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_3

合集下载

(整理)江苏无锡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整理)江苏无锡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江苏无锡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2014年9月27注意事项:①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②请将答案全部填写到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的一律无效。

③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S —32 Fe —56 Cu —64 As —7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无水乙醇常用于医疗消毒B .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KIC .C(石墨,s)====C(金刚石,s) △H >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 .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2.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B .Ca 2+的结构示意图为C .葡萄糖的实验式(最简式)为 C 6H 12O 6D .H 2O 的结构式为:H —O —H 3.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非金属元素间也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B .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C .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D .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4.利用合成气(H 2+CO )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合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②改变合成气中CO 与H 2的体积比,可得到不同的产物③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通常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④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气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⑤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③④⑤5.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只含有共价键的一组化合物的是A .CO 、NO 、SiC 、CaOB .SO 2、NO 2、SiO 2、Na 2O 2C .HF 、HCl 、HI 、HD D .H 2SO 4、H 3PO 4、CO(NH 2)2、CH 3COOH ‥ ‥6.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在浓盐酸中,H 3AsO 3与SnCl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 2+12Cl -+2H 3AsO 3+6H +=2As +3SnCl 62-+6M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①氧化剂为H 3AsO 3 ②还原性:Cl ->As ③SnCl 62-是氧化产物 ④M 为OH -⑤每生成7.5gAs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3 molA .①②④⑤B .①③⑤C .①②③④D .只有①③8.1966年,范克等人提出用H 2O 、SO 2和I 2为原料进行热化学循环制氢法:2H 2O(l)+SO 2(g)+I 2(s)H 2SO 4(aq)+2HI(g) H 2SO 4(aq)H 2O(l)+SO 2(g)+O 2(g); 2HI(g) H 2(g)+I 2(g) 从理论上讲,该循环中,a mol 原料水能制得氢气A .a molB .0.5a molC .0.25a molD .2a mol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高中化学竞赛样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样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样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B. 同一周期内,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 同一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 过渡元素包括副族和第Ⅷ族元素答案:B二、填空题2.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与______的反应。

答案:H⁺;OH⁻三、判断题3. 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对四、简答题4. 请简述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酸释放出H⁺离子,碱释放出OH⁻离子,二者结合生成水,同时形成盐。

五、计算题5. 某溶液中含有KOH和NaOH,其浓度分别为0.2 mol/L和0.3 mol/L。

求该溶液的pH值。

答案: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c(OH⁻) = c(KOH) + c(NaOH) = 0.2 mol/L + 0.3 mol/L = 0.5mol/L然后,根据水的离子积(Kw = 10⁻¹⁴)计算出氢离子(H⁺)的浓度:c(H⁺) = Kw / c(OH⁻) = 10⁻¹⁴ / 0.5 mol/L = 2 × 10⁻¹⁴ mol/L最后,根据pH的定义计算出溶液的pH值:pH = -lg(c(H⁺)) = -lg(2 × 10⁻¹⁴) ≈ 13.7六、实验题6.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离子。

答案: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放入试管中。

2.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掉沉淀。

3. 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4. 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现象及结论: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离子;若没有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不含Cl⁻离子。

实验原理:氯离子(Cl⁻)与银离子(Ag⁺)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

高一化学竞赛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竞赛试卷(含答案)

高一化学竞赛试卷(考试时间:2小时;满分:150分)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共有五大题,28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min。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考后只交答题卷.......。

必须在答题卷上写清楚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H 1 相对原子质量He4Li 7 Be9B10C12N14O16F19Ne20Na 23 Mg24Al27Si28P31S32Cl35. 5Ar40K 39 Ca40Sc45Ti48V51Cr52Mn55Fe56Co59Ni59Cu64Zn65Ga70Ge73As75Se79Br79Kr83Rb 85.5 Sr88Y89Zr91Nb93Mo96Tc[98]Ru101Rh103Pd106Ag108Cd112In115Sn119Sb122Te128I127Xe131第Ⅰ卷(选择题,共7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发生氯气泄漏,附近人员应迅速远离液氯泄漏地点,并顺风往低洼区域疏散B.水泥、玻璃、青花瓷、水晶、玛瑙、分子筛都属于硅酸盐工业产品C.纳米技术、分子设计技术的发展,将使分子晶体管、分子芯片、分子导线、分子计算机等化学器件得到广泛的应用D.从2016年1月1号开始浙江省汽油标准由“国Ⅳ”提高到“国V”,这意味着汽车不再排放氮氧化物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Cl-的结构示意图:B.NaClO的电子式:C.CO2的结构式:O=C=O D.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3.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作用而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之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萃取是一种物理变化B.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它属于有机物C. 人工合成青蒿素经过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实验是化学研 究的重要手段D. 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测定青蒿素中的C 、H 、O 元素 4.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A .Na 2O 、NaOH 、NaCl 、Na 2CO 3、Na 2SO 4、Na 2O 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B .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C .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的元素只对应有一种氧化物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但不一定伴有能量变化5.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

