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ppt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ppt课件

肿瘤防治知识讲座-ppt课件

阴道镜检
上级医院检查
25
各种肿瘤常见症状与就诊指南
鼻咽癌
血涕
鼻塞
颈部肿物
耳鸣
局部活检
上级医院检查
26
各种肿瘤常见症状与就诊指南
其他肿瘤 常见症状
淋巴结无 痛性肿大
皮下瘀斑 脸色苍白
浮肿
血象、全身检查 局部活检
上级医院检查
消瘦乏力
27
肿瘤的治疗
28
肿瘤的治疗手段
手术 放疗 化疗 内分泌治疗(乳腺癌、前列腺癌) 生物治疗(靶向治疗) 中医治疗
分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部位:全身各器官、组织均可发生
3
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趋势
传染病(肺结 核)
消化系疾病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新生儿疾病
心脏病
泌尿生殖系统
损伤
中毒
4
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趋势
上述结果提示,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 等原因,我国人口的死因已发生了根本变化, 恶性肿瘤等非传染性、慢性、中老年性疾病已 成为中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5
30
25
20
15
10
发病率
5
0
鼻咽癌 宫颈癌 乳腺癌 结直肠癌 食管癌 胃癌 肝癌 肺癌
这8种癌症死亡人数约占全国癌症总死亡人数的80%以上, 为我国癌症防治重点!
6
男女性恶性肿瘤发病前十位肿瘤(占86%)
男性 肺癌 胃癌 肝癌 结肠/直肠癌 食管癌 膀胱癌 胰腺癌 白血病 淋巴瘤 脑肿瘤
女性 乳腺癌 肺癌 结肠/直肠癌 胃癌 肝癌 卵巢癌 胰腺癌 食管癌 子宫癌 脑肿瘤
电话
互联网

肺癌脑转移的最新治疗进展ppt课件

肺癌脑转移的最新治疗进展ppt课件
手术治疗合并WBRT
杀灭手术部位残存癌细胞 其它微小转移灶 延长生命
作者 病历数 单纯放疗(周数) 手术合并放疗(周数)
Patchell et al 48 15 40
概况
脑转移自然病程1-2个月;单纯化疗为2.5-3个月,全脑照射4-6月 脑转移是原发瘤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
脑转移途径和部位
最常见途径-动脉循环的血源性转移。 脑内灰白质交界以下区域血管管径变细,狭窄的血管内血流变慢,易形成瘤栓,该处是发生脑转移瘤的最常见部位。 脑转移瘤的分布与其重量(及血流量)有关,约80%的脑转移位于大脑半球,15%在小脑,5%在脑干。
疗效较明确. 疗效:生存期10-14月
手术治疗
脑转移瘤预后分级标准(recursive partitioning analysis RPA) RPA I级:≤ 65岁,KPS≥70,原发灶控制,无颅外M ; RPA II级:原发灶控制不理想,有颅外M 或KPS>70等不符I,III条件 RPA III级: KPS< 70
11
100
13/NR
Alexander
89
9.4
100
248/421
Flickinger
85
11
56
116/116
Andrews
82(1y)
6.5
100
75/NR
Tabl. Comparison of survival and local control using Surg versus SRS in select trials(2)
Table,WBRT with or without surgery: randomized trials
立体定向治疗

颅内肿瘤影像诊断_课件

颅内肿瘤影像诊断_课件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p53基因突变/染色体17q缺失 染色体22q缺失
星形细胞瘤
Rb基因突变/染色体13q缺失 P16基因突变/染色体9p缺失
染色体19q缺失
染色体10缺失 EGF受体基因增扩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染色体10缺失
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第十六页,共120页。
其它基因变化
其它胶质母细胞瘤 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左额过渡型脑膜瘤(图)
第六十三页,共120页。
左顶镰旁脑膜瘤(图)
第六十四页,共120页。
右侧CPA脑膜皮 型脑膜瘤 (图)
第六十五页,共120页。
左额过渡型脑膜瘤(图)
第六十六页,共120页。
右蝶骨嵴脑膜瘤(图)
第六十七页,共120页。
鞍隔过渡型-纤维型脑膜瘤(图)
第六十八页,共120页。
第四十五页,共120页。
少突胶质 细胞肿瘤(图)
第四十六页,共120页。
混合性少突-星形-室管膜细胞瘤(图)
(CT增强)
第四十七页,共120页。
左额叶混合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图)
第四十八页,共120页。
(三)成髓细胞瘤
(medulloblastoma)
★ 属 原 始 神 经 外 胚 层 肿 瘤 (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占儿童 原 发 颅 内 肿 瘤 15 % ~25% 。 75% 在 15 岁 以 下,肿瘤好发于小脑蚓部
龄40~60岁。常发生于大脑半球髓质, 以额叶、颞叶最常见 ★ 病理可见较少出血和坏死
第二十一页,共120页。
影像学表现(1)
★ CT平扫:低或低、等混杂密度病灶,边 界不清。可有囊变,但坏死和出血少 见,多无钙化。灶周有中度水肿和占位 表现

