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1.3.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课堂学习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1.3.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课堂学习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1.3.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课堂学习及答案第2课时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

3.掌握共价化合物电子式和结构式的书写方法。

4.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以及哪些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或离子键,能通过类比的方法认识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

本课时的内容概念性比较强,宜采用直接切入的方法让学生理解。

对有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辅导其学习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共价键的形成(1)Cl2的形成氯原子的电子式为①,最外层有7个电子,要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需要获得②1个电子,所以氯原子间难发生电子得失;形成氯气分子时,两个氯原子各提供③1个电子,形成④共用电子对。

氯气的电子式为⑤。

像氯气分子这样,原子间通过⑥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作共价键。

氯气分子中,两个氯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因此⑦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作⑧非极性共价键,简称⑨非极性键。

(2)HCl的形成在Cl与H形成HCl的过程中,氢原子中唯一1个电子与氯原子最外层的7个电子中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使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HCl的电子式为⑩,氯化氢分子中,氯原子与氢原子吸引共用电子对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一方,该原子相对显负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作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

2.电子式与结构式(1)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写在两成键原子中间,每个原子最外层电子都要标出,因为没有电子的得失,所以表示共价键的电子式不用标“[]”和正、负电荷数。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H2O:H NH3:HCCl4:(2)在化学中,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其他电子不用表示,称之为结构式。

如氯气分子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Cl—Cl”。

请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H2O:NH3:CCl4:3.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1.3.1离子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1.3.1离子键
式:
2Na+Cl2 2NaCl。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根据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钠原子要达到 8 电子的稳定 结构,就要失去 1 个电子;而氯原子要达到 8 电子的稳定结构,则需要获 得 1 个电子。钠和氯气反应时,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 1 个电子转移 到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形成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带 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氯化 钠。人们把这种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由离子 键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通常,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形成离 子化合物。
括起来,并在括号的右上方标明“+”“-”及所带电荷数。
H
··
··
例如[H··N··H]+(铵根离子)、[∶O∶H]-等。
··
··
H
5.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MgCl2: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要点提示:①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 物的形成过程是不同的。
②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而不是用分子式或分子的电子 式表示;生成物中“同类项”,只能分写,不能合并。
第三节 化学键
第 1 课时 离子键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1.通过实验的演示及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讨论,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 物的概念。 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及其形成过程。 离子键的概念和电子式的书写。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1.离子键及其形成过程 写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
NaCl+NaClO+H2O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2.氯化钠的形成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钠与氯气反应时,由于钠的金属性很强,在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 子而形成 8 电子稳定结构;而氯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反应中容易得到一 个电子而形成 8 电子稳定结构。当钠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最外 层的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上,使钠原子和氯原子分别形成 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了氯化钠。

化学键教案优秀6篇

化学键教案优秀6篇

化学键教案优秀6篇《化学键》教案参考篇一一、教材分析1.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

初中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钠离子与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化学键的概念。

本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对学生的'微粒观和转化观较深层次的学习。

为今后学习有机化合物、化学反应与能量打下基础。

并通过这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所以这一课时无论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3.课标要求化学键的相关内容较多,教材是按照逐渐深入的方式学习,课标也按照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本节的课标要求为:“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第三章《有机物》要求“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中要求“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要求“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一些性质;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也就是说,在本节教学中,对化学键的要求并不高,教学中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顺序及认知规律,降低难度,注意梯度。

在电子式的教学中,而其中不必用太多时间将各种物质电子式都要学生练习一遍,取几个典型的投影出来让学生知道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就行了。

并且交待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去钻复杂物质的电子式,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电子式的书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课件(共38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课件(共38张PPT)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把NH4+看作是活泼的金属阳离子
金属氧化物:Na2O,Al2O3等
强碱:NaOH Ba(OH)2等
如何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电子式
•资料卡片
电子式 为方便起见,我们在 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 “×”来表示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价电子)。这种 式子叫做电子式。例如:
归纳: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比较
作用微粒 作用力大小
意义
化学键 相邻原子间 作用力大 范德华力 分子之间 作用力小
影响化学性质和 物理性质
影响物理性质 (熔沸点等)
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讨论: 为什么HF、H2O和NH3的沸点会反
常呢?
2.氢键
1)形成条件:原子半径较小,非金属性很强的 原子(N、O、F)与H原子形成强极性共价键 ,与另一个分子中的半径较小,非金属性很强 的原子Y (N、O、F),在分子间H与Y产生
1.原子、离子都要标出最外层电子,离子须标明 电荷;
2.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3.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
4.不能把“→”写成“====”;
⑴ 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镁的形成过程 ⑵ 用电子式表示硫化钾的形成过程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 思考: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 合时形成离子键。请思考,非金属元素之间 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
较强的静电吸引,形成氢键
2)表示方法:X—H…Y—H(X.Y可相同或不 同,一般为N、O、F)。
3)氢键能级:比化学键弱很多,但比分子间作 用力稍强
特征:具有方向性。
氢键作用:使物质有较高的熔沸点(H2O、HF 、 NH3) 使物质易溶于水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化学键上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1-3化学键上课

