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事在人为

合集下载

关于事在人为的素材

关于事在人为的素材

关于事在人为的素材
1. 你看那些成功的人,哪个不是靠自己拼出来的!就说马云,当初他到处拉投资,被无数人拒绝,但他不放弃啊,这不就造就了如今的商业帝国吗?事在人为啊,只要我们肯努力,有啥做不到的。

2. 想想贝多芬,耳朵都聋了还能创作出那么伟大的音乐!这难道不是事在人为的最好证明吗?我们四肢健全,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呢?
3. 隔壁家的小王,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可人家努力学习,现在不是成为大公司的高管了吗?这活生生的例子就告诉我们事在人为呀,管他啥困难,干就完了!
4. 还记得那个失去双腿的运动员吗?他竟然能在赛场上跑得那么快!他可以,我们为什么不行?事在人为,我们不能小瞧自己的潜力。

5. 有个阿姨下岗后就自己摆地摊,后来开了好几家连锁店呢!这不是事在人为是啥?我们可不能总埋怨命运不公,得行动起来才行啊。

6. 看看那些创业成功的年轻人,他们一开始不也啥都没有吗?但他们就是敢想敢干,所以成就了一番事业。

难道我们就不行吗?事在人为,一定要相信自己。

我的观点结论:所以说呀,任何事情都在于人去做,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毅力,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什么实现不了的目标!。

事在人为

事在人为

事在人为魏震宇在学习工作之余读到一本名为《事在人为》的书,偶有所得,写于此文。

本书简介:要相信事在人为,有拼才会赢。

与自己的劣根性作斗争,学会生存才能图谋发展。

有人轻轻松松,日进斗金,叱诧风云;有人庸庸碌碌,身心俱疲,却终无大成。

究其原因,平庸人只知低头“做事”;而那些卓越人物,都非常善于谋势,做势,他们总是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千钧,以最小的成本快速成功创富。

本书帮助读者走出平庸的思维,学会辨势、蓄势、做势、顺势、转势、变势,以最小的成本,实现自己的财富之梦!成功之梦!事在人为,虽如此说,但是要时时刻刻在生活工作中看清形势,审时度势是最根本的基础。

审时度势的意思就是说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是说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要善于见微知著,一叶落而知秋,每往前迈一步,都要重新判断形势,确定未来的行动方向和行动方案。

看到机遇,要迅速行动,事在人为正是如此,机遇是给有把握的人准备的。

事在人为,虽说如此,但是要在生活中将自己磨练,不断积累自身修养知识,要活到老、学到老。

在工作中,不要急于求成,要步步积累,小事做不好,大事就做不来。

要靠自己积累,在每次机遇中将自己积累的展现出来。

修养自己的品德,是发展人脉和人际交往的基础。

学会借助外力来是自己不断向上攀登,学会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管理时间,将时间规划好这也是事在人为的重要基础。

事在人为,虽说如此,但是要清楚大事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古人连环计正式如此,要学会在生活工作中为自己造势。

第一要点是要及时行动,果断行动;第二要点要学会智慧行动,不要只喜欢存钱,更要喜欢投资;第三要点是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第四要点是要求真务实。

不要将不切实际的东西幻想成实际的东西。

要学会真实的自己。

《事在人为》中也讲了做事情前要顺应自己的兴趣和欲望、顺应自己的能力和优势、顺应环境、顺应他人等。

这样是自己在人生的道路和在成功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励志语录】路在脚下,事在人为

【励志语录】路在脚下,事在人为

【励志语录】路在脚下,事在人为—01—路在脚下,事在人为!用坚强战胜懦弱,困难就会对我们低下了头,逼迫自己一下,不是为难自己,而是让我们认识自己,积攒勇气,学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自己更加的从容淡定。

—02—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

—03—钱要自己挣才有底气;事靠自己扛才会成长;苦要自己尝才能体会;路要自己走才最踏实。

—04—船停在码头是最安全的,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呆在家里是最舒服的,但不是人生的意义,最美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奔跑在梦想的路上!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加油—05—你的努力里,藏着你的幸运,你付出多少努力,就会收获多少幸运。

