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5)1.1项目简介 (5)1.2编制依据 (6)1.3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情况 (7)1.4研究的范围 (8)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1.6结论与建议 (10)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11)2.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1)2.2项目建设背景 (11)第三章业务用房现状分析及建设的必要性 (13)3.1业务用房现状 (13)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区域条件 (16)4.1项目选址 (16)4.2建设条件 (17)4.3社会和经济发展概况 (17)4.4交通运输现状 (17)4.5市政配套条件 (17)第五章建设规模及内容 (18)5.1建设规模确定的依据 (18)5.2建设规模 (19)5.3建设内容 (19)5.4建设标准 (19)5.5项目各项指标 (19)第六章建设方案 (20)6.1 建筑结构方案 (20)6.2安装工程 (23)第七章节能方案分析 (28)7.1节能 (28)7.2节水 (29)第八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30)8.1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30)8.2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0)8.3预期治理效果 (32)第九章劳动卫生安全及消防设施 (33)9.1劳动卫生安全 (33)9.2消防设施 (34)第十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36)10.1项目管理 (36)10.2项目实施进度 (36)第十一章工程招投标 (39)11.1招标依据 (39)11.2 工程招投标 (39)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42)12.1估算依据 (42)12.2总投资估算 (42)12.3资金来源 (42)第十三章社会评价 (43)13.1评价的原则与要求 (43)13.2社会评价 (43)第十四章研究结论、建议及附件 (47)14.1结论 (47)14.2建议 (47)14.3附件 (47)第一章总论1.1项目简介1.1.1项目名称:**人民法院审判法庭1.1.2建设性质:**审判法庭:改扩建**法庭:新建**法庭:新建1.1.3承办单位:**人民法院1.1.4承办单位法定代表人:**1.1.5建设地点:**审判法庭:**市**村**法庭:**市**镇**村**人民法庭: **旅游经济开发区1.1.6申报时间:2018年6月1.1.7建设期:一年1.1.8建设规模:1.1.9项目建设内容:由立案用房、审判用房、执行用房、审判配套用房、辅助用房一级配套水电设施、场地绿化、道路等构成。
XXX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章总论 (3)1.1 项目建设概述 (3)1.2 项目管理单位概况 (3)1.3 项目建设的原则 (4)1.4 项目建设的依据 (4)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6)2.1 项目背景 (6)2.2 建设必要性 (6)第三章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 (7)3.1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7)3.2 建设内容 (7)3.3 建设标准 (8)3.4 建设规模 (8)3.5 建筑工程 (8)第四章社会环境与建设条件分析 (11)4.1 社会环境 (11)4.2 建设条件 (11)4.3市政配套条件 (14)4.4 综合布线系统 (15)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7)5.1进度安排原则 (17)5.2 进度安排计划 (17)第六章环保节能消防绿化及安全 (18)6.1 环境现状 (18)6.2 环境影响 (18)6.3 环境保护措施 (18)6.4 节能 (20)6.5 消防 (21)6.6 绿化 (21)6.7 安全 (21)第七章项目管理和工程招标 (22)7.1 项目管理 (22)7.2 工程招投标 (23)第八章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26)8.1 投资估算 (26)8.2 资金来源 (29)8.3 资金使用计划 (29)第九章项目可行性评价 (30)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建设概述(1) 项目名称:XX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2) 建设地点:XX县XX路西侧,XX路北(3) 建设性质:新建(4) 建设内容:审判法庭及配套办公用房(5) 建设规模:面积4000平方米(6) 建设投资:计划总投资720万元(7) 资金来源:申请国家补助720万元(8) 建设工期:16个月(9) 项目管理部门:XX县人民法院1.2 项目管理单位概况XX县人民法院XX年X月X 日成立。
办公楼位于XX路X号,XX年建成,办公区面积1130平方米。
目前,全院行政编制XX人,实有人数XX人。
领导编制X人,实有领导X人,审判人员XX名,具有法律本科文凭的XX人,法律大专文凭的XX人。
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和人民法庭(以下简称:人民法院法庭)建设,保障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等法律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人民法院法庭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工程设计和监督检查的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法庭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
专门人民法院法庭建设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第四条人民法院法庭建设必须遵守国家经济建设和司法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从我国国情出发,既要满足审判工作的需要,又要适当考虑社会发展对审判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庄重实用,适度超前。
人民法院法庭建设,应根据本标准的规定统一规划;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可以一次建设,也可分期建设,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
第五条人民法院法庭僵设应充分体现法庭作为国家司法活动的公共场所和国家司法文明标志的特点,满足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和有关国家机关、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进行诉讼活动,以及国家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的需要。
第六条人民法院法庭建设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统筹安排建设。
人民法院法庭作为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宜设置在政务机关比较集中的地方,并按照法庭建设用地要求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第七条人民法院法庭用房应与办公用房统筹建设。
人民法院办公用房建设按《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执行。
第八条人民法院法庭建设除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所规定的内容。
