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课件
合集下载
第7章 综合生产计划

企业在计划期内依据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实际能 达到的生产能力。
3.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指计划期内企业所拥有的全部
影 响 生 产 能 力 的 因 素
(1)生产性固 定资产的数量 (2)生产性固定资产 的有效工作时间
能够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厂
房和其他生产用建筑物的数量。 按照企业现行工作制度计算的 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 和生产面积的全部利用时间 指机器设备单位台时的产量定 额,或者是单位产品的台时定
实践中,通常有三种基本的综合生产计划编制策略:
均衡策略:改变库存水平满足生产,维持生产率和工 人数量不变。 对于需求波动幅度较大的市场环境不适合
追踪策略:改变生产速率,使生产速率与需求速率相
匹配
优点: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生产率,每期期末只维持 最低限度的库存; 缺点:要对生产率进行频繁调整
混合策略
发生
2.大致平衡原则:即根据预测结果,通过控制存货水平
及服务水平来求得大致的平衡。
3.能力小于需求原则:即永远保持供不应求的状况,使 生产能力利用率达到最大
就扩充的数量而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规模经济, 即产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 在缩减生产能力方面,传统的做法是出售现有的
设备和解雇相关人员 。
§7.3 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
某期可用工人数=前期末 工人数+期初新工人数 -期初辞退工人数 某期期末库存量=前期期 末库存量+本期产出量 -本期满足需求使用量 某期平均库存量=(期初 库存量+期末库存量) ÷2 某期费用=(正常费用+ 加班费用+外包费用) +招或辞费用+库存或 延迟交货费用
费用类型 产出 正常时间 加班时间 外包 招/辞 招录 辞退 库存/延迟交货 库存 延迟交货 单位库存费用×平均库存量 单位延迟费用×延迟交货量 单位招录费用×招录数 单位辞退费用×辞退数 单位正常费用×正常产出量 单位加班费用×加班产出量 单位外包费用×外包量 计算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第七版)第07章--计划与计划工作

2021/5/18
计划的类型(续)
(5)程序:是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 方法的计划
(6)规则:详细阐明了必需行动或非必需的 行动
(7)方案(或规划):一个综合性计划,包 括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采 取步骤等
(8)预算: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 表,通常是为规划服务的
24
计划编制过程
计划的类型 ✓长期计划与短 期计划 ✓业务计划、财 务计划和人事 计划 ✓战略性计划与 战术性计划 ✓具体性计划与 指导性计划
程序性计划与 非程序性计划
计划的编制 过程
2021/5/18
计划的类型(续)
计划的层次体系:
➢ 哈罗德·孔茨和海因·韦里克从抽象到具 体把计划分为一种层次体系
抽象
具体
22
计划的概念 及其性质
计划的类型 计划的编制 过程
2021/5/18
计划编制过程(续)
六、制定主要计划
➢ 将所选择的计划用文字形式正式地表达出来,作 为一项管理文件
➢ 清楚地确定和描述5W1H的内容
七、制定派生计划
➢ 如业务计划派生的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广告计 划等
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 一方面是为了使计划的指标体系更加明确 ➢ 另一方面是企业更易于对计划的执行进行控制
计划的类型(续)
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业务计划:包括产品开发、物资采购、 仓储后勤、生产作业以及销售促进等
➢财务计划:资本的提供和利用 ➢人事计划: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
计划的编制 过程
2021/5/18
18
计划的概念 及其性质
计划的类型 ✓长期计划与短 期计划 ✓业务计划、财 务计划和人事 计划 ✓战略性计划与 战术性计划 ✓具体性计划与 指导性计划
计划的类型(续)
(5)程序:是制定处理未来活动的一种必需 方法的计划
(6)规则:详细阐明了必需行动或非必需的 行动
(7)方案(或规划):一个综合性计划,包 括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采 取步骤等
(8)预算: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 表,通常是为规划服务的
24
计划编制过程
计划的类型 ✓长期计划与短 期计划 ✓业务计划、财 务计划和人事 计划 ✓战略性计划与 战术性计划 ✓具体性计划与 指导性计划
程序性计划与 非程序性计划
计划的编制 过程
2021/5/18
计划的类型(续)
