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三种体内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案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羊是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养殖规模逐年扩大。
但是,在羊养殖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各种疾病的侵袭,这些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最常见的便是寄生虫病。
以下将详细介绍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一、隐孢子虫病隐孢子虫病又称口腔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感染口腔、喉部、食管黏膜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主要症状为口腔潮红、畏食、咳嗽、打喷嚏、流涕等。
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问诊、临床表现、病理检查。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避免环境污染,同时定期消毒养殖场地,减少感染的机会。
病羊必须进行隔离治疗,并联合使用甲硝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二、肠道寄生虫病比较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有库蚊、线虫和细蚊等。
这些寄生虫都生存在羊的肠道内,导致羊食欲减退、消瘦、体力衰弱、毛发干燥等症状。
防治措施:加强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严格饲养管理,在饲料中添加寄生虫药物,减少寄生虫的可能。
三、羊牛疟原虫病羊牛疟原虫病又称赤痢疟,是由弓形虫感染导致的疾病。
常常引起慢性盲肠炎、外伤、内脏病变等。
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精神不振、毛色暗淡、食欲不振、腹泻等。
防治措施:从养殖场进口的羊群必须进行隔离,进行体检。
严格卫生标准,做好养殖环境的消毒。
对于患病的羊,及时进行诊断治疗,不要将患病的羊混杂在正常的羊群中。
四、肝胆管吸虫病肝胆管吸虫病是由肝吸虫感染导致的肝胆管寄生虫病。
常有黄疸、腹胀、腹泻、消瘦等症状。
治疗方面主要是使用丙硫异烟胺等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羊的寄生虫病对羊群健康和养殖经济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养殖过程中,应该及时对寄生虫进行防治,同时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羊的养殖安全、有质量、有效益。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有包括细小弓形虫病、肠道线虫病、肺线虫病和肝吸虫病等。
对于这些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治措施如下:
一、细小弓形虫病
细小弓形虫病是一种由细小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对羊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细小弓形虫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厌食、呕吐、腹泻和怀孕
母羊的流产等。
对于细小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如下:
1. 诊断:通过检查血液标本或腹水标本中的细小弓形虫抗体来进行诊断,也可以通
过检查羊胎儿或胚胎中的细小弓形虫来诊断。
2. 防治措施:对于羊圈等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尸体。
在购买或
引进新的羊只时,应注意对其进行隔离观察。
还可以使用特定抗原检测方法进行病羊的筛
查和隔离治疗。
二、肠道线虫病
肠道线虫病是由肠道线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对于羊的健康和生产
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肠道线虫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贫血、呕吐、腹泻、体重下降和食欲不振等。
对于肠道线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如下:
1. 诊断:通过检查粪便标本中的肠道线虫卵来进行诊断。
常见的检查方法有饱水法
及法、盖玻璃片法和硝酸纸法等。
2. 防治措施:肠道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羊群寄生虫病,因此在饲养羊群时要定期进
行驱虫,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还要注意场所的清洁和卫生,减少寄生虫
的传播和扩散。
对于羊常见的寄生虫病,要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以保障羊的健康
和生产性能。
注意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进行驱虫等措施也是很重要的。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常见的羊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蛔虫病、绦虫病、房宿丝虫病、疥疮和羊流行病性腹泻等。
1. 蛔虫病
蛔虫病主要由羊蛔虫引起,一般通过粪便检查或肝胆管镜检查可以活体诊断。
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
- 定期进行驱虫,可选用多种驱虫药物,如百虫清、多菌灵等。
- 确保羊圈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环境。
