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简答题

合集下载

(新)植物生理学简答题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新)植物生理学简答题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新)植物生理学简答题试题库(附答案解析)1.什么是胁迫(逆境)蛋白?其生理意义如何?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渗透,抗性生理的分子基础研究有了进展,发现多种逆境因子(如高温、缺氧、紫外线、病原菌、低温、干旱、化合物、活性氧胁迫等)抑制原来正常蛋白质的合成,而诱导合成一些新的蛋白质,这就是胁迫蛋白。

这类蛋白除部分已被确定为适应过程必需的酶外,大部分其生理功能不清楚。

2.证明细胞分裂素是在根尖合成的依据有哪些?(1)许多植物(如葡萄、向日葵等)的伤流中有细胞分裂素,可持续数天。

(2)测定豌豆根各切段的细胞分裂素含量,在根尖0~1mm切段的细胞分裂素含量较远根尖切段的高。

(3)无菌培养水稻根尖,根可向培养基中分泌细胞分裂素。

3.试说明有机物运输分配的规律总和来说是由源到库,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部位组成不同的源库单位,以保证和协调植物的生长发育,总结其运输规律(1)优先运往生长中心;(2)就近运输;(3)纵向同侧运输(与输导组织的结构有关);(4)同化物的再分配即衰老和过度组织(或器官)内的有机物可撤离以保证生长中心之需。

4.从干旱条件下植物可能通过细胞失水或细胞累积溶质两条途径降低水势的事实出发,阐述测定水势中各组分的值比测定总水势更能反映植物水分状况的观点。

当在细胞失水时,、同时降低,引起总水势降低;但当累积溶质时,降低而不变,也引起总水势降低,此时失水很少。

从上述可看出,具有相同总水势的细胞,其水分状况会相差极大。

细胞水分含量的多少与静水压力相关,只有细胞膨压大小更能反映细胞生理活动。

在上述情况下,总水势不能反映水分状况对生理活动的影响。

5.植物为什么选择蔗糖为物质运输的主要物质?它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它是非还原糖,化学性质稳定。

溶解性高。

比葡萄糖等有优越的物理性质,如表面张力低,粘度低等。

6.植物受盐害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缺水的胁迫;造成离子的胁迫。

7. 花粉富含水解酶类,其生理意义是什么?花粉体积小,所携带营养物质有限,不能营独立生活。

植物生理作用试题答案

植物生理作用试题答案

植物生理作用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植物体内负责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是()。

A. 叶绿素aB. 叶绿素bC. 胡萝卜素D. 黄素答案:A2. 下列哪个过程不是植物呼吸作用的一部分?()。

A. 糖酵解B. 三碳循环C. 电子传递链D. 光合作用答案:D3. 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哪个部位主要散失到大气中?()。

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C4. 植物体内哪种激素主要负责促进果实的成熟?()。

A. 乙烯B. 吲哚乙酸C. 赤霉素D. 细胞分裂素答案:A5. 植物的哪种组织主要负责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A. 导管组织B. 薄壁组织C. 分生组织D. 机械组织答案:A二、填空题1. 植物体内的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场所,而________则主要负责储存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答案:叶绿体、液泡2. 植物的气孔由两两相对的________细胞构成,通过调节气孔的开闭,植物可以控制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换。

答案:保卫细胞、水蒸气、二氧化碳3. 植物体内的________激素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而________激素则有助于促进植物茎的伸长。

答案:细胞分裂素、吲哚乙酸4. 植物对环境盐分胁迫的适应性反应之一是通过积累________来降低细胞内的渗透势,从而保持细胞内的水分平衡。

答案:可溶性糖和蛋白质三、简答题1. 简述植物体内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答: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它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光反应中,叶绿体吸收光能,水分子被分解产生氧气和氢离子,同时产生ATP和NADPH。

在暗反应中,ATP和NADPH提供能量和还原力,使得二氧化碳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终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有机物。

