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报告
人教版 九年级上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

【编号1】实验1 物质的变化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物质的不同变化,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初步熟悉液体的取用、液体的加热、固体颗粒的研磨、溶解、溶液的滴加、液体的倾倒等正确的实验操作。
实验用品:铁架台(带铁夹)、试管、酒精灯、火柴、玻璃片、研钵(研杵)、单孔塞(带导管);蒸馏水、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1.化学变化中常常伴有哪些实验现象?2.请列举2-3个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例子。
【编号2】实验2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1.能说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初步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酒精灯、火柴、木条、集气瓶;氧气、二氧化碳。
1.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名词填在下列横线上。
(1)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属于;(2)加热碳酸氢铵能生成氨气(NH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属于;(3)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属于;(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属于。
2.通过上述实验,请你归纳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编号3】实验3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类型:探究性实验实验目的:1.学会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并描述变化现象;2.学习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等基本操作;3.初步学习书写实验报告的方法。
实验用品:烧杯、火柴、小刀、玻璃管;蜡烛、水、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过程:1.提出问题蜡烛燃烧生成什么物质?2.猜想与假设(1)蜡烛燃烧生成水;(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1)设计思路:依据蜡烛能燃烧,从三个阶段对蜡烛的物理性质、火焰温度以及燃烧产物等进行探究。
(2)实验流程:认识蜡烛点燃前的物理性质→观察火焰分层情况→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观察燃烧后的现象→认识蜡烛及其燃烧。
5.反思与评价:(1)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实验报告单样本

贵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化学学生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同组人实验题目:观察和描述一对蜡烛及期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白老师日期:实验题目: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白老师日期:实验题目: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化学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观察和描述一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目:1、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自来水、火柴、烧杯2个、小刀、澄清石灰水、玻璃片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块,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白烟是可燃物。
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探究实验目: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玻璃片上有较多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日期:实验题目:氧气制取实验目:1、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方法。
2、掌握氧气检验方法。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木条、棉花、高锰酸钾实验步骤:一、制取O2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水,检查装置气密性。
2、装:往试管中装入KMnO4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定:固定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注意酒精灯与试管底部距离)。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实验报告单样本

实验题目:姓名:日期: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过程:实验题目:姓名:日期: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过程:实验题目:姓名:日期: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过程: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白老师日期:实验题目: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现象: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班级姓名同组人指导教师 白老师日期:实验题目: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1、掌握用KmnO 4制取O 2的方法2、了解O 2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镊子、KmnO 4、木炭、石灰水、细铁丝、酒精实验步骤:一、氧气的制取,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往试管中装入KMnO 4,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定,固定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酒精灯与试管底部的距离)。
4、倒,把两个装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立在水槽中。
5、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6、收,待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好后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取出正放于桌上。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水,观察现象。
1.镁:银白色,有光泽;铝:银白色,有光泽;铁:灰色,有光泽;铜:红棕色,有光泽。
2.铜片比铝片硬,铜片比黄铜片软。
3.金属导电性实验:用导线连接电池和小灯泡,将金属片插入导线两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4.铜片加热后表面变黑。
5.实验现象:稀盐酸中铁和锌产生气泡,铝和铜无反应;稀硫酸XXX和铜产生气泡,铝和锌无反应;硫酸铜溶液XXX、铝、锌均无反应,铜生成固体物质;硝酸银溶液XXX、铝、锌均无反应,铜生成固体物质。
6.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Fe>Cu,铜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7.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结论: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学生实验报告单学科: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实验名称: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实验实验目的:巩固和加深对金属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认识,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药品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实验步骤: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2.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3.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用导线连接电池和小灯泡,将金属片插入导线两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4.铜片加热后表面变黑。
5.向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待测金属,然后分别加入5mL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水,观察现象。
6.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Mg>Zn>Fe>Cu,铜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7.理解置换反应概念: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取2g、4g、6g、8g、10g的食盐,分别加入50ml烧杯中;2、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使食盐充分溶解;3、将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用量筒加水至100ml,摇匀。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