第二章建设内容和项目构成第九条人民法院法庭建设项目由房屋建筑、场地和法庭装备三部分组成。
第十条人民法院审判法庭房屋建筑由立案用房、审判用房、执行用房、审判配套用房、辅助用房等组成。
审判法庭建筑施工方案

审判法庭建筑施工方案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体制的改革和法治建设的加强,法庭建设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我对审判法庭建筑施工方案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设计,现将具体方案如下。
首先,我认为审判法庭的建筑设计应该突出庄重、庄严、公正的特色。
建筑外立面采用大理石、花岗岩等高档材料,以体现法庭的权威和尊严。
同时,在建筑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过多的装饰和繁杂的线条,以保持建筑的简洁和庄重。
其次,在审判法庭的室内设计中,要注重功能性和舒适性。
首先,审判庭应设有合理的座席和工作平台,以满足庭审中法官、律师和被告等各方的工作需要。
同时,审判庭还应设置观众席,让民众能够近距离观察庭审过程,增加透明度和公正性。
其次,审判庭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声学效果,采用隔音材料和技术,以确保庭审过程中的声音能够清晰传达,避免干扰。
此外,庭审现场还应配备先进的视听设备,以便记录和播放庭审过程。
再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环保要求。
采用可再生或可回收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并采取措施防止施工期间产生的噪音和污染。
最后,在设计审判法庭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和需要。
预留足够的空间和功能,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司法的发展。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审判法庭的可持续发展,采用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减少运营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审判法庭作为司法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建筑施工方案的设计应注重庄重、公正、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能够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法庭可行性分析报告

法庭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法庭作为司法领域的核心机构,起到维护社会正义、维护公平公正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群众的诉讼意识逐渐增强,法院业务压力加大,对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法院工作效率、提升司法公正和优化人民群众的司法体验,开展法庭可行性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二、可行性分析目标本次法庭可行性分析旨在评估引入信息化技术的可行性,帮助决策者全面了解信息化改革与法庭现状之间的差距,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来说,分析目标包括:1. 评估法庭信息化技术的需求和现实差距。
2. 分析引入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变革和机遇。
3. 探讨信息化技术的实施方式和所需资源。
4. 阐述信息化技术的风险和挑战。
三、可行性分析方法本次可行性分析将采用市场调研、需求调查、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结合对法庭现状和信息化技术趋势的研究,得出合理可行的结论。
同时,也会考虑与现有信息化建设的衔接和技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四、可行性分析内容4.1 法庭信息化需求分析通过调研法庭现有工作流程和各类业务需求,我们发现司法人员工作效率较低,信息沟通和协作存在一系列问题。
同时,由于案件数量的增加,法庭工作压力加大,出现了审判周期长、资源分配不足等问题。
因此,引入信息化技术对于提高法庭效率和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4.2 引入信息化技术的变革与机遇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将重构法院的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司法信息全面共享和高效处理。
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也减少了纸质文件的使用,节约了资源。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司法体验。
4.3 信息化技术实施方式与资源需求信息化技术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依据法庭需求和现有资源做出选择。
目前,一些先进的法庭已引入电子卷宗、在线调解等技术手段,通过建设统一的司法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办案。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资源,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开发和人员培训。
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移址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修订版

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移址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修订版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移址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一、总论 (4)(一)项目背景 (4)(二)项目范围 (9)(三)项目概况 (9)二、项目背景 (11)(一)社会结构及经济基础 (11)(二)发展战略与政策背景 (14)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15)(一)建设内容 (15)(二)建设目标 (15)(三)建设规模 (15)四、场址选择 (17)(一)场所所在位置现状 (17)(二)场地建设条件 (18)五、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23)(一)总平面布置 (23)(二)场地防护设施 (23)(三)公用辅助工程 (23)六、节能节水 (26)(一)设计依据 (26)(二)项目能耗 (26)(三)节能措施 (27)七、环境保护 (30)(一)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30)(二)主要污染物及保护措施 (31)(三)环境影响评价 (36)八、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7)(一)劳动安全 (37)(二)劳动保护 (39)(三)消防安全 (40)(四)无障碍设计 (41)九、组织机构与管理 (42)(一)项目组织机构 (42)(二)工程管理 (43)(三)营运管理 (43)十、项目实施进度 (45)(一)建设工期 (45)(二)实施进度 (45)(三)施工控制 (45)十一、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0)(一)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50)(二)投资估算 (50)(三)资金筹措 (51)十二、结论 (52)一、总论(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某某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移址新建项目2.