计划的层次体系:
➢ 哈罗德·孔茨和海因·韦里克从抽象到具 体把计划分为一种层次体系
抽象
具体
22
计划的概念 及其性质
计划的类型 计划的编制 过程
2021/5/18
计划编制过程(续)
六、制定主要计划
➢ 将所选择的计划用文字形式正式地表达出来,作 为一项管理文件
➢ 清楚地确定和描述5W1H的内容
七、制定派生计划
➢ 如业务计划派生的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广告计 划等
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 一方面是为了使计划的指标体系更加明确 ➢ 另一方面是企业更易于对计划的执行进行控制
计划的类型(续)
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业务计划:包括产品开发、物资采购、 仓储后勤、生产作业以及销售促进等
➢财务计划:资本的提供和利用 ➢人事计划: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
计划的编制 过程
2021/5/18
18
计划的概念 及其性质
计划的类型 ✓长期计划与短 期计划 ✓业务计划、财 务计划和人事 计划 ✓战略性计划与 战术性计划 ✓具体性计划与 指导性计划
生产计划与控制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吴爱华 第7章

第7章主生产计划学习要点主生产计划的概念作用及与其他计划的关系主生产计划在不同业务环境下的对象和方法主生产计划的时间参数面向主生产计划的物料清单面向主生产计划的物料清单主生产计划的编制过程主生产计划的需求计算方法最终装配计划生产计划与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71主生产计划概述?71
第7章 主生产计划
可供销售量=前期预计可用库存量+计划产出量+(期间)计划接收量之 和-(期间)订单量之和
(2)其它期间。指第一期间以后的各个期间。
可供销售量=计划产出量+(期间)计划接收量之和-(期间)订单量之 和
机械工业出版社
生产计划与控制
7.3.2 MPS的主要期量标准 1.批量及批量规则 在成批生产中,对于自制物料(产品、部件、
跨度内的计划量、产出量和需求量,以固定时间段的间隔汇总计划量 、产出量和需求量。
时段的长度可以是年、季、月、周或日,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需要明确这些计划参数是发生在时段的期初还是期末,一般都以 期末为计算基准。
机械工业出版社
生产计划与控制
7.2.2 时区与时界 1.时区 是说明某一计划的产品在某时刻处于该产品的计划期内的时
认和下达,主要是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所以计划允许变动,无代价。 计划员即有权进行更改。 生产计划与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
7.2.3 MPS的修改与变更方式 为保证MPS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同时又要适应市场需求多变的要求 ,提高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一般可采用滚动计划法来编制MPS。 时区1计划编制的很具体、准确性高,必须执行,不能更改;时区2 准确性一般,可以适当粗略,原则上不更改,但是根据实际,可以适当 调整;时区3 准确性较差,制定不必太具体,原则上可以任意更改。 经过一个滚动期,计划向后滚动一次。滚动期的大小一般取一个时
第7章 主生产计划
可供销售量=前期预计可用库存量+计划产出量+(期间)计划接收量之 和-(期间)订单量之和
(2)其它期间。指第一期间以后的各个期间。
可供销售量=计划产出量+(期间)计划接收量之和-(期间)订单量之 和
机械工业出版社
生产计划与控制
7.3.2 MPS的主要期量标准 1.批量及批量规则 在成批生产中,对于自制物料(产品、部件、
跨度内的计划量、产出量和需求量,以固定时间段的间隔汇总计划量 、产出量和需求量。
时段的长度可以是年、季、月、周或日,可以根据需要确定。
需要明确这些计划参数是发生在时段的期初还是期末,一般都以 期末为计算基准。
机械工业出版社
生产计划与控制
7.2.2 时区与时界 1.时区 是说明某一计划的产品在某时刻处于该产品的计划期内的时
认和下达,主要是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所以计划允许变动,无代价。 计划员即有权进行更改。 生产计划与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
7.2.3 MPS的修改与变更方式 为保证MPS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同时又要适应市场需求多变的要求 ,提高计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一般可采用滚动计划法来编制MPS。 时区1计划编制的很具体、准确性高,必须执行,不能更改;时区2 准确性一般,可以适当粗略,原则上不更改,但是根据实际,可以适当 调整;时区3 准确性较差,制定不必太具体,原则上可以任意更改。 经过一个滚动期,计划向后滚动一次。滚动期的大小一般取一个时
《管理学决策》PPT课件_OK

9
有人曾对高管做过一项调查,要他们回答三 个问题: 1、你每天花时间最多的是哪些方面? 2、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3、你在履行职责时感到最困难的工作是什么?
