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酶底物法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方法验证

酶底物法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方法验证摘要:本文对《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测定酶底物法》HJ1001 -2018、《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进行了方法验证,以评价该两种检测方法是否适用于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工作,以确保该方法能够满足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关键词:粪大肠菌群;质控样品。
引言:试样与固定底物酶底物法(DST)采用大肠菌群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分解ONPG使培养液呈黄色的原理,来判断水样中是否含耐热大肠菌群,大肠菌群的培养温度是44.5℃。
1.测定方法与参数(注:方法为酶底物法法,参数为质控样品)2.仪器与设备2.1恒温培养箱2.2冰箱2.3高压蒸汽灭菌锅2.4烘箱2.5量筒2.6吸管2.7程控定量封口机2.8 51孔或97孔定量盘2.9无菌水样瓶(100mL)2.10阳性比色盘2.11干热灭菌器3培养基和试剂3.1无菌水3.2科立德(固定底物技术酶底物法)检测试剂:MMO-MUG培养基。
4.样品的采集和保存4.1采样前准备:4.1.1采样瓶:高压灭菌瓶。
4.2样品采样及注意事项4.2.1将已灭菌和封包好的采样瓶,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采样时,均要小心开启包封纸和瓶盖,避免瓶盖及瓶子颈部受杂菌污染。
4.2.2在采集江,河湖,库,地表水时,可握住瓶子底部直接将采样瓶插入水中,约距水面10-15厘米时,瓶口朝来水方向,使水样灌入瓶内。
如果没有水流,可握住瓶子水平前推,直至充满水样为止。
采样后,迅速盖上瓶盖和包装纸。
采样后,采样瓶内上不应留有一些空隙,一边检验前充分混匀水样。
4.2.3从自来水龙头采集样品时,不要选用漏水的水龙头,采水前可先将水龙头用酒精灯火焰灼烧灭菌或用75﹪酒精溶液消毒水龙头,然后将水龙头打开,放水数分钟后除去水管中的滞流杂质。
采水时控制水流速度小心接入瓶内。
4.2.4在同一采样点进行分层采样时,应自上向下进行,以免不同层次的干扰;同一采样点与理化检测项目同时采样时,应先采集细菌等检验样品,否则样品可能被污染,采样前,不得用水样刷洗采样瓶。
粪大肠菌群的监测分析

1.粪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是总大肠菌群中的一部分,用来表明水质受污染的程度,主要来自粪便。
粪大肠菌群是一类能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44.5 ℃培养24~48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通过对粪大肠菌群的监测,可了解水体受生活污水污染的状况。
粪大肠菌群适用于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企业污水及医院废水的监测,是综合评价城镇污水,尤其是生活污水污染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
粪大肠菌群作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唯一的一项微生物监测指标,我国多用多管发酵法进行检测,近几年也更新了好几个相关环境标准。
2样品的采集和保存2.1 采样瓶的准备和存放采集粪大肠菌群的采样瓶需要用牛皮纸封包好后,再经过高压灭菌器灭菌才能使用。
灭菌后的采样瓶里如果含有少量冷凝水,可以放在烘箱里烘干。
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以使用无菌采样瓶。
灭菌后的采样瓶也有其保存期,超过两周内未使用就必须重新灭菌。
绝大部分实验室都是在首次灭菌后不再管其使用期限。
采样瓶存放过久可能受到杂菌污染。
2.2 样品采集采样人员大多缺乏细菌学监测知识,出现很多采样不规范的现象。
如:微生物项目水样和理化水样混采;灭菌瓶开盖时间过早、水样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水样采集量过满(既容易导致水样中细菌缺氧死亡,又不利于水样检测前振荡摇匀);微生物样品和其他理化项目同时采样时,没有做到细菌样品优先采集;采样人员在采集样品时,没注意避免采样瓶受杂菌污染(手接触到瓶盖和瓶颈、采样设备不规范)。
2.3 样品运输保存在样品的运输和保存过程中,样品的冷藏是关键(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样品的保存)。
由于仪器设备条件不够,运输过程不满足样品所需温度或者路途遥远,送检时间超过6h,都会导致样品失效。
样品交接时间过长(在样品送入实验室之后,采样人员要将采样记录移交给业务室,然后由接样员对水样进行编号并将检测任务下发到监测室),导致样品没有及时分析而超过时限。
特别是,在执法监测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中,需要的采样时间长,有时还需要分时间段监测,这过程很容易造成样品超时。
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_张济龙 (1)

95% 以上,快检试纸检测阳性结果与发酵法完全 活饮用水,酶底物法只能先将水样适当稀释后再
一致,纸片法与发酵法检测出阳性结果的最高稀 释度完全相同,出现的阳性份数基本相近[12]。赵 凌宇[13]以苏州地表水样品为样本,研究了不同培
