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章(精)

合集下载

结构设计原理

结构设计原理

结构设计原理1设计资料某多层⼯业⼚房的建筑平⾯如图1所⽰,拟采⽤现浇砼单向板肋梁楼盖。

设计使⽤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级,环境类别为⼀类。

楼⾯做法:35mm⽔泥砂浆⾯层及磨⽯⼦地⾯,钢筋混凝⼟现浇板,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L1*L2=6000*6600。

楼⾯荷载:均匀可变荷载标准值q k=6KN/m2,准永久值f系数ψq=0.8。

材料:砼强度等级C25,梁内受⼒纵筋为HRB335,其他为HPB235级钢筋。

试对板、次梁和主梁进⾏设计。

图1楼盖建筑平⾯2 结构布置主梁延横向布置,跨度为6.6m;次梁延纵向布置,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短边⽅向跨度为6.6m/3=2.2m,长边与短边⽅向的跨度⽐为3,故按单向板设计。

楼盖的结构平⾯布置图见附图1所⽰。

按⾼跨⽐条件,板厚h≧2200mm/40=55mm,对⼯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70mm,考虑到楼⾯可边荷载⽐较⼤,取板厚h=80mm。

次梁截⾯⾼度应满⾜h=l/18~l/12=6000mm/18~6000mm/12=367~550mm,取h=500mm;截⾯宽度系数取b==200mm。

主梁的截⾯⾼度应满⾜h=l/15~l/10=6600m/15-6600mm/10= 440~690mm,取h=650mm;截⾯宽度系数取b=300mm。

3 板的设计3.1 板荷载计算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1.2;因楼⾯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于4.0KN/m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于是板的荷载基本组合值:3.2 板计算简图次梁截⾯为200mm*5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不⼩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承长度为120mm。

承载⼒按内⼒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l01=l n1+h/2=2200mm-200mm/2-120mm+80mm/2=2020mm<1.025l n1=2030 mm,取l01=2020mm,中间跨l02=2200mm-200mm=2000mm因跨度相差⼩于10%。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卷首语1、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

6、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或高度划分。

7、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

8、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1)、建筑是什么?——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b、活动场地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c、停车场所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章混凝土习题及答案

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章混凝土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一、填空题1、结构的、、、统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2、当结构出现或或或状态时即认为其超过了承载力极限状态。

3、当结构出现或或或状态时即认为其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4、结构的可靠度是结构在、、完成的概率。

5、可靠指标 = ,安全等级为二级的构件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时的目标可靠指标分别是和。

6、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分为和两类。

7、我国规定的设计基准期是年。

8、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规定条件是、、。

9、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是指。

10、工程设计时,一般先按极限状态设计结构构件,再按极限状态验算。

二、判断题1、结构的可靠度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值。

2、偶然作用发生的概率很小,持续的时间很短,但一旦发生,其量值可能很大。

3、钢筋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为%。

HPB235级钢筋设计强度210N/mm2,意味着尚有%的钢筋强度低于210N/mm2。

4、可变荷载准永久值: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长期效应组合设计时采用的可变荷载代表值。

5、结构设计的基准期一般为50年。

即在50年内,结构是可靠的,超过50年结构就失效。

6、构件只要在正常使用中变形及裂缝不超过《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承载力计算就没问题。

7、某结构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问题。

8、请判别以下两种说法的正误:(1)永久作用是一种固定作用;(2)固定作用是一种永久作用。

9、计算构件承载力时,荷载应取设计值。

10、结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后,其可靠性减小。

11、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与承载力极限状态相比,失效概率要小一些。

12、没有绝对安全的结构,因为抗力和荷载效应都是随机的。

13、实用设计表达式中的结构重要性系数,在安全等级为二级时,取00.9γ=。

14、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验算中,荷载采用标准值。

15、钢筋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少于95%的保证率。

16、结构设计的目的不仅要保证结构的可靠性,也要保证结构的经济性。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重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重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序言1.公共建筑:人们进展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环境和场所。