绝大多数人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决策
10
即学即练:
在你成长的记忆中,曾做过哪些重要决 策?
你认为大学四年中你会做哪些决策?
11
什么是决策?
中期目标:指导组织的战术决策
短期目标:指导组织的业务决策
目标的特征:可以计量或衡量、规定有时间期限、可确
定责任者。
22
第一节 决策及基本过程
四、决策基本过程
✓ 拟定方案:方案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提出尽量
多的备选方案,而且要善于征求他人的意见; 备选方案能够相互替代,不能相互包容。
✓ 筛选方案:
1、方案实施的条件是否具备,付出何种成本? 2、方案实施能带来何种利益? 3、方案实施中的风险及失败的可能性? 要统筹兼顾、要注意反对意见、要有决策的魄力。 23
第一节 决策及基本过程
四、决策基本过程
✓ 执行方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化解方案执行中遇
到的阻力; 1、确保方案被参与者充分理解 2、实行目标责任制及合理的奖惩制度 3、管理者要善于授权
✓ 评估效果:
1、检查是否有偏差? 2、进行完善或调整。
24
即学即练:
对你影响重大的一次决策是怎样作出的?
25
小节作业:
成长历程
• 1918年,山姆·沃尔顿出生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金 菲舍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 7岁的时候,山姆就开始打零工了,他靠送牛奶和报纸 赚得自己的零花钱,另外还饲养兔子和鸽子出售。
• 18岁的时候,山姆进入密苏里大学攻读经济学学士学 位,并担任过大学学生会主席。
有人曾对高管做过一项调查,要他们回答三 个问题: 1、你每天花时间最多的是哪些方面? 2、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3、你在履行职责时感到最困难的工作是什么?
绝大多数人的答案只有两个字:决策
10
即学即练:
在你成长的记忆中,曾做过哪些重要决 策?
你认为大学四年中你会做哪些决策?
11
什么是决策?
中期目标:指导组织的战术决策
短期目标:指导组织的业务决策
目标的特征:可以计量或衡量、规定有时间期限、可确
定责任者。
22
第一节 决策及基本过程
四、决策基本过程
✓ 拟定方案:方案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提出尽量
多的备选方案,而且要善于征求他人的意见; 备选方案能够相互替代,不能相互包容。
✓ 筛选方案:
1、方案实施的条件是否具备,付出何种成本? 2、方案实施能带来何种利益? 3、方案实施中的风险及失败的可能性? 要统筹兼顾、要注意反对意见、要有决策的魄力。 23
第一节 决策及基本过程
四、决策基本过程
✓ 执行方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化解方案执行中遇
到的阻力; 1、确保方案被参与者充分理解 2、实行目标责任制及合理的奖惩制度 3、管理者要善于授权
✓ 评估效果:
1、检查是否有偏差? 2、进行完善或调整。
24
即学即练:
对你影响重大的一次决策是怎样作出的?
