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基本篇目常考题型梳理之一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训练附解析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考点梳理第13篇三峡(2011课标)北魏·郦道元全国视野:2018年全国考情—单篇:海南、西宁;对比:滨州。
课文原文教参译文(加粗字词为教材课下注释)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 (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寒肃杀,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思维导图】【中心概括】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写作特色】(1)结构严谨,布局巧妙。
作者采取先大后小、先总后分的写法,按照季节划分层次,起止分明,各具特色。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15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整理中考语文

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____”写出了深秋的凄婉幽美。(2)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这可
以从本文中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②:
题型概述
1.词语的理解:直接填空解释、实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辨析、实词解释的正误选 择。 2.句子的翻译:考查课文篇目的句子,采分点主要是句中重要实词和句意。 3.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考查写作技巧、理解概括、主旨情感。还出现了 文意理解与分析的选择题。 4.结合文章内容迁移运用:文言文的考查注重文本思想内容和知识点的关联,如字 词解释迁移到其他篇目,迁移到成语,文意理解题用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等。
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导游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训练
答案: 1. 连接 快 2.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 常有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3.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林寒涧肃,常 有高猿长啸 (2)理由①:水流急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理由②:落差大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示例:各位 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 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 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 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内容梳理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内容梳理 篇 目 第六单元 26.三峡 27.短文两篇 28.观潮 29.湖心亭看雪 30.诗四首 教材精梳理 1.重点字音 阙.( ) 曦.( ) 襄.陵( ) 湍.( ) 漱.( ) 属.引凄异( ) 鳞.( ) 荇.( ) 艨艟..( ) 乘骑.( ) 舸.( ) 泅.( ) 僦赁..( ) 毳.衣( ) 雾凇.( ) 沆砀..( ) 荒秽.( ) 荷.锄( ) 候骑.( ) 都.护( ) 燕.然( ) 猪( ) 2.重点词义 (1)夏水襄.陵 (2)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素湍.绿潭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属引..凄异 (8)哀转久绝. (9)五色交辉.. (10)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11)晓雾将歇. (12)夕日欲颓. (1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4)念.无与为乐者 (15)相与..步于中庭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7)方.其远出.海门 (18)仅.如银线 (19)吞天沃.日 (20)弄.旗标.枪 (21)随波而逝. (22)虽.席地不容闲也 (23)更定. (24)余拿.一小船 (25)雾凇沆砀.... (26)焉得更...有此人 (27)是金陵人,客.此 (28)及.下船 (29)带月荷.锄归 (30)但.使愿无违 (31)江入大荒..流 (32)仍怜.故乡水 3.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或: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2)良多趣味 良: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3)猿鸣三声泪沾裳 裳: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4)略无阙处 略: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5)晓雾将歇 歇: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6)四时俱备 时: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7)相与步于中庭 中庭: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8)余强饮三大白 白: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 4.一词多义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 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课件

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
清闲的人罢了。
第 17 页
7.常考名句。 (1)(2017·四川绵阳中考,1分)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__夕__日__欲__颓__, _沉__鳞___竞__跃____”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 (2)(2017·四川宜宾中考,2分)___庭__下__如__积__水__空__明___,__水__中___藻__、__荇__交__横___,盖 竹柏影也。 (3)(2016·重庆中考)自康乐以来,__未__复__有__能__与__其__奇__者____。 (4)高峰入云,__清__流__见__底____。
2.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 活用类型:_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 含义:__散__步__。____ 3.一词多义。 (1)共山 为川字之共.美三,十古有来四共.谈副词,副一词共,共同
(2)与未 念复 无有 与.能 为乐与.者其奇 者连词,动和词、,跟参与, 文中指欣赏、领悟
(3)欲夕 实日 是欲 欲. .颓 界之仙副都词,将名要词,欲望
第 11 页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 ) (2)飞漱.其间( 冲荡 ) (3)晴初霜旦.( 早晨 ) (4)属引.凄异( 延长 )
第 12 页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或: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 儿空缺的地方。)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荡的山谷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4.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写出了三峡的山 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写出了三峡的山险峻、陡峭的特点。为下文写夏水的迅猛做了铺垫。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训练文言文知识梳理

专题训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一、解说以下加点的词。
1.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或王命急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飞漱此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随意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威严不可以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鸢飞戾天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父命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以顺为正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与民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管夷吾举于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征于色,发于声,尔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出则无敌国外祸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惩山北之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寒暑易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子后代孙无量匮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彀弓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介胄之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说。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八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作业