一.离子键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1)定义: ①成键方式 电子得失 ②成键微粒: 阴、阳离子 ③相互作用: 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2)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①从元素间的相互化合分析
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 属元素(VIA、VIIA)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H· Na · · · Mg · · Ca · · · O· · · · · Cl · · · · ·
②阳离子的电子式 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它的离子符号: H+、Na+、Ca2+。复杂阳离子(NH4+)例外 ③阴离子的电子式: 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还要用中括号“[ ]”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所带电荷“n· -”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Cl:
Na
Cl
Na Cl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MgCl2: Cl Mg
Cl
Cl Mg
2
Cl
[课练]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K2S:
K
S
KKS2-来自KMgBr2: Br
Mg
Br
Br Mg
2
Br
[ 练习]
1.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MgO、BaCl2、Na2S · · · 2+ [:· ]2· · · · → Mg Mg + O O: · · · ·
· 2· :: [ O ] · · · · : : [ Cl ] · ·
④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 · +[ : : Na Cl ] · · AB型
· - 2+ · · · [ : : Ca [ : : Cl ] Cl ] · · · · AB2型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第三节化学键 课时1 离子键和共价键(共59张PPT)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第三节化学键 课时1 离子键和共价键(共59张PPT)


下列有关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
是( )
• A.离子化合物一定易溶于水
• B.离子化合物由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共
同组成
• C.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
子化合物
• D.离子化合物在晶体状态下有离子存在,
但不导电
【解析】 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易溶于水,如 AgCl、BaSO4等;离子化合物不一定由非金 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共同组成,如NH4Cl等铵 盐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熔融状态能导电 的物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金属单质; 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在晶体状态 下,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 【答案】 D
• 4.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 在下列事实中,可以证明NaCl中一定存在离 子键的是( )
• (3)证明某化合物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方法是看在熔融 状态下能否导电。
• 3.离子化合物
• (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 合物。
• (2)构成微粒:阴离子、阳离子。
• (3)主要物理性质: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
• (4)导电性:固态时不导电,溶于水或受热熔 化后导电。
• (5)溶解性:大多数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难 溶于汽油、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子化合物 • 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 D.只有在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 【解析】 正确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 内涵和外延才能解答本题。
• A项,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包括引力和斥力二者的平衡;B项,离子键 形成的只能是离子化合物;C项,离子化合 物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里才能导电,D项NH 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键。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1.3.3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课件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1.3.3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课件
相互作用的大小不同
四、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定义: 把分子集合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
用力(也叫范德华力)。
(1)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很多,是一种柔弱的相互作用,它主 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2)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存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多数非金 属单质、稀有气体、非金属氧化物、酸、氢化物、有机物等。
(3)分子间作用力的范畴很小(一样是300-500pm),只有分子间 的距离很小时才有。
(4)一样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类似的物质,相对分子 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卤 素单质:
又如气态氢化物:
但是:
讨论:
2、氢键
为何HF、H2O和NH3 的沸点会反常呢?
定义:由于氢原子的存在而使分子间产生的一种 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氢键。
(1)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比化学键弱很多,比分子 间作用力稍强,也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范畴,
(2)形成条件:氢原子与得电子能力很强、原子半径 很小的原子形成的分子之间。如HF、H2O、NH3等分子间 易形成氢键。
(3)特点:具有方向性。
(4)结果1:氢键的形成会使含有氢键的物质的熔、 沸点大大升高。如:水的沸点高、氨易液化等。这是 由于固体融化或液体汽化时,必须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和氢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中可以有离子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单质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气态物质中一定有共价键 C、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有共价键 D、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2.3 氢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2册 2.3 氢键

