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的故事 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2024版《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

2024版《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

03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播放天鹅的相关视频或展示天鹅的图 片,让学生对天鹅有直观的印象,并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天鹅的看法和感 受。
提问导入:你们知道天鹅有哪些特点吗? 它们象征着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天鹅的故事》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 示呢?
讲授新课:讲解故事背景,分析人物形象
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难以跟上教学进度。
03
04
改进方案
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故事深层含义的探 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05
06
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采取个性化辅导措 施,提高其学习效果。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制定长远规划
01
发展趋势
02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未来课堂教学将更加智能化、个性
化。
学生对于多元化、互动式教学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明确教师角色定位和职责分工
确定每位教师在《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中的具体角色,如主讲教师、辅导教师、 课堂管理教师等,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畅通,及时共享教学资源和经 验。
鼓励教师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形成互补性强的教学团队,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
03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制定长远规划
01
长远规划
02
03
04
积极探索将先进教育技术应用 于课堂教学,如使用VR、AR
等技术提升学生体验。
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满 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培养全面
发展的人才。
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 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1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克噜——克哩!‛
思考: 天鹅们是怎样摆脱困境的?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 鹅 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 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 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 扑打在冰面上。 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 震得颤动起来。 接着是第二次, 第三次……
● ● ● ● ● ● ● ● ● ● ● ●
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
弟们哪,加油! 齐心干哪,加油!’
积累:
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众人拾柴火焰高。
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 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 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 迅速地扩大着。 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
破 冰 勇 士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 鹅 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 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 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 扑打在冰面上。 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 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 第三次……
● ● ● ● ● ● ● ● ● ● ● ●
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 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 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 迅速地扩大着。 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
它们昂着头,挺着胸, 在水里游动着,捕食着 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 利的欢呼声:“克噜— —克哩——克哩!” 胜利的欢呼
破冰成功
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 的水面。所有的天鹅同时结束了工作,它 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 着鱼虾,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 噜——克哩——克哩!‛
天鹅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噜—— 克哩——克哩!” 好像在说:“