承办单位某某县人民法院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某某市总体规划》;(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建设部某某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4)某某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8)《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14)黑某某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编报地方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投资计划的通知》;(15)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建设标准》;(16)国家《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17)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地方公检法司设施建设方案编制的通知》;(18)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19)项目单位及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20)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等。
设立法庭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设立法庭的可行性分析报告1. 引言设立法庭是一项重要的决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司法体系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设立法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包括必要性、可行性和影响等方面的考虑。
2. 必要性分析设立法庭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司法独立法庭是司法独立的重要体现。
只有在独立的法庭下,才能确保司法公正、维护人民权益。
设立法庭可以进一步提升司法独立性,减少政府和其他利益集团对司法的干预。
2.2 司法效率设立法庭可以提高司法效率,加快案件审理的速度。
法庭作为专门的司法机构,能够集中处理案件,提高审理质量和效率,缩短人民等待司法的时间。
2.3 法治建设设立法庭有助于法治建设。
法庭作为独立的司法机构,能够依法裁决,推动社会的法治化进程,增强人民对法律的信任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3. 可行性分析设立法庭的可行性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经济条件设立法庭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包括建设法庭建筑、购置设备、培训法官等方面的费用。
需要评估当地经济状况,确定是否具备足够的资金支持设立法庭。
3.2 人才储备设立法庭需要有足够的法官和相关人才。
需要评估当地法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确定是否具备足够的法官和相关人才来支持法庭的运行。
3.3 司法体系改革设立法庭需要与司法体系改革相配套。
需要评估当前司法体系的问题和改革方向,确保设立法庭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司法体系改革的目标。
4. 影响分析设立法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司法公正设立法庭有助于提升司法公正水平,减少司法腐败和不公平现象,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感。
4.2 经济发展设立法庭有助于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法律保护水平,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经济发展。
4.3 社会稳定设立法庭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的发生,增强社会的和谐和凝聚力。
5. 结论设立法庭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它能够提升司法独立性,加快司法效率,推动法治建设,对于司法公正、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影响。
人民法院审判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人民法院审判业务用房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一、项目概况 (1)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范围 (1)三、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2)四、项目单位情况 (5)第二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6)一、项目建设基本思路 (6)二、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6)第三章项目选择及建设条件 (9)一、场址选择 (9)二、建设条件 (10)三、建设场址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12)四、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12)第四章建筑工程 (13)一、平面方案 (13)二、竖向设置 (14)三、立面设计 (15)四、建筑工程 (15)第五章公用工程 (18)一、给排水设计方案 (18)二、电气设计方案 (21)第六章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安全及消防 (25)一、环境保护 (25)二、职业卫生安全 (28)三、消防 (29)第七章节能方案 (32)一、节能概况 (32)二、能耗指标分析 (33)三、节能措施 (34)四、节能效果 (37)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39)一、组织机构 (39)二、人力资源配置与人员培训 (41)三、项目组织管理 (41)第九章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42)一、建设工期 (42)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2)三、实施进度表 (43)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4)一、投资估算 (44)二、资金筹措 (48)三、资金使用管理 (48)第十一章项目招投标 (49)一、招投标范围 (49)二、招标组织形式及招标方式 (49)三、招标基本情况表 (50)第十二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51)一、经济效益评价说明 (51)二、运行费用效益分析 (51)三、社会效益分析 (52)四、税收 (52)第十三章社会评价与风险分析 (53)一、社会评价 (53)二、风险分析 (56)三、结论 (57)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人民法院审判法庭扩建项目(二)项目建设地址:(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四)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五)项目业主: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范围(一)编制依据:1、《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建标138-2010)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法庭专用设备配置的意见》3、《国家“十二五”期间人民法院司法行政工作发展规划纲要》4、《人民法院第三个五年改革纲要》(2009—2013)5、《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法发〔2011〕4号)(二)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了市法院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分析了建设法院审判法庭扩建项目的必要性,提出了合理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根据现有的建设条件对项目的选址、工程建设方案、环境保护、职业卫生安全、消防、节能和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和项目招投标方案,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并制订资金筹措方案,进行项目的效益分析和社会评价及风险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七目录第一章总论 (2)1.1项目基本情况 (2)1.2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的依据 (5)1.3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范围 (5)1.4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编制原则 (6)1.5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工作的概况 (6)1.6本项目投资估算 (6)1.7资金筹措 (6)1.8结论 (6)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8)2.1项目背景 (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第三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9)3.1建设地址 (9)3.2建设条件 (9)第四章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 (12)4.1建设规模 (12)4.2建设方案 (13)4.3建设设计 (14)4.4结构设计 (15)4.5给排水设计 (18)4.6 消防设计 (18)4.7电气设计 (19)4.8 采暖设计 (21)4.9通风设计 (21)第五章土地利用 (22)5.1 用地规划选址 (22)5.2 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22)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安全 (23)6.1环境保护 (23)6.2安全 (29)第七章节能分析 (31)7.1我国的能源状况 (31)7.2节能的必要性 (34)7.3我国节能潜力 (35)7.4设计依据 (36)7.5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38)7.6、节约能源的主要措施 (39)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员培训 (41)8.1组织机构 (41)8.2 人员培训 (41)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42)详见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4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 (43)第十章工程建设招投标 (44)10.1招标依据 (44)10.2招标范围 (44)10.3招标方式 (44)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6)11.1投资估算 (46)11.2资金筹措 (46)第十二章社会效益分析 (48)第一章总论1.1项目基本情况1.1.1、项目名称:***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工程1.1.2、建设单位:***人民法院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4、项目建议书(代可研报告)编制单位:***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1.5、工程咨询证书编号:1.1.6、项目建设地点及用地规模该项目选址在***。
1.1.7、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建筑规模:该项目建设主体审判庭一栋(13层),总建筑面积12980平方米。
其中:立案用房建筑总面积:710平方米,审判用房建筑总面积:6800平方米,执行用房建筑面积:250平方米,信访接待用房建筑面积:430平方米,审判配套用房1280平方米,审判信息管理用房620平方米,诉讼挡案用房建筑面积1440平方米,司法警察警务用房建筑面积:220平方米,辅助用房建筑面积:1230平方米。
建设依据:《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建标138-2010)第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数量,应以工程立项上年审理案件数为基础,依据前5年审理案件平均数变化的情况推算出的5年后可能达到的年审理案件数为标准确定。
《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建标138-2010)第十七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年审理案件在3000件以上的,执行一类标准。
一类标准建设面积为12040平方米——12980平方米,在同类标准中,案件数量或辖区人口多的法院按标准上限执行。
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各类用房建筑面积控制指标表(m2)建设规模一类二类三类用房名称立案用房710 550 370审判用房5920-6800 4530-5220 3350-3870执行用房250 220 170信访接待用房430 400 310审判配套用房1280 1080 750审判信息管理用房620 480 340诉讼档案用房1440 1170 960司法警察警务用房220 180 180辅助用房1170-1230 930-970 710-740合计12040-12980 9540-10270 7140-7690 ***法院2006年审理案件3781件,2007年审理案件3907件,2008年审理案件4321件,2009年审理案件4745件,2010年审理案件6128件,五年来案件平均年增长率为13%,按此增长比率,2011年审理案件将达到6925件,2012年审理案件将达到7825件,2013年审理案件将达到8842件,2014年审理案件将达到9991件,2015年审理案件将达到11289件。
按照《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新建审判法庭建设规模执行一类标准,拟申报建设面积为12980平方米。
1.1.8、项目建设期年限该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竣工。
1.1.9、公用工程供水:本项目用水为生活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等,经估算该项目建成后最平均日用水量为 6.8立方米/日,由***供排水公司供给能够满足本项目用水。
***供水管网供水压力0.3Mpa,在项目区内设有DN150环状管道,高层利用生活加压泵,变频控制。
排水:项目排水采用生活雨、污水分流制。
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等采取雨水都收集,用落水管接至室外排雨水管网。
供电:该项目根据建设方案估算设备安装容量为 584 Kw,由***电力局供应。
