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艺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3-电镀铬层技术条件

3-电镀铬层技术条件

ICSQ/EQY电镀铬层技术条件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首次制定了《电镀锌层技术条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EQY-3-95《电镀层及化学处理层》第8.4节“镀铬层”停止执行。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工艺材料标准化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技术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工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其勋。

电镀铬层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铁基体材料上,在水溶性电解液中,用电解的方法获得的铬层。

本标准涉及的电镀铬层限定为耐磨用途的镀层,俗称“硬铬”。

本标准不涉及装饰性电镀中的铬层。

本标准适用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开发部门设计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汽车所使用的零部件及总成电镀铬层的质量控制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956—85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GB5270—85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5934—8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硬度测试方法显微硬度法GB6462—86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11379—89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3术语3.1工作面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镀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图纸上指定镀铬的区域可以理解为工作面。

3.2厚度镀层厚度是指在工件的工作面上,凡是能与直径为20mm的球体相接触的部位上的镀层厚度的最小值。

4镀覆层的表示方法4.1通用镀覆表示方法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厚度·镀覆层特征·后处理对于电镀铬可以是: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厚度·后处理4.2后处理表示法AO表示松孔处理;Q表示除氢处理(允许在图纸上用文字说明替代符号Q)。

电镀行业标准目录

电镀行业标准目录

电镀行业标准目录标准编号标准名称GB/T 9800-1988 电镀锌和电镀镉层的铬酸盐转化膜GB/T 12333-19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GB/T 13322-1991 金属覆盖层低氢脆镉钛电镀层QB/T 1146-1991 机械中文打字机电镀件技术要求和实验方法GB/T 13346-1992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镉电镀层GB/T 13744-1992 磁性和非磁性基体上镍电镀层厚度的测量GB/T 12305.6-1997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六部分:残留盐的测定GB/T 12307.3-1997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三部分:残留盐的测定GB/T 9799-1997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GB/T 17461-1998 金属覆盖层锡-铅合金电镀层GB/T 17462-1998 金属覆盖层锡-镍合金电镀层GB/T 5267.1-2002 紧固件电镀层GB/T 12599-2002 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GB/T 8184-2004 铑电镀液GB/T 12600-2005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镍+铬电镀层GB/T 20015-2005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电镀镍、自催化镀镍、电镀铬及最后精饰自动控制喷丸硬化前处理GB/T 2056-2005 电镀用铜、锌、镉、镍、锡阳极板GB/T 9797-2005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GB/T 2520-2008 冷轧电镀锡钢板及钢带GB/T 15675-2008 连续电镀锌、锌镍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GB/T 11379-2008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GB/T 12332-2008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镍电镀层GB/T 22316-2008 电镀锡钢板耐腐蚀性试验方法GB/T 1838-2008 电镀锡钢板镀锡量试验方法GB 21900-2008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3846-2009 电镀用氨基磺酸钴GB/T 23847-2009 电镀用氨基磺酸镍GB/T 23848-2009 电镀用氨基磺酸亚铁JB/T 6986-1993 铝及铝合金电镀前表面准备方法JB/T 7704.1-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霍尔槽试验JB/T 7704.2-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覆盖能力试验JB/T 7704.3-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阴极电流效率试验JB/T 7704.4-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分散能力试验JB/T 