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大学生形象调查报告综述

合集下载

大学生形象管理调研报告

大学生形象管理调研报告

大学生形象管理调研报告大学生形象管理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大学生是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他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形象管理对于个人和社会影响深远。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大学生对于形象管理的认知、重视程度和实施情况,为大学生形象管理提供实质性的建议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0份,有效回收率为85%。

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大学生形象管理的认知和重视程度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大学生形象管理的实施情况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分析1. 大学生对于形象管理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在对大学生形象管理的认知问题中,有75%的被调查者表示形象管理是重要的,但只有25%的被调查者能够准确地描述形象管理的含义。

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形象管理的概念存在一定的误解。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对于形象管理的重视程度与性别、专业和年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女生对于形象管理的重视程度更高,而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相对较少关注形象管理。

2. 大学生形象管理的实施情况在对大学生形象管理的实施情况的问题中,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都会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90%)和言行举止(80%),但在其他方面,如个人形象修养(40%)、言谈举止的文明程度(50%)和社交礼仪(30%)等方面的实施情况相对较差。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在形象管理的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如时间紧张、经济困难、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四、建议和对策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1. 加强大学生形象管理的教育和引导。

学校应增加形象管理相关的课程和培训,提高学生对于形象管理的认知和理解。

2. 提高大学生对于形象管理的重视程度。

学校和社会可以联合开展形象管理示范活动,通过成功人士的经验分享和案例研讨,增强大学生对于形象管理的重视。

3. 解决大学生形象管理的困难和障碍。

学校应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时间和经济上的困难。

对大学生形象的调查报告

对大学生形象的调查报告

对大学生形象的调查报告大学生形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他们是年轻一代的代表,承载着社会的期望和希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大学生形象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形象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我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以下是我对大学生形象的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为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共计100人。

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外貌形象、着装风格、行为举止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

首先,关于大学生的外貌形象,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注重自己的外貌形象。

他们普遍认为良好的外貌形象可以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并有助于自信心的提升。

因此,他们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在个人形象的打理上,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适度的体重和健康的肤色等。

其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着装风格多样化。

他们在校园内的着装风格相对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

然而,在一些正式场合,如参加学术讲座或就业面试时,大学生普遍会选择正式、得体的着装。

这表明大学生对于不同场合的着装要求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行为举止也受到一定关注。

大多数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交礼仪和基本的道德素养。

他们懂得尊重他人,注重与人沟通和合作。

此外,大学生也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者工作。

这些行为举止体现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最后,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一定的变化。

与过去相比,大学生对于物质追求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人生意义的追求。

他们追求个人兴趣和爱好,注重自我发展和成长。

同时,大学生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环境保护等议题,表现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关心。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学生形象的调查研究,我发现大学生形象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他们注重外貌形象、多样化的着装风格、良好的行为举止以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这些特点体现了大学生积极向上、自信自立的精神风貌。

然而,也有一些大学生在形象上存在一些问题,如衣着不整洁、行为不得体等。

关于大学生社会形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形象的调查报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社会形象的调查班级:计科信息班组长:**成员:**指导老师:**实践时间:2011年11月23日关于大学生社会形象的调查摘要针对大学生的社会形象,社会对其评价呈下降趋势,本论文围绕大学生的社会形象现状与怎样塑造大学生社会形象展开论述,深入剖析大学生社会形象下降的原因,在当今社会新闻报道有关形象不佳的新闻层出不穷,令人惋惜,大部分的大学生素质日渐降低,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最后也要提如何塑造大学生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的方法与关键。

关键词:下降、塑造、反思一、调查背景1:三成市民认为大学生缺乏耐心,不肯吃苦2:毕业生们虚荣心十足,依赖性强3:月工资2000元起,挺合适4:近七成市民认为目前毕业生“高分低能”>5: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萎靡6:比20年前的大学生弱7:整体社会竞争力不强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只有8.5%。

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较好,能认真完成作业”的百分比为41.7%;“态度一般,敷衍了事”的比例为38.8%;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的比例只有8.5%。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精神,在社会公众中不是很乐观。

