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1.1经线和经度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经度和经线 教学设计

观察地球仪(地图)
思考回答这个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
1-2分钟
讲授新课
小试身手
活动一:
1,课件展示,提出问题:观察地球仪,组内讨论: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
2、直观教具展示:
1)利用桔子来展示经线的形状,让学生观察。
2)利用线绳在地球仪上量取经线的长度,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并进行讨论。
观察得结论
动手操作
完成表格
观察、讨论,总结规律。
完成竞赛
总结发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教具演示,突破重、难点。
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演示,突破重、难点。
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5-6分钟
4-5分钟
3-4分钟
1-2分钟
课后反思: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适时引导很重要,先感性,后理性,先观察地球仪和直观教具,有了感性知识,再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东、西经的变化规律,尽量使抽象知识具象化,通过直观教具演示来突破抽象的知识难点,化难为易,将枯燥无味的知识趣味化。寓教于乐,学生都在积极动脑,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中来,学习效果就会好
就这章而言,经纬线是学生认识地球仪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的运动、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等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认知特点
上年级学生认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习惯于机械记忆。思维方式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逐步过渡阶段,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因此,在教学时要运用地球仪、板图、简图等直观形象的教具和各种启发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3.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和小组竞赛法,通过一起观察、记录和讨论,以及抢答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思考回答这个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
1-2分钟
讲授新课
小试身手
活动一:
1,课件展示,提出问题:观察地球仪,组内讨论: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么特点?
2、直观教具展示:
1)利用桔子来展示经线的形状,让学生观察。
2)利用线绳在地球仪上量取经线的长度,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地球仪,并进行讨论。
观察得结论
动手操作
完成表格
观察、讨论,总结规律。
完成竞赛
总结发言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教具演示,突破重、难点。
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演示,突破重、难点。
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5-6分钟
4-5分钟
3-4分钟
1-2分钟
课后反思: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适时引导很重要,先感性,后理性,先观察地球仪和直观教具,有了感性知识,再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东、西经的变化规律,尽量使抽象知识具象化,通过直观教具演示来突破抽象的知识难点,化难为易,将枯燥无味的知识趣味化。寓教于乐,学生都在积极动脑,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中来,学习效果就会好
就这章而言,经纬线是学生认识地球仪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的运动、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等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认知特点
上年级学生认知经验少,理解能力差,习惯于机械记忆。思维方式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逐步过渡阶段,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因此,在教学时要运用地球仪、板图、简图等直观形象的教具和各种启发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3.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和小组竞赛法,通过一起观察、记录和讨论,以及抢答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经线与经度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准备
课前作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
节一
仔细阅读地球仪上不同经线上标注的经度度数,看看经度的划分有什么规律(提醒学生在地球仪正确位置去查看到经度的标注)
本初子午线: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座子午宫。那里有一条铜制子午线。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子午宫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
观察:在地球仪上找到下列三组经 线:看看它们有什么 关系?
结论:度数和为180度,东(E)西(W)经相反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 球。
课中作业
环
节
二
任务4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分界;东西半球以20°W,160°E为分界。
讨论:东西半球为什么不是以0°经线和180°经线为界的?
尽量避免一个大陆或国家分到两个半球。
课中作业
环
节
三
课中作业
课后作业设计:
(修改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地球和地图课题经线来自经度课时安排共()课时
课程标准
1.利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学习目标
1.观察地球仪,归纳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并在经纬网图上准 确读出某地的经纬度。
2.小组合作,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启发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演示法、探究讨论法
课前作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
节一
仔细阅读地球仪上不同经线上标注的经度度数,看看经度的划分有什么规律(提醒学生在地球仪正确位置去查看到经度的标注)
本初子午线: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有座子午宫。那里有一条铜制子午线。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中间,笔直地从子午宫伸出,它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
观察:在地球仪上找到下列三组经 线:看看它们有什么 关系?
结论:度数和为180度,东(E)西(W)经相反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 球。
课中作业
环
节
二
任务4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分界;东西半球以20°W,160°E为分界。
讨论:东西半球为什么不是以0°经线和180°经线为界的?
