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技术

第18章  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技术
第18章  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技术

第18章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技术

第1节基本知识

接触问题是一种高度非线性行为,需要较大的计算资源,为了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计算,理解问题的特性和建立合理的模型是很重要的。

接触问题存在两个较大的难点:其一,在求解问题之前,不知道接触区域,表面之间是接触或分开是未知的、突然变化的,这些随载荷、材料、边界条件和其它因素而定;其二,大多数的接触问题需要计算摩擦,有几种摩擦和模型可供挑选,它们都是非线性的,摩擦使问题的收敛性变得困难。

一、接触问题分类

接触问题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刚体─柔体的接触和半柔体─柔体的接触。在刚体─柔体的接触问题中,接触面的一个或多个被当作刚体,(与它接触的变形体相比,有大得多的刚度),一般情况下,一种软材料和一种硬材料接触时,问题可以被假定为刚体─柔体的接触,许多金属成形问题归为此类接触;另一类,柔体─柔体的接触,是一种更普遍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接触体都是变形体(有近似的刚度)。

ANSYS支持三种接触方式:点─点、点─面和平面─面。每种接触方式使用的接触单元适用于某类问题。

二、接触单元

为了给接触问题建模,首先必须认识到模型中的哪些部分可能会相互接触,如果相互作用的其中之一是一点,模型的对立应组元是一个节点。如果相互作用的其中之一是一个面,模型的对应组元是单元,例如梁单元,壳单元或实体单元。有限元模型通过指定的接触单元来识别可能的接触匹对,接触单元是覆盖在分析模型接触面之上的一层单元。下面分类详述ANSYS使用的接触单元和使用它们的过程。

1.点─点接触单元

点─点接触单元主要用于模拟点─点的接触行为,为了使用点─点的接触单元,需要预先知道接触位置,这类接触问题只能适用于接触面之间有较小相对滑动的情况(即使在几何非线性情况下)。

如果两个面上的节点一一对应,相对滑动又以忽略不计,两个面挠度(转动)保持小量,那么可以用点─点的接触单元来求解面─面的接触问题,过盈装配问题是一个用点─点的接触单元来模拟面─与的接触问题的典型例子。

2.点─面接触单元

点─面接触单元主要用于给点─面的接触行为建模,例如两根梁的相互接触。

如果通过一组节点来定义接触面,生成多个单元,那么可以通过点─面的接触单元来模拟面─面的接触问题,面即可以是刚性体也可以是柔性体,这类接触问题的一个典型例子是

插头到插座里。

使用这类接触单元,不需要预先知道确切的接触位置,接触面之间也不需要保持一致的网格,并且允许有大的变形和大的相对滑动。

Contact48和Contact49都是点─面的接触单元,Contact26用来模拟柔性点─刚性面的接触,对有不连续的刚性面的问题,不推荐采用Contact26因为可能导致接触的丢失,在这种情况下,Contact48通过使用伪单元算法能提供较好的建模能力。

3.面─面的接触单元

ANSYS支持刚体─柔体的面─面的接触单元,刚性面被当作“目标”面,分别用Targe169和Targe170来模拟2─D和3—D的“目标”面,柔性体的表面被当作“接触”面,用Conta171,Conta172,Conta173,Conta174来模拟。一个目标单元和一个接单元叫作一个“接触对”程序通过一个共享的实常号来识别“接触对”,为了建立一个“接触对”给目标单元和接触单元指定相同的实常数号。与点─面接触单元相比,面─面接触单元有如下优点:(1)支持低阶和高阶单元。

(2)支持有大滑动和摩擦的大变形。

(3)为工程分析提供更好的接触分析结果,例如法向压力和摩擦应力。

(4)没有刚体表面形状的限制,刚体表面的光滑性不是必须的,允许由自然的或网格离散引起的表面不连续。

(5)与点─面接触单元比,面─面接触需要较多的接触单元。

(6)允许多种建模控制,例如,绑定接触、渐变初始渗透、目标面自动移动到补始接触、平移接触面(老虎梁和单元的厚度)、支持死活单元等。

使用这些单元,能模拟直线(面)和曲线(面),通常用简单的几何形状例如圆、抛物线、球、圆锥、圆柱采模拟曲面,更复杂的刚体形状能使用特殊的前处理技巧来建模。

三、接触分析的步骤

在涉及到两个边界的接触问题中,很自然把一个边界作为“目标”面,而把另一个作为“接触”面,对刚体─柔体的接触,“目标”面总是刚性的,“接触”面总是柔性面,这两个面合起来叫作“接触对”使用Targe169和Conta171或Conta172来定义2-D接触对,使用Targe170和Conta173或Conta174来定义3-D接触对,程序通过相同的实常数号来识别“接触对”。

执行一个典型的面─面接触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

(1)建立模型,划分网格。

(2)识别接触对。

(3)定义刚性目标面。

(4)定义柔性接触面。

(5)设置单元关键点和实常数。

(6)定义/控制刚性目标面的运动。

(7)给定必须的边界条件。

(8)定义求解选项和载荷步。

(9)求解接触问题。

(10)查看结果。

第2节接触分析的有限元分析实例

图18-1 装配模型示意图

案例——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问题

如图18-1所示,为圆柱和套筒的装配示意图。圆柱体半径为0.4米,长3米,套筒长为2米,内径为0.3米,宽和高均为1米,将圆柱装配到套筒孔内,且圆柱体端面距套筒两端面各为0.5米,套筒左端面固定。分析圆柱插入套筒中的接触应力和圆柱体从套筒拔出过程中的应力、接触压力。

条件

弹性模量为2.8×106 N/m2,泊松比为0.25,摩擦系数为0.2。

解题过程

由于圆柱比套筒孔略大,因此它们之间会由于接触而产生应力和应变。由于分析对象是对称的,可以取模型的四分之一进行分析。

1.准备工作

(1)清空数据库并开始一个新的分析选取Utility>Menu>File>Clear & Start New,弹出Clears database and Start New对话框,单击OK按钮,弹出Verify对话框,单击OK按钮完成清空数据库。

(2)指定新的工作文件名指定工作文件名。选取Utility>Menu> File>Change Jobname,弹出Change Jobname对话框,在Enter New Jobname项输入工作文件名,本例中输入的工作文件名为“contact”,单击OK按钮完成工作文件名的定义。

(3)指定新的标题指定分析标题。选取Utility>Menu>File>Change Title,弹出Change Title对话框,在Enter New Title项输入标题名,本例中输入“contact problem”为标题名,然

后单击OK按钮完成分析标题的定义。

2.定义单元类型

运行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命令,弹出Element Types对话框,单击Add按钮新建单元类型,弹出Library of Element Types对话框,先选择单元大类为Solid,接着选择Brick 8nod 185(Solid185),单击OK按钮,完成单元类型选择,单击Close按钮完成设置,如图18-2所示。

图18-2 定义单元类型

3.定义材料属性

运行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命令,系统显示材料属性设置对话框,在材料属性对话框中依次选择Structure、Linear、Elastic、Isotropic,完成选择后,弹出材料属性输入对话框,分别输入弹性模量2.8e6,泊松比0.25,如图18-3所示,单击OK按钮完成材料属性输入并返回材料属性设置对话框。

完成材料属性设置后,单击对话框右上方“X”按钮离开材料属性设置。

图18-3 定义材料属性

4.创建接触模型

(1)创建六面体和圆柱指定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 Create>V olumes>Block>By Dimensions,弹出Create Block by Dimensions对话框,输入X1=-0.5,Y1=-0.5,Z1=2,X2=0.5,Y2=0.5,Z2=4,如图18-4所示。