与高考制度恢复后八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刻苦读书相对比,进入21世纪后的大学生群体“读书人”形象已经淡化。

一半以上认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缘于“就业压力过大”。

绝大多数人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

值得注意的是,有1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大学生存在“自杀倾向”。

而造成这类心理问题的原因,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归咎于“就业压力过大”。

因此,对“如何看待大学生考各类职业证书”的问题,持赞同态度的占70%,只有4%反对。

只有11%的人认为,目前大学生谈恋爱是出于真诚相爱。

从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恋爱的隐蔽状态,到目前公开或半公开,体现了社会和学校管理层对于大学生恋爱越来越宽容和理解。

但对于大学生恋爱中的爱情浓度和纯度,调查对象中只有11%的人认为,目前大学生谈恋爱是出于真诚相爱,而其余的比例则分别是“生理、心理需要”、“排遣孤独”、“大家都谈,随大流”等选项。

公共关系调查报告范文

公共关系调查报告范文

公共关系调查报告范文公共关系调查报告是企业或组织在执行公共关系策略时,为调查其对消费者、客户、员工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效果而编写的文档。

公共关系调查报告范文主要包括调查背景、方法、调查结果及结论等内容,下面就针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调查背景调查背景部分主要说明公共关系调查的目的和必要性,即明确调查的具体目标和调查过程中所需的一切信息和指导思想。

此部分需要有以下条目:1.调查目标:明确该调查的具体目标,即针对哪些对象进行调查,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

2.调查对象:具体调查的对象是什么,包括组织、个人或其他类型的群体。

3.调查时限:明确调查时间,以便清楚掌握调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情况。

4.调查意义:说明该调查对于组织或企业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二、调查方法调查方法部分主要包括调查工具的选择和数据收集的具体方法。

此部分需要有以下条目:1.调查工具:根据调查对象和调查目标选择合适的调查工具,如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等。

2.数据收集:具体数据收集方法有网络调查、现场调查、电话访问等。

3.调查样本:调查样本的选择需要尽可能做到客观的、有代表性的。

三、调查结果调查结果部分在整体上说明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及统计结果,必须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部分需要有以下条目:1.统计分析: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2.结果解释:对于调查结果的各项数据和统计,有必要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说明。

3.结果图表:通过图表等形式将调查数据清晰地展现出来,可帮助读者更加理解调查结果。

四、调查结论调查结论部分是针对整个调查过程总结的结论,主要归纳总结调查结果所得到的结果,对于调查目标达成程度进行评估,并提出对于调查结果的相关建议。

此部分需要有以下条目:1.调查结论:归纳分析调查结果所得到的结论,评估调查目标达成程度。

2.调查建议:基于具体调查结果,提出对于组织或企业在公共关系管理方面的改进建议。

3.调查总结:对整个调查过程进行总结,概括归纳调查取得的经验教训和价值。

公共关系大学生形象调查报告综述

公共关系大学生形象调查报告综述

大学生形象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卞舒婷胡雪静张铁旺李志娇谢书静秦妍妍近来,大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被媒体频频暴光,甚至大学生竟被一些媒体称为丑陋的大学生(复旦大学大学生投毒事件)。

当然这些现象不能代表全部的大学生,而且这也是社会的行为失范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普遍反映。

但是人们对不同层次的人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大学生作为拥有较高知识和较高期望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的精英,民族的希望。

而这些不良行为确实与大学生的身份不符,同时这些现象确实影响了大学生的形象。

众所周知,中国当前的就业问题很严峻,失业待业大军很是庞大。

而在这支失业、待业大军中大学生所占的比重不容忽视。

大学生就业形势如此不乐观,那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增强我们的优势呢?据有关调查指出,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聘请有着良好形象的员工。

生活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良好的形象无疑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取胜于人的基础。