16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16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课题16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抓住重点段落品词析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天鹅团结,勇敢的精神.并能说出感受最深的地方.,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词句.3、能把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段落品词析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受天鹅团结,勇敢的精神. 能把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教具及多媒体课件挂图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课前复习,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简要地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研读课文,看看天鹅们谱写了一曲怎样的生命的壮歌.二、抓重点段,朗读感悟1、这篇写得很美,很感人的文章,有哪些段落,句子,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你一读到这里就肃然起敬用心读最感动你的段落,大声地读,用心地读.2、刚才同学们朗读了自己最感动的段落,真是英雄所见略同.的确,一只老天鹅破冰,一群天鹅破冰这三个段落写得感人至深.感人至深的文章需要静心体会,尤其是对于那些令你心中一动的词句,最好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词,句表达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写3、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将自己的感受写在词句边上.4、重点学习第5自然段(投影出示这一自然段内容)(1)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句最能打动你引导学生扣住"胸脯和翅膀" ,"腾空而起","石头似的"谈感受,师相机点拨:"胸脯和翅膀",是说老天鹅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腾空而起",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体会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增加下落的冲力,使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的力量更大.)"石头似的" (体会老天鹅用力之重,态度之坚决,简直是奋不顾身)理解重点句"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破面上"A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说说自己对这个比喻句的理解,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深层思考:美丽纯洁的天鹅,怎么会像一块毫无生命的坚硬的石头呢从以下三个层面指导学生理解:1,天鹅从高处落下,速度很快,就像一块石头往下落,2,老天鹅很用力,整个身体扑打在冰面,就像一块坚硬的石头,3,石头没有生命,不怕疼,天鹅像石头,也不怕疼,进一步突出了老天鹅的顽强,勇敢.B适时补充有关贝尔加湖的资料,使学生明白,冬天,贝尔加湖的冰层一般约有1米厚,击破这么厚的冰层必须使很大的劲,承受剧烈的疼痛,而这样的疼痛会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扑打加剧,从而进一步凸现老天鹅为族群的生存而毫不畏惧,勇于献身的伟大情怀,(2)第5段结尾部分的省略号,可通过指导朗读来引导学生体会它的作用.a,老天鹅这样奋不顾身的撞击冰面,冰面只是颤动一下,怎么办 (再撞第二次)把你的想法读出来,b,可是,冰面尽管颤动,依然没有破裂,怎么办 (再撞第三次)把你的决心读出来,c,你忍受着剧烈的疼痛,拼死扑打冰面,可冰面仍旧没有破,怎么办 (再撞第四次)请读出你的勇敢和顽强.让学生在递进式的朗读声中,感受到老天鹅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精神. (3)师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同学们读懂了老天鹅的行动,然而你们可明白它的心,它的情你们就来做一回它的代言人吧. 师: 老天鹅啊老天鹅,难道你就没有看到冰面上那片片白羽,斑斑血迹 (生对话)师: 老天鹅啊老天鹅,你像石头似的扑打冰面,难道真是钢铁之躯,就不怕那钻心的疼痛刺骨的寒冷 (生对答)师: 老天鹅啊老天鹅,以你的声望,完全可以命令年轻天鹅行动,何苦要忍受这般苦痛 (生对答)启发朗读:多么巨大的力量,多么可贵的顽强精神,它在用自己的生命和冰面较量啊!请大家将你心灵的震颤读出来吧! (4)面对这样一个舍身为群,以血肉之躯为武器的老天鹅,你想对它说什么5、学习第6自然段(1)导读第(1——4)句.讨论:为什么说老天鹅是顽强的"破冰勇士"(2)读了这部分课文,我们仿佛看见冰面上沾着老天鹅的片片羽毛,映着老天鹅的斑斑血迹.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老天鹅壮举,你会怎么想怎么说你又会怎么做(3)请你仔细观察书上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4)同学互读:带着自己的理解读给同桌听,看能不能打动他. 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每只天鹅都以血肉之躯为破冰武器,面对这样的场面你感受到了什么(5) 导读:现在大家觉得单单老天鹅才是"破冰勇士"吗是啊,其实,在老天鹅这一个"破冰勇士"的感召下,所有的天鹅拼搏,团结,都已经成为"破冰勇士"了.将你内心的感动和激动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6、学习第7自然段(1) 教师导读第七自然段: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的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2)学生读后启发学生思考:读到这"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你想说什么(3)这时候的天鹅们又在叫了"克噜——克哩——克哩!"此时它们心情怎么样你还能哪里也看出来 (引导学生抓住这一段的重点词语"昂着头,挺着胸,游动,捕食;不时"来体会)这里"胜利的欢呼"又是在说什么呢文章出现了三次天鹅的叫声,还有两次在哪里呢那时候它们心情怎么样三、深化感知,升华情感1.同学们读了课文就已经被天鹅们舍身破冰的故事感动了,我想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触动一定更大,找出来读读.2.正为打猎一无所获感到扫兴的斯杰潘见了这感人的场面,有什么变化他为什么没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在了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如果你是这位老人,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3.引导学生抓住"深情",感情朗读第8自然段.四 ,配乐赏读,摘录背诵配乐朗读课文摘录喜欢的词句,背诵下来.五、读写结合,随文练笔故事讲完了,它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我想你也会有很多想说的话,你想说些什么呢你可以对老天鹅说,可以对天鹅群说,可以对老人说,可以对作者说,还可以对自己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其实在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课下再搜集一些关于动物的感人故事.板书设计16天鹅的故事老天鹅:勇敢可爱众天鹅:团结教学反思从“单元教材”看,本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团结”这一专题展开的,描写的是关于动物的生命意识带给人类的震颤,表现手法上突出了场面描写。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指名分段读课文,听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2、讨论:(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精读1、自学思考:天鹅破冰的故事中,最能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小节,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确定为5——8自然段。

第5自然段(1)指名读(2)讨论:这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相机板书: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讨论:为什么找出“腾空而起”。

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顽强)(3)怎样才能读出老天鹅勇敢、顽强的奉献精神?试试看。

第6自然段(1)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

这位——沿着——水面——。

(2)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讨论:这里的“破冰勇士”是指?为什么说它很顽强?(3)齐读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前四句。

(4)讨论: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5)过渡: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下面的故事证实发这一点,指名读。

(6)观察插图,这是关于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

同桌合作,一个看图听读,一个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7)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

