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对象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2、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1)原因:这主要是由青年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以及青年的生理心 理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我们所培 养的人才不论有多优秀,他最终都要服务于祖国, 服务于人民,有益于社会。
江泽民同志曾在第三次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 担着、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 育的主体有其特殊的学科内涵,在思想政治教 育活动中,谁承担、发动、组织和实施思想政 治教育,谁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
主体分为两大类:
思想政治教育群体
(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根据哲学的认识。进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对 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大体有两种客体:
b、靠领导干部互相教育。这种教育包含上级领导 机关对下级领导干部有组织有计划的垂直性教育和 领导干部之间的平行性教育。尤其要提倡以领导干 部中的优秀人物为镜子、为标尺、为教材,相互教 育,相互启发,帮助自己正身正心。像任长霞那样 的好干部,他们就鲜活地存在于领导干部中间,是 领导干部随处可学和随时可鉴的楷模。
此外,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充分发挥 好课堂主渠道作用。要把语文课、历史课、思想政治 课等学科教学,作为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 重要载体,同时加强科学普及教育和唯物论教育,使 青少年从小养成学科学、爱科学,自觉抵制愚昧迷信 的良好习惯。
①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利用语文教学的 形象力、感染力、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潜移默化地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 既不失优良传统,又合乎时代节拍。要引导学生把语文课 上所学到的思想内容应用到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的新变化,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热爱生活,参加丰富多彩 的实践活动,使思想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指导教育与 自我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 活动。如成语接龙、续编课文比赛、抢答歇后语、猜字谜 等,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发展智力,还 可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竞争意识。既生动活泼,又 贴近生活,很容易达到育人的最佳功效。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论文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永远是个开放着的、未完成的动态过程,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互动关系,在两者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二者积极性,共同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去,通过两者的共享,实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人才的最终目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说两者的关系说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其一是“主客体关系说”。
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教育主体,起主导作用,负责组织和引领教育对象参加教育活动,受教育者只是被动接受及改造的对象。
这样在此关系中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显然这种简单的“主客体关系说”在一定意义上还有缺陷。
如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填鸭式教学、普遍的厌学情绪等。
其二是“双主体关系说”。
也就是说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主体,教育者是“教”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
此种看法片面地割裂了同样是主体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二者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教育活动不再是其共同实践的活动,而是使“教”与“学”成为两个孤立的过程。
“双主体说”实质是把受教育者上升到主体地位,与教育者并列为主体,但是我们必须区分及意识到教育者的主体特征是在何种情况下即某个阶段下体现的,这与其担当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不能划等号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只能是教育者。
笔者认为“双主体说”把教育过程涉及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两个方面说成是两个过程,逻辑上是矛盾着的。
其三是“互为主客体关系说”。
此说是关于前面俩者观点的进一步发展。
主张从受教过程和施教过程俩方面来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客体关系,该观点仍然是把整体一个活动过程分裂开来分析,强调各自的主体性,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每个行为主体都把对方当作是客体,这样两者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很难建立。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给我们的启示1.树立地位平等观平等,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本质特征,也是处理两者关系的基本准则。
6第六章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马工程.ppt

二、主导主动关系
主导主动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发挥 主导作用与教育对象发挥主动作用的关系。
自主参与关系 教育者自主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发挥引导
作用;教育对象自主地为教育活动献计献策,配合 教育者的工作,努力地实现教育内容内化与外化。
互动共进关系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自觉能动性 ,实现共同发展的关系。
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接受者。
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
接受性
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从 属性和受动性。
能动性
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具有 自觉性和积极性。教育对象在参与和接 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是完全被 动、消极的,而是有态度、有主见、有 选择、有创造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依据一定阶级、政党的要求 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素质的个体或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个体,指发动、组织和实施思 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群体指发动、组织和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主体地位。 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一矛盾中居矛盾的主要方
示范性
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教育 对象学习的典范。加里宁指出:“教育者的 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 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受教育 者。” 身教胜于言教,树人先树己。
创造性
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 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功能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 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联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区别 三、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联系
1、相互规定和相互依存 2、变化不居和相互转化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区别 1、角色不同 2、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不同 3、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E、怯懦与自卑
F、狂妄与自大
从巴布的高校教育目标, 从巴布的高校教育目标,看大学生能力培养 提高交流能力 培养分析能力 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 提高社会交往与互动的能力 培养对个人和环境的理解能力 改善个人对当今世界的了解能力 增长艺术与人文学科的知识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
一、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二、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三、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对象
大学生思想现状
