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训练一
高三新材料作文系列训练

高三新材料作文系列训练(一)掀起新材料作文的盖头来一、训练要求:1、了解信息:07年高考极有可能考新材料作文。
2、熟悉新材料作文的题型样式,明确写作基本要求。
3、确定一个策略:新材料作文能写好,话题作文自然不在话下!二、高考样题及其解读:(注意材料对写作的限制)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2006年全国卷1)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单从材料内容来说,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主要材料是一则寓言,辅助材料是最后小孩子说的一句话:“它也很可爱啊”。
这两部分材料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是截然不同的。
寓言的含义很明确,用辩证法来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寓言材料所体现的其实是“主观与客观,表象与本质”的关系。
其核心寓意是“认清自己,认清世界”。
围绕这一点可以拟定出以下一些话题:“自知与拼搏”、“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个人条件与学习经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材料中小孩子最后说的一句话也可以提炼出一个主题来,那就是“勇气是值得赞赏的”,所以从肯定乌鸦的拼搏精神入手立意也是可取的。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6年全国卷2)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
高三作文立意训练

高三作文立意训练《高三作文立意训练》篇一《生活中的小确幸》高三的日子就像被拧紧了发条的闹钟,滴滴答答地响着,一刻不停。
说起作文立意啊,这就像是在生活这个大宝藏里找宝贝。
就说这“生活中的小确幸”这个题目吧。
我每天早上都会路过一个煎饼摊。
摊主是个大叔,那手法可熟练啦。
有一天,我起晚了,火烧眉毛地冲向煎饼摊。
大叔一看我那着急样儿,一边笑着一边加快了速度。
他熟练地舀起一勺面糊,“唰”地一下倒在铁板上,那面糊瞬间就成了一个漂亮的圆饼。
接着他打了个鸡蛋,鸡蛋液散开的瞬间,就像一朵盛开的花。
然后他撒上葱花、香菜、芝麻,那葱花翠绿翠绿的,在面饼上可显眼了。
最后他问我要什么酱料,我要了甜面酱,他用小刷子轻轻地刷着,那均匀的程度就像给面饼穿了一件完美的外衣。
做好煎饼后,他还细心地用袋子包好,递给我说:“孩子,别急,来得及。
”那一瞬间,我心里就觉得暖暖的。
这就是生活中的小确幸啊,一个小小的煎饼,几句暖心的话,在忙碌又紧张的高三生活里,犹如一抹阳光照进心里。
其实这些小确幸到处都是,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写作文立意就不难了,就像从这个煎饼摊的经历里,我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温暖与美好,这就可以成为这篇作文很好的立意呢。
篇二《突破自我的瞬间》高三的学习像是一场马拉松,我们都在努力奔跑。
“突破自我的瞬间”这个作文题目挺有意思的。
我记得那次体育课,老师让我们跳山羊。
那山羊器械虽然不高,可我看着就害怕。
前面的同学一个个像小兔子一样轻松地跳了过去。
轮到我了,我站在起跑线上,心砰砰直跳,腿都有点发软。
我深吸一口气,冲了出去,可是跑到山羊跟前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一下子趴在了山羊上。
同学们都笑了,我脸腾的一下就红了。
我不服啊,我就不信我过不去。
我又站到了起跑线,仔细地观察别的同学的动作。
我发现起跳的时候要用力蹬地,在空中的时候要伸直双腿。
这次我又出发了,眼睛死死盯着山羊的另一端。
当我冲到山羊跟前的时候,我按照之前观察的动作,用力一蹬,一下就跳了过去。
高三材料作文训练题范文

高三材料作文训练题范文高三材料作文训练题1简单的人字,让很多的人为此而痛苦一生,看起来容易坐骑来难。
要想把他画圆。
画好。
画成功,还需要通过12分的努力,俗话说:人生不难事,只怕有心人。
人的一生必须有一个目标,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任何机会垂青与你,那将会是和你逆方向行使的,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样,没有一个航行的目标不管来自任何方向的风和你都是逆向的,相反会不进而退。
所以要有所成必须把第一步的目标要明确的罗列出来,这样的人生才会精彩而有意义。
为什么会有穷人呢,就因为如此,没有明确和长远的目标,最终影响一生。
人生的第一步看你是不是比别人先跨出去,它就像一个起跑线,谁先把第一步跨出去,按常理来说将会永远的领先一步。
大多的人虽然有自己的目标,但是最终能够真正完成自己的目标计划的人大概只有5%,很多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放弃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
而我为自己定的目标已经很多年了,也没有改变过,但是我自己好象一直没有实施强大的动力和自己对自己的监督也是不到位的。
一个目标的实施如果自己不给自己去强加压力,最终也是空想主义派。
正是如此您出现了,因为有您,才让我的目标更为明确;因为有您,才让我有更强的信心;因为有您,才让我具有狼一般的性格。
正因为您的到来使我的生活更具色彩更具意义。
不管明天的路是怎么走的,我们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您给我了更大的动力,所以我在此先感谢您!有了目标必须还要为自己定好位,常言说的好:“男怕如错行,女怕嫁错郎。
”所以给自己的定位这一步是同样的重要,做自己熟悉的行业,在自己所做的行业坚持十年下去,你也会成功的。
而成功的人是找的方法,失败的人找的是借口和理由。
不管我们成功与否,我们绝对不能为自己找借口,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从中去总结和回味的东西,位置定好了,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只有永远保持进取的心态,目标也会变成现实了。