(8)讨论:这群天鹅干得怎样?(板书:都投入齐心欢快)这群天鹅怎样?(团结)第7自然段(1)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2)读到这“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

”你想说什么?(3)指导读三、复述1、课文5、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

课文《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文《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文《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课文《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课文《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第(57)自然段,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文字投影,图片投影,录音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2.讨论交流。

(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精读领悟第(57)自然段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些小节哪些词句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课文,找出来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待会儿交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第5自然段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

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1)指名读,有同样见解的请举手。

(2)讨论:这一自然段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胸脯和翅膀老天鹅是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腾空而起,谁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天鹅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增加下落的冲力,使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的力量更大。

)事实证明,老天鹅的这一举动,力量是巨大的,从哪儿看出来(石头似的、沉重、颤动)点拨:石头似的真的是石头吗(3)老天鹅这样做是以什么为代价的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板书:勇敢)他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板书:奉献)(4)师范读,生想象。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抓三次叫声,启发想象、朗读感悟,仔细体会天鹅勇敢顽强、团结拼搏的精神,懂得生命会创造出奇迹。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品读老天鹅带头破冰及全体天鹅热火朝天的破冰场面,理解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的意思。

难点:从感人的情节、鲜活的情景中体验作品蕴涵的生命之曲,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我发现你们个个坐姿端正,精神抖擞,充满自信,相信今天课堂上大家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

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看,天鹅和我们一起来到了这四楼多功能教室。

(播放天鹅视频)看着这些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2、是啊,这些天鹅真美呀!真惹人喜爱。

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天鹅的故事》。

齐读课题。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天鹅的故事》中出现了几次天鹅的叫声。

哪些同学来读读这些句子?二、抓第一次叫声,体会——失望与着急。

1、同学们,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天鹅第一次鸣叫的具体情况,谁来读读这几句?(出示:那年-------原来是一群天鹅。

)2、是啊,这时正值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

当这群天鹅看到如此情景,便大声叫道-----“克鲁——克哩”,从叫声中你觉得它们似乎在说什么?相机出示训练句式:“克噜——克哩!”这声音似乎在说。

(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我们天鹅来了,我们和其它鸟儿不一样!)(师:你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

/是啊,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真让人失望而又着急。

/ 哎,你不怕困难,充满信心,真是精神可嘉。

)3、让我们也飞到天鹅群里,来,一起读读这两句。

4、小结:因为天寒地冻,缺少食物,别的鸟只好飞走,而天鹅却坚定地留了下来,失望,着急但又不轻易向命运低头的信心,使他们不由得发出了-----“克噜——克哩!”的叫声。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指名分段读课文。

听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2、讨论:(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二、点拨新授1、自学思考:天鹅破冰的故事中,最能让你感动的是哪几个小节,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自读思考。

3、交流,确定为5——8自然段。

第5自然段(1)指名读(2)讨论:这地方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让你感动?(相机板书:腾空而起重重地扑打)讨论:为什么找出“腾空而起”。

你觉得老天鹅怎样?(板书:顽强)(3)怎样才能读出老天鹅勇敢、顽强的奉献精神?试试看。

第6自然段(1)导读:这时,别的天鹅——,它们——,瞧着——,只听得‘嚓——嚓——’,冰层——,接着——,冰面终于——。

这位——沿着——水面——。

(2)出示: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讨论:这里的“破冰勇士”是指?为什么说它很顽强?(3)齐读第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的前四句。

(4)讨论: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怎么想?你又会怎么做?(5)过渡:而这群天鹅正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下面的故事证实发这一点,指名读。

(6)观察插图,这是关于天鹅们集体破冰的场面。

同桌合作,一个看图听读,一个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天鹅集体破冰激动人心的场面。

(7)指名读,其它同学看图想象当时热火朝天的场面。

(8)讨论:这群天鹅干得怎样?(板书:都投入齐心欢快)这群天鹅怎样?(团结)第7自然段(1)在天鹅们齐心协力、奋不顾身地努力下,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块很大的水面,天鹅们终于可以找到吃的,它们——(导读)(2)读到这“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水面。

”你想说什么?(3)指导读4、指导复述(1)课文5、6、7小节生动地再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我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就像我读了这篇课文迫切地想介绍给同学们一样,你们也一定想告诉别人。