2022年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2022年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5月注意事项:①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②请将Ⅰ卷选择题旳答案填写到Ⅱ卷选择题答案栏中③也许用旳相对原子质量:B—10.8 N—14 O—16 Na—23 Mg—24Al—27 Cl—35.5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每题只有一种选项符合题意)1.月球上旳每百吨32He聚变所释放出旳能量相称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旳能量,地球上氦元素重要以42He旳形式存在。

已知一种12C原子旳质量为a g,一种32He原子旳质量为b g,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对旳旳是()A.32He比42He多一种中子B.氦元素旳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3C.32He旳相对原子质量为ab12D.32He旳摩尔质量为b2N A2.下列过程中,不波及化学变化旳是()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烹鱼时加入少许旳料酒和食醋可以减少腥味B.用明矾净化水D.烧菜用过旳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3.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由100个碳原子构成一种具有完美对称性旳C100分子,其中每个原子仍可形成4个化学键。

最内层是由20个碳原子构成旳正十二面体(即每个碳原子与其他3个碳原子相连)。

外层旳60个碳原子形成12个单独旳正五边形(即每个碳原子与其他2个碳原子相连)。

处在中间层次旳碳原子连接内外层碳原子。

当它与氢气或氟气发生完全加成时,所得产物旳分子式为()A.C100H20和C100F20B.C100H60和C100F60C.C100H12和C100F12D.C100H40和C100F404.元素A旳阳离子与元素B旳阴离子具有相似旳电子层构造。

如下有关A、B元素性质旳比较中,对旳旳是()①原子半径:A<B;②原子序数B<A;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A;④元素所在周期数::B<A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对旳旳是()A.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少许氨水:Ag++2NH3===[Ag(NH3)2]+B.四氧化三铁溶于氢碘酸溶液中:Fe3O4+8H++2I—===3 Fe2++ I2+4H2OC.在溶液中,等物质旳量FeI2与Br2混合:2Fe2++2I-+2Br2===2 Fe2++ I2+4 Br-D.往大量旳硫酸氢钾溶液中滴入少许氢氧化钡溶液:H++SO42—+Ba2++OH—=== BaSO4↓+ H2O6.一定温度下,在2L旳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旳物质旳量随时间变化旳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对旳旳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达旳反应速率为0.158mol•(L·s)-1B.反应开始时10s,X旳物质旳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1C.反应旳化学方程式为:X(g)+Y(g)Z(g)D.反应开始时10s,Y旳转化率为79.0%7.将等质量旳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旳溶液充足反应,放出氢气最多旳是()A.2mol•L-1旳H2SO4溶液B.18mol•L-1旳H2SO4溶液C.6mol•L-1旳KOH溶液D.3mol•L-1旳HNO3溶液8.将a g 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旳200 mL pH=1旳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 mL,则NaOH溶液旳浓度为()A.0.1 mol·L-1 B.0.2 mol·L-1 C.0.4 mol·L-1 D.0.8 mol·L-1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竞赛试题三(教师用卷)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竞赛试题三(教师用卷)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竞赛试题三(教师用卷)含答案1.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120.5 kJ,且氧气中1 mol O=O 键完全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498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能量463 kJ,则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为A.920 kJB.557 kJC.436 kJD.188 kJ【答案】C【解析】由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120.5 kJ可知,2 g H2(即含1 mol H—H键)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能量为120.5 kJ×2=241.0 kJ。

根据反应H2(g)+O2(g)H2O(g),可设1 mol H—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Q,则Q+×498kJ-2×463 kJ=-241.0 kJ,Q=436 kJ。

【备注】无2.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O(g)+O2(g)CO2(g) ΔH =-283.0kJ·mol-1②H2(g)+ O2(g)H2O(g) ΔH = -241.8 kJ·mo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B.由反应①、②可知如图所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 ΔH =-41.2 kJ·mol-1C.H2(g)转变成H2O(g)的化学反应一定要释放能量D.根据②推知反应H2(g)+O2(g)H2O(l) ΔH>-241.8 kJ·mol-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焓变和盖斯定律的应用。