【 - 初中作文】篇一:《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篇二:《(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竞赛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实验目的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一、实验器材、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1.检查仪器、药品。
2. 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
3. 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4. 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 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 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实验装置图疑问讨论评语教师签名化学实验竞赛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实验目的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实验器材、药品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实验步骤1. 检查仪器、药品。
2.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 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 拆除装置,整理复位。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实验装置图疑问讨论评语教师签名化学实验竞赛____级__班__号姓名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名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目的利用事先备好的一瓶氧气完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验证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共5篇) 篇一: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篇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化学实验报告上册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第 1 页 化学实验竞赛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氧气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
一、 实验器材及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
〔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大烧杯。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响方程式 2. 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各项
准备工作。 3. 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气体,用玻璃片盖好,放在桌面上。 4. 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 用燃烧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 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第 2 页
实验装置图: 疑问讨论 评语 教师签名 化学实验竞赛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
实验目 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准备
实验器材、药品 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假设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响方程式 第 3 页
1. 检查仪器、药品。 2.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 4.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 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 撤除装置,整理复位。
实验装置图 第 4 页
疑问讨论 评语 教师签名 化学实验竞赛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目 利用事先备好一瓶氧气完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并验证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药品 集气瓶〔125mL〕、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木炭、澄清石灰水、火柴、盛放废弃物大烧杯、石棉网。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响方程式 第 5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 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 实验目的 :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 实验器材、药品 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检查仪器、药品。 2.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 3. 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放在桌面上。 4. 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 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 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实验目的 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 实验器材、药品 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2.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 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 拆除装置,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目的 利用事先备好的一瓶氧气完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验证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药品 集气瓶(125mL)、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木炭、澄清石灰水、火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石棉网。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2. 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烧到发红,移开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慢慢地把坩埚钳插入到瓶的底部并观察木炭在氧气燃烧的现象。 3. 待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观察现象。 4. 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利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 实验目的 :利用已装配好的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制取、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验满。 实验器材、药品 : 套完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仪器包括铁架台、铁夹、大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125mL)、玻璃片、其中气体发生装置已经检验,其气密性良好]碳酸钙(大理石或石灰石、块状)、稀盐酸(1:2)、酒精灯、木条、火柴、镊子,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2.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药品,并制取二氧化碳。 3. 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 验满。 5. 清洗仪器并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 实验目的 利用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证明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 实验器材、药品 带两个阶梯的白铁皮架、烧杯(150ml)、短蜡烛两支、火柴、集气瓶(250ml,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玻璃片,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1.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将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 2.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 3.观察实验现象,作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4.整理复位。 疑问讨论 评语 教师签名 化学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目的 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的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碳酸不稳定,
受热易分解 实验器材、药品 试管(Ф20 mm×200 mm)2支、试管架、试管夹、酒
精灯、滴管、制备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蒸馏水(盛于烧杯中,贴标签)、石蕊试液(装于滴瓶中)、稀盐酸(装于细口瓶中)、火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2. 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蒸馏水,再分别滴加2-3滴石蕊试液,振荡。 3. 向一只试管加入1~2 mL稀盐酸,另一只试管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4. 将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至沸腾。 5.观察现象,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6.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用托盘天平称取12.5g氯化钠 实验目的 用托盘天平称取12.5g氯化钠 实验器材、药品 托盘天平、白纸、药匙、烧杯(100mL)、氯化钠、小刀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2. 在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一张同样的白纸。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不平衡,将天平调至平衡。 3. 准确称取12.5g氯化钠。 4. 把称取的氯化钠倒入烧杯内。 5. 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使天平复原。 6. 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一般方法 实验器材、药品 烧杯(100 mL)、量筒(50 mL)、玻璃棒、胶头滴管、氯化钠固体5 g(备好,并用纸包装)、蒸馏水(装于细口瓶中)、盛放玻璃棒和滴管的烧杯(200 mL)、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2. 将准备好的5 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 3.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蒸馏水并倒入烧杯,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氯化钠溶解。 4.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组装过滤装置并过滤粗食盐水 实验目的 正确组装一套过滤装置,并利用它过滤粗食盐水 实验器材、药品 漏斗、圆形滤纸、剪刀、玻璃棒、烧杯(100mL)、铁架台(带铁圈)、粗食盐水(约15mL,盛于一烧杯中)、滴管、蒸馏水(盛于烧杯中)、放玻璃棒和滴管用的烧杯、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2. 制作过滤器。 3. 安装过滤装置。 4. 过滤粗食盐水(约15mL)。 5.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加热蒸发食盐溶液 实验目的 加热蒸发饱和食盐溶液 实验器材、药品 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烧杯(100mL)、铁架台(带铁圈)、剪刀、(盛放火柴的)表面皿、坩埚钳、饱和氯化钠溶液(5mL盛装于试管中)、火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2. 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整铁架台上铁圈的高度,使酒精灯外焰对准蒸发皿底部。 3. 将5mL饱和氯化钠溶液全部倒入蒸发皿里,并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 4. 加热蒸发皿里的氯化钠溶液。
5. 清洗仪器并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 ____级__班__号 姓名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
实验名称 探究氯化钠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固体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 实验器材、药品 烧杯(100mL)、量筒(50mL)、玻璃棒、胶头滴管、氯化钠固体10g(备好,并用纸包装2包,每包5g)、蒸馏水(装于细口瓶中)盛放玻璃棒和滴管的烧杯(200mL)、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 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 1. 检查仪器、药品。 2. 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蒸馏水20 mL,并倒入100 mL烧杯。 3. 将准备好的5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搅拌直到氯化钠溶解。 4. 再加5g氯化钠固体,搅拌并观察现象。 5.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结果。 6.清洗仪器,整理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