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抹实验标准

合集下载

实验室涂布打样标准

实验室涂布打样标准

实验室涂布打样标准
实验室涂布打样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涂膜外观:涂膜应均匀、平整、光滑,无气泡、流痕、杂质等
缺陷。

2.颜色和光泽:涂膜的颜色应与标准色相符,光泽度应符合要
求。

3.厚度:涂膜的厚度应符合工艺要求,涂层厚度偏差应在允许范
围内。

4.附着力:涂膜应与基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无剥落、起泡等现
象。

5.硬度:涂膜应具有一定的硬度,耐磨、耐划痕。

6.耐腐蚀性:涂膜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够经受各种腐蚀介
质的考验。

7.环境适应性:涂膜应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不同温
度、湿度条件下保持稳定性。

在实验室涂布打样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基材选择:根据涂层要求选择合适的基材,保证基材表面平
整、光滑、无杂质。

2.涂料选择:根据涂层要求选择合适的涂料,保证涂料质量稳
定、性能优异。

3.涂布设备:选择合适的涂布设备,保证涂布均匀、平整、光
滑。

4.工艺参数控制:严格控制涂布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涂布
速度等,以保证涂层性能稳定。

5.环境控制: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卫生,避免灰尘、污垢等杂质对
涂层外观和性能的影响。

6.安全防护: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防护用品,防止涂料和化
学品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

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

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是指在实验室或临床环境中对手部进行微生物涂抹的一种标准化操作方法,旨在评估手部的卫生状况和微生物污染程度。

通过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操作,可以有效地定量评估手部对病原微生物的潜在感染风险,为控制感染传播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和感染控制意识的提高,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操作逐渐成为临床医师、实验室工作者和环境卫生管理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正确的手部涂抹微生物标准操作不仅可以评估手部卫生状况,还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的传播。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手部涂抹微生物的标准操作流程、操作规范、影响因素以及应用前景,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手部涂抹微生物标准操作流程主要包括样本采集、培养分析和数据处理。

首先,操作者应准备好所需的培养基和实验仪器,然后对手部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以避免外界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接下来,操作者需按照标准操作流程采集手部样本,并将样本均匀涂抹于培养基表面,放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

最后,操作者应根据培养基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定量分析和统计处理,得出手部微生物菌群的分布特征和感染风险评估结果。

手部涂抹微生物标准操作规范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操作中的交叉污染和误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此外,操作者还需注意实验环境的洁净度和消毒程度,减少外界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只有在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准确的手部微生物菌群信息和感染风险评估结果。

手部涂抹微生物标准操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实验环境的洁净度和温湿度、培养基的选择和质量等。

操作者在进行手部涂抹微生物操作时,应具备一定的微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熟练掌握标准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和结果可靠。

此外,实验环境的洁净度和温湿度也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操作者需定期清洁消毒实验室环境,保持良好的操作环境和培养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新最全涂抹标准通知

最新最全涂抹标准通知

关于手部涂抹检查考核的通知
手部卫生状况代表个人卫生的状况,同时对产品质量也有直接影响,经过近五个月对灌装操作员工手部卫生涂抹检测数据分析及生产线现状,并与两位生产主任沟通协调,现就灌装操作员工手部卫生的监测、考核做以下规定:
1、品控部每周不定时抽查检测一次手部涂抹检测,每次1-2人。

2、手部卫生标准:细菌<5个,霉菌不得检出
3、考核办法:每月底品控部将监测结果交生产主任,每超标一次由
生产主任在超标人月度考核中扣两分,同时在生产线公布品控部监测结果(包括合格的和不合格的)
4、品控部在抽检时如发现操作工临时洗手消毒,则不用检验直接判
定手部卫生不合格。

5、此规定由3月1日开始实施。

品控部
2006-2-22。

食品接触面涂抹实验操作规程

食品接触面涂抹实验操作规程

食品接触面涂抹实验操作规程一、前言1 目的涂抹实验操作规程是企业为了对食品生产环境卫生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食品卫生的安全使生产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标准而制定的。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车间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设备采样及检验方法;——消毒液药效的微生物学鉴定法。

3 引用文件本标准编写依据以下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18204.1 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的测定;——GB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二、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一般车间内空气采样及检验方法1.试剂及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生理盐水2.采样(空气沉降法)2.1 布点: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一对角线,在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在距墙1米处各取一点;面积大于30平方米的车间,设东、西、南、北、中5个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米。

2.2 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厘米。

2.3 采样方法;用直径为9厘米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上暴露30分钟盖上送检培养。

3.培养:于36℃培养48小时。

4.检测频率和限值要求:按照微生物监控计划执行。

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根据客户要求执行。

三、设备及器具上采样与检验方法根据生产过程所要求的重点卫生部位,实验室对其进行涂抹采样,进行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验。

