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届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1课时化学键及其类型学案鲁科版必修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第1节共价键模型名师制作优质学案鲁科版选修3

第1节 共价键模型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本质、特征和分类。
2.了解σ键和π键的区别,会判断共价键的极性。
(重点)3.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并能应用其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难点)教材整理1 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2.本质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
3.形成元素通常是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
4.表示方法(1)用一条短线表示由一对共用电子所形成的共价键,如H —H 、H —Cl ;(2)“”表示原子间共用两对电子所形成的共价键(共价双键);(3)“≡”表示原子间共用三对电子所形成的共价键(共价叁键)。
(1)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化学键是共价键。
(√)(2)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不能形成共价键。
(×)(3)共价键是一种电性吸引。
(×)(4)CO 2分子结构式为O =C =O 。
(√)教材整理2 共价键的分类1.分类⎩⎪⎨⎪⎧σ键: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π键: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按两原子核间的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可将共价键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从电负性角度分析H—F键和H—Cl键的极性大小。
【提示】电负性F>Cl。
分别与H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更偏向F原子,故极性H—F>H—Cl。
教材整理3 共价键的特征1.共价键的饱和性每个原子所能形成的共价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子数目是一定的,这称为共价键的饱和性。
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
2.共价键的方向性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得越多,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越大,所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
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着分子的空间构型。
2019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章末系统总结学案鲁科版必修220191107115

1
章末系统总结
化学反应
本质物质变化与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能量变化与化学键化学反应的应用制备物质——制Cl2原理装置净化收集尾气处理提供能量提供热能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原电池
构成
电极
电解质溶液
导线
原理
负极:氧化反应
正极:还原反应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鲁教版必修2课件: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第1课时

H2 分子中氢原子间和____ O2 H2O 分子中氢原子 _____ _____
分子中氧原子间的化学键 和氧原子间的化学键
H2 分子中氢原子间和____ Cl2 ____
分子中氯原子间的化学键
HCl 分子中氢原子 _间和_____ H2 NH3 分子中氮原子 ____ _____
知 识 点 一
学 业 分 层 测 评 知 识 点 二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1节 第 1 课时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了解化学键的含义。 2.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条件。重难点 3.熟悉化学键类型与物质间的关系。重点 4.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 探究问题] 1.写出上述 6 种物质的电子式。
【提示】
,③H2O: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2.上述物质只存在非极性键的是哪种,只存在极性键的物质是哪种,既存 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的物质是哪种?
【提示】 O2;H2O;H2O2。
3.上述物质中只存在离子键的物质是哪种,不存在化学键的是哪种,既存在 极性键又存在离子键的是哪种?
分子中氢原子间的化学键 和氢原子间的化学键
2NH3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1)化合物中任何原子间都存在化学键。( (2)HCl 溶于水的过程为化学变化。( )
)
(3)在 NaCl 溶液中析出 NaCl 晶体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4)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1)× (2)× (3)√ (4)×
2018-2019学年化学同步鲁科版必修2学案: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标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变化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
2.知道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
1.化学反应中不但有物质的变化,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
2.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
3.反应物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反应为放热反应。
4.物质中化学键的强度越高,其稳定性越强。
5.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有关化学方程式反应混合液的温度升高HCl+NaOH=== NaCl+H2O,反应时释放热量锌粉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温度升高Zn+2HCl=== ZnCl2+H2↑,反应时释放热量混合粉末变成糊状物,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玻璃片与小烧杯黏在一起Ca(OH)2+2NH4Cl===2NH3↑+CaCl2+2H2O,反应时吸收热量2.结论: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收能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释放能量的反应B.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C.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吸收能量的反应都需要加热解析:选D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条件无关。
2.下列反应中属于放出能量的反应是________,属于吸收能量的反应是________。
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CaO)②燃烧木炭取暖③炸药爆炸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⑥食物因氧化而腐败⑦硝酸铵溶于水答案:②③④⑤⑥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1.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分析E1>E2,反应吸收能量(吸热反应);E1<E2,反应释放能量(放热反应)。
2.从反应物、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分析若E3>E4,则反应释放能量;若E3<E4,则反应吸收能量。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2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小结学案

[知识网络构建]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二、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三、化学反应的利用1.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2.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答案】一、①共价键②新化学键的形成③吸收④释放⑤大于⑥小于二、⑦v (B)=Δc (B )Δt ⑧反应物本身的性质⑨增大⑩增大⑪改变⑫增大⑬相等三、1.⑭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⑮向上排空气法⑯NaOH 溶液⑰2NaCl +2H 2O=====通电2NaOH +H 2↑+Cl 2↑2.⑱电能⑲Zn-2e-===Zn2+⑳Zn+2H+===Zn2++H2↑[专题总结对练]专题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知识讲解]1.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2.化学反应中能量计算的方法(1)若反应释放能量:E=成键时释放能量之和-断键时吸收能量之和(2)若反应吸收能量:E=断键时吸收能量之和-成键时释放能量之和[专题对练]1.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导学号:20922135】A.其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固态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单质D.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HCl是共价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故A错。
熔融状态时只有离子化合物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导电,故B对。
固态能导电的单质除了金属还有石墨等,故C错。
NaOH、NH4Cl中有离子键,在OH-、NH+4里还存在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故D错。
]2.肼(H2NNH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mol N—H所需的能量(kJ)是()A .194B .391C .516D .658B [根据图中内容,可以看出N 2H 4(g)+O 2(g)===2N(g)+4H(g)+2O(g),ΔE 1=2752kJ -534kJ =2218kJ 。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章末知识网络构建学案鲁科版

