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化学成分分析

合集下载

紫苏子

紫苏子

紫苏子紫苏种子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

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占25%,内含18种氨基酸,其中赖安酸、蛋氨酸的含量均高于高蛋白植物籽粒苋。

此外还有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 、缁醇、磷脂等。

【化学成份】紫苏种子含蛋白质17%、油51.7%,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linolenic acid)56.8%,亚油酸(linoleic acid)17.6%[1]。

回回苏种子含脂类25.7%,其中包括三酰甘油占0%-80%,二酰甘油,一酰甘油,甾醇,甾醇酯,结合脂及游离脂肪酸。

结合脂中包含卵磷脂(lecithin),溶血卵磷脂(lysolecithin),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脑甙脂(cere-broside),脑磷脂(cephalin)及磷酯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甾醇中主要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ey gku vlf sgyb(.exj od r exj eyn sgc xeg dn yg sv yl fgh wty dmd dg oqd sgc (45%-50%)此外为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一烯酸,十六碳酸及十八碳酸。

【药理作用】1.抗癌作用给由7,12-二甲基苯并蒽和1,2-二甲基肼诱发的乳腺癌、结肠癌和肾母细胞瘤的大鼠喂饲含10%紫苏油(富含α-亚麻酸)的饲粒有抗癌作用。

2.其他作用给易于中风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喂紫苏油可延长其存活率,使生存时间延长[2]。

紫苏油还可提高大鼠学习能力。

3.毒性紫苏子2.3-15.5g/kg喂牛,可产非典型间质性肺炎,但紫苏子在霜冻期后则无此毒性。

紫苏还是一种高效的植物“防腐剂”。

有人曾做过试验:用鲜紫苏叶包鱼、肉等易腐之食物,将其置于室内通风处,常温下这些东西可保存4一5天。

此外,干紫苏还可以用来加工酱菜,现民间晒酱时仍加点紫苏用以去腥防腐。

紫苏叶的成分分析与利用初探

紫苏叶的成分分析与利用初探

实验测定紫苏叶的成分分析与利用初探Ξ张卫明 刘月秀ΞΞ 王 红(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南京210042)摘要 本文报道了紫苏叶的一般化学成分和利用价值。

经测定,紫苏幼叶中粗蛋白含量高达28%,且挥发油含量适中,具有食用价值。

紫苏成熟叶中挥发油含量及β2胡萝卜素含量均较高,有着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 紫苏叶;挥发油;粗蛋白紫苏叶系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 rutescens var.arguta的干燥叶部,与紫苏子一起并列为紫苏植物的主要经济器官。

有关紫苏子的成分分析和利用研究,前文已有报道[1,2]。

本文主要报道紫苏叶的一般化学成分,并对其利用途径进行探讨。

1材料与方法111材料 供研究的材料采自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试验基地。

112方法 粗蛋白采用凯氏定氮法,粗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粗纤维采用酸碱法;灰分采用600℃灼烧法;β2胡萝卜素采用分光光度法;挥发油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无氮浸出物采用计算法。

2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紫苏幼叶中粗蛋白含量高达28%,远远超过普通蔬菜中粗蛋白的含量,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挥发油含量适中,可食性良好。

在紫苏成熟叶中,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是挥发油和β2胡萝卜素,二者均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表1 紫苏叶的一般化学成分(%)样 品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挥发油无氮浸出物β2胡萝卜素(mg/100g)幼 叶28114512023172181250124241459160成熟叶14115716234116101300152331252417323紫苏叶的成分析与利用初探 ΞΞΞ华南农业大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

3讨论紫苏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特有的风味物质,可供食用。

紫苏幼叶中蛋白质含量很高,且挥发油含量适中,特别适合加工成营养风味食品。

紫苏成熟叶片中高含量的挥发油和β2胡萝卜素组分,一则可用于生产用途广泛的紫苏精油,一则可用于开发保健食品。

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秦晓霜,康笑枫,林春华,郭碧瑜(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308) 摘 要:试验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紫苏挥发油,用GC-MS联用仪分析挥发油的总离子图,经数据系统处理并采用总离子图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组分的相对含量,然后用N IST107和N IST21质谱谱库检索及人工谱图解析,以可信度>85%的标准确认各色谱峰的成分,鉴定出紫苏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紫苏醛(92.13%)、柠檬烯(2.86%)、1,6,10十二碳三烯,7,11二甲基-3-亚甲基(2.24%)、1,6-辛二醇-3-醇,3,7-二甲基(0.79%)等10种化合物。

关键词: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中图分类号:S6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06)06-0036-02 紫苏,别名赤苏、白苏、苏叶等,为唇形科紫苏属1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泰国等国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或零星栽培。

紫苏的根、茎、叶均可食用,性温、味辛。

其中以叶、梗、果实入药,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功效,紫苏梗具有理气宽中、止痛、安胎功效,紫苏籽具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等功效[1]。

