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南开龚校长没有了副部级
高校是否应该取消行政级别.doc

行政级别:高校行政级别是指在中国大陆根据各高等学校的不同而有相应的行政级别。
高校实行行政级别的好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在全社会都以行政级别作为评价标准时,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将贬低教育,导致高校无法与社会对接。
“如果官本位是前提,如果全社会都是行政级别为导向,那单独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就是贬低教育。
”纪宝成说,“不是我非要有级别,而是别人怎么看待我的问题,如果去找政府谈事情,是科长、处长还是市长来接待?这个是不一样的。
”纪宝成认为,中国目前是以行政级别来衡量社会地位,住房、医疗、政府谈话、民间交流,全跟行政级别连在一起,没这个什么都干不了。
当一个社会以行政级别来衡量所有人的社会地位时,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就是贬低教育。
纪宝成说,取消行政化是努力方向,但不光教育,全国的事业单位、企业都应该同时取消行政级别,全社会同步配套进行。
这不是教育一个领域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怎么样改变官本位,要研究这个社会改革怎么改。
同是全国人大代表的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则表示,他支持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正在做这方面的思想准备,但在整个社会等级观念非常强的情况下单独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教育家将得不到社会的应有尊重。
周其凤说,毕竟在中国,待遇是与行政级别联系在一起的。
取消级别后,今后开会要习惯坐最后一排,坐飞机不能再走VIP通道,失去阅读学习某些文件的机会,也要做好不当干部的准备,因为当干部需要一级一级向上努力,而高校校长没有级别。
由于我市不少高校仍沿袭着过去行政管理模式,客观存在的行政级别划分也让部分教师“唯官是图”。
高校实行行政级别的弊端:“去年,学校教务处处长出现空缺,一堆人为了抢这个位置,争得头破血流。
其中还不乏一些成名多年的教授。
”我市某高校副教授吴老师说,能升职当官就能提高待遇、掌握更多的资源,因此一些人眼里,当个处长比评上教授更值得开心。
在沙区某高校任教的冯老师认为,仅仅只是去行政化,这并不意味着老师们就能一心去钻研业务。
南开龚克校长的谈话

新闻中心转播到腾讯微博字号:大中小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儿子考不上大学我也有成就感新闻中心-中国网 时间: 2012-03-15 发表评论>> 中国网3月15日讯(记者陈训迪)1809年,时任普鲁士王国内政部教育司司长的威廉-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奠定了世界大学“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基本原则。
1984年,美国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博克撰写《走出象牙塔》一书,主张美国大学逐渐融入到社会中去。
使得美国大学超越德国大学,走在时代的前面。
今天的中国大学如果按现行各种指标量化的排名方法,没有一所能进入世界大学前100名;按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成果排名,可能已在200名以后……当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谈起现代大学历史与发展时,他的神情一度高涨激昂:“如果一个学生,所有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拿到一个文凭,拿到文凭的目的是想混口饭吃。
那有什么用?知识可以传授,一个全面发展的素质是传授不了的。
如果他向吝啬、自私、损人利己的方向发展,就是因为你为他创造了这样的环境。
怨不得他!”在这位从小生长在教育世家、性格直率、笑容爽朗的校长眼中,“教育”似乎是如此的神圣,不可被任何利益和目的所亵渎;却又是那么简单,只要去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就好……“教育世家”的背景我谈不上谈起自己“教育世家”的背景,龚克显得有些含蓄,笑称:“谁告诉你是教育世家的,谈不上,谈不上!”1912年,中国银行在上海大清银行旧址庆祝成立并开始营业,其祖父龚饮冰便是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总经理,后又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而龚克的父亲龚育之也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
从1954年祖父龚饮冰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父亲龚育之当选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到今天龚克担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已有58年。
然而在龚克眼里,自己只不过成长在一个平常的读书人家:“我父亲是学化学的,后来一直搞到党史去,我母亲学数学的,后来到物理,后来到数理逻辑,后来到了哲学。
南开校长龚克自曝 今年应届本科生118人没学位

