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

合集下载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

3.复苏后监护与转运 复苏后仍需监测 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肤色 及窒息引起的多器官损伤。如并发症严 重,需转运到NICU治疗,转运中需注意 保温、监护生命指标和予以必要的治疗。
【预后】
窒息持续时间对婴儿预后起关键的作用。 因此,慢性宫内窒息、重度窒息复苏不 及时或方法不当者预后可能不良。
吸窘迫综合征等; ③心血管系统: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后者表现为
心律紊乱、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④泌尿系统:肾功能不全、衰竭及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⑤代谢方面:低血糖或高血糖、低血钙及低钠血症等; ⑥消化系统:应激性溃疡、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黄疸加重或时间延长等; ⑦血液系统:DIC(常在生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 ;血小板减少(骨
内容包括皮肤颜色(appearance) 、心率(pulse) 、对刺激的反的反 应(grimace) 、肌张力(activity)和呼吸(respiration)五项指标;每 项0~2分,总共10分(表7-4) 。分别于生后1分钟、5分钟和10分钟进 行,如婴儿需复苏,15、20分钟仍需评分。以往把Apgar评分作为判断 窒息的标准,
4.血液生化和代谢改变
(1)PaO2↓、 pH↓及混合性酸中毒:为缺氧后无氧代 谢、气道阻塞所致。
(2)糖代谢紊乱:窒息早期儿茶酚胺及高血糖素释放 增加,血糖正常或增高,继之糖原耗竭而出现低血糖。
(3)高胆红素血症:酸中毒抑制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 降低肝脏酶活力,使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4)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由于心钠素和抗利尿激素 分泌异常,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钙通道开放、钙泵 失灵、钙内流引起低钙血症。
1.孕母因素 ①孕母有慢性或严重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
严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等; ②妊娠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③孕妇吸毒、吸烟或被动吸烟、年龄≥35岁或

窒息诊断解读

窒息诊断解读

《新生儿窒息诊断分度标准建议》解读一. 背景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主要死因和致残原因近年发达国家发生率为0.53%-0.94%,国内报道发生率为1.2%-2%.新生儿复苏已有国际规范化的指南可循,其诊断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规范本病的诊断,作好复苏的后续治疗对减少并发症、病死率、致残率十分重要。

现就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的《新生儿窒息诊断分度标准建议》作解读。

二、新生儿窒息的现代概念是产前或产程中窒息在出生后的表现和继续,这一连续的病理过程统称围产期窒息。

各种原因使母-儿通过胎盘的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导致儿体严重的缺氧和酸中毒,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的抑制,出生后不能建立和维持正常呼吸的危急病理状态,不包括产前其它病因引起的类似表现,及出生后其它病因(吸入、蒙被、溺水、中毒),所致意外窒息。

三、明确诊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上述抑制状态的新生儿首先应按《新生儿复苏指南》进行复苏。

对患儿家长的询问,明智而客观的回答是新生儿抑制或缺乏活力原因待查,待转到NICU后再仔细搜寻病因作出诊断。

有抑制状态必须复苏,但需复苏并非都是窒息,不能简单地将需复苏者一概统计为出生时窒息,以免误诊甚或招致不必要的医疗法律纠纷。

四、复苏后还有必要明确病因诊断吗?回答是肯定的,理由有四:1、无论复苏的成败和患儿的预后如何给家长一个比较科学的客观的答案,从医学、伦理学、法律学都无法回避。

2、复苏结束后,患儿是否有脏器损伤?脏器损伤的多少、性质和程度怎样?是窒息还是其它的情况和疾病?明确诊断对后续治疗、预后评估和随访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我国已广泛开展国际新生儿复苏技术,患儿已很少死于产房复苏失败,大多死于转入NICU后发生的脏器并发症,如HIE、MAS、肺出血、肾衰、NEC等等,故认为复苏可以解决一切,复苏后就万事大吉,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3、只有明确病因诊断和统一诊断标准,各项统计数据才能反映真实情况。