采暖:该项目采暖由地源热泵供应,能满足本项目采暖需求。
1.1.10、环保与节能拟建地点区位于***内,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良好;地下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项目建设无污染,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该工程设计方案执行国家颁布的节能政策,从建筑设计、围护结构等方面力求满足工程的节能要求。
主要使用以下节能材料:1、屋面保温层为聚苯乙烯泡沫板;防水材料为SBSⅡ型;2、墙体采用空心砖砌筑;3、窗采用节能塑钢中空玻璃窗;4、外墙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外保温;5、给水采用PPR管,排水管为UPVC塑料排水管,卫生设备均采用节水型设备;6、采暖设备均采用节能型设备;7、照明灯具均采用高效节能光源灯具。
1.2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的依据1.2.1、***人民法院新建工程有关经济、技术资料;1.2.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的有关规定;1.2.3、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1.2.4、建设单位关于***人民法院审判庭项目建设核准申请和有关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
1.2.5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建标[2010]138号。
1.2.6人民法院法庭技术建设规范。
1.3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范围本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及建设规模、环保消防安全与节能、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社会效益分析等。
1.4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编制原则1.4.1、依据***土地利用规划,严格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法规。
1.4.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计先进、节省投资。
1.4.3、建筑设计适应现代化法庭观念的变革,满足法庭功能要求。
1.5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工作的概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受***人民法院委托,进行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工作,首先成立项目组,对拟建场址进行了现场考察,并与建设单位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座谈和交流,收集了有关项目的技术资料,并结合实际对资料进行了查询、分析、研究,对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技术方案、投资环境、配套条件、及环保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对投资估算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编制出了该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
1.6本项目投资估算工程总投资35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726万元,其它费用527万元,预备费247万元。
1.7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
资金来源:全部为地方财政筹措。
1.8结论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本项目建设规模适宜,建设地点选址合理,建设方案可行,资金落实有保障。
3、建设单位组织落实,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充分。
4、本项目的建设提高***人民法院的规范化执法水平。
本项目的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人民法院审判用房始建于1992年2月,设有6个审判庭,建筑面积共计560平方米,该院现有人员182人,其中正式干警130人,临时人员52人,由于占地面积小、审判法庭少、建筑设施老化,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人民法院担负着打击制裁犯罪、调节社会关系、保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职责,必须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切实增强抓好社会治安工作的政治责任感,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摆在法院工作的重要位置,严厉打击各类犯罪,调解理顺社会经济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法律服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办理案件的逐年上升,现有的审判环境已远远满足不了审判的需求,与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相差甚远。
按照最高院的要求,每年所办案件在3000件以上的法院,所需审判用房应建成一类标准,即建筑面积在13000平方米左右。
因此,现有法庭审判用房远远落后最高法院的要求。
另外,如按照一类标准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法院为当地保驾护航的能力,提升法院的庄严,可为法院干警和人民群众诉讼营造一个良好的审判环境,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3.1建设地址该项目选址在***华兴街东,学院路北。
3.2建设条件3.2.1、外部条件该项目建设交通便利,无工业污染和其他污染,能够达到***人民法院新建审判庭项目的建设要求。
3.2.2、地理位置***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南近山东、西界沧州、北倚京津,辖9个乡镇、327个行政村,总面积2251平方公里。
人口48.4万。
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部位置和“环渤海,环京津”的双环纽地带,是新欧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现已成为华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3.2.3、工程地质所选位置地势平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皆符合建设条件,地层岩性软均匀,无不良地质现象,坡度小于3‰。
3.2.4、地震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该地区抗震烈度为七度。
3.2.5、气象条件黄骅全年平均气温12℃~13℃,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1℃,年平均无霜期196天,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617毫米,年平均日照2864.9小时,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3.2.6、供水排水供水:本项目用水为生活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等,经估算该项目建成后最平均日用水量为 6.8 立方米/日,由***供排水公司供给能够满足本项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