脑膜瘤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脑膜瘤的护理查房  ppt课件

ppt课件
12
脑膜瘤治疗
对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颅底脑膜瘤手术治疗目标:
最大限度保护神经功能,降低病残率,保持及改善患 者生存质量,并不单纯追求脑瘤全切除。
ppt课件
13
预后
依据生长位置及生长特点,脑膜瘤切除需要把周边 的脑膜一同切掉才可以彻底的治愈,不在复发,但 对于颅底以及脑膜不好切除的部分约50%无法全切, 为了避免手术后功能损害,即使为全切术,在原发 部位仍会有肿瘤残存,所以很难根治,复发率很高。 全切除后多数会不复发而获痊愈,但部分仍有复发, 良性脑膜瘤全切除后10年内复发率5-15%。不典型 脑膜瘤5年复发率38%。恶性脑膜瘤78%,恶性程
病理分型:
内皮型成纤维型 、血管型 、砂粒型、 混合型或移行型 、 恶性脑膜瘤、脑膜肉瘤。
ppt课件
9
脑肿瘤的临床表现:
一. 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视乳头水肿、三联征:
头痛常为渐进性并逐步加重,到晚期则为持续性剧烈性头痛,甚至头 痛如裂,用一般止痛药不能缓解。 恶心:常为喷射状呕吐,与进食无关,严重者不能进食,食后即吐, 这是肿瘤压迫呕吐神经中枢所致。 视觉障碍:查看眼底,常见视乳头水肿。 上述症状是颅内肿瘤占位,压迫静脉及脑脊髓循环通道,使脑液、血 管、神经循环传导受阻,造成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严重者还可 引起外展神经麻痹、复视、失明、头晕、猝倒、抽搐或意识障碍等。
若位于优势半球,可出现部分运动性失语,患者能发出一定言语,但词 汇贫乏,言语缓慢,语法错误,常说错话。甚至出现完全运动性失语。
当肿瘤位于或靠近额底部,可压迫嗅神经,从而导致嗅觉丧失。亦可出 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和对侧视乳头水肿、双侧视乳头水肿,病侧视力可迅速 下降,甚至完全消失。当肿瘤位于额叶内侧时,可出现尿失禁或排尿紧迫感。

新版颅脑肿瘤的护理培训课件

新版颅脑肿瘤的护理培训课件

家庭与社会的支持
家庭支持
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照顾,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康复过程。
社会支持
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和社区资源可以为患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如 提供交通、购物、家务等方面的帮助,以及组织和参与社交活动等。
05
颅脑肿瘤患者的康复与预后
康复期的护理
01
02
03
04
定期评估患者的认知、肢体和 语言功能,了解康复需求。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职业
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提供必要的辅助器具,如助行 器、轮椅等,以帮助患者进行
日常生活活动。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提高生活质量。
功能锻炼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功能锻 炼,如肢体屈伸、站立、行走等。
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及医护人员进 行交流,提高社交能力。
,促进术后恢复。
04
颅脑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支持
心理干预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消极的思维 模式和行为习惯,以减轻焦虑、
抑郁等情绪。
心理教育
提供关于疾病、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的信息,帮助患者了解和应对疾病 带来的挑战。
支持性心理治疗
通过倾听、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 表达情感,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应 对疾病的信心。
化学治疗
对于某些恶性肿瘤,化学治疗 可能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
如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型 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
03
颅脑肿瘤患者的护理要点
术前护理
01
02
03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 轻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术前准备