25
小节作业:
成长历程
• 1918年,山姆·沃尔顿出生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金 菲舍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
• 7岁的时候,山姆就开始打零工了,他靠送牛奶和报纸 赚得自己的零花钱,另外还饲养兔子和鸽子出售。
• 18岁的时候,山姆进入密苏里大学攻读经济学学士学 位,并担任过大学学生会主席。
第七章-地方政府管理PPT课件

总之,“小政府、大社会”模式被“大政府、小社会”模式代 替。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与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时期的 情况并不一样,它仍然必须继续实行宪政、法治和自由民主原 则,地方政府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地用行政手段管理和干预公 民和社会的一切活动。
-
8
新保守主义时期的地方政府管理。
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70年代,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 政策在西方遇到麻烦,引发问题,财政开支庞大并持续不断和 政府失灵,开始寻找新的治国理念和政府管理方式。
全盛时期。地方政府管理的内容有所扩大,表现为代 表王朝中央政府干预地方的社会与经济生活,促进本 地工业和贸易的发展。
-
4
地方政府进行管理时,是依据王朝君主和中央政府颁 布的法律或习惯法施政,有某种地方自治的成分,尤 以英国最为突出。但在效率上与东方传统专制主义王 朝如明、清时代中国的地方政府管理相比远为逊色。 不过这却为后来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地方政府管理, 在地方自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后来的地方政 府体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明清两朝继承前代王朝的传统,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置 各级地方政府,管理是按照朝廷统一颁布的法律规章 实施,由皇帝任免的官员进行治理,各级地方政府组 织的设置和人员配备以及施政方式,都非常规范有序, 有着很高的行政效率。
-
5
2、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
17、18世纪,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建立,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之后,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经历了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和 “福利国家”、新保守主义三个发展阶段。
的前提和基础,外部管理是“目的”,内部管理是“手段”, 外部管理的成效和效率取决于内部管理的质量和水准。(地方 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合理与依法运转,是地方政府承担公共管理 任务和提高效率的组织保障。而公共管理是地方政府的根本职 责,是它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共权力履行职责、为人民服 务的活动。)
-
8
新保守主义时期的地方政府管理。
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70年代,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 政策在西方遇到麻烦,引发问题,财政开支庞大并持续不断和 政府失灵,开始寻找新的治国理念和政府管理方式。
全盛时期。地方政府管理的内容有所扩大,表现为代 表王朝中央政府干预地方的社会与经济生活,促进本 地工业和贸易的发展。
-
4
地方政府进行管理时,是依据王朝君主和中央政府颁 布的法律或习惯法施政,有某种地方自治的成分,尤 以英国最为突出。但在效率上与东方传统专制主义王 朝如明、清时代中国的地方政府管理相比远为逊色。 不过这却为后来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地方政府管理, 在地方自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后来的地方政 府体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明清两朝继承前代王朝的传统,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置 各级地方政府,管理是按照朝廷统一颁布的法律规章 实施,由皇帝任免的官员进行治理,各级地方政府组 织的设置和人员配备以及施政方式,都非常规范有序, 有着很高的行政效率。
-
5
2、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
17、18世纪,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建立,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之后,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经历了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和 “福利国家”、新保守主义三个发展阶段。
的前提和基础,外部管理是“目的”,内部管理是“手段”, 外部管理的成效和效率取决于内部管理的质量和水准。(地方 政府组织机构设置合理与依法运转,是地方政府承担公共管理 任务和提高效率的组织保障。而公共管理是地方政府的根本职 责,是它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共权力履行职责、为人民服 务的活动。)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全书ppt完整版课件最全电子教案正本书教学教程

新形式,是使产品发生物理性变化(如大小、形状、数量等的变化)的物流方式。
发货配送
发货配送是企业按照客户要求进行货物配备并送交客户的过程,其中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是物
流管理过程成功的重要保证。
1.6 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品价值
•
•
•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形态价值是通过加工、包装等 •
改变物品的形状创造的一种价
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美国实物配送管理协会
• 1998年,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
• 2003年,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
效率、有效益的正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
1.2 物流管理的演进和发展
• 200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正式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标
