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接入终端设备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服务器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服务器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服务器节能认证技术规范》(申请备案稿)编制说明一、背景随着信息化业务的不断发展,作为核心载体的服务器产品被更广泛的应用,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要求,服务器的性能不断提高,重负荷下的工作时间也不断增加,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电能消耗。

当前我国在高速发展信息化的同时必须考虑能耗问题。

据统计,2008年我国服务器保有量已超过200万台,国际数据公司(IDC)报告显示,2007年全年,中国用于服务器运行和冷却的总耗电量相当于葛洲坝电站一年的发电量。

而据国内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我国服务器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如此庞大的服务器群将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

在服务器高能耗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能源和环境危机。

IDC的数据显示,每减少1000台传统的服务器,每年就可以节省大约540万度电,这相当于节约1944吨煤。

可见,控制服务器能耗对于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服务器节能认证技术规范》的制定,不仅有利于促进国际上先进的服务器节能技术尽快应用于我国的服务器行业,促进我国企业自主研发服务器节能核心技术,提高我国服务器产品的节能指标,也可以进一步统一服务器能耗的测试方法,减少因为测试方法引起的测试结果数据的不统一、比对难的现状。

也有利于贯彻国家的以标准为核心、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思想方针,不断完善中国的服务器产业链,为提高企业的服务器设计和生产水平、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

二、工作过程综述2.1 成立工作组2010年3月正式组成技术规范起草小组,负责技术规范的具体编写工作。

技术规范起草单位:组长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组员单位: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曙光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赛宝实验室、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等。

IMS网络AGCF技术要求V2.0-2011920

IMS网络AGCF技术要求V2.0-2011920

IMS 网络综合接入控制设备AGCF 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GCF in IMS(V2.0)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发布保密等级:公开发放目录目录 (1)前言 (3)IMS网络综合接入控制设备AGCF技术要求 (1)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缩略语 (1)4 AGCF在网络中的位置 (2)5 业务和功能要求 (2)5.1 业务要求 (2)5.2 功能要求 (3)6 操作维护和网管要求 (7)6.1 维护界面 (7)6.2 配置管理 (7)6.3 维护管理 (7)6.4 故障管理 (8)6.5 业务量统计和测量 (8)6.6 协议跟踪与监视 (10)6.7 安全管理 (10)6.8 人-机系统 (10)7 接口要求 (10)7.1 以太网接口 (10)7.2 本地维护接口 (11)7.3 与网管中心接口 (11)7.4 端口配置要求 (11)8 协议要求 (11)8.1 H.248 协议要求 (11)8.2 SIP 协议要求 (11)9 主要通信流程示例 (11)10 性能及可靠性指标 (11)10.1 系统容量 (11)10.2 系统处理能力 (11)10.3 呼叫建立时延 (11)10.4 时延 (11)10.5 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 (11)11 系统安全性 (12)12 定时和同步要求 (12)12.1 同步方式 (12)12.2 外定时方式 (12)13 硬件要求 (12)13.1 硬件系统基本要求 (12)13.2 对处理机的要求 (12)13.3 对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要求 (12)14 软件要求 (12)14.1 基本要求 (12)14.2 软件功能要求 (13)14.3 软件维护管理功能要求 (13)15 机械结构和工艺要求 (13)16 环境要求 (13)17 电源及接地要求 (13)附录A(规范性附录)信令流程要求 (14)A.1 概述 (14)A.2媒体网关注册注销流程 (14)A.3 AGCF用户注册注销流程 (15)A.4 呼叫建立流程 (18)A.5 传真和MODEM处理流程 (24)A.6 补充业务实现流程 (29)附录B 接入和接入控制设备加插P-Access-Network-Info头域的要求 (29)前言本标准依据ITU-T和3GPP制定的相关标准,结合有关国内标准和中国电信其它企业标准,基于中国电信中国电信IMS总体技术要求和实际需求而拟定,充分考虑了网络的平滑演进能力,为中国电信中国电信IMS的技术试验、网络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技术依据。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

中国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CSC/T30—2005单路输出式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product certification for Single Voltage External AC-DC &AC-AC Power Supplies2005年01月15日发布2005年01月15日实施中标认证中心发布CSC/T30-2005前言本技术要求属于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系列之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开展节能产品认证、保护环境、提高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的能源利用效率,引导企业的节能技术进步,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根据我国单路输出式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生产和使用的现状制定,并参考了国外类似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与美国能源之星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相同。

本技术要求由中标认证中心(CSC)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中标认证中心、中国赛宝(总部)实验室、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张国钦、李艾珍、刘群兴、周兴华。

