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doc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一)城市聚落【基础巩固】1、乡村聚落2、政治北京经济巴黎3 - 6 B C C D【拓展提升】1、B2、(1)城市高楼大厦密集金融、商业、服务业(非农业) 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2)城市高楼林立,分布密集;乡村房屋低矮,散落分布。
(3)降水丰富;屋顶倾斜,便于排水。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基础巩固】1、等高线分层设色2、等高等高距3、平缓陡峻4、1000 1500 海拔5 - 8 D C C D9 - 12 A A C B13、(1)C A 因为这里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和。
(2)自西向东。
(3)库区选择在包括C、E、F在内的河流上游区域。
因为这里地处河流上游,地势开阔,便于拦河筑坝,不会占用大量农田。
14、略【拓展提升】1、等深2、8999.433、D4、D5、(1)略(2)山谷山脊(3)③处错误。
因为这里是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
(4)略(5)东北西南(6)c,这里处在河谷地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三)地形多样【基础巩固】1、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2、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3、南美巴西4 - 6 B D A7、(1)高原盆地平原山地丘陵(2)海拔地形特征平原小于200米地表平坦或起伏很小高原大于500米地表起伏不大,边缘陡峻丘陵200~500米地表有起伏,坡度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山地大于500米地表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盆地无一定标准中间低,四周高【拓展提升】1 - 4 B A B C5、平原:耕地;高原:草地;丘陵、山地:森林、矿产等:盆地:耕地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习题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习题答案(一)在社区中生活【基础巩固】1、B2、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管理功能3 - 7 D D A B A8、(1)健身器械的购置体现了社区的文化功能;义务联防队和爱心捐款箱的设置体现了社区的管理功能。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doc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一)
乡村聚落
【基础巩固】
1、村落
2、自然条件
3、云南竹木潮湿窑洞
4 - 10 B B C C A D A
11、(1)乡村聚落。
(2)主要从事经济林木的生产。
(3)山区乡村聚落多沿山谷呈带状分布,聚落的规模与形态都与平原地区不同。
【拓展提升】
1 - 5 D D B D C
6、(1)地处沿海,海风强劲,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
(2)房顶的坡度越大越便于排水,也更加耐腐蚀。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二)
从社区看我家
【基础巩固】
1、社区
2、方向比例尺图例注记
3、左西右东纬经
4、B A B
5 - 9 B A D D C
【拓展提升】
1 - 3 D C D
4、(1)正北西北、
(2)东北西南东风
(3)西北正北
(4)大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三) 气象万千
【基础巩固】
1、大气
2、气温降水
3、地理位置地形
4 - 9 B A C D C A
10、(1)A 400
(2)E
(3)B
(4)D
(5)C 50
(6)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拓展提升】
1、C
2、(1)随季节更替,盛行风向不同的风。
(2)冬季风多偏北风,势力强,寒冷干燥:夏季风多偏南风,势力弱,温暖湿润。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人教版.doc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人教版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做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本题目应知难而进。
学习啦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人教版,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一)城市聚落【基础巩固】1、乡村聚落2、政治北京经济巴黎3 - 6 B C C D【拓展提升】1、B2、(1)城市高楼大厦密集金融、商业、服务业(非农业) 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2)城市高楼林立,分布密集;乡村房屋低矮,散落分布。
(3)降水丰富;屋顶倾斜,便于排水。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二)众多的河湖【基础巩固】1、里海北美2、尼罗河印度太平3、防洪发电4 - 6 D A A【拓展提升】1 - 3 D A C4、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充沛,而尼罗河流域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降水明显比亚马孙河少得多。
5、略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人教版(三)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基础巩固】1、等高线分层设色2、等高等高距3、平缓陡峻4、1000 1500 海拔5 - 8 D C C D9 - 12 A A C B13、(1)C A 因为这里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和。
(2)自西向东。
(3)库区选择在包括C、E、F在内的河流上游区域。
因为这里地处河流上游,地势开阔,便于拦河筑坝,不会占用大量农田。
14、略【拓展提升】1、等深2、8999.433、D4、D5、(1)略(2)山谷山脊(3)③处错误。
因为这里是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
(4)略(5)东北西南(6)c,这里处在河谷地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2017浙江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2017浙江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2017浙江(一)城市聚落【基础巩固】1、乡村聚落2、政治北京经济巴黎3 - 6 B C C D【拓展提升】1、B2、(1)城市高楼大厦密集金融、商业、服务业(非农业) 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2)城市高楼林立,分布密集;乡村房屋低矮,散落分布。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doc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一)城市聚落【基础巩固】1、乡村聚落2、政治北京经济巴黎3 - 6 B C C D【拓展提升】1、B2、(1)城市高楼大厦密集金融、商业、服务业(非农业) 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2)城市高楼林立,分布密集;乡村房屋低矮,散落分布。
