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音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的模板(完整版)

合集下载

声音的强弱实验实验报告单

声音的强弱实验实验报告单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声音的强弱实验(P11-12)
人员分工(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实验)
领取检查实验器材人:
记录人:
操作人:
实验器材
一把钢尺
我们的猜想
钢尺的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有关。
实验记录(过程与步骤)
1.将一把钢尺(或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先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的;再用力拨动钢尺,钢尺发出的声音和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2.同样,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当橡皮筋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3.用不同的力量敲击鼓面,当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鼓面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
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钢尺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初二实验报告10篇

初二实验报告10篇

初二实验报告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二实验报告10篇【第1篇】初二物理实验报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距分虚实..距离.倒正.大小.虚实.位置..大于二倍焦距.倒立.缩小.实象.翼侧..等于二倍焦距.倒立.等大.实象.翼侧..小于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象.翼侧..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正立.放大.虚象.同侧.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第2篇】初二议论文:关于“沟通”的实验报告提出为题:现代社会需不需要与人沟通?做出假设:现代社会需要与人沟通!实验器材:“沟通”颗粒若干、“自闭”溶液100毫升(此种溶液中有害怕、自卑、不敢与陌生人交谈等物质)“自大”溶液100毫升(此种溶液中有看不起别人、高傲、自以为是等物质)“陌生环境”溶液200毫升、催化剂100毫升(可以加速反应时间)。

初二物理声音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的范文

初二物理声音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的范文

初二物理声音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的范文实验报告:初二物理声音强弱与影响因素的关系一、实验目的:探究声音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器材:音频发生器、扬声器、音频放大器、听音器、电源、电线等。

三、实验原理:声音强弱与振动源的振幅大小、音源与听音点距离、介质等因素有关。

四、实验步骤:1. 将音频发生器连接到音频放大器,再将音频放大器连接到扬声器。

2. 将听音器与扬声器连接。

3. 调节音频发生器的频率,使其发出一定的声音。

4. 固定音频发生器和听音器的位置,逐渐调节音频发生器的音量大小,记录下相应的声音强度。

5. 控制音频发生器的音量不变,逐渐调节音频发生器与听音器之间的距离,记录下相应的声音强度。

6. 将音频发生器与听音器之间增加一种介质(如玻璃板),记录下相应的声音强度。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 音量大小与声音强度的关系:通过调节音频发生器的音量,可以观察到声音的强弱发生变化,音量越大,声音强度越大。

2. 与听音点距离的关系:将音篇发生器与听音器之间的距离逐渐变远,可以观察到声音的强弱发生变化,距离越远,声音强度越弱。

3. 介质的影响:在音频发生器与听音器之间加入玻璃板,可以观察到声音的强弱发生变化,介质的添加使声音通过传播介质产生衰减,从而使声音强度降低。

六、实验结论:声音强弱与振动源的振幅大小、音源与听音点距离、介质等因素有关。

音量大小、距离远近以及传播介质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声音强度的大小。

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确保实验器材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 实验时应注意操作细节,尤其是音频发生器、音频放大器和电源的连接。

3.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反复测量和记录,减少误差。

4. 实验结束后,应正确清理和存放实验器材,并注意维护实验室的整洁。

以上为初二物理声音强弱与影响因素实验报告的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过程中,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声音特性探究实验报告(3篇)

声音特性探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探究声音的产生原理。

2. 研究声音的三大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 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二、实验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声音的三大特性分别为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三、实验器材1. 弹性塑料片2. 书页3. 钢尺4. 桌子5. 硬纸片6. 梳子7. 视频记录仪四、实验步骤1. 声音的产生- 用手拨动塑料尺,观察塑料尺振动并发出声音。

-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声音的产生原理。

2.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拨动书页,观察塑料片振动快慢的变化。

-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3. 探究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 将耳朵紧贴在桌子的一端,在桌子的另一端轻轻敲击。

-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特性。

4. 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塑料尺,观察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变化。

-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 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观察钢尺振动频率的变化。

-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6. 探究音色与材料和结构的关系- 用硬纸片片先后经过疏密不同的梳子,观察声音的变化。

- 记录实验现象,分析音色与材料和结构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声音的产生- 实验现象: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振动并发出声音。

-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实验现象: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的速度拨动书页,观察到塑料片振动快慢的变化。

- 分析: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 探究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 实验现象:在桌子的一端敲击,耳朵紧贴另一端能听到声音。

- 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

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
结论:。
2、用同样大小的力度敲鼓,泡沫颗粒跳起相同的,人站在离敲鼓出0.5m处.听到响度较的声音;接着,人站在离敲鼓出5m处去听. 听到响度较的声音
结论:。
交流与应用
这两个结论经得起验证。如我们可以去敲门来唤醒开门人;讲话者去听清楚他讲的什么?生活中若有人嫌自己说话声音太小的话,我们
可以:①②
备注
实验报告
实验者姓名
所在班级
学校
实验时间
同组学生
实验名称
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
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一面鼓、鼓锤、泡沫颗粒、米尺
实验前的
猜想
1、声音的响度大小可能与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2、声音的响度大小源自能与有关,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制定计划和设计方案
※物理方法:控制变量法
探究1、响度与声源振动幅度(振幅)的关系
具体操作:让人与声源距离相同,但是声源处振动幅度不同,比较发生变化时声音响度的强弱(大小)变化情况怎样?
探究2、响度与人与声源距离的关系
具体操作:让声源相同,改变人与声源的,比较距离发生变化时响度变化情况怎样?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听者位置不动,轻敲鼓,让泡沫颗粒跳起0.5cm,听到一个较的声音;重敲鼓,让泡沫颗粒跳起1.5cm,听到一个较的生音。