单路输出式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1范围1.1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用于把交流电网电压转换为一个固定的、单路低压直流或交流输出电压的外部电源(以下简称电源)的节能评价指标及检验方法。

1.2本技术要求仅适用于额定输出功率不大于250W的电源。

1.3本技术要求不适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

2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条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计算机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计算机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CNCA/CTS0024-2007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CQC3114-2009计算机节能认证技术规范Energy Conservation Certification Criteria for Computers2009-09-21发布 2009-09-25实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及政府有关节能的政策和要求,开展节能产品认证、保护环境、提高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引导企业的节能技术进步,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是计算机节能产品认证依据,参考了美国能源之星的相关标准,结合我国计算机生产和使用的现状制定。

本技术规范代替CCEC/T22-2003。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版权归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所有,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

本技术规范作为评价节能产品的基准,未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的产品不得明示符合此技术规范。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要起草人:封谦董方达姜卫红宋丹玫1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普通用途的计算机的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在电网电压下正常工作的计算机,包括: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

本技术规范不适用于服务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 4943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 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9813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16A)3术语和定义:3.1台式计算机:一种放置在固定位置(通常为桌面或地面)的计算机。

长沙国安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入网设备检测规范

长沙国安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入网设备检测规范

长沙国安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入网设备检测规范1. 引言长沙国安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互联网接入需求而建设的网络基础设施。

为了确保入网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本规范。

2. 设备入网前的检测要求2.1 设备类型入网设备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认证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路由器、交换机、光猫等设备。

2.2 设备参数入网设备需满足以下参数要求:•路由器: 支持IPv4和IPv6协议,具备防火墙功能,并支持WPA2-PSK或更高级别的无线安全加密协议。

•交换机: 支持全双工通信、自适应速率和自动学习等基本功能,具备MAC地址过滤和VLAN功能。

•光猫: 支持EPON或GPON技术,支持光纤接入,并具备光功率检测和光信号质量监测等功能。

2.3 设备合规认证入网设备需具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认证要求的合规认证文件,包括但不限于CCC认证、CE认证等。

2.4 设备固件版本入网设备的固件版本需为官方最新稳定版,且没有经过未经授权的修改。

3. 设备检测流程3.1 售前准备在购买入网设备之前,用户应阅读设备的产品说明书和使用手册,了解设备的基本特性和功能。

3.2 设备准备用户应确保入网设备的确切型号和规格,准备好相应的电源、网线等附件。

3.3 设备检测按照以下步骤对入网设备进行检测:•步骤1: 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并检查配件的齐全性。

•步骤2: 将入网设备按照正确的方式连接到宽带接入设备,如将交换机连接到光猫或路由器连接到光猫。

•步骤3: 检查设备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包括电源指示灯、网络连接指示灯等。

•步骤4: 使用电脑或手机等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入网设备,并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

•步骤5: 检查设备管理界面是否正常打开,并检查设备的基本配置是否正确。

3.4 设备安全性评估在检测过程中,还应对入网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默认账号和密码: 确保入网设备的默认账号和密码已被更改,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宽带接入终端设备节能认证技术规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宽带接入终端设备节能认证技术规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宽带接入终端设备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申请备案稿)编制说明一、制定该技术规范的目的及意义 1.产品简介宽带接入终端设备是宽带用户用于接入公众网络,与局端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包括家庭网关、ADSL 接入设备、VDSL接入设备、家用低端路由器、EPON终端、GPON终端等设备。

其功能和应用场合参见图1.图1 宽带接入终端设备的应用场合 典型的宽带接入终端设备由如下几种类型的端口或模块: WAN接口是设备与上一级网络连接的端口。

目前,在我国,宽带接入技术进步较快,目前形成了多种接入手 段并存的局面,因此对应的WAN接口的种类也较多,目前较常见的主要包括:ADSL、VDSL、百兆以太网接口(快 速以太网接口)、千兆以太网接口(吉比特以太网接口)、EPON接口、GPON接口; LAN接口是设备与计算机或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如打印机)相连接的接口,主要为:百兆以太网接口(快速 以太网接口)或千兆以太网接口(吉比特以太网接口); 如果产品具有无线功能,则会带有无线模块以及天线; 部分产品还具有话音接口、USB端口等其他端口。

目前,我国宽带用户稳定增长,宽带速率不断提高。

2011年上半年,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已经达到 了1.42亿户,其中接入速率在2M以上的宽带用户已经超过了80%。

宽带接入终端设备是实现宽带接入的硬件基础, 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其销售量逐年递增,且目前具有多台计算机的家庭越来越多,部分家庭或小型企业可能需 要多台接入设备。