为自己有限的时间进行人生规范,做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格,要做事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人优于做事。
高三语文作文训练8篇

高三语文作文训练8篇1. 听音乐的乐趣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给人带来许多乐趣。
无论是欣赏音乐还是演奏音乐,都能使人陶醉其中,享受美好的情感表达。
首先,欣赏音乐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当我们静静聆听一首动人的乐曲时,音乐的旋律会抚平我们的内心,带给我们温暖和慰藉。
音乐能够唤醒我们身体内隐藏的情感,使我们更加敏感和感性。
在繁忙的生活中,欣赏音乐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摆脱焦虑和压力。
其次,演奏音乐也是一种享受。
通过自己亲身的参与和表演,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魔力。
无论是演奏乐器还是唱歌,都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的积累。
但当我们能够流畅地演奏一首曲子时,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演奏音乐可以提高我们的集中力和协调能力,培养我们的音乐才能。
总之,音乐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
无论是欣赏还是演奏音乐,都能让人陶醉其中,忘却烦恼,感受生活的美好。
让我们静下心来,感受音乐的力量吧。
2. 高三演讲比赛感悟在高三学习生涯的最后阶段,我们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
这次比赛不仅是对我们语言表达能力的考验,更是一次对自我的挑战。
通过参与演讲比赛,我获得了许多感悟。
首先,演讲比赛是一次锻炼自信和胆识的机会。
站在舞台上,面对着一片陌生的观众,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声音和表情吸引他们的注意。
这对于平时胆怯的我来说是一次很大的挑战。
但是,通过反复练习和准备,我渐渐克服了紧张和害怕的情绪,表现出自信和从容。
其次,演讲比赛培养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准备演讲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选择恰当的词语和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演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通过这次比赛,我学会了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最后,演讲比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观点和感悟。
通过与他人交流和互动,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和成长。
演讲比赛不仅是一种竞争,更是一种合作和沟通。
高三全国备考作文训练10篇

高三全国备考作文训练优秀10篇高考写作训练片段作文篇一一个晴朗的下午,太阳光懒散地洒在人的脸上、身上,使人也变得懒散。
我搁下笔,抬眼望了窗外小园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嗬!该让疲劳的大脑放松一下了,于是甩了甩酸痛的手臂,一边享受着暖和的阳光,一边踱步向小园走去……嗯!这的确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小园,我慢慢地走着、看着、闻着……直到我来到那棵青瓜藤前驻足,我皱着眉头仔细端详它,那是一株怎样的藤啊!又粗又厚重的青藤从根一直向上缠绕着枝干,在那叶茂盛的地方,在那青藤紧紧挤压在一起的地方,探出好几个仿佛在缝隙中挣扎着求生的小青瓜,那粗壮得如麻绳一般的青藤紧紧抱着,哦,不,紧紧嵌入青瓜里面,以至于原本形状美观的青瓜竟变成了一只只形状怪异、丑陋的怪物。
我怀着悲悯的心望着它,望着那些向和求救的小青瓜,我开始动手替它除去紧绕在身上的的青藤,把嵌入它深处的藤拔了出来,青藤仿佛在和我作对,它是那么紧密地和青瓜结合在一起,那么倔强地攥着青瓜细细的身躯,它坚韧的纤维团结一心地拥抱在一起,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替一只青瓜除去它身上的累赘,正当我准备着手替另外一只青瓜除去束缚时,那只伤痕累累的青瓜却“啪”地一声掉在了地上――摔碎了,我的动作一下子停止了,呆呆地、静静地用忧伤的目光注视着那只被摔成几块的小青瓜,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我叩问自己,当每次把目光移到另外几只被青藤缠绕着的青瓜时,看到的不是哭泣、不是痛苦,而是快乐,一种被束缚的快乐,一阵微风吹过,叶片“沙沙”作响,青瓜们便有节奏地随风摆动。
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
我给了它自由,却使它颓然地倒在地上!对于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无原则的自由,只会让青春过早地消逝,只有束缚才能给予青春想要的自由!就让自己勒着青藤生长吧!那道道被勒出的伤痕,决不是你晦暗的痛苦记录,而是你光辉的青春舞步。
痛并快乐着,我渴望痛,因为有痛,我快乐!高考作文训练篇二有些时候,不要太运,免得如窗外雨纷的世界,模糊了视线,湿迷了眼睛。
高三作文经典训练题及例文

高三作文经典训练题及例文1.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涉及的基本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
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
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
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着重抓住最后船长说的话——负重是最安全的。
人要时刻肩负责任“船在负重的时候,才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
