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思考

合集下载

怎样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怎样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怎样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和思想性较强、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厌学现象比较严重。

本文对如何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做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思想政治增强教学吸引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和动机是人的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这一主体是否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渴望与追求。

因此,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实现学习目标。

课堂上如果教师注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将增强吸引力,获得来自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一、改进、丰富教学内容,以增强吸引力1.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联系社会现实,引入生活中的实例,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比如说我在讲授高一《经济常识》第六课第一节第三框“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时就引导学生在注意分析了51页“议一议”的内容(即“1994年,我国物价上涨幅度超过20%。

国家为什么先后两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之后,问学生:从1997年我国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后,我国的物价是上涨还是下跌?针对这一情况,国家还是继续提高存贷款利率吗?为什么?在这一个变化过程中银行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问题?结果由于引入了现实中的事例,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学们纷纷发言,谈了自己的认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意通过运用幽默、漫画、典故、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来讲解抽象的理论,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积极性。

比如说我在讲解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及其对社会的危害和应该受到的惩罚时就充分利用了书中的漫画“追星族”及“一元钱税案”等故事,对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进行了形象地描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即使同学们对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行为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又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思考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思考

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思考摘要: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难题。

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着重讨论网络给教育工作带来的新难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期望对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一点有效建议。

关键词: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一)有利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使其更有针对性的展开。

利用网络可以使教育方式呈现多样性,优化了传统的晦涩的教育形式,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利用网路科技设计趣味课堂,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加集中于课堂,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不仅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传达目的,也有效的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了学生和教育者之间的积极沟通。

(二)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网络几乎是一个言论自由的环境,虽然这样的属性利弊一直存在争议,但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看法,互相交流。

正确的看法大家共勉,错误的认为也能及时改正,从而使信息更加透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弥补了自身认知的不足。

(三)网络拓宽了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渠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无非书籍、板报、杂志、专刊等形式,这些形式枯燥无味且充满了局限性。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讲座、论坛、电子邮箱等方式和外界就思想政治方面进行资源共享,使大学生群体对这方面知识的汲取更广泛、更深入,不再像以往纯线下教育那样局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也不再囿于表面。

二、网络给高校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难题(一)网络时代下,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势在必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开展线下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堂,或者辅导员在班会时进行思想教育。

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教育效果较差。

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2005年,胡主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胡主席深刻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舆论宣传,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不断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

”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认识网络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探索如何利用网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优势信息化是当今时代最鲜明的特征。

现在信息网络已深度融入到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信息网络已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主要媒介,为人们学习交流、研究创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对传统的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一是开放性。

网络的产生、发展和运用打破了空间的限制,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方面,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人人平等参与的开放的平台,拉近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官兵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感言和心得,也可以分享不同受教育者的体会,真正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在信息传输方面不受地域限制,教育信息可以任意发送不同的地方,任何网络用户都可收到教育信息,从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二是交互性。

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变,可操作性强。

传统的教育方式给我们的印象是:教育者很累、很辛苦,但受教育者参与性不高,经常是台上滔滔不绝,台下瞌睡一片,诸如此类的境况,大家应该都深有感触。

网络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交互的局限性。

一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拘泥于静态的文字表述, 教育信息可以图文并茂、声像交融,教育内容的视觉效果大大提高了,能够吸引官兵进行双向互动,引导官兵积极地参加到教育过程中来。

增强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思考

增强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思考

增强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思考【摘要】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对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并探讨了增强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途径。

在实施策略建议中,本文提出了提升教育内容质量、优化教育方式手段等具体措施。

在效果评估中,对不同策略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结论部分则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各项措施的可行性分析,本文证明了增强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升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现状分析、必要性、方法与途径、策略建议、效果评估、总结、回顾、展望、未来、可行性分析。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部队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及时跟上这一趋势,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目前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单一、形式呆板、吸引力不足等,导致部队官兵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不高。

如何增强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高官兵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加强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官兵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增强部队战斗力、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青年军人逐渐成为部队中的主力,如何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军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一支忠诚、纪律、强大的青年军人队伍也是至关重要的。

增强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部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军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军事斗争形式的不断变化,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实施军事斗争的第五个空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无限的时空交互,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亲和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用在教室、办公室或者心理咨询室,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进行。

这种方式能够相对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但是,由于教育空间相对狭小,时间受到限制,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实现了结合,获得了新的认知工具、交流工具,无形中也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活力。

网上信息交流的快捷性,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在传统的时效政治教育实践中,由于信息资源分散且传播速度慢,教育往往集中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而且教育内容也往往整齐划一,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而全天候开放的网络环境,打破了原有的时空界限,使旧有的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变成了全方位的、开放的、立体式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空间有多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就有多大。

网络能克服传统教育影响面较小的不足,高校的“围墙”概念将消失,高校教育的“一言堂”局面也被打破。

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资源的共享性,还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网络信息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形象性和趣味性。

网络信息的互动性也使得大学生更加主动地接受信息,教育者能更及时地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缩短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便捷的沟通渠道,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

大学生处在“准社会人”的重要阶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了社会化教育的重要责任。

高校可以通过网络,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便利条件。

同时,网络还能使不同地点的学生共享教育资源。

三、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

网络信息量大、更新快,使人可以从容地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精选。

时事材料、理论成果、典型事例等材料可以被及时地填充到教育内容当中,教育效果也就自然显现。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和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它通常是由一些特定的词语或短语组成,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快、影响广泛,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来说,网络流行语更是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网络流行语因其幽默、幽黯、短小、新颖等特点,往往能够更好地吸引大学生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通过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地展现出来,吸引大学生的参与和关注。

2.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和传播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通过网络流行语可以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交流和传播。

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流行语更轻松地分享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更好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