- 不随意投放生育前未经处理的蛋。
3. 房宿丝虫病
房宿丝虫病是由羊房宿丝虫引起的疾病,通过皮肤刮片或血液检查可以活体诊断。
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
- 排干湿地,改善羊圈生活条件。
- 隔离患病和感染的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定期洗浴和喷洒杀虫剂,减少感染。
5. 羊流行病性腹泻
羊流行病性腹泻是由羊肠病毒引起的疾病,通过粪便检查或血液检查可以活体诊断。
防治措施包括:
- 加强羊圈清洁、消毒,避免感染环境。
- 合理饲养管理,保持羊圈通风、干净。
常见的羊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包括粪便检查、肝胆管镜检查、皮肤刮片检查和血液检查等。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定期驱虫、隔离患病羊、消灭虫体、保持清洁卫生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寄生虫病,预防和控制方法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依赖于寄主的物质和能量进行生活活动,并在寄主体内取得生殖和繁殖的过程中引起寄主损害的一类疾病。
羊是重要的家畜动物之一,常常遭受多种寄生虫的侵害。
以下是关于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诊断1. 肠道寄生虫病肠道寄生虫病是羊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包括钩虫病、蛔虫病、蚴病等。
钩虫病的主要症状是贫血、厌食、体重下降、发育迟缓等,诊断方法包括粪便检查、临床症状观察和血液检测。
肺部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在羊体内感染到肺部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肺吸虫病、肺纤维鞭毛虫病等。
肺吸虫病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精神不振等,诊断方法包括咳嗽观察、血液检测和痰液检查。
肺纤维鞭毛虫病的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腹胀、消瘦等,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肺部X线检查。
二、防治措施1.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羊舍的干燥和通风,减少寄生虫滋生的环境。
及时清除羊舍内的粪便,定期消毒羊舍,防止寄生虫的传播。
2. 药物防治针对不同的寄生虫病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防治。
常见的药物包括驱虫胺、吲哚驱虫片、苯并驱虫片等。
在使用药物时,要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药物。
3. 合理喂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
定期对羊进行驱虫,养成定期喂养的习惯,保证羊的营养需要,增强其抵抗力。
合理使用饲料和饮水,避免羊从污染的水源和饲料中摄入寄生虫。
4. 免疫防治针对一些重要的寄生虫病可以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羊的免疫力,减少寄生虫的感染率。
常见的疫苗有钩虫疫苗、蚴病疫苗等。
5. 预防措施加强对寄生虫病的预防宣传和教育,提高养殖者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加强检疫工作,控制和防止寄生虫病的传播。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观察和相应的检测方法,防治措施包括环境卫生管理、药物防治、合理喂养管理、免疫防治和预防措施。
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羊的寄生虫病发生,提高养羊的效益和羊的健康水平。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羊是一种重要的畜牧动物,对养殖户们来说,保护羊的健康非常重要。
羊常见的寄生虫病是影响羊群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羊常见的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一、羊常见的寄生虫病1. 肺弓形虫病:由肺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在晚秋、冬、早春季节发生。
主要症状有咳嗽、气喘、食欲不振、消瘦和胸腔积液。
晚期可出现神经异常症状。
确诊方法包括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和组织检查。
2. 肠道寄生虫病:包括钩虫病、蛔虫病和绦虫病等。
主要症状有厌食、消瘦、贫血和腹泻等。
确诊方法主要通过粪便检查和肠道镜检查。
1. 粪便检查:是一种常见且简单的寄生虫病诊断方法。
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样本中的虫卵和幼虫,以确定寄生虫的种类和感染程度。
2. 血清学检查:通过血液样本检测寄生虫引起的特定抗体或抗原,来诊断寄生虫感染。
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血凝试验(CFT)等。
3. 组织检查:对于某些寄生虫病,如肺弓形虫病,需要进行组织检查才能确定诊断。
可以通过活检得到组织标本,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和寄生虫的直接鉴定。
1.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理羊舍和圈舍,防止寄生虫的滋生和传播。
2. 抗寄生虫药物预防:定期给羊口服或注射抗寄生虫药物,以预防和控制寄生虫感染。
具体用药方案应根据不同寄生虫的生活史和药物的使用说明来确定。
3. 合理饲养管理:确保羊的营养充足,饲料清洁,饲养条件良好。
注意合理组织羊群和换羊地,避免羊群的过度密集和感染传播。