因此对大学生的形象进行一次调查是有必要的,看一看当代大学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群体?由于仪容仪表与言谈举止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公共关系老师的指导下组成了一个调研小组,确定了以“关于大学生形象的调查”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由于条件与时间的限制,我们的调研对象主要是南阳理工学院的学生。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形象的定义吧!形象,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的外表特征,而应该是人的精神和内在素质通过外表的一种自然流露和表现,包括礼貌待人,文明守法。

简而言之,形象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外在容貌和言行举止。

形象之美包括了容貌美、仪表美、服装美、礼仪美、品质美、性格美和心灵美。

仪表服饰是一个人形象的第一外在表现。

因此,良好的仪表形象是塑造形象的关键。

但是,良好的仪表不代表穿戴贵重、华丽的服饰,但要做到合身合体,落落大方,符合身份。

作为大学生,我们可以展现我们的青春活力,但不能背离了学生的本质,损坏了自己的形象。

总之,对形象的认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谈举止、仪表服饰上,而要充分体现在对理念、内涵、修养、行为等深层面的理解上,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实现形式与内容、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公共关系调查报告范文

公共关系调查报告范文

公共关系调查报告范文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公共关系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公共关系调查报告范文篇1 ㈠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P.R.,简称“公关”)是由英文“Public Relations”翻译过来的,中文可译作“公共关系”或“公众关系”,不论是从它的字面还是其实质含义都是一样的,是研究现代社会组织与社会公共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原则、原理、方法技巧及其规律。

公共关系学是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新兴专业课程。

它主要研究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及公共关系对社会组织的作用公共关系既是一种传播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现代化的管理职能。

㈡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公关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理论与社会化职业,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⑴初步模仿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1984年):在东南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四大经济特区”在这一地区的服务业中兴起。

中外合资企业的建立和公关部的设立拉开了公关的序幕并快速发展起来⑵兴盛发展时期(1985-1991):经过五年多的仿效摸索公共关系已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如火如荼。

1985年深圳市总工会举办国内第一个公共关系培训班,中国的公共学习学进入兴盛发展时期,公共理论不断深化,(3)走向成熟时期(1991—2001):1992年开始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推动了公关业进入全面整合深入发展时期。

市场经济建立体制的逐渐完善,促使公共关系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㈢公共关系的一些基本知识①一个核心形象: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机构的全部看法和评价。

②两种指标:A知名度:公众对组织知晓的程度;B美誉度:公众对社会组织活的赞誉程度;C信誉度:表示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信誉程度。

③三个要素:A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

是为实现一定目的,履行一定职能而组成的团体,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发起者和受益者向公共关系客体主动施加影响的团体。

校内大学生形象调查报告

校内大学生形象调查报告

校内大学生形象调查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形象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对校内大学生形象进行调查和评价,以了解大学生当前形象的实际状况,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形象做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同时,本文还将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出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改善大学生形象贡献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报告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次调查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并阐明了本次调查的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和形象评价三个部分,具体描述了调查的方法和过程,详细呈现了调查结果,并对校内大学生形象进行了评价。

结论部分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了形象改进建议,并给出了整体的结论。

本报告内容全面且条理清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了解校内大学生形象状况的报告。

1.3 目的目的部分:本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校内大学生的形象现状,探讨形象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学生的形象提升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通过对学生形象的调查和评价,也可以为学校和社会提供关于大学生形象的相关数据,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进步。

2.正文2.1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是本报告的重要部分,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校内大学生形象的问卷,涵盖了外表形象、言行举止、社交关系等方面。

我们在校内不同地点进行了问卷调查,确保了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除了问卷调查,我们还进行了一些深入的访谈,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对自身形象的认知和对他人形象的看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获得了全面而深入的调查结果,为后续的分析和评价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持。

2.2 调查结果: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共收集了300份针对校内大学生形象的调查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校内大学生的形象持肯定态度,认为大学生应该展现出阳光、积极向上的形象。

公共关系大学生形象调查报告综述

公共关系大学生形象调查报告综述

大学生形象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卞舒婷张铁旺谢书静胡雪静李志娇秦妍妍近来,大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被媒体频频暴光,甚至大学生竟被一些媒体称为丑陋的大学生(复旦大学大学生投毒事件)。

