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星是怎样炼成的(精)

合集下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详细版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详细版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详细版本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32年至1934年间创作的小说。小说以主人公帕维尔·科尔切金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反映了从1900年代到1917年俄国革命时期,俄罗斯各阶层在历史大背景下的命运与奋斗。
故事从帕维尔的童年和家庭状况开始,他的父亲是一个贫苦的小业主,一家人过着很艰苦的生活。帕维尔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但他需要通过艰苦的劳动来赚取学费并进入工程学院。
在炼钢厂工作期间,帕维尔结识了许多工人来的妻子娜佳。在革命爆发后,帕维尔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在战争中展现了他的勇气和毅力。
小说的主题包括个人成长、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揭示了20世纪初期俄罗斯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不平等。小说的结尾,帕维尔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开始了钢铁生产的工作。他的故事象征着一代人的奋斗和追求,同时也预示着俄罗斯钢铁工业的蓬勃发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影响力非常广泛,被认为是苏联文学的经典之一。该小说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舞台剧,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至全世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介及写作背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介及写作背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介及写作背景对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的顽强精神深深感动读者,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那么除了知道文章内容,我们还需要了解它的写作背景,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准备的,请好好品读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介:作者: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是前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

1904年9月22日出生于工人家庭。

因家境贫寒,11岁便开始当童工,15岁上战场,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23岁双目失明,25岁身体瘫痪,1936年12月22日去世,年仅32岁。

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小说的结尾说,保尔在近乎绝望的期待中,终于迎来了州委的电报:“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现实生活中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却没有那么幸运,而是经历了更多的磨难。

小说寄给出版社之后,开头吃了个闭门羹——退稿。

后来经过朋友们的努力,才被一家杂志社小心翼翼地接受。

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家乡烈士墓前的一段独白,成为了千百万青年的座右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写作背景:作者是一个红军中的骑兵,在1920年秋在国内战争中的一场战斗中负重伤,23岁时全身瘫痪,24岁时双目失明、脊椎硬化。

但他的毅力惊人,凭着口述请人纪录写成这部基于本人故事的小说。

小说写成后被出版社多次退稿,后经朋友们的努力在《青年近卫军》杂志上从1932年到1934年分11期连载发表。

小说受到评论界的冷遇,但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追捧。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内容提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内容提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内容提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重残盲人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反映二三十年代青年参与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参与重建国民经济火热斗争的长篇小说。

作者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生于乌克兰的一个工人家庭。

当过童工,饱尝过屈辱。

十月革命后投身于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1920年秋在战斗中负重伤,转到劳动战线,跳进第聂伯河打捞木材,因而患上伤寒和风湿症。

后来又因劳累过度,健康日益恶化,终于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他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把对旧生活自发的反抗改变为自觉的阶级意志。

保尔的成长不是“性格的自我发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忆自己一生时所说:“钢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


小说的全部描写都围绕着主人公的成长来展开,结构紧凑自然。

在刻画主人公性格的时候,又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他的优秀品质。

通过描写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
亦即怎样对待革命与个人、公与私、生与死等重大问题的态度,把保尔这一钢铁战士的形象塑造得格外丰满生动,光彩照人。

07.八年级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读解析

07.八年级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读解析

八年级语文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读解析作者简介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

创作这部书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故事就取材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保尔·柯察金: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①因救朱赫来而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②为了革命英勇作战,头部受伤,右眼失明;③为了革命牺牲了与冬妮娅的爱情。

钢铁般的意志。

筑路时,带领“潘克拉托夫小分队”克服种种困难疯狂地工作。

顽强奋斗,乐观豁达。

死神曾三次触及他,但他坚持写作并乐观地安慰妻子达雅。

朱赫来:革命的引路人。

引导像保尔一样的年轻人走上革命道路。

无私奉献,关爱他人。

修路视察时,送给保尔一双靴子和一把毛瑟枪。

坚强、刚毅、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很强的领导组织才能。

对自己所走的道路十分明确,对敌人极度憎恨,坚决和剥削者作顽强斗争。

冬妮娅:善良、大方、热情、身上有强烈的小资产阶级情调、贪图安逸的生活。

保尔年轻时的恋人,由于贪图安逸的生活,蜕变为时代的落伍者和寄生虫。

主题思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小说,是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小说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历程,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从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恢复国民经济各个时期的前苏联社会特点和时代气氛,热情歌颂了为祖国而战的前苏联年轻一代,展示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精神风貌。