2. 描述植物体内激素如何调节生长发育。

答:植物体内的激素通过影响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来调节生长发育。

例如,吲哚乙酸(IAA)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方向;赤霉素(GA)能够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细胞分裂素(CK)则促进细胞分裂,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分枝情况。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氧化酶的生物学特性与适应性。

植物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这些酶各有其生物学特性(如对温度的要求和对氧气的反应,所以就能使植物体在一定范围内适应各种外界条件。

以对温度的要求来说,黄酶对温度变化反应不敏感,温度降低时黄酶活性降低不多,故在低温下生长的植物及其器官以这种酶为主,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最敏感。

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酶系统的更替正好反映了酶系统对温度的适应。

例如,柑橘的果实有细胞色素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黄酶,在果实末成熟时,气温尚高,呼吸氧化是以细胞色素氧化酶为主;到果实成熟时,气温渐低,则以黄酶为主.这就保证了成熟后期呼吸活动的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植物对低温的适应。

以对氧浓度的要求来说,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氧的亲和力最强,所以在低氧浓度的情况下,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而酚氧化酶和黄酶对氧的亲和力弱,只有在较高氧浓度下才能顺利地发挥作用。

苹果果肉中酶的分布也正好反映了酶对氧供应的适应,内层以细胞色素氧化酶为主,表层以黄酶和酚氧化酶为主。

水稻幼苗之所以能够适应淹水低氧条件,是因为在低氧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加强而黄酶活性降低之故。

2、长期进行无氧呼吸会导致植株死亡的原因是什么?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会使植物受伤死亡的原因:第一,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使细胞质的蛋白质变性;第二,因为无氧呼吸利用每摩尔葡萄糖产生的能量很少,相当于有氧呼吸的百分之几(约8%),植物要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就要消耗更多的有机物,这样,植物体内养料耗损过多;第三,没有丙酮酸氧化过程,许多由这个过程的中间产物形成的物质就无法继续合成。

作物受涝死亡,主要原因就在于无氧呼吸时间过久。

3.举出三种测定光合速率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及优缺点。

(1)改良半叶法,选择生长健壮、对称性较好的叶片,在其一半打取小圆片若干,烘干称重,并用三氯醋酸对叶柄进行化学环割,以阻止光合产物外运,到下午用同样方法对另一半叶片的相对称部位取相同数目的小圆片,烘干称重,两者之差,即为这段时间内这些小圆片累积的有机物质量。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问答题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问答题

绪论1.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21世纪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如何3.近年来,由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有人担心植物生理学将被其取代,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1.答: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植物生理学的奠基阶段。

该阶段是指从植物生理学学尚未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之前,到矿质营养学说的建立。

第二阶段:植物生理学诞生与成长阶段。

该阶段是从1840年Liebig建立营养学说时起,到19世纪末植物生理学逐渐形成独立体系。

第三阶段:植物生理学的发展阶段。

从20世纪初到现在,植物生理学逐渐在植物学科中占中心地位,所有各个植物学的分支都离不开植物生理学。

2.答:.①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从研究生物大分子到阐明个体生命活动功能、生产应用,并与环境生态相结合等方面。

微观方面,植物生命活动本质方面的研究向分子水平深入并不断综合。

在宏观方面,植物生理学与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密切结合,由植物个体扩大到群体,即人类地球-生物圈的大范围,大大扩展了植物生理学的研究范畴。

②对植物信号传递和转导的深入研究,将为揭示植物生命活动本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开辟新的途径。

在21世纪,对光信号、植物激素信号、重力信号、电波信号及化学信号等所诱导的信号传递和转导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会揭开植物生理学崭新的一页。