尽量避免一个大陆或国家分到两个半球。
课中作业
环
节
三
课中作业
课后作业设计:
(修改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地球和地图课题经线来自经度课时安排共()课时
课程标准
1.利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学习目标
1.观察地球仪,归纳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的变化规律,并在经纬网图上准 确读出某地的经纬度。
2.小组合作,在地球仪上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标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启发法、比较法、图片分析法、演示法、探究讨论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

6.一架飞机从A点沿虚线方向飞往C点,其飞行方向是( C ) A.一直向东飞行 B.一直向东北飞 C.先向东北飞,再向东南飞 D.先向东南飞,再向东北飞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限时:15分钟
1.成语“南辕北辙”是指要到南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3-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知识点2 经线和经度
3.下面四条经线中,最长的是( D )
A.0°
B.60°E
C.180° D.都等长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4-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4.下列关于东西半球的表示,正确的是( A )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2.纬度的划分。 起始线
0° 纬线(赤道)
度数划分
表示方法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 北纬“ N ”,南纬
分 90°_
“S”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3-
第2课时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利用经纬网定位
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人们规定,全球0°—30°为 低 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 度地区,60°—90°为 高 纬度地区。 4.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是 北 半球,以南是 南 半球。
H、F是圆圈上的两个点,O是圆心。据此完成2~3题。
2.假如圆圈表示一个经线圈,站在H点的科学家的前后左右都
是北方,则F点的纬度为( A )
人教版七年及地理第一章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经纬网

符合题意;里约热内卢(23°S,43°W)位于南半球、西
半球、低纬度,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返回
[2023年1月义乌期末改编]读两幅经纬网图(图1-1-
20),完成14~15题。
14. 若在A、B两位置同时起飞两架飞机,并以相同的
速度在同一高度沿着各自的经线往南飞行至南极
点,则两飞机之间的水平距离将( D )
三、利用经纬网定位
1. 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 纬网。
2. 用途: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 等许多方面,都可以利用__经__纬__网__来确定位置。
1. 经纬度的判读
在判读经纬度时,要注意区分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 (1)根据指示方向判断经纬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
6C 7C 8B 9A 10 B
11 B 12 B 13 A 14 D 15 B
答案显示
16 见习题 17 见习题
1. 下列关于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形状为圆圈
B. 形状为直线
C. 各条纬线的长度相等
D. 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的形状为圆圈;各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纬线由
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2)①根据重要经纬线确定经纬度:0°纬线以北为北纬,
0°纬线以南为南纬;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 为西经;180°以东为西经,180°以西为东经。
②根据所给数值的变化规律,确定经纬度:越往北度 数越大为北纬,越往南度数越大为南纬,越往西度数 越大为西经,越往东度数越大为东经,即“北大北纬, 南大南纬,西大西经,东大东经”。
A. 它是0°经线 B. 它是180°经线 C. 它是20°W经线 D. 它是160°E经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课件1.1地球和地球仪——经线、纬线 (共19张PPT)

大连一艘渔船出海时 在A地发生事故,进 行海上搜救如何确定 渔船的准确位置?
A
纬线与纬度、经线与经度
对比经线和纬线特征 自主完成经线、纬线划分表格
纬 线
经 线
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特点比较 形状
经线
半圆 等长 南北方向
纬线
圆圈 不等长 东西方向
长度
指示方向
经度
纬度
小组合作完成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经度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经度
度数起点 线 度数划分 代号
半球划分
本初子午线 (0º 经线) 向东向西各分作 180º
纬度
赤道 (0º 纬线) 向南向北各分 作90º
东经(E) 西经(W)
南纬(S) 北纬(N)
西经20度,东经160度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赤道(0度纬线)
这节课从知识上我记住了
哪些? 我学会了什么技能?
66.50N
23.50N 00 23.5线分布规律
东经:E
0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基准, 东西经的划分以____________________ 0 180 向东向西各划分为____.
