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习惯的养成》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1.开卷表达。
亲爱的同学们,小学生活已经在与你挥手作别。
今天,是你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场考试。
当你拿到这份试卷的时候,请你用一句诗或一句名言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吧!2.读文写词。
ㅤㅤzhá yǎn间,已近毕业。
五月fèi téng的龙舟赛,六月làng màn的歌咏会还在pái huái,未曾chè dǐ nuó yí,让我jīng huáng的考试来临了。
静下心,拿起笔,接受这yán jùn的考验与挑战吧。
相信没有chì luǒ luǒ的打击与嘲讽。
3.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中的载与记载一词中的载读音相同。
(2)赵孟頫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3)“你打的结一点都不结实”和“他有着结实的身板”中的“结实”意思不一样。
(4)成语大都有丰富的内涵,下面的成语都是用兵之法。
围魏救赵暗渡陈仓釜底抽薪金蝉脱壳(5)“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杭有善卖果者”“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三句中的“善”的意思是一样的。
(6)“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读这句话时,要带着忧伤、悔恨的情感去读。
4.用“传”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
疾病知识信息文明5.综合改错。
(使用修改符号)ㅤㅤ体操运动员丘索金娜的儿子阿廖沙被诊断患上白血病。
支付儿子昂贵的医药费,她毅然绝然地选择复出,并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争取赢得奖金的机会。
这位本来专功跳马项目的选手,从26岁起努力使自己变成了全能型运动员。
6.词句运用。
ㅤㅤ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写一写:这是一张让我难忘的照片,从这张照片中,我看到了,看到了,还看到了。
7.课文传真。
ㅤㅤ课文中有“情”:“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复习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

小学语文六年级小升初复习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书写展示(要求:正确美观、行款整齐)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淮南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犬.牙(quǎn)凹.陷(āo)机杼.(zhòu)初旬.(xún)B.蝈.蝈(ɡuō)和.面(huó)关押.(yā)默书簿.(bù)C.缰.绳(jiānɡ)叛.乱(pàn)琼.结(qiónɡ)唾.沫(tuò)D.榛.子(zhēn)木屐.(jī)蕲.水(qí)学弈.(yì)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飞弛衣裳天奈之音余音绕粱B.爆布纯熟轻歌慢舞画龙点晴C.伶俐萍藻粉末登场字正腔园D.批阅袖筒曲终人散有板有眼下列句子与修辞手法对应错误的一组是()A.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者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英雄,才有了我们幸福的今天。
(比喻)B.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拟人)C.老师听了生气地说:“你怎么能够这样来糊弄老师呢?”(反问)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排比)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试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我晕”、“我倒”、“酷说了”、“帅呆了”等词语能否住考试作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B.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吿、早隔离,及时治疗患者,这样就诃以避免群众乱投医、乱服药。
C.我国有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尽一功力量解决免除农村小学、初中的学杂费。
下列关于破折号的作用,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卖——扇子啦!”(声音的延长)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陇南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看拼音,写词语。
yán liào shuì jiào xiāo huàtòng kǔjú huāwéi qún jìn tóu yǎn lèi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挑.促织(tiāo)背.诵(bèi)B.明晃.晃(huǎnɡ)放假.(jià)C.一骨.碌(ɡū)挣.脱(zhēnɡ)D.压.根儿(yā)卷.尺(juǎn)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觉得很难。
”小狗对小公鸡说道。
B.“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C.小狗真高兴,心想:我终于会叫了,现在别人再也不能取笑我了。
D.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4.结合语境,写出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1)我忐忑不安....地等待着考试结果。
(2)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5.按要求写词语。
(1)含有身体部位名称的四字词语:(2)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6.句子训练(1)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胡萝卜先生近视。
胡萝卜先生没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蜘蛛织了一张网。
(把句子写具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笔盒里放了很多文具,有铅笔、橡皮、尺子、眼镜和转笔刀。
新部编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含答案

新部编中考语文修改病句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改病句1.综合性学习活动。