③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分子机制及其基因表达调控仍将是研究的重点。

在新世纪里,对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转换的深入研究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目前,将光和能量转换机制与生理生态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正在走向高潮,从而将光和能量转换机制研究与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以便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问答题1、土壤里的水从植物的哪部分进入植物,双从哪部分离开植物,其间的通道如何动力如何2、植物受涝后,叶片为何会萎蔫或变黄3、低温抑制根系吸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简述植物叶片水势的日变化5、植物代谢旺盛的部位为什么自由水较多6、简述气孔开闭的主要机理。

植物生理重点简答题

植物生理重点简答题

1、植物细胞的水势有哪些基本组成?它们对水进出细胞有何影响?渗透势:细胞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使水势降低,促进水进入细胞,抑制水出细胞压力势:外界(如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而使水势增加,促进水出细胞,抑制水进细胞重力势:由于高度的存在而使水势增加,规定海平面上的重力势为0,10米高的水其水势为ρgh=0.1MPa,从实验室角度出发,重力势比较小因而认为可以忽略。

衬质势:细胞胶体物质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水势降低,促进水进入细胞,抑制水出细胞2、说明植物细胞成为一个渗透系统的证据植物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可以证明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因为植物细胞满足渗透系统成立的两个条件,其一,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合称原生质层,而完整的有生理功能的膜结构是选择透过性的,因此原生质层就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其二,植物细胞液泡中有细胞液,植物细胞外是环境溶液,它们之间被原生层这个半透膜隔开,且这两种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

3、水如何通过植物根进入植物体?植物根借助根压和蒸腾作用拉力作为动力,通过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途径吸收水分使水分有植物根到植物体4、高大树木导管中的水柱为何连续不断?假如某部分导管水柱中断了,顶部叶片还能否得到水分?为什么?蒸腾作用产生的强大拉力把导管中的水往上拉,而导管中柱可以克服重力的影响而不中断,水分子的内聚力大于张力,从而能保证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向上运输。

会,导管水溶液中有溶解的气体,当水柱张力增大时,溶解的气体会从水中逸出形成气泡。

在张力的作用下,气泡还会不断扩大,产生气穴现象。

然而,植物可通过某些方式消除气穴造成的影响。

例如气泡在某一些导管中形成后会被导管分子相连处的纹孔阻挡,而被局限在一条管道中。

当水分移动遇到了气泡的阻隔时,可以横向进入相邻的导管分子而绕过气泡,形成一条旁路,从而保持水柱的连续性。

且夜晚蒸腾减弱,木质部的负压会消失,导管或管饱内的气泡会缩小或消失;另外,在导管内大水柱中断的情况下,水流仍可通过微孔以小水柱的形式上升。

植物生理考题 答案

植物生理考题 答案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1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20分)1. 渗透势2. 呼吸商3. 荧光现象4. 光补偿点 5. 代谢库 6. 生长调节剂7. 生长8. 光周期现象9. 逆境10.自由水二、填空(每空0.5分,20分)1、缺水时,根冠比();N肥施用过多,根冠比();温度降低,根冠比()。

2、肉质果实成熟时,甜味增加是因为()水解为()。

3、种子萌发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4、光敏色素由()和()两部分组成,其两种存在形式是()和()。

5、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向上运输。

6、植物细胞吸水有两种方式,即()和()。

7、光电子传递的最初电子供体是(),最终电子受体是()。

8、呼吸作用可分为()和()两大类。

9、种子成熟时,累积磷的化合物主要是()。

三.选择(每题1分,10分)1、植物生病时,PPP途径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的比例()。

A、上升;B、下降;C、维持一定水平2、对短日植物大豆来说,北种南引,要引()。

A、早熟品种;B、晚熟品种;C、中熟品种3、一般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是()。

A、10℃;B、35℃;C.25℃4、属于代谢源的器官是()。

A、幼叶;B.果实;C、成熟叶5、产于新疆的哈密瓜比种植于大连的甜,主要是由于()。

A、光周期差异;B、温周期差异;C、土质差异6、交替氧化酶途径的P/O比值为()。

A、1;B、2;C、37、IAA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是( )。

A、只有极性运输;B、只有非极性运输;C、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8、()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割;B、蚜虫吻针;C、伤流9、树木的冬季休眠是由()引起的。