指定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Volumes>Cylinder>By Dimensions,弹出Create Cylinder by Dimensions对话框,输入RAD1=0.15,Z1=2,Z2=4,其它输入框默认,如图18-5所示。

等轴侧显示图形。

图18-4 创建Block实体图18-5 创建Cylinder实体(2)布尔减操作运行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 Subtract>Volumes命令,在弹出的拾取对话框中先拾取全部,单击OK按钮,再拾取圆柱体(或输入体的编号2),单击OK按钮完成布尔减操作。

(3)创建圆柱实体指定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 Create>V olumes>Cylinder>By Dimensions,弹出Create Cylinder by Dimensions对话框如图18-5所示,输入RAD1=0.2,Z1=1.5,Z2=4.5,其它输入框默认。

(4)设置工作平面执行菜单Utility Menu>WorkPlane>Offset WP by Increment弹出Offset WP菜单,在“XY,YZ,ZX Angles”项输入0,-90,0,单击OK按钮完成工作平面设置。

(5)体分解操作指定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 Booleans>Divide>V olu by Workplane,弹出拾取对话框,按Pick All按钮完成体分解。

(6)删除体操作指定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Delete> V olumes and Below,弹出拾取对话框,在图形中拾取图形上部的套筒和圆柱(或输入体号2,6),单击OK按钮完成删除操作,如图18-6所示。

图18-6 第一次体分解结果

(7)设置工作平面执行菜单Utility Menu>WorkPlane>Offset WP by Increment弹出Offset WP菜单,在“XY,YZ,ZX Angles”项输入0,0,-90,单击OK按钮完成工作平面设置。

(8)体分解操作指定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

Booleans>Divide>V olu by Workplane,弹出拾取对话框,按Pick All按钮完成体分解。

(9)删除体操作指定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Delete> V olumes and Below,弹出拾取对话框,在图形中拾取图形右侧的套筒和圆柱(或输入体号1,6),单击OK按钮完成删除操作。完成接触模型创建,如图18-7所示。

图18-7 第二次体分解结果

5.划分体网格

(1)设置线显示方式运行菜单Utility Menu>PlotCtrls>Numbering弹出Plot Numbering Controls选择对话框,显示线编号,单击OK按钮完成。

运行菜单Utility Menu>Plot>Lines模型显示为线,如图18-8所示。

图18-8 模型显示为线

(2)划分网格运行主菜单Main 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Tool命令,出现MeshTool菜单,按Size Control项中Lines后Set按钮,弹出拾取线对话框,拾取图18-8中

的线16,19,29,36,按Apply按钮,弹出单元尺寸定义对话框在No. of Element divisions 项中输入6,按Apply按钮结束第一种单元尺寸定义;返回拾取线对话框,拾取图18-8中的线37,按OK按钮,弹出单元尺寸定义对话框在No. of Element divisions项中输入12,按OK按钮结束单元尺寸定义;Mesh项选择V olume,Shape项选择Hex,选择Sweep(扫掠划分器);单击Sweep按钮划分网格,在出现的V olume Sweep对话框中单击Pick All按钮,系统将自动完成网格划分。划分网格结果如图18-9所示。

图18-9 划分网格结果

6.创建接触对

(1)接触模型显示为面运行菜单Utility Menu>PlotCtrls>Numbering弹出Plot Numbering Controls选择对话框,取消线编号显示,面显示设置为On,单击OK按钮。选进入前处理器,模型显示为面,选择菜单路径Utility>Menu>Plot>Areas。

(2)创建接触对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Contact Pair,弹出图18-10所示的接触管理器。

图18-10 接触管理器

单击接触管理器左上角的按钮,弹出图18-11所示的定义接触对目标面对话框。设置选项如下。

● Target Surface:目标面的对象,选择Areas。

● Target Type:目标类型,选择Flexible即柔性目标面。

单击Pick Target按钮,用鼠标拾取套筒的内圆弧(或输入面号14),单击Apply按钮,

返回图13-11。

图18-11 定义接触对目标面对话框

单击Next按钮弹出图18-12所示的定义接触对接触面对话框。设置下列选项。

● Contact Surface:接触面的对象,选择Areas。

● Contact Element Type:接触面类型,选择Surface-to-Surface,即面-面接触。

单击Pick Contact按钮,用鼠标拾取圆柱的圆弧(或输入面号11),单击Apply按钮,返回图18-12。

图18-12 定义接触对接触面对话框

单击Next按钮弹出如图18-13所示的接触绑定设置对话框。设置如下,

● Include initial penetration:包括初始渗透。

● Friction:Material ID选择1,Coefficient of Friction项输入摩擦系数0.2。

单击Optional settings按钮弹出定义接触属性设置对话框。在Basic标签中,设置Normal Penalty Stiffness为0.1;进入Ficition标签,设置Stiffness matrix为unsymmtric,如图18-14所示,按OK按钮返回图18-13。按Create按钮创建接触对,结果如图18-15。

按Finish按钮,关闭接触管理器。选择菜单路径Utility Menu>Select>Everything。

图18-13 接触对设置对话框

图18-14 接触属性设置-摩擦属性选项卡设置

图18-15 创建的接触对

7.施加约束和载荷

(1)施加对称约束执行菜单Utility Menu>Plot>Areas显示模型为面。运行主菜单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Symmetry B.C.>On Areas,出现拾取菜单,依次选择对称约束面(或输入6,12,20,24),单击OK按钮完成对称约束定义。

(2)施加面约束执运行主菜单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 Displacement>On Areas,出现约束定义对话框,选择套筒左面(或输入面编号26),按OK 按钮,出现如图18-16所示对话框,选择All DOF约束所有自由度,其它项默认,再单击OK按钮,完成约束定义。

图18-16 施加约束

(3)施加载荷步1 运行主菜单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Sol’n Controls命令,弹出Solution Comtrol对话框,在Analysis Options下拉列表中选择Large Displacement Static,在Time at end of loadstep文本框中输入100,在Automatic time stepping下拉列表中选择Off,在Number of substep文本框中输入1,其它项默认,如图18-17所示,再单击OK 按钮完成载荷步1的定义。

图18-17 定义施加载荷步1

(4)求解载荷步 1 运行主菜单Main Menu>Solution>Current LS命令,出现Solve

Current Load Step对话框,单击/STAT Command窗口菜单/STAT Command>File>Close关闭/STAT Command窗口,然后单击Solve Current Load Step菜单中OK按钮确定,计算机开始进行求解,求解完成后出现Solution is done提示表示求解完成,单击Close按钮完成求解。

注:求解开始时会出现警告信息,单击Yes按钮即可。

(5)施加节点位移执行菜单路径Utility Menu>Select>Entities,弹出选择工具条,设置如图18-18示,按Apply按钮选择圆柱左端面节点,按Plot显示选择节点,单击OK按钮完成选择。

执行菜单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Structural> Displacement>On Nodes,出现拾取菜单,单击Pick All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的Lab2 DOFs to be constrained项中选择UZ,在V ALVE Displacement Valve文本框中输入3,单击OK按钮完成节点位移施加,如图18-19示。