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章末
知识网络构建
1.共价键
共价键⎩⎪⎪⎪⎪⎪⎨⎪⎪⎪⎪⎪⎧本质:在原子之间形成①
特征⎩⎪⎨⎪⎧② 决定分子的立体构型③ 决定分子的构成成键方式⎩⎪⎨⎪⎧σ键:两个轨道“④ ”重叠, 电子云成轴对称π键:两个轨道“⑤ ”重叠, 电子云成镜面对称规律⎩⎪
⎨⎪⎧共价单键——σ键共价双键——1个σ键,1个π键
共价叁键——1个σ键,2个π键键参数⎩⎪⎨⎪
⎧键能:键能越大,键越⑥ 键长:键长越短,键越稳定键角:描述分子空间构型
类型⎩⎪⎨⎪⎧极性键:A —B 非极性键:A —A 特殊形式:配位键A→B 2.金属键和离子键
(1)金属键
(2)离子键
3.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1)分子间作用力
(2)分子的空间构型
分子的空间构
型⎩⎪⎪⎨⎪⎪⎧理论解释⎩⎪⎨⎪⎧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杂化方式⎩⎪⎨⎪⎧sp 1杂化sp 2杂化sp 3杂化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V 形(H 2O )⑰ (BF 3)
三角锥形(NH 3)⑱ (CH 4)
【答案】 1.①共用电子对 ②方向性 ③饱和性 ④头碰头 ⑤肩并肩 ⑥稳定
2.⑦金属阳离子 ⑧金属离子、自由电子 ⑨无饱和性、无方向性 ⑩越强 ⑪阴、阳离子 ⑫阴、阳离子 ⑬无饱和性、无方向性 ⑭越强
3.⑮越高 ⑯升高 ⑰平面三角形 ⑱四面体形。
2018版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2.1.1化学键及其类型课件鲁科版必修2

