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分数与小数1.分数的认识(1)分数的定义和书写方法(2)分数的大小比较(3)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2.分数的意义与应用(1)分数的实际应用(2)分数的等分与比较3.小数的认识(1)小数的定义和书写方法(2)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第二章矩形1.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1)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性质(2)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2.计算矩形面积(1)矩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已知面积求解边长第三章平面图形1.点、线、面(1)点、线、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线段的长度计算(3)角的概念及角的度量2.四边形(1)四边形的概念及分类(2)四边形的周长计算(3)矩形内角之和及矩形的判定(4)平行四边形的性质(5)梯形的性质及面积计算3.三角形(1)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3)三角形的周长计算及面积计算第四章质数与倍数1.质数(1)质数的概念及判断方法(2)质数与合数的关系2.整数的倍数(1)倍数的概念及计算(2)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第五章分类与描述1.规律性的继续与发现(1)规律、特征与描述(2)图形的特征与描述(3)数字序列的特征与描述2.事件与概率(1)事件和概率的认识(2)概率的计算第六章数据统计1.统计调查(1)统计调查的概念及方法(2)调查数据的整理和表示2.图表与分析(1)统计图表的认识(2)直方图和折线图的绘制与分析(3)统计图表的比较第七章立体图形1.立体图形的认识(1)立体图形的性质及分类(2)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的认识2.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计算(1)立方体表面积计算(2)长方体和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第八章两位数的认识和计算1.两位数的认识(1)十位和个位的认识(2)两位数的读法与写法2.两位数加减法(1)进位与退位(2)两位数的加法及应用(3)两位数的减法及应用第九章三位数的认识和计算1.三位数的认识(1)百位、十位和个位的认识(2)三位数的读法与写法2.三位数的加减法(1)进位与退位(2)三位数的加法及应用(3)三位数的减法及应用第十章表中数的认识和计算1.表中数的认识(1)表的读法和数据的整理(2)表中的最大数、最小数和中间数2.表中数的计算(1)数据的查找与整理(2)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上是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归纳,主要包括分数与小数、矩形、平面图形、质数与倍数、分类与描述、数据统计、立体图形、两位数的认识和计算、三位数的认识和计算、表中数的认识和计算等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1】整体的数学学习要点概述本学年的数学学习内容较为广泛,并且涵盖了不同的数学概念和技巧。

以下是六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的知识点概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总结:【2】复习第1单元:小数1.1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1.2 小数的大小比较1.3 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1.4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1.5 小数的四则运算1.6 小数的应用问题【3】复习第2单元:分数2.1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2.2 分数的大小比较2.3 分数与小数的关系2.4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2.5 分数之间的四则运算2.6 分数的应用问题【4】复习第3单元:运算定律3.1 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3.2 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3.3 乘法和除法的结合律3.4 运算中的括号运算3.5 运算定律的应用问题【5】复习第4单元:圆4.1 圆的基本概念4.2 圆的元素:圆心、半径、直径4.3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4.4 圆的划分和角度计算4.5 圆的应用问题【6】复习第5单元:数据的分析与统计5.1 从图表中读取信息5.2 数据的分类和整理5.3 数据的统计和频数5.4 数据的分析和比较5.5 数据的应用问题【7】复习第6单元:坐标系6.1 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与构建6.2 坐标的读取与表示6.3 点的位置和图形的绘制6.4 坐标系中的平移和对称6.5 坐标系的应用问题【8】复习第7单元:图形的平移、翻折和旋转7.1 平移的概念和特性7.2 翻折的概念和特性7.3 旋转的概念和特性7.4 图形变换的组合运用7.5 图形变换的应用问题【9】复习第8单元:三角形8.1 三角形的分类和特点8.2 三角形的元素:顶点、底边、腰和高8.3 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8.4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计算8.5 三角形的应用问题【10】复习第9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9.1 长方体的概念和特性9.2 正方体的概念和特性9.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9.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应用问题【11】复习第10单元:数据的整合与解决问题10.1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10.2 数据整合和问题解决的技巧10.3 运算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10.4 实际问题解决与数学建模能力10.5 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12】总结六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内容相对较多,从小数、分数到几何图形,再到问题解决,同学们需要花时间进行合理的复习和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可编辑打印思维导图)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可编辑打印思维导图)
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按比例分配: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 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5、比例的意义: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6、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 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14、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 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1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70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 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千米?(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16、一块长方形试验田,长80米,宽60米,用1:2000的比例尺画出这块试验田的平面 图。
11、把一个底面半径是5cm,高是10cm的圆柱体切削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在这个切拼过程中,(
)没有发生变化,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1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米,底面积是9平方米,高是几米?
13、思考题: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3:2,圆锥与圆柱高的比是(
示x×y=k(一定)
9、成反比例的量:
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 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10、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1、比例尺:
(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 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

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

数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根据大纲,六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单元的知识点:
1. 数比与比例
- 数比的概念与性质
- 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 比例的概念与性质
- 比例关系的运算
2. 万元与角分
- 学习理解万元、元和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及应用
- 进一步学习解决多个量的等式
3. 分数
- 分数的概念与性质
- 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
- 分数的大小比较与排序
- 分数的加减法
4. 平均数
-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 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5.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 整数的乘法,包括带有括号的整数乘
- 整数的除法,包括整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真分数
- 运用整数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6. 二次根式
- 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与性质
- 运用二次根式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只是六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具体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来确定学习重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
一、负数与百分数
1. 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负数。