(3)降水丰富;屋顶倾斜,便于排水。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基础巩固】1、等高线分层设色2、等高等高距3、平缓陡峻4、1000 1500 海拔5 - 8 D C C D9 - 12 A A C B13、(1)C A 因为这里等高线比较稀疏,坡度较缓和。
(2)自西向东。
(3)库区选择在包括C、E、F在内的河流上游区域。
因为这里地处河流上游,地势开阔,便于拦河筑坝,不会占用大量农田。
14、略【拓展提升】1、等深2、8999.433、D4、D5、(1)略(2)山谷山脊(3)③处错误。
因为这里是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
(4)略(5)东北西南(6)c,这里处在河谷地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人教版答案(三)地形多样【基础巩固】1、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2、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3、南美巴西4 - 6 B D A7、(1)高原盆地平原山地丘陵(2)海拔地形特征平原小于200米地表平坦或起伏很小高原大于500米地表起伏不大,边缘陡峻丘陵200~500米地表有起伏,坡度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山地大于500米地表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盆地无一定标准中间低,四周高【拓展提升】1 - 4 B A B C5、平原:耕地;高原:草地;丘陵、山地:森林、矿产等:盆地:耕地等。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对现在的事情能够起到参考的作用。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答案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5ABBAB6-10DAACB11-14ACAB二、非选择题15、问题一:人工钻木取火。
证据:考古资料证明,山顶洞人已经会人工取火。
问题二:用火烤熟食物,可以提高人的体质;用火驱赶野兽,维护自身安全;用火照明取暖,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火的使用,提高人们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演变过程中的重大进步。
16、问题一:山顶洞人遗址。
问题二:制作这样的器具,需要一定的磨制和钻孔技术,说明山顶洞人生活时期,人们已学会缝制衣服,懂得美。
这是生产力的重大进步。
拓展与探究思考一:旧石器时代;北京人。
思考二:群居在洞_中;用打制石器和木器劳动,获取食物等等(合理的想象均可)。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答案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5ACDDB6-10DCCCC11-15CCDAD二、非选择题16、问题一:陶器上的这些动物图案,说明这些动物与原始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他们过着原始渔猎生活。
问题二:在当时条件下,人们制作陶器的水平高超,反映了手工业的进步;陶器上的纹饰反映了他们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
17、问题一:“北京人”、山顶洞人居住在自然形成的山洞中,半坡人、河姆渡人居住的是人工建筑,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重大进步。
问题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问题三:由于两地自然环境不同。
半坡遗址处于北方黄河流域,河姆渡遗址处于长江流域。
启示:人类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拓展与探究思考一:研究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
广东境内的古人类化石主要有封开垌中岩人牙齿化石、马坝人头骨化石等。
思考二:不能删除“已知”二字。
因为,随着科学家的进一步探索,人们可能发现现在未知的,年代更早的古人类化石。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上册答案【三篇】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上册答案【三篇】【本节导读】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作业本上册答案【三篇】,供大家学习参考。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城市聚落答案【基础巩固】1、乡村聚落2、政治北京经济巴黎3-6BCCD【拓展提升】1、B2、(1)城市高楼大厦密集金融、商业、服务业(非农业)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2)城市高楼林立,分布密集;乡村房屋低矮,散落分布。
(3)降水丰富;屋顶倾斜,便于排水。
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往来在区域之间答案【基础巩固】1、地理区域人文2、经济文化信息技术3、自然条件优势互补4、B5、D6、(1)小城镇。
(2)略7、略(分别从文化、经济、信息、技术等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拓展提升】1、丝绸之路2、(1)聚落(2)劳动生产方式工服务(3)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的耕地减少,剩余劳动力增加;而城市中生活条件好,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交通等一系列的条件要好于乡村,造成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往来在区域之间答案【基础巩固】1、地理区域人文2、经济文化信息技术3、自然条件优势互补4、B5、D6、(1)小城镇。
(2)略7、略(分别从文化、经济、信息、技术等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拓展提升】1、丝绸之路2、(1)聚落(2)劳动生产方式工服务(3)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的耕地减少,剩余劳动力增加;而城市中生活条件好,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交通等一系列的条件要好于乡村,造成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七年级上册_历史与社会_作业本答案

第二课
• 1.山地 2.季风 3.夏季(偏南) 冬季 (偏北) • 4.长江 黄河 • 5-10:DBD CAC 11-15:AACBC • 16.(1) •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内蒙古高原 • 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四川盆地
• 10.(1)可以,浙江临安山区与北京王府井 大街可以有很多联系,如物产、经济、文 化、信息等诸多方面的交流。这两个社区 的自然条件和物产不同,社区类型及功能 不同,而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使这两个地 方可以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 (2)搞好宣传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 1. B A B 2.平缓 陡峭 • 3-6:ABAC7.