7704.5-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整平性试验JB/T 7704.6-1995 电镀溶液试验方法极化曲线测定JB/T 9991-1999 电镀金刚石铰刀JB/T 50174-1999 电镀工序能耗分等JB/T 7991.1-2001 电镀超硬磨料制品代号和标记JB/T 7991.4-2001 电镀超硬磨料制品磨头JB/T 7991.3-2001 电镀超硬磨料制品什锦锉JB/T 10241-2001 金属覆盖层装饰性多色彩组合电镀层JB/T 7991.2-2001 电镀超硬磨料制品内圆切割锯片JB/T 6354-2006 电镀超硬磨料制品套料刀JB/T 10620-2006 金属覆盖层铜-锡合金电镀层JB/T 9749.2-2008 内燃机轴瓦第2部分:精密电镀减摩层轴瓦检验规范QB/T 1217-1991 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QB/T 1572-1992 缝纫机零件电镀通用技术条件QB/T 1912-1993 眼镜架金属镀层厚度测试方法X荧光光谱法QB/T 2002.1-1994 皮革五金配件电镀层技术条件QB/T 2122-1995 童车电镀技术条件QB/T 3741-1999 灯具电镀、化学覆盖层QB/T 3818-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厚度测试方法点滴法QB/T 3826-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QB/T 3830-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二氧化硫试验法QB/T 3816-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铝氧化膜的厚度测试方法测重法QB/T 3817-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金相显微镜法QB/T 3834-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磁性法QB/T 3814-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QB/T 3815-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厚度测试方法计时液流法QB/T 3819-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β射线反向散射法QB/T 3820-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磨试验方法QB/T 3821-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结合强度测试方法QB/T 3822-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硬度测试方法显微硬度法QB/T 3823-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QB/T 3827-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乙酸盐雾试验(ASS)法QB/T 3828-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铜盐加速乙酸盐雾试验(CASS)法QB/T 3829-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腐蚀膏试验(CORR)法QB/T 3831-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抗变色腐蚀试验方法硫化氢试验法QB/T 3832-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YS/T 592-2006 电镀用氰化亚金钾QC/T29031-1991(2005)汽车发动机轴瓦电镀层技术条件XB/T 903-2002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表面电镀层XB/T 903-2000(2005) 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表面电镀层YB/T 5088-2007 同轴电缆用电镀锡钢带HG/T 2771-1996 电镀用氯化镍HG/T 3591-1999 电镀用焦磷酸钾HG/T 3593-1999 电镀用焦磷酸铜HG/T 3592-1999 电镀用硫酸铜HG/T 3594-1999 电镀用焦磷酸SJ/Z 44-1964 电镀和化学涂复(典型工艺过程)SJ/Z 1081-1976 电镀溶液典型分析方法SJ/Z 1171-1977 电镀溶液极化曲线的测试方法SJ/Z 1172-1977 电镀溶液分散能力的测定方法SJ/Z 1173-1977 电镀溶液电流效率的测定方法SJ/Z 44-1984 电镀和化学涂复(典型工艺过程)SJ 20146-1992 银电镀层总规范SJ 20443-1994 铑电镀层规范SJ/T 31050-1994 电镀生产线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SJ/T 31052-1994 电镀通用槽完好要求和检查评定方法SJ 20515-1995 金电镀层薄层电阻测试方法SJ 20516-1995 金电镀层纯度分析方法SJ/T 11104-1996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金和金合金电镀层SJ/T 11105-1996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测定SJ/T 11106-1996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环境试验SJ/T 11107-1996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三部分孔隙率的电图像试验SJ/T 11108-1996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金含量的测定SJ/T 11109-1996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结合强度试验SJ/T 11110-1996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SJ/T 11111-1996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的测定SJ/T 11112-1996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结合强度试验SJ 20846-2002 电镀用氰化亚金钾规范SJ 20912-2004 金属覆盖层低应力镍电镀层。