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分界线:(200W,1600E)
换个角度看经线(A)
随歌谣学地理(地球仪)
地球模型地球仪,经线纬线看仔细; 经天纬地辨方向,SNEW是缩写;
向北变大是北纬,向东变大写作E;
向南变大为南纬,向西变大自然西;
特征纬线有五条,赤道、极圈和回归;
半球划分是难题,二妞六姨分东西;
小小为东大大西,判断半球金钥匙。
课堂反馈
1、关于经纬线形状和长度说法错误的是 ( A) A.所有的纬线都等长 B.所有的经线都等长 C.纬线是圆圈 D.经线是一个半圆
A
纬线与纬度、经线与经度
对比经线和纬线特征 自主完成经线、纬线划分表格
纬 线
经 线
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特点比较 形状
经线
半圆 等长 南北方向
纬线
圆圈 不等长 东西方向
长度
指示方向
经度
纬度
小组合作完成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经度
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经度
度数起点 线 度数划分 代号
半球划分
本初子午线 (0º 经线) 向东向西各分作 180º
纬度
赤道 (0º 纬线) 向南向北各分 作90º
东经(E) 西经(W)
南纬(S) 北纬(N)
西经20度,东经160度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赤道(0度纬线)
这节课从知识上我记住了
哪些? 我学会了什么技能?
66.50N
23.50N 00 23.5线分布规律
东经:E
0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基准, 东西经的划分以____________________ 0 180 向东向西各划分为____.
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分界线:(200W,1600E)
换个角度看经线(A)
随歌谣学地理(地球仪)
地球模型地球仪,经线纬线看仔细; 经天纬地辨方向,SNEW是缩写;
向北变大是北纬,向东变大写作E;
向南变大为南纬,向西变大自然西;
特征纬线有五条,赤道、极圈和回归;
半球划分是难题,二妞六姨分东西;
小小为东大大西,判断半球金钥匙。
课堂反馈
1、关于经纬线形状和长度说法错误的是 ( A) A.所有的纬线都等长 B.所有的经线都等长 C.纬线是圆圈 D.经线是一个半圆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第1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精品课件

(西经) 越往西度数越大
本
(东经)
初
子 午
越往东度数越大
线
新课学习
观察:比较纬度和经度的特点,区分经纬度。
特点
经度
度数起始点 本初子午线(0°经线 )
度数划分 向东、向西各划180°
代号
东经(E) 西经(W)
纬度 赤道( 0°纬线 ) 向南、向北各划90° 南纬(S) 北纬(N)
合作探究
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本初子午线、180°经线、极圈、回归线、高中低 纬分界线等特殊的经纬线,描述经纬度划分的依据和特点。
1.1.2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课时目标
1.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 知道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 了解特殊的经纬线。
自主学习
1.在自制地球仪上绘制纬线、经线,说出经纬线的特点。 2.比较纬线和经线的特点,区分经纬线。认识本初子午线和赤道。 3.比较纬度和经度的特点,区分经纬度。
新课学习
纬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① 所有纬线都自成圆圈 ②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到极点为零
③ 相互平行 ④ 指示东西方向
新课学习
经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① 都是半圆且相对成圈,平分地球 ② 长度都相等 ③ 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两极 ④ 指示南北方向
4.纬度从赤道开始,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范围是多少?
有什么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 0°~90° 从赤道向两极度数逐渐增大
5.纬度相同的纬线有几条?各用什么符号表示?有没有不做
标注的纬线?
两条 N和S
有0°纬线(赤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

南纬 ,分别用“ N ”和 “ S ”表示。 7、北极和南极各为 90° 。 8、人们规定,全球 0°—30° 为低纬度地区,
30°—60° 为中纬度地区, 60°—90° 为
高纬度地区。
纬线和纬度
活动
说一说纬度的分布规律?
纬线和纬度
活动
右侧图片是“基多赤道纪念碑”,结合下列组图,说明赤道是一 条重要的纬线。
74°E
41°N
活动 说一说,经纬网的作用?