dcccd皮肤黄色或棕褐色头发黑而直脸庞扁平皮肤浅色头发色浅而卷鼻梁高嘴唇薄皮肤黑色头发乌黑卷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美洲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美洲面对环境问题全世界人民应该行动起来制定国际公约共同研究对策共同承担责任减少污染源共同治理污染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
①地形多种多样。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都 • (2)
有分布。
②山区面积广大,山区约占我国总面积的 三分之二。
③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 17.(1)降水集中,而且持续时间长;森林 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 (2)中、上游禁止滥伐树木;加固江防大 堤;植树造林等。
第一课
• 10.(1)水稻、油菜,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亚热 带,深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2)都以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为主,生产劳 动主要靠人工完成,注重协作劳动。 • 11.保持居室干燥、凉爽,居住安全舒适。 • 12.(1)东北,小麦,大豆,玉米; (2) 1、农业区地广人稀; 2、高度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 3、发达的交通条件与仓储条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的答案.doc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的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一)人类的栖息地【基础巩固】1、71 292、大陆岛屿3、亚非巴拿马运河4 - 9 C A B C A C10 - 15 D C D A C A16、略【拓展提升】1、北美洲欧洲2、水球3 - 5 B B B6、略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二)人口与人种【基础巩固】1、702、黑色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3、大范围小范围4 - 7 D C A C8、人口稠蜜地区在亚洲东部和南部、西欧和北美东部,因为这些地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较为适宜,且地势平坦;人口稀疏地区多在沙漠、雨林、极地和高海拔地区,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不适宜人类生存。
【拓展提升】(1)人口(亿)每增长10亿所需时间(年)反映的规律10~20100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时间越来越短20~303030~401540~501250~601260~7012(2)出生率死亡率减少(下降)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三)气象万千【基础巩固】1、大气2、气温降水3、地理位置地形4 - 9 B A C D C A10、(1)A 400(2)E(3)B(4)D(5)C 50(6)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拓展提升】1、C2、(1)随季节更替,盛行风向不同的风。
(2)冬季风多偏北风,势力强,寒冷干燥:夏季风多偏南风,势力弱,温暖湿润。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练习题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练习题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练习题答案(一)地形多样【基础巩固】1、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2、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3、南美巴西4 - 6 B D A7、(1)高原盆地平原山地丘陵(2)海拔地形特征平原小于200米地表平坦或起伏很小高原大于500米地表起伏不大,边缘陡峻丘陵200~500米地表有起伏,坡度较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下山地大于500米地表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盆地无一定标准中间低,四周高【拓展提升】1 - 4 B A B C5、平原:耕地;高原:草地;丘陵、山地:森林、矿产等:盆地:耕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历史是我们学习的一门学科,各位同学,下面就是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请看: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1.我国出现青铜器在()A.原始社会初期 B.原始社会末期 C.夏朝 D.商朝2.西周青铜器种类丰富,大量用于()A.农业生产 B.炊具 C.祭祀 D.装饰品3.商周时期手工业繁荣具体表现为①青铜铸造②陶瓷业③冶铁业④玉器制造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B.农业上已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C.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西周时都已经有了D.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的牧场5、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在()时期已齐备A、夏朝B、商朝C、周朝D、商周6、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陶器上的符号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8、猜一猜右图是下列甲骨文是十二生肖中的哪一种?()A.虎B.鼠C.兔D.蛇9、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D.青铜编钟10、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A.私学的兴盛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C.社会大变革D.士人的解放11、在下面这些思想家中,你认为不属于儒家学派的是()A.孔子B.老子C.荀子D.孟子1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13.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14、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下列哪本书?()A、《道德经》B、《尚书》C、《论语》D、《春秋》15、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16、后被秦始皇所采用的学说是()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18.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荀子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孔子提出了“仁政”学说D.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20.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C.社会大变革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21.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人是()A、孟子B、荀子C、墨子D、韩非22.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确的说法是()A、防洪排水B、防洪蓄水C、防洪灌溉D、蓄水防旱23.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掌握一切大权,主张改革,提倡法制的代表人物是()A.孙武 B.孙膑C.孟子 D.韩非2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到“小国寡民”状态。
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A、新兴地主的要求B、没落贵族的要求C、手工业者的要求D、富裕商人的要求25.战国时,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主张的是()A.老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2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汉字从甲骨文发展而来B.金文比甲骨文更加规范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期D.大篆形成于西周的晚期27.下列项目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A.兴办“私学B.“温故而知新”C.“仁”的学说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8.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同学们应该查阅()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庄子》29.战国时期同春秋时期相比,最突出的文化成就是哲学思想得到大大发展。
