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课文《天鹅的故事》教案
《天鹅的故事》教案范文

《天鹅的故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2、教学难点体会天鹅破冰场面描写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鸟类的世界里,有许多美丽而高贵的鸟儿,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种特别的鸟——天鹅。
(板书课题:天鹅的故事)2、大家见过天鹅吗?能说一说你对天鹅的印象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3)“访俄期间”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2、学习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
”这句话中,把老天鹅比作石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形象地写出了老天鹅破冰的决心和勇气)(3)从“像石头似的”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天鹅的勇敢和坚定)3、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2)小组讨论:老天鹅这样做,别的天鹅是怎样反应的?(3)交流汇报。
4、学习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思考:“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
”这句话中,“破冰勇士”指的是谁?为什么称它为“破冰勇士”?(“破冰勇士”指的是老天鹅。
《天鹅的故事》教案范文汇总八篇

《天鹅的故事》教案范文汇总八篇《天鹅的故事》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特别是读准有关生字的读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反复诵读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感受__的语言美。
3、通过提供词串,帮助学生进行__画面的重构,训练学生的表达和概括能力。
4、通过学生和老天鹅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读懂老天鹅的壮举,读到老天鹅的心里去。
5、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旁观的群鹅的心理,想象群鹅的语言和动作。
教学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依托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感受天鹅破冰的壮观场面。
教学难点: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在困难面前奋不顾身的精神。
养成教育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大范围的朗读训练,通过朗读来很好地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
教学准备:根据本课教学设计制作的PPT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含课前交流)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平时可爱学语文啦!大家都知道,歇后语是我们汉语的一大特色,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你能说出一两个歇后语吗?2、老师这有一个歇后语,你会填吗?(1)出示:癞蛤蟆想吃()肉——异想天开(2)你知道为什么要把癞蛤蟆和天鹅放在一起吗?(3)小结:癞蛤蟆也是益虫,只不过外形不好看,人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只是想衬托天鹅的美。
3、观看几张天鹅的美丽图片看了后,除了用“美丽”,你能用其它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4、关于这美丽、可爱的天鹅还有个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个美丽感人的故事。
5、板书揭题16、天鹅的故事二、初读课文三、自学质疑1、提出自学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2)想一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在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在交流时提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学。
四、点拨新授1、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说说在写这些字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自己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字。
2、出示生字词。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天鹅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a.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天鹅的勇敢和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
b.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分享,让学生将所学道理运用到生活实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家校合作,共同成长:
a.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参考。
b.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2.重视预习,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自主了解故事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讨论,深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深入理解天鹅的精神品质。
4.多元教学,提高效果:
a.采用故事导入、问题驱动、情境创设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2.学生分享自己对天鹅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天鹅的特点,如勇敢、团结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中人物关系的理解。
四、情境创设
1.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语气、节奏和情感。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如“振翅高飞”、“冰天雪地”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详细讲述故事情节,分析天鹅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勇敢和团结精神,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请大家分组讨论,故事中天鹅的勇敢和团结精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它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五、作业布置
(精选汇编)2021年《天鹅的故事》教案4篇

2021年《天鹅的故事》教案4篇《天鹅的故事》教案篇1[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8个:“啸噜胸脯颤咯吱陷窟窿”,书空“啸”字。
理解词语“呼啸”、“窟窿”、“胸脯”、“怔住”。
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品词品句,体验朗读,训练表达。
4 体会天鹅挺身而出和众天鹅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精神,激发同学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 播放媒体,看着这幅画面,你觉得天鹅怎么样?2 今天,俺们学习的故事会给你留下不一样的感受。
3 (板书:天鹅的故事)4 齐读课题说明:播放天鹅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嬉水的媒体,引领同学不知不觉地进入美妙的情景。
此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同学的情绪,为后面的语文学习活动注入情感的因素,使同学从内心深处对天鹅发生一种喜爱之情。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 同学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考虑:课文讲述了在()情况下,()带领()去()结果()的故事?2 同学交流,梳理课文(1)板书:老天鹅破冰众天鹅说明:通过自读课文,协助同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通过填空的方式引导同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体验,品词品句(一)体会第一次叫声1 师: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
突然,寒潮降临(听风声)(1)理解“北风呼啸”,书空“啸”(2)积累描写寒风的词语。
2 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天鹅的表示怎样?3 出示:(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鲁—克哩!”地啼叫着,)4 指导朗读说明:通过观看媒体,启发同学朗读感悟,考虑想象,感受严寒给毫无准备的天鹅带来的绝望。
(二)体会第二次叫声1 小组读课文,划出老天鹅与众天鹅的表示。
“~~~~”划出老天鹅怎么做的词。
“____”划出众天鹅怎么做的词。
2 交流:(1)出示第3节课文内容A 齐读B 比较句子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用自身的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
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身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
2024年《天鹅的故事》教案3篇_6