当然这些现象不能代表全部的大学生,而且这也是社会的行为失范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普遍反映。

但是人们对不同层次的人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大学生作为拥有较高知识和较高期望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的精英,民族的希望。

而这些不良行为确实与大学生的身份不符,同时这些现象确实影响了大学生的形象。

众所周知,中国当前的就业问题很严峻,失业待业大军很是庞大。

而在这支失业、待业大军中大学生所占的比重不容忽视。

大学生就业形势如此不乐观,那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增强我们的优势呢?据有关调查指出,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聘请有着良好形象的员工。

生活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良好的形象无疑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取胜于人的基础。

因此对大学生的形象进行一次调查是有必要的,看一看当代大学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群体?由于仪容仪表与言谈举止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公共关系老师的指导下组成了一个调研小组,确定了以“关于大学生形象的调查”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由于条件与时间的限制,我们的调研对象主要是南阳理工学院的学生。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形象的定义吧!形象,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的外表特征,而应该是人的精神和内在素质通过外表的一种自然流露和表现,包括礼貌待人,文明守法。

简而言之,形象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外在容貌和言行举止。

形象之美包括了容貌美、仪表美、服装美、礼仪美、品质美、性格美和心灵美。

仪表服饰是一个人形象的第一外在表现。

因此,良好的仪表形象是塑造形象的关键。

但是,良好的仪表不代表穿戴贵重、华丽的服饰,但要做到合身合体,落落大方,符合身份。

作为大学生,我们可以展现我们的青春活力,但不能背离了学生的本质,损坏了自己的形象。

总之,对形象的认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谈举止、仪表服饰上,而要充分体现在对理念、内涵、修养、行为等深层面的理解上,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实现形式与内容、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形象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卞舒婷胡雪静张铁旺李志娇谢书静秦妍妍近来,大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被媒体频频暴光,甚至大学生竟被一些媒体称为丑陋的大学生(复旦大学大学生投毒事件)。

当然这些现象不能代表全部的大学生,而且这也是社会的行为失范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普遍反映。

但是人们对不同层次的人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大学生作为拥有较高知识和较高期望的一个特殊群体,是社会的精英,民族的希望。

而这些不良行为确实与大学生的身份不符,同时这些现象确实影响了大学生的形象。

众所周知,中国当前的就业问题很严峻,失业待业大军很是庞大。

而在这支失业、待业大军中大学生所占的比重不容忽视。

大学生就业形势如此不乐观,那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来增强我们的优势呢?据有关调查指出,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聘请有着良好形象的员工。

生活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良好的形象无疑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取胜于人的基础。

因此对大学生的形象进行一次调查是有必要的,看一看当代大学生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群体?由于仪容仪表与言谈举止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公共关系老师的指导下组成了一个调研小组,确定了以“关于大学生形象的调查”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由于条件与时间的限制,我们的调研对象主要是南阳理工学院的学生。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形象的定义吧!形象,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的外表特征,而应该是人的精神和内在素质通过外表的一种自然流露和表现,包括礼貌待人,文明守法。

简而言之,形象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外在容貌和言行举止。

形象之美包括了容貌美、仪表美、服装美、礼仪美、品质美、性格美和心灵美。

仪表服饰是一个人形象的第一外在表现。

因此,良好的仪表形象是塑造形象的关键。

但是,良好的仪表不代表穿戴贵重、华丽的服饰,但要做到合身合体,落落大方,符合身份。

作为大学生,我们可以展现我们的青春活力,但不能背离了学生的本质,损坏了自己的形象。

总之,对形象的认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谈举止、仪表服饰上,而要充分体现在对理念、内涵、修养、行为等深层面的理解上,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实现形式与内容、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

一、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个人形象的认识以及如何塑造个人形象,从而提高个人形象。

二、调查对象及方式、方法调查对象:南阳理工学院学生调查方式:派发纸质问卷,进行网上问卷调查以及口头问卷调查调查方法:1:对南阳理工学院的全部学生进行分层,分成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层进行了调查。

