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古诗文默写篇目
2023上海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篇目

2023上海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篇目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篇目包括以下几篇:
1.《望岳》(杜甫)
2.《观沧海》(曹操)
3.《饮酒》(陶渊明)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5.《次北固山下》(王湾)
6.《使至塞上》(王维)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8.《行路难》(李白)
9.《春望》(杜甫)
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4.《观刈麦》(白居易)
1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6.《雁门太守行》(李贺)
17.《赤壁》(杜牧)
18.《泊秦淮》(杜牧)
19.《夜雨寄北》(李商隐)
20.《无题》(李商隐)
此外,可能还包括《相见欢》(李煜)、《渔家傲》(范仲淹)、《浣溪沙》(晏殊)、《登飞来峰》(王安石)、《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游山西村》(陆游)、《破阵子》(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己亥杂诗》(龚自珍)等。
上海市中考古诗文默写篇目复习过程

上海市中考古诗文默写篇目《上海市中考古诗文默写篇目》1、《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3、《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曹刿论战》(《左传》)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孔孟论学》前四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上海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上海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上海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古代诗文是中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考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文,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上海中考语文必背的古诗文,帮助学生在备考中更好地掌握这些古典名篇。
一、《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以雄浑的笔墨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此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山河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大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二、《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明月和诗人的情感与思绪相结合,表达出乡愁之情,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三、《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是唐代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以自然景物为媒介,表达出对春天的美好祝福与赞美之情。
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让人感受到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与喜悦。
四、《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创作的名篇,以峰峦壮丽的泰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伟大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描绘泰山的雄伟景色,诗人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远大的人生抱负。
五、《过零丁洋》——杨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是明代文学家杨炯创作的辞章,以悲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混乱和人生沉浮的思考。
这首辞章以描绘历史风云变幻为主线,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痛楚,同时也表达了对坚定信念和永恒价值的强烈认同。
六、《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理解性默写说明:篇目中打★的为重点考查的理解性默写易考篇目(依据沪教版六年级一八年级以及部编版九年级要求默写的篇目)不打★的为沪教版六年级一八年级以及部编版九年级要求默写的篇目(这些篇目在教材中出现在每周一诗或课外古诗词诵读中)列举理解性默写的题目,但可以不作为复习的重点。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在沪教版是八年级第一学期的重点篇目,而在部编版为九年级第二学期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根据2020年《点击》,把它归在读读背背中,因此列举了理解性默写的题目,但不打★号。
★《观沧海》(曹操)1. 《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3. 《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 《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5. 《观沧海》一诗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 《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岀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 《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望岳》(杜甫)1 .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 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诗句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4. 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5•表达诗人为早春胜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的一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_。
21.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 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上海市中考语文课内古诗文理解性默写x-2023年学习资料

学海无涯-6.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7.写诗人观景处所,写初春湖面水天相接美景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亨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天净沙·秋思》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2.《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 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3.《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 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夕阻西下),断肠 在天涯-★《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曲 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述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 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中尽情歌唱。这两句诗是:山光悦鸟性,潭 空人心。-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曲径通幽处万簸此俱 。-4.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5.《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两句诗,写出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 曲同工之妙。-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美丽的山光使鸟儿欢悦,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 的诗句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既表达诗人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 反感。-8.《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 -的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9.《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 的境界的诗句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音。这与王维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 之妙。-★《陋室铭》刘禹锡-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 陋室,惟吾德馨。-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陋室铭 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 陋是:南阻诸墓-庐,西蜀子云亭。-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 是:何陋之有?
最新上海市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汇总

xx必背30首古诗及13篇xx30篇古诗背诵默写1xxxx赠张丞相2xxxxxxxxxxxx八月湖水平,涵(hán)虚混太清。
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liǎo)。
气蒸xx,xxxx。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xx。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饮湖上xx后雨xxxx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xx亦奇。
欲把xxxx,淡妆浓抹总相宜。
5山居秋暝xxxx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xx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xx歇,xx自可留。
7登高xxxx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gē)昏晓。
荡胸生层(céng)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xxxxxx昔人已乘xx去,此地空余xx楼xx一去不复返,xx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xx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送友人xxxxxxxxxx,xx绕xx。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xxxx。
8卖炭翁xxxx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0题破山寺后禅院xxxxxxxx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qìng)音。
11xx·xx出猎xxxx老夫聊发少年狂。
上海中考考试手册古诗词、文言文默写篇目整理.介绍

考试手册古诗词、文言文默写篇目整理诗词(共30首)六上:观沧海、望岳、饮湖上初晴雨后、迢迢牵牛星(4篇)六下:钱塘湖春行、黄鹤楼、山居秋暝、送友人、雨晴(5篇)七上:卖炭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题破山寺后禅院、过零丁洋(4篇)七下:江城子·密州出猎、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题都城南庄(4篇)八上:诉衷情、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归园田居、观书有感(5篇)八下:四块玉·别情、天净沙·秋、天净沙·秋思、水仙子·咏江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篇)九上:生查子·元夕、观猎(2篇)九下:竹枝词(1篇)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题】《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运用夸张的想象,虚实结合,状写大海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烘托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2、《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主题】《望岳》,作者杜甫,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上海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

上海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上海初中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篇目,供学生学习和背诵: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10. 《岳阳楼记》 -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11. 《醉翁亭记》 -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2. 《赤壁赋》 - 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是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材料。
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中考古诗文默写篇目》1、《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2、《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3、《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曹刿论战》(《左传》)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孔孟论学》前四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7、《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0、《醉翁亭记》宋代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捕蛇者说》柳宗元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ìe)也。
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sì)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古诗默写篇目1.《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迢迢牵牛星》(每周一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六下5.《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蓬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雨晴》(每周一诗)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七下10.《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2.《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3.《过零丁洋》(每周一诗)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