2024年《天鹅的故事》教案3篇《天鹅的故事》教案篇1(约2613字)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的词语。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读懂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
出示天鹅图片,谁来把课前你收集的关于天鹅的资料向同学们作介绍。
2.揭示课题。
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
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
怎么办?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发生了。
板书:天鹅的故事。
[评:学生的资料交流,引发出对形美、神美、群体美的天鹅的关注,为学习__作了情感铺垫。
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一个“怎么办?”引出震撼人心的故事,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启开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闸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
要求: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提出不懂的问题。
2.检查初读。
⑴认读生字词;⑵提出疑难,相机点拨。
如:莫斯科、俄罗斯、贝加尔湖。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带领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故事)。
[评:书不读熟不开讲。
对这样情满全篇的__,初读必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究、质疑、交流,对文本获得鸟瞰式的`全景图。
]三、直奔重点,以情施教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自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相机点拨。
讨论:哪些小节最让你感动?小结:课文描写天鹅破冰的5、6、7几个自然段最能打动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这部分内容。
第5自然段(投影映示这一自然段内容)⑴讨论:这一自然段为什么让你感动?哪些词语最能打动你?引导学生扣住“胸脯和翅膀”、“腾空而起”、“石头似的”发表见解,相机作如下点拨:“胸脯和翅膀”,是说老天鹅以血肉之躯作为破冰的武器。
天鹅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天鹅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的通过学习《天鹅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天鹅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1.2 课程内容天鹅的形态特征天鹅的生活习性天鹅的生态意义第二章:教学资源准备2.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教材《天鹅的故事》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2 教学环境布置教室环境布置,以自然为主题,贴上天鹅的图片和相关信息第三章: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天鹅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分析天鹅的生活习性,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四章:教学重难点4.1 教学重点天鹅的形态特征天鹅的生活习性天鹅的生态意义4.2 教学难点天鹅生活习性的观察和分析第五章:教学过程设计5.1 导入通过展示天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鹅,激发学习兴趣。
5.2 讲解使用教材和教具,讲解天鹅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5.3 实践组织学生观察天鹅的生活习性,进行实地考察或观看相关视频。
5.4 总结通过提问和讨论,巩固学生对天鹅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5.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绘制天鹅的形态特征,并写一篇关于天鹅生活习性的观察日记。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观察报告和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6.2 评价内容学生对天鹅形态特征的掌握程度学生对天鹅生活习性的理解和观察能力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第七章:教学拓展7.1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天鹅保护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举办讲座等。
7.2 拓展目标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天鹅的故事》教案-4

《天鹅的故事》教案关于《天鹅的故事》教案四篇《天鹅的故事》教案篇1教学目标:能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大意,练习分段。
2、学会7个生字,理解生词。
3、初步感受课文所传递的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美好品质。
品读好最抓心的第五重点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曲调未成情先行1、首先利用以前学过的课文谈话自然导入新课:师:还记得《生命桥》这篇课文吗?学生纷纷谈感人场景。
师生齐诵《生命桥》精彩片段。
师: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题目是《天鹅的故事》。
(板书课题)2、然后利用故事的形式描述为课堂教学定下感情的基调:(配上《天鹅湖》轻音乐)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最美的淡水湖泊,曾经有一群活泼可爱的鸟儿在这里为生命谱写了最为壮丽的诗篇,他们凭着勇敢与顽强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让我们人类真切地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珍爱。
那是在一个初春的早晨,辽阔的贝加尔湖上因寒潮突然降临而再次结了厚厚的冰层。
一群已从南方飞来的天鹅在冰封的湖面上空盘旋、呼唤,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我们找不到吃的,怎么办?一声声“克噜――克哩――克哩!”的凄惨啼叫在贝加尔湖上空回旋……3、最后让学生出谋划策,增加他们积极体验。
师:“同学们,从刚才天鹅的凄叫声中,你们认为这群天鹅会怎样生存下去呢?他们的命运又将怎样呢?”(让学生们为这群可爱的天鹅出谋划策,学生的情感会被故事所设置的场景所调动。
同时为下面学生的初读课文铺垫,力求水到渠成。
学生带着求知欲望去读书,会做到情绪高涨,神情专注,感情真挚。
)二、始读课文初悟情1、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文中的天鹅是如何自救的,请自由地大声地读课文吧!2、出示生字词,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拦路虎。
3、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余学生倾听与评价。
4、根据提示学习分段(文章哪到哪是斯杰潘讲述天鹅的故事?)(相机板书)5、讨论交流:《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天鹅的什么故事?三、再读课文情意浓1、自学思考: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你找出这个故事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三年级课文《天鹅故事》教案设计