2.公共建筑的分类: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

3.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文教,办公,商业,体育,交通,邮电,展览,演出,纪念建筑。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公共建筑及总体环境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使之构成一个整体统一而又和谐完整的空间。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考虑两方面问题:内在因素: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以及美观问题外在因素: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3.室外环境空间的组成局部:1〕建筑群体2〕广场道路3〕绿化设施4〕雕塑壁画5〕建筑小品6〕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4.环境布局的最终目的: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面的要求以及精神方面的要求5.室外环境的空间及场所:1〕集散广场2〕活动场所3〕停车场所6.总体环境布局的空间及环境的关系:空间是主要的,环境应及空间相结合,其最终目的通过考虑自然环境及人工环境的组合做到两者相互依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满足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及精神方面的需要。

7.公共建筑出入口及区间道路设置举例并说明其处理手法: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及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拟方便的联系;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及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及附近的干道有比拟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展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8.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利用环境:考虑建筑本身的根底上,运用周围自然环境景观的特点,使室外环境空间有机的联系。

例:北京和平宾馆,日本长岗音乐剧场。

改造环境:保存有利因素的根底上,着力改造原有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以适应环境设计的需求。

创造环境:为了表现一定的设计意图,人为的创造建筑周围的空间环境,使室外空间环境臻于完美。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更多相关下载:/《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第一节概述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一、家庭成员构成1、户人口规模2、户代际数3、家庭人口结构:单身户、夫妻户、核心户、主干户、联合户及其他户核心户: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主干户:一对夫妻和其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联合户:一对夫妻和其多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二、套型与家庭生活模式1、家务型2、修养型3、交际型4、家庭职业型5、文化型四、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1、人与居住环境2、居住环境心理需求2.1 安全感与心理健康2.2 私密性与开放性2.3 自主性与灵活性2.4 意境与趣味2.5 自然回归性第二节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一、居住空间1、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2、房间平面尺寸和家具布置3、门窗设置与家具布置4、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4.1 一般混合结构住宅中,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三、套型居住环境与心理3、交通及其他辅助空间3.4 其他设施3.4.2 垃圾处理:目前比较倾向于不设垃圾井,而由各户袋装垃圾集中于住宅楼外的垃圾收集点,再转送垃圾站处理。

中高层及高层住宅不设垃圾井道时,每层应设置封闭的垃圾收集空间。

第三节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三、套型空间的组织1.1 餐室厨房型(DK型)1.1.1 DK型: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个空间。

1.1.2 D·K型:就餐空间与厨房适当隔离。

2.1 小方厅型(B·D型):用餐空间与睡眠空间分离,而起居等活动仍与睡眠合用同一空间。

小方厅同时兼作就餐和家务空间活动。

3.1 起居型(LBD型):起居空间独立出来,并以起居室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

炊事与就餐合用同一个空间。

3.1.1 L·BD型:起居与睡眠分离。

3.1.2 L·B·D型:起居、用餐、睡眠均分离出来。

《设计原理》复习考试资料

《设计原理》复习考试资料
2)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建筑,是影响人类物质文明的重要设计活动,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欧洲
3.现代设计的一般涵义和核心内容〔多项选择、简答〕★★★
D一般含义:指的是把一种方案、设想、规划、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2)核心内容:
①方案,构思的形成
②视觉传达方法,即把方案、设想、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视觉的方法传达出来
①气韵,生动是也
②骨法,用笔是也
③应物,象形是也
@随类,附彩是也
⑤经营,位置是也
⑥传移,摹写是也
5)唐代张彦远在其名著(历代名画记)中指出来“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将「雪,上升为绘画技术范瞎的中心
2.现代设计的产生和开展〔单项选择、论述〕