脑膜瘤ppt课件

脑膜瘤ppt课件

精选ppt
12
(2)术前准备
影像学资料,除了一般的CT扫描,对颅底脑膜瘤做 MRI +C扫描,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估 计术后可能发生的神经功能损害。
血供丰富的脑膜瘤,DSA是必不可少的,或 MRA/MRV,了解肿瘤的主要供血动脉,术前可栓塞 供血动脉,减少术中出血。确定能否结扎或切除主 要静脉窦。
4
许多病人仅有轻微头痛,甚至经CT扫描偶然发现。 肿瘤因部位不同,可以有视力、视野、嗅觉、言语、 听觉、肢体运动等功能障碍及精神症状等不同的表 现。
凸面脑膜瘤常以癫痫和进行偏瘫为首发表现。额部 或顶部脑膜瘤可多见局限性癫痫,临近颅骨脑膜瘤 常可造成颅骨受压变薄,或者骨质破坏。而颅底脑 膜瘤典型表现为颅神经功能障碍。
精选ppt
10
Simpson分级 I级切除:肿瘤全切,受累硬脑膜、颅骨切除。 II级切除:肿瘤全切,受累硬脑膜电灼处理。 III级切除:肿瘤近全切,受累硬脑膜、颅骨未处理。 IV级切除:部分切除。 V级切除:活检。
精选ppt
11
(1)手术适应症 局限性生长的肿瘤,病人情况允许手术者; 复发肿瘤,病人情况允许手术; 有神经功能障碍并进行性加重者; 合并颅高压者; 合并脑积水者; 无明显手术禁忌症。
【相关检查】
1.影像学检查
精选ppt
5
(1)头颅X线平片:①肿瘤区颅骨增生变厚,或骨质破坏;
②颅骨的血管压迹增多,脑膜动脉沟迂曲增宽。
(2)脑血管造影:在CT应用之前,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膜瘤 的传统重要手段。随着今年DSA和超选择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 对证实肿瘤的血管结构、肿瘤富裕血管的程度、主要血管的移 位、及肿瘤与静脉窦的关系、静脉窦的开放程度(决定术中是 否可以结扎)提供必不可少的详细资料。同时也术前栓塞供血 动脉,减少术中出血。

脑病科诊治范围PPT课件

脑病科诊治范围PPT课件

始和传播方式等。
癫痫的诊断方法
详细描述癫痫的诊断方 法,如病史采集、体格 检查、脑电图检查等。
癫痫的治疗手段
详细描述癫痫的治疗手 段,如药物治疗、手术
治疗、生酮饮食等。
运动障碍性疾病
帕金森病
详细描述帕金森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肌张力障碍
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
详细描述其他运动障碍性疾病的类型、 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 法和治疗手段。
脑病科诊治范围PPT课件
目录
• 脑病科概述 • 脑病科诊治范围 • 脑病科诊疗技术 • 脑病科疾病预防与保健
01
脑病科概述
脑病科的定义
01
脑病科是专门研究脑部疾病的学 科,涵盖了各种与脑相关的疾病 ,如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变性 疾病、脑肿瘤等。
02
脑病科医生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 和技能,能够针对脑部疾病进行 诊断、治疗和预防。
详细描述肌张力障碍的病因、发病机 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
03
脑病科诊疗技术
影像学检查
总结词
无创、可视化、精准
详细描述
影像学检查是脑病科常用的诊疗技术之一,包括X线、CT、MRI等。这些检查方 法可以对脑部进行无创、可视化的观察,帮助医生精准地诊断脑部疾病,如脑 肿瘤、脑出血、脑梗塞等。
电生理检查
总结词
生理性、功能性、无创性
详细描述
电生理检查是通过测量和记录生物电活动的检查方法,具有生理性、功能性、无 创性等特点。在脑病科,电生理检查主要用于诊断癫痫、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 以及评估脑功能状态。
实验室检查
总结词
简便、快速、准确
详细描述
实验室检查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进行生化、免疫等方面的检测,以帮助诊断脑部疾病。实 验室检查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是脑病科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头颅CT常见疾病ppt课件