南开校长龚克自曝今年应届本科生118人没学位“在今年应届3077名本科毕业生中,有118人没能如期获得学位,其中不乏高考成绩佼佼者,甚至还有极少数人因为作弊而受到校纪处分,因此,不要以为过了高考关,就万事大吉了,尤其要知道学风是学生的生命线,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开学典礼上,当着全校刚刚入学的3308名本科生、3146名硕士生、843名博士生和来自世界各地的551名留学生,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自曝“家丑”,希望借此警告新生珍惜大学生活,守住学风底线,做具有“公能”素质的南开人。
为什么要上大学?学习不应只为分数学位工作在开学典礼上,龚克校长提出了“为什么要上大学”的问题,进而告诉所有同学,大学不是中学的简单延续,大学生应是成年的学习者。
“成年”意味着自觉、自主和自立。
古人讲“大学”,谈的是以“天下”为志,从格物致知做起,到正心诚意,再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强调的是“修身为本”。
这种自觉意识应是毕生的追求。
有这样的自觉,才能止于“至善”,真正做到致力于学术的研究创新,自觉追求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分数、论文、学位或工作而学习。
大学生活怎么过?学一行爱一行是核心竞争力至于应该怎样度过大学生活,龚克校长从南开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讲起。
所谓“公”,就是爱国爱群之公德,“能”就是服务社会之能力。
他鼓励同学们树立“公”之志向,“公”之操守和“公”之襟怀,克己奉公、诚实守信、维护公益、做事公允。
而想真正实现“立公”就必须努力“增能”。
他叮嘱所有同学,在大学中要特别注重学习研究之能、团结合作之能和吃苦耐劳之能。
“有些同学没能进入喜好的专业,感到很困惑。
其实,在现实的人生中,往往不能做到喜欢什么学什么、喜欢什么干什么。
但成功的人却能够做到让‘兴趣’成为学习的结果,又反过来成为学习的动力,做到‘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爱一行’,这将是人生发展的一种核心竞争力。
”龚克校长和同学们交心说,除了学习还要“团结合作”,就是能尊重和理解他人,包容和欣赏文化、习俗、性情、爱好等方方面面的差异。
31所副部长级大学校长情况一览

31所副部长级大学校长情况一览(2008-11-12 17:49:29)转载▼标签:校园姓名出生出生地本科毕业研究领域任校长前职位任命时间清华大学顾秉林1945吉林德惠清华大学物理学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2003.04北京大学周其凤1947湖南浏阳北京大学化学吉林大学校长2008.11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1944江苏扬州北京工商大学工商管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2000.09北京师范大学钟秉林1951北京市东南大学机械工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2001.0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侯建国1959福建平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2008.09南京大学陈骏1954江苏扬州南京大学地质学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2006.05东南大学易红1963重庆万州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2006.06复旦大学王生洪1942上海市上海大学机械工程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1998.12上海交通大学张杰1958山西太原内蒙古大学物理学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局长2006.11浙江大学杨卫1954北京市西北工业大学力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06.08南开大学饶子和1950江苏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2006.05天津大学龚克1955湖南湘潭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清华大学副校长2006.07四川大学谢和平1956湖南双峰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中国矿业大学校长2003.05武汉大学顾海良1951上海市安徽大学理论经济学武汉大学党委书记2008.11吉林大学展涛1963山东兖州山东大学数学山东大学校长2008.11山东大学徐显明1957山东青岛吉林大学法学中国政法大学校长2008.11中山大学黄达人1945浙江象山浙江大学数学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1999.08厦门大学朱崇实1954福建建瓯厦门大学理论经济学厦门大学常务副校长2003.05中南大学黄伯云1945湖南南县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2001.12兰州大学周绪红1956湖南南县湖南大学土木工程长安大学校长2006.06同济大学裴钢1953辽宁沈阳沈阳药科大学生物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2007.08重庆大学李晓红1959重庆合川重庆大学矿业工程重庆大学副校长2003.02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树国1958河北献县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黑龙江省科技厅厅长、党组书记2002.03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1952江苏南京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2003.08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1948湖北汉阳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2005.03大连理工大学欧进萍1959湖南宁远湘潭大学土木工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2006.0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未1943北京市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2.01北京理工大学胡海岩1956上海市山东大学力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2007.08西北工业大学姜澄宇1947江苏扬州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2001.05中国农业大学柯柄生1955辽宁凤城北京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书记2008.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武学1945陕西临潼中国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2003.08。
感受科技之美

