进教学训练模式改革转型,加快建设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院校步伐,在总结近年来学院转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就如何准确把握建设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院校的筹划指导进一步作了阐述,并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学院教学训练模式转型改革的内容与工作重点,以及扎实落实教育训练改革的措施要求。

加强公路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措施

加强公路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措施

加强公路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措施
张永军;于飞;张振
【期刊名称】《国防》
【年(卷),期】2015(0)10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公路国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状况,提高保障能力,对于大力推进公路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建设、提高部队快速机动与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国家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其国防保障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对策措施。

【总页数】2页(P62-62,63)
【作者】张永军;于飞;张振
【作者单位】第二炮兵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交通战备处;第二炮兵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交通战备处;第二炮兵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交通战备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58
【相关文献】
1.加强重装备公路运输保障能力建设的建议
2.浅析国防交通海上保障能力建设面临的三个问题
3.加强国防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
4.太原公交组织国防交通公路运输保障队伍演练
5.我公司组织国防交通公路运输保障队伍演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交通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交通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CHANG Chu n we i , LI S u i r u,ZHANG Ya n pi n g
( N a t i o n a l D e f e n s e T r a f f i c D e p a r t me n t , Mi l i t a r y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j i n 3 0 0 1 6 1 , C h i n a )
D e c e mb e r 2 0 1 6
● 国防交通
N a t i o n a l D e f e n s e T r a ic f
交 通 建设 贯彻 国 防 要 求存在 的 问题 与对 策
常春伟 , 李遂汝 , 张艳 萍
( 军 事 交通 学 院 国防 交通 系 , 天津 3 0 0 1 6 1 ) 摘 要: 交通 建设 贯彻 国 防要求是 交通 战备 的核 心工作 。近 年来 , 我 国现代 综合 交通运 输体 系发展
第1 8卷
第1 2期
军 事 交 通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Mi l i t a r y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1 8 No .1 2
2 0 1 6年 1 2月
t o y e a r s o f r e s e a r c h a c h i e v e me n t s .
Ke y wo r d s :t r ff a i c 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mp l e me n t n a t i o n a l d e f e n s e r e q u i r e me n t s ;i n f r a s t uc r t u r e ;v e h i c l e s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国防交通建设研究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国防交通建设研究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国防交通建设研究王雷1,张祎2(1.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天津 300161;2.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102)摘要:大数据时代,数据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资源,正日益成为各国国防领域角力的新擂台。

在国防交通领域,基于大数据挖掘的信息系统建设已经成为国防交通信息化不断拓展的重点。

以快速形成决策力为纲领,从我国国防交通大数据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及挑战入手,重点阐述了国防交通大数据建设应把握的主要内容,并对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国防交通大数据建设的解决方案形成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国防交通;大数据挖掘;数据预处理中图分类号:E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412 (2018)04-099-07工业技术创新 URL: http: // DOI: 10.14103/j.issn.2095-8412.2018.04.020引言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越来越为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也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大数据挖掘及其可提供的统计、分析、预测及评估等功能,已经成为自云计算之后的实用价值更高、应用领域更广的革命性技术。

当前,交通领域的大数据挖掘技术已经服务了相关行业发展。

各地的交通一卡通就是基于交通设备出行、实时路况、人流数量及预测等于一体的大数据服务信息系统(平台)。

其中的GPS定位集合了车载无线设备、实时路况、预测路况等数据信息,展现了立体的、可视的服务模式,实现了集车辆运行可监控、可实施有效救助、行车路线可优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体系建设。

多家大企业正在研究推出“车联网”,基于对车行路线、装载人数和设备等数据的挖掘,提供“无人驾驶”,减少空车率,为人们出行实现诸如可穿戴设备的集合,即包括“车的物联”、手机APP、人们出行情况于一体的大数据服务体系。

在国防领域,物联网、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应用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方式。

新技术催生了新的保障模式,提出了新的技术发展关键点。

国防交通法解读

国防交通法解读

国防交通法解读如下:
1. 制定背景:国防交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军队“能打胜仗”的双重支撑,是军民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对于富国和强军都具有基础性甚至是“生命线”意义。

