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个文言实词

合集下载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 (完整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

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2安:①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卑:低下(非天质之卑)备:详尽。

完备(前人之述备矣)被:通“披”,穿(同舍生皆被绮绣)鄙:边疆,边远的地方(蜀之鄙有二僧)毕:全部(群响毕绝)薄:迫近,接近(薄暮冥冥)策:马鞭(执策而临之)长:擅长(技长于官)称:称说,讲(称善者久之)诚:的确(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惩:苦于(惩山北之塞)驰:骑马飞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辞:推辞(辞胜而约)从:跟随(从流飘荡)达:实现(此达士也)当:抵挡(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道:遵从,遵照(不足为外人道也)得:领会,理解(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掉:落,掉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果奔倚其下,一狼洞其中)睹:看见(睹其色许多端)都:城市(不似豪人之室,而屋宇绝出沟上者也)非:不是(今非昔比)给:供应(旦暮食来而而即日又来而与卖者早暮来而而日日暮来而而月月来而而岁岁来而而)更:还(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苟:如果(苟富贵,无相忘)固:本来(人固有一死)顾:探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故:所以,因此(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购:买(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果:果真(果如鹤立云端)患:担忧,忧虑(不患寡而患不均)会:适逢,恰巧碰上(会天大雨)或: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即:靠近(即更刮目相待)既:已经(既克,公问其故)既……又……(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济:帮助,接济(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讳、凝、琛等之慢。

琛等之慢,以济其事,此则吾无以谴之进贤才,退不肖,所以励将士。

)将:将要(公将战)节:节操,气节(予节甚次)间:间或,偶尔(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见:知道(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安:安稳、安全。

何:为什么。

故:原来、旧。

置:安置、放置。

安闲:安逸、闲适。

安逸:舒适、安乐。

然后:这样以后、之后。

得:能够。

度:揣度、思量。

非:不是。

复:再、又。

负:背负、担负。

盖:大概。

故:所以、因此。

固:本来、原来。

顾:回头看、照顾。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

2023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吝惜,舍不得;②喜爱,爱护;③怜惜,同情。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什么,什么地方;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穿,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4.倍:①一倍,加倍;②背向,背着;③违背;④背叛,反叛。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特指农业;⑤本来的,原来的;⑥副词,本来。

⑦根据,掌握;⑧底本,版本。

6.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④谦词,谦称自己。

7.兵:①兵器,武器;②士兵,军队;③军事,战争;④用兵器伤害人。

8.病:①重病,生病;②筋疲力尽;③毛病,弊病;④担心,忧虑。

9.察:①仔细看,观察;②看清楚;③考察,了解,弄清楚;④明显,精明。

10.朝:①读zhāo,早晨;②朝见;③朝见,拜见;④朝廷;⑤朝代。

11.曾:①音同“增”,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②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连……都……”;③曾经,念céng;④竟然。

12.乘:①驾车,乘车;②骑马,乘船;③登,升;④趁着,凭借;⑤出现,发生;⑥追逐;⑦ 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辆(量词);双泛指兵车(名词);有时又代“四”(数词);⑧顶着,冒着。

13.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果真”。

14.除:①台阶;②清除,去掉;③修治,修整;④拜官,被任命。

15.辞:①言词,话语;②命令,借口,托辞;③文学,文辞;④讲话,告诉,致辞;⑤推辞,不接受;⑥告别,辞别;⑦古代的一种文体。

16.从:①跟随,使……随从,依从,听从;②参与,参加,从事;③由,自;④同“纵”,念zòng,与“横”相对,特指“合纵”;⑤堂房亲属。

120个文言文实词

120个文言文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1.爱ài①喜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②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其一)》]③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④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论》)⑤吝惜,舍不得。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2014•江苏高考)⑥通“薆(ài)”,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静女》)⑦吝啬。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⑧亲爱的,心爱的。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柳毅传》)2.安ān①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并序》)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失街亭》)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④安适,安身。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并序》⑤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定。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⑥表反问,哪里,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⑦表疑问,哪里,哪儿。

沛公安在?(《鸿门宴》)3.被bèi①被子。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杨修之死》)②覆盖。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③施加,施及。

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传》)④遭受,遇到。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⑤表示被动。

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并序》)p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陈涉世家》)②披散,散开。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4.倍bèi①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120个文言实词(含翻译)

120个文言实词(含翻译)

高中要求掌握120个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常见的文言实词120个

常见的文言实词120个

常见的文言实词有以下120个: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次、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固、顾、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另外还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也属于考察范围。

文言虚词较之实词比较复杂,灵活多样,难以区分和把握。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8个,即:之、其、而、则、以、乃、于、者、因、也、乎、焉、与、何、为、若、且、所。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文言文120个实词的解释