1. 试剂及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2. 采样方法(涂抹法)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设备设施;桌面、员工手部、袖套、围裙等食品接触面将一次性无菌棉棒浸润生理盐水反复在生产器具、员工手部、袖套、围裙的表面擦拭,面积约为100cm2,擦完后,根据涂抹部位及当天产品,由实验员进行判断,在无菌室,对所取样进行一定梯度的稀释以后,未经稀释的直接进行平板涂抹,稀释后的样品取稀释液,制作成平板,然后进行培养。

3. 检验方法3.1 细菌总数的检验将上述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36℃培养48小时后计菌落数。

食品厂涂抹试验规程

食品厂涂抹试验规程

空气、食品接触面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标准1、目的:检测生产车间空气、操作人员手部、与食品有直接接触面的机械设备的微生物指标,生产区域环境当中病原微生物的监控,达到规定标准,以控制食品成品的质量。

2、参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1995、《HACCP原理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GB/T -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 0169-92/SN 0172-92/ SN 0170-92、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000四年《出入食品微生物检验培训教材》中《出入食品生产厂卫生细菌检验方法》、日本东京冷冻食品检验方法。

3、采样与检测方法:空气的采样与测试方法3.1.1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采样,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采样。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进行采样,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采样检验。

d)实验性新产品,按客户规定频率采样检验。

e)正常生产状态的采样,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在动态下进行,室内面积不超过30 m2,在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 m;室内面积超过30 m2,设东、西、南、北、中五点,周围4点距墙1 m。

采样时,将含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 cm)置采样点(约桌面高度),并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 min。

采样后必须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6h,若样品保存于0~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3.1.2菌落培养:(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平板置37℃±1℃培养24 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样品的培养基在6 h内送实验室,细菌总数于37℃±1℃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车间涂抹、空降检测手册

车间涂抹、空降检测手册

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2次/月
洗手消毒后
机械设备表面、工
8 食品接触表面 器具表面(接触即
食食品表面)
菌落总数
≤20cfu/cm2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 GB 15979-2002一次性
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1次/周
消毒后,使用前
机械设备表面、工
9 食品接触表面 器具表面(接触即 大肠菌群(纸片法)
涂抹、空降检测手册
序号
类别
项目
检测项目
标准要求依据标准Biblioteka 检测依据标准检测频率
备注
1
生产环境类
灌装间、炒料间、 蘸料灌装间
细菌菌落总数
≤30cfu/皿
GB/T16294-2010 医药工业 洁净室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GB/T16294-2010 医药 工业洁净室沉降菌的测
试方法
1次/周
生产过程中取样
2
生产环境类
食食品表面)
阴性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 GB 15979-2002一次性
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1次/周
消毒后,使用前
机械设备表面、工 10 食品接触表面 器具表面(非即
食)
菌落总数
≤100cfu/cm2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 GB 15979-2002一次性
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2次/月
消毒后,使用前
机械设备表面、工 11 食品接触表面 器具表面(非即 大肠菌群(纸片法)
食)
阴性
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 GB 15979-2002一次性

微生物涂抹方法及标准

微生物涂抹方法及标准

微生物涂抹方法及标准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工作台(机械器具)表面与工人手表面采样与测试方法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擦拭检验,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全面擦拭检验。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可疑处进行擦拭,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擦拭检验。

d)实验新产品,按客户规定擦拭频率擦拭检验。

e)对工作表面消毒产生怀疑时,进行擦拭检验。

f)正常生产状态的擦拭,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a) 工作台(机械器具):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被检物体表面(取与食品直接接触或有一定影响的表面)取25cm2的面积,在其内涂抹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b) 工人手: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到指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3)采样注意事项:擦拭时棉签要随时转动,保证擦拭的准确性。

对每个擦拭点应详细记录所在分场的具体位置、擦拭时间及所擦拭环节的消毒时间细菌·大肠菌群的检测培养:样液稀释:将放有棉棒的试管充分振摇。

此液为1:10稀释液。

如污染严重,可十倍递增稀释,吸取1ml 1:10样液加9ml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此液为1:100稀释液。

细菌总数:(1)以无菌操作,选择1~2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注入到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平行样),将已融化冷至45℃左右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倾入平皿,每皿约15ml,充分混合。

(2)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36℃±1℃培养48 h后计数。

(3)结果报告:报告每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菌落数(4)细菌菌落总数检测将已采集的样品在6h内送实验室,每支采样管充分混匀后取1m L样液,放人灭菌平皿内,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每个样品平行接种两块平皿,置35℃士2'C培养48 h,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微生物涂抹方法及标准

微生物涂抹方法及标准

微生物涂抹方法及标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工作台(机械器具)表面与工人手表面采样与测试方法样品采集:(1)取样频率:a)车间转换不同卫生要求的产品时,在加工前进行擦拭检验,以便了解车间卫生清扫消毒情况。

b)全厂统一放长假后,车间生产前,进行全面擦拭检验。

c)产品检验结果超内控标准时,应及时对车间可疑处进行擦拭,如有检验不合格点,整改后再进行擦拭检验。

d)实验新产品,按客户规定擦拭频率擦拭检验。

e)对工作表面消毒产生怀疑时,进行擦拭检验。

f)正常生产状态的擦拭,每周一次。

(2)采样方法:a) 工作台(机械器具):用浸有灭菌生理盐水的棉签在被检物体表面(取与食品直接接触或有一定影响的表面)取25cm2的面积,在其内涂抹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b) 工人手: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到指端来回涂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3)采样注意事项:擦拭时棉签要随时转动,保证擦拭的准确性。