随着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要求的不断提高,国防交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亟待加强法规建设,提高战略投送能力,加强这方面的力量和制度建设。

2. 主要内容:国防交通法是专门规范国防交通活动的基本法律,适用于道路、水路、航空、管道、邮政等领域的建设、管理和资源使用活动。

该法规定了国防交通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各方职责,明确了国防交通建设规划、项目和资产管理、运力动员、征用等方面的制度和程序,还对国防交通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

该法的出台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制定原则:国防交通法制定过程中遵循了军民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完善了市场导向、政策支持、利益引导、责权利统一、激励与约束等工作机制,明晰了经费保障、国防运输运价确定的原则,突出了民用运载工具贯彻国防要求的法律规范,进一步调整了国家与组织、公民的关系。

总的来说,国防交通法旨在加强国防交通法规体系建设,提高战略投送能力,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该法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国防交通活动,提高国防交通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保障水平,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有力支撑。

加速推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刍议

加速推进战略投送能力建设刍议

快作 战进程 。联合作 战中 ,通 过快 速 、高效 的
投 送 作 战力 量 ,并 快 速 顺 利 地 实 施 战 略 展 开 , 按 计 划 有 节 奏 、连 续 地 实施 作 战 行 动 ,可பைடு நூலகம்加 快 作 战 的进 程 。战 略投 送 能 够 提 升 战 斗 力 水 平 。
能完全适应 现代 战争战略投送 的需要 。从我 国
交 , 匾置__

加 速 推 进 战 略 投 送 能 力 建 设 刍 议
画 严佳议 焦 健
内容提要 : 战略投 送作为达成战略威慑和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 因素,在未
来我军作战行 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 文重点阐述提升战略 投送 能力的
意义,认 真分析我 军战略 投 送 能力不足、机 制不完善 等 问题 ,并提 出加速推 进 战
利 于增 强 国家 的 战 略威 慑 力 、提 升 国家 的 国 际
地位 。
够完 善 ,法制不健全 ,职责不 明确 ,程序不规
范 , 民用 运 力 动 员 难 、征 用 难 、改 装 难 的 问 题 比较 突 出 , 战 略 投 送 效 率 不 高 。 从 目前 情 况 看 ,要 解 决 战 略 投 送 效 率 和 战 时 需 求 的 矛 盾 , 必须确立开放 的 “ 大 交 通 ” 观 念 ,从 国家 交 通 体 系 中寻 求 战 略投 送 力 量 的 生成 与发 展 。 运 输 装 备 性 能 较 差 。 运 输 装 备 是 保 证 实 施 战 略投 送 的 重要 物 质基 础 ,我 军 现 有 装 备 还 不
施 设 备 ,对 顺 利 实 施 战 略 投 送 具 有 至 关 重 要 的
二 、我 军 战 略投 送能 力 现状

联合投送课程的内涵建设

联合投送课程的内涵建设

第17卷第11期 2015年11月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Vo1.17 No.1l 

November 2015 

●教育训练Education&Training 联合投送课程的内涵建设 刘 中,初海宁,周飞飞,李海华 (军事交通学院联合投送系,天津300161) 

摘要:为不断完善联合投送课程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联合投送人才,在理清军事交通运输学 科的特性与定位基础上,分析了联合投送课程建设的3大内涵,提出了开展联合投送课程建设6个 方面的内容与重点。 关键词: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战化教学;联合投送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192(2015)11—0068.05 

Construction of Joint Projection Curriculum Connotation Liu Zhong,Chu Haining,Zhou Fei ̄i,Li Haihua (Joint Projection Department,Military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Tianjin 300161,China) 

Abstract:To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joint projec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train hish—quality talents in this area,after introduc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osition of military transportation subjects,the paper analyzes three connotations of joint projec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presents the contents and emphasis from six aspects. Keywords:subject construction;curriculum construction;actual combat teaching;joint projec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事教育与训练MilitaryEducation&Training摘要:为加强我军精确化投送能力建设,根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要求,围绕国防交通能力建设新的使命任务,从分析学科建设内涵入手,系统阐述国防交通学科的需求与学科定位,并从课程体系层级、课程体系内容构建、学科研究方向等3个方面,提出完善投送支撑型国防交通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议。关键词:国防交通;运输投送;学科建设DOI:10.16807/j.cnki.12-1372/e.2019.09.003中图分类号:E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192(2019)09-0009-05