A、低温;B、缺水;C、短日照10、用红光间断暗期,对短日植物的影响是()。

A、促进开花;B、抑制开花;C、无影响1.对同一植株而言,叶片总是代谢源,花、果实总是代谢库。

()2.乙烯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是ACC。

()3.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短日照是休眠诱导因子,而休眠的解除需要经历冬季的低温。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C4植物:具有四碳二羧酸途径的植物。

2、CO2同化:CO2同化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

3、EMP途径(糖酵解途径):细胞质基质中的己糖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步骤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4、单盐毒害:溶液中只有一种金属离子时,对植物起有害作用的现象。

5、电子传递链(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的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过程。

6、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7、冻害:当温度降到0℃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因而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

8、光合链;连接两个光反应系统、排列紧密而互相衔接的电子传递物质。

9、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在光下把无机磷酸和ADP转化为ATP,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10、光合速率:通常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物质的量或放出O2的物质的量。

1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12、光呼吸:指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吸收O2并放出CO2的过程。

13、光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改变, 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即光控制发育的过程。

14、呼吸商: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CO2与吸收O2的数量比值。

15、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的方向运输,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运输。

16、集流运输速率:指单位截面积筛分子在单位时间内运输物质的量,常用g/(m2·h)或g/(mm2·s)。

17、假环式电子传递:指水光解放出的电子经PSⅡ和PSⅠ两个光系统,最终传给O2的电子传递。

18、简单扩散:生物膜允许一些疏水分子和小而不带电的极性分子,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溶质从浓度较高的区域跨膜移向浓度较低的邻近区域的物理过程。

19、近似昼夜节奏:在没有昼夜变化和温度变化的恒温条件下,叶子的升起和下降运动的每一周期近似24小时的周期性变化节律。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1.简述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水是植物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2)水分是植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参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过程。

(3)细胞分裂和伸长都需要水分。

(4)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及生化反应的溶剂。

(5)水分能使植物保持固有姿态。

(6)可以通过水的理化特性以调节植物周围的大气温度、湿度等。

对维持植物体温稳定和降低体温也有重要作用。

2、简述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1)土壤中可用水量:当土壤中可用水分含量降低时,土壤溶液与根部细胞间的水势差减小,根系吸水缓慢(2)土壤通气状况:土壤通气状况不好,土壤缺氧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使根系细胞呼吸速率下降,引起根系吸水困难。

(3)土壤温度:低温不利于根系吸水,因为低温下细胞原生质黏度增加,水分扩散阻力加大;同时根呼吸速率下降,影响根压产生,主动吸水减弱。

高温也不利于根系吸水,土温过高加速根的老化进程,根细胞中的各种酶蛋白高温变形失活。

(4)土壤溶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水势降低,当土壤溶液水势与根部细胞的水势时,还会造成根系失水。

3、导管中水分的运输何以能连续不断?由于植物体叶片的蒸腾失水产生很大的负净水压,将导管中的水柱向上拉动,形成水分的向上运输;水分子间有相互吸引的内聚力,该力很大,可达20 MPa以上;同时,水柱本身有重量,受向下的重力影响,这样,上拉的力量与下拖的力量共同作用于导管水柱,水柱上就会产生张力,但水分子内聚力远大于水柱张力。

此外,水分子与导管或管胞细胞壁纤维素分子间还具有很大的附着力,因而维持了导管中水柱的连续性,使得导管水柱连续不断,这就是内聚力-张力学说。

4.试述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1)是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

(2)促进植物对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吸收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转运。

(3)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以免灼伤。

5、根系吸水有哪些途径并简述其概念。

答:有3条途径: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部分的移动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细胞膜的功能。

农谚讲“旱长根,水长苗”是什么意思﹖请简述其生理原因。

分室作用,生化反应场所,物质运输功能,识别与信息传递该农谚是一种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对根冠比调节的形象比喻。