汽车零件电镀层及化学处理层质量标准

汽车零件电镀层及化学处理层质量标准

电镀层及化学处理层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零(部)件的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技术规范及膜层的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电镀层及化学处理层的质量控制和验收。

2 引用标准GB4956-85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GB5270-85 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GB6458-86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GB6460-86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GB6461-86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GB6462-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GB9792-88 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重量法GB/T12610-9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3 术语3.1 主要表面在工件的某些表面上,其镀层或化学处理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3.2 厚度工件的主要表面上,凡是能与直径为20mm的球体相接触的部位上的厚度的最小值。

4 镀覆及化学处理的表示方法4.1 电镀表示方法基体材料/镀覆方法·镀覆名称·镀覆层厚度·镀复层特征·后处理4.2 化学处理表示方法基体材料/处理方法·处理特征·后处理(颜色)4.3 基体材料为钢铁材料时,其符号允许省略。

4.4 如果镀层或化学处理层的特征、厚度、颜色及后处理无具体要求时,其符号允许省略。

4.5 表示符号4.5.1 基体材料表示符号:金属材料用化学元素符号表示,合金材料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元素符号表示,非金属材料用国际通用缩写字母表示,如铜用Cu表示,塑料用PL表示。

4.5.2 镀覆方法和处理方法的表示符号见表1。

表1方法名称符号备注镀覆方法电镀化学镀机械镀锌铬膜EPCPMPJZnCr化学处理方法化学氧化阳极氧化锰盐磷化锌盐磷化铬酸盐处理(白色)铬酸盐处理(彩色)铬酸盐处理(绿色)铬酸盐处理(黑色)铜及合金钝化COAOMnPhZnPhBCGHP钢铁化学氧化又称发兰包括镀铬阳极松孔磷化无特定要求时只标注Ph磷化无特定要求时只标注Ph简称白钝化简称彩色钝化简称绿钝化简称黑钝化也用于银层钝化表示4.5.3 镀层厚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μm。

(完整版)电镀知识

(完整版)电镀知识

覆盖层技术规范目录1.镀种特点3-102.表示方法11-133.电镀零件基体质量技术规范14-184.电镀零件覆盖层技术规范19-295.带料零件电镀技术规范30-366.金属覆盖层选择原则37-39镀种特点一、镀锌:镀锌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镀种,一般用于黑色金属防腐。

对钢铁零件来说,锌镀层是一个典型的阳极性镀层。

在腐蚀性介质中,金属锌比铁容易失去电子,当镀层有孔隙或因划痕而露出基体金属时,锌镀层将作为阳极遭受腐蚀,从而保护钢铁零件。

所以,通常称锌镀层为“防护性镀层”。

但是,在温度高于70℃的水中,金属锌的电位较正,此时锌镀层失去对黑色金属的防护性能。

锌不耐氯离子的腐蚀,所以在海水中锌的腐蚀严重;在淡水中比较稳定,可以用锌镀层来防止水管或蓄水池等淡水设施的腐蚀。

另外要注意的是,当镀锌层接触到酚醛漆类、醇酸类、酚醛塑料、潮湿的木材、胶合板等,会发生气氛腐蚀,原因是这些物质干燥老化过程中释放出一些分子量较小的脂肪酸、氨、酚等大大加速了锌层的大气腐蚀速度,这种腐蚀的机理也是电化学腐蚀、其腐蚀产物很疏松,孔隙很多。

锌层抗蚀能力与表面的状态有关,对于相同厚度锌层,经钝化处理后,其抗腐蚀能力可以提高5 -7 倍。

转化膜刚刚形成时,较易划伤,随着逐渐脱水而老化变硬,深色膜(草绿、橄榄绿、棕黑、黑色)成膜后24小时内搬运必须小心。

对于要求符合欧盟RoHS指令的镀锌层必须用三价铬钝化代替传统铬酸盐钝化。

如:Fe/Ep .Zn15 .c1A ( c 为铬酸盐转化膜,1A为等级,盐雾出现白色腐蚀性最短时间为6h) Fe/Ep .Zn15 .c1B (微彩虹色、24h)Fe/Ep .Zn25 .c2C (彩虹色72h)Fe/Ep .Zn25 .c2D (深色96h)电镀工作者很难保证提供色调准确的铬酸盐转化膜、弹性零件电镀后需驱氢消除“氢脆”。

二、镀镉-有毒镀层镉镀层主要用作钢铁零件的防护层,在一般大气和工业大气条件下,相对钢铁基体而言,镉镀层是阴极性镀层;而在不含工业性杂质的潮湿大气或海洋性大气条件下,镉镀层属于阳极性镀层。

镀锌技术标准DFLY1018-2009

镀锌技术标准DFLY1018-2009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方法 GB/T 5267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 GB/T 5270 金属基体上金属覆盖层 附着强度试验方法 GB/T 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 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T 6463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 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GB/T 11258 双层卷焊钢管 Q/DFLY1017 螺纹件表面处理技术条件
艺孔。 · 不经机加工的铸件、锻件,其主要表面应进行喷丸或喷砂处理。喷后不应有残留的砂粒或未除
尽的氧化皮和涂料烧结物。 · 经磨削加工的或探伤检查的零件应无剩磁、磁粉及荧光粉等。 · 凡设计规定有配合要求的零部件,应留有镀覆层厚度的工艺尺寸。 · 凡是金属和橡胶、金属和塑料、冷轧钢和未经清理的热轧钢、精加工件和毛坯件、铆焊件及其
前言
本标准根据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进行制定。 本次修订在 2007 年版本的基础上做了以下修改:
(1) 5.2 节中增加了一段提示。 (2) 7.1.1 节中的表 2 对不同厚度的镀层使用环境做了重新说明。 (3) 7.1.2 节对管子内壁镀锌层厚度做了重新说明。 (4) 增加了 7.3 节,镀层厚度和钝化膜的综合盐雾试验要求。原 7.3 节改为 7.4 节。 (5) 增加了 7.5 节,含镀锌件的总成的质量要求。 (6) 8.5 节第一段增加了进行第二腐蚀点检查的说明。 (7) 增加了 8.9 节,含镀锌件的总成耐蚀性检查。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开发管理部法规认证科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工艺研究所电镀室。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工艺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其勋、刘立炳。 本标准所替代的历次版发布情况为: 。 Q/DFLY 1018-2007