(1)时代感强,责任感减弱 时代感强, 认同感强, (2)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 参与意识强, (3)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 主体意识强,对权威淡化, (4)主体意识强,对权威淡化,集体观念弱 个性特征强, (5)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 注重实惠, (6)注重实惠,缺乏崇高理想追求 (7)大学生女性价值观发生最大变化 (8)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多 A 、焦虑 B、冷漠 C、逆反 D、狭隘与抑郁
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品德、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政治素质(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品德、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道德素质 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作风) 思想素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作风) 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政教育专业知识、其他相关知识) 知识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思政教育专业知识、其他相关知识) 能力素质(观察、分析研究、表达、组织指导、创新、自我调控、协调人际关系等) 观察、 分析研究、 表达、 组织指导、 创新、 自我调控、 协调人际关系等) 生理心理素质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7.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思想政治教育者★★★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含义及特征(见表7-1)表7-1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含义及特征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及素质(见表7-2)表7-2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及素质要点考点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1.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概述(见表7-3)表7-3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概述2.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1)领导干部。
党政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而且是重点对象。
(2)青年。
青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也是重点对象,这是由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及其生理心理特征所决定的考点三: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见表7-4)★★★表7-4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7.2 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思想政治教育者答: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依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从广义的角度说,思想政治教育者既包括专职教育者,也包括兼职教育者,还包括那些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对特定对象开展某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阶级性、主体性、客体性的特征。
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答: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施加可控性教育影响的对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对象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狭义的教育对象仅指受教育者,可分为集体对象和个体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其特征表现为:①广泛性;②层次性;③可塑性;④主体性。
3.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答: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基于某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关系,它通过双方的互动,帮助教育对象解决他们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题库及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多选题1. 引导人们解决好思想与行为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要处理好实践过程中四个方面的关系()。
A . 自发活动与自觉活动B . 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C . 个体实践与群体实践D . 经济发展与政治保障正确答案:A,B,C,D2.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A . 阶级B . 集团C . 阶层D . 社会正确答案:A,B3.封建地主阶级将儒家思想进行发掘整理使之上升为官方的意识形态,还通过()等多种形式,开展以巩固封建专制制度和维系血缘宗法秩序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
A . 政治教化B . 科举取士C . 敦风化俗D . 道德修身正确答案:A,B,C,D4.人们意识的形成、传播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自发的诸如()等象征仪式上,也仅属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形态。
A . 图腾崇拜B . 祖先崇拜C . 宗族文化D . 宗教活动正确答案:A,B,D5.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按作用分为()。
A . 积极的现象B . 历史的现象C . 消极的现象D . 简单的现象正确答案:A,C6.现象带有()等特点,同时也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内涵。
A . 自发性B . 易变性C . 表面性D . 复杂性正确答案:A,B,C7.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按发生时间分为()。
A . 历史现象C . 一时现象B . 现实现象D . 复杂现象正确答案:A,B8.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A . 导向性B . 群众性C . 渗透性D . 综合性正确答案:A,B,C,D9.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起着()的重要作用。
A . 方向引领B . 动力激发C . 力量凝聚D . 矛盾化解正确答案:A,B,C,D10.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对个体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个体形成良好的()。
A . 职业道德B . 家庭美德C . 社会公德D . 个人美德正确答案:A,B,C,D11.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及主体间性(学生版)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及主体间性王东红第一节相关概念厘定一、主体与客体1、概念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人们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主体和客体关系第一,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第二,认识关系,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第三,价值关系,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
第四,审美关系,客体引起主体精神上的愉悦。
3、主客体相互作用关系表现为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二、主体性、客体性以及主体间性1、主体性就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运用自身本质力量,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特性,是人的自觉能动性。
具体指主观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客体性是指客体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
具体指客观性、对象性和对主体的制约性。
3、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性,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调节性。
主体间性是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它是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的。
主体间性具体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哲学本体论意义。
二是一种关系,即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三是一种方法论。
将心比心的一种方法。
4、主体间性的特征第一,主体间性意味着双方的共同了解。
不仅了解自我,还了解他人。
第二,主体间性意味着交往双方的彼此承认。
承认他我与自我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利。
第三,主体间性意味着交往双方人格平等与机会平等。
第四,主体间性意味着默守共同的规则。
遵守共同的规范。
第五,主体间性意味着主体与自然界的和谐。
(王锐生,社会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5页)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主体性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1、单主体说。
2、双主体说。
3、多主体说。