虽然单个宽带接入终端设备耗电量并不大, 但随着宽带的普及,其使用基数也日益庞大,能耗总量非常可 观。

目前,节能减排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针对此类使用量大,整体能耗大,且具有较大节能潜力的产品的产 品制定技术规范,具有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对于局端设备或骨干网设备,宽带接入终端产品的入门门槛比较低,低端的产品,以及低劣的产品还存在 于市场上。

能耗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入网设备检测规范

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入网设备检测规范

长沙国安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入网设备检测规范长沙国安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入网设备检测规范(试行)数字机顶盒分册一、总则 (1)二、引用标准 (2)三、入网检测办法 (3)四、入网申请及审查 (4)五、机顶盒送检 (5)六、机顶盒配置 (6)七、操作性检验 (7)八、技术指标检测 (8)九、机顶盒功能检测 (14)十、EPG功能检测 (15)H^一、CA基本功能检测 (16)十二、稳定性检测 (18)十三、家庭电磁环境适应性检测 (19)十四、检测报告 (20)十五、入网许可证 (21)长沙国安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有限公司数字电视机顶盒入网检测规范一、总则1.1数字电视机顶盒(以下简称机顶盒)作为数字电视接收的终端产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字电视的接收效果,为确保机顶盒的质量,保护数字电视用户的切身利益,特制订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欲进入长沙国安广播电视宽带网络(以下简称长沙国安网络)内销售并使用的数字电视机顶盒。

1. 3本规范规定了机顶盒的入网检测办法及技术要求,凡欲进入长沙国安网络内销售并使用的机顶盒,必须严格遵照本规范进行入网检测。

1.4任何型号或规格的机顶盒必须按照本规范通过入网检测并取得入网许可后,方可在长沙国安网络内销售并使用。

1.5同一品牌中不同型号、规格的机顶盒必须分别进行入网检测,入网检测通过针对不同的型号和规格分别发放入网许可。

1.6已通过入网检测并取得入网许可的某型号、规格机顶盒,在其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或软、硬件版本有重大修改后,仍须遵照此规范重新进行入网检测,检测通过后方可发放新的入网许可证。

1.7本规范的最终解释权归长沙国安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国安)所有。

二、引用标准GB13836-2000《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第二部分:设备的电磁兼容)》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Y/Z175-2001《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GY/Z 174-2001《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GY/T134 1998《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国家广电总局《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用户终端接收机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透明传输电性能参数)ETSI TR 101290(VI. 2. 1)《Measurement guidelines of DVBSySteins》ISO/IEC 13818-2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和相应音频信息的通用编码:视频IS0/IEC 13818-3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和相应音频信息的通用编码:音频三、入网检测办法3.1机顶盒入网检测主要由技术部负责组织实施,市场营销部监督实施,流程如下:三个工作日3.2其中入网申请审查工作为3个工作日,入网检测周期为30 天。

CQC3135-2011服务器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CQC3135-2011服务器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CQC3135-2011服务器节能认证技术规范CNCA/CTS0008-2011白斑病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CQC3135-2011服务器节能认证技术规范Energy Conservation Certification Criteria for Servers2011-8-4发布 2011-8-10实施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CQC3135-2011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开展节能产品认证、保护环境、提高服务器的能源利用效率,引导企业的节能技术进步,特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参考了美国能源之星的空闲能耗指标,并考虑了我国服务器的实际情况。

本技术规范作为服务器节能认证的技术依据。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版权归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所有,任何组织及个人未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使用。

本技术规范作为评价节能产品的依据,未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的产品不得明示符合此技术规范。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要起草人:崔文喆、封谦、忻龙服务器节能认证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节能型服务器的基准配置的功耗限定值,扩展配置的功耗限定值和测试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220V、50Hz电网供电的,含1个至2个处理器的塔式、机架式服务器。

本技术规范不适用于刀片服务器和多节点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943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 9254 信息技术设备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7625.1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3 术语和定义本技术规范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3.1服务器 server信息系统中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特定应用服务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处理器、存储设备、网络连接设备等)和软件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宽带接入终端设备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申请备案稿)编制说明一、制定该技术规范的目的及意义 1.产品简介宽带接入终端设备是宽带用户用于接入公众网络,与局端设备进行信息交换的设备,包括家 庭网关、ADSL接入设备、VDSL接入设备、家用低端路由器、EPON终端、GPON终端等设备。