你给自己一个高度,世界总会还你一个尺度。

—06—没人能把你变得越来越好时间和经历只是陪衬支撑你变得越来越好的是你坚强的意志、修养、品行以及不断地反思和修正—07—努力不是为了要超越别人,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美好的东西从来不会不劳而获,成功靠的不是豪言壮语,而是脚踏实地的努力。

—08—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

—09—一个人,不怕将来后悔做过什么,怕的是,后悔没做什么。

而奋斗的意义,也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抚平自己心中的那份不甘,实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价值。

越努力越幸运!—10—成功需要日积月累,每天坚持一点,用心做到属于你的极致,就是一种成功!。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的成语解释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的成语解释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的成语解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路在人走,事在人为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成语,它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悠久的历史。

这句成语的含义非常丰富,它不仅仅是描述了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主动去做事情,不要被动等待机会的意思,更是勉励人们要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勇敢前行的意思。

我们来解释一下“路在人走”这个部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在走路的时候,路才会被打开,人才有机会有所行动。

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的路是要靠我们自己去走出来的,没有人会为我们铺好一切,我们需要自己去努力拼搏,去开拓前进。

只有我们努力走出去,才有可能发现属于自己的未来。

这也提醒我们,生活不能等待机会自己来,而是要主动出击,争取机会,勇敢迈出一步。

而“事在人为”这个部分则是告诉我们,人是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所在。

许多事情并不是靠命运的安排,而是要靠我们的努力去争取和创造。

只有积极主动地做事,才能引领生活走向理想的方向。

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力量,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去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只有主动地去争取,才会有所收获。

这句成语是非常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的,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抓住机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不要被动等待,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事情,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功。

只有在主动行动中,我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走向成功的彼岸。

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无数选择和困难时,不要退缩不前,要勇敢地迈出脚步,踏上新的征程。

只有在路在人走,事在人为的精神指引下,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希望大家能够铭记这句成语的意义,不断努力,勇敢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这句古老的成语永远都会激励我们向前迈进。

第二篇示例:"路在人走,事在人为"是一句古老的成语,它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人的命运和人生的路径都是由自己选择和努力来决定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只有勇敢地面对和努力克服,才能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事在人为,路在脚下

事在人为,路在脚下

事在人为,路在脚下
这句话意味着成功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行动。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行动才能实现目标。

所谓"事在人为"是指一切事情
都是由个人主动去做、去推动,而不能依赖他人或外部条件。

而"路在脚下"则是指只有走出第一步,才能看到前方的道路。

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在脚下的路上,才能到达自己想去的目的地。

这句话的含义是鼓励人们要主动行动,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不要等待机会或依赖他人的帮助,而应该自己脚踏实地地迈出第一步。

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和行动的,只有亲自去做,才能取得成果。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定地前行,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相信只要自己不停止努力,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目标。

路在脚下作文素材

路在脚下作文素材

路在脚下作文素材《以路在脚下》。

一、路在脚下的故事。

路在脚下,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勇敢面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杜甫。

他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

他的诗中常常写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正是对“路在脚下”这一生活态度的最好诠释。

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向前迈进,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二、脚下的路。

人生就像一条路,它会有坎坷,会有泥泞,会有风雨,但只要我们有勇气,有毅力,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

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的会给我们带来快乐,有的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定地走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看到更美好的风景。

三、路在脚下的意义。

路在脚下,意味着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断地向前迈进。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勇敢地面对,永远不要放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路在脚下,也意味着我们要脚踏实地,踏实做人,踏实做事。

只有踏实地去做,才能够取得真正的成就。

正如古人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有踏实地走下去,我们才能够走得更远,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四、结语。

路在脚下,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它告诉我们,人生就像一条路,需要我们勇敢面对,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让我们怀着一颗勇敢的心,脚踏实地,向着梦想前行,因为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的成语解释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的成语解释