大一,大二,大三各二十份问卷,大四的十份问卷(在这期间大四的学生大部分已经离校或者不在学校),剩余的三十份问卷我们在学校超市,餐厅,宿舍的管理人员和学校对面的街上的人员进行了发放希望能够获得更全面的信息调查时间:2013年11月20日至2013年11月26日三、调查的内容:(调查问卷见附录)四、正文:调查结果分析在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适中女生占54%,男生占46%1、您所在的年级是:[单选题]数据显示:在前面的调查方法中已经说明我们此次调查的方法是分层进行,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各占20%,大四占10%,余下的30%我们没有要求他们必须要填写自己所在的年级,所以这部分数据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我们认为通过分层次调查可以了解各个年级对个人形象的了解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工作人员间接地了解我校的大学生形象)2、您对自己的个人形象是否满意、自信?[单选题]A很满意B一般C不满意D无所谓,没感觉数据显示:对自己的个人形象“满意”的只占15%,“不满意”的占到了26%,“一般”的占据最多,有42%,只有近8%的学生表示“无所谓”。

剩余9%为无效问卷。

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个人形象还不是太满意3、您对大学生是否注重注重外观形象(如发型、衣着)的看法 [单选题]A 是必要的,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B 是必要的,为了让自己变美、彰显自己的个性C 没什么必要D 看情况而论数据显示:有43%的人选择了“是必要的,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35%的人选择了“是必要的,为了让自己变美、彰显自己的个性”,有3%的人选择了没什么必要(这里需要强调这三个人都是在学校的工作人员而非大学生),剩余的19%的人选择了“看情况而论”。

可见我校的大学生还是比较注重外在形象的。

4、您觉得外观形象与个人形象存在什么联系 [单选题]A 外观是个人形象的一部分,从外观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个人形象B 外观往往与个人形象相反C 两者等同D 两者没什么关系数据显示:80%的人选择了“外观是个人形象的一部分,从外观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个人形象”,3%的人选择了“外观往往与个人形象相反”,14%的人选择了“两者等同”,剩余3% 的人选择了“两者没什么关系”。

在这次的调查问卷中那个我们学校的所有大学生都选择了“外观是个人形象的一部分,从外观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个人形象”,可见我们大学生对外观形象和个人形象都有一定的理解,但是是否能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5、您认为大学生是否注意过自身的不文明行为? [单选题]A 注意过,并努力改正B 多次注意过,但没想过要改正C 多次注意过,但改正不了D 没注意到,认为自己已经相当文明了E 没注意过这方面的事数据显示: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有28%的人选择了“注意过,并努力改正”,有13%的人选择了“多次注意过,但没想过要改正”,有41%的人选择了“多次注意过,但改正不了”有9%的人选择了“没注意到,认为自己已经相当文明了”,剩余9%的选择了“没注意过这方面的事”。

通过这个问题,让我们这些大学生不得不警醒我们应该属于哪一种呢。

在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我们问过在餐厅帮我们收拾残局的工作人员和宿舍以及教学楼里面的清洁工阿姨,再和他们的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不是太在意自己的行为(乱扔垃圾,公共餐具的莫名减少,餐具的随意乱放等等)6、对于校园里公共场所情侣间过分亲密的动作... [单选题]A 甜蜜的表现B 败坏自身形象,造成不好的风气C 无所谓D 恶心E视情况而定数据显示:有17%的人选择了“甜蜜的表现”,有9%的人选择了“败坏自身形象,造成不好的风气”,有28%的人选择了“无所谓”,有4%的人选择了“恶心”,剩余42%的人选择了“视情况而定”。

从这个问题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人对于校园里公共场所情侣间过分亲密的动作已经习以为常,但是有些时候在公共场合做得太过分会影响想到我们的校园文化,要想到我们的环境是一个文明的环境,你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这个学校的内涵。

