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药集团:创新贯穿公司发展始终

合集下载

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河北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

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河北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

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河北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作者:王璐丹来源:《公关世界》2023年第15期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研制出我国首台全身双平面数字X线成像系统,填补该领域国内空白;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研发0.01毫米玻璃,刷新世界耐超高温玻璃最薄纪录……今年以来,河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时提出明确要求。

河北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做强新载体、打造策源地,发展新产业、形成增长极,培育新龙头、提升带动力。

今年5月1日拍攝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瞄准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医疗健康等产业领域,力促更多产业项目在保定落地生根。

(河北日报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7月21日,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易度河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只见工作人员操纵两个手柄,导管、导丝被手术机器人送入模拟人体动脉血管中……“今年3月,我们研制的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获国家批复,预计年内实现量产。

”该公司负责人史文宝说,正式投产后,公司将年产微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100台,每年市场“掘金”5亿元。

如今,300余家科技型企业入驻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获得知识产权1000余件,“创新雨林”生机盎然。

创新驱动,离不开平台载体的强力支撑“政府和市场双向发力,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提供平台”“充分利用国家技术创新平台,推动重大科学工程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今年以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倪岳峰多次深入科技园区、企业进行调研,就提升平台载体支撑能力提出要求。

京津科技创新要素密集,是一座创新“富矿”从基础设施的硬件支撑,到制度机制的软件保障,河北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行动,打造高能级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和专业化功能性平台,积极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让更多创新资源落脚河北。

中国制药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制药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制药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制药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
中国制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拥有许多规模庞大的制药企业,如中国
生物制药集团、海正药业集团等,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并在
国内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第二,中国制药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国制药企业加大了对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研发能力,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科研成果。

第三,中国制药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随着中国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制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
头角,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中国制药工业企业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
驱动发展。

随着国家对创新能力的高度重视,中国制药企业在技术创新方
面的努力将会得到更多的支持,未来中国制药企业将会有更多的科研成果
问世。

第二,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制药企业将加大与国外制药企业的合作,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合作等方式,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加强规
范管理。

中国制药企业将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研发管理等方面的力度,
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总体来看,中国制药工业企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国家对制药
工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中国制药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国际竞争等
方面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未来中国制药企业有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
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有企业改制创新经营模式增加收入来源

国有企业改制创新经营模式增加收入来源

国有企业改制创新经营模式增加收入来源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创新经营模式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旨在增加收入来源,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国有企业改制创新经营模式的必要性和方法,并提供一些成功案例作为参考。

一、国有企业改制创新经营模式的必要性国有企业改制的必要性在于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传统的国有企业往往受制于官僚机构的制约,运营效率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

而通过改制,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并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实现增加收入来源的目标。

二、国有企业改制创新经营模式的方法1. 股权结构调整:通过引入民间投资者,增加企业资本实力和经营能力。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来实现。

例如,中国石油、中国联通等企业成功引入民间资本,提升了企业价值。

2. 产业链延伸:通过将原有企业的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收购或兼并相关企业来实现。

例如,中国南方电网通过兼并多个地方电网公司,实现了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3. 创新技术应用:通过引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或对外技术引进来实现。

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通过与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机构合作,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 国际化运营:通过开展海外业务,拓展企业的市场空间。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跨国并购或拓展境外销售渠道来实现。

例如,中国移动在海外市场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国际业务,实现了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三、国有企业改制创新经营模式的成功案例1. 中国石化:通过引入民间投资者,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了股权结构的优化和企业效益的提升。

中国石化成功引入民营企业石药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引入了市场化运作机制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2. 中国铁建: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的提升。

中国铁建通过收购多家建筑、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相关企业,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的整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夯实基础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提高核心竞争力铺路——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夯实基础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为提高核心竞争力铺路——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夯实基础 深化改革 创新驱动为提高核心竞争力铺路——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发展纪实多年来,公司在国内外设计和监理了2000多个工程建设项目,其中,完成军工铀矿山设计近50座、铀水冶厂设计20余个、放射性选矿厂设计多座,以及铀矿冶(地质)退役治理设计30多项、城市放射性废物库设计等30多项、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设计30余项;完成民用医药化工设计1000余项,大中型民用建筑300余项,电力热力设计100多项;完成大中型工程监理90多项。