1.氢键的形成都会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 × )
2.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中。( × )
3.HF的沸点较高,是因为H—F键的键能很大。( × )
4.CH4难溶于水,NH3易溶于水。( √ )
5.HOCH2CH2OH比CH3OH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 )
6.分子
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 × )
②氢键:若溶剂与溶质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则溶解性好;若溶质分子不能与水分 子形成氢键,在水中溶解度就相对较小。如NH3极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甘油、乙 酸等能与水混溶,就是因为这些物质的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能够形成氢键。 ③分子结构的相似性:“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相似性。如乙醇分子中的— OH与水分子中的—OH相近,因而乙醇能与水互溶。当然,乙醇分子由于—OH的极 性较强,能与H2O形成氢键也是其互溶的原因。而戊醇(CH3CH2CH2CH2CH2OH)分 子中的烃基较大,烃基是非极性基团,是疏水亲油基团,导致戊醇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乙醇小。烃基越大的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就越小,羧酸也是如此。 ④反应:如果溶质与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也会增大溶质的溶解度。如SO2与水发生反 应生成H2SO3,而H2SO3可溶于水,因此,SO2的溶解度较大。
范德华力、氢键、化学键的比较
概念
范德华力
氢键
共子形成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
间普遍存在 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一个电负 子对所形成的相互
的一种作用 性很大的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 作用

作用微粒 分子
特征
无方向性和 饱和性
H与N、O、F 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原子 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2.水中的氢键对水的性质的影响(1)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增大 了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水的熔、沸点比同主族元素中H2S的熔、 沸点高。(2)氢键与水分子的性质①水结冰时,体积增大,密度 减小。②接近沸点时形成的“缔合”分子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 量比用化学式H2O计算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大部分盐:除AlCl3、(CH3COO)2Pb等少数盐
c.部分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 活泼金属的氧化物、过氧化物 如:Na2O、CaO、MgO、Al2O3、Na2O2等
思考:
如何形象地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2.电子式
(1)定义: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来表示 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2)原子的电子式 · · · · Mg · · Ca · · O· Cl · H · Na · · · · · · (3)阳离子的电子式
· ·
H · · H N · · H
+
H+

