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术后并发胆瘘25例临床治疗分析.

合集下载

28例肝胆外科术后胆漏原因防治措施论文

28例肝胆外科术后胆漏原因防治措施论文

28例肝胆外科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r256.4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04-01胆漏是肝胆外科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0.51%-2.40%,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将产生严重后果,甚至造成死亡[1]。

现收集了我院肝胆外科自2005年10月一2011年10月共收治肝胆手术后胆漏的28例患者,进行了分析对其发病特点、发生机制、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患者均为本院肝胆外科自2005年10月一2011年10月收治的肝胆手术后胆漏的病例,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34~78岁,平均47.6岁;本组发现患者胆漏的具体时间术后2-4d11例,术后5-7d15例,拔除t管后2例.1.2胆漏的原因本组患者发生胆漏的原因:开腹胆囊切除术后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7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9例;肝外伤术后8例,肝癌行肝叶切除术后1例。

1.3临床表现:①手术后或t管拔除术后逐渐或突然出现腹痛、腹胀和胆汁性腹膜炎症状、伴畏寒、高热、黄疸。

②b超检查显示膈下或周围有积液。

③患者的伤口或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过多的胆汁。

④腹腔穿刺抽出胆汁样液体。

其中13例患者经腹腔引流管或瘘口泛影葡胺造影后确诊。

1.4治疗方法明确诊断后要给予患者右侧卧位或半卧位状态,禁食,胃肠减压,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抗感染、抑制消化酶分泌,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1-3]。

全身症状轻微,腹腔引流通畅且引流量逐渐减少,胆总管通畅,b超或ct提示肝下积液不多的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特别是对于没有腹腔引流的患者,则要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4,5]。

1.5治疗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25例:原有腹腔引流管且引流通畅者19例,拔t管后重新经t管瘘道置管引流者2例,在b超引导下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者4例,再次手术者3例。

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第37卷2013年第11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01.37.N o.11N ov.20131123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刘炎凤(淮安市马甸镇卫生院外科,江苏淮安223200)摘要:目曲探讨整体护理对肝胆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其临床意义。

方法将2010—06—2011一12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2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46例)采用整体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8%(45/4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2%(36/4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引流时间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整体护理措施对于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的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整体护理;肝胆手术;胆瘘;护理doi:10.3969/j.i ss n.1004—5775.2013.11.048学科分类代码:320.71中图分类号:R473.57文献标识码:B肝胆疾病是l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手术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其手术类型主要包括胆囊手术、肝脏手术等。

胆瘘是肝胆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其导致腹膜炎的病死率极高,可达26%…。

因此,在肝胆手术后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整体护理对肝胆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06~2011—12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2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46例)采用整体护理措施。

肝胆术后并发胆瘘28例临床治疗分析

肝胆术后并发胆瘘28例临床治疗分析

肝胆术后并发胆瘘28例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的临床处理的疗效和方法。

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到2011年5月的肝胆术后并发胆瘘患者临床治疗结果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28例患者中16例行保守治疗,其中3例保守治疗无效后转为手术治疗,1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胆瘘停止。

结论:对患者的治疗应根据其自身病因及病态的发展,综合观察患者腹腔引流是否顺畅、胆管梗阻情况及是否存在腹膜炎及其轻重来决定采取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关键词:肝胆手术;胆瘘【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115-02胆瘘是肝胆手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分为胆外瘘和胆内瘘,是指胆汁或者含有胆汁的液体持续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出,其发生几率为0.51%~2.4%[1,2],病情严重者甚至会产生生命危险。

由于患者的自身身体状况和病因的不同,在治疗时应对引起胆瘘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适合患者自身病情的治疗方法。

本文对我院自2007年1月到2011年5月期间肝胆术后并发胆瘘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作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22~73例(平均51)岁。

其中开腹胆囊切除术1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3例,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2例,胆肠roux-en-y吻合术1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叶切除术1例,糖尿病人肝移植术后拔t管致胆瘘1例。