“路在人走,事在人为”这个成语的解释是:路是人走出来的,事情的成功也是由人的主观努力来决定的。

它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行动的重要性,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事情的好坏、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人的决心和努力。

这个成语鼓励人们要有信心和决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要有勇气去尝试和探索新的道路。

它也提醒人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行动,才能取得成功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鼓励人们去创业、去争取自己的权益、去克服困难等等。

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提醒人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进步和成功。

事在人为造句

事在人为造句

事在人为造句
1. 事在人为啊,就像爬山,只要你肯努力往上爬,难道还怕到不了山顶吗?比如小明,他身体不好,但就是靠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最终成功登顶。

2. 事在人为呀,好比一场比赛,你不去拼搏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就像小张,大家都不看好他,他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可以。

3. 事在人为嘛,如同在黑夜中寻找光明,只要坚持寻找,难道会找不到吗?就像小李为了梦想不断努力。

4. 事在人为哟,像开垦荒地,只要你有决心有毅力,怎么可能开不出来呢?看看隔壁的老王,就是靠着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田园。

5. 事在人为啊,好比学习一门外语,只要下功夫,难道还学不会吗?就像小赵每天刻苦学习,英语水平大幅提高。

6. 事在人为呀,如同解开一道难题,只要用心去思考,怎么会解不开呢?就像小刘面对困难从不退缩。

7. 事在人为嘛,像培育花朵,只要精心呵护,难道不会绽放美丽吗?比如小陈细心照料的花总是开得特别鲜艳。

8. 事在人为哟,像修复一件破损的物品,只要有耐心,怎么会修不好呢?就像老孙把旧家具修复得焕然一新。

9. 事在人为啊,好比在沙漠中寻找水源,只要不放弃,难道找不到
吗?就像老吴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找到了生机。

10. 事在人为呀,如同打造一件艺术品,只要投入热情,怎么会不成功呢?就像老周用心创作的作品让人赞叹不已。

我的观点结论:事在人为,只要有决心和努力,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能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兴市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材料之五路在脚下事在人为——致全市小学青年骨干教师泰兴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赵鹤立市教育局2007年教育工作意见中,把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素质的提高,从而培养一批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作为一项教育工程来抓。

为了配合这项工程的实施,我们组织了今天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

我们的主旨是想通过培训,为你们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从而获得良好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我着重给大家讲五点内容,并提五点要求。

第一,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有份期刊登了一篇短文。

介绍的是有个小伙子,中医学院毕业后开了一家推拿诊所。

因为他的技术好,服务好,找他推拿治疗的人渐渐增多。

有位摄影家因腰椎间盘突出久治不愈,慕名找他推拿,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好朋友。

一天,摄影家对他说,我教你摄影,你敢不敢玩?他说这有什么不敢玩的。

第二天,摄影家就给他带来一部海鸥牌相机。

长这么大他可从来没有摸过相机,好在摄影家很有耐心,快门、光圈、焦距等等,一点一点地教他。

他第一次拍完了一卷胶卷,结果只冲印出来19张。

但是他欣喜若狂,因为摄影家说过,36张胶卷只要能冲印出8张就算满分了。

后来摄影家的腰疾渐渐好了,就经常带他出去采风。

他的摄影技艺日益提高。

在一次摄影比赛中,他的作品获得了优秀奖。

这在摄影家看来,真是不可思议的成绩,因为这个青年是个盲人。

大多数人听了这个故事,都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可这是千真万确的。

这个人叫谈力,8岁时因为一次意外而双目失明,现在是扬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曾获得人民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着名作家陈忠实, 20岁那年在陕西省西安市毛西公社一所村小做代课教师,两年后,到公社农业中学作了一名中学教师。

他一边教学,一边坚持创作,也是两年后,被调到公社工作;在那里他一如既往的写稿不辍,常有短篇小说和散文发表,后来到西安市郊区文化馆担任副馆长,又是两年后升任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兼文化馆副馆长,再是两年后,调至陕西作家协会工作,任副主席、主席,现在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兼陕西作协主席。