功能。

植物地上部分生长和消耗的水分完全依靠根系供应,土壤含光合作用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水量直接影响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长。

一方面,当土壤干旱,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放出O2保持大水分不足时,根系的水分供应状况比地上部分好,仍能较好气成分的平衡。

地生长,而地上部分因为缺水生长受阻,根冠比上升,即为简述气孔开闭的无机离子泵学说。

旱长根;另一方面,土壤水分充足时,地上部分生长旺盛,白天:光合→ATP增加→K离子泵打开→细胞内K离子浓度上消耗大量光合产物,使输送给根系的有机物减少,削弱根系升→细胞浓度增加,水势下降→吸水→气孔开放;晚上相反。

生长。

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则土壤通气不良,严重影响根系简述IAA 的酸生长理论。

的生长,根冠比下降,即为“水长苗”。

质膜H+ATP酶被IAA 激活→细胞壁H离子浓度上升→多糖水农谚讲“旱长根,水长苗”是什么意思?道理何在?解酶活化→纤维素等被水解→细胞松弛水势降低→吸水→伸这是指水分供应状况对植物根冠比调节的一个形象比喻。

植长生长物地上部生长和消耗的大量水分,完全依靠根系供应,土壤外界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有效水的供应量直接影响枝叶的生长,因此凡是能增加土壤1).PH 值2) .温度3) .通气状况4) .土壤溶液浓度有效水的措施,必然有利地上部生长;而地上部生长旺盛,粮食贮藏为什么要降低呼吸速率?消耗耗大量光合产物,使输送到根系扔机物减少,又会削弱1)呼吸作用过强,消耗大量的有机物,降低了粮食的质量;2)呼吸产生水会使贮藏种子的湿度增加;呼吸释放的热又使根系的生长,加之如果水分过多,通气不良,也会限制根系活动,这些都将使根冠比减少。

干旱时,由于根系的水分环种子温度升高,反过来促使呼吸加强;严重时会使种子发霉境比地上部好,根系仍能较好地生长;而地上部则由于抽水,变质。

枝叶生长明显受阻,光合产物就可输入根系,有利根系生长,比较IAA 与GA的异同点。

使根冠比增大。

所以水稻栽培中,适当落干晒田,可对促进1) 相同点:a.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b. 诱导单性结实 c. 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

坐果2) 不同点:a.IAA 诱导雌花分化,GA 诱导雄花分化;NO3-进入植物之后是怎样运输的?在细胞的哪些部分、在什b.GA 对整株效果明显, 而IAA 对离体器官效果明显;c.IAA 有双重效应, 而GA没有类似效应么酶催化下还原成氨?植物吸收NO3-后,可以在根部或枝叶内还原,在根内及枝叶试说明有机物运输分配的规律。

总的来说是由源到库,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部位内还原所占的比值因不同植物及环境条件而异,苍耳根内无硝酸盐还原,根吸收的NO3-就可通过共质体中径向运输。

即组成不同的源库单位,以保证和协调植物的生长发育。

总结根的表皮→皮层→内皮层→中柱薄壁细胞→导管,然后再通其运输规律:(1)优先运往生长中心;(2)就近运输;(3)纵向同侧运输(与输导组织的结构有关);(4)同化物的再过根流或蒸腾流从根转运到枝叶内被还原为氨,再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形成氨基酸、蛋白质,在光合细胞内,硝酸盐还原分配即衰老和过度组织(或器官)内的有机物可撤离以保证为亚硝酸盐是在硝酸还原酶催化下,在细胞质内进行的,亚生长中心之需。

硝酸还原为氨则在亚硝酸还原酶催化下在叶绿体内进行。

在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生产上如何打破种子休眠?农作物中,硝酸盐在根内还原的量依下列顺序递减;大麦>1) 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种皮限制、种子未成熟后熟、胚休眠、抑制物质(2) 生产上打破种子休眠方法:机械破损、向日葵>玉米>燕麦。