1.2 临床诊断:结合病人的病史,行b超穿刺、ct检查、瘘管造影等方法进行检查。

患者胆瘘发生的时间为术后6h~30d,胆汁的引流量为50~1000ml,平均370ml。

1.3 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16例行传统保守治疗,12例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采取支持治疗和腹腔引流的措施,应用生长抑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给予营养支持及抗感染。

肝胆手术后胆瘘23例诊治体会

肝胆手术后胆瘘23例诊治体会
在拔管后 6h出现。胆 汁漏 出量为 5 0—10m/。 0 l d
本组 2例拔 T管后 出现胆瘘 , 例在拔管后 6h发现 , 1 从 原窦道起置入导尿 管引流后辅 以抗感染 等措施 后治愈 , 1 另 例在拔管后第 2天发现 ,经超声检查提示腹腔胆汁积聚 , 予 穿刺抽吸及留置引流管后治愈 。 中 1 其 例并存有肺源性心脏
汁漏 出量较大及久治未愈 的患者加用 了生长激素 , 2例老 除
采用单纯腹腔引流 1 , 0例 发现胆瘘后如原有腹腔 引流 ,
则继续保 持引流通畅 ; 如原没 有腹腔 引流 , 在超声 引导下 则
行腹腔置管引流 , 早期用负压 引流 , 待引流量 明显减少后 , 改 常压引流 。8 经传 统方法治疗 1 0d情况无改善 , 例 5~6 加用 生长抑素 8Ud 皮下注射 , 7~1 , 周后治愈 。 /, 共 4d 2 5例再手
术治疗 , 中 1 其 例术 中发现胆总管撕裂 , 窦道形成缺 陷, 重置 T管后治愈 ; 例胆囊腹壁瘘行胆囊切除 , 1 肝左 外叶切除胆总 管切开取石置 T管 引流 后治愈 ; 例行 胆总管切开取石 探查 1 置 T管 引流后治愈 ; 2例行肝右 叶切 除 ,膈下脓肿清 除引流
年患者 出现血糖轻度 升高外 , 无其 他 明显 不 良反应 , 均在 2
资料与方法
胆手术后 发生胆瘘 的患者 2 例 , 3 现报道如下。


1一 般资料 : . 本组 2 3例患 者 , 1 男 3例 , l 女 O例 , 年龄 2 4~7 ,其 中胆总管切 开取石置 T管 引流拔管后 胆瘘 2 4岁 例( 例合并肺源性心脏病 、 蛋 白血症 、 1 低 腹水 )外伤性 胆总 ; 管损伤置支架 管 1 ; 总管操作 引起 的胆 瘘 5例 ( 腔镜 例 胆 腹 胆囊 切除 2 , 例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行胆囊切 除 3例 )胆囊管 ; 残株瘘 3例 ( 腹腔镜 胆囊切 除 2例 ,胆 囊癌行 胆囊切 除 1

肝胆手术后胆瘘临床治疗体会

肝胆手术后胆瘘临床治疗体会

肝胆手术后胆瘘临床治疗体会目的对肝胆手术后胆瘘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选择3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肝胆手术后胆瘘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对症治疗,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持续治疗6w 后,全部肝胆手术后胆瘘患者均获得治愈,治愈率为100%,没有患者出现新的并发症,7例单纯腹腔引流治疗2w内痊愈,3例再次手术患者2w内治愈,7例行生长激素和腹腔引流治疗患者2w内治愈,全部3例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以及腹腔引流患者2w内均获得治愈,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2w内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w内治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胆瘘的主要引发原因为肝胆手术损伤,保证引流的畅通性,使梗阻及时获得解除,并对患者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腹腔引流以及应用生长激素、腹腔引流能够在短期内取得较高治愈率。

标签:肝胆手术后胆瘘;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作为肝胆手术后的较为普遍的一种并发症,肝胆手术后胆瘘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并加大患者的痛苦,本次研究特就肝胆手术后胆瘘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3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肝胆手术后胆瘘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者占9例,男性患者占21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23~79岁,年龄平均值为(47.8±4.3)岁。