进行检测。 4. 3 研究进展: 由于酶底物法在我国应用时间较 短,且试剂较昂贵,目前国内对于酶底物法的研究
使用) 即可完成检测工作,可在 24h 内同时检测总 和时间的投入。由于多管发酵法本身具有易推广
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数,且无需确认实验,可精 性且目前已被广大检测人员掌握,若再加以验证
确检测出 100ml 水样中的 1 个粪大肠菌群,单次 完善,亦可得到应用与普及。
样品操作时间极短( 一般不超过 1 分钟) ,实验室
中,经过抽滤,细菌即被截留在膜上,然后将滤膜 3. 1 检测方法: 接种 5 张大纸片 ( 纸片的规格是
贴在M - FC培养基上,44. 5℃ 温度下培养24 ± 2h, 15cm × 10cm) ,每张接种 10ml 水样; 接种 10 张小
选择在 M - FC 培养基上生长的蓝色或蓝绿色菌 纸片( 纸片的规格是 5cm × 6cm) ,其中 5 张各接种
稀释比
1: 10 1: 100 1: 1000 1: 10000
接种水量( ml)
取稀释后取水样 100、10、1、 0. 1、0. 01ml 各接种 1 管
表2
十管法水样接种表
接种量( ml) 清洁地表水 受污染地表水和废水 备注: 高浓度应做更高的稀释
10 取用
1 取用 取用
0. 1 取用
备注: 若接种量为 100ml,则试管内应装有 50ml 三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若接种量为 10ml,则试管内应装有 5ml 三倍乳
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粪大肠菌群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肠道菌群的健
康状况,对于一些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常见的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代谢产物分析法。
传统培养法是最早被使用的检测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粪便样本在特定的培养
基上进行培养,然后观察和计数不同菌种的数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存在着检测时间长、无法培养一些难以培养的菌种等缺点。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PCR
扩增、测序等技术,对粪便样本中的微生物DNA进行检测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
快速、准确地获取肠道微生物的信息,但是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成本较高。
代谢产物分析法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检测粪便中微生物代谢
产物的种类和含量,来推断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状态。
这种方法无需培养微生物,可以直接反映微生物的活动情况,但是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需要更多的临床验证。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粪大肠菌群检测技术,如16S rRNA测序技术、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在提高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和
全面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也存在着技术门槛高、设备昂贵等问题。
总的来说,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的临床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会更加快速、准确、全面,为肠道健康的评估和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
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初 发 酵 阳 性 结 果
A组 共6 (初)阳性数:5 现象:变乳黄色,产气
初 发 酵 阳 性 结 果
B组 共6管 (初)阳性数:5 现象:变乳黄色,产气
初 发 酵 阳 性 结 果
C组 共6管 (初)阳性数:2 现象:变乳黄色,产气
复 发 酵 阳 性 结 果
C组 共2管 (复)阳性数:2 现象:产气
试剂
仪器设备
单倍乳糖蛋白 胨培养液 三倍乳糖蛋 胨培养液 EC培养液
试管 移液管 漏斗 天平 高压灭菌锅 超净工作台 接种环
实验步骤
培养基的制备 初发酵 复发酵
培养基的制备
1、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1)单倍乳糖蛋白胨粉 单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小倒管(10ml/支,共12支) (初发酵阶段用) (2) 三倍乳糖蛋白胨粉 三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小倒管(5ml/支,共6支) (初发酵阶段用) 2、EC培养粉
序号
备注
①
②
B
10
6
0
2
200
③
C
1000
2
2
结果报告
v 查MPN表,计算MPN值 MPN=2×10÷1×10=200个/L
v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I-1991)中, 对环境质量卫生指标粪大肠菌群项目做出明确规 定:
Ⅰ类水质标准值≤200个/L
讨论题
配制好的培养基保存多少时间?存放时应注意哪 些事项?