同时,在科学技术和工程设计领域荣获国家及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103项(其中国家级9项),获取科研成果奖130余项(其中国家级24项),获取国家专利23项。

一.以核为本,做强做优,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1.铀矿冶咨询设计主导地位突出公司承担了我国90%以上的铀矿山设计,为建立和巩固国家天然铀保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目前公司主要业务依然是从事国内外铀矿冶、铀地质类基建、技术改造、放射性废物治理、核电前期(包括土石方与边坡工程、砂石场加工工程等)及其他核工程的咨询设计工作,以及与铀矿冶和铀地质有关的核能开发和退役工程科研等任务。

按照“走出去,请进来”题记: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是由原中国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简称核四院)于2009年改制而成的。

核四院成立于1958年,是新中国组建的第一个大型铀矿冶设计院,现今发展成集设计、咨询、监理和工程总承包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甲级研究设计工程公司,拥有工程设计、咨询、监理等各项甲级资质23项。

的发展思路,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做好原有铀矿冶项目之外,努力经营和开拓其他核领域,积极参与放射性药品和加速器项目的咨询设计工作,开拓核技术应用市场,进一步增强承担其他核工程的设计能力。

公司还积极承担了《中国硬岩铀矿资源技术经济评价》、《中国砂岩型铀矿资源技术经济评价与分类研究》、《二连泥质砂岩铀矿采冶工艺研究》■ 张 磊等多项科研课题,为设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石药管理目标 -回复

石药管理目标 -回复

石药管理目标-回复石药管理目标指的是石药集团在管理层面上追求的具体目标。

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石药集团在管理方面一直秉持着高标准和严要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石药管理目标,并逐步回答。

第一部分:石药集团的背景和历史石药集团是中国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成立于1981年,总部位于广东深圳。

公司业务涵盖医药研发、生产、销售等多个领域,是中国医药产业链完整的综合性企业。

第二部分:石药管理目标的基本原则1. 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石药集团从始至终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追求卓越品质,同时注重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2. 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思维:石药集团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保持积极的创新意识,不断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提高竞争力。

3.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石药集团重视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培养有竞争力、有责任心的员工。

第三部分:石药管理目标的具体内容1. 发展高端制药技术:石药集团致力于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发展高端的制药技术,为医药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石药集团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放在首位,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和质量管控水平,确保产品达到国际标准。

3. 实现可持续发展:石药集团在管理方面追求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并积极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4. 销售和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石药集团致力于通过市场拓展和产品创新,实现销售和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

5. 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石药集团注重品牌建设,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四部分:石药管理目标的实现方法1.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石药集团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绩效考核等方面,为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石药集团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3. 加强内外部合作:石药集团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石药集团有限公司

石药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精神:忠正智信 追求卓越 决胜未来
• 忠:即忠诚、忠实、忠厚、忠勇、忠贞、一心不 二,它是人际间以信赖为基础的高尚情感。 • 正:正直、正派、光明磊落、浩然正气。堂堂正 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敢于和损害企业利益的 行为作斗争。 • 智:智慧和学习、创新能力,“智者不惑”。乘 天时,因地利,聚众智,创大业。 • 信:信念、信任和信誉。信守诺言,恪守信誉, 言必行,行必果,忠正为人,诚信谋事。货真价 实,重信厚义。 • “追求卓越,决胜未来” ,石药集团始终坚持突 破自我,不断创新,追求发展,创造一流的工作, 一流的产品,世界一流、行业领先的业绩,铸造 石药更加美好明天的信心和决心。
A.原料药系列
头孢类 抗生素类
维生素类 黄嘌呤 医药中间体
B.制剂产品系列
• 粉针剂 剂 • 片剂 剂 • 滴眼剂 剂 • 软胶囊剂 类 • 注射剂 剂 胶囊 膏 颗粒 中成药
口服
石药集团下属公司及产品
• 河北华荣制药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维生 素B12系列产品,是国内同时也是全球维生 素B12原料药骨干生产企业之一 地址: 石家庄 • 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化学合 成原料药和医药制剂产品 地址石家庄 • 石药集团中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 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青霉素原料药生产 基地。 地址:呼和浩特市


