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新生儿窒息产科相关因素分析

1 ̄2 天者 4 , 2 6 6 例 有 例月经周期不规律, 分别于 4 天、2 2 3 天发病 , 另
通过本组 7 例误诊分析 , 会到 以下几 点有助 于对卵 巢黄体破 裂 体
1 例于人工流产后 3 天发病 。7 9 例均无 阴道 出血史。临床 表现 : 表 与异位妊娠的鉴别 : 均 ①发病 时间: 卵巢 黄体 破裂多发生 于月经周 期的后
示腹腔内液性 暗区, 不易与异位妊娠 区别 。本组 7 但 例误诊 , 分析其原
年龄 2  ̄3 岁, 中 3 ~3 岁 5 ,5岁、 6 5 7 其 1 7 例 2 2 岁各 1 例。已娇 6 因主要有 : ①检查者对该病认识不足 , 体会 不深 。②B超声 像图缺乏 特 例, 未婚 1 例。已婚妇 女中孕 6 0 3 , 3 ~1 次 例 孕 ~4次 2 , 例 未孕 1 。 异性征象。③ 由于发病急病情危重而没有进一步做后穹窿穿刺 和 h G 例 C 有1 例已做输卵管结扎手术, 例放置宫内节育器。发病于月经周期第 测定 ④忽视了有重要诊断价值的月经史和 阴道出血史。 2
分娩前后均未发现任何 明显异常 的产科情况 , 占窒息的 8 7 , .% 其分娩
方式有顺产也有择期剖宫产 , 分析 原因可能与 胎儿娩 出后建 立呼吸 之 [] 谷香雨. 同时期新 生 儿重 度窒 息临床 分析. 3 不 实用妇 产科 杂志, 前未及时彻底地清理呼吸道, 或剖宫产手术 中出头 困难等因素有关 , 应 2 0 1 ( ):1 3 0 2, 8 2 1 提高助产技术和手术技巧。产 时的复 苏抢救也是 降低 新生儿窒息严 重 性和发生率的 要环节 , 特别对羊水 Ⅲ度污染 的患儿, 气管插管能 较彻 底地清理呼吸道 , 有效地改善其缺氧状态 , 快速 纠正酸 中毒对 中枢 神经
新生儿的窒息

1概述新生儿窒息(产科),为胎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
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最常见的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
2病因凡能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
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在子宫内环境及分娩过程密切有关。
如果缺氧发生在产程中,胎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刺激呼吸中枢,以致早期发生强烈呼吸动作,喉括约肌失去屏障功能而吸入大量羊水,致使产时窒息或转为娩出后的新生儿窒息。
如胎儿呼吸中枢已告麻痹,则娩出的新生儿即无呼吸。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母体因素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间、子间、急性失血、严重贫血、心脏病、急性传染病、肺结核等使母亲血液含氧量减低而影响胎儿;多胎、羊水过多使子宫过度膨胀或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足等均影响胎盘间的血循环;脐带绕颈、打结或脱垂可使脐带血流中断;产程延长、产力异常、羊膜早破、头盆不称、各种手术产如产钳、内回转术处理不当以及应用麻醉、镇痛、催产药物不妥等都可引起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道阻塞、颅内出血、肺发育不成熟、严重的中枢神经系、心血管系畸形和膈疝等也可导致出生后的新生儿窒息。
3病理生理主要为呼吸障碍,往往先有过度呼吸,随之迅速转入原发性呼吸暂停,但受感官刺激仍可出现节律性喘息状呼吸。
频率和强度逐渐减退,最后进入继发性呼吸暂停,如不予积极抢救则死亡。
血液循环代谢等方面在窒息出现后心血输出量开始时正常,心率先有短暂增快,动脉压暂时升高,随着PaCO2上升,PaO2和pH迅速下降,血液分布改变,非生命器官如肠、肾、肌肉、皮肤的血管收缩,而保持脑、心肌、肾上腺等生命器官的供血供氧,故皮色由青紫转成网状花纹而后苍白,体温下降;这也是引起肺出血、坏死性小肠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因素。
当缺氧继续加重,心率转慢、心血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中心静脉压上升、心脏扩大、肺毛细血管收缩、阻力增加、肺血流量减少,动脉导管重新开放,回复胎儿型循环,致使缺氧再次加重而心衰。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分析及对策

为 了更准确 的掌握有关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 ,降低新生儿的发病
率和病死率 ,提高新生儿的生理质量 ,孕妇应提高产前保健意识 ,加强 自我监督 ,重视产前妊娠合并症的发生因素,积极治疗高危现象。
1资 料 与方 法
1 . 1临床资料 统 计我 院2 1年 1 至2 1年 1 问分娩 的新 生), 0 例 临床 资 00 月 02 月 L30 2
