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

合集下载

浅谈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方案

浅谈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方案

浅谈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方案摘要:苏州市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根据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目标、新任务。

加快高质量发展以及《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苏州市政府已编制《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并提出了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及生态制度、安全、空间、经济、生活和文化六大体系的建设任务。

基于此,相城区政府相关部门根据以上要求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对水环境综合治理进行了安排。

统筹兼顾,紧抓相城区水环境痛点,通过对规划文件和区域相关资料的初步分析研究,从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管理多方面系统性研究着手,初步提出了苏州市相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方案。

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管理1、项目背景:江苏省部署1)2020年12月关于生态环境部与江苏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建设的会议要求;2)2019年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3)2020年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方案》等地区相关规划文件1)《苏州市相城区分片规划暨城乡协调规划》(2017~2035);2)《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国涵[2008]12号批复);3)《相城区防洪排涝与河网水系专项规划》(2017~2035年)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9月;4)《相城区污水规划修编》(2017-2030)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2018年1月;2、基础资料:水资源配置基于本地区骨干水系排水特点和地形高程特征,相城区防洪形成“东排、北出、下泄、多点调蓄、众圩共保”的总体格局:东排阳澄湖:配合推进区域骨干河道永昌泾整治,以东西方向穿城而过的界泾河、冶长泾(渭泾塘)、永昌泾、北河泾、黄埭塘(蠡塘河)五条区级以上河道为东排骨干河道,区内洪涝水经内部河道汇集后由五条通道东排入阳澄湖。

苏州市水污染调查研究

苏州市水污染调查研究

生命之源,共同的责任----------就苏州市对水污染调查研究前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想必耳熟能详。

苏杭的美丽早具有了代表性,以中国之名而闻名于世。

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她的韵味自然在于于水。

苏州的水不够汹涌,不够磅礴,正是真切的江南之小桥流水,似蒙着面纱悠悠而来,旗袍勾勒的曼妙身姿让人一阵春风暖面。

苏州的水外动而内静,岁月流淌,穿梭了大街小巷,历史在积淀,无论高楼拔起还是古镇重复以往的繁盛。

可如今呢?水多了,问题自然也层出不穷。

我这里要详谈的便是水污染。

从苏州大学、护城河以及苏州著名商业街等细小角度出发,说一说我对于水污染问题的看法、研究结果和就如何处理水污染谈谈我的建议。

关键词:水污染、苏州、危害、防护措施正文:一.苏州水污染现状众所周知的苏州大学东校区的湖水,从桥上望去,水如死般的静止,水色发绿发黑,散发呛人的臭气,只要从桥上经过就能闻到。

虽然经常有人进行处理,但效果逊色。

将东校区与本部相连接的东吴桥下便是苏州的护城河,也是苏大的水源。

护城河的两岸尽是灯红酒绿之处,天色一暗,光怪陆离的灯点亮了半边的河水半边的天。

护城河上驶过的有游船更有货船,嘟嘟嘟的噪声下又有多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排放,也就只有水中的生物可以知道了。

苏大东区作为护城河的一支小流,对于护城河的污染也是作用不小的。

就连被称作一方净土的苏大本部,也不可避免的面临水污染的问题。

本部又一条细流,从学校的函授站,途径博远楼、怡远楼,到达一个小型工厂,最后与护城河相连。

尽管小河两岸绿树成荫,古桥横更,可水依旧浑浊不堪,臭气熏天。

提到水,我又想起前一段时间,苏州著名商业街——观前街的一幅情景。

环绕观前街的一条河已被抽干,我终于见了他的全貌:黑色淤泥里是数不尽的垃圾,各种腐烂气息让人闻得想吐。

想到平时亲近的河水下竟都是些由于人类文明的缺失造成的垃圾,就不免心寒阵阵,真心开始为这座古城担忧。

周围的来自各地的游人还是本地人,衣着光鲜亮丽,喜笑连连,却与这破败的河水形成对比的色彩。

苏州 环保调研报告

苏州 环保调研报告

苏州环保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要求,我对苏州市的环保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一份报告,以下是调研结果的详细描述。