国内资料、国际资料间才具有可比性,按单一Apgar评分诊断窒息,甚或把凡是经过复苏者一概统计为窒息,扩大分母来统计窒息抢救的成功率,实际上只能是一笔糊涂账!4、目前国内的医疗纠纷中,“宫内窘迫”、“出生窒息”占有很大比重,不少源于诊断标准过松造成的诊断扩大化,明确病因诊断,避免误诊,分清责任,是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法律纠纷的前提。

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分析

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分析

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分析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生命。

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母亲、胎儿和分娩等多个角度来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

首先,我们来看母亲方面的影响因素。

母亲的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过早或过晚的生育年龄都会增加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特别是在15岁以下和35岁以上生育的母亲,由于生殖系统发育不完善或衰老,可能导致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另外,母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疾病也会增加胎儿窒息的风险。

这些疾病会影响母亲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进而影响胎儿的发育和生长。

其次,胎儿自身的因素也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之一。

先天性畸形是胎儿窒息的高危因素,例如脊髓脊膜膨出、脑积水等。

这些畸形会影响胎儿的生理和解剖结构,增加窒息的风险。

此外,胎儿的性别也可能影响窒息的发生率。

研究表明,男性胎儿比女性胎儿更容易出现窒息,这可能与男性胎儿相对发育迟缓、体型较大而导致围产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除此之外,多胎妊娠也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多个胎儿共享母体的资源,容易引发早产、胎盘功能不全等问题,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最后,分娩过程中的因素也会对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

剖宫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分娩过程中的窒息风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并发症,如窒息、围产期感染等,需要临床医生进行严密监测和控制。

产程过长和产程过短都可能增加新生儿窒息的风险。

长时间的产程可能使胎儿缺氧,而过短的产程则可能导致窒息,因为胎儿没有足够的时间调整呼吸和适应生活外界环境。

此外,产钳和产钳分娩也是窒息的危险因素之一。

使用产钳或进行产钳分娩时,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操作技巧,以减少窒息的风险。

综上所述,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涉及母亲、胎儿和分娩等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因素对于预防和处理新生儿窒息至关重要。

新生儿窒息123例调查分析对策

新生儿窒息123例调查分析对策

新生儿窒息123例调查分析与对策(保定市第二医院河北保定071051)【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临床发生原因,对可能造成产后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作出判断,方法总结2003.1~2011.3间我院产科经阴道分娩123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因素;胎儿宫内窘迫窒息率最高,早产、过期产次之;出生体重、孕周、滞产产程延长等因素增加新生儿窒息率。

结论:做好孕期保健、产前检查、b超检查脐带、羊水、胎方位情况、严密观察产程、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及人口素质。

【关键词】新生窒息;宫内窘迫;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05-01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危象,也是围产医学中发生率较高的严重病症,对新生儿危害较大近远期并发症较多。

其发生率与孕期保健,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密切关系[1]。

本文对123例新生儿窒息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积极纠正,一旦发生新生窒息要立即给予积极治疗,尽量减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以提高产科质量。

1 临床资料我院产科2003.1~2011.3间,分娩总数5284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23例,发生率为2.33%,以apgan评分标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为正常新生儿[2],123例窒息新生儿中,重度窒息31例,占25.2%,轻度窒息92例,占74.8%,本文以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

2 结果2.1 发生率及有关因素:新生儿窒息率为2.33%,重度窒息25.2%,轻度窒息74.8%,产科的主要原因为脐带因素,如脐带绕颈、打结、受压及脐带过短。

发生率及有关因素见下表:表1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诱发因素2.2 孕周与新生儿窒息关系表2孕周与新生儿窒息关系表上表所示:窒息率以早产最高,过期产次之,足月产最低。

2.3 新生儿体重与新生儿窒息关系表3 新生儿体重与新生儿窒息关系表上表所见:体重不足2500g窒息率最高,其次为巨大儿,以2500-3999 g组窒息率最低。

早期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早期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早期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早期新生儿窒息死亡危险因素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及卫生保健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之一,是制定妇幼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