4. 定期检查和诊断:定期对羊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断寄生虫病,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5. 防止交叉感染:对于疫区羊只,应严格控制饲养环境和接触羊群,避免交叉感染。
羊常见的寄生虫病是严重影响羊群健康和养殖产能的因素之一。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环境卫生管理、抗寄生虫药物预防、合理饲养管理和定期检查和诊断等,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羊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羊是重要的家畜之一,但由于环境、饲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疾病。
下面就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盲肠虫病盲肠虫病是由盲肠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主要症状有懒散、食欲不振、消瘦、毛发粗乱等。
诊断可通过粪便检查,观察盲肠内是否有虫卵。
防治措施为定期给羊驱虫,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防止感染。
二、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口腔溃疡、乳房坏死、蹄受损等。
诊断可通过病理学检查、病毒检测等方法。
防治措施为加强疫苗接种,定期检查羊群健康状况,隔离疑似病羊,注意防蚊虫叮咬。
三、肺病肺病是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诊断可通过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如X线、B超等。
防治措施为保持饲养环境的通风干净,定期开展消毒工作,加强营养,增强羊抵抗力。
五、肠道疾病肠道疾病是指羊消化系统的疾病,常见症状有腹泻、食欲不振、消瘦等。
诊断可通过粪便检查、血常规等方法。
防治措施为饲养管理规范,加强饲料的质量检测,定期除虫,避免饲料变质。
对于羊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除了以上所述的针对具体病症的防治手段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饲养管理规范保持羊圈的干净整洁,定期清理粪便,及时更换饲料和饮水,并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
2.加强羊群营养合理搭配饲料,补充足够的营养,增强羊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3.定期防治定期给羊进行疫苗接种,同时进行定期的驱虫措施,防止寄生虫的滋生。
4.隔离病羊发现疑似病羊时,及时将其隔离,避免病毒、细菌的传播。
5.增强羊的免疫力注重饲养管理,提高羊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了解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对于羊的健康养殖至关重要。
饲养者要加强学习,定期进行羊群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羊的健康成长。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动物之一,然而羊身上常常携带着各种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会给羊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羊的生长和产量,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了解羊常见的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对于做好羊的养殖十分重要。
一、羊常见的寄生虫病种类1. 双孢囊虫病双孢囊虫病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寄生在羊的小肠黏膜上,引起腹泻、消瘦、贫血等症状,影响羊的生长和生产。
该病对羊的危害性很大,需要及时治疗。
2. 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寄生在羊的中小肠和淋巴组织中,引起发烧、厌食、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危及羊的生命。
3. 四孢孢子虫病四孢孢子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羊体内寄生虫病,主要引起腹泻、脱水、贫血等症状,影响羊的生长和生产。
二、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1. 羊体外标本检查通过观察羊的粪便、血液、呕吐物等标本,寻找寄生虫的卵囊、孢子、幼虫等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确定是否感染了寄生虫病。
2. 羊体内检查通过手术或解剖找出寄生虫的幼虫、成虫、卵囊等,确定寄生虫的种类和数量,为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三、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1. 合理养殖管理加强羊圈的清洁卫生,保持羊圈的干燥通风,防止寄生虫的传播。
定期清理羊圈,消毒饮水槽和饲料槽,减少寄生虫的数量和传播。
2. 注重饲养营养提高饲料的质量,保证羊的营养充足,增强羊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
3. 定期驱虫定期给羊进行驱虫,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和方法,根据羊的不同发情期和季节,科学合理地进行驱虫,减轻寄生虫的感染。