(四年级语文教案)《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预设

(四年级语文教案)《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预设

《天鹅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预设四年级语文教案《天鹅的故事》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第16课。

课文借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之口,讲述一群天鹅为了赢得生存的条件,由老天鹅自觉带头,群体跟上,用自己的身体撞击冰面的壮观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感人精神,唱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课文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共八个自然段,可分为引子和故事两大部分,篇幅较长,若做逐段的理解体会会显得课堂的冗长和繁杂。

因此,本课教学选择天鹅的破冰场面作为突破口,直奔重点,品读回味,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披文以入情,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生情。

一、课时目标1.读通课文,感情朗读。

2.流畅复述,感情复述。

[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单纯明确。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想在有限的时间量中抓住更多的训练点。

殊不知目标越多,每个目标所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的结果。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

因此,教学目标应该清晰化,明了化,简单化。

这是本课教学要体现的第一性:目标性。

][本课教学中力求体现四性:1、目标性。

2、层次性。

3、指导性。

4、发展性]二、教学过程预设:(一)课前预设(出示课件,播放有关天鹅的影视资料和图片,在学生心中铺垫下对天鹅第一印象: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高贵、优雅的天鹅正在安然地戏水;明净的天空中,天鹅们正在尽情地翱翔——一切都显示出了这可爱的鸟儿们是多么纯洁、动人。

)(二)课堂预设一.复旧引新,听写词句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天鹅的故事》,在学课文之前,我们先检查一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准备听写。

生:(迅速准备好笔和本子,保持正确的坐姿,准备听写)师:(生字词)昂头、继续、腾空而起、边缘、扩大、劳动号子(句子)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

师:(利用实物投影面批学生听写)请同桌间互相交换听写本,互相批改听写,全对的给他画上一个笑脸。

[所听句子,是课文中极其重要的背景:正是因为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才会发生那么动人的故事]●二、回顾全文,流畅复述师:谁来读一读我们听写的句子?(指名一位学生感情朗读)生:(感情朗读)师: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寒潮突然降临的春天,就在这冰封的湖面上,上演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你知道这个故事吗?请你讲一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东路小学情智教学预案
一、课题:《天鹅的故事》
二、课型:新授
三、情智目标设定:
1、知识和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第5-7自然段。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文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在反复的读、圈划中感悟文字,谈谈在不同要求的朗读时体会到的内容,并能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3、情感与态度: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受到爱鸟护鸟、保护生态的教育。

四、情智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在反复的读、圈划中感悟文字,谈谈在不同要求的朗读时体会到的内容,并能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情智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在反复的读、圈划中感悟文字,谈谈在不同要求的朗读时体会到的内容,并能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六、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自制课件(√)音像资料(√)小黑板()教具学具()其它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天鹅,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高贵,典雅,圣洁)
今天我们学习《天鹅的故事》,学完以后也许你会对天鹅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2、出示课题。

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个故事是谁讲给我听的?(来自贝加尔湖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
2、自读课文,认清生字,读通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听写、反馈。

(2)交流: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天鹅破冰的故事)
3、给课文分段。

(1)课文的哪些段落是对破冰的场面描写?(2-7)
(2)第1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3)根据提示分段。

一、(1)我到斯杰潘老人家里去做客。

二、(2-7)一群天鹅在一只天鹅的感召下,用身体破冰的故事。

三、(8)斯杰潘老人讲完故事后的感慨以及封枪的原因。

4、在描写天鹅破冰的过程时,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先写了一只天鹅破冰,再写了一群天鹅破冰。


三、质疑问难。

1、通过初读,你知道天鹅破冰的原因是什么?
2、你对课文还有什么问题?(自由质疑,教师总结出几个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请学生先自己思考,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思考今天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书中勾画、或者写出自己的想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引读课题)
2、课文讲了一个关于天鹅的什么故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吗?
3、在描写天鹅破冰的过程时,先写了谁?再写了谁?(先写了一只天鹅破冰,再写了一群天鹅破冰。

)这是一种从点到面的写法。

4、这是斯杰潘老人给我讲的一个30年前的故事,讲到最后,老人深有感触。

他深情地说:——(配乐讲述最后一节)
5、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老人没有开枪射击,并且将枪挂到墙上,30年没有动过呢?(多么可爱的天鹅呀!)
板书:多么可爱
二、品读课文,感受天鹅的可爱之处。