一、概述苏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由于长期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愈发显著。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苏州市的环保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大气污染根据调研结果,苏州市的大气污染问题相对较严重。

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气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燃煤污染等。

其中,工业废气排放是主要问题之一。

许多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不符合环保标准,导致大量有害物质释放入大气中。

此外,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交通拥堵时排放更为突出。

为了改善大气质量,苏州市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如限制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使用以及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等,但还需要更加坚决的执行和监督。

三、水污染苏州市的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主要集中在工业废水以及农村面源污染。

许多工厂直接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河流和湖泊,导致水质下降,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另外,农村地区的农药和化肥使用不规范,导致农田中的农药和化肥渗透入地下水,污染了地下水资源。

为了改善水质,苏州市政府已制定了一系列的水污染治理政策,如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等。

四、垃圾处理苏州市的垃圾处理工作相对较好。

城市区域内设有垃圾处理厂,采用了先进的处理技术,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的垃圾。

此外,苏州市鼓励垃圾分类,通过投放可回收物和湿垃圾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垃圾数量。

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环保状况直接影响着苏州市的经济发展。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不仅损害了环境,还给人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环保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并且也成为吸引外资和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加强环保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苏州市在环保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

需要加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工作,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苏州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

苏州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

苏州的生态环境如何保护苏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江南名城,以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和园林景致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苏州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如何保护好苏州的生态环境,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保护苏州的生态环境,首先得从治理水污染入手。

苏州水网密布,河流湖泊众多,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但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部分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为了改善水质,一方面需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

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废水达标排放;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止农业污水流入河流湖泊。

同时,加强对河道的清淤疏浚和生态修复,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让苏州的水重新变得清澈透明。

大气污染的防治同样不容忽视。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苏州的空气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改善大气质量的关键之一。

可以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公共交通系统、鼓励绿色出行等方式,降低机动车的使用频率和尾气排放量。

对于工业企业,要加强废气治理,严格执行排放标准,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采用清洁能源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减少废气的产生和排放。

此外,加强城市扬尘治理,加大对建筑工地、道路扬尘的管控,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的植被覆盖率,也有助于净化空气。

在固体废物处理方面,苏州需要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体系。

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日益增加,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让大家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同时,加强对工业固体废物的管理,鼓励企业开展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

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提高处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

保护苏州的生态环境,还需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与治理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和南京市之间,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供应基地。

然而,多年来太湖水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的居民和政府。

本文将探讨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关的治理措施。

太湖水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

随着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和工业生产规模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也相应增加。

然而,由于污水处理设施的不完善和管理不善,这些废水常常直接排入太湖,导致水体污染。

其次,农业面源污染也是太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被农田使用并随降雨冲刷入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太湖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过量,造成了水华暴发和蓝藻繁殖。

水华的存在不仅破坏了湖泊的生态平衡,还释放出有毒物质,对当地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此外,大气污染也对太湖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工业排放物和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可通过大气沉降进入水体,加剧了水质的恶化。

这些污染物在太湖中蓄积和生物放大,对湖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

针对太湖水污染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政府应该提高对污水处理厂的投入和管理力度,确保污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才排放入太湖。

其次,提高农田管理水平,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政府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农药使用标准和管理措施,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和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流失。

另外,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政府应该加大对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的监管力度,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此外,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也是太湖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保护湖泊周边的湿地和河流,加强河口管理,防止污染物通过河流进入太湖。

最后,加强公众意识和参与是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太湖水污染问题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公众采取实际行动,减少对太湖的污染。

苏州水污染

苏州水污染

有关苏州太湖水污染治理与保护的问题调研商学院08国贸2班08213222前言:时间参加者:商学院08国贸2班周琪斐实践主题:苏州太湖水污染治理与保护的问题调研实践时间:一、课题概述古人苏轼曾对太湖有过这样一段描写“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汤汤纳千派。

