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天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快乐寒假)(上册)
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上册) (4)

B.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被赐予爵位
D.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多的人,被免于徭役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北魏孝文帝最突出的历史功绩
A.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B.创立了科举制度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1.【答案】B
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下载链接:/a754930.html
链接打开方法:
1、按住ctrl键单击链接即可打开专题链接
2、复制链接到网页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以“尊天子,攘 四夷”的旗号,扩充疆界,使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故选B。学科*网
2.【答案】B
3.【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魏封建化的进程,有利于北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交融。故选D。
(二)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1.主要内容: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3)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学科&网
2.影响: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主要内容:
(1)迁都: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至洛阳。
(2)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婚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习汉族礼法等。
西晋的短暂统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上册)

1
(2017年广东河源模拟)小强想知道西晋的建立者的情况,那么他上网搜索的人物应该是
A.司马懿B.司马昭
C.司马炎D.司马睿
C
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
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
学科*网
249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谒魏明帝陵,司马懿乘机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
251年,司马懿病死,子司马师继续掌权。
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
次年,司马师死,弟司马昭当政。
260年,曹髦不甘心做傀儡,于是率数百仆从向司马昭进攻,结果被杀。
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政权完全为司马氏所控制。
263年,司马昭向发动灭蜀汉之战,蜀汉后主刘禅不战出降,蜀汉灭亡。
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是为晋武帝。
曹魏灭亡,西晋开始。
北魏政治-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上册)

1
(2017年云南昆明模拟)北魏是哪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匈奴B.鲜卑
C.氐D.羌
B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同年4月,改称魏王。
398年6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98年7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
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学&科网
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
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北魏历史宣告结束。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3位),享国148年。
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与民族融合。
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上册) (2)

1
(2017年江苏淮安模拟)我国有许多成语故事来自于春秋到三国这段历史中,下列成语故事发生在东汉末的是
A.卧薪尝胆B.三顾茅庐
C.围魏救赵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B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
刘备只得投靠刘表。
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
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隆中卧龙岗拜访诸葛亮。
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
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
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上册) (4)

A.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赵钱孙,世世代代生活在北方,是黄河流域的务农家庭。
赵钱孙的太祖父,曾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先是在A战役中参与夜袭乌巢、偷袭袁绍屯粮处立下战功,八年后又在B战役中从东南侥幸逃生,返回家乡务农。他为人精明,善于持家,精通农活,逐渐发家致富,成为当地小有声望的殷实人家。
6.【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政权分立,少数民族内迁,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民族大交融。D符合题意。A反映的是史前时期,B反映的是夏商周时期,C反映的是秦汉时期。故选D。学科*网
7.【答案】(1)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江南。因为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而且江南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等。
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
专题下载链接:/a754930.html
链接打开方法:
1、按住ctrl键单击链接即可打开专题链接
2、复制链接到网页
3.【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383年,前秦苻坚率军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最终在淝水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军。D符合题意。A发生在公元前207年;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故选C。
4.【答案】B
5.【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的画家,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①是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③是北朝贾思勰的农业科技著作。本题要求选出“不属于顾恺之的”,故①③当选,答案为C。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人教版(课堂同步系列一) (6)

1
1.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A.安禄山、史思明
B.杨贵妃、杨国忠
C.黄巢、朱温
D.唐玄宗、唐肃宗
2.“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C.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D.政权分立,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
唐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政权分立时期。
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A.隋朝B.北宋
C.南宋D.西汉
4.下列关于北宋政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宋太祖牢牢控制军队和对军队的调动
B.由文人担任地方上的知州、县令。
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上册) (3)

周末培优
(2017年安徽池州模拟)某同学在学习某一朝代历史时,制作了下图这样的知识线索图。据此判断,该朝代应是
A.秦朝B.新朝
C.西汉D.东汉
D
我国古代王朝一般都经历了建立、发展、兴盛、衰亡的演变过程,人们称此过程为“王朝周期”。不属于东汉“王朝周期”的选项是Aຫໍສະໝຸດ 文景之治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光武中兴
D.黄巾起义
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 局面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1.【答案】A
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但没有推翻东汉王朝的统治,D说法错误;A、B、C均正确。故选D。学科*网
每周一测-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上学期期末复习)(上册) (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张仲景创制了五禽戏
C.《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D.道教、佛教都是由外国传入中国的宗教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A.军心涣散B.骄傲轻敌
C.准备不充分D.士兵不习水战
3.下列事实,按事件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②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③曹操统一北方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4.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建立了一个政权,与之相关的三个关键词是:司马炎、结束分裂、八王之乱。
据此判断,这个政权是
A.东汉B.西晋
C.东晋D.前秦
5.成语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成语与三国鼎立有关的是
A.退避三舍B.围魏救赵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链接打开方法:
1、按住ctrl键单击链接即可打开专题链接
2、复制链接到网页
某同学在复习《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 BCD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了黄河流域的有
①匈奴②鲜卑③氐④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明为某单元设计示意图,请你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B.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答案】A
2.【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4世纪后期,
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②③当选,答案选B。学*科网
3.【答案】D
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人教版(快乐寒假)
(2017年江苏连云港模拟)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赤壁之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
A.时间B.交战双方
C.结果D.影响
C
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主要原因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有骄傲自满情绪。
(3)孙刘联军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4)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曹操统一北方后,北方的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和发展;刘备还没有自己稳固的地盘,孙权所辖的江东也在开发之中。无论是统一的经济基础,还是能够完成统一的力量对比条件,都尚未成熟。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