的患者 出汗较多 ,遇 到汗水 后敷贴 的粘 性降低 ,稍有 活动 便会与 皮肤
分离,引起止痛泵的脱落。总之,引起脱落的原因主要与患者的活动
因素有关 。采用 B 组就是 为了有效的 降低 活动对它的影响 。
新生儿 窒息 的产 科 因素分析及对 策
江 少青
( 州市 花都区人 民医 院,广东 广州 5 0 0 ) 广 1 8 0
4 ・临床研 究 ・ 8 4
种 :① 固定导管 的敷 贴 由于 患者活动 后边缘反 折粘连在 床单 、被褥 或 者上 衣上 ,患者翻 身或下床 活动时不小 心 ,导管脱 出或被 拽断 。②有
J n 0 2 Vo.0 No 1 u e2 1 , 1 , . 7 1 3 经过 比较 两种 固定方 式的结 果 ,我们认 为 :采用B . 2 组方 式 固定 , 即把 硬膜 外 导管 由穿 刺 点垂 直脊 柱 向右 延水 平 面至脐 上2 3m处 固 ~c 定 ,患 者携带方 便 ,易于 固定于腰 带或 口袋 里 ,便于观 察 ,且 不易受 起 卧、弯腰 、下床活动 等情况 的影响 ,大大 降低 了脱 落或断裂 情况 的 发生 ,值得 向同行的 医务 工作 者推广或提供参 考。
1 . 2方法
根据 阿 氏评分 方法 ( p a)对新 生儿 确定 窒息 标准 ,分 别对 A gr 】 新 生儿 在 出生后 1 n mi、 1mi给 予评 分 ,Ap a评分 ≤3 为 mi、5 n 0 n gr 分
110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以脐带 因素居 首 ,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 . % ; 次为胎盘功能不 2 占 55 其 全2 5例 , 2 . % ; 水 过 少 居 第 三 位 ,4例 , 2 .% , 占 27 羊 2 占 18 重 度窒息 以产前出血 因素最 高 , 4 . % ; 占 1 7 其次 为羊水 过少 、 胎 盘 功能 不 全 、 产 。 早
息死 亡 2例 , 1 8 % 。诊 断标 准 参 照 新 生 儿 阿 普 加 ( p 占 .2 A. gr评分 , a) J该评分法是 以出生后 1 分钟 内的心率 、 呼吸、 肌 张力 、 喉反射及皮肤 颜色 5项体 征为依据 , 每项 0— 2分 , 满 分为 l O分。4— 7分为轻度窒息 , 3分为重度窒息 。 0~ 12 方法 : . 新生儿窒息是指 出生时无呼 吸或仅有不规则、 间 歇而浅表的呼吸 , 以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 , 可 亦可是娩出过
[] 1 [] 2 [] 3 [] 4 薛辛东, 杜立中. 儿科学. 版, 京: 卫生出版社, O : 6 1 j 人民 E 2 51 . 0 1 乐杰. 妇产科学, 版. 7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08 7 . 20 : 3 张惜阴. 实用妇产科学 ,版. 2 北京: 人民卫生出 版社, 0 : 4 2 34 . 0 8 张忆青 , 粱捍真. 羊水过少 5 例分析. 1 中国实用 妇科 与产科杂
通过上述资料 可以看出 , 脐带因素是发生新生儿窒息 的 首位原 因, 2 .% 。脐带过短 、 占5 5 缠绕 、 打结甚 至脱垂 , 可使 脐 带血管受压 , 胎儿在宫 内呈不 同程度 的缺血缺氧 , 以在 尤 临产后 , 可能影响胎头下降而使产 程延长 , 胎儿不 能及时脱 离 缺血缺氧环境 , 而使新生儿发生窒息。本组 lO例新生儿 1 窒息患者在 出生前均进行超声检查及 电子胎儿监护 , 疑有脐 带 绕颈者进行重点监 护, 中, 其 产程 中 出现变 异减 速 5 3例 , 晚期减速 4 0例 , 大部分病例还 出现不同程度的羊水污染 , 出 现上述情况者应及 时进行宫内复苏 。 并采用最佳方 法尽快结 束分娩 , 使胎儿脱离缺氧环境 , 临产时 因脐带受压 及官缩时 直接影响胎儿血液供应 而致胎 儿宫 内窘 迫【 使胎儿肛 门括 4 约肌松弛而排出胎粪 , 一步使羊 水更为黏 稠 , 进 污染 程度更 高, 分娩时易发生胎粪吸人综 合征而致 新生儿 窒息。因此 , 分娩时 当胎头娩 出后 , 不要急 于娩 出胎肩 , 而应先挤 出 口鼻
新生儿窒息110例产科原因分析

为 重 度 中毒 患 者 , 服 毒 种 类 大 部 分 为 敌 敌畏 。急 性 有 机 磷农 且 药 中毒 后 迟 发 性 周 围神 经 病 变 的 发生 与 乙 酰 胆 碱 酯 酶 抑 制无 关 , 发 病 机 制 目前 尚不 明 确 , 能 与 以 下 因 素有 关 : 具有 神 其 可 ①
3 2 胎 儿 窘 迫与 新 生 儿 窒 息 的关 系 : 附 表 。 . 见
附表 新 生儿 窒息 与 胎 儿 窘迫 的 关 系( ) n
院 共接 生 新 生 儿 264例 , 中发 生新 生 儿 窒 息 10例 , 生 儿 5 其 1 新
及 细 胞 骨架 蛋 白质 磷 酸 化 增 加 导致 轴突 细 胞 骨 架 蛋 白 质水 解 、
参 考 文献
[ ] E E C 0 g n p o p r u et ie n o g tr 1 C TO . a o h s h 。 s p si d s a d ln — m c e efcs ng e n r o ss se mE ] B u s s, 8 1 — f t o h e v u y tr . r se l 1 9 , e M 9 1
( ) 3 5 6 :7.