头颅CT常见疾病ppt课件

脑组织造成缺血、坏死和水肿有关;脑水肿一般在出血后3~7日达高
峰。
4.有占位效应,其程度与脑水肿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在出血后3~7日
最明显,16日左右占位效应开始减轻,大的血肿占位效应可维持4周
左右。一般占位效应达高峰后(3~7日),不再随着病程延长而加剧。
鉴别诊断
脑肿瘤并发出血:高密度影旁常有软组织肿块,占位效应明显
42
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由外伤引起,创伤致软脑膜血管破裂,出血与脑脊
液混合,积聚于蛛网膜下腔;常合并脑挫裂伤。 CT表现:近外伤处脑沟、脑池密度增高,出血点在外伤 处,出血量有外伤情况决定,一般单侧出血,少数可双 侧。
出血范围不大, 多数单侧出现, 一般出现在外伤 处。
完整版课件
34脑出血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外伤混合性出血外伤出血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血管畸形脑出血动脉瘤破裂脑出血特殊性脑出血非外伤出血35非外伤性脑出血非外伤性脑出血概念又称为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病变引起的脑血管坏死破裂而引起的出血
头颅CT常见疾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分院 放射科 罗 希
CT对于有部分血栓形成的巨大动脉瘤,及动脉瘤壁上有钙化斑块
者显示较容易,可见略高于脑组织的圆形或椭圆形不均匀的结节
影,有或无断续不齐的壳状钙化。其中心部分为低密度,代表该
动脉瘤腔。增强后原有的稍高密度影仍然不变,但中心的低密度
区增强明显,表现为不同密度的同心圆样征象,称为“靶标”征。
CT增强扫描对显示同时存在的脑内血肿、脑梗死、脑水肿及脑积
完整版课件
3
头颅CT解剖
颅盖骨分高密度的外板和 内板、较低密度的板障。
颅底骨因部位而表现不同。 颅缝有解剖分布,斜行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Ⅲ级星形细胞 瘤
左侧颞顶叶混杂密 度灶,其内见片 条状高密度灶, 中央见低密度灶, 边缘大部强化, 周围见地密度水 肿带,左侧脑室 受压闭塞,中线 结构右移。
• 平扫:左额顶部圆形低密度影,其外后方可见一圆形高密度结