”老船长的话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亦是如此,只有时刻肩负责任,人前进的步伐才会坚实无阻。
”面对人生的挫折,只要我们有礁石般的守护的责任感,那么再大的风浪也只不过是过眼的浪花,面对海浪滔天,我们岿然不动;面对人生的风雨,只要我们有巨轮般执着的责任感,那么再肆虐的飙风也只不过是胜利的前奏,面对狂风骤雨,我们信步远航。
是的,随时肩负一份责任,就有了刚韧不拔的意志风发。
信步于人生的曲径,再大的风狼也只不过为行程增添几份豪迈。
我们脸上始终挂着刚毅的坚强,拈花一笑。
责任或许只是杜甫的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身处贫境,仍念寒土,这是顶天立地的责任感。
一语道破对天下的忧虑,一语倾出他广博的胸怀,正是杜甫这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虽屡遭贬谪,怀才不遇已不沉沦;虽箪瓢屡空,环阻萧然,亦不改其志节。
“出师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感慨之中他抒出自己的志向;“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呼吁之中他寄予自己的期望,恩泽后世无数书生骚客,教其以爱己之心爱人,甚至爱人超乎其己。
沉重的责任感使杜甫勇于面对动荡的社会,用广博的胸襟容纳百川,他毅立为一座灵魂的高山!责任或许只是史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目的。
高三英语作文写作模拟训练题50题(含参考答案)

高三英语作文模拟训练50题(含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读后续写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其内容和所给段落开头语续写两段,使之构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Mom was in extreme pain of cancer. I sat outdoors, watching the bees flying from one flower to another. I studied Mom's face, thinking how I could take her mind off the pain she was suffering. Her strong belief had always inspired and encouraged me. It was my turn to do the same for her—to encourage her to cheer up.“Are the flowers in the field beautiful?” Mom asked weakly. She managed to find beauty in nature. Suddenly, I had an idea and asked her, “How about getting some flowers we can plant together in front of the house?” Mom's face slowly lit up and smiled. She said, “It sounds great.” Then we slowly climbed into the car.Soon, we were wandering through rows and rows of colorful flowers. Mom's pain was forgotten temporarily as she bent over to choose a bunch of red roses. “Oh, how beautiful,” she whispered, pressing the flowers against her face.A young lady approached and said, “Hello, ladies. It's a beautiful day for planting flowers. My name is Jenny. You can choose and buy whatever flowers you like.”She was young and beautiful and I said thanks to her. I hurried to Mom's side, “I think we will have enough flowers to plant, Mom. Would you mind waiting in the car while I pay for them?”“Let me carry the flowers for you,” Jenny smiled and said, “You are so kind and patient with your mother.” I replied, “Thank you. Mom is experiencing great pain because of her cancer. What I am doing is make her happy and forget her pain.” Suddenly, Jenny froze in her tracks.She said, “My mom has cancer, too. May I please add your Mom's name to hers? I'd be proud to pray for both of them—overcoming the difficulties and achieving a victory as soon as possible.”注意:1.续写词数应为150左右;2.请按如下格式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作答。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作文训练》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作文训练》试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夯基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漫画大师丰子恺曾挥毫画了幅《卖羊图》:农人牵着两只羊,到羊肉馆去卖。
一位农民看了连连摇头,笑着说:“多画了一条绳子。