再看看我们熟知的已故着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吕叔湘先生,早年也曾是中学教师;我国着名的作家、编辑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年曾当过一个初级小学的教师,后来从事小学教学多年。

这些人的成就充分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只要你肯努力,你不仅可以成为名教师,而且可以成为教育专家,像斯霞,像霍懋征,像李吉林,像于永正,像贾志敏,像薛法根,像孙双金……当然你还可以成为儿童文学家——儿歌专家、儿童诗歌专家、童话专家或是小说家。

第二,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有一则笑话,说的是有一个美国人、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犹太人要被关进监狱3年。

收监的时候,监狱长让他们每人提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3箱雪茄烟。

法国人最浪漫,要了一个美丽女子相伴。

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能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监狱长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3年过后。

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提要求的时候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

只见他怀里抱着一个小孩子,身后跟着那位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怀着第三个孩子。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3年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

为了表示感谢,我要送你一辆劳斯莱斯!”假如仅当着一则笑话看看,一笑了之而已。

可是稍微想一想,我们可以从中受到两点启示:第一,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由几年前我们自己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几年后的生活。

怎样选择完全在我们自己。

每个人都有更好地创造将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因此,每个人都有作出选择的权利。

第二,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机会在人人面前也是平等的,而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

你有怎样的准备就会有怎样的收获。

你今天的收获、成功和荣誉,就是你三年前充分准备的结果,而三年后的收获是什么也取决于这段时间里你做了哪些准备。

你准备得充分,你的收获就一定充分。

今天在座的都是教师,有人可能认为我已经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还有选择的余地吗?还有准备的内容吗?其实,你不仅有选择的余地,而且有十分丰富的准备内容。

至少,你可以选择你这一生是做一个随波逐流,毫无建树,碌碌无为的教书匠呢,还是做一个有思想,有创新,有独特风格和魅力的名教师甚至是教育教学的专家。

无论你是在城区学校还是在农村学校,无论你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你都有选择的权利,而且有充分公平的时间准备。

成功与否,关键看你选择了什么和作了怎样的准备。

第三,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又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1993年,在上海青年篮球队有一位14岁的球员,有一次看外国篮球队比赛,发现老外球员竟穿着皮制的篮球鞋,这种球鞋不仅美观,而且穿着舒服。

于是他就向往有一双皮质的球鞋。

当他把这个梦想告诉教练员时,教练员告诉他说:“努力吧孩子,如果你能进入国家青年队,你就能穿这种球鞋。

”从这一刻起,这个孩子就把进入国家青年队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

三年后,他凭着自己高超的球艺被选入国家青年队,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皮质篮球鞋,他倍加珍惜。

一位球员发现此事后说:“不必在意一双球鞋,如果你能进入国家队,这样的篮球鞋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这句话深深的震撼了他,于是,他又把进入国家队作为自己奋斗的新目标。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他真的穿上了国家队的球衣。

2001年,亚洲篮球锦标赛上,他为中国男篮夺得冠军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6月,美国NBA的选秀大会上,他被休斯敦火箭队选中。

几年后,他成为中国篮球运动的标志性人物。

他就是姚明。

我们从姚明的这个故事中可以感受到目标的效率,可以感受到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有句古话,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

每个人对自己的发展总是可以制订一个努力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一定是宏伟的,但一定是具体的,看得见够得着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哪怕就是为了获得一双结实柔软的皮制篮球鞋之类。

大家可能有过外出听课、学习、听讲座的经历,当我们面对那些特级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们在课堂上的杰出表现时,当我们感受到那些作报告的学者、特级教师敏锐的洞察力、深邃的思想、崭新的观念和滔滔不绝的口才时,我们有没有感动过,激动过,甚至羡慕过?如果有过,那就赶快给自己制定一个努力的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近期的有写一篇教育教学的文章发表,写一份有质量的教学反思或教育心得发表,中期的有努力三五年时间写一本给孩子看的童话书、故事书,编写一本教育教学的随想文集,或者努力两三年,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体系),从现在起一步一步地向着目标努力。