填孔电镀设计规范

填孔电镀设计规范

DPEC 设计规程填孔电镀设计规范版本A/1制作日期2013-1-11文件编号Q/DR-032表:1/1技术部制作审核批准批准大连太平洋电子有限公司制作部门初版发行更改填孔板流程设计要求文 件 更 改 履 历A/12013-1-11更改内容A/02011-12-19作成年月日版本目录1. 目的 (1)2. 适用范围 (1)3. 加工能力 (1)4. 设计原则 (1)1.目的规范PPE 对填孔电镀的设计。

2.适用范围适用与DPEC 填孔电镀流程3. 加工能力3.1填孔加工能力备注:孔径及介质层厚度超过以上范围需反馈技术进行确认3.2通孔镀铜加工能力备注:1.板厚及镀铜厚度超过以上范围需反馈技术进行确认2.DES 线宽beff 量参考此面铜厚度进行设计3. 设计原则3.1流程设计a.普通填孔板流程3.2排版设计原则鉴于填孔电镀镀铜分布特点,排版设计原则如下:1.板内有效图形距板边距离≥30mm 2.阻抗条距板边距离≥20mm3.PNLS 尺寸优先设计成长边或短边为20"或21"4.SET 排版原则为铜区朝向板边,线条朝向板内如果因排版利用率等问题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请反馈技术部b.填孔后有油墨灌孔或树脂塞孔...填孔电镀-砂带后刷板-浮石粉刷板-灌孔(树脂塞孔)-固化-砂带研磨-化镀刷板-砂带后刷板2-浮石粉刷板2-外层酸洗-内层贴膜W …...激光钻孔-化镀刷板-水平去钻污-化学薄铜-垂直板镀-板镀刷板-外层粗化-填孔电镀-砂带后刷板-外层粗化2-外层酸洗-内层贴膜W …文件名称PPE 设计规范文件编号Q/DR-032内容填孔电镀设计规范页码1-1介质层厚度凹陷深度140um 孔径板厚0.25mm 0.7mm-1.6mm150um 55-80um ≤20um90um 100um 120um 最小孔径面铜镀铜厚度≥20um ≥35um ≥25um ≥40um 孔壁镀铜厚度3.5、镀铜效果检测库方设计要求3.5.1、在PNL边增加8组盲孔测试库方,具体位置如图所示,因排版或其它图形影响无法制作8组库方时,必须保证每边留一组测试库方。

镀层工艺质量要求

镀层工艺质量要求

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金属镀层工艺质量要求Requirements for Metal Plating 2015年10月26日发布2015年10月30日实施Released on Oct.26, 2015 Implemented on Oct. 30, 2015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金属镀层工艺质量要求Requirements for Metal Plating范围:本规范规定了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产品中各种金属镀层(包括各种镀覆工艺)的工艺要求及其质量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金属镀层的工艺鉴定、首样鉴定和批生产质量检验。

可用于指导产品设计、采购和生产,以及用于生产者在零件生产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检验。

XXXX公司对来料的质量检验方法可参考本规范执行。

简介:本文涉及了XXXX产品中所用到的所有金属镀层工艺,包括电镀、化学镀、热浸镀等。

本文分别说明了每种工艺的鉴定要求和批生产情况下各种零件类型的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

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术语和定义:1 综述1.1. XXXX文件等级说明XXXX产品生产执行的技术文件有:图纸、企业标准规范、通信设备行业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国际标准。

这些标准的优先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图纸——企业标准规范——通信设备行业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如果各级文件之间有不一致的地方、应按其中最高级别的文件执行。