+ H · · H N H · · H
· · · ·
孤对电子
孤对电子:原子最外层存在的没有跟其它原子 共用的电子对
· · · ·
· ·
共用电子对
· · · ·
· ·
(3)配位键*
定义: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跟另一个原子 共用而形成的共价键,用“→”表示 形成条件:成键的两个原子一方有孤对电子, 另一方缺少电子 注意:虽然配位键和其它共价键的形成不同,但一 旦形成后则与其它共价键无任何区别
H2、N2、O2、 HCl、H2O、NH3、CO2等 Cl2等
巧记为: 同 非
[思考]
1.为什么H2 、Cl2 、N2 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为 单原子分子? 从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H H
· ·· · Cl Cl · ·· ·
· N N· · · · ·
· · Ar · ·
· · · · · ·
2.以上共用电子对都是由成键双方提供的,共用电子对能 否由成键原子单方面提供?
思考:
如何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1)氯气
: Cl : Cl :
· · : : … … ﹕ ﹕: : · ·
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Cl-Cl (单键)
H-Br N≡N H H- C - H H H-O-O-H
非极性键
(2)溴化氢
(3)氮气
﹕ H﹕Br
N N
(叁键)
﹕ ﹕ ﹕﹕ ﹕﹕
+ · H· H→ H H
· ·
H﹣H(结构式)
结论: 在H2、HCl分子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的得失,
而是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 达到稳定结构的
· · H ·+ ·Cl: →H · ·
· · Cl · ·
· ·
· ·
H﹣Cl(结构式)
1.共价键
(1)定义: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微粒: 原子 (3)相互作用: 共用电子对(静电作用) (4)成键条件: a.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相结合 b.部分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结合
· ·
2. 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形成AB2 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D ) A.6与8 B.11与13 C. 11与16 D.12与17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第IA族和第VII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D.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第三节
一、离子键 [课本P13]
化学键
问题:为数不多的元素的原子是通过什么 作用形成种类繁多的物质的呢? 实验: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钠燃烧、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化学方程式: 2Na+Cl2 === 2NaCl
点燃
思考:
1.画出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试解释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
氯化钠的形成:
(2)非极性共价键 问题:在H2分子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何为0? 共用电子对有无偏移? 探讨: . H H 在H2分子中: a.1H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 b.两个1H原子核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大小相等 c.共用电子对位于两原子核的正中央不偏向于任何一方 (不显电性,化合价为0)
共用电子对不偏移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 结论:
N H
H H N H +
H
H
H H N H H
H+
+
H
H H
O H
O
+
H
H H +
O
H
H
共价键小结
(1)定义 (2)成键微粒 (3)相互作用 (4)成键条件 (5)类别 (6)共价化合物 (7)共价键的存在 (8)影响共价键强弱的因素 (9)共价键强弱对物质稳定性的影响 (10)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放热反应
1.离子键
(1)定义 (2)成键微粒 (3)相互作用 (4)成键过程 (5)离子化合物 (6)存在 (7)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电荷、r) (8)离子键强弱对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熔沸点、硬度)
小结
(1)定义
2.电子式
原子的电子式 (2)书写 阳离子的电子式 阴离子的电子式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思考: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别?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区别 非极性键 原子种类 同种原子 原子吸引共用 相同 电子对能力
[设计P41表]
极性键 不同种原子 不相同
共用电子对有 不偏向任何 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 无偏移 一个原子 一方
成键原子的 电性 实例 不显电性 吸引电子能力强的显负电性 吸引电子能力弱的显正电性
(3)相互作用: 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4)成键过程: 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吸引 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5)离子化合物: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①从元素间的相互化合分析 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VIA、VIIA)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如:KCl、NaBr、Na2S、MgCl2、Mg3N2、Na2O、 Na2O2等
(如AlCl3等)
(5)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如酸、非金属氧化物、有机物等)
﹕﹕
(6)存在: a.不仅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中 b.也存在于某些离子化合物中 · · O: H ]H Cl Na+ [: H H · ·
· ·
· ·
· ·
(7)影响共价键强弱的因素 [设计P30表] a.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 (如HF与HCl) b.共用电子对数目: 共用电子对数目越多,共价键越强 (如H-H 与 N-N - ) (8)共价键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共价键越强,物质越稳定 如稳定性:HF>HCl>HBr>HI,N2性质很稳定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键型 形成过程 成键微粒 成键本质 离子键
电子得失 阴、阳离子
[设计P42表]
共价键
形成共用电子对 原子 共用电子对
阴阳离子间静电作用 非金属元素之间
成键元素 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
存在 电子式
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非金属元素
非金属单质(除稀有气 体)、共价化合物、 部分离子化合物 以为HCl例
(4)甲烷
H ﹕ ﹕ H C H H
(5)过氧化氢
﹕O ﹕H H﹕ O
- -
﹕﹕ ﹕﹕ ﹕﹕
﹕﹕
O﹕C﹕O ﹕ A.﹕
C. O-C-O
﹕ ﹕ ﹕ ﹕ C O B. O
碳氧键
D. O=C=O
3.次氯酸的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的是( A D )
﹕﹕ ﹕﹕
﹕ ﹕ ﹕ A. H Cl O
C. H-O-Cl
﹕ ﹕ O﹕ Cl B. H
· · · · : : · · · · · · : : : : + C + · ·O · O · → O C O O=C=O · · · · · · · · · ·
· ·
5. NH3
· 3H ·+ ·N: ·

H · · : H N: · · H
H H -N- H
注意:不标电荷和中括号 “ [ ] ”
(4)阴离子的电子式:
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它的离子符号:H+、Na+、Ca2+ 复杂阳离子(NH4+)例外 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要用中括号“[ ]”括起 · · · · 2来,并在右上角标出所带电荷“n· -” [ : [: Cl : ] O: ]
(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 · · · - 2+ · · + : : : : : Na [ Cl ] [ Cl ] Ca [ Cl : ] · · · · · · AB型 AB2型
练习: 书写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H、C、N、O、F、Ne、Na、Mg、Al H2、N2、O2、Cl2、CO2、CS2、CCl4 HF、HCl、H2O、H2S、NH3、PH3、CH4、SiH4 Na2O、Na2O2、NaCl、NaOH、Na2S MgO、MgCl2、NH4Cl · · + H] Cl-、O2-、O22-、OH-、NH4+ Na [ O · · HClO、NaClO
D.
H+ [
﹕﹕ ﹕﹕ ﹕﹕ ﹕﹕
﹕ ﹕ ﹕ Cl O ]
﹕﹕
2.二氧化碳的电子式或结构式错误的是( A C)
(9)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 H2 2. HCl 3. H2O 4. CO2
+ · H· H→H H
结构式 H﹣H
· · · · H ·+ ·Cl: H﹣Cl → H Cl · · · · O · · · · : H ·+ ·O ·+ H · → H O : H H H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