着 积 极 的 促 进 作 用 。 治 疗 后 患 者 的感 觉 障 碍较 运 动 障 碍 恢 复
快, 肢体 近 端 恢 复快 于远 端 , 肢 恢 复快 于 下 肢 。 上
( 收稿 : 0 00 —0 2 1 - 83 )
新 生 儿 窒 息 1 0例 产 科 原 因分 析 1
经 毒性 的有机 磷 农 药 与 神 经病 靶 酯 酶 ( E 结 合 , 成磷 酰 化 NT ) 形
NT 随 后 老化 失 去 活 性 , E, 当靶 轴 索 内 的 NT 活 性 抑 制 达 到 E
87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有关。
32 缩 宫 素 使 用 指 征 掌 握 不 严 格 8 . 7例 中 有 3 5 例 无 缩宫 素使 用 指 征 者 ,使 用缩 宫 素 后 3 0例 ( 占 8. 57 %)发生 胎 心音 改变 ;5 有缩 宫 素使用 指征 2例
者 ,使 用 缩宫 素 后 2 4例 ( 4 . )发生 胎 心 音 占 61 %
妊娠 6 4例 ,窒 息 发 生 率 为 1 % ( 4 4 2 ) 提 . 4 6/ 40 。
例 ,均 符 合 新 生 儿 窒 息 诊 断标 准 。 发 生新 生 儿 窒
息 者 产妇 孕龄 ≤3 7周 者 1 9例 ,3 - 2周 者 5 74 0例 , >4 2周 者 1 8例 ;新 生儿 窒息 性 别状 况 :男 4 5例 ,
中 国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临 床 分 析 与研 究
C ii n lssa d rsa c lnc a ayi n e er h
5 ・ 4
C ieeju lo tnm dcn n tnp amay hns ma f ho e iieadeh ohr c o e
8 例 新生儿窒息产科原 因分析及预 防措施 7
1 临床 资料
变 化 ;二者 比较 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 . ) P 00 。提 5 示 :缩 宫 素 使 用 指 征 掌 握 不 严 格 是 导 致 胎 儿 宫 内
窘 迫 的主要 原 因之一 。 33 新 生 儿 窒息 与 孕龄 的关 系 8 . 7例新 生儿 窒 息
赵糯 英
云 南 省 江川 县 妇 幼 保健 院 ,云 南 江 川 6 2 0 5 60
【 摘 要 】 :目 的 : 为 了 降低 新 生 儿 窒 息 率 ,提 高 产 科 助 产 质 量 ; 方 法 : 回顾 性 分 析 2 0 0 1年 1  ̄ 0 6年 1 月 20 2月 8 7例
新生儿窒息产科因素分析

本 组 分娩 新生 儿 45 3例 . 6 窒息 2 7例 , 2 室息率 为49 %, .7
其 中 , 度 窒 息 1 2例 , 8 . % ; 度 窒 息 3 轻 9 占 48 重 5 5例 , 1.2 ^ 54 %。
22新 生 儿 产 科 因 素 .