(1)阅读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018年5月30日,鹦哥大桥完成最后一段35米引桥现浇箱梁作业,标志着“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进入最后的桥面铺装和防护栏施工阶段,预计6月底建成通车。
“鹦哥溜索”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龙潭镇沿江村交界的金沙江上,距江面约260米,长约470米,有“亚洲第一高溜”之称。
2015年11月,鹦哥大桥列为国家“索改桥”工程开工建设。
新建的“鹦哥溜索改桥”主桥与江面的垂直距离约200米,大桥全长385.5米,宽9米。
目前,从茂租镇至鹦哥村的公路已建成,从白鹤滩水电站永久性大桥至鹦哥村的公路正在建设中,待鹦哥大桥正式通车后,村民不用再溜索出行,这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
(2)小明要把上面的新闻介绍给同学,又搜集了些材料,整理时产生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云南昭通巧家县茂租镇鹦哥村地处乌蒙山区,对面是大凉山,山下是金沙江。
【甲】由于过去不通公路,使村民出行得沿着悬崖走到山下,坐船渡过金沙江,再从江底爬到对岸公路上。
1998年,村里几户人家合伙修建了溜索,它除了独特的设计外,所处的高度达到了260米,宽470米,不仅是金沙江上最高的溜索,也是亚洲最高溜索,开始主要依靠人力推,后来村里通了电,溜索用上了电动机。
因经济发展不上去,这里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
【乙】如今,村里只剩下不足400多人,大都为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孩子。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缺少主语的问题,修改意见是: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修改意见是:________。
(3)小亮和爸爸看到这则新闻后,分别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上联:溜索细钢绳彰拼搏力下联:________上联:路通村寨产业兴下联:________【答案】(1)“鹦哥溜索改桥”主体工程完工(2)删去“由于”或“使”;删去“多”(3)改桥宽车道通致富路;桥连两岸福气旺【解析】【分析】(1)本则新闻可拟题为:“鹦哥溜索改桥”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部编版六语下第五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名师解析连载五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各类阅读真题名师解析连载(五)(含名著片段、说明文、古诗、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前言阅读是小学阶段语文素养养成的关键,各种类型的考试中阅读所占的分量最大,失分也最多。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
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重点培养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新教材更注重语文实践活动,考查内容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
考查题型主要是“非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除了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解题方法、梳理解题思路,并对照答案对失分点进行反思,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最佳方法。
所以,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应乡多做有价值的阅读题(说明文、名著、非连续文本、古诗、小古文等),并学会通过做阅读题来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属于阅读习惯的养成期,这一阶段的阅读习惯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在给学生选择阅读资料时慎之又慎。
本系列连载将陆续选取全国知名小学的期中、期末测试题和各种能力竞赛题中的阅读真题进行解析。
这些阅读真题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在文章难易程度和题目设置上更符合年级训练要求,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有效资料。
学生如果能长期坚持做阅读真题,定能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培养良好的时间控制能力,以及对阅读试题类型更好的把控能力。
学生要检验自身学习的效果,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只有“到真题中去”,因为真题经过了一线教学的检验,学生可以通过做真题检验、改正、巩固、提高所学,通过真题来纠错提高。
通过做阅读真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年级训练的目标,于无形中超越自己,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
真诚地希望我们这套阅读真题系列连载能为同学们阅读能力的提升发挥它应有的价一.本讲专题: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一)能力的真谛①能力,就是做事的本事。
什么样的人最有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善于思考的人最有能力。
②为什么相似的工作条件,相当的智力状况,有的人能出类拔萃,创出骄人的业绩,有的人则工作平平,见不到特色和浪花?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本职工作干好,只不过有人还没有真正把握能力的真谛,而优秀者已经在思考的小路上踏出了闪光的足迹。
安徽省黄山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黄山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学会倾听(共6分)认真听,回答问题1.从年秋季开始,黄山市各学校实施了“悦读黄山·书香徽州”的阅读行动。
2.阅读是人类、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涵养浩然之气。
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
3.“读书好,,读好书”是(谁)说的。
二、基础知识大闯关(共36分)4.看拼音,写词语,拉开读书节序幕。
读书节jí jiānɡ到来,每天下课,学校的图书馆jù jí了很多的“小书虫”。
不需要老师维持zhì xù,他们shǐ zhōnɡ保持着安静。
因为阅读可以带领他们穿梭于时空的suì dào,去感受小猫的táo qì,去欣赏月色的ménɡ lónɡ ,去见证英雄们jīnɡ tiān dònɡ dì的事迹……5.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含有“发”字的词语。
(1)中国航天事业的呈现出勃勃生机。