点点落实
巩固反馈
新知导学
一、化学键与物质变化
1.通常情况下水比较稳定,不易分解,但在通电时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这是因为在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着 很强的 相互作用,要破坏 这种相互作用就要 消耗较高的 能量,通电就是为破坏这种相互作用提供所需的 能量。 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键的概念是 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 。
斥力 及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
③离子键成键的原因:原子间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形成离子键。
归纳总结 共价键 成键微粒 原子 离子键 阴、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 成键原因 未达到稳定结构,原子间通过 时易发生电子得失达到稳定
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成键实质 形成共用电子对
活学活用 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相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又存在于相邻分子间 强的相互作用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②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间, ④相 ⑤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间 ③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叫做化学键
√D.只有⑤
易错警示 解析 答案
方法规律 解析 答案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这一事实,下列变 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磷在260 ℃时转化为红磷 B.石墨在高温下转化为金刚石 C.NaCl熔化 √ 解析 D.五氧化二磷吸水 A、B、D三项的变化过程均有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属于
MgCl2 Na2O
MgO CO2
C.Na2S
D.NH4Cl 解析
NaOH
H2SO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 化学键及其类型 一、化学键与物质变化 1.化学键的概念 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
2.用化学键的观点分析2H2O=====通电2H2↑+O2↑反应的过程: 水分子断裂的是氢氧键,形成的是氢氢键和氧氧键。 3.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1)只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才能称为化学键。 (2)判断一个变化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不仅要看有无旧化学键的断裂,而且还要看有无新化学键的形成。如果一个变化过程中只有旧键断裂而无新键形成,则该变化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氢溶于水,氯化氢分子中氢原子和氯原子间的化学键发生了断裂,但没有新化学键形成,故不属于化学变化。 例1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相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②化学键既存在于相邻原子间,又存在于相邻分子间 ③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④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吸引作用叫做化学键 ⑤化学键是指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只有⑤ 答案 D 解析 ①形成化学键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必须是强烈的,不强烈的相互作用不是化学键;②只有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才是化学键,而相邻分子间的原子也可能相邻,但作用不强,不是化学键;③在水分子内,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形成化学键,但分子间的氧原子和氢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很微弱,不是化学键;④化学键这种相互作用,是相邻原子间的原子核与电子之间的静电吸引、电子与电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达到平衡后 的一种作用,所以化学键包括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⑤正确。 易错警示 (1)形成化学键的原子必须相邻,但相邻的原子间不一定存在化学键。 (2)“强相互作用”不能只理解为相互吸引。 (3)并非所有的物质中都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 例2 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加热氯化铵 B.干冰升华 C.水通电分解 D.氯化氢溶于水 答案 B 解析 化学变化肯定存在化学键的破坏,A、C两项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加热NH4Cl破坏了NH4Cl内的化学键,水通电分解破坏了水分子内的化学键;D项中,HCl溶于水,破坏了HCl分子内的化学键;B项中干冰升华没有破坏化学键。 规律总结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破坏化学键,有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破坏化学键,有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不破坏化学键。 二、共价键和离子键 1.共价键 (1)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①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两个氯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两个氯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两个氯原子均达到8e-稳定结构→形成稳定的氯气分子 请你根据上述图示,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 ②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请你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2)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3)成键三要素: ①成键微粒:原子。 ②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③成键条件:成键前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到饱和状态。 (4)分类
2.离子键 (1)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以NaCl为例) 钠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均不稳定。
即它们通过得失电子后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和Cl-,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氯化钠。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 (2)概念: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3)成键三要素 ①成键微粒:阳离子和阴离子。 ②成键本质: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 ③成键元素: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 共价键 离子键 成键微粒 原子 阴、阳离子
成键原因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到稳定结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 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易发生电子得失达到稳定结构,形成离子键 成键实质 形成共用电子对 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成键元素 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0族元素除外)、非金属元素原子与不活泼金属元素原子之间 一般是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如ⅠA、ⅡA与ⅥA、ⅦA之间 实例 HCl、CO2、H2SO4等 Na2O、NaCl、MgS、CaF2等
例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属于离子键 B.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C.化学键指的是相邻原子间的强的相互作用 D.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答案 D 解析 化学键的概念中有两点必须注意:一个是“相邻原子间”,一个是“强相互作用”。当阴、阳离子间形成离子键时,不但有这两种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而且也存在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之间、两种离子的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形成了吸引与排斥的平衡。D项,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如铵盐。 易错警示 判断化学键类型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 (1)个别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如AlCl3中Al和Cl形成的是共价键。 (2)完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如铵盐,NH+4中N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而NH+4与酸根离子间形成离子键。 例4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A.NaCl MgCl2 Na2O B.H2O MgO CO2 C.Na2S NaOH H2SO4 D.NH4Cl NaNO3 NH3 答案 A 解析 NaCl、MgCl2、Na2O、MgO、Na2S中但含有离子键,H2O、CO2、H2SO4、NH3中只含共价键, NaOH、NH4Cl、NaNO3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 方法规律——根据物质类别或组成物质的元素都可以判断 (1)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除外)、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氢化物、酸、大多数有机物等中只含共价键; (2)ⅠA族、ⅡA族的金属与ⅥA族、ⅦA族的非金属之间形成离子键,活泼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氢化物中均只含有离子键; (3)活泼金属过氧化物、强碱、多数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HCl、NaCl溶于水时断开化学键,属于化学变化( ) (2)在NaCl溶液中析出NaCl晶体过程中形成离子键,属于化学变化( ) (3)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4)化合物中任何原子之间都存在化学键( ) (5)化学键既可存在于原子之间,又可存在于分子之间( ) (6)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 (7)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的强烈相互吸引作用( ) (8)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一定形成离子键( ) (9)仅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 (10)由电离方程式HCl===H++Cl-可知,HCl分子中存在离子键( ) (11)NaHCO3、HCOONa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这一事实,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磷在260 ℃时转化为红磷 B.石墨在高温下转化为金刚石 C.NaCl熔化 D.五氧化二磷吸水 答案 C 解析 A、B、D三项的变化过程均有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属于化学变化;C项中NaCl熔化只有旧化学键断裂而无新化学键形成,故不属于化学变化。 3.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共价键明显被破坏的是( ) A.I2升华 B.NaCl颗粒被粉碎 C.冰融化 D.HCl溶于水得到盐酸 答案 D 解析 HCl分子中存在H—Cl共价键,溶于水后得到盐酸,HCl电离出H+和Cl-,溶液中不再存在HCl分子。 4.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CaCl2 B.H2O C.K2O D.NaOH 答案 D 5.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HNO3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D.CCl4和HCl 答案 A 解析 A项,NaCl只含离子键,HNO3中只含共价键;B、D项均为共价键;C项均为离子键。 6.(1)下列变化中,既有共价键和离子键断裂,又有共价键和离子键形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2Na2O2+2CO2===2Na2CO3+O2 B.2Na+2H2O===2NaOH+H2↑ C.Cl2+H2O===HCl+HClO D.Na2CO3+BaCl2===BaCO3↓+2NaCl (2)下列物质中:①N2、②H2O、③Na2O2、④CaCl2、⑤KHS、⑥NaF、⑦NaOH、⑧SiO2、⑨Ar、○10CO2,其中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是____________;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__________;不存在化学键的物质是________。 答案 (1)A (2)①②⑧⑩ ④⑥ ③⑤⑦ ⑨ 解析 (1)A项,Na2O2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与CO2反应时,其中共价键和离子键都会断裂,又重新组合为新的共价键和离子键;B项,不涉及离子键的断裂;C项,不涉及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