从来不著万斛船,一苇渔舟恣奔快。

仙坛古洞不可到,空听余澜鸣湃湃……”。

幽幽八百里太湖,总给人们心旷神怡的清新与滂沱。

昔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画面已然烟消云散,如今的太湖正面临着一个持久的嘴边话题——水环境污染。

二、苏州太湖水污染现状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有文化底蕴、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

对于当前太湖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太湖流域人口、工业高度密集,水质型缺水、水量型缺水现象并存,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突出,需要进一步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落实供水安全应急职责。

二是太湖流域水污染形势严峻,直接影响到流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比其他流域更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实现流域排污总量控制。

三是太湖流域不同行政区域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矛盾突出,破坏太湖岸线、占用太湖水域等现象比较突出,湖区淤积严重,需要通过立法建立有效的流域管理协调机制,强化对太湖水域、水资源的保护。

四是各部门、各地方在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例如加强流域防汛抗旱调度、以流域为单元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行地区间生态效益补偿、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分配和调度等,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化、法制化。

三、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曾今的碧水蓝天,湖光倒影已经成为昨天的辉煌,今天的太湖不再拥有往日的游客熙攘,泊船瓜洲,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泛舟湖上,你会发现眼前的湖面没有那么晶莹剔透、清澈见底。

鱼儿不再有它们往日嬉戏的水上天堂,茂密的芦苇、疯长的蓝藻(俗称水葫芦)挤占了它们的生活空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今太湖水质的下降呢?随着环太湖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太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由于工业和城乡生活污水量及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处理水平较低,致使水资源污染严重。

江苏苏州水质问题严重水资源保护需重视

江苏苏州水质问题严重水资源保护需重视

江苏苏州水质问题严重水资源保护需重视江苏苏州位于中国东部,以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格局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

然而,近年来,该地区的水质问题日益严重,对当地水资源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首先,苏州的水质问题主要源自工业排放和农业活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工厂和企业涌入该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废水排放。

这些废水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严重破坏了河流和湖泊的水质。

此外,农业过程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也导致了农田灌溉水的污染,进而对地下水质量造成了威胁。

其次,苏州的水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该地区不仅有大量的工业和农业用水需求,还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需要供水。

然而,由于水质问题的加剧,地下水储量快速减少,水资源供给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如不加以重视和保护,水资源的短缺将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苏州水质问题的严重性,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水资源的保护。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工业和农业的环境监管,严格控制废水排放和农药使用,以减少对水质的污染。

同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起到震慑作用。

其次,应推广和普及节水理念。

通过教育宣传和科技创新的手段,引导公众和企业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引入智能水表和节水器具,监控和控制水的使用量,避免浪费。

此外,建立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政府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明确责任和义务,形成合力。

同时,加强对水资源污染行为的打击和惩罚,强化法律的威慑力。

最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水质问题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定期检测和评估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预防水质问题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苏州水质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迫需重视水资源保护。

政府、企业和公众应共同努力,加强环境监管和法律保护,推广节水理念,加强水质监测和评估,共同保护好苏州的水资源,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下发《苏州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社会化运行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下发《苏州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社会化运行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下发《苏州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社会化运行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09.04.09•【字号】苏环字监察[2009]7号•【施行日期】2009.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苏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下发《苏州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社会化运行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苏环字监察〔2009〕7号)各市、区环保局:现将《苏州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社会化运行管理规定(试行)》下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苏州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社会化运行管理规定(试行)二〇〇九年四月九日附件:苏州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社会化运行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的日常运行,加强对运行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技术考核,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和环保部《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和管理活动。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重金属在线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水质自动采样仪、温度计、流量计、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设备及辅助设备。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是指从事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操作、维护和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活动。

鼓励排污单位对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采取社会化运行模式。

第五条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的社会化运行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环保部门)统一组织实施,运行单位由环保部门公开招标确定。