7、您对大学生说脏话的看法 [多选题]A 潮流,酷!B 让人厌恶C 说话人素质低D 无所谓E 偶尔可以调节一下气氛F 一种发泄方式G 口头禅H 应当以脏还脏数据显示:有43%的人选择了“潮流,酷!”,有52%的人选择了“让人厌恶”,有64%的人选择了“说话人素质低”,有44%的人选择了“无所谓”,有79%的人选择了“偶尔可以调节一下气氛”,有61%的人选择了“一种发泄方式”有59%的人选择了“口头禅”,有35%的人选择了“应当以脏还脏”。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说脏话在校园里面随处可见,但是有些时候视情况而定,视人而定。

但是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还是少说脏话比较好,语言上的文明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内涵和修养以及一个人的形象。

8、在大学生作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时,如闯红灯,不排队,您会觉得(多选题)A.非常赞同B.比较赞同C.无所谓D.有些厌恶E.非常厌恶F.他们素质低G.惩处制度不完善H.他们赶时间I.明智,跟着群众数据显示:3%的人选择了“非常赞同”,7%的人选择了“比较赞同”,13%的人选择了“无所谓”,39%的人选择了“有些厌恶”,47%的人选择了“非常厌恶”,56%的人选择了“他们素质低”,54%的人选择了“惩处制度不完善”,4%的人选择了“他们赶时间”,7%的人选择了“明智,跟着群众”。

从显示结果来看大部分人的素质还是好的,但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总是那么的出乎意料,然人难以想象。

9、你认为内在形象都包括哪些[多选题]A心理形象 B 本能形象C知识形象D智能形象E精神形象F名誉形象G其他数据显示:在这道题的回答中,93%把这七个选项全部都选了。

这也折射出而一些问题,可能有一部分分根本不明白这些选项的涵义但我认为设置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这个问题会让大部分学生去思考内在形象到底是什么。

10、您认为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哪个更重要 [单选题]A外在形象重要B内在形象重要C两者都重要数据显示:33%的人选择了“外在形象重要”,24%的人选择了“内在形象重要”,剩余43%的人选择了“两者都重要”。

从结果可以看出,比起内在形象,大家更注重外在形象,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认为两者都很重要,这是一种好现象。

11、当同学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你会: [单选题]A 尽力帮忙B 小小出一下力,以免不好意思C 假装不知道D 视而不见E视情况而定数据显示:有18%的人选择了“尽力帮忙”,有33%的人选择了“小小出一下力,以免不好意思”,有12%的人选择了“假装不知道”,11%的人选择了“视而不见”,26%的人选择了“视情况而定”。

从结果可以看出部分人都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形态,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好的,毕竟有些时候作为一个旁观者更好。

这是一个内在形象的体现。

12、您对大学生形象现状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这个我们会在下面的建议里面提到。

五、结论分析调查结果统计出来的各项数据,我们能较直观的看出决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形象十分看重,也存在极少数人对自己的形象不太在意。

大多数在意自己形象的人都认为好的形象对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有一定的好处,都想通过一些方法来塑造令人满意的个人形象。

而这些人心中的理想形象则是有礼貌,有内涵的当代大学生形象。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身体力行地改善我们的形象呢?1、注意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活动的基本工具。

人们靠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

文明的语言树立人文明的形象,雄辩的语言树立人雄辩的形象,幽默的语言树立人幽默的形象,虚伪的语言树立人虚伪的形象。

2、注意风度。

风度是指一个人的风貌仪表和举止态度,同时也是指一个人精神、气质和品格的外显表现。

因此风度实际包括精神状态、仪表礼节、行为态度和言辞谈吐。

它实际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性格气质、学识修养、处世态度等。

有人说,“高雅的风度是通向朋友心灵的畅通无阻的护照”。

这是每位渴望成功的大学生朋友都值得拥有的“护照”。

3、注意仪表。

仪表是大学生自我形象的重要方面。

仪表形象主要是指一个人的仪容和体形。

它是由个体生理特征和服饰共同构成的一种直观的外在形象。

仪表之美是人类的天然美。

因为现代社会中人们习惯用美的标准来观赏人、评价人、选择人。

因此具有仪表美的人为自己赢得了获取成功的最初机会,4、注意具体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