2. 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理解百分数与小数的区别和联系。

二、圆柱与圆锥
1. 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包括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的体积。

2. 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和高与体积的关系,掌握其计算方法。

三、比例与统计
1. 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地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地制作和解读统计图表。

四、数学广角
1. 掌握排列组合、逻辑推理等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五、整理与复习
1.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2. 复习重点知识点,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3. 完成相关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负数第一节:负数的认识1、正负数的意义: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等。

2、负数的认识: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3、负数的写法:数前面加“-”号,负号不可以省略。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4、理解0的特殊性: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5、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6、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号,正号可以省略不写。

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第二节:解决问题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第二单元百分数第一节:折扣和成数1、折扣的意义:为了吸引顾客,促进顾客购物消费,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

打折是一种商业用语。

2、折扣问题的解题方法(1)已知原价和折扣,求现价的方法:现价=原价×折扣(2)已知原价和折扣,求便宜的钱数:便宜的价钱=原价-原价×折扣或便宜的价钱=原价×(1-折扣)(3)已知现价和折扣,求原价:原价=现价÷折扣(4)已知原价和现价,求折扣:折扣的书写:百分数或几折(例如三折、七八折)折扣=现价÷原价3、成数的意义: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4、成数问题解题方法解决成数问题时,先把成数转化为百分数,然后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与百分数问题完全相同。

第二节:税率和利率1、纳税的含义: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问题的解题方法(1)已知收入额和税率,求应纳税额的方法:应纳税额=收入额×税率(2)已知应纳税额和收入额,求税率的方法:税率=应纳税额÷收入额×100%(3)已知应纳税额和税率,求收入额的方法: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3、了解储蓄(1)储蓄的意义:把钱存入银行就是储蓄(2)储蓄的好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使个人钱财更安全、可以增加一些收入4、与储蓄有关的计算公式:本息=本金十利息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期本息=本金×(1+年利率×存期)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一、圆柱1、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的。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圆柱的认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圆柱的认识》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圆柱的认识》知识点汇总1.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的。

圆柱也可以由长方形卷曲而得到。

两种方式:①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②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

其中,第一种方式得到的圆柱体体积较大。

2.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3.圆柱的特征:①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②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③高的特征:圆柱有无数条高。

4.圆柱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 增 =2πr²②竖切(过直径):切面是长方形(如果h=2R,切面为正方形),该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增=4rh5.圆柱的侧面展开图:①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长方形,如果h=2πr,则展开图形为正方形。

②不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图形。

③无论怎么展开都得不到梯形。

习题参考答案第18页做一做1. 略2. 图(1)是以长方形的宽边为轴旋转而成的。

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 cm,高是1 cm。

图(2)是以长方形的长边为轴旋转而成的。

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 cm,高是2 cm。

第19页做一做1.略2.长:2×3.14×5=31. 4(cm)宽:20 cm练习三1.(√)( )(√)(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3.第一个图形中,3.14×2=6. 28(cm);第二个图形中,3.14×4=12. 56(cm);第三个图形中,3.14×3=9. 42(cm)。

所以第一个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

5.圆柱。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6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6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6篇〕篇1: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负数1、负数的由来: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0 1 3.4 2/5……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假设一个数小于0,那么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负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例如:-2,-5.33,-45,-2/5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假设一个数大于0,那么称它是一个正数。

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6、比拟两数的大小:①利用数轴:负数篇2: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二单元百分数二(一)、折扣和成数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非常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展解答。

商品如今打八折:如今的售价是原价的80﹪商品如今打六折五:如今的售价是原价的65﹪2、成数:几成就是非常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展解答。

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二)、税率和利率1、税率(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局部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数学 单元知识点
一、圆柱和圆锥: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

2、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3、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积×2 即S 表=S 侧+S 底×2或2πr ×h + 2×πr 2
4、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高 即S 侧=Ch 或S 侧2πr ×h
5、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 即V=sh 或V=πr 2×h
6、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

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7、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圆锥只有一条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8、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9、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即V 锥= 3
1 Sh 或 πr 2×h ÷3 10、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
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求侧面积)
②、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求底面周长);
③、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
④、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通风管(求侧面积)。

二、比例: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1=6:3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3、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
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如:由3:2=6:4可知3×4=2
×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 1.5。

4、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
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
知项,叫做解比例。

5 、正比例和反比例:
(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
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
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
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
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
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例如: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②、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因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③、长方形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因为: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

④、40÷x=y,x和y成反比例,因为:x×y=40(一定)。

⑤、煤的总量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烧的天数成反比例,
因为:每天烧煤量×天数=煤的总量(一定)。

6、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图上距离2cm,实际距离4km,则比例尺为2cm:4km,最后求得比例尺是1:200000。

7、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例如:已知图上距离2cm和比例尺,则实际距离为:
1=400000cm=4km。


200000
8、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例如:已知实际距离4km和比例尺1:200000,则图上距离
1=2(cm)
为:400000×
20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