(一)老天鹅的可爱之处——勇敢、顽强
1、天鹅究竟可爱在哪儿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好好地感受一下。

文中第五小节主要写了一只老天鹅破冰的场面。

(出示第五自然段)谁先来读一读?
2、将“沉重的一击”变红:请自己读读这一自然段,从哪里看出是这是“沉重的一击”呢?可以划一划,关键处也可以写一写。

3、生默读课文思考,师行间巡视。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4、交流:(说到关键词语时,教师用红笔划出,相机指导朗读。

由词到句子再到段落。


“个儿特别大”“像石头似的”——张开翅膀有3米长、50多斤
“腾空而起”——冲向高空,飞得越高,摔得越重
“重重地扑打”——“扑打”与“拍打”比较,用全身力气使劲撞击,毫无保留
“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冰层厚、力量大、摔得重
“第二次,第三次……”——不止一次,无数次。

仅仅省略了次数吗?还省略了什么?(痛苦、疼痛、毫不放弃)只有第一次是这样击打冰面的吗?(每一次都是这样)
5、老天鹅是用什么扑打冰面的?(身体——生命)它为什么这么做?是为了自己吗?(为了全体天鹅群的生存)
6、音乐中,师描述:天鹅们就这样看着老天鹅一次次用身体扑打冰面,在沉重的撞击中,它的羽毛片片散落,但是老天鹅没有停下来;在沉重的撞击中,它的鲜血染红了冰面,但是老天鹅没有停下来;在沉重的撞击中,冰面裂开了一条小缝,又裂开了一条,最后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但是老天鹅没有停下来。

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天鹅?(勇敢、顽强、勇于献身……)
8、怪不得斯杰潘老人称它为——破冰勇士。

(出示课件)
(1)什么是“勇士”?(勇敢的战士)
(2)平时我们会用“勇士”来形容什么人?(英雄人物)
(3)老人把一只平时看似优雅的天鹅称作“勇士”饱含着怎样的情感?(敬佩、感动)
(二)众天鹅的可爱之处
1、过渡:如果说一只天鹅破冰是如此悲壮,那么一群天鹅破冰又是怎样的呢?读读第六自然段,找一找其中的关键句。

(相机出示: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

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2、说他们齐心,是因为什么?(百十来只天鹅都投入了破冰工作)
3、欢快又从哪里看出来?(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1)谁会喊号子?(指名,再请一人带读。

读出欢快)
(2)这是我们人类的语言,天鹅们会怎么喊?谁来像刚才喊劳动号子那样试一试?
(3)多种形式练读。

(提醒读出齐心欢快)
(4)齐读第六小节。

4、伴随着这一声声的激动人心的号子,小小的冰窟窿越来越大,终于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

这时,湖面上传来了阵阵的欢呼声,——(出示:克噜——克哩——克哩)
5、谁来欢呼一下?小组内练习,全组汇报,你们的叫声中包含着怎样的含义?
全班欢呼!
6、在这一声声的劳动号子中,在这阵阵的欢呼声中,你又看到了一群怎样的天鹅?(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板书“团结合作”
三、情感升华,体会老人之情
1、(配乐讲述)看到这些情景,斯杰潘老人的心怎能不被震撼呢? 30年过去了,当老人再回忆起这个故事时,他依然记忆犹新,深有感触,怪不得老人深情地说:“——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指名读——齐读)
2、当老人称这群天鹅为“可爱的鸟儿”时,又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喜爱、敬畏)
3、此刻,回到我们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你认为老人还为什么没有向天鹅开枪,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小组合作学习)
3、集体交流。

(相机突出老人的感动,对生命的尊重、敬畏)
4、师提升:人类和大自然中的所有生灵都是平等的,任何一种动物都有他们生存的权利,我们人类不能以强者自居,而应该善待每一个生命。

老人正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才放下了猎枪。

5、现在,你想对人类说什么?请你写下来,全班交流!
下课!
八、情智作业设计:
1、预习作业:复述课文5-7小节,下节课交流。

2、写一段话,以《顽强的破冰勇士》为题写出那只“老天鹅”破冰的情景。

3、写一条爱鸟护鸟的宣传语。

九、情智板书设计:
多一只顽强

16、天鹅的故事可一群团结
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