图18-18 选择施加位移节点图18-19 施加节点位移

(6)施加载荷步2 运行主菜单M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Sol’n Controls命令,弹出Solution Comtrol对话框,在Analysis Options下拉列表中选择Large Displacement Static,在Time at end of loadstep文本框中输入200,在Automatic time stepping下拉列表中选择On,在Number of substep文本框中输入100,在Max no. substeps输入500,在Min no. substeps输入10,Frequency下拉列表中选择Wrote N number of substeps,N=-5,其它项默认,如图18-20所示,再单击OK按钮完成载荷步2的定义。

(7)求解载荷步 2 运行主菜单Main Menu>Solution>Current LS命令,出现Solve Current Load Step对话框,单击/STAT Command窗口菜单/STAT Command>File>Close关闭/STAT Command窗口,然后单击Solve Current Load Step菜单中OK按钮确定,计算机开始进行非线性求解,几分钟后,求解完成后出现Solution is done提示表示求解完成,单击Close 按钮完成求解。

选择菜单路径Utility Menu>Select>Everything。

注:求解开始时会出现警告信息,单击Yes按钮即可。

选择菜单路径Main Menu>Finish退出求解器。

图18-20 定义施加载荷步2

8.查看分析结果

(1)设置图形扩展模式执行菜单路径Utility Menu>PlotCtrls>Symmetry Expansion>Periodic/Cyclic Symmetry,弹出的菜单中接受默认选择,单击OK按钮完成图形扩展。

(2)读入第一载荷步的计算结果运行主菜单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Read Results>By Load Step,在弹出的对话框中,LSTEP Load step number文本框中输入1,其它默认选择,单击OK按钮完成载荷步1的数据读入。

(3)显示合应力云图运行主菜单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ntour Plot>Nodal Solu(orElement Solu)命令,选择Stress>V on Mises stress合应力,单击OK按钮,节点应力云图如图18-21所示。

图18-21 显示第一载荷步应力云图

(2)读入第二载荷步的计算结果运行主菜单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Read

Results>By Load Step,在弹出的对话框中,LSTEP Load step number文本框中输入2,其它默认选择,单击OK按钮完成载荷步2的数据读入。

(3)显示某时刻合应力云图运行主菜单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Read Results>By Time/Freq,弹出Read Result by Time Frequency对话框,如图18-22所示。在time Valve of time or freq文本框输入170,单击OK按钮。

运行主菜单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Plot Results>Contour Plot>Nodal Solu (orElement Solu)命令,选择Stress>V on Mises stress合应力,单击OK按钮,节点应力云图如图18-23所示。

图18-22 读入某时刻分析结果

图18-23 显示某时刻合应力云图

(3)显示拔销过程中应力图运行主菜单Main Menu>TimeHist Postproc,弹出Time History Variables对话框如图18-24所示,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弹出Add Time-History Variables对话框,选择如图18-25所示,单击OK按钮,弹出拾取对话框,选择图形中圆柱左端部任意一节点,单击OK按钮返回图18-24。

在Time History Variables对话框中单击Graph Data按钮(工具栏中第三个按钮),在屏

幕上绘出节点应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8-26所示。同理,可以得到圆柱向外拔的过程中,压力、支反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图18-24 Time History Variables对话框

图18-25 选择拔销过程应力图18-26 显示应力时间曲线图

第3节本章小结

1.面-面接触建模和网格划分应注意的问题。一个目标面可能由两个或多个面的区域组成,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定义多个目标面来描述目标面的形状,过粗的网格离散可能导致不收敛问题。如果刚性面有一个实的凸角,求解大的滑动问题时很难获得收敛结果,为了避免这些建模问题,在实体模型上,使用线或面的倒角来使尖角光滑些,或者在曲率突然变化的区域使用更细的网格。

应当注意的是:不能使用镜像对称技术(ARSYSM,LSYMM)来映射圆、圆柱、圆锥

或球面到对称平面的另一边,因为每个实常数的设置不能同时赋给多个基本圆形段。

2.实常数和材料特性在定义了单元类型之后,需要选择正确的实常数的设置,每个接触对的接触面和目标面必须有相同的实常数号,而每个接触对必须有它自己不同的实常数号。

ANSYS程序使用20多个实常数和几个单元关键点来控制面─面接触单元的接触行为。常用的实常数有9个,两个(R1和R2)用采定义目标面单元的几何形状,剩下的7个用来控制接触行为。具体用法如表18-1所示。

ANSYS使用下面柔性体单元的材料特性来计算一个合适的接触(或罚)刚度,如果下面的单元是一个超单元,接触单元的材料的设置必须与超单元形成时的原始结构单元相同,生成接触单元。

分析中既可以通过直接生成法生成接触单元,也可以在柔性体单元的外表面上自动生成接触单元,推荐采用自动生成法,这种方法更为简单和可靠。

3.单元关键点每种接触单元都有好几个关键点,对大多的接触问题缺省的关键字是合适的,而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改变缺省值,来控制接触行为。单元关键点定义控制行为如表18-2所示。

4.对生成点─面的接触单元的几点提示一般来说,生成的接触单元不需超过所需要

的2─3个,使用“限制半径”(RADC)或“生成的单元数”(NUMC)选项来限制生成的接触单元数,如果生成的接触单元数超过所需的10个或更多,则会极大增加计算时间,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硬盘空间;进行接触分析时在接触面上建议使用无中节点的单元;对梁或壳单元需要通过“目标面”(TLAB)选项来指定单元数一边是目标面;对于卷曲的(非平面)目标面,使用CONTA49的“基本形状”(shape)选项来指定单元的基本形状是三角形,这个选项能使目标单元较好的模拟目标面的原形。每次在新的接触对之间生成接触单元时,都指定一个新的实常数号,既使接触单元的实常数值没有改变,生成对称或反对称的接触单元。

可以选择生成对称的或反对称的接触单元,用一个简单的GCGEN命令定义一对接触面生成一种反对称的接触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面是接触面而另一个是目标面,另外可以使用两个GCGEN命令,将两个面都定义成既是目标面又是接触面,这种情况叫作对称接触方式,例如:考虑两个面A和B,在第一个GCGEN命令中,将面A指定为接触面,面B 指定为目标面,而在第二个GCGEN命令中,将面A指定为目标面,而将面B指定为接触面。

4.利用ANSYS软件进行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利用ANSYS软件进行接触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划分网格应在定义单元尺寸之后进行,应采用扫掠(Sweep)方式划分网格。

(2)只有Preference菜单展开以后才能使用接触管理器。

(3)进行求解时,一般方程的迭代次数为25—50次即可收敛,如果在程序默认的迭代次数方程未能收敛,可运行主菜单M ain Menu>Solution>Analysis Type>Sol’n Controls命令,弹出Solution Comtrol对话框,在Nonliner标签中设置最大的迭代次数。

有限元理论方法

关于有限元分析法及其应用举例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有限元分析法,作为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一种,已经在 众多领域普遍使用。介绍了它的起源和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有限元法的基 本思想和设计方法。并从实际出发,例举了有限元法的一个简单应用———啤 酒瓶的应力分析和优化,表明了利用有限元分析法的众多优点。随着计算机的 发展,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的软件开发越来越多。本文也在其软件开发方面进 行阐述,并简单介绍了一下主流软件的发展情况和使用范围。并就这一领域的 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法软件啤酒瓶 Abstract:This thesis mainly introduces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s a modern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s used widely in in most respects. And this paper introduces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in world. It also expounds the basic thinking and approach of FEM..Proceed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this text holds the a simple application of finite-element method———the analysis and optimized of an beer bottle and indicate the the numerous benefits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s computers mature and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is growing.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aspects as well, and briefly states the development and scope of the mainstream software. And it’s also prospect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in this area . Ke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Beer bottle 0 绪论 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是计算力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起的应用数学、现代力学及计算机科学相互渗透、综合利用的边缘科学。有限元法最初应用在工程科学技术中,用于模拟并且解决工程力学、热学、电磁学等物理问题。对于过去用解析方法无法求解的问题和边界条件及结构形状都不规则的复杂问题,有限元法则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先将研究对象的连续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有限个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单元组合体。由于单元能按不同的联结方式进行组合,且单元本身又可以有不同形状,因此可以模拟成不同几何形状的求解小区域;