”丰子恺仔细看看自己的画:两条绳子牵两只羊,哪里多了绳子?农民说:“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丰子恺叹服。
对于现实生活中这种“牵头羊”的现象,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导引】一、审读材料,回溯因果,发散思维寻找多向立意。
新材料作文题,一般包括文题材料和作文要求,有时还会有主旨揭示、立意限制等内容。
不管怎样,认真审读材料是准确立意的前提。
此则作文材料的立意,可运用因果分析法。
由文题材料,可生发如下思考:丰子恺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农民为什么明白牵头羊的道理?牵住头羊就能控制羊群说明了什么?漫画大师为何竟不如农民……经过一番推敲和梳理后,便能形成如下立意:①从丰子恺的角度,可确立“创作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等观点。
②从农民的角度,可确立“实践出真知”“智慧来源于生活”“把握规律,才能运用规律”等观点。
③从头羊的角度,可确立“‘牵好头羊’是事情成功的关键”“做事情应抓住关键因素”等观点。
④从群羊的角度,可确立“步调一致,铸就成功”“做事应有主见,不要随波逐流”等观点。
⑤总览故事,还可确立“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观点。
二、明确要求,甄别含义,聚敛思维确定恰当观点。
确立多个立意角度后,还必须聚敛思维,根据文题要求,读出命题隐含的立意方向或旨意。
“对于现实生活中这种‘牵头羊’的现象”,便是命题者的立意方向。
命题者要求就“牵头羊”的现象联系现实,感悟生活,因此立意只能从“头羊”“群羊”的层面切入。
据此,可以剔除上述①、②、⑤三个角度;留下③、④两个角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勤于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 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二
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 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 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 德》。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 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 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点,中间论证充分,结尾干净利落。 (2) 要合理妥善地安排过渡。 5、 论证:力求合理调动四种基本的论证方法。 6、 结尾:要针对具体文章,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形式。 a) 深化中心论点式,例如《谈骨气》,《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
步》。 b) 号召式,例如《学会谅解》、《欣赏使人美丽》 三、 组织学生自由提问自由讨论,解决疑问。 四、写作:作文参考话题: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 作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要求:1、要求文体为议论文; 2、写作要求在话题范围内;
然而总体上说,世界还是在进步的,每一个进步都会伴随着一个旧 观点的推翻。这说明敢于挑战权威的人还是有的。③
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上帝造人说仍广泛流传于欧洲大陆,教会为了 维护自身的统治,更是大肆渲染上帝创造世界万物的言论。但是达尔文
对这种观点提出了疑问,他认为地球上现存的物种都是由更古老的物种 演变而来的。他没有因为自己的观点与“权威”相冲突而放弃,他经过 多年的实地考察,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并勇敢地发表出来,终 于使人们从教会的谎言中走了出来,为后世的生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 的贡献。他的发现被马克思称作“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一”。
(1)、有部分同学作文存在抄袭之嫌,观点前后矛盾。 (2)、同学们都能摆一些事实,但是却忘记了讲道理。 (3)、论据能够做到充足、丰富,但缺乏新意,人云亦云,很难吸 引读者的阅读欲望。 (4)、语言表达还存在很多问题:重复啰嗦,表意不明,搭配不 当,等等。 (5)、书写还是有一些同学不够认真,敷衍了事,老师难以辨认, 比如高三(2)班的孙富生、马学娟、曹晓栋,高三(4)班的张建文、 杨继栋、杨旺天等同学。 二、出谋划策:
3、初写议论文,要求按总—分—总的基本模式写作,开篇即提 出中心论点,可采用列分论点,可采用逻辑式的递进式论证;
4、观点要鲜明,论据要确凿,论证要充分; 5、字数要求800百字左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议论文的写法,充实自己的作文。 教学流程:
1、 老师总评: 1、优点:
(1)、同学们都能按照写作要求写作。 (2)、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足且丰富,论证过程 严密,结构完整。 (3)、大多数同学作文语言通顺,有的同学还使用的比喻、排比等 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说理更加明白、形象。 (4)、大多数同学书写认真,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2、缺点:
[考场得分]内容16+表达16+发展8=40分
病文诊断 ①作为材料作文,开篇最好是根据需要概述所给材料,否则很容易
走偏。本文的开头,上来就是一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议论,偏 离了中心。
②文章第二段引出材料中的人物,并由此引出《皇帝的新装》作为 例证,但可惜论证偏离了中心,“说谎”与“不敢质疑权威”似乎不能 等同。这个缺憾应该提醒我们重视材料的使用问题。