配制好的培养基不宜保存过久,以少量勤配为宜。 已灭菌的培养基可在4—100C存放一个月。存放 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并且避免杂菌侵入和液体蒸 发。
4.6g----200ml
3.45g----50ml
方法验证水质的粪大肠菌群

方法验证报告测试方法:HJ 347.2-2018测试项目:水质粪大肠菌群编写: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水质粪大肠菌群的方法验证1.目的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在本实验室进行对水质的粪大肠菌群的测定,照此方法检测和检验条件进行水样的粪大肠菌群检测,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2.原理和范围2.1原理将样品加入含乳糖蛋白胨培养基的试管中,37℃初发酵富集培养,大肠菌群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分解乳糖产酸产气,产生的酸使溴甲酚紫指示剂由紫色变为黄色,产生的气体进入倒管中,指示产气。
44℃复发酵培养,培养基中的胆盐三号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最后产气的细菌确定为是粪大肠菌群。
通过查MPN表,得出粪大肠菌群浓度值。
2.2范围本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3.主要仪器3.1 净化工作台。
3.2 立式高压蒸汽灭菌器。
3.3恒温恒湿培养箱。
3.4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3.5电子天平。
3.6酒精灯、试管架、试管(带塞子)、平皿、小倒管、三角烧瓶(带塞子)、刻度吸管、采样瓶、接种环。
4.主要试剂乳糖蛋白胨培养液、EC培养液。
5.检验步骤5.1样品稀释与接种5.1.1 15管法将样品充分混匀后,在5支装有已灭菌5ml三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大试管中(内有小倒管),按无菌操作要求各加入样品10ml,在5支装有已灭菌的10ml单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内有小倒管),按无菌操作要求各加入样品1ml,在5支装有已灭菌的10ml单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内有小倒管),按无菌操作要求各加入样品0.1ml。
对于受到污染的样品,先将样品稀释后再按照上述操作接种,以生活污水为例,先将样品稀释104倍,然后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分别接种10ml 、1ml 、0.1ml 。
当样品接种量小于1ml 时,应将样品制成稀释样品后使用。
按无菌操作要求方式吸取10ml 充分混匀的样品,注入盛有90ml 无菌水的三角烧瓶中,混匀成1:10稀释样品。
水中粪大肠菌群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分析——酶底物法与多管发酵法

酶底物法( E n z y me s u b s t r a t e t e c h n i q u e ) 是 利 用
大肠 菌 群能 分解 培 养 液 , 使 之呈 黄 色 , 以及 大 肠 埃
希 氏菌使 培 养液 在 波长 3 6 6 n l n紫外 光 下 产生 荧 光
Wa n g Ya n,L o n g J i a h o n g ,Xu X i o n g f e i ,L i J i n g
( C h a n g s h a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Mo n i t o r i n g C e n t r e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0 1 , C h i n a )
第3 8卷第 7期 2 0 1 3年 7月
环 境 科 学 与 管理
ENVI R0N 佃 NTAL S CI ENCE AND M ANAGEM ENT
V0 1 . 3 8 NO . 7
J u l y 2 01 3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6 1 3 9 ( 2 O 1 3 ) O 7— 0 1 2 6— 0 3
结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稳 定 , 满 足环 境 监 测技 术 要 求 , 可 用 以评 价 水 质 微 生 物 污 染 程 度 。