3例患者行肝外清创手术,4例患者行肝叶切除手术,5例患者行胆肠Roux-en-y吻合手术,2例患者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6例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10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所选患者手术完成后均出现弥漫性或者局限性腹膜炎症,有大量胆汁自患者伤口或者腹腔引流管流出,。

对全部患者进行CT以及B超检查,结果显示5例患者胆道造影剂外泄,16例患者右膈下积液,9例患者十二指肠腹膜后间隙积液、积气。

19例患者手术完成3d内出现胆瘘,7例患者术后1w出现胆瘘,4例患者术后2w出现胆瘘。

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分析

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分析

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分析阿力木江·托洪巴衣,阿不提·毛拉(新疆克州人民医院普外科,新疆克孜勒苏 845350)【摘要】目的 探究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5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给予50例患者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内镜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等,对所有患者发生观胆瘘的临床特征进行记录,对致病原因进行探究,对比不同治疗手段治疗胆瘘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手段。

结果 对35例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结论 通过分析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患者,可以认识到:患者自身病因及手术操作过程均会影响胆瘘的发生;在临床上,应给予胆瘘患者全面的引流,待肝胆手术完成后,必须加以及时诊断,全面观察发生胆瘘的主要原因,以此对最佳的治疗手段进行选择。

【关键词】肝胆手术;胆瘘;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33.74.02胆瘘指人体胆汁或含胆汁液体通过不正常的方式不断流出的病症之一,属于严重的肝胆外科手术并发症。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发生胆瘘,会让治疗的难度加大,给患者的身心造成较大的痛苦,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1]。

当前,在临床上相关医疗人员最应重视的内容为:采取怎么样的手段对胆瘘的发生加以有效预防、对胆瘘加以合理处理。

本文主要分析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对有效的预防、治疗方式加以总结,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分析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5例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给予50例患者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内镜治疗等,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为(43±5.12)岁,年龄在22~65岁之间,所有患者胆瘘的致病原因,见表1。

表1 患者胆瘘的致病原因的临床资料n百分比(%)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35100.00肝总管损伤2 5.71T管的早期脱落514.29胆总管损伤411.43副肝管与肝的毛细胆管损伤925.71胆囊管的残端发生胆瘘514.28T管拔除后发生胆瘘38.57肝癌、肝包虫治疗后发生胆瘘38.57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胆瘘411.431.2 方法因为35例肝胆外科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致病原因并不一样,所以,医疗人员需结合患者的不同情况对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选择。

胆道术后并发症25例临床分析

胆道术后并发症25例临床分析
组。
2 2 正确使用 T型管 , . 是减 少术 后并 发症 , 高疗效 的重 要措 提 施 由于胆 总管壁 平滑肌 少而 薄 , 能收缩 , 不 因此 , 穿刺后针 眼 处常难 自行 闭合 , 故术后漏胆汁 的机会很 大 , 导致胆 汁性腹膜 炎 ( 5组 ) 第 。所 以在穿 刺胆 总管 后最好 切开 胆总管 探查 … , T 放
解剖关系改变 , 常造成损伤 , 作要小心谨 慎 , 式严格选 用 , 操 术 以
达手术成功 。A S O C或伴有休克者 , 手术应简单 , 解除梗 阻 , 流 引 胆 道即可。病情危重 者 , 可不 切胆 囊 , 只行胆 总管 探查 引流 , 或 行胆囊 造瘘 , 以策安全 , 彻底手术 留待 I期 做 。此刻避 免第 2 3 I .
14 胆瘘 、 . 胆道 术后残 留 结石 ( 3例 ) 并 发症 表 现 : T管 引流
1 0d造影后立即拔管 产生 胆瘘 , 胆汁 性腹 膜炎 。2次术 后 2 5d 再次 手术 , 道取石 5 , 胆 0g 损伤 十二指 肠 , 术后 发生胆肠 吻合 口
入导尿管引流 , 观察下准备手术 , 置 T管和腹 腔引流为 妥。第 再 4组 在术 后 1 0d造影 , 残 留结石误 认 为胆道 积气 而拔 出 T管 将
结果 : 愈 。 痊
腹 壁固定处 的位置也 应选 择也应 选择 适 当 , 能距 离胆 总管太 不
远, 并用足够 的大网膜放于 T管周 围 , 以利形成 瘘道 。第 6组未 能 注意此点 , 且拔管 时间太早 , 瘘道 形成不完 全 ; 管用力过 猛 , 拔 以致损 伤胆 总管 和瘘道 , 因此产 生胆 汁性腹 膜炎 。我 们一致 认 为 T管引流最好在 2周 以上 , 经造 影无 异常 发现 , 下端 通畅 , 引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分析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分析