第18章 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技术

第18章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技术 第1节基本知识 接触问题是一种高度非线性行为,需要较大的计算资源,为了进行准确而有效的计算,理解问题的特性和建立合理的模型是很重要的。 接触问题存在两个较大的难点:其一,在求解问题之前,不知道接触区域,表面之间是接触或分开是未知的、突然变化的,这些随载荷、材料、边界条件和其它因素而定;其二,大多数的接触问题需要计算摩擦,有几种摩擦和模型可供挑选,它们都是非线性的,摩擦使问题的收敛性变得困难。 一、接触问题分类 接触问题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刚体─柔体的接触和半柔体─柔体的接触。在刚体─柔体的接触问题中,接触面的一个或多个被当作刚体,(与它接触的变形体相比,有大得多的刚度),一般情况下,一种软材料和一种硬材料接触时,问题可以被假定为刚体─柔体的接触,许多金属成形问题归为此类接触;另一类,柔体─柔体的接触,是一种更普遍的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接触体都是变形体(有近似的刚度)。 ANSYS支持三种接触方式:点─点、点─面和平面─面。每种接触方式使用的接触单元适用于某类问题。 二、接触单元 为了给接触问题建模,首先必须认识到模型中的哪些部分可能会相互接触,如果相互作用的其中之一是一点,模型的对立应组元是一个节点。如果相互作用的其中之一是一个面,模型的对应组元是单元,例如梁单元,壳单元或实体单元。有限元模型通过指定的接触单元来识别可能的接触匹对,接触单元是覆盖在分析模型接触面之上的一层单元。下面分类详述ANSYS使用的接触单元和使用它们的过程。 1.点─点接触单元 点─点接触单元主要用于模拟点─点的接触行为,为了使用点─点的接触单元,需要预先知道接触位置,这类接触问题只能适用于接触面之间有较小相对滑动的情况(即使在几何非线性情况下)。 如果两个面上的节点一一对应,相对滑动又以忽略不计,两个面挠度(转动)保持小量,那么可以用点─点的接触单元来求解面─面的接触问题,过盈装配问题是一个用点─点的接触单元来模拟面─与的接触问题的典型例子。 2.点─面接触单元 点─面接触单元主要用于给点─面的接触行为建模,例如两根梁的相互接触。 如果通过一组节点来定义接触面,生成多个单元,那么可以通过点─面的接触单元来模拟面─面的接触问题,面即可以是刚性体也可以是柔性体,这类接触问题的一个典型例子是

轮轨接触力学

轮轨接触动力学报告 —关于轮轨接触动力学的思考 年级:2013级 专业:载运工具应用工程 姓名:刘新龙 学号:13217021

关于轮轨接触动力学的思考 提高机车运行速度和加大牵引能力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而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深入轮轨关系的理论研究,改善机车的粘着利用水平。轮轨关系则是机车车辆、轨道系统中最基本、最复杂的一个问题,是特殊的、典型的三维滚动摩擦接触问题。接触理论始于1882年, 由H. Hertz发表的经典论文《论弹性固体的接触》。他提出了椭圆接触面的假设, 把三维接触问题简化为弹性无限半空间问题。Hertz的研究成果为接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Hertz理论仅局限于无摩擦表面及理想弹性固体, 对于轮轨这样复杂的三维滚动接触问题显然是不能准确求解的。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在轮轨滚动接触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用解析解法解决轮轨关系问题的局限性也愈加突出。在高速和重载的要求下,轮轨的波磨问题、疲劳损伤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轮轨间作用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现有轮轨滚动接触理论的基础上,使用有限元方法以精确模拟轮轨的几何形状及其相互接触关系,将是今后解决轮轨关系问题的主要途径。 不断增长的运输量, 要求铁路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增加货物列车的重量, 提高客运列车的速度和运行品质。因此, 新型机车车辆的设计、制造和线路的建设与维护, 都迫切需要预知轮轨之间的动力作用特性。而现在人类已经能够准确地模拟一个飞行体在宇宙空间的运动并进行精确控制, 但却不能精确摸拟铁路轮轨的相互作用。可见轮——轨关系及车辆——线路相互作用仍然是铁道车辆动力学的中心课题。机车车辆或者列车与铁道线路是一个整体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它们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因此在研究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时, 不能简单地视线路为外激干扰。换言之, 线路也并不存在独立于列车的激扰特性。引起系统产生振动和其它动力作用的是钢轨和车轮的滚动面上实际存在的不平顺和其它几何技术特性,当然还有列车中车辆与车辆之间, 机车与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

港口起重机小车轮轨接触的有限元分析(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港口起重机小车轮轨接触的有 限元分析(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港口起重机小车轮轨接触的有限元分析 (新编版) 利用ANSYS10.0软件进行轮轨弹性接触有限元分析。文章分别对不同载荷条件下,小车轮轨接触在不同的初始接触位置处的应力进行分析,得出小车横向偏移对接触应力分布的影响。 随着世界贸易量大幅增长,世界各个港口之间的货物吞吐量逐年增加。世界各港口,特别是集装箱港及大型散货港在最近十几年发展迅猛,随着各个港口码头对装卸效率要求的大幅提高,桥式起重机正趋于大型化、高速化发展。起重量越来越大。工作速度越来越高,不可避免的小车运行速度也加快。小车运行速度的加快也使得小车车轮发生和横向移动,对小车运行的稳定性带来威胁。导向装置间隙引起的部分偏斜、轨道侧面或者水平轮的磨损引起的部分偏斜和轨道水平面上的直线性公差引起的部分偏斜都将造成车轮走

偏。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数值分析 在实际接触中,由于车轮的横向移动导致初始位置发生改变。我们考虑了四种典型的横截面接触位置,将有限元方法求得的计算值与赫兹接触理论值做出比较。分析在不同的接触位置处应力的分布情况。 在本次模型中采用800t/h的卸船机小车运行轨道进行分析,小车轨道与主轨道相同。 由于车轮的横向运动,轮廓的每一处都可能发生接触。对于车轮和轨道接触的四个不同横截面位置处,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为了得到满意的接触结果,接近接触区的轮轨网格对四个模型中任何一个都是适用的。 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赫兹理论值进行比较,如下表所示: 表2-1加载100t时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赫兹理论值 图形 a