基于投送能力的国防交通学科建设张静1,张云红1,乔浩伟2(1.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国防交通系,天津300161;2.北部战区军事运输投送调度中心,辽宁大连116000)

DisciplineConstructionofNationalDefenseTrafficBasedonProjectionCapabilityZHANGJing1,ZHANGYunhong1,QIAOHaowei2(1.NationalDefenseTrafficDepartment,ArmyMilitaryTransportationUniversity,Tianjin300161,China;2.TransportDispatchCenter,NorthTheaterCommand,Dalian116000,China)

Abstract:Inordertostrengthenthepreciseprojectioncapabilityofourarmy,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sofstrengthen-ingthearmyinthenewera,thepaperfirstlyanalyzestheconnotationofdisciplineconstruction.Then,itsystematicallyex-poundstheneedsandorientationofnationaldefensetrafficdiscipline.Finally,it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oncomplet-ingthecurriculumsystemofnationaldefensetrafficdisciplinefromfollowingthreeaspects:thelevelofcurriculumsystem,

theconstructionofthecurriculumsystemcontent,anddisciplineresearchdirection.Keywords:nationaldefensetraffic;transportationandprojection;disciplineconstruction

国防交通伴随着战争对交通的需求而产生,并在近代的几次大的战役中得到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防交通建设和理论的不断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学科。该学科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建设中,随着战争形态的转变,发生了数次变革,学科名称也经历了各种变更,但学科实质没有变,研究的方向等没有变。学科建设多年来,对其定位及相应讨论与改革从未中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成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

收稿日期:2019-06-20;修回日期:2019-07-12.作者简介:张静(1977—),女,博士研究生,讲师.

Vol.21No.9September2019第21卷第9期

2019年9月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JournalofMilitaryTransportationUniversity第21卷第9期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军队,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与此相应,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防交通能力建设有了新的使命任务:能够完成精确指挥、精确机动、精准保障、信息化联合作战等投送任务要求。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从学科建设基本理论出发,理清学科建设内涵,把握该学科重点建设的几个方面,疏理近年来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在相应理论指导下,对比相关院校可能的参照点,提出本学科的建设意见,为学科下一步发展建设提供参考。1学科建设内涵1.1学科层次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学科的概念较为统一的认识,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关于学科的界定,是指“具有比较系统、完整、独立理论的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我国高等学科本科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3个层次设置。详见《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部分学科专业目录划分样本如图1所示[1]。1.2学科由来我国学科专业目录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是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培养体制的结果,经过5次修订形成现有的三级制学科体系及相应的学科专业目录。近年来,学科目录划分导致的学科之间各自独立分割、过于专门化、知识面不宽等问题日益突显[2]。1.3学科特点学科目录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时代化特征,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更新,学科发展呈如下特点与发展趋势。1)目录体系不断更新。各高校不停地增设或停

办一些学科专业,所以学科目录也不断更新。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科目录就经过了5次修订。美国学科专业管理体制相当成熟,其学科目录的增设与删减机制也相当成熟。比如,近3年内,有3个州的10个以上高等教育机构授予至少30个

该学科的专业学位,则该学科要做增设;反之,则删除[3]。

2)交叉学科专业目录层出不穷。网络化时代到

来,明晰的社会分工不能解决现有实际问题,科技、学术等网络化特征逐步突显,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成为科学发展的主流形式,交叉学科专业层出不穷,对跨学科教育、复合型人才提出新诉求,这是对长期以来分科、分专业教育的一种挑战。美国学科专业目录(classificationofinstructionprograms,CIP)于20世纪70年代掀起改革,其根本在于打