(2)科学家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3)蜘蛛扑向苍蝇时,突然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4)相信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会出纳米机器人,让癌症不再可怕。
6.下列成语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无关的一项是()A.凿壁偷光B.三顾茅庐C.程门立雪D.铁杵成针7.下面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就是一只“变色龙...”,一会儿和蔼可亲,一会儿张牙舞爪。
B.弟弟就是个“闷葫芦...”,半天也不说一句话。
C.你是“旱鸭子...”,不要去危险的水域游泳。
D.班长很有能力,是“纸老虎...”,我们都佩服他。
8.句子练习。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难道不能让我们受益终身吗?(改为陈述句)(2)体会例句中冒号的用法,照样子写一写给出的情景。
例: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小丽是我们班的“小书虫”:课本知识掌握9.这学期有的课文很长,而且是分成几个部分写的。
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练:文言文翻译--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练:文言文翻译人教版高三总复习专题02文言文阅读【考纲解读】1.考查的能力层级为理解分析,侧重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传统文化的涵泳和积淀。
2.考查的内容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的主要考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断句、文言翻译(句式、通假、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多种文言现象均有涉猎)、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归纳概括。
3.考查形式及体例:从体裁来看,以史传文为主,大多撷取自“二十四史”,具体以人物传记为主。
通过人物事迹的描述,逐渐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偶尔穿插一两句作者的观点。
从题材上看,涉及忠君爱国、驰骋疆场、秉公办事、为官清廉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汉唐、宋元明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近几年全国试卷多是三个客观题加一个主观题(文言翻译);部分地区如北京卷、江苏卷等,可能有人物事迹的归纳、事物成败的原因归纳等主观题。
4.真题举隅:2016年选用了《宋史.曾公亮传》《明史.陈登云传》《明史.傅理传》;2017年选用了《宋书.谢弘微传》;《后汉书.赵悫传》《宋史.许将传》,2018年选用了《晋书.鲁芝传》《后汉书.王涣列传》《宋史.范纯礼传》等。
5.应对策略:课内夯实基础,课外多做演练。
熟记古文名篇,达到烂熟于心的地步,才能学以致用。
【文言漫话】1.文言文是相对于20世纪初叶肇始的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白话文”而言的。
文言文,用词典雅,语句精粹,或抑扬顿挫,音韵朗朗,如诗如歌;或汪洋恣肆,纵横捭阖,说理见长。
流连于子曰诗云中,徜徉于“苏海韩潮”的美文中,获得的是心智的开启和审美的愉悦。
2.多数学生从初中开始接触文言文,到参加高考,至少也是六年的历练,但是晨读晚练、记背讲练,费了好多工夫就是不怎见效果。
文言文的学习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阵痛,网上流行的话语,中学生有三怕,一篇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或许有些夸张,但文言文教学的事半功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高考文言文还算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范畴,非常符合“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特点。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_4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看知识点最新版(二)1、填空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____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参考答案: 学校系统本题解释:【答案】学校系统2、判断题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作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_____参考答案: 正确本题解释: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题干的表述内容出自《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意志品质的是_____A : 自觉性B : 自制性C : 果断性D : 复杂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
4、单选题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A : 杜威B : 陶行知C : 布鲁纳D : 柏拉图.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5、单选题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_____A : 杜威B : 布卢姆C : 布鲁纳D : 赞科夫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创始人。
他认为应该将学科结构作为课程的中心,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
6、单选题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 12~18 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_____。
A : 勤奋感对自卑感B : 主动感对内疚感C :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 : 自主感对羞耻感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l2— 18 岁属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7、判断题某小学生上早操时被同学推倒摔伤,学校不用负责任。
_____参考答案: 错误本题解释:【答案】N。
解析:该事故应该由学校承担相应的责任。
8、单选题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教育家是_____A : 赞科夫B : 巴班斯基C : 布鲁纳D : 凯洛夫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好习惯的养成