为保护儿童生存发展及健康成长奠定基础,进一步降低早期新生儿窒息死亡率是省、市近年来儿童死亡评审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全市早期新生儿窒息死亡原因的分析,找出死亡的危险因素,提出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更好地指导全市妇幼保健工作,现将2009年上半年全市监测早期新生儿窒息死亡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市2009年11个县(2区1市为城镇,8个县为农村)常规监测的出生活产儿、7 d内新生儿及新生儿死亡病例。

2.监测方法和质量控制:严格按照中国妇幼卫生监测工作手册执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统一使用国家卫生统计46表,调查表统一使用湖南省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专用表。

由全市11个县(市、区)接诊的临床医生根据各个病例情况逐项填写死亡报告卡和表或县、乡保健医生到医疗保健机构调查(查阅病历)后填写后死亡报告卡和表,由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审核上报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

死亡报告卡填写率为100 %,死亡调查表填写率为70.2 %(33/47)。

按照《2005年湖南省、市妇幼卫生信息质量工作规范》要求,市级每半年对50 %的县(市、区)按好、中、差各抽取1个乡(镇)中10 %的村;县级每季度随机抽取25 %的乡(镇)中10 %的村;乡级每月对各村组全面开展自查。

市、县、乡三级质控均包括漏报调查,及核对原始资料时准确性和完整性。

质量要求,完整率为100 %;活产漏报率10 %;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率5 %;死因诊断不明率5 %。

质控上报时间为每季度下个月的20日前上报。

3.诊断方法和标准:新生儿窒息死亡,由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临床医师根据临床表现和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出生后1min内评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1]。

新生儿窒息与围产期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新生儿窒息与围产期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疗 效 : 组 病 例 开 始 应 用 克赛 的 时 间 本 平 均 人 院 后 2~ 4小 时 ,2例 中 ,O例 用 7 6 药 后 症 状 明 显 改 善 , 中心 绞 痛 症 状 改 善 其 显效 4 O例 , 效 2 有 0例 ; C 改 善 显 效 4 EG 0 例, 效2 有 1例 ; 酸 甘 油 量 减 少 显 效 2 硝 1 例 , 效 1 例 。平 均 显 效 4 有 1 0例 , 效 1 有 9 例 。改 善 率 8 . % 。7 例 中 , 33 2 2例 用 药
新 生 儿 窒 息 与 围产 期 危 险 因 素 相 关 性 分 析
常 晶
愈、 合并 多脏器功能损伤或缺氧缺血性脑 病 ( E ]死 亡 。 围 产 期 危 险 因 素 包 括 HI ) 、
胎 盘 因素 、 带 异 常 、 水 量 异 常 、 程 延 脐 羊 产 长 、 道助产 、 膜早 破 、 儿宫 内窘 迫 、 阴 胎 胎
格对有新生 儿 窒息 的患儿进 行 相关产科
及新儿科 病历 资料查 阅。所有 患 儿均 转 至新儿科住 院治疗 , 照预 后情况分 为治 按
中 国社 区医 师 ・ 医学专业 2 1 0 2年第 6 期 ( 4 总 第33 )9 第1 卷 0期 9
论 著 ・ 临

论 坛
低 分 子 肝 素 钠 对 老 年 不 稳 定 型 心 绞 痛 的 疗 效 及 对 出凝 血 指 标 的 影 响
结果相一致 。脐 带 因素亦为 新生 儿窒 J 息的高危因素 , 因脐带 因素导致 的新生 但 儿 窒 息 在 逐 渐 下 降 J 因 为 随 着 医 疗 水 , 平的提高 , 对脐 带 异 常 的及 时 发现 及 处 理, 使得脐带异常导致 的窒息 明显 下降。

新生儿缺氧和窒息是一回事吗,治疗方法

新生儿缺氧和窒息是一回事吗,治疗方法

新生儿缺氧和窒息是一回事吗,治疗方法新生儿缺氧和窒息不是完全一回事,但有相似的症状。

缺氧是指新生儿在出生时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是指新生儿呼吸停止,从而导致身体无法获取足够的氧气。