• 目前全集团达到BP标准的共有40个品种,达到USP 标准的共有18个品种,达到EP标准的共有13个品 种,25个生产线全部通过了GMP认证,10个子公司 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 • 阿莫西林等5个产品取得了美国DMF登记号。维生 素C、阿莫西林、无菌青霉素钠等5个产品申请了 欧洲COS认证,其中VB12、咖啡因于2005年取得欧 洲COS的证书。盐酸雷尼替丁及盐酸曲马多的国际 认证工作已全面开展。

新经济导刊杂志:一颗新药的成长烦恼

新经济导刊杂志:一颗新药的成长烦恼

一颗新药的成长烦恼丁苯酞等创新药在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已经超越了一个企业自身能力的范畴,如何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保持企业的创新热情,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新经济导刊》记者朱敏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以之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

听到这个消息,已经一连几天都没好好休息的石药集团董事、执行总裁岳进,一时难掩内心的喜悦之情。

他告诉记者,这预示着国家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无疑让石药人“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而就在头一天,岳进来到北京,脸上还挂着几许踌躇与焦虑。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议室,他参加了一个以“推进中国医药企业自主创新市场化进程”为主题的高层研讨会。

让岳进和他的同事们彻夜难眠、喜忧交织的,就是一枚小小的软胶囊丁苯酞(NBP)。

“一句话,国内市场不认可。

”岳进有些无奈,道出了任何一个石药人都不愿接受却又无可否认的事实。

丁苯酞,这款历时二十多年研制成功的国家一类新药,由石药集团自2004年推出以来,通过将丁苯酞生产技术和欧美地区的销售权向美国某跨国公司授权,从而在海外市场取得了盈利。

但尴尬的是,同样一款药品,在国内市场的境况却不甚乐观,经营过程中频遇荆棘、屡受挫折。

石药旗下生产该药的恩必普药业已连续多年亏损,照此下去,别说盈利,想在专利期内收回其高达3.5亿元的投资,都可能遥遥无期。

作为世界上首次以“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治疗”为主要适应症的全新化学药物,也是中国加入WTO后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获得新药证书以来,丁苯酞接触市场已长达5年,如今却不被国内市场认可,若非石药人自曝内情,局外之人是万万想不到的。

这不仅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更叫人扼腕叹息。

丁苯酞在国内市场的状况,用句影视营销上的话来说就是“叫好不叫座”,自我安慰地形容则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石药发展历程

石药发展历程

石药发展历程
石药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一家综合性制药企业,在国
内外市场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石药集团的发展历程如下:
1. 创立初期(1984-1999年):石药集团成立之初主要从事仿
制药的生产和销售。

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逐渐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体系,并逐步扩大了产品的市场份额。

2. 转型阶段(2000-2005年):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改革和经
济的快速增长,石药集团开始转型升级。

公司投资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药品生产基地,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制药技术,加强了研发力量,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3. 品牌建设阶段(2006-2010年):石药集团在这一时期开始
注重品牌建设,积极推动自主研发和创新,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不断推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药品产品。

公司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

4. 国际化发展阶段(2011-至今):石药集团将国际市场作为
战略重点,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公司通过与国际制药巨头的合作,共同研发和生产创新药物,开拓了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市场,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与成绩。

在发展历程中,石药集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和专利,并逐步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

公司始终秉持着"科技兴企、品质铸就未来"的发展理念,
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医药领域的竞争力,并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药集团创新贯穿公司发展始终
石药集团创新贯穿公司发展始终
2018年06月04日
6月4日,恒生指数50年来首次将一只生物医药股放入其成分股篮子。