第六条在本市区域内从事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的运行,运行单位须取得“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并按资质证书规定开展相关业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2008年,新建(扩建)城镇 污水处理项目99个,新增日处理能 力240.2万吨,累计敷设污水管道 4087公里。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率80%,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87%。



(四)加强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治理。
一是实施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 整治城区河道80余公里,清淤土方约 160万立方米;完成西塘河引水工程; 投资约40亿元,实施环古城风貌保护工 程,水环境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开展老 城区沿河餐饮业专项整治,对300家餐 饮单位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在《国家特别排放限值》13个标准 中,与《省太湖排放限值》相同的 行业有5个,分别为造纸、电镀、化 学合成类制药、提取类制药和杂环 类农药。

《国家特别排放限值》除“生活垃圾 填埋场”外,其他12个标准分现有与 新建企业,现有企业又分二个时间段。 新建企业与现有企业第二时段执行标 准中表2规定浓度限值;现有企业第一 时段执行标准中表1规定浓度限值,表 2与表1中的同类污染物浓度限值相比, 表2严于表1。

(一)建立健全了水污染防治管 理体制。
第一,我市地处太湖流域,水污染 防治工作由市政府设立的市太湖水 污染防治委员会统一扎口管理 职责:负责全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 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指 导服务。



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市环境保护局,作为常设办 事机构,承担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主要工作内容:编制水污染防治中长期 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将相关工作任务 分解到各地各部门,组织或协调区域内 主要河流、河段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并 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环境保 护责任目标考核。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积极实施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成 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博览会 暨循环经济立法与政策研讨会。 大力培养循环经济典型,截止2008年底, 全市累计培育循环经济试点331家,通 过ISO14000认证企业1500多家,通过 清洁生产审核企业900家。

三是进一步提高准入标准。 严格实施《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 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 放限值》
苏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 情况介绍
苏州市环境保护局
一、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 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了水污染防治管理体制。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三)加大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四)加强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治理。 (五)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 (六)依法整治违法排污行为。 (七)全力以赴完成COD总量年度减排 任务。

第三,全市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工 作信息通报制度、环保一票否决制 度、行政区界上下游水体断面水质 交接责任制等各项管理制度。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一是淘汰落后产业、工艺和设备 实施《苏州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 转变增长方式行动计划》。



制订《苏州市当前限制和禁止发展产业 导向目录》、《苏州市临江产业指导目 录》、《关于加快市属工业布局调整的 若干意见》、《苏州市调整淘汰部分落 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的指导意见》等 产业政策。 在全市范围内禁止新建钢铁、炼焦、水 泥、印染、电镀企业,限制发展化工企 业。


第二,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委员会 成员单位包括市所辖各市(县)、区 人民政府,管委会和市委、市政府各 有关部门。其中: 市所辖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管 委会: 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 昆山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 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人民政府及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

市委、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 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委、市 经贸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建 设局、市规划局、市交通局、市水利 局、市农林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 市旅游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 质监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气象局与 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加大太湖湖滨防护林带建设和湿地修复 力度,建成了太湖公园、灵湖咀等一批 湿地。 实施河道清淤工程,打通断头浜和束水 河段。加强河道保洁,规范沿河单位特 别是餐饮企业的排污行为。利用“生物 链”原理,每年在太湖中放流花鲢鳙鱼 等滤食性鱼类30万余斤,努力控制太湖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加快建设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 和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GIS), 对811家重点污染源实现在线监控, 全市已有4284家污染企业信息纳入 污染监控网络 。

(二)启动太湖流域国家水污染 物特别排放限值的提标工程。
环境保护部2008年第28号公告, 在太湖流域执行十三个国家排放标 准的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以下 简称《国家特别排放限值》),标 准名称为:



(1)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 (3)羽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5)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6)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 准



对超过总量控制目标的地区及达不到 水环境功能要求的区域,暂停审批新 增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对于产 业政策允许类项目的总量平衡,实施 “减二增一”,鼓励类产业实施“减 一增一” 2001—2008年,共拒批、劝阻 2998个项目,投资总额约377.8亿元。