4、相对主体说。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前瞻性等属性,即主体能动性。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类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不同类型。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二、主导主动关系
主导主动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发挥 主导作用与教育对象发挥主动作用的关系。
自主参与关系 教育者自主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发挥引导
作用;教育对象自主地为教育活动献计献策,配合 教育者的工作,努力地实现教育内容内化与外化。
互动共进关系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自觉能动性 ,实现共同发展的关系。
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通过人们的心理与言 行体现,教育对象对 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所表现出的态度、情 感、语言和行为是对 教育过程效果的反馈
思想政治教育 的效果要通过 教育对象思想 行为的变化来 体现和检验
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点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
青
推动力量
领导干部是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榜样为了 保证领导干部在社会中发挥引导的正能 量,必须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当代中 国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也决定了其是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重点。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又具有特殊性。
特殊性体现在: • 双方都是具有主体性的、在现代社会具有 法律赋予一定权利和义务的人。 • 双方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不同地位、 起着不同作用的人。
了解理解教育对象 • 对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与行为状况掌握清楚。深
入调查、换位思考。 及时沟通思想情感 • 根据教育对象思想行为状况尽快进行思想情感的交
流。掌握沟通方法,提高沟通技巧。
建立密切交往关系 •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建
立无心理距离的关系。增强与教育对象建立密切关 系的主动性,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提高自身人 格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明确的目的性
• 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建立关系的目的 是满足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并帮助教育对象解决 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双方所 有的互动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二)兼容性
•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兼具工具性
和情感性的一种关系。所谓工具性是指这种关系是一种工
“良性互动”
通过情感去打开教育对象的心扉, 才能架起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心灵 沟通的桥梁,实现情感交融,最 终建立良好的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加强与教育对象的情感交流
1、教育者要尊重教育对象
2、教育者要真诚地关爱身教心育发对展象规律 人格
“没有爱就没有自教尊育心德龙1988年即在漳平市官田中心小学当普通教师。任教没几 年,他便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常一节课上到一半就两腿酸痛。后 来他想了个办法:两脚交替支撑身体,继续上课。下班后,回宿舍必 须爬的三层楼梯成了他艰难的旅程,但他从未向领导要求减少自己的 任课节数。
2001年,林德龙妻子被确诊为结缔组织病,这是种较为罕见的 遗传病,难以治疗,并且不能碰水,照顾妻子和养育女儿的重担全部 落在林德龙身上。为了不耽误课程,他需要提前做好家务,再去学校 上课。由于妻子时常腰酸背痛,常常需要他按摩才能勉强入睡,为了 能让学生第二天看到自己的作业成绩,他时常“一心两用”:右手拿 着笔批改作业、编写教案,左手给妻子按摩,让妻子入睡。这么多年 来他从来没有落过一次课,请过一次假,他所任教的科目,学生成绩 总是优异的,受到学生及家长的称赞。
(四)以教育对象的利益为中心
•
这里所谓的利益并不仅仅是指经济利益,也包括教育
对象的政治利益以及其他社会利益;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
度讲,这些利益集中体现为教育对象发展需要的满足。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意义
•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 两者良好的关系可以促进教育工作的开展 •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紧张会影响教育工作的进程
如何建立良好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
●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对教育对象产生无形的影响 ●是建立和谐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的前提
如何建立良好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
1、热爱、关心、理解教育对象,以教育对象的健康成长 为工作基点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要真诚对待教育对象,做到表里如一,以身作则。
赢得信任、成为楷模
如何建立良好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树立民主的教育理念
在平等的基础上与教育对象进行知识、人格、精神、 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充分交流,以互相理解、相互尊重, 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 思想基础
如何建立良好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林德龙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持续站立45分钟便会 双腿酸痛。不巧的是,他是一名乡村教师,不可能以坐 代站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从教二十六年来,他从来没 有落过一次课,请过一次假,他所任教的科目,学生成 绩优异。
“如果真的爱这个职业,那别人说的‘教书育人,不 求回报’就变得很容易实现了。”9月12日,林德龙接受 采访时,感叹道。今年教师节,他被漳平市教育局评为 漳平市最美乡村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意义 如何建立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关系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必然与 一定的教育对象发生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教育者 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确切的说,思想政治教育者 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基 于某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关系。
树立民主的教育理念
1、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平等意识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2、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具有民主的态度 “主体精神”
“自主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3、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具有民主管理的能力
“人际沟通的能力” “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营造民主管理的氛围
如何建立良好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加强与教育对象的情感交流
作关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谓情感性是指这种关系带
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关系的维持和发展离不开双方情感的
正常交流与表达。
(三)非对等性
•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是
一种“予与取”的非对等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非互助的
关系。教育者要向教育对象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教育对
象则不必如此。
案例
如何建立良好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与教育对象平等对话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 了真正的教育”
如何建立良好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与教育对象平等对话
1、要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对话 “2、思注想意知调识动”教“育情对绪象感参受与”对“话品的德积风极范性”“性格个性” “文字口头”““注动重作教表育情对”象的主体性” 3、正确处理对话中的摩擦和矛盾
如何建立良好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之间的关系具有重 要意义
教育对象的特点: 1、主体性的人 2、发展性的人 3、完整性的人 4、个性化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 最复杂也是最难处理的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 ●树立民主的教育理念 ●加强与教育对象的情感交流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持与教育对象平等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