★★★装配体有限元分析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装配体有限元分析 模拟装配体的本质就是设置零件与零件之间的接触问题。 装配体的仿真所面临的问题包括: (1)模型的简化。这一步包含的问题最多。实际的装配体少的有十几个零件,多的有上百个零件。这些零件有的很大,如车门板;有的体积很小,如圆柱销;有的很细长,如密封条;有的很薄且形状极不规则,如车身;有的上面钻满了孔,如连接板;有的上面有很多小突起,如玩具的外壳。在对一个装配体进行分析时,所有的零件都应该包含进来吗?或者我们只分析某几个零件?对于每个零件,我们可以简化吗?如果可以简化,该如何简化?可以删除一些小倒角吗?如果删除了,是否会出现应力集中?是否可以删除小孔,如果删除,是否会刚好使得应力最大的地方被忽略?我们可以用中面来表达板件吗?如果可以,那么,各个中面之间如何连接?在一个杆件板件混合的装配体中,我们可以对杆件进行抽象吗?或者只是用实体模型?如果我们做了简化,那么这种简化对于结果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大致的误差范围吗?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仔细考虑。 (2)零件之间的联接。装配体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零件多,而在零件之间发生了关系。我们知道,如果零件之间不能发生相对运动,则直接可以使用绑定的方式来设置接触。如果零件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运动,则至少可以有两种选择,或者我们用运动副来建模,或者,使用接触来建模。如果使用了运动副,那么这种建模方式对于零件的强度分析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在运动副的附近,我们所计算的应力其精确度大概有多少?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接触呢?又应该使用哪一种接触形式呢? (3)材料属性的考虑。在一个复杂的装配体中所有的零件,其材料属性多种多样。我们在初次分析的时候,可以只考虑其线弹性属性。但是对于高温,重载,高速情况下,材料的属性不再局限于线弹性属性。此时我们恐怕需要了解其中的每一种材料,它是超弹性的吗?是哪一种超弹性的?它发生了塑性变形吗?该使用哪一种塑性模型?它是粘性的吗?它是脆性的吗?它的属性随着温度而改变吗?它发生了蠕变吗?是否存在应力钢化问题?如此众多的零件,对于每一个零件,我们都需要考察其各种各样的力学属性,这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问题。(4)有限元网格的划分。我们知道,通过WORKBENCH,我们只需要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得到一个粗糙的网格模型。但是如果从HYPERMESH的角度来看,ANSYS自动划分的网格,很多都是不合理的,质量较差而不能使用。那么对于装配体中的每个零件,我们该如何划分网格?对于每一个零件,我们是否要对之进行切割形成规则的几何体后,然后尽量使用六面体网格?如果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摘要:本文针对ANSYS有限元齿轮接触仿真进行了探讨,计算齿轮的等效应力和接触应力,对齿轮的弯曲强度失效和接触疲劳失效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出了相互啮合齿轮在静态情况下,等效应力和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齿轮与不同直径齿轮接触时,等效应力和接触应力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齿轮接触有限元等效应力接触应力 ANSYS 引言 齿轮的接触问题是典型的接触非线性问题,在传统的计算设计方法中,我们通常将非线性问题进行一定的简化与假设,使之变为线性问题来求解,但是这种计算方法的结果不是十分精确。本文基于ANSYS软件建立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对静载荷作用下齿轮接触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求得齿轮接触问题更为精确的解,为解决齿轮接触问题提供了一定依据。 1 齿轮传动失效分析 齿轮传动的失效主要是轮齿的失效。根据齿轮传动工作和使用条件的不同,齿轮传动也就有不同的失效形式。主要的失效形式有轮齿的折断、齿面疲劳点蚀、磨损、胶合和塑性变形等。设计齿轮传动时,应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按可能发生的主要损伤或失效形式来进行相应的强度计算,有时以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为主,有时以齿面接触疲劳为主。这些问题采用有限元法来计算是十分方便的,下面我们将通过ansys对传动比不同的3组齿轮进行有限元分析。 2 有限元模型及其求解 2.1模型的建立 齿轮均选用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模数m=3,压力角α=20°,齿数分别为Z1=35、Z2=25、Z3=20,传动比分别为35:35、25:35、20:35。在建模时考虑到齿轮具有轴对称结构,每个齿的受力情况基本相同,因此可以将齿轮模型简化为平面问题,这样可以节省大量计算时间。先在三维设计软件Pro/E中生成齿轮的三维模型,再将模型保存为iges格式,然后导入到ansys中,删除多余面,仅剩下齿轮端面,并复制一个齿轮并调整角度,可得如图1所示的齿轮实体模型。

(完整word版)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比较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比较(购买必看)-转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不断建造更为快速的交通工具、更大规模的建筑物、更大跨度的桥梁、更大功率的发电机组和更为精密的机械设备。这一切都要求工程师在设计阶段就能精确地预测出产品和工程的技术性能,需要对结构的静、动力强度以及温度场、流场、电磁场和渗流等技术参数进行分析计算。例如分析计算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在地震时所受到的影响,看看是否会发生破坏性事故;分析计算核反应堆的温度场,确定传热和冷却系统是否合理;分析涡轮机叶片内的流体动力学参数,以提高其运转效率。这些都可归结为求解物理问题的控制偏微分方程式,这些问题的解析计算往往是不现实的。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和数值分析方法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 nalysis)方法则为解决这些复杂的工程分析计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工程实践中,有限元分析软件与CAD系统的集成应用使设计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设计功能,减少设计成本; 缩短设计和分析的循环周期; 增加产品和工程的可靠性; 采用优化设计,降低材料的消耗或成本; 在产品制造或工程施工前预先发现潜在的问题; 模拟各种试验方案,减少试验时间和经费; 进行机械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 在大力推广CAD技术的今天,从自行车到航天飞机,所有的设计制造都离不开有限元分析计算,FEA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国际上早20世纪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具有强大功能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在1965年委托美国计算科学公司和贝尔航空系统公司开发的NASTRAN有限元分析系统。该系统发展至今已有几十个版本,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有限元分析系统。从那时到现在,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也发展了一批规模较小但使用灵活、价格较低的专用或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主要有德国的ASKA、英国的PA FEC、法国的SYSTUS、美国的ABQUS、ADINA、ANSYS、BERSAFE、BOSOR、COSMOS、ELAS、MARC和STARDYNE等公司的产品。 以下对一些常用的软件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1. LSTC公司的LS-DYNA系列软件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1 概述 在科学技术领域,对于许多力学问题和物理问题,人们已经得到了它们所应遵循的基本方程(常微分方程或偏微分方程)和相应的定解条件(边界条件)。但能够用解析方法求出精确解的只是少数方程性质比较简单,并且几何形状相当规则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工程实际问题,由于方程的某些特征的非线性性质,或由于求解区域的几何形状比较复杂,则不能得到解析的答案。这类问题的解决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引入简化假设,将方程和几何边界简化为能够处理的情况,从而得到问题在简化状态下的解答。但是这种方法只是在有限的情况下是可行的,因为过多的简化可能导致误差很大甚至是错误的解答。因此人们多年来一直在致力于寻找和发展另一种求解途径和方法——数值解法。特别是五十多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已成为求解科学技术问题的主要工具。 已经发展的数值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有限差分法为代表,主要特点是直接求解基本方程和相应定解条件的近似解。其具体解法是将求解区域划分为网格,然后在网格的结点上用差分方程来近似微分方程,当采用较多结点时,近似解的精度可以得到改善。但是当用于求解几何形状复杂的问题时,有限差分法的精度将降低,甚至发生困难。 另一类数值分析方法是首先建立和原问题基本方程及相应定解条件相等效的积分提法,然后再建立近似解法并求解。如果原问题的方程具有某些特定的性质,则它的等效积分提法可以归结为某个泛函的变分,相应的近似解法实际上就是求解泛函的驻值问题。诸如里兹法,配点法,最小二乘法,伽辽金法,力矩法等都属于这一类方法。但此类方法也只能局限于几何形状规则的问题,原因在于它们都是在整个求解区域上假设近似函数,因此,对于几何形状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建立合乎要求的近似函数。 1960年,R.W.CLOUGH发表了有限单元法的第一篇文献“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Plane Stress Analysis”,这同时也标志着有限单元法(FEM)的问世。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有限个,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联接在一起的单元的组合体。由于单元能按不同的联结方式进行组合,且单元本身又可以有不同形状,因此可以模型化几何形状复杂的求解域。并且可以利用在每一个单元假设的近似函数来分片地表示全求解域上待求的未知场函数,从而使一个连续的无限自由度问题变成离散的有限自由度问题。 现已证明,有限单元法是基于变分原理的里兹法的另一种形式,从而使里兹法分析的所有理论基础都适用于有限单元法,确认了有限单元法是处理连续介质问题的一种普遍方法。利用变分原理建立有限元方程和经典里兹法的主要区别是有限单元法假设的近似函数不是在全求解域而是在单元上规定的,而且事先不要求满足任何边界条件,因此可以用来处理很复杂的连续介质问题。 在短短四十余年的时间里,有限单元的分析方法已经迅速地发展为适合于使用各种类型计算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一种相当普及的方法。如今,有限元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门类,已经成为工程师和科研人员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有限单元法的应用围已由弹性力学平面问题扩展到空间问题,板壳问题,由静力平衡问题扩展到稳定问题,动力问题和波动问题。分析的对象从弹性材料扩展到塑性,粘弹性,粘塑性和复合材料等,从固体