新 乍 儿 的抢 救 T作 , 对 预 防 和减 少病 残 儿 的发 生 、 低 同 这 降
: 的 死 禾至 天 婴 儿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产
羊水 异 常 和脐带 素 发 生新 生 儿窒 息 比例 最 高 , 别 d 分 i
2 .6  ̄ l .2 , 重 度 搴 息 最 高 者 为 脐 带 素 , 次 为 早 99 %5 98 % 而 N 其
Ana y i ft e o se rc lrs f c o so o t la phy i l sso h b tt ia ik a t r fne na a s xa
HU ANG Y n P NG .a ̄ ig E i fl
W o n a d Ch h r n He l a e Ho p tl i n h u Co n y o。 e s a t n S c u n P o i ( ,Re s o 6 0 0 , ma n i t at C r s i n Re s o u t fM ih n Ci i ih a r v n : e h a y e nh u 2 5 0
利川 同顾性 分 析方 法 , 产科 闪 素等 方 面探讨 与 新 生 儿 从 窒息 的关 系 , 生 儿 窒息 可 南单 一 因 素 引起 , 常 是 多 种 新 但 素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 文 以最 主要 的 一项 为代 表因 素 。数 据 本
131例新生儿窒息与产科高危因素的关系

131例新生儿窒息与产科高危因素的关系【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产科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预防新生儿窒息,从而降低婴儿死亡率、致残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导致131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
结果阴道助产的分娩方式导致的新生儿窒息率要明显高于自然分娩和剖宫产。
脐带异常、胎盘功能异常、胎位不正及产程异常、产前出血、早产、妊娠高血压等均为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其中,脐带异常、胎盘功能异常、羊水异常为发生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产前出血、早产、妊娠高血压导致重度窒息的比例最高。
结论新生儿窒息常由多种产科因素引起,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加强胎儿监护,避免宫内胎儿缺氧,对预防新生儿窒息有重要意义。
加强婴儿窒息复苏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
本文探讨分析新生儿窒息与产科高危因素的关系。
本文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13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2234例,有131例新生儿发生窒息,其中,男孩72例,女孩59例;分娩方式包括阴道助产、剖宫产,自然分娩。
1.2 方法从病历登记、手术室分娩记录和产房处收集新生儿资料,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相关数据。
1.3 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以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或5分钟apgar 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3分为重度窒息。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新生儿窒息与分娩方式的关系本组分娩新生儿2234例,窒息131例,发生率5.86%,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分娩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以降低围产期新生儿窒息和死亡发生率。
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分娩新生儿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方法,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所在。
结果早产、脐带因素、胎盘异常为新生儿窒息出现的主要产科原因;孕周0.05时不存在差异的统计意义。
2 结果
2.1新生儿窒息在不同孕周的发生情况不同孕周的分娩,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亦是存在差异性。
孕周0.05),见表2。
2.2新生儿窒息出现的产科原因脐带因素、胎盘异常、早产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而重度窒息的发生主要在早产、产前出血、妊娠合并症等情况,其中产前出血和早产窒息率最高。
见表3。
2.3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窒息的关联体重<2500g的窒息新生儿10例(4.7%),正常体重新生儿76例(8.8%),巨大儿24例(27.0%),两两比较发现:三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呈现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在研究中1165例新生儿中,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有早产、脐带因素和胎盘异常等。
其中脐带因素指脐带因缠绕、打结等致使胎儿在子宫内出现不同程度缺氧情况,进而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率升高;胎位异常多因胎盘血流受阻所引发的的胎儿宫内缺氧,尤其是第二产程,由于先露下降水平较大,所引起缺氧情况最为严重。
因此,在孕妇分娩过程中应严密关注产程进展,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
研究发现:早产导致的窒息率显著高于足月40~41孕周孕妇,在窒息发生率中发生率最大;低体重儿窒息发生率高于正常儿窒息率,而巨大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儿的窒息发生率(P<0.05),和文献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一般孕妇分娩早产儿由于自身呼吸中枢没有发育成熟,导致早期呼吸过度,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进而造成缺氧现象,危害新生儿的智力健康发展,严重甚至会危机患儿的生命安全;低体重儿多和胎盘功能不全有关,和正常体重儿相比,低体重儿因胎盘功能障碍问题,导致其在母体子宫内长期处于缺氧、缺糖的环境,加大出现宫内窘迫。
因此,孕产妇应重视分娩前的检查、保健和监护,预防并及时治疗妊娠期间各类综合病症,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使胎儿体重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区间,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自然分娩、剖宫产和阴道助产三者两两之间新生儿窒息率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率远高于剖宫产和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多用于第二产程延长、胎儿偏大,在助产时多引发对胎儿的牵引刺激(陈穗敏)。
因此,为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开展孕妇产前检查和产程密切观察十分重要,一旦发现孕妇无法顺利自然分娩时,必要时应及时、迅速进行剖宫产。
综上分析,脐带因素、早产、胎位异常和分娩方式是新生儿窒息出现的主要病因,是患儿致残、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
因此,为提升新生儿健康指数,降低新生儿窒息出现率,孕产妇应强化产前检查,产前进行科学、合理的保健工作,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和时机,分析并提前规避潜在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梁碧梅. 157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9):89-91.
[2]叶凌华.新生儿窒息的原因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8):46-47.
[3]游玮琼.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12):129-130.
[4]王英.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1):196-197.
[5]陈穗敏.新生儿窒息62例产科原因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9,(11):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