关键 词 : 酶底物法 ; 多管 发 酵 法 ; 粪 大肠 菌 群 中 图分 类 号 : X 8 3 0 . 2 文 献标 识 码 : B
D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F e c a l Co l i f o r m i n Wa t e r b y En z y me S u b s t r a t e Te c h n i q u e a n d Mu l t i p l e— — t u b e F e r me n t a t i o n Te c h n i q u e
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的研究

水中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的研究作者:张绮纯刘森林李燕林建华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16期摘要:运用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对水库水、自来水、井水粪大肠菌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多管发酵法检测水样,过程耗时费力。
滤膜法检测水样,过程快速简便。
两种方法所得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准确可靠。
关键词:粪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滤膜法;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X8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6-0109-021 引言粪大肠菌群系指在44 ℃下能生长并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一组微生物。
2001年国家卫生部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基础上,重新修定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新增加了粪大肠菌群为常规必检项目。
主要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检样中是否有有机物污染。
粪大肠菌群数的高低也预示了其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乳糖蛋白胨培养基、EC肉汤培养基、M-FC培养基、MilliflexPlusPump过滤器、MILLIPORE滤膜0.45 μm、灭菌蒸馏水、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恒温培养箱,恒温水浴箱,移液管、酒精灯、发酵管。
采集的水库水、自来水、井水放入冰箱保存,5 h内送达实验室检测。
2.2 方法2.2.1 多管发酵法多管发酵法检测粪大肠菌群是指将待测水样按照3个不同的接种量,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培养,每个接种量5支发酵管,分为初发酵和复发酵两步进行。
初发酵试验:将水样充分混匀,水库水、自来水、井水样接种量分别是10 mL,1 mL和10-1mL,再分别接种到接种体积为10 mL盛有3倍浓度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发酵管中,接种量体积为1 mL或少于1 mL接种到普通浓度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中,每个接种量样品各接种5只发酵管。
将上述发酵管放入37±0.5 ℃培养箱中培养 24±2 h。
若培养液由原来的紫色变为黄色,则证明产酸;若小倒管产生气泡,则说明产气,对各个管产酸产气阳性情况做好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 方法 , 对水中粪大肠菌群检 测结果更具备使用价 值。
【 关键词 】 水体 ; 粪大肠 菌群 ; 检测 方法 【 中图分类号 】 R 1 2 3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5 ) 1 4 — 0 0 0 3 — 0 2
1 粪大肠菌群检 测方法的介绍
l l前 已有 的 粪 大 肠 茵 群 的检 测 方 法 包括 多 管 发 酵 法 、 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快
1 - 3 快速 纸 片法