胡适
①良好习惯的养成,即普通所谓的人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
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告诉我们说:人品性格是习惯的养成,好的品格是好的习惯养成。
中学阶段是定型的阶段,中学生时期与其注重治学的方法,毋宁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
个人的坏习惯在中学还可纠正,假使在中学里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人的前途便差不多算完了,在大学里可能不会是个好学生,在社会里可能不会是个有用的人才。
②我们的国家以前专注重文字教育,读书人的指甲蓄得很长,手脸都是白白的,行动是文绉绉的,读书可以从“学而时习之”背诵起,写文章摇摇摆摆地会写出许多好听的词句来,可是他们不能动手,也不能动脚,连桌凳有一点坏了,也不能拿起斧头钉子来修理。
这种只能背书写文章的读书人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动手动脚的习惯。
③良好的习惯怎样养成呢?我在台湾大学讲《治学方法》时,讲到一个故事:宋时有一新进士请教老前辈做官的秘诀,老前辈告诉他四个字:勤谨和缓。
这四个字,大家称为做官的秘诀,我把它看作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秘诀。
④勤,就是不偷懒,不走捷径,要切切实实,辛辛苦苦地去做。
要用眼睛的用眼睛,用手的用手,用脚的用脚。
先生叫你找材料,你就到应该到的地方去找;叫你找标本,你就到田野,到树林里去找。
无论在实验室里,在自然界里,都不要偷懒,一点一滴地去做。
⑤谨,就是谨慎,不粗心,不苟且。
写汉字,一点、一横也不放过;写外国字,“i”的点、“t”的横,也一样不放过;做数学,一个圈、一个小数点都不苟且。
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情,做小事关系天下的大事,做学问关系成败,所以细心谨慎,是必须养成的习惯。
⑥和,就是不要发脾气,不要武断,要虚心,要和和平平。
什么叫做虚心?脑筋不存成见,不以成见来观察事,不以成见来对待人。
就做学问来说,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做化学、数学、历史、地理,并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
无论对事、对人、对物、对问题、对真理,完全是虚心的,这叫做和。
⑦缓,这个字很重要,“缓”的意思是不要忙,不轻易下结论。
如果没有缓的习惯,前面三个字就不容易做到。
譬如找证据,这是很难的工作,不花时间,就不能做到“勤”的工夫;忙于完成,证据不够,不管它了,这样就不能做到“谨”的工夫;匆匆忙忙地去做,当然不能做到“和”的工夫。
所以证据不够,应当悬而不断,就是姑且先挂在那里,悬而不断,并不是叫你搁下就不管,是要你勤,要你谨,要你和。
缓,就是南方人说的“凉凉去吧”,缓的意思,是要等着找到了充分的证据,然后根据事实来下判断。
无论作学问、作事、作官,都是一样的。
达尔文写生物进化论,费了三十年的工夫,他到四海去搜集标本,做研究,并与朋友们反复讨论。
朋友们都劝他发表,他仍然不肯。
后来英国皇家学会收到另一位科学家华莱士的论文,其结论与达尔文的一样,朋友们才逼着达尔文把研
究的结论公布,并提出与朋友们讨论的信件,来证明他早已获得结论,于是皇家学会才决定同华莱士的论文同时发表。
达尔文这种持重的态度,不是缺点,是美德,这也是科学史上勤谨和缓的实例。
值得我们去想想,值得把他作为榜样,尤其青年学生们要在中学里便养成这种习惯。
有了这种好习惯,无论是做人、做事、做学问,将来不怕没有成就。
(1)从全文看,围绕“在中学生里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个观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谈良好习惯的养成时,第②段提到“专注重文字教育”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⑦段中的画线句子“有了这种好习惯,无论是做人、做事、做学问,将来不怕没有成就”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认为“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
请联系上下文,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
【链接材料】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
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语文的目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方面论述“以前的读书人没有养成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论述“良好的习惯要从勤谨和缓四方面来培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的能力。
第①段提出观点,②~⑦段从两个方面论证观点。
只要把②~⑦段分成两个部分,概括其主要内容即可。
第②段论述以前的读书人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第③段“良好的习惯怎样养成呢?”④~⑦段分别从“勤、谨、和、缓”四个方面阐述。
(2)举例论证。
通过列举我国以前读书人只能背书写文章而没有养成动手动脚的习惯的
事例,从反面论述了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
本文论述的是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这里举的是我国以前的读书人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养成的事例,属于反面事例,所以是从反面论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不能删去。
这句话通过阐述好习惯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作用,再次论述了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发人深省,令人回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尾句作用的能力。
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加以分析,结构上总结全文,内容上强调了良好习惯对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主旨,留给读者思考、回味。
(4)[示例]我们只有心平气和地学语文,才能沉静下来,阅读经典,感悟、品味、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文素养,为做人、做事、做学问打下良好的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感悟文章观点的能力,属于发散性思维题目。
首先要分析“心平气和学语文”的作用,然后围绕本文观点“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中学生的意义来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