美国物流概念的历史演进
• 1901年,约翰·克罗韦尔(John F.Crowell)首先研究了物流问题,研究了影响农产品配送成
本的因素。
• 1905年,美国的昌西·贝克少校(Major Chauncey B.Baker)提出,“那个与军备的移动和供应
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
• 1915年,阿奇·肖(Arch Shaw) “物流(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 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
• 功能性物流是指具有某一物流功能(如运输功能、仓储功能或流通加工功能等)的物流形态。
集成化程度:集成化物流和非集成化物流
• 集成化物流又称一体化物流,是指在不同职能部门或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物流管理和运作的合作,以实
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最大化和总体成本最小化。
发货配送
发货配送是企业按照客户要求进行货物配备并送交客户的过程,其中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是物
流管理过程成功的重要保证。
1.6 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品价值
•
•
•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形态价值是通过加工、包装等 •
改变物品的形状创造的一种价
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美国实物配送管理协会
• 1998年,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
• 2003年,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
效率、有效益的正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
1.2 物流管理的演进和发展
• 200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正式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标
美国物流概念的历史演进
• 1901年,约翰·克罗韦尔(John F.Crowell)首先研究了物流问题,研究了影响农产品配送成
本的因素。
• 1905年,美国的昌西·贝克少校(Major Chauncey B.Baker)提出,“那个与军备的移动和供应
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
• 1915年,阿奇·肖(Arch Shaw) “物流(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 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
• 功能性物流是指具有某一物流功能(如运输功能、仓储功能或流通加工功能等)的物流形态。
集成化程度:集成化物流和非集成化物流
• 集成化物流又称一体化物流,是指在不同职能部门或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物流管理和运作的合作,以实
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最大化和总体成本最小化。
管理学课件第7章 计划的基础(Planning)

• Traditional Goal Setting
Broad goals are set at the top of the organization. Goals are then broken into subgoals for each organizational level. Assumes that top management knows best because they can see the “big picture.” Goals are intended to direct, guide, and constrain from above. Goals lose clarity and focus as lower-level managers attempt to interpret and define the goals for their areas of responsibility.
思考
• 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企业管理者事先所 做的计划根本没作用.”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 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都认为:计划跟不上变化, 所以制定计划根本没有用.这样的说法对不对,为什 么? • <孙子兵法>中说:多算胜,少算不胜.从企业管理者 角度看,这里的算主要是指什么?
• Standing Plans(持续性计划)
Ongoing plans that provide guidance for activities performed repeatedly.(提供了对重复进行的活动 的持续指导)(包括政策、规则和程序)
7–13
Establishing Goals and Developing Plans
Source: Information from company’s Annual Reports, 2004–2005.
Broad goals are set at the top of the organization. Goals are then broken into subgoals for each organizational level. Assumes that top management knows best because they can see the “big picture.” Goals are intended to direct, guide, and constrain from above. Goals lose clarity and focus as lower-level managers attempt to interpret and define the goals for their areas of responsibility.
思考
• 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所以企业管理者事先所 做的计划根本没作用.”你认为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 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都认为:计划跟不上变化, 所以制定计划根本没有用.这样的说法对不对,为什 么? • <孙子兵法>中说:多算胜,少算不胜.从企业管理者 角度看,这里的算主要是指什么?
• Standing Plans(持续性计划)
Ongoing plans that provide guidance for activities performed repeatedly.(提供了对重复进行的活动 的持续指导)(包括政策、规则和程序)
7–13
Establishing Goals and Developing Plans
Source: Information from company’s Annual Reports, 2004–2005.