文言文120个实词的解释

高考常见120个实词目录1.爱2.安3.被4.倍5.本6.鄙7.兵8.病9.察10.朝11.曾12.乘13.诚14.除15.辞16.从17.殆18.当19.道20得21度22非23复24负25盖26故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保护〕《师说》译:因为爱自己的孩子,所以找好老师来教他。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秦朝统治者喜欢繁华奢侈,别人也顾念自己的家啊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齐国虽然狭小,但我何必(也没有)吝惜到舍不得一头牛的地步呢。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5古之遗爱也〔恩惠〕译:古人留下的恩惠6爱而不见, 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少女故意躲在城角,“爱而不见”,男子急得坐立不安,“搔首蜘蹰”】推导提示:“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保护”。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译: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译:然后得到一夜的安稳睡眠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译:就应当抚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译: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译: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想要那里的归宿呢〕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推导提示:“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抚慰”等义。

3、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译: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赤壁之战》译:诚信而被疑心,忠诚而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史记•陈涉世家》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屈原列传》译:披头散发,在江畔边走边吟咏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登泰山记》推导提示:“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巧记120个文言实词(完整整理)

巧记120个文言实词(完整整理)

巧记120个文言实词一、【爱】★“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保护”喽。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用作动词:〔1〕保护,体贴。

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2〕珍惜,爱惜。

如:倘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3〕喜爱。

如: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4〕吝啬,舍不得。

如:百姓皆以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二、【安】★“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抚慰”等义。

〔1〕用作形容词,意为“安全”“安定”“安稳”。

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用作疑问副词。

出现在疑问句中,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

相当于“怎么”“怎样”。

如: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B.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用作疑问代词。

用在疑问句中作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相当于“什么”“哪里”。

如:A.沛公安在?〔《鸿门宴》〕B.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假设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三、【被】★“被”的本义就是“被子”。

“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本义指一种睡衣。

〔1〕用作动词,意为“蒙受”“遭受”“受到”。

如:A.忠而见疑,信而被谤。

〔《屈原列传》〕B.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C.如被冰雪。

〔《促织》〕〔2〕通“披”,意为“披着”“佩戴”“穿戴”。

如:A.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B.被明月兮珮宝璐。

〔《涉江》〕C.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四、【倍】★本义是按原数增加,与现代汉语表“多少倍”的“倍”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个文言实词用法巧记”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

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

六一、去【推导提示】"去"的本义是"离开"。

"离开"一个地方,当然就跟那个地方有了一定的"距离"。

用于使动意义,使离开,意义即是"除掉,去掉"。

【成语助记】何去何从刮骨去毒以杀去杀以刑去刑陈言务去大势已去扬长而去眉来眼去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相去几何六二、劝【推导提示】"劝"的本义是"勉励",后引申为"劝说、劝导"。

【成语助记】劝善惩恶赏一劝百诱掖奖劝六三、却【推导提示】"却"的本义是"退,使退"。

"退"正是"不受,拒绝"形象描绘。

退后自然会"回头",这不正是头的"转折"吗?故又虚化为表转折的连词。

【成语助记】却之不恭望而却步盛情难却却病延年六四、如【推导提示】"如"的本义是"像"。

要"像"当然要"遵从,依照"一定的标准;才能、品行"像"某人,当是"比得上"他。

既是"像",当然还不是完全一样,故又引申出"如果"义,表假设。

又因为"像",有用作描摹事物的情态的词缀"……的样子"。

【成语助记】突如其来如饥似渴如臂使指如出一辙如椽大笔如法炮制如虎添翼如火如荼如胶似漆如狼似虎如履薄冰如芒刺背如弃敝屣如泣如诉如切如磋如日中天如丧考妣如数家珍如蚁附膻如饮醍醐如鱼得水如影随形如坐春风如坐针毡涣如冰释恍如隔世泪如雨下相敬如宾危如累卵心如止水易如反掌势如破竹不绝如缕风雨如晦甘之如饴观者如堵烂醉如泥履险如夷目光如豆囊空如洗巧舌如簧气喘如牛日月如梭胜友如云守身如玉逝者如斯铁证如山栩栩如生运斤如风狗彘不如自愧弗如六五、若【推导提示】"若"的一个基本义是"像",故"相同""如果""及,比得上"等意义的引申跟"如"相似,请参照上面的提示。

【成语助记】大智若愚若无其事若即若离洞若观火噤若寒蝉口若悬河冷若冰霜寥若晨星了若指掌敬若神明命若悬丝判若两人翩若惊鸿门庭若市趋之若骛受宠若惊虚怀若谷昭然若揭六六、善【推导提示】"善"的本义是"好,美好"。

"有道德"、"有本领"、"做得对"当然是"好"。

有道德的人是"好人"。

有道德的事是"善事"。

做好人做好事是与人"亲善",与人"交好"。

做得对自然是令人满意的"好的行为、优点",美好的一切都是让人"喜欢"的。

【成语助记】与人为善善解人意善始善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善贾而沽善始善终独善其身尽善尽美乐善好施择善而从多愁善感明眸善睐知人善任矜功伐善与人为善六七、少【推导提示】"少"的本义是"多的反面"。