无独有偶,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哥白尼质 疑教会的地方学说莫不如此,这些伟人都有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并为 推翻错误理念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甚至做出了牺牲,从而为科学乃至 全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不会忘记他们,他们将与天地并 存。
毕竟这样的伟人只是少数,受所学知识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做出一 些能够改变社会的质疑,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能去质疑,我们可以从质 疑身边的事物开始,比如陈旧的观点,或课本中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 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当你认定自己的观点正确时,要勇敢 地向权威说不。④
关于事实论据: 准确性,能较好服务于中心论点; 概括性,能用简练语言概述交代;
典型性,多用典型范例,少用生疏的或自己的生活实例; 有序性,注意事例的顺序,如:与概括性语言的照应;符合认知的深浅
层次,巧用事例的对比论证等。 关于道理论据: (1)要求引用的名言与中心论点一致; (2)要求准确无误。 4、结构:力求严谨,符合逻辑。 (1) 尽量按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行文,开篇即提出中心论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 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 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 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 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 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 次只能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但他不懒不怠,勤 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 来读书很多,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 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勇于质疑 韩晓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错,一个人即使成就再高,他也不是圣 人,也会和平常人一样犯错误。然而,盲从权威是世人亘古不变的原 则,因此,一些伟人的错误也被世人当做真理,去相信,去服从。很多 不正确的观点甚至至今仍没被推翻。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自身的提 高,我们需要勇于质疑权威的精神。①
菲涅尔的行为让我想起了《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敢说真话的孩 童。当成人们因为害怕别人耻笑自己愚笨而随声附和骗子的谎言时,只 有一个孩子敢于说真话,敢于向权威发出挑战,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的悲 哀。一个连年幼孩子都能看出来的错误难道成人们看不出来吗?当然不 是,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服从权威的观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根深 蒂固,人们已丧失了去质疑的勇气。②
鼓励布置学生学习欣赏,讨论探究本文所体现的议论文的写作知 识。学生可自由结组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教师要事先提示从论点的 提出、论据的选用、论证的结构等角度进行探究) 二、 教师梳理,补充讲解 1、确立中心论点: (1)针对命题或话题,确立观点; (2)观点鲜明,表述准确; 2、确立分论点: (1)要服务于中心论点,不能另成观点; (2)要求角度清晰明白,不能交叉含混。 3、论据:要合理充分调动两种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最后联系自身的实际呼吁勇于质疑收束全文。全文结构清晰,论证严 密,显示了很强的逻辑力量。其次,作者注意了对语言的锤炼,特别是 过渡句的安排,使得全文衔接紧密,浑然一体。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 的气势。 五、应考对策
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论述不要游离 文章的中心论点。二、给材料作文,要合理安排思路,应该由概述材料 入手,提出中心论点,领起下文,这样开头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三、要做好衔接与过渡。尽可能地使用一些修辞,比如排比、对仗,增 加说理的气势和文采,以便获得更高的分数。 六、交流习作,取长补短
课时教学方案
总第 2 课时 本节第 1、2 课时
课题:议论文写作
学习目标: 1、 通过阅读分析,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知识; 2、 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步骤及方法,包括论点的确立,论据的 选择与运用,论证结构的安排等。
学习重点: 1、 通过阅读分析,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知识;
2、 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步骤及方法,包括论点的确立,论据的选择 与运用,论证结构的安排等。