广州市农科所对紫苏进行了多年的栽培研究,为促进紫苏在家庭保健方面的应用,还开展了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鉴定,现将其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处理供试用的紫苏采自广州市农科所种质资源圃。

将长30cm左右的紫苏植株风干、磨碎后,用挥发油蒸馏器蒸馏提取挥发油,然后将挥发油溶解于正已烷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过滤、干燥并把溶剂风干,最后用乙醚溶解,备用。

1.2 分析条件样品分析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QP5000GC-MS色质联用仪。

色谱柱为DB-1(30m×0.25mm)石英弹性毛细管柱。

程序升温:始温100℃保持3 min,然后以30℃/min的速度升至200℃;气化室温度190℃,界面温度190℃。

不同品种紫苏种子营养成分的分析

不同品种紫苏种子营养成分的分析

1 . 2 . 1 样 品的制 备 将 干燥 的紫 苏种 子经 中药 粉碎 机粉 碎 , 备用 。
1 . 2 . 2 基本 成分 测定
及灰分含量进行 测定 , 并对其 氨基酸及脂肪酸组 成 进行分析 , 以期为 紫苏优 质品种的筛选 和紫苏油 工 业 化 产 品开发 提供 参考 。
水 分含 量 的测 定 采用 常 压烘 箱 干 燥法 , 依 照
G B / T 5 0 0 9 . 3 —2 0 0 3进 行 。 粗 脂肪 含量 的测 定 采用 索式 抽 提 法 , 依照 G B / T
5 0 0 9 . 6 —2 0 0 3进 行 。
基 金项 目: 江 苏 大 学 高 级人 才 基 金 ( 1 3 J D G 1 0 2 )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2— 0 2
酸、 亚 油酸及 一亚麻 酸质 量分数 分 别 为 6 . 8 5 %、 4 , 3 7 %、 2 0 . 7 3 %、 1 7 . 8 7 %及 4 9 . 3 4 %; 两面 均 紫 紫 苏种 子 中
质量 分数 分 别为 7 . 8 4 %、 3 . 3 l %、 1 7 . 6 2 %、 1 7 . 0 3 %及 5 3 . 0 7 % 。矿 物元 素分 析 结果 表 明 , 2个品 种 紫 苏种 子 中
2 0 1 5年 3月
中国粮 油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C e r e a l s a n d Oi l s As s o c i a t i o n
Vo 1 . 3 0, No . 3 Ma r . 2 01 5
8 . 8 3 %、 2 7 . 4 9 %、 1 4 . 5 7 %、 9 . 8 5 %、 2 3 . 1 5 %及 4 . 0 1 %; 两 面均 紫紫 苏种 子 的质 量分数 分 别为 8 . 4 9 %、 3 1 . 2 5 %、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对于炒紫苏子的外观特征,应该符合以下要求:外观呈珠状,表面光滑,颜色略呈黄
褐色,无明显的色泽变化或斑点。

炒紫苏子的大小应均匀一致,无明显的断裂或破碎。

对于炒紫苏子的理化性质,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3%以下,灰分含量应在5%以下,挥发油含量应在1.5%以上,并且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如芳香醇类、顺缩醇类、酚类等。

可以通过测定炒紫苏子的颗粒度、比重、杂质等指标来评估
其物理性质。

对于炒紫苏子的化学成分,应进行定量分析。

紫苏子中主要含有挥发油、脂肪油、蛋
白质、多糖和矿物质等成分。

挥发油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应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确定其主
要挥发油成分的含量。

对于炒紫苏子的微生物污染,应进行检测,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确定菌落总数、霉菌
和酵母菌的检出限度。

还需要检测炒紫苏子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确保其在一定范围
内。

炒紫苏子的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其药效和安全性的评价。

可以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来评估炒紫苏子的药理作用、毒性和副作用。

还需要考虑炒紫苏子的保存和贮存条件,以
及质量控制方面的相关技术要求。

建立一套科学的炒紫苏子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有利于提高炒紫苏子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其在临床应用和市场销售中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炒紫苏子研究提供
参考和借鉴。

紫苏种子中有亚麻酸吗?

紫苏种子中有亚麻酸吗?