经纬网的 作用可真大啊!
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轮船,在辽阔天空 中翱翔的飞机,都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 置,方便导航。因此,利用经纬网定位,在 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 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纬线的特点
纬
线
纬度的划分规律 与
纬
特殊的纬线
度
这,就需要我们本节所要学习的经纬网的知识
经纬网
利
纬
经
用
线
线
经
和
和
纬
纬
经
网
度
度
定
位
一、纬线和纬度
1、在地球仪上, 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叫赤道。 2、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叫纬线。 3、 赤道 是最大的纬线圈, 纬线 在南北两极缩 成一点。 4、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纬线和纬度
活动
纬线的特征有哪些呢?【完成表格,看谁最快!】
热带风暴“梅花”的经纬度位 置11.7°N,135°E
活动
利用经纬网定位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利用经纬网定位置,查找地名。
经度
纬度
地名
117°E 123°W
39°N
温哥华
49°N 悉 尼
天津
30°—60° 为中纬度地区, 60°—90° 为
高纬度地区。
纬线和纬度
活动
说一说纬度的分布规律?
纬线和纬度
活动
右侧图片是“基多赤道纪念碑”,结合下列组图,说明赤道是一 条重要的纬线。
74°E
41°N
活动 说一说,经纬网的作用?
经纬网的 作用可真大啊!
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轮船,在辽阔天空 中翱翔的飞机,都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 置,方便导航。因此,利用经纬网定位,在 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 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纬线的特点
纬
线
纬度的划分规律 与
纬
特殊的纬线
度
这,就需要我们本节所要学习的经纬网的知识
经纬网
利
纬
经
用
线
线
经
和
和
纬
纬
经
网
度
度
定
位
一、纬线和纬度
1、在地球仪上, 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叫赤道。 2、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叫纬线。 3、 赤道 是最大的纬线圈, 纬线 在南北两极缩 成一点。 4、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
纬线和纬度
活动
纬线的特征有哪些呢?【完成表格,看谁最快!】
热带风暴“梅花”的经纬度位 置11.7°N,135°E
活动
利用经纬网定位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利用经纬网定位置,查找地名。
经度
纬度
地名
117°E 123°W
39°N
温哥华
49°N 悉 尼
天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经纬线(课件)

2、长度是否相等
不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是否平行: 平行
4、指示方向: 东西
纬线
纬度的划分 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划分90°
90°N
赤道以北是北纬; 代号N
北增北纬
赤道以南是南纬; 代号S
南增南纬
90°S
40° N N
20° N
0°
20° S 40°S
北纬N,南纬S
20°S 30°S 40°S 50°S
120°W 90°W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 一个经线圈
180°
90°E 60°E
任意一个经线圈 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半
30°E 0°
构成经线圈的条件是: 1、度数和为180° 2、处0°和180°外,其余 的代号相反。 (一个E,一个W)
经线圈 | 东西半球的划分
160°E
西
东
半
半
球
球
20°W
东半球: 20Wº—0º—180º
80° N 70° N 60° N 50° N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地区
0°-30°
中纬度地区
30°-60°
高纬度地区
60°-90°
90°N 90°S
60°N 30°N
0° 30°S 60°S
南北半球的划分
北半球 南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赤道
PART
02
经线和经度
经线的特点
1、形状: 半圆 2、长度是否相等: 长度相等 3、是否平行:不平行,相交于极点 4、指示方向: 南北
90°N
180°
度数起始线 度数范围 度数增大规律
代号
90°S
纬度
赤道 0°~90° 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北纬N;南纬S
不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是否平行: 平行
4、指示方向: 东西
纬线
纬度的划分 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划分90°
90°N
赤道以北是北纬; 代号N
北增北纬
赤道以南是南纬; 代号S
南增南纬
90°S
40° N N
20° N
0°
20° S 40°S
北纬N,南纬S
20°S 30°S 40°S 50°S
120°W 90°W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 一个经线圈
180°
90°E 60°E
任意一个经线圈 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半
30°E 0°
构成经线圈的条件是: 1、度数和为180° 2、处0°和180°外,其余 的代号相反。 (一个E,一个W)
经线圈 | 东西半球的划分
160°E
西
东
半
半
球
球
20°W
东半球: 20Wº—0º—180º
80° N 70° N 60° N 50° N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地区
0°-30°
中纬度地区
30°-60°
高纬度地区
60°-90°
90°N 90°S
60°N 30°N
0° 30°S 60°S
南北半球的划分
北半球 南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赤道
PART
02
经线和经度
经线的特点
1、形状: 半圆 2、长度是否相等: 长度相等 3、是否平行:不平行,相交于极点 4、指示方向: 南北
90°N
180°
度数起始线 度数范围 度数增大规律
代号
90°S
纬度
赤道 0°~90° 北增北纬,南增南纬 北纬N;南纬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回答下列各纬线所在半球(南、北)?