这一恒指“新贵”,就是石药集团。

或许对于不少投资者而言,这家总部位于河北石家庄的医药企业很陌生,但其股价走势却令人眼前一亮:2013年至今,公司股价稳步上行,累计上涨14.8倍,远远跑赢香港市场的“股王”腾讯!
其实,石药集团是和恒瑞医药、复星医药齐名的中国制药界的龙头企业之一,其产品遍布心脑血管用药、抗肿瘤用药、解热镇痛用药、消化系统用药、抗生素、维生素C和中成药等多个领域,旗下拥有多个年销售额超10亿的产品,其中治疗中风的专利药恩必普2017年的销售额接近36亿港元。

石药集团为何会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恒生指数的“新贵”?是什么支撑其股价5年涨了近15倍?晋身为蓝筹股后,石药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前往石药集团位于石家庄的生产及研发总部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包括石药集团董事会主席蔡东晨在内的公司管理层进行了采访。

凭借什么入选恒指成分股
凭借什么入选恒指成分股
2012年以来,恒生指数成分股稳定在50只。

被称为蓝筹股的恒指成分股,往往是基本面稳健、市值庞大、成交活跃、市场认可的代名词。

如果仅按市值来筛选,石药在港股主板排名第61位,可能入选不了恒指,但业绩优良、分红优厚、走势稳健、市场形象良好,让它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作为香港市场第一只来自内地的医药股,石药集团1994年登陆港股市场。

2012年,从原料药生产商成功转型成创新型企业后,公司开始进入稳步上升的快车道。

翻看公司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2017年,公司净利润达27.71亿港元,近五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3.28%。

券商、投行普遍对石药集团未来三到五年盈利保持20%到30%的增长率表示乐观。

国泰君安国际认为,石药集团现有产品符合临床需求且增长潜力清晰,还有多个年销售额10亿级的产品将在2018年至2020年上市。

此外,公司拥有充足的现金,预计将会通过并购或合作补充公司的产线,促进协同效应产生。

石药近期公布的2018年一季报呈现了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

一季度,石药集团营收53.9亿港元,同比增长55.2%;净利润9.1亿港元,同比增长42.6%,毛利率进一步增至64.3%,远超管理层给出的指引及市场预期。

除了业绩优良,石药也非常注重回馈投资者。

查阅石药集团的分红记录可以看到,2007年至2017年11年间,公司保持每年稳定派息。

“石药1994年上市以来,基本上每
年都分红,而且分红比例保持在30%左右。

”石药集团副总裁孙聚民表示,上市20多年来,石药一直只做自己的主业,专注做药,从原料药制造到创新药的转型,一步步都很扎实,
不会做一些跟主业不相关的资本运作,这也是恒指将石药纳入成分股的重要原因。

企业发展要靠创新驱动
企业发展要靠创新驱动
对于入选恒指,石药集团董事会主席蔡东晨却笑言“没有太大的感觉”。

他表示,当
前最重要的事是“新药布局、研发管线”。

我们前往石药调研时,恰逢石药集团管理层刚从深圳调研回来。

“公司组织管理层专
门去腾讯、华为调研。

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企业要发展,还是要靠创新驱动。

”石药集团
副总裁张赫明称。

纵观石药集团发展史,创新贯穿着石药企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始终,也是蔡东晨率领
石药创出一个个业绩高峰的动力源泉。

“企业想要保持高增长,成为行业龙头,就必须具
备极强的创新能力。

”蔡东晨说。

2005年,石药集团推出了治疗中风的国家一类新药恩必普(丁苯酞),自此进入创新药生产的新时代。

此后,治疗认知障碍的欧来宁、治疗高血压的玄宁等一系列的创新药,
以及多美素、津优力、艾利能、诺利宁等抗肿瘤药品陆续研发成功。

到2017年,其创新
药销售收入达65.82亿港元,成为石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成为石药所有产品线里增速
最快的一个板块。

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可能需要8到12年。

蔡东晨指出,石药的转型实际上是从
1999年便开始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是石药集团转型的成果。

1999年,石药集团斥资5000万元人民币,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取得了国家一类新药恩
必普(丁苯酞)的专利。