A、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

水的状态应该是液体,错误;B、由①-②得:CO(g)+H2O(g) CO2(g)+H2(g) ΔH = -41.2 kJ·mol-1。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NaB. MgC. ClD. Fe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原子间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B. 原子核的裂变C. 原子核的聚变D. 电子的转移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正确的选项是:[化学方程式略]4.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电解质?A. HClB. NaClC. KOHD. 酒精5.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这是因为:A. 金属的还原性B. 金属的氧化性C. 金属的活泼性D. 金属的腐蚀性6.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Ca(OH)2C. H2OD. MgO7.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分解反应的是:A. N2B. CaCO3C. H2OD. CO28. 根据题目所给的溶液浓度和体积,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正确的选项是:[溶液浓度和体积数据略]9. 下列操作中,不符合实验室安全规范的是:A. 使用酒精灯时,使用火柴点燃B.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C.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D. 使用有毒化学品时,佩戴防护装备10. 根据题目所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确定元素的名称,正确的选项是:[原子结构示意图略]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族被称为卤素。

12.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 中,每4个分子反应会生成____个水分子。

13.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____。

14. 根据题目所给的溶液的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溶液pH值略]15. 金属与非金属接触处易形成____。

16.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写出其电子式:[化合物化学式略]17.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有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8. 简述如何鉴别硬水和软水,并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

高一化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云是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的轨迹C.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D. 原子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氧(O)B. 钠(Na)C. 镁(Mg)D. 铝(Al)3. 化学键的形成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 原子的电子排布B. 原子的核电荷数C.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D. 原子的半径4.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氯化钠(NaCl)B. 氧化镁(MgO)C. 水(H2O)D. 氢氧化钠(NaOH)5. 根据化学计量学,1摩尔物质的质量等于:A.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B. 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C. 该物质的摩尔质量D. 该物质的原子质量单位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数等于元素原子的_________。

7.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和洪特规则。

8.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和化学能。

9. 根据路易斯理论,共价键的形成是因为原子之间共享_________。

10.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2. 描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13. 解释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例子。

14. 简述摩尔概念及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5. 已知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求1摩尔该化合物的质量。

16. 给定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2H2 + O2 → 2H2O,计算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摩尔水需要消耗多少摩尔的氢气和氧气。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17.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碳(C)B. 钠(Na)C. 镁(Mg)D. 铝(Al)答案:B2. 化学中的“摩尔”是用来表示:A. 原子的质量B. 原子的数量C. 分子的体积D. 反应的能量答案:B3. 以下哪个化合物是酸?A. NaClB. HClC. CaCO₃D. H₂O答案:B4.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点是:A. 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B.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C. 氧化剂和还原剂都发生氧化D. 氧化剂和还原剂都发生还原答案:B5. 以下哪个是同位素?A. H₂OB. CO₂C. ^{12}C 和 ^{14}CD. O₂和 O₃答案:C6.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CH₄B. NaClC. O₂D. C₂H₆答案:B7. 以下哪个反应是放热反应?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燃烧反应D. 吸附作用答案:C8. 以下哪个是有机化合物?A. CO₂B. H₂OC. CH₄D. NaCl答案:C9.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以下哪个是酸?A. H₂OB. NH₃C. NaOHD. HCl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元素的化学符号?A. CO₂B. H₂OC. O₂D. Na答案: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化学中的“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在1摩尔物质中所含有的______数。

答案:粒子1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______递增排列。

答案:原子序数13. 化学中的“燃烧”是指物质与______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

答案:氧气14. 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其中金属键是由______形成的。

答案:自由电子15. 根据化学键的极性,H₂O分子是______分子。

答案:极性16. 化学中的“电子亲和能”是指元素获得电子时释放或吸收的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07年5月注意事项:①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②请将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到Ⅱ卷选择题答案栏中③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B—10.8 N—14 O—16 Na—23 Mg—24Al—27 Cl—35.5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6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月球上的每百吨32He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存在。

已知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 g,一个32He原子的质量为b g,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He比42He多一个中子B.氦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3C.32H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b12D.32He的摩尔质量为b2N A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以减少腥味B.用明矾净化水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3.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由100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具有完美对称性的C100分子,其中每个原子仍可形成4个化学键。