D现代设计产生的原因
①现代意义上的设计,发端于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
3)叙事性设计思维:指设计的创作重点不在于有用,而在于表达和宣传。该思维类型是一种表达故事思维,倾向于以故事或主题表达的方法来思考设计创作
31.设计方法〔名词
D从总体上划分:
解释、单项选择、多
①功能论方法
项选择〕★★
②艺术论方法:形态是造型设计中的第一要素
③系统论方法:
系统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有机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一种有序性整体
34.设计过程〔名单项选择、多项选择、简答〕★★
D界定」将各种可能性缩减为几点要求
2)创1厄-此阶段想象力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3)分机_此阶段将想象带回符合逻辑的现实世界
4)制但_决定设计作品的最终特征
5)反登_对作品进行评价
6)整合:使一件设计作品成为具有其时代性和设计师独特表达性的过程,使作品成为一个完整的、有规则的、有用性的实体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精选全文完整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复习纲要精选全文完整版

公建原理第二版卷首语1.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环境和场所2.建筑分类主要类型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3.公建的设计工作涉及总体规划布局、环境背景特色、功能关系分析、体形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择、造型艺术创作。

4.公共建筑的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1.公共建筑与总体环境(室内外的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P2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惨途,相互补充。

使之构成一个整体统一而又和谐完整的空间体系。

2.室外空间环境的主要组成:P2⑴群体建筑⑵广场道路⑶绿化设施⑷雕塑壁画⑸建筑小品⑹灯光造型的艺术效果。

3.因公建使用性质不同,室外环境空间与场所分为:P4⑴开场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⑵活动场所⑶停车场所⑷服务性的院落4停车场所位置要求:P7⑴尽量设在方便易找的部位,如整体建筑的一侧或另一侧,以不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为原则。

⑵利用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的方式,以节约场地用地。

5.处理室外环境空间组合,出入口及区段道路的设置问题P8⑴一般公共建筑总平面的出入口应安排在所临的干道上,并与主体建筑出入口有比较方便的联系;⑵有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并不与干道相临,这时要考虑出入口与附近的干道有比较方便的联系,给人流活动创造通畅的条件;⑶一些公共建筑所处的地段,面临几个方面的干道,这就需要对人流的主要来向进行分析,把地段的出入口放在人流较多的部位上,而其他方向应根据需要设置次要的出入口。

6.出入口的形式:P8可以处理成开敞的,也可以处理成封闭的,具体视建筑的性质和风格而定。

7.出入口,区段道路的处理手法:P9在室外环境空间布局中,依据建筑组合、绿化布置、庭院处理等方面的设计意图,需要考虑一定的内部道路,其布置系统应使室外诸多空间之间有机地联系,达到脉络分明、景观有序的完美效果8.公建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包括:P10⑴利用环境⑵改造环境⑶创造环境.9.公建群体空间组合包括两个方面P16⑴某些类型的公建在特定的条件下(如地形特点、建筑性质等),需要采用比较分散的布局,因而产生群体空间组合⑵以共建群组成各种形式的组团或中心,以城市中的市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娱乐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居住区中心等,也必然产生室外空间组合的类型。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2章2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2章2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第二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第二节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使用程序 功能关系图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的一般原则 功能分区的分区方式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1.建筑物内部使用程序
建筑的平面布局要与使用程序相适应,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两个注意要点: 1、功能关系图仅仅是一个帮助我们进行方案设 计的分析图,而不能简单地就把它看作是这个 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2、使用程序——功能序列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内 部空间的组织程序。 建筑师在设计中不仅要按照使用程序——功 能序列来组织功能布局,而且要根据使用程序 来精心安排空间程序——审美序列,使人们在 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一种空间的美感,从而使功 能序列和审美序列有机结合,彼此连贯一致。
b.集中水平分区 将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要求不同的各部分用房集中 布置在同一幢建筑的不同的平面区域,各 组取水平方向的联系或分隔.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c.垂直分区 将功能要求不同的各部分用房集中布置 于同一幢建筑的不同层上,以垂直方向进行 联系或分隔。
售票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学专业二年级下
2、功能关系图(功能泡泡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