破分科、专业教育的局限,造就思维整合力和解决复杂性问题的跨学科人才,并专门增设了交叉学科大类。

2国防交通学科需求与定位

2.1国防交通学科的创生需求

交通历来与战争密不可分,是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是联接前方后方的纽带,是部队行动的生命线。随着战争形态的演变,对交通的控制与利用,经历了从作战保障和后勤保障向制权发展的过程,已成为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内容。当交通与作战系统和谐发展时,交通就以机动力和投送能力的形态直接成为战斗力的组成部分。相反,当交通滞后于作战系统发展时,便成为战斗力生成的制约“瓶颈”,作战系统的整体能力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都把提高军队的机动能力和投送能力作为质量建军的重要内容,都将平战结合作为优化结构的有效途径。美国更是以发展海空战略投送能力作为重要环节,将战时交通动员作为快速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4]。

国防交通不仅仅包括战时对交通线的运用,还包括平时交通领域的各种准备,即交通领域为军事

图1学科层次及目录样本

学科层次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军事后勤学军事学军事后勤学后方专业勤务军事装备学…工学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

学科专业目录层次举例…

102019年9月

需求所做的准备,及从事的各项活动,如交通战备、交通动员、急战时的交通运输及交通保障等。“国防交通学”是研究国防交通相关活动的科学,其根本目的是为保障急战时交通运输精准、快速、顺畅而开展的一系列研究的科学。其研究内容涉及:①针对军事运输特点、急战时的交通运输任务而进行的人力、物力、方法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综合交通设施设备的准备,组织指挥机构及人员编配的准备,路径选择、人员调度、组织方法等的准备;②针对急战时交通设施设备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而进行的各种风险分析、应对方法、装备等的研究。2.2国防交通学科人才需求国防交通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在近几十年,经过了数次变革。最早的国防交通学科着重驻交通沿线军事代表人员的培养,而后随着国家对平时交通准备的重视,交通战备部门人员需求增多,人才培养需求增加了对交通战备部门人员培训的需求,因此,增加了国防交通工程专业方向。而目前随着兵力投送热点,学科名称统一为运输投送指挥。本文所称国防交通学科,是一个大概念,包括驻交通沿线军事代表的培养与各级交通战备部门的人才培养。也可从军民两地进行划分,包括军队内部的人才培养与地方各级交战部门的人才培养。军队内部人才需求,①各军种组织军事运输的部门的人员。由于各军种均存在所属部队的战略战术机动,而且部队机动均涉及交通运输计划与保障相关内容,因此,对“运输保障人才”有需求;②驻交通沿线的运输组织指挥人员,如铁路军事代表机构、航空军事代表机构、水路军事代表机构等,这些机构与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协调军事运输相关事宜;③军种组建,负责各类军运设施建设与管理任务的人员,这类人才需求可通过本科生培养或任职培训实现。地方各级交通战备部门人才需求,其任务是:①平时的各种交通准备,如交通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国防交通设施设备的建设、保障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保障方案计划的拟定等;②急战时在军地联合统一组织指挥下,承担相应的协调、保障等任务。这类人才需求目前是通过任职培训实现。2.3新时代对投送支撑型国防交通学科的使命要求新时代强军目标是“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新时代国防交通能力建设注重:①支撑陆军全域作战能力为新使命任务,满足远距离、多方向、精确、速战速决等投送能力;②完善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和联通性,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有机整合,打造各军种的联合作战能力;③精准感知、精确指挥、精确机动、精确保障能力;④由以往按编制组织战役机动向按照作战编成组织力量投送转变,要在立体投送、快速投送、大量投送上研究思考问题。以此为指导,投送支撑型国防交通学科应当加强相应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教学内容,培养出能够完成新使命任务的投送指挥人才。2.4国防交通学科定位

国防交通学科的领域及研究内容涉及军事学(后方专业勤务)、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明显具有交叉学科特征。目前对于国防交通学,具体的学科归属问题,学界有多种不同的意见,在军事学体系所处的位置悬而未决。原因有3点:一是国防交通学涉及多种学科,多种学科中也都将国防交通作为重要内容,给国防交通学定性定位带来困难;二是研究者的视角与对内容体系认识深度的差异;三是目前国家和军队有关方面对学科有多种划分方法,体系结构及名称多有不同。因此,相对于不同的划分,国防交通学也有不同的归属。目前,对将国防交通学划归军事科学门类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归属于该门类哪一级学科之下,有不同观点[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