最内层是由20个碳原子构成的正十二面体(即每个碳原子与其他3个碳原子相连)。

外层的60个碳原子形成12个单独的正五边形(即每个碳原子与其他2个碳原子相连)。

处于中间层次的碳原子连接内外层碳原子。

当它与氢气或氟气发生完全加成时,所得产物的分子式为()A.C100H20和C100F20B.C100H60和C100F60C.C100H12和C100F12D.C100H40和C100F404.元素A的阳离子与元素B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以下关于A、B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①原子半径:A<B;②原子序数B<A;③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A;④元素所在周期数::B<A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Ag++2NH3===[Ag(NH3)2]+B.四氧化三铁溶于氢碘酸溶液中:Fe3O4+8H++2I—===3 Fe2++ I2+4H2OC.在溶液中,等物质的量FeI2与Br2混合:2Fe2++2I-+2Br2===2 Fe2++ I2+4 Br-D.往大量的硫酸氢钾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H++SO42—+Ba2++OH—=== BaSO4↓+ H2O6.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1B.反应开始时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1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D.反应开始时10s,Y的转化率为79.0%7.将等质量的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2mol•L-1的H2SO4溶液B.18mol•L-1的H2SO4溶液C.6mol•L-1的KOH溶液D.3mol•L-1的HNO3溶液8.将a g Fe2O3、Al2O3样品溶解在过量的200 mL pH=1的硫酸溶液中,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Fe3+、Al3+刚好完全沉淀,用去NaOH溶液100 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A.0.1 mol·L-1 B.0.2 mol·L-1 C.0.4 mol·L-1 D.0.8 mol·L-1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6 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B.100 mL 2.0 mol•L-1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 AC.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 AD.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10.在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仍然澄清;若将氯化钡溶液分别盛在两支试管中,一支加入硝酸,一支加入烧碱溶液,然后再分别通入二氧化硫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出现。

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氯化钡有两性B.两支试管的沉淀均是亚硫酸钡C.二氧化硫有还原性和酸性D.升高pH使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生成亚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大11.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Cu2+、Cl-、NO3-B.K+、Na+、SO32-、S2-C.K+、Na+、CO32-、SO42-D.Ba2+、Fe2+、NO3-、Br-12.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为4HCl(浓)+MnO2△MnCl2+C12↑+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B.每生成1 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C.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D.每消耗1 mol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为4mol13.参照反应Br + H2 ==== HBr + 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14.下列物质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一氯代物的烃是()A.(CH3)2CHCH2CH2CH3B.(CH3CH2)2CHCH3C.(CH3)2CHCH2CH(CH3)2D.(CH3)3CCH2CH315.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高纯度硅常用以下反应实现:①Si(s)+3HCl(g)300℃SiHCl3(g)+H2(g);△H=-381kJ•mol-1②SiHCl3(g)+H2(g)950℃Si(s)+3HCl(g)。

对上述两个反应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B.反应②是吸热反应C.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D.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序数④大于⑦B.②、③号元素处于同一周期C.⑤号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D.⑧号元素是金属元素宜兴市高一化学竞赛试卷07年5月第Ⅱ卷(选择题)共86分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34分)17.(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他们经过查资料、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得到结论验证。

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现象。

请仔细阅读有关内容后回答:(1)根据实验分析,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了发生“2Na2O2 + 2H2O == 4NaOH + O2↑”反应外还存在另一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2)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石蕊分子与酚酞分子相比较,它们的稳定性 (填 “相等”、“前者大”或“后者大”)。

(3)综合分析上述实验,指出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物质是 ,从此实验你认为 该物质具有哪些性质 、 。

(4)用实验1所得的溶液,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物质 。

(5)根据实验4测得的气体体积说明了 。

18.(12分)(Ⅰ)中学课本中介绍了如下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 mL 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

请你评价若用上述方法制取乙醛存在哪些不足(写出两点)。

、 。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

请填写下列空白:(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状态。

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

①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控制鼓气速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鼓气速度过快则会 ,若鼓气速度过慢则会 。

(3)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 、 接丙;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丁浸在 中。

19.(12分)下图是化学研究小组设计的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两个实验装置图。

其中装置Ⅰ为甲同学设计。

(注:NaOH 溶液可吸收NO x )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验该装置Ⅰ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装置Ⅰ中收集的气体不能确定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 气体,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他设计装置Ⅱ。

(4)化学研究小组的其它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研究,认为装置Ⅱ虽然作了改进,但如果按装置Ⅱ进行实验,气唧甲丁 戊还是会出现三个问题,需要作相应改进措施。

请你帮助他们填写相关内容。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加热或___________。

问题二:试管中的气体是淡棕红色,而不是无色。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具体操作。

不能增加装置)。

问题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20.(7分)化合物A 是潜在的储氢材料,它是由第二周期两种元素的氢化物间形成的化合物。

已知A 分子中有18个电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8,常温下为白色晶体,稳定而无毒。

刚刚熔化的A 缓缓释放氢气,转变为化合物B (B 分子中有16个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