1、关于作文的论据这一点,平时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 方”,注意积累生活中的各种有趣的事情,同时要多阅读课外书籍,为 作文积累素材。
2、关于语言表达这一环节,平时一定多读、多说、多写,上课的 时候,应该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关于书写,大家平时应该要端正态度,一笔一划的认真书写, 切不可抱着敷衍老师的态度。建议大家买钢笔字帖,休息时可以练习一 下。 三、病文展示
学习难点: 1、 通过阅读分析,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知识; 2、 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步骤及方法,包括论点的确立,论据的 选择与运用,论证结构的安排等。
学习方法: 讨论探究结合讲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程流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例文,了解梳理议论文的写作知识 附例文:
说“勤” 林家箴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字家韩愈说:“业精于 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如何。懒惰者, 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惟有勤奋者,才能 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 尔基说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 到“勤”的深刻含义的。
③这个过渡段的安排还是不错的。两句话的语序不合逻辑。 ④最后三段的论述衔接得较为紧密,只是语言表达还存在着一些不 够准确、简洁等方面的问题。 综合点评 [病文]《勇于质疑》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议论文,但却存在以下几个 问题:(一)、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就是标题“勇于质疑”,但文 章开篇却谈人都会犯错,有离题之嫌。作为材料作文,开篇恰当地引 用材料较为合理。 ( 二)、第二段论证的是不敢质疑的原因,属于深层次的讨论,放 在四、五自然段两个敢于质疑的事实论证后比较合适。 ( 三)、文章上下文之间缺乏过渡性的语句,使得文章前后衔接不 够紧密。
(四)、文章的语言比较平淡。 四 、升格佳作
勇于质疑 韩晓阳 涅菲尔,在科学界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敢于挑战权威,最 终获得法国科学院颁发的奖项。他的获奖,固然取决于他所取得的成 就,但若没有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即便有所发现,也可能湮没乡野, 一生无名。由此看来,只有具备勇于质疑的精神,才有可能在自己的研 究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才可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古今中外,勇于质疑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数不胜数。 袁隆平是个质疑者,他冲破了“关于自花授粉水稻杂交无优势”的 经典理论这个科研的圈圈,经过多年不断探索研究,终于开发出被誉 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的杂交水稻。这一项惠泽世界 人民的发明使人类远离了饥饿,给世界带来福音。 达尔文这个被宗教界称为怪物的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大胆质疑 上帝造人说,他认为地球上现存的物种都是由更古老的物种演变而来 的。他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并勇敢地发 表出来,终于使人们从教会的谎言中走了出来,为后世的生物学的发展 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发现被马克思称作“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 一”。 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两个铁球先后落地遭人诽谤,哥白尼质疑 教会的日心说而被软禁,布鲁诺坚持地心说的真理为罗马宗教所活活烧 死,这些伟人都有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并为推翻错误理念而进行了不 懈的努力,甚至作出了牺牲,从而为科学乃至全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 的贡献。人们不会忘记他们,他们将与天地并存。 菲涅尔的行为还让我想起了《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敢说真话的孩 童。当成人们因为害怕别人耻笑自己愚笨而随声附和骗子的谎言时,只 有一个孩子敢于说真话,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的悲哀。一个连年孩子都能 看出来的错误难道成人们看不出来吗?当然不是,这是因为服从权威的 观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人们已丧失了去质疑的习惯和勇气。 受所学知识的限制,现在我们不可能做出一些能够改变社会的质 疑,但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能去质疑,我们可以从质疑身边的事物开始, 比如陈旧的观点,过时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基 础。所以当你认定自己的观点正确时,要勇敢地向权威说不。 [模拟得分]内容19+表达19+发展17=55 [升格文]升格后的文章由引述材料入题,点出论点后一连列举了 三个名人的事例作为论据,非常有说服力;其后剖析不敢质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