35o N
北半球
48o S
南半球
65o S
南半球
基多赤道纪念碑
0°纬线
活动题2:
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说明赤道是一条重 要的纬线。 1、地球最大的周长、最大的纬线圈。 赤 2、纬度的起始线,北纬和南纬的分界线。 道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1、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 并垂直于纬线的 线(半圆),叫 经线,也叫子午 线。
0°经线以东称东经, 用 E 表示
0°
0°经线也叫 本初子午线
4、经度特征:
1、度数起始线: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2、度数范围:
0°—180°
东经E 3、度数变化规律: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 西逐渐增大至180° 4、度数表示方法: 东经用E,西经用W
西经W
1、和0°经线相对的 180° 是____ 经线; 180° 度数之和为____ 。
相 等 0°— 180° 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 西逐渐增大至180° 东经用E,西经用W
半球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W和160°E 划分东西半球
30o W 10o W
160oE
0o
10o E 20oE 30oE 180o
西半球
东 半 球
西半球
判断东西半球,只看经度:
(1)小于20°都在东半球 (2)大于160°都在西半球 是西经(W)在西半球, (3)20°~160° 是东经(E)在东半球
快速回答下列各点所在半球(东、西)?
130° W 90° W 50° W 10° W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三课时
北极
1、纬线
所有与赤道平行 的圆圈叫纬线。
赤 道
(最大的纬线圈)
与南北极距离相等 的大圆圈,叫赤道。
南极
2、纬线的特点:
形状特征: 圆圈 长度特点: 不相等,赤道最长,往 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北 西 南 东
各纬线间的关系: 平行
2、和20°W经线相对 的是______ 160°E 经线。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180° 这两条线东西经 相反 ____,度数之和为____ 。
东西经度的判断方法:
西经 W 东经 E
180o
30o 20o 10o 0o
本 初 子 午 线
10o
20o 30o
180o
向西度数增大是西经
2、写出经纬度位置:
A:( ______________ 15°S ,180°)
( 15°S ,0°) B: ______________
30°S ,165°E) B:( ______________
比较经纬线的不同特征:
纬线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度数范围 0°线的确定 度数变化规律 度数表示方法 圆 东西方向 不等,赤道最长,向 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0°— 90° 赤道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增大至90° 北纬用N,南纬用S 经线 半圆 南北方向
160°E
20°W
20°W
160°E
20°W 西半球
160°E
东半球
20°W 向西
160°E
20°W 向东
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和 160°E 不是0°和 180°
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
160oW 180o
20o W
0 °
S 30 °
S
B
60 ° W 30 ° W0
60 ° S ° 30 ° E 60 ° E
W
E
15° 15° 0° 15° 图1 A
0° 15° 15° B
165° 180°165° A 30° B 45° 图2
1、写出经纬度位置: (15°N , 15°W) A:______________
B
A
A 东 半球 B 西 半球
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200 W 00 200 E
150 N 00 150 S
F
E
P
G
( 20°S,20 °E )