在XXXX企业标准规范中,产品专用质量要求优先于通用工艺技术质量要求。

1.2. 质量等级说明本规范中的每一种电镀工艺都可能会根据适用场景而划分出有不同要求的质量等级。

当有区分质量等级时,各等级所对应的XXXX图纸要求如下:等级1——指表面处理代码中有后缀“_1”的质量等级。

电镀与精饰技术标准及常用国家标准

电镀与精饰技术标准及常用国家标准

电镀与精饰技术标准(国标)与国际标准ISO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标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 GB3138-82 电镀常用名词术语02 GB/T4342-91 金属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方法03 GB4955-85 金属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方法 2177-197204 GB4956-85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方法 2178-198205 GB4957-85 非磁性金属基体上非导电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方法 2360-198206 GB5270-85 金属基体上的金属覆盖层厚(电沉积层和化学沉积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07 GB5926-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外观质量测试方法08 GB5931-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厚度测试方法β射线反向散射法 3543-198109 GB5932-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磨试验方法10 GB5935-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11 GB5936-86 轻工产品黑色金属化学保护层的测试方法浸渍点滴法12 GB5937-86 轻工产品镀锌白色钝化膜的存在试验及耐腐蚀试验方法13 GB5943-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抗变色腐蚀试验方法硫化氢试验法14 GB5945-86 轻工产品铝或铝合金氧化处理层的测试方法15 GB6458-86 金属覆盖层中性盐雾试验(NSS试验) 3768-197616 GB6459-86 金属覆盖层醋酸盐雾试验(ASS试验) 3769-197617 GB6460-86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3770-197618 GB6461-86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为阴极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电镀试样的评级 4540-198019 GB6462-86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1463-198220 GB6463-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 3882-198621 GB6464-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静置户外曝晒腐蚀试验一般规则 4542-198122 GB6465-86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腐蚀膏腐蚀试验(CORR试验) 4541-197823 GB6466-86 电沉积铬层电解腐蚀试验(EC试验) 4539-198024 GB9789-88 金属和其他非有机覆盖层通常疑露条件下的二氧化硫腐蚀试验 6988-198525 GB9790-88 金属覆盖层及其他有关覆盖层维氏和努氏显微硬度试验 4516-198026 GB9791-88 锌和镉上铬酸盐转化膜试验方法 3613-8027 GB9792-88 金属材料上的转化膜单位面积上膜层质量的测定重量方法 3892-8028 GB9797-88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镍+铬电镀层 1456-197429 GB9798-88 金属覆盖层镍电镀层 1458-197430 GB9799-88 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2018-197331 GB9800-88 电镀锌和电镀镉层的铬酸盐转化膜 4520-8132 GB10124-88 金属材料实验室均匀腐蚀全浸试验方法33 GB10125-88 人造气氛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SS试验) ISO/DIS922T34 GB11376-89 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35 GB11377-89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储存条件下腐蚀试验的一般规则 4543-198136 GB11378-89 金属覆盖层厚度轮廓尺寸测量方法 4518-198037 GB11379-89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铬电镀层 6158-198438 GB12304-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金和金合金电镀层 4523-198539 GB12305.1-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测定 4524/1-198540 GB12305.2-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环境试验 4524/2-198641 GB12305.3-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三部分孔隙的电图象试验4524/3-198542 GB12305.4-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金含量的测定 4524/4-198543 GB12305.5-90 金属覆盖层金和金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4524/5-198544 GB12306-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银和银合金电镀层 4521-198545 