4. 提高环境卫生加强羊圈和放牧地的环境卫生管理,减少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5. 加强监测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羊进行寄生虫病的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感染羊只,减少寄生虫病的传染和扩散。
四、总结通过对羊常见寄生虫病的活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加强疫病防治可以有效地减少寄生虫的感染,提高羊的产量和品质,为畜牧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动物健康的威胁。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羊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动物之一,但羊常常面临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的威胁。
其中,寄生虫病是造成羊养殖业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羊常见的寄生虫病、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
1. 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重要传染病,它是一种以羊、牛、猪等为主要感染源的病原体。
弓形体病病原菌很难通过肉眼观察,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羊感染弓形体病后,会出现腹泻、体温升高、羊水增多等症状。
2. 肠道寄生虫病肠道寄生虫病是指寄生于羊的消化道内,对羊体内生长发育影响比较显著的寄生虫病。
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包括钩虫、蛔虫、线虫等。
羊感染肠道寄生虫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症状。
3. 肺吸虫病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寄生于羊体内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羊感染肺吸虫后,会出现肝脾肿大、消瘦、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吸虫的治疗方法一般为药物治疗。
4. 弓头线虫病弓头线虫病是由弓头线虫寄生于羊体内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母羊感染后可通过体内液体将病原体传播给后代。
弓头线虫寄生于羊的肠壁,并且会引起肠壁坏死,进而导致腹泻、贫血等症状。
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于羊体内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羊感染绦虫后,就会把精力和营养都用于虫体的生长,导致羊的体重下降,生长发育迟缓。
同时,绦虫对羊体内的营养物质会进行吸收,从而导致羊的营养不良。
二、诊断方法寄生虫感染的症状多种多样,因此对于不同寄生虫病的诊断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弓形体病的诊断可以通过对羊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可以利用特异抗体来检测是否存在弓形体病病原体。
如需排除干扰,可以按国家标准对检测过程进行标准化处理。
肠道寄生虫病的诊断可以通过肛门拭子检测法、直接镜检法和固定涂片法等进行。
在肛门拭子检测法中,可以用棉签将羊肛门周围的粪便拭取,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肠道寄生虫卵。
通过直接镜检法,可以直接将新鲜粪便涂在玻片上并进行显微镜观察。
而固定涂片法则需要先将粪便制成涂片,在涂片上涂上固定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卵和虫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9369/ki.2095—9737.2019.08.068
羊三种体内原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案
刘海生
(天津市滨海新区畜牧服务中心,天津300480)
摘要:弓形虫病由龚地弓形虫引起,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宿主种类广泛,人和动物感染率都很高,羊也可患病。
肉胞子虫病是由肉胞子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羊较为多见,但通常不显现临床症状,即使严重感染时病情亦甚轻微。
羊泰勒虫病是由泰勒虫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蟀传性血液原虫病。
针对以上三种羊的原虫病,现从病原、症状、病理、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羊;弓形虫病;肉胞子虫病;泰勒虫病;诊断;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26文献标识码:B
1弓形虫病
1.1
弓形虫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可出现五种不同的形态:①滋养体(速殖子),呈弓形、月牙形或香蕉形,一端尖,一端钝圆,大小为(4〜7)&mX(2〜4)&m。
滋养体除主要出现于急性病例的腹水和细胞外,也可积聚在巨噬细胞等细胞内$②包囊(组织囊),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50〜69&m,甚至达100&m,囊壁较厚,见于慢性病例的脑、骨骼肌、心肌和视网膜等处$包囊内的虫体称为慢殖子$③卵囊,见于猫科动物体内,呈椭圆形,大小为(11〜14)&mX(7〜11)&m$④裂殖体,呈圆形,直径为12'15&m,见于猫科动物体内$⑤裂殖子,前端尖,后端钝圆,大小为(7〜10)&m X (2.5〜3.5)&m,见于猫科动物体内$
1.2症状
急性病例表现为突然停止采食,体温升高,呼吸促迫,精神沉郁,嗜睡;慢性病例表现为厌食,逐渐消瘦,贫血。