管理学原理第七章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计划工作概述
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类型和计划工作原理 计划的编制
第一节
计划工作概述
一、计划的含义 二、计划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三、计划工作的特征与意义
第一节
一、计划的含义
计划工作概述
名词意义上——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 名词意义上——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 ——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 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 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 管理文件 动词意义上——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 ——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 动词意义上——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 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综合性程度 1、战略性计划 明确性程度 1、指导性计划 例行化程度 1、程序性计划 计划的对象 1、综合计划 表现形式 1、宗旨 5、程序 2、目标 6、规则
计划的类型( 一、计划的类型(续)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的 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 发展方向和方针 短期计划: 短期计划:具体地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目前到未来的 各个较短的阶段应该从事何种活动和应达到的要求 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 业务计划、 业务计划:组织的主要计划,包括产品开发、物资采购、 业务计划:组织的主要计划,包括产品开发、物资采购、 仓储后勤、 仓储后勤、生产作业以及销售促进等 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研究如何从资本的提供和利用上促进业务活动 的有效进行 人事计划: 人事计划:分析如何为业务规模的维持或扩大提供人力资 源的保证
11
一、计划的类型(续) 计划的类型(
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 西蒙:组织活动分为两类——例行活动与非例行活动 西蒙:组织活动分为两类——例行活动与非例行活动 —— 程序计划 非程序计划 纽曼: 纽曼:常规计划与专用计划 常规计划- 常规计划-用来处理常发性问题的 专用计划-处理一次性的而非重复性的问题 专用计划-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计划工作概述
计划与计划工作 计划的类型和计划工作原理 计划的编制
第一节
计划工作概述
一、计划的含义 二、计划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三、计划工作的特征与意义
第一节
一、计划的含义
计划工作概述
名词意义上——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 名词意义上——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 ——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 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 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 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 管理文件 动词意义上——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 ——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 动词意义上——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 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综合性程度 1、战略性计划 明确性程度 1、指导性计划 例行化程度 1、程序性计划 计划的对象 1、综合计划 表现形式 1、宗旨 5、程序 2、目标 6、规则
计划的类型( 一、计划的类型(续)
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的 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 发展方向和方针 短期计划: 短期计划:具体地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目前到未来的 各个较短的阶段应该从事何种活动和应达到的要求 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 业务计划、 业务计划:组织的主要计划,包括产品开发、物资采购、 业务计划:组织的主要计划,包括产品开发、物资采购、 仓储后勤、 仓储后勤、生产作业以及销售促进等 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研究如何从资本的提供和利用上促进业务活动 的有效进行 人事计划: 人事计划:分析如何为业务规模的维持或扩大提供人力资 源的保证
11
一、计划的类型(续) 计划的类型(
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 西蒙:组织活动分为两类——例行活动与非例行活动 西蒙:组织活动分为两类——例行活动与非例行活动 —— 程序计划 非程序计划 纽曼: 纽曼:常规计划与专用计划 常规计划- 常规计划-用来处理常发性问题的 专用计划-处理一次性的而非重复性的问题 专用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3 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 7.3.1 面向订单的制造企业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1. 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流 2. MTO(Make To Order, 按订单生产)物流管理的特点 3. MTO下制造企业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的作业流程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3 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4 案例:招商局物流外协公路运输 标准化管理模式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思考题
物流需求预测有哪些意义?请举例说明。 物流需求有哪些基本特性? 物流需求预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如何使用物流需求的组合预测方法? MTO下制造企业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的作业流程是什么? 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综合计划调度基本流程是什么?
第3篇 运作篇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第7章 综合计划管理
□学习目标
了解物流需求预测的重要意义 掌握物流需求的基本特性以及分类
掌握物流需求预测的基本步骤 掌握物流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
了解面向订单的制造企业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了解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1 物流需求预测概述
烟草物流需求预测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1.4 物流需求预测的分类
1. 按预测时间长短分类 可以分为短期预测、近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
2. 按预测空间范围分类 可以分为宏观预测、中观预测和微观预测。