读图(一):找出点P(15°N ,20 °W)的位置 1、什么是经纬网: 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2、经纬网的作用: 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位置。
数量: 无数条
3、纬度
赤道以北 称北纬, 用“N”表 示 赤道以南 称南纬, 用“S”表 示
N 90°
N 60° N 40° N 20°
纬度的起始线
0°
S 20°
赤 道
90° S
40° S
4、纬度特征:
北纬90°
1、度数起始线: 赤道(00纬线)
2、度数范围:
0°~90°
赤道
0°
南纬90°
3、度数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 大至90° 4、度数表示方法:
北纬用N,南纬用S
90o N
南 北 纬 度 的 判 断 方 法
N
赤道
( 南 纬 )
( 北 纬 )
30o N 20o N 10o N
向是 北北 度纬 数 增 大 纬度的起始线 向是 南南 度纬 数 增 大
0o
10o S 20o S 30o S 90o S
S
90o N
高 中 低 纬 度 的 划 分
60o 30o 0o 30o
在地球仪确定某点位置的方法一般是:
首先找出该地纬度所在纬线,然后在此纬线
上再找出该地经度所在的经线,它们的交点就是
该地所在的位置。
200 北纬150 ,东经 200 南纬150 ,西经 200 150
00
200
00
150
N
N 60 ° A (30 °N,30 ° W) N 30 ° (30 °S ,0° )
高纬度 中纬度
60o N 30o N
低纬度
0o
低纬度
30o S
中纬度
60o
高纬度
60o S
90o S
3、南北半球的划分:
北半球 —赤道以北
赤 道
南半球 —赤道以南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赤道(即0°纬线)
判断南北半球的方法:
判断南北半球,只看纬度: 是北纬(N),在北半球 是南纬(S),在南半球
向东度数增大是东经
快速回答下列各点所在经度?
40° W 30° W 20° W 10° W
B
A
A 10°W
.
B 30°W .
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
英国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线(0°经线)
假如以本初子午线将地球分开会出现什么情况? 北极
本 初 子 午 线
南极
5、东西半球的划分
西半球 东半球
20°W 160°E
北极
2、经线的特点:
形状特征: 半圆 长度特点: 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各经线间的关系: 相交 数量: 无数条
南极 北 西 南 东
3、经度
向西0°180°
北极
本 初 子 午 向东0°180° 线
90° 90° 60° 30° 0° 30°60°
经度的起始线是 本初子午线 (0°经线)
南极
0°经线以西 称西经,用 W 表示
35o N
北半球
48o S
南半球
65o S
南半球
基多赤道纪念碑
0°纬线
活动题2:
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说明赤道是一条重 要的纬线。 1、地球最大的周长、最大的纬线圈。 赤 2、纬度的起始线,北纬和南纬的分界线。 道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1、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 并垂直于纬线的 线(半圆),叫 经线,也叫子午 线。
0°经线以东称东经, 用 E 表示
0°
0°经线也叫 本初子午线
4、经度特征:
1、度数起始线: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2、度数范围:
0°—180°
东经E 3、度数变化规律: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 西逐渐增大至180° 4、度数表示方法: 东经用E,西经用W
西经W
1、和0°经线相对的 180° 是____ 经线; 180° 度数之和为____ 。
相 等 0°— 180° 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 西逐渐增大至180° 东经用E,西经用W
半球划分
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W和160°E 划分东西半球
30o W 10o W
160oE
0o
10o E 20oE 30oE 180o
西半球
东 半 球
西半球
判断东西半球,只看经度:
(1)小于20°都在东半球 (2)大于160°都在西半球 是西经(W)在西半球, (3)20°~160° 是东经(E)在东半球
快速回答下列各点所在半球(东、西)?