你们正赶上了获得良好发展和快速提升的好时机,只要你能定下一个目标,那么你就一定能达到。

第四,抓住一件事情坚持干这儿又是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人叫纪兴善,初中毕业后学起了木匠手艺。

十几年过去了,他竟然成了一家跨国公司的经理。

当人们向他了解成功的奥秘时,他总是告诉人家:哪有什么奥秘,我唯一的体会就是,抓住一件事情坚持干。

其实,他发展的轨迹并不复杂——先跟师傅学徒,三年后自己独立干,为村里的邻居们加工个桌子板凳什么的,;又是三年后,他在村头公路边开了个家具店;再过去了三年,他到镇上开办家具工厂;同样是三年后,他到市里注册了一家家具公司……一年后与香港的家具商联营,开发生产高档红木家具,又过了两年,与意大利米兰的家具商联营,开发生产与国际接轨的流行家具,商店也搬到了省城。

在纪兴善看来,抓住一件事情坚持干,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就是成功的奥秘。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回忆,在他研究生毕业留校后,他的导师着名教授王瑶先生告诫他: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这样你的机会就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

这个时候,你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

很多人会邀你做这样那样的事情,你得想清楚,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

你要心里有数,你主要追求什么东西,之后牢牢把握住,利用你的有利条件尽量做好,发挥充分,其他的事情要抵挡住,不做或少做。

如果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王瑶教授的这段话,说的就是一个人不仅要有自己的追求,而且要排除杂念,抓住一样事情做好,这样才能更好地创造出成绩,实现自己的价值上海《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在2006年第1、2、3、4、6 期上,连续刊登了5位青年教师的教学事迹。

分别是:第一期,《行走在诗意语言的密林里——丁慈矿和他的“对课”》,专题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子弟小学28岁的丁慈矿老师,孜孜以求,默默耕耘,结合时代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新的创造和拓展,开展对对子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期,《与孩子共同成长——写给家长的信和便笺》,专题介绍了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茵小学青年教师常丽华,从一年级开始,每周给全体学生家长写一封信,进入二年级,工作量增加了,他就把每周一封的信,改为每天给全体家长写一张便笺。

两年时间,常老师给家长写了5万字的信和便笺,另外还写了10万字的教学手记,笔墨耕耘,大获丰收。

第三期《嗟叹之咏歌之舞蹈之——青年教师戴建荣古诗“吟唱”教学法解读》,专题介绍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中心小学青年教师戴建荣,从当代儿童的认知心理出发,借鉴中国传统诗文学习的优秀经验,古为今用,摸索出别具一格的小学古诗“吟唱教学法”,在这个领域获得了突破。

第四期,《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流》,刊登的是安徽省合肥市六十二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薛瑞萍老师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她创造性的改革语文阅读教学以及她多年来坚持带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思考和实践。

这位老师非常善于写教学随笔,已经出版了《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等几部专着。

第六期,《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张祖庆词语教学艺术赏析》,杭州拱桥小学青年语文教师,教科室主任张祖庆,是浙江省教坛新秀,曾获得全国第四届中青年教师多种风格流派教学观摩特等奖。

这篇文章具体介绍了张祖庆老师的词语教学艺术。

这些老师的杰出之处,无不说明这样一点,那就是开创性的找准自己的方向,抓住一件事情坚持干,成功只是早晚的结果。

希望你们从这些青年教师的事迹中获得启迪。

第五,坚持读书学习勤思考有篇短文是介绍上一代人读书情况的,短文中说:着名作家张恨水在《山窗小品》一书中告诉人们,他在14岁前就能背诵一些典籍,如《三字经》《论语》《孟子》《左传》《大学》《中庸》《诗经》《书经》《礼记》《千家诗》和《古文观止》。

作为文史学者的曹聚仁,奉行的读书原则不是背诵,而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儒林外史》读了一百多遍,都是一本正经地读,不是随便翻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