紫苏种子中有亚麻酸吗?
紫苏种子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

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占25%,内含18种氨基酸,其中赖安酸、蛋氨酸的含量均高于高蛋白植物籽粒苋。

其外还有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 、缁醇、磷脂等。

紫苏含有挥发性的紫苏醛等芳香物质,民间常用其去腥、增鲜、提味。

《调鼎集》载:“平时将薄荷、胡椒、紫苏、葱、香橡皮、桔皮、菊花及叶同晒干,捶碎收贮。

剖鱼入水,取以洗擦,不但解腥,其味尤美。

”,汉代《七发》赋中的“鲤鱼片缀紫苏”有可能鱼片是生食的(周代已有鱼脍,即鱼生;东汉广陵太守陈登便嗜食“生鱼脍”),而紫苏则用来增香去腥。

由于紫苏汁液是紫红色的,许多食品加工厂还将紫苏作为梅酱、腐乳等食品的染色剂。

将紫苏洗净、晒干、切碎,拌入醋蘸头、五味姜、糖醋大蒜头、酸梅等,则风味别具。

紫苏是一种高效的植物“防腐剂”。

有人曾做过试验:用鲜紫苏叶包鱼、肉等易腐之食物,将其置于室内通风处,常温下这些东西可保存4一5天。

此外,干紫苏还可以用来加工酱菜,现民间晒酱时仍加点紫苏用以去腥防腐。

用泡菜坛泡菜时,放点紫苏叶,也可使泡菜别有风味。

紫苏作菜,一般用嫩叶凉拌或作羹、汤,或挂糊炸食。

将紫苏叶、嫩梗洗净,晾干水分后切成小段,再佐以其它调辅料,吃起来别有风味。

紫苏叶、紫苏子还可用来煮粥、做汤圆,或做紫苏饮。

本文摘自中国紫苏油交易网。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紫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唇形科植物的紫苏属,也是一种常见的调味食材。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多样,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作用。

当然,在使用紫苏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禁忌,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紫苏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使用紫苏时需要注意的禁忌。

一、紫苏的功效与作用1. 止咳平喘:紫苏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咳嗽和气喘等症状。

紫苏中富含的紫苏醇,具有镇咳作用,可以舒缓呼吸道的炎症,缓解咳嗽。

此外,紫苏还具有祛痰的作用,对于宿痰多痰的患者也有一定的帮助。

2. 安神助眠:紫苏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有丁香酚和香茶菁酮等。

这些物质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紧张焦虑、改善睡眠质量。

常用紫苏泡水或使用其精油进行香薰能够产生一种舒适的香气,有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3. 消食顺气:紫苏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帮助胃肠道蠕动,加速食物的消化吸收。

此外,紫苏还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脂肪等。

因此,紫苏在饮食不调或消化不良的情况下,可以起到消食顺气的作用。

4. 抗炎抗菌:紫苏中富含丰富的挥发油和酚类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紫苏的挥发油中含有杀菌力很强的紫苏醇,可以对抗多种致病菌和病毒,具有抗炎作用。

因此,紫苏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喉咙痛、口腔溃疡等。

5. 清热解毒:紫苏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体内火热的情况。

在夏季高温天气或者出现发热等症状时,服用紫苏有助于清热降温,缓解头痛、口渴等不适症状。

6. 抗衰老:紫苏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类、维生素C等,可以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减缓细胞老化,有助于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保持皮肤的健康和年轻。

二、紫苏的使用禁忌1. 孕妇禁用:紫苏具有一定的药用性质,服用紫苏有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孕妇应避免食用紫苏或服用相关紫苏类药物。

2. 体质虚弱者慎用:紫苏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对于体质虚弱、脾胃功能不佳的人群,食用紫苏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或者出现不适症状。

紫苏叶中紫苏醛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紫苏叶中紫苏醛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紫苏叶中紫苏醛的提取与含量测定目的探讨建立紫苏叶中紫苏醛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以紫苏醛为指标,利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其含量。

采用DM-FFAP色谱柱,初始柱温为120℃,以2℃/min升温至140℃,然后以15℃/min升温至220℃,保持5 min。

比较索氏提取、加热回流、超声提取法的差异,并优选最佳提取方法。

结果建立了紫苏醛的含量测定方法,紫苏醛浓度在19.26~192.63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68%,RSD=1.97%(n=6)。

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加入20倍量的无水乙醇溶液,在85℃水浴中回流提取1 h。

结论本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可靠,可为紫苏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标签:加热回流;紫苏叶;紫苏醛;气相色谱法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干燥叶(或带嫩枝),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1]。

紫苏叶挥发油是紫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在食品工业、化妆品、医药等行业均有广泛应用[2]。

其中紫苏醛为紫苏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3-4],药理实验研究表明,紫苏醛对大鼠离体主动脉有扩血管作用[5]。

紫苏醛和植物甾醇协同作用可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而显示镇静作用[6]。

紫苏醛做成肟后,甜味是砂糖的2000倍,口服可以升血糖,且作用强于紫苏油[7-8]。

而紫苏醛的含量多少决定了紫苏叶的质量,紫苏醛的含量测定多通过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测定[8-10]。

提取挥发油的过程耗时久,耗材也相对较大,不利于快速测定。

本研究通过加热回流法提取紫苏醛,并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检测其中紫苏醛的含量,耗时短,耗材少,可以更简便、快捷地控制紫苏叶的质量。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材料Agilent 7890A气相色谱仪,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KQ-70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