130° W 90° W 50° W 10° W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三课时
北极
1、纬线
所有与赤道平行 的圆圈叫纬线。
赤 道
(最大的纬线圈)
与南北极距离相等 的大圆圈,叫赤道。
南极
2、纬线的特点:
形状特征: 圆圈 长度特点: 不相等,赤道最长,往 两极逐渐缩短成为一点。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北 西 南 东
各纬线间的关系: 平行
2、和20°W经线相对 的是______ 160°E 经线。
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都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180° 这两条线东西经 相反 ____,度数之和为____ 。
东西经度的判断方法:
西经 W 东经 E
180o
30o 20o 10o 0o
本 初 子 午 线
10o
20o 30o
180o
向西度数增大是西经
2、写出经纬度位置:
A:( ______________ 15°S ,180°)
( 15°S ,0°) B: ______________
30°S ,165°E) B:( ______________
比较经纬线的不同特征:
纬线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点 度数范围 0°线的确定 度数变化规律 度数表示方法 圆 东西方向 不等,赤道最长,向 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0°— 90° 赤道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增大至90° 北纬用N,南纬用S 经线 半圆 南北方向
160°E
20°W
20°W
160°E
20°W 西半球
160°E
东半球
20°W 向西
160°E
20°W 向东
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和 160°E 不是0°和 180°
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
160oW 180o
20o W
0 °
S 30 °
S
B
60 ° W 30 ° W0
60 ° S ° 30 ° E 60 ° E
W
E
15° 15° 0° 15° 图1 A
0° 15° 15° B
165° 180°165° A 30° B 45° 图2
1、写出经纬度位置: (15°N , 15°W) A:______________
B
A
A 东 半球 B 西 半球
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
五、利用经纬网定位
200 W 00 200 E
150 N 00 150 S
F
E
P
G
( 20°S,20 °E )
读图(一):找出点P(15°N ,20 °W)的位置 1、什么是经纬网: 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2、经纬网的作用: 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位置。
数量: 无数条
3、纬度
赤道以北 称北纬, 用“N”表 示 赤道以南 称南纬, 用“S”表 示
N 90°
N 60° N 40° N 20°
纬度的起始线
0°
S 20°
赤 道
90° S
40° S
4、纬度特征:
北纬90°
1、度数起始线: 赤道(00纬线)
2、度数范围:
0°~90°
赤道
0°
南纬90°
3、度数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 大至90° 4、度数表示方法:
北纬用N,南纬用S
90o N
南 北 纬 度 的 判 断 方 法
N
赤道
( 南 纬 )
( 北 纬 )
30o N 20o N 10o N
向是 北北 度纬 数 增 大 纬度的起始线 向是 南南 度纬 数 增 大
0o
10o S 20o S 30o S 90o S
S
90o N
高 中 低 纬 度 的 划 分
60o 30o 0o 30o
在地球仪确定某点位置的方法一般是:
首先找出该地纬度所在纬线,然后在此纬线
上再找出该地经度所在的经线,它们的交点就是
该地所在的位置。
200 北纬150 ,东经 200 南纬150 ,西经 200 150
00
200
00
150
N
N 60 ° A (30 °N,30 ° W) N 30 ° (30 °S ,0° )
高纬度 中纬度
60o N 30o N
低纬度
0o
低纬度
30o S
中纬度
60o
高纬度
60o S
90o S
3、南北半球的划分:
北半球 —赤道以北
赤 道
南半球 —赤道以南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赤道(即0°纬线)
判断南北半球的方法:
判断南北半球,只看纬度: 是北纬(N),在北半球 是南纬(S),在南半球
向东度数增大是东经
快速回答下列各点所在经度?
40° W 30° W 20° W 10° W
B
A
A 10°W
.
B 30°W .
度数向西增大为西经
英国格林尼治——本初子午线(0°经线)
假如以本初子午线将地球分开会出现什么情况? 北极
本 初 子 午 线
南极
5、东西半球的划分
西半球 东半球
20°W 160°E
北极
2、经线的特点:
形状特征: 半圆 长度特点: 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各经线间的关系: 相交 数量: 无数条
南极 北 西 南 东
3、经度
向西0°180°
北极
本 初 子 午 向东0°180° 线
90° 90° 60° 30° 0° 30°60°
经度的起始线是 本初子午线 (0°经线)
南极
0°经线以西 称西经,用 W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