若缺氧被经历了一段时间仍未及时解决,则可能导致窒息状况。

新生儿缺氧和窒息在医学上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对应的治疗方法也略有不同。

治疗方法:1.缺氧:当新生儿出现缺氧现象时,重要的是尽快把氧气输送到新生儿身体内。

通常,将氧气输送给新生儿最常用的方式是通过一个面罩,这个面罩被放置在新生儿的鼻子或嘴巴上,并通过一个管子将氧气输送进去。

另外,如果缺氧严重,可能需要将新生儿送至医院,获得更加专业的治疗。

2.窒息:当新生儿出现窒息的状况时,紧急处理非常关键。

如果窒息是由于堵住气道或呼吸障碍造成的,需要采取额外措施让新生儿呼吸。

一些常用的紧急处理方法包括使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并且给予胸部按压。

同时,如果可能的话,通常需要立即把新生儿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孕妇的身体状况,尽可能避免出现孕期贫血和孕期高血压的情况,这可以有效预防新生儿缺氧窒息情况的发生。

2.出生后,新生儿的呼吸、体温以及其他身体状况需要得到密切观察。

如果发现状况异常时,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运用呼吸等紧急处理。

此外,新生儿身体需要得到足够的呵护,保持身体温暖、保持清洁。

3.避免新生儿长时间吃奶。

过长的哺乳时间不仅使得新生儿易于呕吐,还容易导致窒息。

建议母亲断奶前几天不要给新生儿喂奶。

同时,在喂奶时要保持主动、注意安全。

4.新生儿窒息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当出现窒息现象时,家长或者护理人员应该立刻采取行动,给新生儿进行紧急处理,同时及时送往医院,接受专业的治疗。

总结:新生儿缺氧和窒息虽然不同,但都需要得到紧急处理。

家长需要及时观察新生儿状况,并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如果新生儿出现缺氧或窒息状况,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以及及时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关于新生儿窒息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关于新生儿窒息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用 等。 具体见表 1 。
2 。 2 新生儿 窒息 与分娩方 式的 关 系
采 用便 利抽样 法 , 选取 2 0 0 9 年 1月 ~2 0 1 2 年6
月 我院 5 9 8 7例分 娩新 生儿 中发生窒 息 1 6 2例 , 其 中 轻度 窒 息 1 3 9例 。 重度窒息 2 3例。 男 9 5例 , 女6 7 例 。胎龄 3 6 ~4 2周 , 平均 3 8 . 2周。 经 临 床 诊 断 、 C T检查排 除 颅 内出血 , 诊 断均 符 合 2 0 0 9年 第 7版 《 儿科 学》 [ ] 的诊 断 标 准 。新生 儿 窒 息诊 断 标 准 : 患 儿娩 出后 迅 速 进行 1 m i n Ap g a r 评分, 0 ~2分 为 重 度窒 息 , 3 ~4 分 中度窒 息, 5 ~7分 为轻度 窒息 l 2 ] 。
新 生儿 窒 息 往往 由多 因素 引起 , 参考 相 关 文献 对 导致 新生 儿窒 息 的产 科相 关 因 素进 行 统计 归类 ,
产 科因素 分脐 带 因 素 、 羊水过 少 、 产程 异 常 、 胎 盘 因 素、 胎 儿窘迫 和胎膜 早 破等, 并 按不 同分娩方 式进 行 分组, 以分析 不 同分 娩方 式对新 生 儿窒 息 的影响 。
胎膜早破 等是 引起 新生儿 窒息的主 要危险 因素; 而分娩 方 式 以阴道助 产 , 新生 儿 窒 息发 生率 最 高, 明显 高 于
自然分娩 和剖 宫产 , 差异有 显著统计 学意义 ( P<O . 0 1 ) 。 结论 : 降低 新 生 儿 窒息 的发 生率 应 以 预防 为主 , 做
2 . 1 新 生 儿 窒 息 的 产 科 因 素
本组 1 6 2例 中通 过 及 时 的 心肺 复 苏 无 死 亡 病 例, 脐带 因素是 导致 新 生儿窒 息的发 生率最高 ( 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