节,左侧脑室受压,中线右移。
• +C:瘤结节均匀强化,周围无明显水肿(Ⅱ级星形细胞瘤)
②10%-15%可见 斑点状钙化,有较 小的囊变区和坏死 区,但大片出血者 少见。
③增强扫描肿瘤 呈均匀一致的中等 至明显强化。
④第四脑室前移 可呈弧线形变扁。
⑤80%-90%伴幕 上脑室明显扩大。
• 髓母细胞瘤 • CT平扫(左图)示小脑蚓部圆形高、低混合密度病灶,边界尚清,周围伴轻
度水肿。第四脑室闭塞。
• 右额骨内板下,
左额骨内板下, 右顶骨内板下, 左顶骨内板下 分别见等密度 梭形病灶,其 内缘边缘清楚, 双侧前额角受 压,后移。
多发转移瘤. 白质水肿.
增强扫描是必需的.
1
22
多 发 性 转 移 瘤
3
4
肿瘤钙化.
脑膜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
畸胎瘤.
脑膜瘤.
松果体畸胎瘤.
脑室少突胶质细胞瘤.
脑肿瘤
左颞顶有大片低密度水肿带,累及灰白质 增强扫描于顶枕部有片状或结节状强化灶脑 室受压变形且移位。中线结构右移.
Ⅰ级星形细胞瘤 CT表现:脑内低密度影,边清, 邻近脑室及中线轻度受压、移位。 +C: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紧 密,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 Ⅰ级星形细胞瘤
• 平扫:右额颞圆形低密度、边缘清楚、密度均匀。 • +C:无强化,中线清度左移。
+C:不均匀强化 多见小儿及青少年,70%来自四脑室,可种植转移,常位于脑室周围及脑实质内,实性或囊性。
CT表现:菜花状等或混杂密度,可有钙化,可发生脑积水,室管膜下转移时可见局灶性密度增高 块影。
• 室管膜瘤: • 右侧脑室三角区肿块,T1加权呈略低信号中间
见低信号的坏死区,T2加权病变呈高信号。
增强—呈明显均一强化,边界更清楚、锐利(灯泡效应)
脑 转 移 瘤
脑转移瘤 C T表现: 多发为大小不一类圆形的等或低密度,也可高密度;大灶中心
可有囊变区,,瘤内可见出血的高密度液平;瘤周严重水肿与瘤体 不呈比例;多发结节型多呈均一强化,较大瘤体可呈环状强化
垂体瘤 C T表现:
鞍内密度增高,蝶鞍扩大、鞍背变薄、骨质破坏;穿过鞍 隔后可见鞍上池类圆形略高密度肿块,可囊变,边界清楚,鞍 上池变形;向下生长者可突入蝶鞍,见软组织影;突入三脑室 前部可造成脑积水;急性出血呈高密度,少数可钙化;呈明显 均匀强化
• T1WI:左颞叶囊性占位性病变,均匀低信号。
• T2WI:高信号,周围清度水肿。(Ⅱ级星形细
胞瘤)
• 平扫:右颞叶等低混杂密度,边界欠清晰。
• +C:花圈状强化,周围中度水肿。(Ⅲ级星形
细胞瘤)
• Ⅳ级星形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右侧额叶与顶叶交 界处类圆形低密 度影,其内有不 规则钙化。
多见成人,半数位 于额叶,膨胀性 生长为主,钙化 发生率高。
CT表现:高密度混 杂肿块、边清、 囊变区呈低密度; 钙化常见;水肿、 占位效应清;不 典型病例皮质内 低密度。+C: 不或轻、中度强 化。
少突胶质细胞瘤(前例患者) T1WI:大部分低信号。 T2WI:大部分高信号,钙化部分为低信号。 钙化在T1、T2均为低信号。
室管膜瘤:四脑室内等低混杂密度,四脑室受压,向左前移位。
脑脓肿
左 侧 额 叶 大 脑 镰 旁 脑 膜 瘤
脑膜瘤CT表现:
平扫—均一略高或等密度肿块(细胞水分少和沙粒瘤样钙化),极少数因含大量脂质 呈低密度;常有点、星状、不规则或全部钙化;病灶呈圆形、卵圆形、分叶状;边界清楚 光滑,以广基与内板或硬膜相连;脑室内者多位于三角区,长轴与脑室一致;肿瘤多较大, 占位明显但水肿较轻;压迫脑静脉也可产生明显水肿;可引起内板骨增生和(或)骨破坏; 可出现头皮软组织肿块。偶可多发。
肿瘤出血.
转移瘤. 恶性星形细胞瘤. 垂体腺瘤(垂体卒中).
可以引起类似中风的临床表现. 可以引起更加明显的占位效应.
少突胶质细胞瘤伴肿瘤出血. 血肿周围白质水肿.
• 菜花状、其内不规
则坏死区、环状不
均匀明显强化、可 见璧结节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右侧额叶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其内常可见钙化).
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
--C +C
室管膜瘤
可有钙化,实性或囊性,不均匀强化.
• +C
室管膜瘤
• CT平扫。
胶质瘤Ⅱ级
右小脑胶质瘤 伴阻塞性脑 积水
• CT平扫。
-C
-C
+C
左侧侧脑室前角室管膜瘤,并左侧侧脑室种植转移。
1.CT表现: ①平扫示颅后窝
中线有一圆形或类 圆形的高密度肿块, 边缘较清楚,病灶 周围环绕有低密度 水肿带。
左侧额叶大脑 镰旁脑膜瘤, 伴大脑镰下疝。
• 左侧额叶大脑镰旁略高密度块影,边缘呈
分叶状,内可见低密度小片区,左侧脑室 受压闭塞,中线结构右移。灶周见大片状 低密度水肿带,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 中央低密度区无强化。大脑镰增强强化且 增厚,其余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灶。
左侧额叶大脑镰 旁脑膜瘤,伴大 脑镰下疝。
• 增强后(右图)示实质部分明显强化,低密度区物强化
• 髓母细胞瘤 • MR示小脑蚓部类圆形病灶,横断面T1加权(左图)为略低信号,T2加权(右图)
为略高信号,中间伴不规则形囊变,周围水肿轻微。
• 髓母细胞瘤(同前病人) • 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边缘清晰。第四脑室明显受压变形,幕上梗阻性脑积
水。
松果体区组织细胞瘤.
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
脑 脓 肿
脑囊虫病
CT: 存活期:脑内多发 小圆形低密度影, 其内见小点状高密 度头节。 钙化期:脑内有多 发性大小基本一致 的点状致密影。
脑 囊 虫 病
存活期: 脑内多发小圆形 低密度影,其内 见小点状高密度 头节。
脑囊虫病
钙化期:脑内有多发 性大小基本一致的 点状致密影
脑型血吸虫
-CT:左颞叶大片低密度区,其中示等密度结节灶
+CT:平扫所见结节灶呈明显结节状强化,灶周大片指套样水 肿区。
脑型血吸虫
术后18天复查CT显示:左顶叶病灶区呈混杂密度改变。灶周示 大片低密水肿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