作品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这部小说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是生活的教科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简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作品,该小说被认为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最杰出的文学作品之一。

小说以描绘工人阶级矿工帕维尔·科尔察金的成长和奋斗为主线,生动地展示了俄国革命前后国家工业化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过程。

奥斯特洛夫斯基以其深入的观察力和生动的写作风格,成功地将波澜壮阔的历史与个人的成长经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工人阶级的个体,如何在历史的巨轮中不断反思和奋斗。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Nikolai Alexeevich Ostrovsky),1904年4月27日生于俄罗斯库尔斯克省的一个小镇里斯基,1963年12月22日因病在莫斯科逝世。

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从小就饱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

他的母亲是一位善良坚强的妇女,是他奋斗意志的榜样。

尽管身体条件不佳,但奥斯特洛夫斯基从小就展示出了出色的文学才华。

奥斯特洛夫斯基中学毕业后,他开始在乡村小学任教,同时加入了共青团,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在那个时期,俄国正在进行剧烈的社会变革,这对后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亲眼目睹了工人阶级的劳动条件和生活困境,这些经历使他对社会的不公平和剥削产生了深深的痛苦和愤怒。

因此,他在日常生活和读书学习之余,不断深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第一部小说《天路》于1927年发表,描写了一位年轻女子对教育和文化的追求和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俄罗斯农民的贫困和不幸。

这部小说获得了成功,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因此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然而,他最著名的作品要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于1932年开始创作,直到1934年出版。

小说的完成可以说是一个煎熬的过程,尼古拉在写作过程中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挫折。

他的健康状态每况愈下,由于得了奇病,甚至在一些时期陷入了昏迷,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写作的决心和毅力。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内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内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里面的故事情节让我们印象深刻,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内容,希望有所帮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内容篇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保尔·柯察金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

保尔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

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侮辱。

十月革命爆发,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

朱赫莱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

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

保尔与朱赫莱一起逃跑。

由于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

从监狱出来后,保尔跳进冬妮亚的花园。

冬妮亚和保尔产生了爱情。

在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

出院后,他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

冬妮亚和保尔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便分道扬镳。

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体质越来越坏。

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

他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

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内容篇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

所描述的事件发生于1915年到30年代初那一段历史时期。

保尔积极投身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中创造出奇迹。

保尔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保尔从未屈膝投降过。

他总是随时准备承受对自己最沉重的打击。

在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非常苦恼,不能自拔。

他曾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悲剧命运的打击,开始了为争取归队而进行的斗争。

保尔也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精编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章节内容知识点考点

精编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章节内容知识点考点

精编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章节内容知识点考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How Steel Was Made)是奥斯特洛夫
斯基的一部生动透彻的名著,记录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工业化的史诗。

该书介绍了当时俄国钢铁行业的工艺和发展情况,讲述了钢铁熔炼、铸造、加工等过程。

一、书中钢铁工艺
1.钢铁熔炼:书中介绍了钢铁熔炼的基本流程,其内容包括物
料采集、熔炼分离、熔炼过程、电熔、实验和检查等。

2.铸造:书中介绍了铸造的原理和方法、机械铸造、冶金铸造、铸件的检验和改良等,以及各种铸造机械的结构和使用规范等。

3.加工:书中对机械加工和冶金加工作了广泛阐述,包括切削
钢材、锻压、焊接、表面处理、热处理等等。

二、书中钢铁发展情况
1.钢铁企业发展:书中介绍了钢铁企业在经济联盟的支撑下、
创新科技的辅助下,多年发展的历程。

2.产品发展:书中记录了钢铁行业产品的发展情况,其中介绍
了火车钢轨的开发、大型农用机具的制造和战争器械的制造等,为军事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书中考点
1.书中记录的俄罗斯工业发展,包括钢铁工艺和产品发展。

2.书中提到的钢铁熔炼、铸造、加工等钢铁工艺及其详细流程。

3.书中提到的火车钢轨、大型农用机具、战争器械等钢铁制造
成果。

4.书中讨论的钢铁产业联盟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

5.书中记述的钢铁企业的发展历程与创新科技的辅助之间的关系。

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主要内容

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主要内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内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32年创作的一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帕维尔·科察金的成长故事。