GB12307.1-90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镀层厚度的测定 4522/1-198546 GB12307.2-90 金属覆盖层银和银合金电镀层的试验方法第二部分结合强度试验 4522/2-198547 GB12332-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镍电镀层 4526-198548 GB12333-90 金属覆盖层工程用铜电镀层49 GB12334-90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 2064-198050 GB12335-90 金属覆盖层对底材呈阳极性的覆盖层腐蚀试验后的试样评级51 GB12336-90 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标准方法52 GB12599-90 金属覆盖层锡电镀层 2093-198653 GB12600-90 金属覆盖层塑料上铜+镍+铬电镀层 4525-198554 GB12609-90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计数抽样检查程序 4519-198555 GB/T12610-9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 4525-198556 GB/T12611-90 金属零(部)件镀覆前质量控制技术要求57 GB/T12612-90 多功能钢铁表面处理液通用技术条件58 GB6808-86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阳极氧化膜耐晒度的人造光加速试验 2135-8459 GB8013-87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7599-198360 GB8014-87 铝和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定义和有关测量厚度的规定 2164-1980适用国家标准常用国家标准CNS 3627、 3385、 4159、7669、 8886JIS D0201、 H8502、H8610、K5400、Z2371ISO 3768、 3769、 3770ASTM 8117、B268常用国家标准对照表CNS:中国国家标准ISO:国际标准组织MILSTO:美国国防部JIS:日本工业标准NACE:腐蚀工程协会ASTM:美国材料实验协会DIN:德国标准协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BS:英国标准协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工艺技术规范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 目的 本规范规定了零部件电镀层的选择和各镀种及化学处理的标注方
法。 本规范适用于产品零部件设计时电镀层种类的选择。
2 引用标准 GB1238-76 JB/288-75
3 电镀层的主要目的
3.1 保护金属零件表面,防止腐蚀。
3.2 装饰零件外表,使外表美观。
3.3 提高零件的工作性能。如提高表面硬度、耐磨性、导电性、导磁性、
耐热性、钎焊性、反光能力;节约及代替有色金属或贵金属;提高轴承使
用寿命;修复磨损零件;热处理时的局部保护以及其它特殊性能。
4 决定电镀层种类和厚度的因素
4.1零件的工作环境;
4.2被镀零件的种类、材料和性质;
4.3电镀层的性质和用途;
4.4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的公差;
4.5镀层与其互相接触金属的材料、性质;
4.6零件的要求使用期限。
5 镀层使用条件的分类
5.1腐蚀性比较严重的工作环境:大气中含有较多的工业气体、燃料废
气、灰尘和盐分以及相对湿度较大的地区。例如工业城市、离海较近的地
区和湿热带地区等。或具有大量燃料废气和二氧化硫的室内,以及经常接
触手汗的工作条件。
5.2腐蚀性中等的工作环境:大气中含有少量的工业气体、燃料废气、灰
尘和盐分以及相对湿度中等的地区。例如离海较远的一般城市和一般室内
环境。
5.3 腐蚀性轻微的工作环境:大气中工业气体、燃料废气、灰尘和盐分的
含量很少,而且气候比较干燥。例如干热带地区、密封良好的设备的内
部。
从防腐蚀的要求来看,有些金属在腐蚀性轻微的条件下可以不加保护
层而应用。在比较严重的工作环境下,大部分金属要求有一定形式的防
护,而有些金属则不能使用。
从保护基体金属免受腐蚀的要求来看,一般可考虑:
a.贵金属(金、铂)、含铬18%以上的不锈钢、轧制的磁性合金材
料、以及镍铜合金等,一般不需再加防护层。
b.碳钢、低合金钢和铸铁制造的零件,在大气中容易腐蚀,应加保护
层。由于工作条件的限制不能采用保护层时,应采用油封防锈。在油中工
作的零件,可以不加防护层。
c.铜和铜合金制造的零件,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采用光亮酸洗、钝
化、电镀或涂漆保护等。用磷青铜或铍青铜制造的精密零件可以不进行表
面处理。
d.铝和铝合金制造的零件,可以采用阳极氧化和封闭处理。不适于阳
极氧化的小零件,可采用化学氧化处理。铸造铝合金可采用涂漆防护。用
作通信机箱的铝合金须进行导电氧化。
e.锌合金制造的零件,可以采用磷化、钝化、电镀或涂漆防护。
6 电镀层的选择
6.1 各类电镀层的特性及用途 镀层按其用途可分下列三类:
a.防护性镀层:主要作用是保护基体金属免受外界腐蚀,不规定对
产品的装饰要求。
b.防护-装饰性镀层:除保护基体金属外,还使零件表面美观。
c.工作保护镀层: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外,主要用于特殊的工作
目的,如: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导电性和钎焊性,稳定接触
电阻,防止表面渗碳以及其它特殊要求。
常用镀层的特性及应用
镀层类型 特性与用途 备注
防护-装饰性镀层:镀铜、镍、铬及铜-镍-铬复合镀层 镀铜层结构细密,结合力好,性质柔软,容易抛光,在大气中易受腐蚀介质的侵蚀。 镀镍层外观好,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能均优良。但镀层多孔,容易产生针孔腐蚀。不同含硫量的双层镍、三层镍能有效地提高防护性能。 在铜-镍底层上镀一层0.5μm(超过此厚度易 产生裂纹)的铬,可提高整个镀层的防护性能。 镀铜:a.用作铜-镍-铬组合镀层的底层 b.镀铜防止钢铁局部渗碳和渗氮 c.镀覆电器灭弧栅片,印刷电路和电铸模等。 镀镍:常用作铜-镍-铬组合镀层中的中间层;也 可单独用作防护-装饰性镀层,其厚度要足以防止有针孔。 铜-镍-铬复合镀层:常用作机械、电器、医疗器械和日用五金的防护-装饰获得美丽的装饰外观。采用微裂纹镀铬或微孔镀铬工艺,可提高整个组合镀层的 防护性。 室外大气腐蚀试
验 表明:铜-镍
-铬组合镀层达
45μm以上, 即
钢/铜20μm/
镍25μm/
铬 0.5μm, 或
钢/铜30μm/
镍 15μm/
铬 0.5μm, 可
保持三年而基体
金属不产生锈蚀