龙源期刊网 感受科技之美作者:田川来源:《家长》2019年第12期南开大学是一所历经百年风雨的老校,漫步在红楼之中,古朴的建筑风格处处彰显着厚重的历史。
七天的科技夏令营之旅,让我有机会走近这座百年老校,不仅让我进一步了解到南开大学的风雨征程,也让我有幸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创新的魅力。
科学之旅在第一天隆重的欢迎仪式结束后,南开大学前校长龚克为我们做了关于信息技术的演讲。
龚校长用生动的事例展示了信息技术进步带给人类和社会的变化,让我感受到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
“虽然我们的科技在不断进步,但中国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并且不断受到发达国家的阻挠。
”龚校长的这番话让整个会场变得鸦雀无声。
联想到之前我在参观青海原子城纪念馆时了解到的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輩科学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怀抱,来到条件恶劣的青海金银滩,投身于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攻克了核心技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他们牺牲了个人的优越生活,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钦佩,实现了科技报国的梦想。
这样的人生更有意义!我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
是立足于个人生活环境的优越,还是致力于社会的进步和祖国的强盛?从“小我”的个人心态走出,树立“大我”的社会心态,引领择业观念的转变是这个讲座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于是,我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重新树立职业理想。
法医学之旅第二天上午,天津市公安局的法医李晖为我们做了一场主题是“法医是什么”的演讲。
他为我们讲解了法医的职责,使我们对法医这一职业有了进一步认识。
同时,他还为我们讲解了死亡的定义以及如何判断死亡性质、死亡原因、死亡工具等,告诫我们要破除迷信,理性看待死亡,要热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下午的医学活动让我印象深刻,不但学到了测血压、人工呼吸等技能,还近距离地观察了生物标本。
在注入福尔马林的大大小小的玻璃容器中,浸泡着许多人体器官。
这些似乎在警示我们生命的脆弱,告诫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大学取消行政级别之后怎么办

大学取消行政级别之后怎么办作者:澎湃社论“社会的尊重不在于我们是什么级别,而在于我们是否做得好。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如是说。
据媒体报道,龚克在两会期间表示,高校取消行政级别,是一定要落实的。
落实的意义在于通过取消行政级别,破除行政化思维,使得学校真正以立德树人为本,而不是为一级级行政机关服务。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是梅贻琦先生的名言,今天还得加上一句,“更非有大官之谓也”。
大学之大,不在行政级别。
去行政化,一直是高教改革的重头戏。
中国大学目前存在的种种弊病,总能在行政化、官本位中找到根源。
行政一词,本身是中性的。
任何一个大型的组织,都需要行政部门处理行政事务。
诚如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所言,“去行政化”去的是“化”,不是去“行政”,一流的行政可以服务一流的教学和科研。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这是中国既定的改革目标。
去行政化,是为了纠正行政对教学、科研的喧宾夺主,使其回归服务者的本色。
取消行政级别,是很重要的一步。
但是,取消行政级别之后怎么办,这是一个类似“娜拉出走”的问题。
取消行政级别之后,拿什么吸引优秀的人才从事管理工作?岗位津贴是一个办法,但职业前途是更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高校试点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
立马遇到了一个问题,校长、副校长有行政级别,而院长没有行政级别,若要把院长提拔为副校长,与我国的干部选拔制度就出现了冲突。
因此,地方试点离不开全局改革的支持。
取消行政级别之后,领导者权从何来,又如何保持权威?我国高校缺乏学术自治的传统,权力下放之后能不能接住,又是一个问题。
所以,去行政化必须配合以大学内部管理方式的改革。
南方周末:什么人能当副部级大学校长