其功能和应用场合参见图1.图1 宽带接入终端设备的应用场合 典型的宽带接入终端设备由如下几种类型的端口或模块: WAN接口是设备与上一级网络连接的端口。

目前,在我国,宽带接入技术进步较快,目前形成 了多种接入手段并存的局面,因此对应的WAN接口的种类也较多,目前较常见的主要包括:ADSL、 VDSL、百兆以太网接口(快速以太网接口) 、千兆以太网接口(吉比特以太网接口) 、EPON接口、 GPON接口; LAN接口是设备与计算机或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如打印机)相连接的接口,主要为:百兆以太 网接口(快速以太网接口)或千兆以太网接口(吉比特以太网接口) ; 如果产品具有无线功能,则会带有无线模块以及天线; 部分产品还具有话音接口、USB端口等其他端口。

目前,我国宽带用户稳定增长,宽带速率不断提高。

2011年上半年,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 入用户已经达到了1.42亿户, 其中接入速率在2M以上的宽带用户已经超过了80%。

宽带接入终端设 备是实现宽带接入的硬件基础,随着宽带接入的普及,其销售量逐年递增,且目前具有多台计算1机的家庭越来越多,部分家庭或小型企业可能需要多台接入设备。

虽然单个宽带接入终端设备耗电量并不大, 但随着宽带的普及,其使用基数也日益庞大,能 耗总量非常可观。

目前,节能减排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针对此类使用量大,整体能耗大,且 具有较大节能潜力的产品的产品制定技术规范,具有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对于局端设备或骨干网设备,宽带接入终端产品的入门门槛比较低,低端的产品,以及低 劣的产品还存在于市场上。

能耗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2.技术发展趋势宽带接入终端产品的发展受传输技术发展的影响,有某种宽带接入方式,就会有对应的宽带 接入终端。

目前,DSL接入仍然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接入方式,其借助旧有的电话网络,无需新增线路, 运营商无需投入线路改造或新增设线路的成本,另外,随着三网融合的铺开,借助有线电视网络 的宽带接入技术也开始发展起来。

但这两种接入方式受速率,目前发展速度已经开始减缓。

随着宽带用户对高带宽的需求,尤其是近些年受云计算概念的影响,用户对高速率、高带宽、 高稳定性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强,因此光纤通讯得以迅猛发展,未来将会成为有线接入的主流。

而部分用户对于接入方式的移动性和便捷性要求较高,因此,未来无线接入也会是接入技术 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3.国内外市场的情况(1)国际市场宽带接入设备的市场情况与宽带普及率正相关 近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经济统计局(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 ,简称 ESA)和电信信息管理局(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简称 NTIA) 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美国宽带普及率已从 2009 年的 64%增加到了 2010 年的 68%。

根据日本总务省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5 年第三季度日本宽带用户数达 2143 万户,普及 率达 68%。

实际上,日本非常重视宽带发展,在其 e-Japan 国家战略计划中,宽带发展是其中的 核心目标之一。

E-Japan 第一阶段计划中提出 2005 年建成 3000 万个高速率宽带接入家庭,1000 万个超高速率宽带接入家庭; e-Japan 第二阶段计划中又提出了基于宽带的 7 个 IT 使用优先领域, 包括医疗、食品、生活、中小企业融资、知识、就业和劳动力及政府服务等。

欧盟 2009 年以前家庭宽带上网率将达 46%。

欧盟信息协会执委蕊汀 Viviane Reding 表示,有 望到 2010 年超过一半的欧洲人使用高速互联网。

2随着网络接入方式的不断更新,带来了更多的新产品上市,生产厂商不遗余力的更新技术, 压低成本,使宽带接入终端设备的市场竞争更加惨烈。

(2)国内市场 目前,我国宽带用户稳定增长,宽带速率不断提高。

2011 年上半年,我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 入用户已经达到了 1.42 亿户。

宽带接入终端设备是实现宽带接入的硬件基础, 随着宽带接入的普 及,其销售量逐年递增,且目前具有多台计算机的家庭越来越多,部分家庭或小型企业可能需要 多台接入设备。

目前,国内主要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共进电子有限公司、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 公司、友讯电子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美国网件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普联技 术有限公司、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深圳市磊科实业有限公司、侠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和为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伦辉 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制造或生产宽带接入终端设备,其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 共进电子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普联技术有限公司占据了此类产品的大部分 市场。

相对于局端设备或骨干网设备,宽带接入终端产品的入门门槛比较低,因此在价格方面的竞 争异常激烈,随着网络接入方式的不断更新,带来了更多的新产品上市,生产厂商不遗余力的更 新技术,压低成本,目前市场上的很多产品都已经降至百元或百元以下。