对每个擦拭点应详细记录所在分场的具体位置、擦拭时间及所擦拭环节的消毒时间细菌·大肠菌群的检测培养:样液稀释:将放有棉棒的试管充分振摇。

此液为1:10稀释液。

如污染严重,可十倍递增稀释,吸取1ml 1:10样液加9ml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此液为1:100稀释液。

细菌总数:(1)以无菌操作,选择1~2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注入到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平行样),将已融化冷至45℃左右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倾入平皿,每皿约15ml,充分混合。

(2)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36℃±1℃培养48 h后计数。

(3)结果报告:报告每cm2食品接触面中或每只手的菌落数(4)细菌菌落总数检测将已采集的样品在6h内送实验室,每支采样管充分混匀后取1m L样液,放人灭菌平皿内,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每个样品平行接种两块平皿,置35℃士2'C培养48 h,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肇东市伊利乳品有限公司
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标准
编号:ZDRP -JS/1-07
1、清洗的目的
满足食品安全的需要,符合法规要求,维护设备的有限运转以避免发生故障,减少微生物污染以获得高质量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2、感官检查标准要求
2.1被清洗设备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污垢。

2.2清洗后的设备应有清新的气味,不得有酸、臭等其它异味。

2.3清洗后的不锈钢设备、储罐、管路、阀门等表面应光亮,无积水、乳垢、以及其它异物(如沙粒、粉末状堆积物)。

3.涂抹后的微生物指标标准要求。

3.1收奶间、标准化间、配料间
奶车内壁的各个部位均<100个/cm2
奶车出口管和入口管均<100个/cm2
贮罐(15吨缓存罐、5吨配料罐、2吨配料罐、10吨配料罐、2吨消料罐、收奶软管、各种容器)内壁各个部位均<30个/ cm2
奶仓内壁各个部位均<30个/ cm2
收奶系统的各管路、过滤器、阀组、设备均<30个/ cm2
预处理各种物料管路、阀组(如蝶阀、L阀、取样阀等)、过滤器、活节、设备进出料管均<30个/ cm2
巴杀机平衡罐及其它各部位均<30个/ cm2
收奶间、标准化间、配料间所有设备内壁均<30个/ cm2
3.2杀菌间
UHT持热管≤1个/ cm2
均质机进出管路≤10个/ cm2
UHT间的其它管路均≤1个/ cm2
UHT平衡罐≤30个/ cm2
均质机缓冲棒≤30个/ cm2
过滤器≤30个/ cm2
3.3利乐灌装间:
TBA/19接纸操作台<6个/ cm2
百利机接膜操作台<6个/ cm2
TBA/19纸仓内壁<6个/ cm2
每个导纸辊轮及折痕轮<6个/ cm2
无菌室内五组成形环<30个/ cm2
终端底角加热器<30个/ cm2
夹爪压力胶条和切刀<30个/ cm2
接条白轮、接条导向轮及当时所用接条<6个/ cm2
接纸支架、切刀、加热器、手柄<6个/ cm2
接纸推车手柄及接纸时所用纸仓盖手杯<6个/ cm2
纸路中包材<6个/ cm2
挡纸轮<6个/ cm2
后无菌室挤压辊轮及内壁<30个/ cm2
上、下无菌室内壁<30个/ cm2
纵封加热板内壁及纵封小白轮、压力白轮<30个/ cm2 TBA/19上填料管内壁<1个/ cm2
TBA/19上填料管外壁<6个/ cm2
TBA/19下填料管内外壁<1个/ cm2
操作工的手<6个/ cm2
3.4百利灌装间
膜底座<30个/ cm2
接膜器及操作台<30个/ cm2
包材膜<6个/ cm2
上、下灌注管内外壁、撑膜指<6个/ cm2
横、纵封加热处<30个/ cm2
膜仓中展膜棍<6个/ cm2
膜仓门内壁<6个/ cm2
操作工的手<6个/ cm2
百利膜、利乐包材均<6个/ cm2
AS.6灌注管<30个/ cm2
双氧水槽<1个/ cm2
百利、利乐灌装间的其它管路均<30个/ cm2
操作工的工作服、工作帽均<30个/ cm2
生产车间所有取样阀<30个/ cm2
3.5各作业场所的清洁度区分及空降标准
3.5.1各作业区的菌落数控制标准如下
此为将盛有标准琼脂培养基的直径9公分培养皿,在作业中平放打开15分钟
3.5.2各作业场所的清洁度区分
备注:以上涂抹点可依据质检员的要求进行不定期抽查涂抹。

本文件执行部门:生产科、技术科
本文件监督部门:技术科
本文件考核部门:综合科
起草:审核:
批准: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