同一植物,在硝酸盐的供应量的不同时,其还原部位不同。

例如在豌豆的枝叶及根内硝酸盐还原层积处理、药剂处理的比值随着NO3-供应量的增加而明显升高。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有哪些?简述气孔开闭的主要机理。

1)水是原生质重要组分;2)水是植物体内代谢的反应物质;气孔开闭取决于保卫细胞及其相邻细胞的水势变化以及引起3)水是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4)水能保持植物固有姿态;5)水的理化性质为植物生命活动带来各种有利条件。

这些变化的内、外部因素,与昼夜交替有关。

在适温、供水充足的条件下,把植物从黑暗移向光照,保卫细胞的渗透势试述光敏素与植物成花诱导的关系。

显著下降而吸水膨胀,导致气孔开放。

反之,当日间蒸腾过光敏素的两种类型Pr 和Pfr 的可逆转化在植物成花中起着重多,供水不足或夜幕布降临时,保卫细胞因渗透势上升,失要的作用:当Pfr/Pr 的比值高时,促进长日植物的开花;当水而缩小,导致气孔关闭。

气孔开闭的机理复杂,至少有以Pfr/Pr 的比值低时,促进促进短日植物的开花。

下三种假说:(1)淀粉——糖转化学说,光照时,保卫细胞试述生长、分化与发育三者之间的区别与关系?内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使细胞内PH值升高,①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或干促使淀粉在磷酸化酶催化下转变为1-磷酸葡萄糖,细胞内的重等不可逆增加的过程称为生长;②从一种同质的细胞类型葡萄糖浓度高,水势下降,副卫细胞的水进入保卫细胞,气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孔便张开。

在黑暗中,则变化相反。

(2)无机离子吸收学说,成为分化;③而发育则指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组织、器官或保卫细胞的渗透系统亦可由钾离子(K+)所调节。

光合磷酸整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有序变化。

④三者紧密联系,生化产生ATP。

ATP使细胞质膜上的钾-氢离子泵作功,保卫细长是基础,是量变;分化是质变。

一般认为,发育包含了生胞便可逆着与其周围表皮细胞之间的离子浓度差而吸收钾离长和发育子,降低保卫细胞水势,气孔张开。

(3)有机酸代谢学说,植物体内哪些因素决定组织中IAA 的含量﹖淀粉与苹果酸存在着相互消长的关系。

气孔开放时,葡萄糖①IAA 生物合成;②可逆不可逆地形成束缚IAA;③IAA 的运增加,再经过糖酵解等一系列步骤,产生苹果酸,苹果酸解输(输入、输出);④IAA 的酶促氧化或光氧化;⑤IAA 在生离的H+可与表皮细胞的K+交换,苹果酸根可平衡保卫细胞理活动中的消耗。

所吸入的K+。

气孔关闭时,此过程可逆转。

总之,苹果酸与试述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K+在气孔开闭中起着互相配合的作用。

①光合作用的能源;②参与光形态建成;③与一些植物的开呼吸代谢的多条途径对植物生存有何适应意义?花有关;④日照时数影响植物生长与休眠;⑤影响一些植物植物代谢受基因的控制,而代谢(包括过程、产物等)又对的种子萌发;⑥影响叶绿素的生物合成;⑦影响植物细胞的基因表达具控制作用,基因在不同时空的有序即表现为植物伸长生长;⑧调节气孔开闭;⑨影响植物的向性运动、感性的生长发育过程,高等植物呼吸代谢的多条途径(不同底物、运动等等。

呼吸途径、呼吸链及末端氧化等)使其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环植物休眠有何生物学意义﹖为什么休眠器官的抗逆力较强﹖境条件。