南方周末:什么人能当副部级大学校长解读近期高校领导人事调整日前媒体报道,吉林大学校长周其凤将调任北京大学校长,接替66岁、已担任北大校长十年的许智宏。
虽然是从吉林大学调任而来,周其凤却比他的前任和北大更有渊源。
与许智宏长期在中科院系统工作不同,周其凤毕业于北京大学,并长年在北大担任教学和行政职务,直到2001年从北大副教务长调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先后在教育部多个司级机构任职,并在2004年出任副部级的吉林大学校长职务。
周其凤的职务调动,引发了外界对已经持续一段时间的中国高校领导调整的关注。
教育官员频任校长周其凤的校长之路,体现出的正是近年来高校校长选拔的一个重要趋势,那就是越来越多的校长在任职之前,有过教育部的教育行政履历。
过往的校长选拔,很大部分来源是高校的学者,经院长、副校长之职而至校长,另一个来源则是科研机构(如中科院等)的学术科研管理官员,他们本身亦是在科研方面有所成就。
近年来在副部级高校校长的任命中,教育部官员较为集中地出现,其中又以主管高等教育方向的官员居多,如现任人大校长纪宝成原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北师大现任校长钟秉林原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武汉大学现任校长顾海良原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原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原任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司长等。
这些中央教育行政系统的官员大量走上高校行政岗位,除扩大干部交流之外,也有更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工作方针的意图在内。
除去教育行政官员之外,也有不少的校长是从高校调往教育部任职锻炼,再回到高校的。
这其中有一个引人瞩目的职务就是国务院学位办主任。
2001年4月担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的周其凤由北大上调而来,接替周其凤出掌学位办的是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卫,他在任职两年后出任同样是中国第一流学府的浙江大学的校长。
国务院学位办与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合署办公,是高校体制管理的重中之重。
校长级别

大学校长级别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南开龚校长没有了副部级
新京报:全国人大提供的资料里,你的职务后面加了副部级。
龚克:可别笑,这是丢人的事。
新京报:你怎么看待学校去行政化问题?
龚克:希望加快。
新京报:现在不少名牌大学校长都走向仕途,你怎么看?龚克:斯坦福的教务长,可以变成国务卿,日本过去的文部大臣基本上都是东大校长出身。
中国的政治体系里,过去从大学走到政府部门相对较少,所以大学校长走向仕途我倒挺乐见。
(3月10日《新京报》)
在这段与媒体的采访对话中,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可谓言简意赅,至于为什么会觉得职务后面加了副部级,是丢人的事,也是语焉不详。
当然,这并不妨碍,舆论从中提留出新鲜与新奇。
很显然,龚克校长是在表达对高校过度行政化的反感,不过,他并不对学而优则仕反感。
这恐怕也透射出,在高校行政化大背景下,高校掌舵者在其中的矛盾心理。
关于高校的行政化,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如果对龚克校长的话再做一番延伸,当他没有了“丢人”的副部级,这样真的好吗?恐怕没有人会否认中国官场存续已久的“官本位”现实,就连本应代表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高等教育,在其影响之下也失去了本真的社会价值而备受社会诟病。
如何让高校回归本真、重铸大学精神,很多人都认为要让学术远离官场,让教育家办校,让教授治校,彻底清除高校行政化。
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曾表达对高校淡化行政化的期待。
但是,在当下的社会体制下,没有了行政级别的高校将面临何种发展境地呢?
高校的发展除了良好的软环境之外,还要有相应的硬环境予以保证,也就是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在内的社会资源。
而社会资源本身存在着有限性和稀缺性,在当前的体制下,拥有分配资源权力的人或部门谁没有行政权力和行政级别呢?在缺乏透明和监督的情况下,谁能保证这些资源分配不带有个人倾向性因素呢?资源的分配其实就是体制内各种力量的博弈过程,如果被阻拦在权力之外或者主动退出,谁来为高等教育争取有限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坐拥副部级地位的南开大学,正是在当下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受益者。
所以说,教育的发展决非一个部门或者一个行业能独自解决的,社会体制的进步也决非一个部门或者一个行业就能独立完成的。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成先生所言,中国目前是以行政级别来衡量社会地位,住房、医疗、政府谈话、民间交流,全跟官级连在一起,没这个什么都干不了。
如果‘官本位’是前提,如果全社会都是行政级别为导向,那单独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就是贬低教育。
这也就能好理解,在日前,南科大的学生们对新校长的“有一定政治地位”的期盼了。
于此而言,去行政化从来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尤其是需要祛除权力生态中的“官本位”思想。
而依赖一个大学校长对“副部级”的吐槽来实现“去行政化”,未免太过天真了些,而一所大学校长,
在去行政化步履艰难的大背景下,对“副部级”的吐槽,恐怕也只能停留于苍白无力的个性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