三年级课文《天鹅故事》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认知;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和解释课文的内容;3.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分享课文中的故事。
二、教学准备1.课文《天鹅故事》的复印件;2.PPT或投影仪,用于展示课文内容;3.学生绘本版《天鹅故事》,供学生参考;4.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默写标题《天鹅故事》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天鹅”这个词的含义。
2.展示课文中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天鹅的好奇心。
步骤二:阅读理解(15分钟)1.学生课本上唱歌跟读课文。
2.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师生问答,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分组活动,小组合作阅读课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步骤三:课文分析(20分钟)1.通过PPT展示课文的分段、要点、故事情节。
2.教师讲解文中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在课文中,最令你们感动的情节是哪些?为什么?2.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组内讨论的结果。
步骤五:创作展示(20分钟)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个小小的故事情节。
2.学生分组展示创作的小故事,其他组员进行点评。
步骤六:巩固练习(15分钟)1.学生课本上完成《天鹅故事》的相关练习。
2.课堂展示优秀答案,学生相互评价。
步骤七:总结反思(5分钟)1.回答“你在这堂课中学到什么?”2.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2.阅读练习册中与《天鹅故事》相关的习题。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给您一些启示,方便您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
教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不同班级和学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课文《天鹅的故事》教案
导读:[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啸噜胸脯颤咯吱陷窟窿”,书空“啸”字。
理解词语“呼啸”、“窟窿”、“胸脯”、“怔住”。
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品词品句,体验朗读,训练表达。
4体会天鹅挺身而出和众天鹅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播放媒体,看着这幅画面,你觉得天鹅怎么样?
2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会给你留下不一样的感受。
3(板书:天鹅的故事)
4齐读课题
说明:播放天鹅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嬉水的媒体,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美妙的情景。
此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为后面的语文学习活动注入情感的因素,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对天鹅产生一种喜爱之情。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
课文讲述了在()情况下,()带领()去()结果()的故事?
2学生交流,梳理课文
(1)
板书:老天鹅
破冰
众天鹅
说明:通过自读课文,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通过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朗读体验,品词品句
(一)体会第一次叫声
1师: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
突然,寒潮降临(听风声)
(1)理解“北风呼啸”,书空“啸”
(2)积累描写寒风的词语。
2寒潮降临,北风呼啸,天鹅的表现怎样?
3出示:(一群天鹅落在湖面上,“克鲁—克哩!”地啼叫着,) 4指导朗读
说明:通过观看媒体,启发学生朗读感悟,思考想象,感受严寒给毫无准备的天鹅带来的绝望。
(二)体会第二次叫声
1小组读课文,划出老天鹅与众天鹅的表现。
“~~~~”划出老天鹅怎么做的词。
“____”划出众天鹅怎么做的词。
2交流:
(1)出示第3节课文内容
A齐读
B比较句子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它并没有飞走,而是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
突然,一只老天鹅腾空而起。
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
C(理解“胸脯”)(板书:勇敢)
D结果怎样?(看媒体)
E齐读句子(只听得“咯吱”——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
)(理解“窟窿”)
(2)众天鹅怎么做?
(理解“怔住”)
3这时众天鹅发出了怎样的叫声?
(1)出示:(湖面上传来阵阵“克鲁—克哩—克哩”的叫声,)
(2)自己读?
(3)师生互读
(4)齐读
说明:通过比较句子,抓住关键语言,“腾空而起”、“像石头似的”、“用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冰面”……让学生反复朗读并亲自体验,使朗读理解紧密结合。
(三)体会第三次叫声
1(板书:团结)导读,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所有的—
2此时,天鹅的叫声怎么样?
3出示:(终于小小的冰窟窿变成了一片很大的水面,天鹅们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鲁——克哩——克哩!”)
4自己读
5指名读
6齐读
7出示:(天鹅不时发出胜利的欢呼声:“克鲁——克哩——克哩!”好像在说:“。
”)(板书:脱险)
8积累几个描写和风的词语
说明:利用本课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想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促成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四)整体朗读三次叫声
(五)齐读课文,说说感动的语句。
说明:让学生交流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催发了学生灵性的涌动,情感的升华。
四、拓展说话
你想对老天鹅、众天鹅分别说些什么?
说明:拓展说话练习,使学生从课文到自我,从内容到情感,从语言到审美全方位地提高。
说明:
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从三个维度出发,让学生想象、理解和感悟,在教学中紧紧抓住天鹅的三次叫声为深化课意的切入点。
为了让学生因理解而“叫”,在教学中,抓住关键语言,让学生通过观看媒体、句子比较、亲自体验等方式,使朗读、感悟贯穿整个教学。
通过启发学生研读课文,思考想象,揣摩天鹅三次“克噜——克哩”叫声的不同含义,感受严寒给毫无准备的天鹅带来的绝望、老天鹅与众天鹅不顾一切破冰的勇敢和破冰成功后的喜悦。
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