它所反映的深刻社会背景是()A.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和发展B.社会发生巨变,它反映了新旧阶级在政治上的争论和斗争C.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提高D.战争过于频繁30.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C.商朝时期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31、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①以德教民②以礼治国③有教无类④当仁不让()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2、现在我们到中医那里看病的时候,医生都要给你切脉,你知道是谁总结出望、闻、问、切的四种诊断方法吗?()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33、“他出生在春秋时的鲁国,学说比较保守,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他的思想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利用,他还是一位具有罕见热情和擅长教育的教师,据说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这描述的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34、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A、“福兮,祸之所倚;祸之,福之所伏”B、“兼爱”、“非攻”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35、今天中国民间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民俗是为了纪念()A.孔子B.屈原C.商鞅D.姜尚3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力的不断发展B.社会大变革的出现C .频繁的争霸战争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37、商代文字的主要写在()上。
A、青铜业B、龟甲、兽骨C、竹简D.丝帛38、如果我们要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应该查阅()A.《道德经》B.《论语》C.《韩非子》D.《庄子》39、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调法制的学派是()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40、包含朴素辨证观点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41、()的思想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
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42.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A.夏朝 B.商朝C.春秋D.战国43.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是()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D.李时针44.反映我国古代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A.司母戊鼎B.马王堆帛画C.秦兵马俑D.湖北随州编钟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骨文是指商朝人把文字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B.商周时期的金文是指用金属笔写的字C.“大篆”这种字体出现于春秋时期D.春秋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46.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A.用刀刻B.用毛笔写C.用铅笔写D.用碳笔写4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相接近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48.我国最早测定一年的24节气,是在()A、商朝时B、西周时C、春秋时D、战国时49.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50.以下几种主张,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A、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B、主张“春秋无义战”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D、提出“仁”的学说51.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最有用的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2.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最大的是()A.孔子的学说B.老子的学说C.墨子的学说D.韩非子的学说53.后人写诗称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冰获此殊荣的主要原因是他()A、兴修水利,使关中地区成为沃野B、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于人民C、改进生产工具,推广牛耕D、任秦国蜀郡守时,勤政廉洁54.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是因为()A.他创作出了很多优秀诗篇B.他创造出了一种新体诗C.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D.他勇于献身55、你知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吗()A.孔子B.老子C.墨子D.庄子56、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学说与商鞅思想接近的是()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57、我国封建制度的逐步确立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完成的?()A.战争B.起义C.谈判D.变法58、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种观点反映了他具有()A.民主法制观念B.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C.公共道德意识D.回归大自然的要求59.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A.战争频繁B.诸候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60.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61题10分,62题10分,63题22分,64题4分,65题4分,共50分)61、将与之相关的人物与历史事件或主要思想主张进行连接(10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孙武“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墨子“兼爱”、“非攻”秦始皇“焚书坑儒”庄子“无为而治”扁鹊“望、闻、问、切”赵括“纸上谈兵” 晋文公“退避三舍”勾践“卧薪尝胆”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孟子62.当今,人们赞美都江堰是世界上的奇迹,是无坝生态水利工程的典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图二材料二: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都江堰。
两千多年的事实证明,都江堰真正体现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意义。
……2000年,都江堰及其附近的青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摘自《成都历史》请回答:(1)图一中人物是谁?什么时期的哪国人?(3分)(2)他有何贡献?他的贡献发挥怎样的作用?(3分)(3)根据材料二,说说都江堰被评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
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4分)63、材料一:材料二: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
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
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学生樊迟向他请教怎样耕田种草,他认为学习那些知识没有出息。
请回答:(1)图中人物是谁?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2)他在我国历史上有何地位?(2分)(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5分)(4)材料二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3分)(5)根据材料二说说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不足体现在哪里?(1分)(6)他在文化上有何贡献?(2分)(7)他的弟子整理什么一书,记载他的言论?(1分)(8)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思想影响的认识。
(2分)(9)他在教育上还提出了什么名言?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4分)6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是谁提出的?是什么学派代表人?(2分)(2)他在政治上有何主张?(2分)6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1)体现了谁的主张?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思想?(2分)(2)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2分)七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B C C C D C B D A C B A C C D B A B C C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C C D B D C C B B C B A A B B D B B C A题号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答案C A C D A A D D B C D A B C B C D B C 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61题10分,62题10分,63题22分,64题4分,65题4分,共50分)6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孙武“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韩非“兼爱”、“非攻”秦始皇“焚书坑儒” 庄子“无为而治”扁鹊“望、闻、问、切” 赵括“纸上谈兵”晋文公“退避三舍”勾践“卧薪尝胆”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孟子62、(1)李冰;战国时期;秦国人;(3分)(2)主持并修建了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1分);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