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分析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治疗。

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50例患者中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漏的方法分别有内镜下鼻胆管引流+腹腔引流、再次手术、腹腔引流+生长激素、单纯腹腔引流。

结果:经过7周治疗后,50例患者全部治愈,但是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患者两周治愈率具有显著差异。

结论:临床治疗肝胆手术后胆漏的关键在于通畅引流,消除患者体内梗阻,在进行内径下鼻胆管引流治疗中添加生长激素辅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标签:胆漏;肝胆手术后;临床治疗根据相关临床数据显示,胆漏在肝胆手术后病发率达到 4.1%,是一种肝胆手术后常见而且较严重的并发症[1],一旦发现病人出现胆漏病症,医护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否则会导致病人盆腔脓肿、肠间脓肿、膈下脓肿、腹膜炎等病症发生,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为了探讨肝胆手术后胆漏的临床预防以及治疗,文章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胆手术后出现胆漏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24岁至67岁,平均年龄44.5岁。

50例患者中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6%),胆总管切开探查术3例(6%),外伤性肝破裂行肝修补术4例(8%),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例(20%),外胆管结石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型管引流12例(24%),结石性胆囊切除术后18例(36%)。

1.2胆漏原因50例患者中胆肠吻合口漏者4例(8%),肝创面胆漏者5例(12%),术后“T”型管取出后发生胆漏者7例(14%),术后早期“T”型管脱落引起胆漏者8例(16%),胆总管损伤引起胆漏者13例(26%),胆囊管残端漏引起胆漏者15例(30),细小副肝管损伤引起胆漏者17例(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胆术后并发胆瘘25例临床治疗分析
2011-11-6 3:19:45 作者:延学
军代写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肝胆术后并发胆瘘治疗分析。

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到2010年12月肝胆术后并发胆瘘患者25例进行治疗分析。

结果: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选择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和内镜治疗9例均治愈,保守治疗16例其中治愈14例,死亡1例,采用其他的转手术治愈1例。

结论:对本组25例肝胆术后并发胆瘘患者临床分析,导致患者胆瘘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自身病因相关,同时还与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多个因素相关,做肝胆手术时应该考虑不同的患者在各个治疗阶段实施不同的治疗对策。

【关键字】胆瘘;肝胆术;治疗
胆瘘是肝胆手术后非常常见的并发症。

由于不同患者的自身的身体情况和手术过程中的各个潜在的原因的影响,患者一旦做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症,将会导致治疗非常复杂,同时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度,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患者的致命,因此做肝胆手术时,各个方面必须做到非常细致,尽量减少这样的症状发生。

现对于本院2007年1月到2010年12月期间,肝胆手术后并发的胆瘘25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在19-73岁,平均年龄46.7岁。

其中开放性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例,肝叶切除患者1例,其他2例。

手术后并发胆瘘发生时间最短为术后5h,最长术后15d。

其中胆汁引流量为50mL到640mL,平均为250Ml。

1.2 方法本组采用三种手术方式进行对患者手术,其中16例为保守治疗,6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3例为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是保持腹腔引流通畅,使用生长抑素,抗污染,以及营养支持。