年幼的帕维尔立志要为正义而战,成为一名革命者。

他离开了家乡,加入到工人运动中。

帕维尔进入了一家钢铁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

在厂里,他经历了艰苦的劳动和残酷的工作条件,但他坚持努力工作,努力学习。

他的同事们也是他的良师益友,他们教会了他关于生活、工作和革命的真谛。

随着时间的推移,帕维尔逐渐获得了技术的知识和经验,成为一名出色的工人。

最终,帕维尔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他成为一个典范,被尊为英雄。

他的奋斗和牺牲精神激励着身边的人,推动着革命的事业向前发展。

此外,苏联小说家迪米特里·彼得罗维奇·列维坦也写了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做保尔·科察金的人的奋斗历程。

保尔生在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并在同父亲一起在一座钢铁厂工作。

这家钢铁厂中,有着一种叫做“一个目标”的抽象概念,它代表着整个工厂的目标。

保尔非常尊敬他的父亲,他渴望成为像他父亲那样的劳动英雄,为实现“一个目标”而不断奋斗。

但不幸的是,他在成为工人的道路上遭遇到了许多意外和挫折。

在一次事故中,他的父亲死亡,这让他非常沮丧和失落。

之后,保尔进入了工人学校,学习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化学家。

他组织其他工人和技术专家一起工作,发明了一种新型的钢铁生产方法,使得钢铁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在工作中,保尔不断进步,不断学习,直到成为了一名全国知名的科学家。

他终于实现了他和父亲曾经渴望的“一个目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具体的信息可以查阅原著或者阅读相关书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星"是怎样炼成的
众所周知,体育热在长沙一直"高烧"未退,这与湖湘文化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而2000年悉尼奥运湘军8
将出征,创下7金1银5铜3破纪录的惊世佳绩,更为人们看好体育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们不妨看看"奥星"们走过的路,听听"奥星"们唱过的歌。
熊倪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熊倪在参加2000年奥运会之前,曾有过因失手而仅获银牌、铜牌的经历。当时18岁的熊倪,真正体会
到了竞技运动的残酷。是自己天分不够吗?不是。是自己不够刻苦吗?也不是!他想,也许这就是他的命。他
甚至不想再跳水了。此时,一直支持他的父母向他伸出了温暖的双手。母亲以默默无闻的关心表达她一如
既往的爱,父亲告诉他:"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话虽短,却发人警醒。就是这句话,伴随熊倪走过了
痛苦和失败,一直鼓励他登上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跳水金牌的领奖台。
奥运归来,荣誉与掌声都有了,熊倪还开办了自己的服饰公司,有人建议他急流勇退。但中国跳水的状
况熊倪最清楚,2000年中国奥运金牌榜需要他的加入。然而,复出的困难是明摆着的。停训近一年,熊倪
长胖了不少,要恢复状态,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而且,复出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如果比赛砸了,要
面临"英雄变狗熊"的尴尬。关键时刻,又是他父母深明大义,帮他顶住种种压力,鼓励他再度为国争光。
重上跳板之路是异常艰苦的。熊倪体质并不好,大运动量的训练使他几次体力透支,险些晕倒在游泳池
里,但熊倪咬牙坚持了下来,在他心里,燃烧着熊熊的爱国之情,他只想早点恢复状态,捍卫中国跳水的
荣誉。
回想起自己四次参加奥运会夺得3金1银1铜的历程,熊倪心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激,是他们鼓励他坚
定不移地走自己热爱的跳水之路。教导他具有一拼到底,永不言败的精神,使他圆了多年的梦想。