2005年,恩必普终于获批上市,并于2010年之后进入快速增长
阶段。

去年,恩必普(胶囊及注射)的销售额已高达约36亿港元。

“2017年,恩必普软胶囊和注射液两个剂型都被纳入新的医保目录,多了注射剂的进入,相信恩必普的市场扩容会进一步提速。

预计2018年恩必普的销售额会进一步增长至
50亿港元。

”孙聚民说。

石药集团在今年初曾设下目标,创新药的销售额争取过百亿,较去年65.8亿港元增
长52%。

在最新公布的一季报中,创新药收入为23.6亿港元,同比增长66%。

蔡东晨预计:“今年创新药的销售额可能不止100亿港元。


石药在仿制药领域也同样值得期待。

首仿新药白蛋白紫杉醇在今年2月获批上市后获
得热捧,今年预计实现销售额2亿至3亿港元,2019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0亿港元。

今年
已经有2个品种通过了一致性评价,下半年预期还有5个至7个品种获批,都将对石药的
仿制药销售额快速增长形成支撑。

石药的创新步伐不会仅限于此。

据石药集团副总裁姚兵介绍,石药目前在研新药项目
约200个,含70个新分子,其中包括40余个大分子和细胞治疗药物、30余个小分子,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代谢类疾病(如糖尿病)、肿瘤、精神、神经等领域。

发力抗肿瘤药和生物医药
发力抗肿瘤药和生物医药
“公司未来会有持续不断的新产品注入,特别是在抗肿瘤领域,目前有接近50个新
药在研发中。

”孙聚民透露。

“抗肿瘤药是我们长期布局的专业领域,是集团增长最快的业务,去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增长逾七成,今年的目标是比去年再翻一番,争取明年再翻倍。

”蔡东晨预计,在
三五年后,石药有望成为中国“癌药一哥”。

孙聚民则预计,抗肿瘤板块在未来三年左右销售额能够达到50亿港元以上,和以恩
必普为主的心血管药物一起,成为石药的两个拳头板块。

生物医药也是石药集团加速布局的领域。

姚兵介绍,在研的约200个新药里,有40
余个大分子和细胞治疗药物,即生物制药。

此外,石药在美国建立了4个生物实验室,也
在石家庄建立了生物研发中心。

今年1月份,石药收购了武汉友芝友39.5%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武汉友芝友为
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开发创新生物药物,致力于研究抗癌双特异性抗体,其中一
个双特异性抗体已获得临床批准。

“我们也在不断寻找新的并购标的,生物制药板块是重
点方向。

”孙聚民说。

据悉,石药集团专门用于大分子生物制品研究的新研发大楼,已经在修建中。

做世界级的民族医药品牌
做世界级的民族医药品牌
“20年前,我的梦想是‘让外国人的血管里流着中国制造的药品’。

今天看来,这个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石药的下一个梦想是拿出更多有前瞻性、原创性的科技成果。

”蔡东
晨表示。

据张赫明介绍,2017年,石药集团的出口交货值已经达到6亿美元,其中成品药约占了一半,在2017年中国医药保健品出口企业中排名第一。

通过FDA认证以及ANDA品种数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医药企业的国际市场
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截至2018年1月,石药已经有14个药品取得ANDA注册批准,另有5个ANDA品种预计在2018年及2019年获批。

早在1999年,就把“做好药,为中国”定为企业理念的石药集团,一直有一个做世
界级民族医药品牌的梦想。

“要作出全球认可的创新药,石药创新能力必须达到国际水平,而这需要高端人才。

”孙聚民说,“相比入选恒指后会有更多国际资本关注石药集团,我
们更看重石药作为入选恒生指数的唯一一家医药股,在国际市场上美誉度的提升,因为这会让我们在吸引医药高科技人才方面更有竞争力。


石药集团副总裁、研发事业部总裁姚兵表示,未来公司会持续加码研发投入。

“2018年,石药集团的研发投入估计达到15亿元,未来的研发投入将保持在成品药营收10%的水平。


据了解,石药集团现在有三级研发体系,研发人员有1500人,其中博士、硕士及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占了一半,目前正在进一步“招兵买马”,吸引高端人才。

除了在美国得克萨斯、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加州的4个独立实验室,石药集团目前还有新型药物制剂与辅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手性药物中心,都设在河北石家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