基于Cowper-Symonds本构关系的轮轨滚动接触行为有限元分析

基于Cowper-Symonds本构关系的轮轨滚动接触行为有限元分析铁路运输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轮轨间的接触和相互作用则一直是铁路领域内被众多学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这是因为轮对和轨道担任着铁路系统中最重要的角色,严重的轮轨故障必然会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不断提升,轮轨的损伤也会加剧,尤其是在高速列车的运用中,惯性效应变得不容忽视,材料的应变率效应也将更加显著的体现出来。然而,由于轮轨接触问题中存在着材料、几何和接触非线性,导致高速轮轨系统的动态接触行为十分的复杂,同时这也是研究该问题的意义所在。 因此,建立了三维轮轨滚动接触模型,并采用显式有限元软件LS-DYNA进行仿真计算,模型中考虑了轮轨接触的材料、几何和接触非线性,并考虑了应变率相关的材料参数,以研究动态轮轨接触行为。为了给轮轨滚动接触行为仿真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应变率相关的力学参数,采用HTM5020型高速拉伸试验机开展了D1轮辋钢和U71Mn轨钢在中应变率范围内的动态拉伸力学性能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塑性流动应力-应变响应曲线,建立了基于Cowper-Symonds经验性模型的动态本构关系。 同时还将三维轮轨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拓展运用到轮对通过曲线的工况,考虑了曲线轨道的超高、轮对的横移和侧滚角。在直道工况下,以列车速度、轴重和材料的应变率效应为影响因素,进行轮轨动态响应的分析;在弯道工况下,以轨道曲线半径、轴重和材料的应变率效应为影响因素,进行轮轨动态响应的分析。 对轮轨动态响应的分析,包含:轮轨接触力、von-Mises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车轴轴心垂向加速度、直道下车轮踏面与轨面初始接触点的横向位移和弯

有限元分析系统ABAQUS中的特征技术

2006年 工 程 图 学 学 报2006第5期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No.5 有限元分析系统ABAQUS中的特征技术 张玉峰1,朱以文1,丁宇明2 (1.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2.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 ABAQUS是目前最先进的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系统,也是唯一应用了特征技术的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剖析其特征技术应用的特点及其问题,对自主开发基于特征的有限元建模软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介绍了ABAQUS中基于零件和装配概念的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式,其次分析研究了ABAQUS前处理模块ABAQUS/CAE中的特征技术及其应用特点,具体分析并总结了其形状特征的分类及生成方法,剖析了ABAQUS 中分析属性(分析类型、材料、载荷和边界条件等)与特征之间的关系,网格生成与特征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了其特征技术应用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给出了进一步改进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特征技术;分析;ABAQUS软件;特征造型;有限元分析; 形状特征;分析属性特征;系统集成 中图分类号:TP 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158(2006)05-0142-07 Feature Technology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ystem ABAQUS ZHANG Yu-feng1, ZHU Yi-wen1, DING Yu-ming2 ( 1.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China; 2. School of Urban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China ) Abstract: Nowadays, ABAQUS is the most advanc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ystem for solving non-linear problems in the world. It is also only on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ystem which applies feature technology. Studying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some problems of featur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feature-based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software by ourselves. First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odeling mode of ABAQUS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nceptions of part and assemble, secondly, studies feature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ABAQUS/CAE——the preprocessing module of ABAQUS, concretely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ategory of form feature and its generation methods, especially studies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feature and analysis attribute feature (analysis type, material, load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etc.),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feature and mesh generation, finall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ABAQUS has some deficiencies in applying feature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some advice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s of ABAQUS.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feature technology; analysis; ABAQUS; feature-based model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m feature; analysis attribute feature; system integrating 收稿日期:2006-04-30 作者简介:张玉峰(1966-),男,甘肃礼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CG&CAD,结构工程,基于数字影像和激光扫描的三

ABAQUS有限元接触分析的基本概念

ABAQUS有限元接触分析的基本概念2009-11-24 00:06:28 作者:jiangnanxue 来源:智造网—助力中国制造业创新—https://www.360docs.net/doc/0713399224.html,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是一门复杂的工程科学,涉及仿真技术、软件、产品设计和力学等众多领域。世界上几大CAE公司各自以其独到的技术占领着相应的市场。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非线性力学用户群,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之一。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交通、土木工程、国防军工、水利水电、生物医学、电子工程、能源、地矿、造船以及日用家电等工业和科学研究领域。ABAQUS在技术、品质和可靠性等方面具有卓越的声誉,可以对工程中各种复杂的线性和非线性问题进行分析计算。 《ABAQUS有限元分析常见问题解答》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使用ABAQUS建模分析过程中的各种常见问题,并以实例的形式教给读者如何分析问题、查找错误原因和尝试解决办法,帮助读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ABAQUS有限元分析常见问题解答》一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16.1.1 点对面离散与面对面离散 【常见问题16-1】 在ABAQUS/Standard分析中定义接触时,可以选择点对面离散方法(node-to-surface-dis - cre-tization)和面对面离散方法(surface-to-surface discretization),二者有何差别? 『解答』 在点对面离散方法中,从面(slave surface)上的每个节点与该节点在主面(master surface)上的投影点建立接触关系,每个接触条件都包含一个从面节点和它的投影点附近的一组主面节点。 使用点对面离散方法时,从面节点不会穿透(penetrate)主面,但是主面节点可以穿透从面。 面对面离散方法会为整个从面(而不是单个节点)建立接触条件,在接触分析过程中同时考虑主面和从面的形状变化。可能在某些节点上出现穿透现象,但是穿透的程度不会很严重。 在如图16-l和图16-2所示的实例中,比较了两种情况。