"稍,略微"指程度轻;"时间短暂"就是时间少,进一步引申出年龄少的"少年,青年"的意义;把人看"小"了,就是"轻视,瞧不起。

"【成语助记】少不更事悔其少作安老怀少缺衣少食僧多粥少六八、涉【推导提示】"涉"的本义是"徒步渡水"。

由"渡"引申出"度过、通过"。

进一步引申出"经历"。

学习的经历是"涉猎,学习",经历一些事情必然会与他人有"牵涉,关联"。

【成语助记】跋山涉水涉笔成趣三豕涉河六九、胜【推导提示】"胜"的本义是"禁得起,忍得住",所以能坚持到最后(即"尽")并"胜过、超过"他人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胜利当然要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胜利是"美好"的事,由此又引申出"优美的山水古迹"。

【成语助记】不胜枚举名胜古迹胜友如云聊胜于无稳操胜券哀兵必胜出凡入胜旗开得胜引人入胜七○、识【推导提示】"识"的本义是"知道,认识,能辨别"。

既然"知道",当然就能"记住"。

为了更好的记住事物,需要做一些"标记",故又有"标记"的意义。

【成语助记】博闻强识不识大体不识时务才识过人有识之士老马识途见多识广默而识之目不识丁七一、使【推导提示】"使"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连词,假使;一是叫,让。

由"叫,让"引申出"奉使命"(奉使命不就是被"叫"去做事吗?),进一步引申出奉使命的人"使臣"。

【成语助记】鬼使神差不辱使命颐指气使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七二、是【推导提示】"是"的本义是"正直"。

由此引申出事理的"正确"。

其意动意义即是"认为正确",我们同意别人的看法会说:"是,是的,是这样的",故又引申出判断词"是"和指示代词"这,这样"。

【成语助记】自以为是莫衷一是是非得失是非自有公论是可忍,孰不可忍似是而非七三、适【推导提示】适的本义是"到[某地]去。

"。

到丈夫家去,就是"嫁"。

古代女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有父母决定,毫无自主权,故引申出"顺从"之义,并进一步引申出"适应""舒适""恰好"等义。

【成语助记】削足适履适可而止适逢其时无所适从七四、书【推导提示】"书"的本义是"写,写字"。

作名词是意义为"字";"信","书籍"等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写成的,古又引申出"信"和"一般的书籍"等意义。

【成语助记】罄竹难书书香门第焚书坑儒乡书难寄拥书百城飘零书剑一介书生坐拥书城奋笔疾书七五、孰【推导提示】"孰"的本义是"谁"。

后借做"熟"义,由此进一步引申出"深透,深入"的意义。

【成语助记】是可忍,孰不可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七六、属【推导提示】"属"的本义是"连接"。

"撰写"正是把一个个字连接起来;"跟随"也是连接的形象描述。

跟随某人自然"属于"某人一伙的,"隶属"当然是同一"类"被"管辖"的,"亲属"更是属于同一类的。

【成语助记】属词比事波属云委貂狗相属七七、数【推导提示】"数"的本义是"计算"。

"数目"是"计算"出来的;计算成为一门技术就叫"算术",并引申出一般意义上的"技艺"。

"占卜"计算"命运、规律"等,故又有"占卜""命运"等义。

列举罪状,加以斥责当然就需要"计算"一项一项指出;数目多了,就可引申出"几""屡次,多次""密"等义。

【成语助记】数不胜数不计其数数典忘祖数见不鲜劫数难逃数往知来如数家珍恒河沙数滥竽充数历历可数屈指可数擢发难数七八、率【推导提示】"率"的本义是"循着,沿着",就是有所"遵循,依照"。

有所"遵循",当然就会有"一定的标准",有了标准,所有的人"一律"必须遵从。

【成语助记】率兽食人率由旧则七九、说【推导提示】"说"的本义是"说明,解说",经过"解说",就能"说服"别人(音shuì);还可形成自己的"学说,主张"。

说服别人,当然很高兴,故又有"喜悦"之义,后写作"悦"字。

【成语助记】口说无凭众说纷纭代人说项痴人说梦和颜说色不由分说道听途说自圆其说八○、私【推导提示】"私"的本义是"私人的",私人的事就是"私事",并进一步引申出"私情"义,"私情"当然是"偷偷地"喽。

【成语助记】徇私枉法以私害公公报私仇结党营私微服私行中饱私囊大公无私床笫之私假公济私铁面无私八一、素【推导提示】"素"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娟"。

"没有染色"说明是平时就是这样不加修饰的,故引申出"朴素""素来,一向"等义。

"真情"当然是"朴素,朴实"的,不需修饰的,所以**说:信言不美。

【成语助记】素昧平生我行我素素餐尸位安之若素训练有素鱼传尺素八二、汤【推导提示】"汤"的本义是"开水、热水"。

后特指"沐浴时的热水""中药加水煎制而成的汤剂"(两者都需热水或开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