3. 按预测方法分类 可以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1.5 物流需求预测的基本步骤
• 1. 生产企业的生产原材过料、程毛 物流
坯及辅料库
半成品、在 制品库
分散
总成品及 部件库
厂外
原材料
运进
等投入
分散
加工制造
装配
直销
客户
暂存 外销
零部件库
产成品库
物流: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3 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资源计划
需求预测
• 1. 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流
粗能力计划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7.1.1. 物流需求预测的重要意义 1. 物流需求预测是决定物流组织规模和发展战略的重 要依据 2. 物流需求预测是实现科学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 钢铁行业的物流需求预测 3. 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组织实体制定物流战略目标的 依据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1.2 物流需求的基本特性
1. 物流需求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2. 物流需求的规律性 3. 物流需求模式的稳定性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思考题答案
物流需求预测有哪些意义?请举例说明。 1. 物流需求预测是决定物流组织规模和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2. 物流需求预测是实现科学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 3. 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组织实体制定物流战略目标的依据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思考题答案
物流需求有哪些基本特性? 1. 物流需求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2. 物流需求的规律性 3. 物流需求模式的稳定性
1. 回归预测模型
2.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3. 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4. 弹性系数法预测模型
5.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6.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2 物流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
• 7.2.2. 物流❖需求的由组于合不预同测的方预法测方法提供不同的有用信息,并且预 测精度、侧重点往往也不同。因此可以将不同的预测方 法采用一定的结构和参数进行适当的组合,从而求得更 精确的预测结果。组合预测主要有两种思路:其一是认 为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都有可能出现,只是出现的可能 性大小各不相同。由此可以对各种预测结果进行“权” 分析,而得到各个组合方法的结果。其二是从对不同模 型的预测误差分析着手,对误差较大的模型给予较小的 “权”,反之,则给予较大的“权”系数,从而完成组 合预测分析。组合预测分析的实质是“信息的最大化利 用”公理在预测分析中的一种体现,因而预测结果将更 符合实际。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3.2 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物流综合计划 调度管理
• 1. 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综合计划调度基本流程
质量控制部 质量监控
客户 (物流业务订单)
客户服务
供应商 (车队等)
结费
客户收费
系统构架
客户服务部
财务部
收费指南
市场部
信息技术部 系统需求
运作指南
运营部
资源支持
操作手册
供应商 (车队等)
物流公司总部
全国各分公司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3.3 综合计划调度管理与功能运作的 关系
综合计划调度管理是企业实施物流战略的重要环节, 其调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后续物流功能(如运输、 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的正常运作。因此, 两者之间既有本质区别,也有紧密联系。 首先,两者在层次上有重要区别。 其次,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三,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销售部确认 请购单
客户订单
原材料供应商
原材料采购作业计划
询价和比价
用款计划
成本利润 核算
生成采购订单
采购结算
应收应付管理
订单跟踪
采购物流执行 到货验收
公司物流部或专业 物流企业完成Fra bibliotek退货 管理
质量管 理
原材料、产成品 库存管理
产成品物 流配送
生第产7章管-理-综合计划管理
客户订单反馈
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1. 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综合计划调度基本流程 2.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各岗位人员配备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1.3 物流需求的可预测性分析
通常来讲,物流需求的可预测性根据预测难度可划 分为三种:
①有规律需求,而且具有高度可预测性; ②无规律需求,但数学上统计特征持续、统一; ③无规律需求,且不可预测。 从物流管理角度上讲,第一种需求模式最简单,无需 复杂的预测模型,就可能得到较为准确的预计销售额, 直接用于运输安排和库存管理。而对于第二种需求,就 需要借助统计预测的方法,但也可以获得预测值,并在 一定概率水平下达到预计结果。如果属于第三种需求模 式,则需要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增强物流系统的柔性, 尽可能增加物流需求的可预测性,减少企业存货,降低 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要。
1. 明确预测目的 2. 选择预测方法 3. 收集和分析所需数据
明确预测目的 选择预测方法 收集和分析数据
预测
4. 进行预测 5. 将预测结果实际应用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初步结果
NO
是否可行?
将预测结果实际应用
物流需求预测的主要过程
7.2 物流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
• 7.2.1 常用的物流需求预测方法
7.3 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 7.3.1 面向订单的制造企业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1. 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流 2. MTO(Make To Order, 按订单生产)物流管理的特点 3. MTO下制造企业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的作业流程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3 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4 案例:招商局物流外协公路运输 标准化管理模式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思考题
物流需求预测有哪些意义?请举例说明。 物流需求有哪些基本特性? 物流需求预测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如何使用物流需求的组合预测方法? MTO下制造企业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的作业流程是什么? 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综合计划调度基本流程是什么?