3.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网络流行语往往能够更好地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通过网络流行语,有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引导他们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 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偏激情绪虽然网络流行语在传播过程中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但也容易夸张、煽动情绪。

一些网络流行语在传播过程中过于偏激,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偏激情绪,导致他们的思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消极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一些网络流行语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蕴含着消极的价值观念,容易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

这种消极价值观念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不良行为和偏执的思想,对他们的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部分网络流行语具有片面、夸大、变形的特点,在传播过程中容易扭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目的。

这不利于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对策和建议针对网络流行语可能引发的消极影响,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管理。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思考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思考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思考【摘要】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首先探讨了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新兴网络平台在这一领域中的作用。

接着分析了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和困境,同时提出了高校如何利用网络时代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文章阐述了构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重要性,并展望了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未来,高校应当加强与网络平台合作,借助新技术手段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以适应时代变革和需求变化。

【关键词】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新兴网络平台、挑战、困境、优势、创新、发展、展望1. 引言1.1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思考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思考,势在必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挑战。

如何在新媒体、社交平台等网络空间中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探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新兴网络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和困境、高校如何利用网络时代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构建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思考,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更加广阔的空间拓展,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2. 正文2.1 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源头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广泛化,其中既包含正面积极的信息,也包含负面有害的信息。

关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摘要: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这一新型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已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在阐述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提出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应途径。

关键字: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广泛的应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显示,中国上网人数据居世界首位,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95%在校大学生是网民【1】。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我们必须利用好网络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积极应对环境的新变化,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中积极因素的影响,抵制、转化消极因素的影响,不断优化网络环境,并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便利的交流平台。

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找到各种信息渠道,获得更多信息;通过网络可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开阔视野,培养综合能力等等。

在这个虚拟的网络里,他们可以尽情展示自我个性,发挥自我想象,追求自我超越,体验自我成功。

同样地,这个虚拟的网络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1.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充实了教育内容一方面,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各手段并举,只须轻按鼠标,即可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阅读报刊等。

如果这些资源得到合理运用,可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及时效性。

另一方面,掌握大量正确的信息,了解社会的最新知识是教育者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先决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思考
作者:吕芳
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34期
摘要网络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

网络教育可以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员的学习主体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但如何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文章通过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利用数字图书馆、完善校园网建设三个方面,对如何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网络教育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①网络在教学中日益广泛的应用,不但为教员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也为学员的学习提供了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合作共进的理想学习平台。

首先,运用网络,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

它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各类信息,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通过图像、动画、视频,可以详细、准确、直观地解释事物,使学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网络为发挥学员的自主性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网络教学全面综合幻灯、投影、摄录像设备的优势,使学员能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感性的认识,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唤起学员探求知识的欲望。

同时,网络课堂还可以给学员提供在宿舍、图书馆或其他场所自主学习的机会,把学习延伸到了课堂以外的场所。

最后,网络为教员与学员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更广、更宽的平台。

在网络教育环境中,教育和学习是师生共同期待的认知过程。

例如,对于学员都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教员在讲授中,就可以通过鼓励学员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或思考,与学员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既激发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2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课堂教学环节,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影响教学质量。

这些课件制作粗糙,只是追求网络教学的形式,简单地将与内容有关的图片、录像通过投影仪、电脑等设备播放,使得课件不能很好地为主题内容服务。

如此一来,就无法充分发挥网络对于课堂教学的拓展、补充作用,也就失去了网络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单一,教育效果不理想。

目前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注重政治理论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员自身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缺乏学员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


最后,校园网络建设不完善,使其无法有效地为教和学服务。

实施网络教育的关键是要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教学资源。

否则,网络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为继。

然而,由于院校环境的局限性,使得外部资源访问受限,而内部资源缺乏开发又严重不足,这一切都影响了校园网在网络教育中发挥作用。

3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措施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首先,提高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上,一是要结合网络课堂的特点,紧扣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运用文本文档、图片资料、Flash动画、视频剪辑等形式设计网络教学课件。

例如在实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增添不同的音像资料,如奥运会开幕式和神州七号太空行走的精彩瞬间、(下转第17页)(上接第15页)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展示等珍贵视频,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二是要在内容上注重创新,注重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事新闻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员可以利用课前十分钟的时间,通过组织学员浏览央视国际网、新华网、网易新闻网、搜狐新闻网等权威网站,因势利导积极发挥学员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员结合运用课本知识点对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充分展开讨论,开展时事评论活动,培养学员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

数字图书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库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的加工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然后经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高质量保存和管理,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进行传播和接收,使任何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从数字图书馆得到任何服务。

⑤对此,我们应该引导学员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巩固。

通过浏览学院数字图书馆,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以博取精华、开拓思路、拓宽知识面。

例如,在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中《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一章的内容时,授课前先给出相关背景和素材,让学员利用数字图书馆自行去查找、阅读和总结,使学员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理解。

最后,完善校园网络建设,使其成为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载体和新型基地。

一是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主页。

联系当前学员们最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解释、说明这些社会现象,引导学员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待世界。

二是运用MSN、论坛、QQ群等网络平台及时与学员交流。

教员可以将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心得发布
到学员的QQ群、MSN、论坛等网络平台,以自然轻松的方式传播先进文化,进行正面舆论引导。

三是加强BBS论坛建设。

校园BBS是校园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个平台,教员可以及时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回答学员的问题,也可以与学员相互交流,表达个人观点、抒发内心情感。

注释
①李忠儒.网络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网络安全,2009(4):46.
②张继琏.网络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91-92.
③朱俊武.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6):84-87
④康菊花,张小楠,王英姿.网络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与职业,2011(24):54-55.
⑤范丽萍.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德育,2012(1):26-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