通 过 纸 片 上 呈现 的 红 色菌 落 . 对粪大肠茵群进行判 断, 如 速 纸 片 法 以及 滤膜 法和 酶 底 物 法 、 荧光 原 位 杂 交技 术 和 R P R 技 术等 , 因 为 荧 光 原位 杂 交技 术和 R P R技 术 需要 消 耗 大 量 的 果 茵落 的 周 围 出现 黄 圈是 因 为 粪 大 肠 茵 群在 对乳 糖 产 酸进 行 仪 器费用, 且 操 作 不 方便 . 因此 在 实 际的 检 测 中很 少用 这 两 眼 分 解 时 产 生 的 变 色现 象。 检 测方 案 : 技术. 本 文 将 通 过 对 多管 发 酵 法 、 滤 膜 法 以及 快 速 纸 片 法 和 酶
该 方 法 是 通 过 大肠 菌群 中产 生 的 B 一 半乳糖苷酶对 P G 进 行分解 , 使 其 培 养 液 呈现 出黄 色 , 以及 通 过 大肠 埃 希 氏 茵 中 产
养液; 取容量 为 l mL的 等量 水样 , 分 别 添加 到 5支 试 管 中 . 该 试 管 中舍 有 容 量 为 1 0 m L且 浓 度 一 般 的 乳 糖 蛋 白胨 培 养 液 :
的 条件 下进行 培 养 . 在 l 8  ̄ 2 4 h后 对 其 培 养 结果 进 行 观察 . 纸片 上 出现 紫红 色菌 落或 者 黄 圈 以及 红 晕 等情 况都 为 阳性 . 然后 通
过 呈现 出阳性 的 纸 张 . 查 询 其 MP N值 。 得 出相应 的结 果P l 。
1 . 4 酶 底物 法
L o W c A R B 0 N Wo R L D 2 0 1 5 , 5
环境保护
试论水 中粪大肠 菌群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王菊花 ( 重庆市 渝北区 环境监测站, 重庆 渝北4 0 1 4 2 0 )
【 摘 要】 当水体 受到粪便 污染后, 容易使肠道病 毒得到肆意扩散与传播 , 而采用科学 的手段 对粪大肠 菌群进行检 测, 能有效 的体现 出水 体中
强, 是 革 兰 氏 阴性 无 芽胞 杆 菌 中的 一种 。 这 类 茵群 是 当前 国 内 面朝 上 , 禁止 滤膜 和 培 养 基 之 间 出现 气 泡 , 通 过 将 倒 置 的 平 板 外 环 境 监 测 部 门对 水 体 污 染程 度 进 行 检 测 的相 关之 一 .在 卫 放 入 恒 温箱 的 方 式进 行 培 养 , 此 时 恒 温 箱 的 温度 为 3 7 ℃, 培 养 生 学方 面有 一 定 的 意 义 。 通过 对 水 中的 粪 大肠 茵群 及 时进 行 时 间为 半 小 时 ,然后 再 将 其 移 动 到 温 度 为 4 4 ℃的 恒 温 箱 内进 检测 , 能使 相 关人 员能 尽 快 了解 监 测 水 域 的 水 体 的 污 染 状 况 . 并 对 其 采取 相 应 预 防和 控 制 措施 有 着 重要 影 响[ ” 。 行 培养 , 培养 的时 间为 1 8 ~ 2 4 h . 在 M— F C 培 养 基 中选 择 生 长 颜 色为 蓝 色或 者 蓝绿 色的 茵 落 开展 计数 工作 ,并 通过 该数 量 对 样 品 中含 粪 大 肠 茵数 进 行 计 算 。
底 物 法 进 行 具 体 介 绍
1 . 1 多管 发酵 法介 绍
样 品接 种 量 和 多 管发 酵 法 中一 样 。 选 择规 格 为 1 5 e m x l 0 e m 的 5张 大纸 片 ,并在 每 张纸 片 中接 种 容 量 为 1 0 mL的样 品 , 然
c mx 6 c m的 1 0张 小纸 片进 行 接 种操 作 .其 中 5 该 方法 主 要 是 通 过 观 察 大肠 杆 菌 群 在 繁 殖 过 程 中让 乳 糖 后 选择 规格 为 5 张 接种 容 量 为 l m L的 样 品 . 其 余 5张 均接 受稀 释 后 的样 品 , 稀 发 酵 的 同 时使 乳 糖 蛋 白胨 的 营养 液 变黄 且 产 生 气 泡 的 现 象 为 释 的 比为 1 : 1 0 , 容量为 l m L 。将 这部 分 纸 片放 置在 温度 为 4 5 ℃ 依 据。
检测方案 :
( 1 ) 初 发 酵 试 验 步骤 : 通 过 无 菌操 作 汲取 容 量 为 1 0 m L的 水样 . 确保 该样 品属 于混 合 摇 匀转 态 . 将 水 样 分 别 装 入 到 5支 试 管 中, 该 试 管 中 均含 有 容 量 为 5 m L三 倍 浓缩 乳 糖 蛋 白胨 培
粪 大肠 菌 群 属 于 能在 温 度 为 4 4 . 5 o C ± 0 . 5  ̄ C 的 条 件 下 存 活 保 持 干 净 , 通过 这样 的方 式使 样 品 中的细 菌都 集 中在 滤 膜 上 。 的 大肠 茵群 ,该 类 茵 群 主要 由 埃 希 氏 菌属 和 产 气杆 菌属 以及 ( 2 ) 细 茵 的 培 养 步骤 : 利 用 镊 子 将 滤 膜 移 动 到 M— T E C培 枸 缘 酸 菌 属 和 副 大 肠 茵属 构 成 .具 备 耐 热性 .水 中存 活 力较 养 基 上 , 使 用镊 子 时 , 应 注 意 夹 住 滤 膜 的 边 缘 。 将 滤 膜 的 拦 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