第3篇 运作篇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第7章 综合计划管理
□学习目标
了解物流需求预测的重要意义 掌握物流需求的基本特性以及分类
掌握物流需求预测的基本步骤 掌握物流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
了解面向订单的制造企业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了解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1 物流需求预测概述
烟草物流需求预测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1.4 物流需求预测的分类
1. 按预测时间长短分类 可以分为短期预测、近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
2. 按预测空间范围分类 可以分为宏观预测、中观预测和微观预测。
3. 按预测方法分类 可以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1.5 物流需求预测的基本步骤
• 1. 生产企业的生产原材过料、程毛 物流
坯及辅料库
半成品、在 制品库
分散
总成品及 部件库
厂外
原材料
运进
等投入
分散
加工制造
装配
直销
客户
暂存 外销
零部件库
产成品库
物流: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3 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资源计划
需求预测
• 1. 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流
粗能力计划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7.1.1. 物流需求预测的重要意义 1. 物流需求预测是决定物流组织规模和发展战略的重 要依据 2. 物流需求预测是实现科学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 钢铁行业的物流需求预测 3. 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组织实体制定物流战略目标的 依据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1.2 物流需求的基本特性
1. 物流需求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2. 物流需求的规律性 3. 物流需求模式的稳定性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思考题答案
物流需求预测有哪些意义?请举例说明。 1. 物流需求预测是决定物流组织规模和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2. 物流需求预测是实现科学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 3. 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组织实体制定物流战略目标的依据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思考题答案
物流需求有哪些基本特性? 1. 物流需求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2. 物流需求的规律性 3. 物流需求模式的稳定性
1. 回归预测模型
2.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3. 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4. 弹性系数法预测模型
5. 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6.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2 物流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
• 7.2.2. 物流❖需求的由组于合不预同测的方预法测方法提供不同的有用信息,并且预 测精度、侧重点往往也不同。因此可以将不同的预测方 法采用一定的结构和参数进行适当的组合,从而求得更 精确的预测结果。组合预测主要有两种思路:其一是认 为不同模型的预测结果都有可能出现,只是出现的可能 性大小各不相同。由此可以对各种预测结果进行“权” 分析,而得到各个组合方法的结果。其二是从对不同模 型的预测误差分析着手,对误差较大的模型给予较小的 “权”,反之,则给予较大的“权”系数,从而完成组 合预测分析。组合预测分析的实质是“信息的最大化利 用”公理在预测分析中的一种体现,因而预测结果将更 符合实际。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3.2 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物流综合计划 调度管理
• 1. 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综合计划调度基本流程
质量控制部 质量监控
客户 (物流业务订单)
客户服务
供应商 (车队等)
结费
客户收费
系统构架
客户服务部
财务部
收费指南
市场部
信息技术部 系统需求
运作指南
运营部
资源支持
操作手册
供应商 (车队等)
物流公司总部
全国各分公司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3.3 综合计划调度管理与功能运作的 关系
综合计划调度管理是企业实施物流战略的重要环节, 其调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后续物流功能(如运输、 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的正常运作。因此, 两者之间既有本质区别,也有紧密联系。 首先,两者在层次上有重要区别。 其次,两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三,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销售部确认 请购单
客户订单
原材料供应商
原材料采购作业计划
询价和比价
用款计划
成本利润 核算
生成采购订单
采购结算
应收应付管理
订单跟踪
采购物流执行 到货验收
公司物流部或专业 物流企业完成Fra bibliotek退货 管理
质量管 理
原材料、产成品 库存管理
产成品物 流配送
生第产7章管-理-综合计划管理
客户订单反馈
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物流综合计划调度管理 1. 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综合计划调度基本流程 2.面向订单的物流企业各岗位人员配备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7.1.3 物流需求的可预测性分析
通常来讲,物流需求的可预测性根据预测难度可划 分为三种:
①有规律需求,而且具有高度可预测性; ②无规律需求,但数学上统计特征持续、统一; ③无规律需求,且不可预测。 从物流管理角度上讲,第一种需求模式最简单,无需 复杂的预测模型,就可能得到较为准确的预计销售额, 直接用于运输安排和库存管理。而对于第二种需求,就 需要借助统计预测的方法,但也可以获得预测值,并在 一定概率水平下达到预计结果。如果属于第三种需求模 式,则需要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增强物流系统的柔性, 尽可能增加物流需求的可预测性,减少企业存货,降低 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要。
1. 明确预测目的 2. 选择预测方法 3. 收集和分析所需数据
明确预测目的 选择预测方法 收集和分析数据
预测
4. 进行预测 5. 将预测结果实际应用
第7章--综合计划管理
初步结果
NO
是否可行?
将预测结果实际应用
物流需求预测的主要过程
7.2 物流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
• 7.2.1 常用的物流需求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