(三)加大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 设力度。

自2003年到2008年,连续开展 “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 康环保专项行动”和“集中式饮用 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 27.3万人次,检查10.3万厂次,立 案查处4666件。对影响恶劣,严重 危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162件环 境问题进行挂牌督办

(七)全力以赴完成COD总量年 度减排任务。

“生活垃圾填埋场”标准规定:现有 和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自2008年7 月1日起执行。污染物控制指标较多, 除COD、总磷、氨氮和总氮,还有 其它常规污染控制指标。

《省太湖排放限值》COD、总磷、氨氮 和总氮四项污染物控制限值严于《国家 特别排放限值》控制限值,但在《国家 特别排放限值》中,除COD、总磷、氨 氮和总氮四项外,总铬、六价铬、总镍、 总铅、总锌等其它指标污染物控制限值 严于现行的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一级标准。


其中工业行业分别为纺织染整、化 学工业(石油化工、合成氨与其它 化工企业)、造纸(商品浆造纸、 废纸造企业)、钢铁、电镀和食品 制造(味精、啤酒)。未分现有与 新建企业,全部从自2008年1月1 日实施。污染物控制指标四项,分 别为COD、总磷、氨氮和总氮。

我市共有83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 需实施除磷脱氮技术改造工程,共有 580家工业工业大行业需实施提标工 程(其中工业企业536家,工业污水 集中处理厂44家)


(7)提取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8)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9)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 标准 (10)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 标准 (11)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2)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13)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根据省政府要求,我市在“十一五”期 末化学需氧量总量削减目标为“十五” 期末的20.1%,控制在11.2万吨;暨要 求我市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化学需氧 量削减率为4%。要实现上述目标,每 年需净削减化学需氧量5600吨。


为落实国家和省“十一五”总量减 排任务,我市建立和实施了一系列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能减排 的政策和措施。

四是积极探索,完善制度:市政府 正式颁布实施了《苏州市主要污染 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试行)等 四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政策性措 施。全市和各地对减排企业积极实 施奖励政策,市本级已拨出1000万 元。


完成情况: 我市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 化学需氧量比2005年削减率分别为 4.6%、10.5%、4%以上,超额 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4%的减排目 标。

(三)苏州市在印染、电镀行业 实施中水回用要求。
《苏州市调整淘汰部分落后生产工艺装 备和产品指导意见》(对印染、电镀等 行业均提出了中水回用的要求。其中对 印染企业提出“要全面实施中水回用处 理技术”要求,对电镀企业提出“中水 回用率达不到50%以上”的要求。



(四)污染物排放水质要求。
第一,在全市范围内,印染、化工、造 纸、钢铁、电镀、食品(味精与啤酒) 等六大行业尾水排放COD、氨氮、总氮 和总磷指标执行《省太湖排放限值》, 其它指标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9-1996)一级标准与《国家 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市环保局的职责:
承担市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委员会 办公室的具体工作,履行环境保护 统一监管职责,强化环境执法,加 强环境监管,创新环保工作机制; 组织协调流域内重大环境问题的解 决方案,组织对成员单位水污染防 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牵头组织蓝藻应急监测、水质监测; 负责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和应急处置信 息共享平台建设、水环境质量信息发布、 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的划定工作; 推行排污权有偿取得、排污权交易等工 作。

至2008年底,需实施除磷脱氮技术 改造工程的83家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厂,已竣工41家,占总数的49.4%; 处于在建阶段31家,占总数的 37.3%;处于前期准备11家,占总 数的13.3%。



需实施提标工程的580家工业企业, 实施并完成提标工程443家(工业企 业418家,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25 家),另9家实施关停,完成率为 77.9%; 处于在建、设备安装与调试阶段99 家,占总数的17.1%; 处于前期准备29家,占总数的5%。

第二,属于环境保护部2008年第 28号公告的十三类企业,执行《国 家特别排放限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