过盈配合应力的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过盈配合应力的接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作者:许小强赵洪伦 摘要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提出过盈配合应力的动态和静态两种有限元分析方法,并以铁道车辆某高速轮对组装的过盈装配为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比较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分析了过盈量、摩擦系数、形状误差对装配应力的影响,结果对于确定合理过盈量和改进加工工艺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过盈配合接触非线性接触应力 0引言 在机械工程实际中普遍采用过盈配合来传递扭矩和轴向力,例如轴承配合、轴瓦配合、铁道车辆的轮轴、制动盘等。它是利用过盈量产生半径方向的接触面压力,并依靠由该面压力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扭矩和轴向力。由于过盈配合两个相配合的接触面上不能粘贴应变片,因此难以对其应力状态进行测定,对整个组装过程的应力状态更难以进行跟踪研究,而且这种配合方式往往承受着交变载荷的作用,配合面间可能发生相对滑动,这一滑动是随着应力变化而变化的,因而配合面边缘的接触状态和应力状态也随着应力的交变而变化,表现出复杂的状态,因此一般只能凭经验确定采用的过盈量。从力学角度看,这类问题属于接触非线性问题,传统的弹性接触解法已难以处理,可采用光弹性模拟实验进行研究,但只能反映应力分布趋势。近年来,随着非线性理论的不断完善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来分析这类问题已日趋成熟。 铁道车辆随着向高速、重载不断发展,对轮轴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表明,轮轴配合部位的应力状态对车轴的疲劳强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轮对配合部位的宏观接触应力状态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指导轮对制造标准的制定、高速重载轮对的设计和加工工艺的改进,以提高轮对的抗疲劳性能。 本文利用著名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针对过盈配合的压力压装法和温差组装法对这类问题提出动态和静态两种仿真计算方法,并以铁道车辆某高速轮对的配合为例进行了计算,对比了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分析了过盈量、摩擦系数、形状误差等因素对装配应力的影响。

轮轨接触力学

轮轨接触力学

轮轨接触动力学报告 —关于轮轨接触动力学的思考 年级:2013级 专业:载运工具应用工程 姓名:刘新龙 学号:13217021

关于轮轨接触动力学的思考 提高机车运行速度和加大牵引能力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而达到这 一目的就必须深入轮轨关系的理论研究,改善机车的粘着利用水平。轮轨关系则是机车车辆、轨道系统中最基本、最复杂的一个问题,是特殊的、典型的三维滚动摩擦接触问题。接触理论始于1882年, 由H. Hertz发表的经典论文《论弹性固体的接触》。他提出了椭圆接触面的假设, 把三维接触问题简化为弹性无限半空间问题。Hertz的研究成果为接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Hertz理论仅局限于无摩擦表面及理想弹性固体, 对于轮轨这样复杂的三维滚动接触问题显然是不能准确求解的。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在轮轨滚动接触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都取 得了很大进展,但随着铁路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用解析解法解决轮轨关系问题的局限性也愈加突出。在高速和重载的要求下,轮轨的波磨问题、疲劳损伤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轮轨间作用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现有轮轨滚动接触理论的基础上,使用有限元方法以精确模拟轮轨的几何形状及 其相互接触关系,将是今后解决轮轨关系问题的主要途径。 不断增长的运输量, 要求铁路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增加货物列车的重量, 提高客运列车的速度和运行品质。因此, 新型机车车辆的设计、制造和线路的建设与维护, 都迫切需要预知轮轨之间的动力作用特性。而现在人类已经能够准确地模拟一个飞行体在宇宙空间的运动并进行精确控制, 但却不能精确摸拟铁路轮轨的相互作用。可见轮——轨关系及车辆——线路相互作用仍然是铁道车辆动力学的中心课题。机车车辆或者列车与铁道线路是一个整体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它们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因此在研究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时, 不能简单地视线路为外激干扰。换言之, 线路也并不存在独立于列车的激扰特性。引起系统产生振动和其它动力作用的是钢轨和车轮的滚动面上实际存在的不平顺和其它几何技术特性,当然还有列车中车辆与车辆之间, 机车与车辆之 间的相互作用。

ABAQUS有限元接触分析的基本概念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是一门复杂的工程科学,涉及仿真技术、软件、产品设计和力学等众多领域。世界上几大CAE公司各自以其独到的技术占领着相应的市场。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非线性力学用户群,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之一。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交通、土木工程、国防军工、水利水电、生物医学、电子工程、能源、地矿、造船以及日用家电等工业和科学研究领域。ABAQUS在技术、品质和可靠性等方面具有卓越的声誉,可以对工程中各种复杂的线性和非线性问题进行分析计算。 《ABAQUS有限元分析常见问题解答》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使用ABAQUS 建模分析过程中的各种常见问题,并以实例的形式教给读者如何分析问题、查找错误原因和尝试解决办法,帮助读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ABAQUS有限元分析常见问题解答》一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16.1.1点对面离散与面对面离散 【常见问题16-1】 在ABAQUS/Standard分析中定义接触时,可以选择点对面离散方法(node-to-surface-dis-cre-tization)和面对面离散方法(surface-to-surfacediscretization),二者有何差别? 『解答』 在点对面离散方法中,从面(slavesurface)上的每个节点与该节点在主面(mastersurface)上的投影点建立接触关系,每个接触条件都包含一个从面节点和它的投影点附近的一组主面节点。 使用点对面离散方法时,从面节点不会穿透(penetrate)主面,但是主面节点可以穿透从面。 面对面离散方法会为整个从面(而不是单个节点)建立接触条件,在接触分析过程中同时考虑主面和从面的形状变化。可能在某些节点上出现穿透现象,但是穿透的程度不会很严重。 在如图16-l和图16-2所示的实例中,比较了两种情况。

基于ANSYS的齿轮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基于ANSYS的齿轮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一、研究现状及研究主要成果 1. 《基于ANSYS的渐开线啮合齿轮有限元分析》中指出: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啮合齿轮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的非线性接触分析功能,对啮合齿轮的接触问题进行仿真,计算出接触应力,为齿轮的强度计算和设计在方法上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建立了渐开线圆柱啮合齿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齿轮系统整体分析中接触对的建立、齿轮加载方式的选择;研究了齿轮副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在圆柱面的节点上加切向力来代替力矩的加载方式,对齿轮面接触参数进行设置,并且得到了接触分析的最终结果,说明该有限元建模的方法是可行的,为将来齿轮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2.《基于ANSYS的多齿差摆线齿轮有限元分析》中指出:应用ANSYS分析软件对多齿差摆线齿轮进行建模,推导出不同啮合相位角摆线齿轮根部应力计算公式,计算了不同啮合相位角摆线齿轮根部应力,找出齿轮齿根过渡圆弧半径与齿根处最大应力的关系和摆线齿轮根部过渡圆弧半径对齿轮根部应力的影响。摆线齿轮在齿顶啮合时齿轮根部具有最大应力值,采用了过渡圆弧的摆线齿轮齿根危险截面处的最大应力值明显比未采用过渡圆弧的摆线齿轮低,危险截面处的最大应力值随着过渡圆弧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当圆弧半径较小时最大应力减小趋势较快,当圆弧半径逐渐增大时应力减小趋势逐渐变缓。 3.《齿轮接触有限元分析》指出:计算接触非线性问题有许多方法,例如罚函数法、拉格朗日乘子法等,其中罚函数法由于其经济和方便而得到广泛使用。过去使用点-点接触单元,求解接触问题,对于象齿轮类接触,模型构造很麻烦,计算结果精度和准确性很难保证。随着计算机和有限元法的发展,新的接触单元法产生精确的几何模型,自动划分网格,适应求解。通过接触仿真分析研究了通用接触单元在轮齿变形和接触应力计算中的应用。建立了一对齿轮接触仿真分析的模型,并使用新的接触单元法计算了轮齿变形和接触应力,与赫兹理论比较,同时也计算了摩擦力对接触应力的影响。计算分析了单元离散、几何、边界范围与加载或约束处理方式的误差,建立了一个计算轮齿变形和接触应力的标准,说明了新的接触单元法的精确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4.《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有限元仿真分析》中指出:ANSYS软件对齿轮变形和齿根应