对手术中引流不通畅或者未放置腹腔患者,则采用B超定位下穿刺置管引流。

手术方式主要是胆囊管残断。

需要重新结扎加缝扎。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保守治疗16例,其中治愈14例,1例治疗中采用转手术治疗[1],另外1例是由于老年患者在做胆总管结石,做胆道二次手术时胆总管离断,手术后4d发生
胆瘘,导致其它多个器官功能的衰竭之后致死。

腹腔镜胆囊手术6例和手术治疗3例均治愈,治愈时间15天到52天,平均23天。

3 讨论
肝胆手术是非常常见的外科手术,但是肝胆手术之后并发出胆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主观原因即术者的责任心不强,在医生做胆囊切除手术的时候是一种非常富有危险性的手术[2],因此手术后出现胆瘘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手术人员缺乏手术经验或者是手术人员的素质欠缺,这些造成手术失败的原因与手术人员的过于自信,大意,过于追求手术的速度有直接相关。

第二在做胆囊切除手术时,造成胆总管的损伤,这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炎症,解剖变异,胆囊管残端结扎不牢靠,手术人员强行操作,或者是LC术中胆囊管端夹脱落或者夹闭不完全等原因造成的。

第三在手术后拔T管的时候造成胆瘘,操作主要是由于拔管时的方向不正确,误缝T管,行程弯曲,或者是拔管的时候用力过猛等原因造成的。

第四患者的年龄过大,营养不良,肝硬化或者是患者长期使用激素使患者的T管瘘道不易形成。

第五在做手术过程中,意外出血,导致盲目的缝扎[3],损伤胆管。

第六胆瘘发生之后又没有很及时的做出有效的引流。

第七胆肠吻合口缝很不严密,供血不佳,吻合口张力太大。

为了尽量防止做肝胆手术的时候会出现导致并发胆瘘我们必需非常重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三个环节。

手术前对于年龄比较大的,营养不良的患者,护士应该对患者更好的心理安抚,使患者能很好的耐受手术,手术后能够顺利的恢复[4]。

手术中首先要很好的麻醉,并且选择合理的切口,精细操作,并熟悉胆管局部解剖,重视分辨胆管三管关系,防止胆管的损伤。

然后胆囊切除时疑胆囊内的结石挤入胆总管,手术中对胆囊管残端行胆管造影,胆肠吻合时,应保持吻合的口大小适合,无张力,如果出现吻合口不是很满意,可以通过肠道内放置T管进行降压。

然后手术过程中出现患者的出血很难控制时,切勿盲目的乱缝,以免损伤胆管等。

手术后应该保护好T管防止滑脱[5]。

总之,根据上面的手术过程出现导致胆瘘的现象,手术人员必须对待胆肝手术要进行高度的重视,熟悉肝胆的正常解剖关系解剖变异,并且熟练掌握肝胆术的正常模式。

做手术的时候第一手术时机的选择,良好的麻醉,以及在手术中与助手的默契配合,这些方面是手术中必须高度重视的。

手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以及采取正确的方式去处理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是减少出现手术后并发胆瘘的关键。

只要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做好这几点,那么可以减少胆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孙刚.肝胆手术后并发胆瘘的原因与诊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32(7):812.
[2] 袁志林,李强.冯晶,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T管拔除后发生胆痿的原因分析及治疗[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9.28(1):68.
[3] 牟莉,金晓波,钟准.”例术中胆管损伤原因分析及处理探讨.浙江临床医学杂志,2007,9(4):482.
[4] 孙建中.1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防治.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1,7(5):271.
[5] 何永亮.医源性胆管损伤15例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7):442443.
[6] 张宝华,张永热,张析和,等.术后胆漏的综合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2):106。

107.
作者简介:延学军(1966-11),男,河南省南阳人,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科,科研究方向:普外科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探讨重型颅脑术中急性脑膨出32例临床治疗与见解
∙40例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体会
∙毛细支气管炎32例临床治疗分析
∙急性重症药物中毒致呼吸衰竭53例的临床治疗
∙100例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