1.3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出现全身病变,淋巴结、肝脏、肺脏大,H,大小的坏死灶;慢性病例可见各内脏器官水肿,并散在坏死灶,最为明显的变化是网状内皮细胞增生,以淋巴结、肾、肝和中枢神经系统更为明显$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8—0135—02
1.4诊断
根据病羊的症状和眼观病变可怀疑为弓形虫病,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急性病例可用肝脏、肺脏、淋巴结等组织制作涂片,用姬姆萨染色法染色,或制作切片用苏木精一伊红染色,镜检观察有无滋养体存在。
血清学诊断可采用补体结合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1.5防治措施
搞好环境卫生,保持牧场清洁、干燥,注意饮水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在羊舍内严禁
养猫,防止猫粪污染饲料、饮水。
在发病初期可X 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能抑制虫体进入细胞而形成包囊,防止病羊成为带虫者$
2肉抱子虫病
2.1
肉抱子虫寄生于羊肌肉内,形成与肌纤维平行的包囊(亦称米氏囊),多呈灰白至乳白色纺锤形或圆柱形,组织上多呈椭圆形$
2.2症
羊患病后常无症状。
严重感染时,引起羔羊厌食、虚弱、贫血等;妊娠母羊可出现高热、共济失调、流产等;绵羊偶尔发生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2.3诊断
由于该病的症状无特异性,故生前诊断与其
收稿日期2019—03—25
作者简介:刘海生(1991—),男,天津人,本科,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诊疗工作$
他疾病的鉴别很困难。
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较好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2.4防治措施
该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牧场清洁、干燥,注意饮水卫生。
粪便堆积发酵,将寄生有肉抱子虫的肌肉、脏器和组织烧毁。
该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
3羊泰勒虫病
3.1病原和流行特点
羊泰勒虫有两种,即山羊泰勒虫和绵羊泰勒虫,两者形态相似,均能感染山羊和绵羊;其区别为前者致病性强、致死率和红细胞染虫率高,在脾脏、淋巴结涂片的淋巴细胞内可见柯赫氏蓝体(石榴体),而后者的石榴体仅见于淋巴结中。
我国羊泰勒虫病的病原为山羊泰勒虫,以圆形、圆环形多见(占80%),也可见椭圆形、杆状、逗号形等$圆形山羊泰勒虫直径为0.6〜2&m$1个红细胞内一般只有1个虫体,有时可见2〜3个$
我国羊泰勒虫病的传播者为青海血;。
该病常于每年的4〜6月发生,5月达到发病高峰$羔羊的和死较$
(上接134页)都要对畜舍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后才可以让下一批生猪进栏饲养。
引种时要了解生猪产地疫情状况以及准备引种的生猪健康状况和免疫状况,引进的生猪要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健康后才能入群$如在养殖场内发现患病生猪,要及时隔离观察和病理检查,一旦确诊,必须及时焚烧或深埋,不能乱扔或者食用$
3.2生猪买卖交易环节
生猪交易场所和生猪贩运者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收购没有免疫证明或者免疫记录不全的生猪,不得从疫区收购生猪,生猪进入市场前一定要严格检查免疫、检疫等证明,防止免疫不到位的生猪进入交易市场。
3.3环
加强对生猪贩运者和运输司机的培训学习,懂得一些传染病基础知识和消毒灭源的操作要领。
加大力度打击非法调运行为,由于我国老百姓普遍喜欢食用新鲜的猪肉,生猪调运频繁且规模大,调运的生猪或者生猪产品可处于非洲猪瘟潜伏期,如果未经检疫非法调运,逃避检查必将引发疫情的扩散$农业农村部下发了规范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的通知后,各地的生猪价格存在差异,3.2临床症状
病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达到40〜42C,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痛感,贫血,轻度黄疸,肢体僵硬,呼吸困难,最终衰竭死亡$
3.3病理变化
病羊尸体消瘦,血液稀薄,皮下脂肪呈胶月东样,有点状出血;全身淋巴结,尤以颈浅(肩前)、肠系膜、肝脏、肺脏等处淋巴结肿大明显;肝脏、脾脏肿大;肾呈黄褐色;在淋巴结、脾脏、肝脏、肾脏可发现增生性或坏死性结节,镜检可见网状内皮细胞明显增生,其中可见石榴体$
3.4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和主要症状可怀疑为羊泰勒虫病,血片和淋巴结或脾脏涂片上发现虫体即可确诊,组织学变化和发现病原体也有助于确诊$
3.5施
预防羊泰勒虫病的发生应做好灭脾工作$在该病流行地区,每年发病季节到来前可对羊群采用咪哩苯豚或三氮眯(也可用贝尼尔即血虫净)进行预防注射。
按体重使用3.5'3.8mg/kg三氮眯,配成5%〜7%注射液,深部肌内注射;按体重使用2mg/kg咪哩苯>,配成10%注射液,深部肌内$
一些不法商贩为了利益铤而走险,进行非法调运,会导致疫情的扩散。
相关执法部门应当加强生猪运输车辆以及生猪产品运输车辆的检查,严防私自调运生猪及冷鲜猪肉。
34环
屠宰场是肉品走向市场的最后一道关口$要严格加强生猪入场的查验,严查生猪来源、生猪标识的佩戴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严禁收购疫区生猪。
如实记录猪在宰前、宰中、宰后以及产品流向等信息,一旦发现脾脏、淋巴结等有疑似病变要及时报告$建立健全消毒管理制度,完善清洗、消毒设施,对进场通道、待宰圈舍、生产车间的消毒工作记录$屠应洲瘟的能力及设施,在非洲猪瘟流行期间应对所有胴体进行检测筛查,保证流向市场的都是安全产品。
4对人的影响
非洲猪瘟只传染猪,不会传染给人。
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虽然对猪来说是致命性疾病,是人体康和食安不生接$
研究情况看,也不太可能出现变异而传染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