4.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1)国际上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目前已发布的国际标准有: Code of Conduct on Energy Consumption of Broadband Equipment Version 4 ,欧盟能效 行为准则,目前为第 4 版。

目前已经在制定中,待发布的标准有: Energystar:Small Network Equipment 目前正在制定中,尚处于征集数据阶段。

(2)国内标准 目前在国内已经发布和正在制定的标准包括: NO. 1 2 3 标准编号 GB/T XXXXX—XXXX 标准名称 制修订单位 接 入 设 备 节 能 参 数 和 测 试 方 法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华为技 第 1 部分 ADSL 用户端(报批稿) 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YDB 067-2011 YDB 068-2011《接入网设备节能参数和测 试方法 EPON 系统》 《接入网设备节能参数和测 试方法 GPON 系统 》3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华为技 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华为技 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4YDB 069-2011华为技 《接入网设备节能参数和测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试方法 VDSL2 系统》5.制定技术规范的必要性相对于其他产品,宽带接入终端设备产品的入门门槛比较低,低端的产品,以及低劣的产品 还存在于市场上。

能耗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目前国内没有已经发布的宽带接入终端设备产品的节能技术规范。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网络设备的产量和使用量也快速增加,成为一类重 要的终端用能产品。

而且,由于中国网络设备生产能力的增长,推动相关产品能效水平提升,降 低相关产品能耗,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节能减排活动的做出的重要贡献。

二、技术规范制定的可行性1.虽然目前在国内还未发布相关的节能标准,但是在技术方面,国内已经有对应产品的国家 标准报批稿和技术报告。

2.有相关的国际上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作为参考。

如欧盟制定有相应的法规法令规范,美国能源之星的标准也在制定中。

3. 中国泰尔实验室和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是 CQC 签约实验室, 长期从事网络设备产 品的性能、安全、电磁兼容、环境可靠性等方面的检验工作,熟悉宽带接入终端设备产品和行业, 具备产品检验能力。

4.主流企业如在华为、中兴、共进等企业有申请节能标志产品的愿望,同时也可为我国政府 实施绿色采购提供技术支持。

三、标准制定的依据与指导思想1) 按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 CQC 有关 要求和规定编写标准内容。

2) 标准要与已颁布实施的相关标准,尤其是与电源适配器、计算机等相关产品能效、质量 和安全要求的标准进行很好的衔接。

3) 本标准应尽量与国际上的相关标准接轨,但也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 使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四、工作过程 1.数据收集与整理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宽带接入终端设备产品的生产状况及能效水平, 项目组收集了 10 个主要品 牌的 44 组数据。

同时,起草组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咨询了有关专家,得到了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能 效水平等数据。

另外,起草组还搜集到了最新的美国、欧盟网络设备能效标准、标识、节能认证 的相关技术要求内容,为进行能效标准的工程经济分析工作做好了准备。

2.数据分析与能效指标的确定4为了使标准中的指标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起草组在对数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处理。

经泰尔实验室和深圳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进行试验室检测与验证后, 初步确定了节能评价值指标。

在收集的 12 个主要品牌的 44 组数据中,符合节能指标的产品约占总数的 35%。

五、技术规范主要内容 1.名称和范围根据中心的规定,本标准的名称定为《宽带接入终端设备节能认证技术规范》 。

2.技术内容2.1 基本要求 明确申请节能认证的宽带接入终端设备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2 节能评价值 节能评价值是节能产品认证的依据,凡是能够达到或超过该值的产品,并通过节能认证机构 的审核认可, 就可以在产品上粘贴节能标志, 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便于消费者快速选择高效产品。

经起草组成员及有关专家讨论,结合相应国标报批稿、技术报告、以及欧盟 Code of Conduct on Energy Consumption of Broadband Equipment Version 4 中给出的测试方法,并针对我国企 业实际情况对限值进行了调整,便于企业对产品采用统一的测试方法进行自我评价。

节能评价值的确定,可以保证那些技术力量强,设备先进的生产厂家的产品能够达到节能评 价值的要求,而那些生产条件较差,技术相对落后的厂家则需要进行技术改进才能使其产品达到 节能评价值的要求。

3.试验与计算方法试验方法主要采用欧盟 Code of Conduct on Energy Consumption of Broadband Equipment Version 4 进行,同时参考国标报批稿《接入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第 1 部分 ADSL 用户端》 、 YDB 067-2011 《接入网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EPON 系统》 、YDB 068-2011 《接入网设备节能 参数和测试方法 GPON 系统 》 、YDB 069-2011 《接入网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VDSL2 系统》的 内容进行了完善,并针对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对限值进行了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