如植物遭病菌浸染时,PPP增强,以形成植保素,木(1)休眠的生物学意义:①概念:休眠是在植物个体发育过质素提高其抗病能力,又如水稻根在淹水缺氧条件下,乙醇程中,代谢和生长处于不活跃的暂时停顿状态(现象);②酸氧化途径和与氧亲和力高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增强以保单稔植物,种子休眠;多年生植物,芽休眠;③通过休眠,持根的正常生理功能(任举二例说明)。

度过不良环境;保证(持)种族的繁衍(延续)。

(2)休眠论述温度是如何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

器官抗逆力较强的原因:①贮藏物质积累;②原生质(由溶植物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生长。

温度对植物生长也表胶变成凝胶)含水量降低;③代谢水平低;④抗逆激素(ABA)现出温度的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最适温度。

最适和抗逆蛋白产生。

温度和协调最适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温周期现象。

温度对生理代谢的影响。

据近代研究,光敏素参与植物哪些生理过程的调控?简要说种子萌发过程中有哪些生理生化变化?明其调控机理。

(1) 种子的吸水:三个阶段:急剧吸水、吸水停止、重新迅速一些需光种子的种子萌发,黄化幼苗的光形态建成,植物生吸水,表现出快、慢、快的特点。

(2)呼吸作用的变化和酶长以及开花过程皆有光敏素参与。

其调控机理可用光敏素原的形成:1)呼吸的变化:在胚根突出种皮之前,种子的呼吸初反应模型解释。

当红光照射使膜上光敏素转为活化的Pfr 主要是无氧呼吸,在胚根长出之后,便以有氧呼吸为主了。

2)形式,Pfr 通过改变膜的透性使质膜外侧Ca2+进入细胞, 溶酶的形成:萌发种子中酶的来源有两种: A. 从已经存在的束质Ca2+浓度提高到与CaM( 钙调蛋白) 结合的“阈值”( >缚态的酶释放或活化而来;支链淀粉葡萄糖苷酶。

B. 通过蛋10-6 M/ L) 时,CaM与Ca2+结合而活化,Ca2+. CaM复合白质合成而形成的新酶。

a- 淀粉酶。

(3) 有机物的转变:种子体与靶子酶结合而被活化,从而产生光敏素控制的一系列生中贮存着大量的有机物,主要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萌发理生化效应,最终导致种子萌发,黄化幼苗的光形态建成(植时,他们被分解,分解产物参与种子的代谢活动。

物生长)以及开花等生理过程。

简述植物叶片水势的日变化试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1)叶片水势随一天中的光照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⑴光合作用所需的ADP和NADP+,与呼吸作用所需的从黎明到中午,在光强及温度逐渐增加的同时,叶片失水量ADP和NADP+是相同的。

这两种物质在光合和呼吸中逐渐增多,水势亦相应降低;(3)从下午至傍晚,随光照减共用。

⑵光合作用的碳循环与呼吸作用的戊糖磷酸途径基本弱和温度逐渐降低,叶片的失水量减少,叶水势逐渐增高;上是正反反应的关系。

它们的中间产物同样是C3、C4、C5、(4)夜间黑暗条件下,温度较低,叶片水势保持较高水平。

C6、C7 等。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有许多糖类(中间产为什么说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会使陆生植物受伤,甚至死亡?物)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⑶光合释放的O 2 可供呼吸利用,(1) 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要依靠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来而呼吸作用释放的CO 2 亦能为光合作用所同化。

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就要消耗大量的有机物,以至呼吸基质试述植物光敏素的特点及其在成花过程中的作用。

很快耗尽。

(2) 无氧呼吸生成氧化不彻底的产物,如酒精、对短日植物来说,体内在光期积累较高的Pfr 。

在暗诱导的乳酸等。

这些物质的积累,对植物会产生毒害作用;(3) 无前期(3~6h),体内仍持较高的Pfr 水平,它具有促进开花的作用,因而在暗期的初期照射远红光,Pfr 则转变为氧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少,不能为合成多种细胞组成成分提供足够的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