(2)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 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
今义: 表示另提一事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5. 一词多义。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 (2)绝:沿溯阻绝. 断 绝. 多生怪柏 极(高) 哀转久绝. 消失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5. 一词多义。 军:军.霸上 驻军 上自劳军. 军队 军.中不得驱驰 军营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三峡》见课本 【乙】十三日 出山门,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
映彩。高而展者,为板嶂岩。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 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 鞍岭横亘①于前。鸟道②盘折,逾坳右转,溪流汤汤③,涧底 石平如砥④。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 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北,重岩陡起,是名连云峰。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4. 一词多义。 (1)其:惧其.不已也 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 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2)且:年且.九十 将近 且.焉置土石 况且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5. 古今异义。 (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古义: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 。今义: 方向 。
梗塞、不顺
弼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3. 词类活用。 (1)必先苦.其心志 使动用法,使……痛苦 (2)劳.其筋骨 使动用法,使……劳累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4. 古今异义。 (1)池.非不深也 古义: 护城河 。今义: 池塘 。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古义: 用这些来…… 。
八年级上册古文梳理.doc

何陋之有
即,有何陋,疑问句宾语前置
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
分别是“爱菊,爱莲,爱牡丹”的到装,“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其两膝相比者
应为“其相比两膝者”,定语相比后置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应为“桃核者”,定语修狭后置
相与步于中庭
应为“相与于中庭步”状语中庭后置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应为“于鲸波万仞中出没”状语后置兼定语后置
比较,对比
可
高可二粒许
大约
许可,可能
曾
而记其长曾不盈寸
竟然
曾经
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挑选
简单
归
女有归
女子出家
归来,归属
大道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大路
贼
盗窃乱贼而不作
害人
偷东西的人
或
或王命极宣
有时
表示选择关联词
至于
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到
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歇
夏雾将歇
消散
休息
颓
夕日欲颓
坠落
坍塌,衰败
展现了穿过荆门的雄奇壮丽画面,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登岳阳楼》。陈与义南宋诗人
描绘了岳阳楼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经历的被弹劾无奈。
jing xl cgng旌徙沧
五单
元名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感时花溅泪,别时鸟惊心。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六单
国
国破山河在
国都
国之害也
全国
尚思为国戍轮台
国家
虽
老妪力虽衰
虽然
专题03 文言文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统编版)

字词积累
1.通假字
8.寒暑易节,始一反 (fǎn)焉 (“反”同“返”,往返) 9.甚矣,汝之不惠 (huì) (“惠”同“慧”,聪明) 10.河曲智叟亡 (wú)以应 (“亡”通“无”,没有) 11.一厝 (cuò)朔东 (“厝”同“措”,放置,安放) 12.无陇 (lǒng)断焉 (“陇”通“垄”,高地) 13.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 14.改容式车 (“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必敬必戒 (形容词,谨慎)
10.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动词,兴起,指被任用) 发于声 (动词,表露、流露)
11.以:以顺为正者 (把) 所以动心忍性 (用来) 以备胡 (连词,来)
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动词,任命)
请以军礼见 (介词,用)
以君之力 (介词,凭借)
河曲智叟亡以应 (连词,来)
字词积累
4.一词多义字
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 定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例句参考:
1、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2、此真将军矣!
这是真正的将军啊!
3、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那里的将军一定是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
翻译句子
倒装句
常见的倒装句有以下四种: ①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位置,以加强 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 ②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 ”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例:“何陋之有”。 ③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例:“予 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④介宾结构后置。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 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能谤讥于 市朝。”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翻译时,一般都前置作状语。例: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将介词短语后置做状语,原句应是“愿陛下以讨贼 兴复之效托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基本篇目常考题型梳理之一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第一段:
1邹忌从什么生活小事悟出了什么道理?
①和徐公比美的小事;
②悟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导致很多时候会受到蒙蔽,而难以认清客观现实的道理。
2邹忌受妻、妾、客蒙蔽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①妻子——私;②妾——畏;③客——有求。
3三者的回答语气、情感有何不同?
①妻子是无比肯定毋庸置疑,由衷的赞美,爱恋;
②妾的语气与妻子相比较轻出于畏怯而顺从;
③客人语气平淡,是对邹忌的应酬、逢迎。
第二段:
1邹忌用什么方法讽谏齐王?
用生活小事类比推理国家大事,设喻说理。
由自己生活中与徐公比美受了妻妾客的蒙蔽,类比推理出齐王受了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诸侯的蒙蔽更严重。
2邹忌劝谏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语气委婉,充分尊重了听话者,有说服力,易于接受。
3邹忌是怎样类比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