声音特性设计实验报告(3篇)

声音特性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验证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探究影响这三个特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1.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 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3. 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发声体,其音色也不同。

三、实验材料1. 发声体:一根长锯条,一根铜条2. 实验工具:尺子,弹簧测力计,录音笔四、实验步骤1. 音调实验:(1)将锯条一端紧压在桌面,一端伸出桌面。

(2)用尺子测量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记录数据。

(3)拨动锯条,听其发出的声音,同时保证锯条每次振动幅度相同。

(4)改变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步骤(3),观察声音的高低变化。

2. 响度实验:(1)手持铜条或锯条,用不同力气敲击桌面。

(2)观察敲击声音的大小变化,记录数据。

3. 音色实验:(1)使相同的力气,分别用铜条和锯条敲击桌面。

(2)听取两种材料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观察声音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音调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锯条伸出长度不同,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不同,声音的高低也不同。

这说明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2. 响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力气小,敲击声音小;力气大,敲击声音也大。

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3. 音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敲击桌面发出的声音不同。

这说明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同时,我们还探究了影响这三个特性的因素:1.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2.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3.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声音的高低、大小和品质,以便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介绍声音的实验报告

介绍声音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及传播规律;2. 掌握测量声音强度和频率的方法;3. 通过实验,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 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波,声波在空气中传播,进入人耳引起听觉;2. 声音的传播: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其速度受介质密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影响;3.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是指声波能量的大小,通常用分贝(dB)表示;4. 声音的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声波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三、实验器材1. 音频信号发生器;2. 功率放大器;3. 声级计;4. 频率计;5. 检波器;6. 振动传感器;7. 橡皮筋;8. 纸盒;9. 音箱;10. 线路连接线。

四、实验步骤1. 将音频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检波器、振动传感器等设备连接好;2. 将振动传感器固定在纸盒上,将纸盒放在音箱前;3. 调节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使频率计显示在所需频率上;4. 调节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使声级计显示在所需声压级上;5. 观察振动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记录振动幅度;6. 改变输出频率和声压级,重复步骤4、5,记录实验数据;7.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声音的产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物体振动时,会产生声波,声波在空气中传播,进入人耳引起听觉;2. 声音的传播: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介质密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影响。

当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时,声波传播速度加快;3. 声音的强度:实验中,我们通过声级计测量了声音的强度,发现声音强度与声压级成正比;4. 声音的频率:实验中,我们通过频率计测量了声音的频率,发现声音的频率与声波振动的次数成正比。

六、实验结论1. 声音的产生、传播、强度和频率是声音的基本特性;2. 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有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3. 声音的传播速度受介质密度、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影响;4. 声音的强度与声压级成正比,频率与声波振动的次数成正比。

研究声现象实验报告(3篇)

研究声现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现象的基本原理和传播规律。

2. 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通过实验验证声音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

二、实验器材1. 扬声器2. 音频信号发生器3. 测距仪4. 玻璃板5. 水槽6. 纸张7. 直尺8. 计时器9. 线路连接器10. 真空罩三、实验原理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通过介质传播,产生声波。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

3. 声音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是由声波的传播特性决定的。

四、实验步骤1. 将扬声器与音频信号发生器连接,调整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1000Hz。

2. 在扬声器前放置一张白纸,观察扬声器振动产生的声波在白纸上的波动情况。

3. 测量扬声器到白纸的距离,记录数据。

4. 将扬声器放入真空罩内,用抽气机逐步抽去真空罩内的空气,观察扬声器振动产生的声波在白纸上的波动情况。

5. 测量扬声器到玻璃板、水槽的距离,分别记录数据。

6. 将扬声器放在玻璃板和水槽中,分别测量声波在玻璃板和水槽中的传播速度。

7. 观察并记录声音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白纸上观察到扬声器振动产生的声波波动情况,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在真空罩内,扬声器振动产生的声波在白纸上的波动情况与有空气时基本相同,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3. 测量扬声器到玻璃板、水槽的距离,分别记录数据,计算出声波在玻璃板和水槽中的传播速度。

4. 观察到声音在玻璃板、水槽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近,说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差不大。

5. 观察到声音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验证了声音的传播特性。

六、实验结论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通过介质传播,产生声波。

2.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但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略有差异。

3. 声音的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是由声波的传播特性决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编号:YT-FS-7206-71
初二物理声音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的模板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初二物理声音强弱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的模板(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提出问题:
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可能
1)、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有关;
2)、与人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2、猜想或假设:
1)、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人离声源的距离越近,人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用控制变量法)如,
探究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的关系:
考虑让人与声源的距离相同,使声源的振幅不同,
看在声源的振幅大小不同时,听声音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
探究2)响度与人离声源距的离大小关系
考虑让声源的振幅相同,使人离声源距离不同,看在人离声源的距离大小不同时,听声音响度大小的情况怎样?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探究1)选一只鼓,在鼓上放一小纸屑,让人离声源的距离0.5米(不变)
(1)第一次轻轻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如0.5厘米),听到一个响度不太大的声音;
(2)第二次重重地敲击一下鼓,看到小纸屑跳起(如1.5厘米),听到一个响度很大的声音。

结论:人离声源的距离相同时,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探究2)的实验过程与上类似
结论是:声源的振幅相同时,人离声源的距离越近,人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

5、自我评估:
这两个结论经得起验证。

如,我们要让铃的声音很响,我们可以用力去打铃;汽车鸣笛,我们离汽车越近,听到的声音越响。

6、交流与应用
如果我们声音小了,听众可能听不见我们的说话声,我们可以考虑:
1)让说话的声音大一些(声带的振幅大了);
2)与听众的距离近一些。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