刘璇 又恨又爱是体操
5岁那年,刘璇进了长沙市少年宫体操班。从此以后,她的时间表就排得满满的:上午上学,下午1点
半到4点在业余体校练习,4点到7点再赶到专业队练习,7点回家以后,还得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作为
一个小学生,她够忙够累,但她从不抱怨。奶奶心疼她,不想让她再练了。但爸爸明白"玉不琢,不成器"
的道理,语重心长地告诉女儿 :"璇子,你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拿主意了。如果你想完成自己的心愿,
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不给自己留下遗憾,那你就要练下去。"就这样,家里又狠起心肠把她送到了体操
房。
一次,刘璇得了腮腺炎,爸爸替她请假在家里呆了几天。然而,真的空下来,刘璇却开始想念体操房,
想念海绵坑,想念那些跟她同甘共苦的小伙伴们。她磨着爸爸,要他带她去体校,爸爸明白女儿的心意,
就把她送了回去。
在刘璇心中,体操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而父母是最理解她这种心情的人,他们 对待环境的态度:
一种是躲避;一种是面对-适应、改变。
总在她疲惫泄气时给予鼓励支持,在她满足自得时给予鞭策警醒。刘璇奥运的金牌上有父母的一半功劳。

李小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李小鹏从小就爱蹦蹦跳跳,4岁时已能在床铺沙发上翻筋斗,靠着墙壁练倒立,家里的墙壁上到处留下
了他的脚印。他常常在长沙烈士公园玩耍,可以从烈士塔顶一路倒立着走下几百级阶梯。父母从不呵斥儿
子的调皮,任其天性自然地发展。
李小鹏5岁那年,父亲李真愚有一次路过贺龙体育场,看到门口贴着一张体校的招生广告,不由心中一
动 :儿子那么好动,何不让他试试?于是,便代小鹏报了名。从此,小鹏与体操结下了不解之缘。
初进体校,由于个子高,教练并不认为他在体操方面会有太大的发展。然而,李小鹏相当能吃苦,每次
训练都主动"讨"任务,"拖"时间,"出"花样,夜以继日地苦练。冬训中,他旧伤缠身,新伤不断,右肘关节
的伤影响到他在支撑项目上的发展,尤其是双脚跟腱伤,每次训练后都疼痛难忍。教练要求他每天都用中
药泡脚。中药泡脚要用热水,冬天还好,权当洗脚,夏天就苦了,屋里有空调,整个身子在清凉世界里,
惟有双脚处于"水深火热"中,那滋味真不好受。父母心疼他,但又明白"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在他们的
照顾与鼓励下,李小鹏硬是坚持了下来。他牢牢记着父亲说过的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李小鹏
成功了。他的启蒙教练邱琦感慨地说:"吃苦精神是件传家宝,李小鹏就是最好的佐证。"

杨霞 千难万难,最难是战胜自我
杨霞是个土家姑娘,从小就有"小力士"之称,邻居家砌房子,她能搬起100斤的水泥去帮忙。当体育老
师的二姐夫从她良好的身体素质中发觉了她的体育天赋,征求她父母的意见,父母一口应允。从此,杨霞
一步步变成了湘西飞出来的"金凤凰"。
为了迎接全运全,根据举重级别的调整,杨霞必须减掉5公斤体重,这只能采取少吃少喝的办法来解决。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更何况杨霞还要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训练时的饥肠辘辘还可以忍受,但嗓子
干渴却十分难熬。她有时听着外面自来水的哗哗声,忍不住有狂喝几口的冲动!降体重的关键阶段是赛前一
个月进行蒸气浴,这种专门的蒸气浴温度高达100多度,每降下1公斤体重,就要在里面蒸上30分钟。高
温对皮肤的刺激不说,室内空气不流通、呼吸非常困难。一次,她刚出蒸气浴房门就晕倒在地。父母看在
眼里,疼在心上。但为了女儿的事业,他们告诉女儿:做人最难的是战胜自我,能够战胜自我的人,万事
都能成功。每当痛苦难忍的时候,杨霞就暗自咬牙,以此勉励自己。家庭是她的精神支柱。

龚智超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龚智超8岁那年,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迷上了小小的羽毛球。但她少年丧父,家境不好,承受了一般同
龄人少有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而且她个子矮、力量小、身体单薄,先天条件不足。但她深知"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的道理。训练馆里,她每天穿着装有6公斤沙的特制训练服练步法、打球、跳绳、跑步。不管走
到哪里,她都随身带着一个铅球,以增加握拍的力量。她天天想着要比别人多练,希望教练多指点,希望
多和强对手训练。就是这"三多",使她终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队里领导和教练对她亲如家人的关怀和
激励是她至今奋斗不止的动力。
今天,每一颗"奥星"都璀璨夺目,我们的家长也许能从"奥星"是怎样炼成中悟出些什么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