有限元d 分析与介绍

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还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即单元,就可以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的真实系统。 有限元分析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它将求解域看成是由许多称为有限元的小的互连子域组成,对每一单元假定一个合适的(较简单的)近似解,然后推导求解这个域总的满足条件(如结构的平衡条件),从而得到问题的解。这个解不是准确解,而是近似解,因为实际问题被较简单的问题所代替。由于大多数实际问题难以得到准确解,而有限元不仅计算精度高,而且能适应各种复杂形状,因而成为行之有效的工程分析手段。 有限元是那些集合在一起能够表示实际连续域的离散单元。有限元的概念早在几个世纪前就已产生并得到了应用,例如用多边形(有限个直线单元)逼近圆来求得圆的周长,但作为一种方法而被提出,则是最近的事。有限元法最初被称为矩阵近似方法,应用于航空器的结构强度计算,并由于其方便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而引起从事力学研究的科学家的浓厚兴趣。经过短短数十年的努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有限元方法迅速从结构工程强度分析计算扩展到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成为一种丰富多彩、应用广泛并且实用高效的数值分析方法。 有限元方法与其他求解边值问题近似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近似性仅限于相对小的子域中。20世纪60年代初首次提出结构力学计算有限元概念的克拉夫(Clough)教授形象地将其描绘为:“有限元法=Rayleigh Ritz法+分片函数”,即有限元法是Rayleigh Ritz法的一种局部化情况。不同于求解(往往是困难的)满足整个定义域边界条件的允许函数的Rayleigh Ritz法,有限元法将函数定义在简单几何形状(如二维问题中的三角形或任意四边形)的单元域上(分片函数),且不考虑整个定义域的复杂边界条件,这是有限元法优于其他近似方法的原因之一。

ABAQUS有限元接触分析的基本概念

ABAQUS有限元接触分析的基本概念 来源:机械工业出版社《ABAQUS有限元分析常见问题解答》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是一门复杂的工程科学,涉及仿真技术、软件、产品设计和力学等众多领域。世界上几大CAE公司各自以其独到的技术占领着相应的市场。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非线性力学用户群,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大型通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之一。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汽车交通、土木工程、国防军工、水利水电、生物医学、电子工程、能源、地矿、造船以及日用家电等工业和科学研究领域。ABAQUS在技术、品质和可靠性等方面具有卓越的声誉,可以对工程中各种复杂的线性和非线性问题进行分析计算。 《ABAQUS有限元分析常见问题解答》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使用ABAQUS建模分析过程中的各种常见问题,并以实例的形式教给读者如何分析问题、查找错误原因和尝试解决办法,帮助读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ABAQUS有限元分析常见问题解答》一书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16.1.1 点对面离散与面对面离散 【常见问题16-1】 在ABAQUS/Standard分析中定义接触时,可以选择点对面离散方法(node-to-surface-dis- cre-tization)和面对面离散方法(surface-to-surface discretization),二者有何差别? 『解答』 在点对面离散方法中,从面(slave surface)上的每个节点与该节点在主面(master surface)上的投影点建立接触关系,每个接触条件都包含一个从面节点和它的投影点附近的一组主面节点。 使用点对面离散方法时,从面节点不会穿透(penetrate)主面,但是主面节点可以穿透从面。 面对面离散方法会为整个从面(而不是单个节点)建立接触条件,在接触分析过程中同时考虑主面和从面的形状变化。可能在某些节点上出现穿透现象,但是穿透的程度不会很严重。 在如图16-l和图16-2所示的实例中,比较了两种情况。

主流CAE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比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在不断建造更为快速的交通工具、更大规模的建筑物、更大跨度的桥梁、更大功率的发电机组和更为精密的机械设备。这一切都要求工程师在设计阶段就能精确地预测出产品和工程的技术性能,需要对结构的静、动力强度以及温度场、流场、电磁场和渗流等技术参数进行分析计算。例如分析计算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在地震时所受到的影响,看看是否会发生破坏性事故;分析计算核反应堆的温度场,确定传热和冷却系统是否合理;分析涡轮机叶片内的流体动力学参数,以提高其运转效率。这些都可归结为求解物理问题的控制偏微分方程式,这些问题的解析计算往往是不现实的。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和数值分析方法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方法则为解决这些复杂的工程分析计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工程实践中,有限元分析软件与CAD系统的集成应用使设计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加设计功能,减少设计成本; 缩短设计和分析的循环周期; 增加产品和工程的可靠性; 采用优化设计,降低材料的消耗或成本; 在产品制造或工程施工前预先发现潜在的问题; 模拟各种试验方案,减少试验时间和经费; 进行机械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 在大力推广CAD技术的今天,从自行车到航天飞机,所有的设计制造都离不开有限元分析计算,FEA 在工程设计和分析中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国际上早20世纪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发具有强大功能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在1965年委托美国计算科学公司和贝尔航空系统公司开发的NASTRAN有限元分析系统。该系统发展至今已有几十个版本,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有限元分析系统。从那时到现在,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和大学也发展了一批规模较小但使用灵活、价格较低的专用或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主要有德国的ASKA、英国的PAFEC、法国的SYSTUS、美国的ABQUS、ADINA、ANSYS、BERSAFE、BOSOR、COSMOS、ELAS、MARC和STARDYNE等公司的产品。 以下对一些常用的软件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1. LSTC公司的LS-DYNA系列软件 LS-DYNA是一个通用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有限元程序,最初是1976年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由J.O.Hallquist 主持开发完成的,主要目的是为核武器的弹头设计提供分析工具,后经多次扩充和改进,计算功能更为强大。此软件受到美国能源部的大力资助以及世界十余家著名数值模拟软件公司(如ANSYS、MSC.software、ETA等)的加盟,极大地加强了其的前后处理能力和通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软件的广告中声称可以求解各种三维非线性结构的高速碰撞、爆炸和金属成型等接触非线性、冲击载荷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问题。即使是这样一个被人们所称道的数值模拟软件,实际上仍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在爆炸冲击方面,功能相对较弱,其欧拉混合单元中目前最多只能容许三种物质,边界处理很粗糙,在拉格朗日——欧拉结合方面不如DYTRAN灵活。虽然提供了十余种岩土介质模型,但每种模型都有不足,缺少基本材料数据和依据,让用户难于选择和使用。2. MSC.software公司的DYTRAN软件 当前另一个可以计算侵彻与爆炸的商业通用软件是MSC.Software Corporation ( MSC公司) 的MSC.DYTR AN程序。该程序在是在LS-DYNA3D的框架下,在程序中增加荷兰PISCES INTERNATIONAL公司开发的PICSES的高级流体动力学和流体——结构相互作用功能,还在PISCES的欧拉模式算法基础上,开发了物质流动算法和流固耦合算法。在同类软件中,其高度非线性、流—固耦合方面有独特之处。MSC.DYTR AN的算法基本上可以概况为:MSC.DYTRAN采用基于Lagrange格式的有限单元方法(FEM)模拟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用基于纯Euler格式的有限体积方法(FVM)描述材料(包括气体和液体)流动,对通过流体与固体界面传递相互作用的流体—结构耦合分析,采用基于混合的Lagrange格式和纯Euler 格式的有限单元与有限体积技术,完成全耦合的流体-结构相互作用模拟。MSC.DYTRAN用有限体积法跟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