防护性镀层:镀锌 镀锌层外观呈青白色,标准电极电位为-0.76易溶于酸,也溶于碱,是典型的两性金属。锌在干燥空气中能与二氧化碳和一般钢铁件的防
腐中,镀锌层约
占50%以上。锌
氧气作用生成一层主要由碱式碳酸锌组成的薄膜,这层膜有一定的缓蚀作用;锌易受氯离子浸蚀,故在海水或盐水中不稳定。 锌的标准电位比铁负,以钢铁而言是阳极性镀层,可提供可靠的电化学保护。在工业大气、农村大气和海洋大气中使用的钢铁制品均可选择镀锌作保护。 锌层经铬酸盐钝化后,其耐蚀性可提高6~8倍,并赋于锌以美丽的装饰外观和抗污染能力,可广泛应用于一般结构件、紧固件等。 钝化膜从外观可分白钝化、淡兰色、彩虹色钝化、金黄色钝化、黑色钝化、军绿色钝化。这些钝化膜耐蚀性的顺序是军绿色>黑色>彩虹色>金黄色>淡蓝色>白色。 钝化膜从铬酸盐铬离子存在形式可分为六价和三价钝化膜。传统六价铬的钝化膜是通过锌的溶解、铬酸根的还原以及三价铬凝胶的析出而形成,膜层中含有六价铬,因此,钝化膜有自我的修复能力,亦被称为自愈能力。而三价铬膜层是通过锌的溶解形成锌离子,同时锌离子的溶解造成锌表面溶液的pH值上升,三价铬直接与锌离子、氢氧根等反应,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沉淀在锌表面上,而形成钝化膜。三价铬钝化膜中没有可渗出的六价铬,所以钝化膜没有自修复能力,当钝化膜破损时很容易发生腐蚀。为了弥补此缺陷,需要对钝化膜进行封闭处理。此外,封闭处理还可以起到降低摩擦系数、改善产品外观的作用。 镀层的厚度在
3~10um,可满足
不同程度的耐蚀
要求。

高防护性镀层:锌镍合金 锌镍合金是80年代以来引起广泛重视的抗腐蚀镀层。锌镍合金中在一定的镍含量下其电位和锌镀层一样比铁负,起到保厚度5~8微米的
锌镍合金镀层出
现白锈的时间在
护基体的作用,但锌镍合金有更可贵的物理性质:(1)优良的耐蚀性。含镍10%以下的锌镍合金层经同厚度的锌层耐蚀性高3~5倍;含镍10%~16%的合金层比锌高6~10倍。(2)优良的机械性能。镀后不改变钢材的屈服强度、抗张强度和延伸率,可塑性好。(3)优良的钎焊性。在各种条件下都容易焊接,同时没有长晶须疵病。(4)镀层内应力小。(5)镀液分散能力、覆盖能力好,电流效率高、镀层光亮平滑。(6)耐热性。经铬酸盐钝化后可耐200~250℃度,耐热性较金属锌层高50~100倍以上。(7)硬度高,具有耐磨性。 合金镀层可根据用户使用要求对镀层进行铬酸盐彩色处理,色质有如下几种:白色、彩色、黑色等。其表面远远超过喷塑色质质量,并可提高镀层的抗蚀性能。 500小时以上,
红锈的时间在
1300小时以上,
而同等镀层厚度
的金属锌出现红
锈的时间只有
140小时左右,
此外锌镍合金镀
层在出现红锈
后,红锈的扩展
较金属锌镀层要
慢得多。中性盐
雾试验表明。经
钝化处理后的锌
镍合金镀层经
200℃2小时老化
烘烤后,连续喷
盐雾,其红锈出
现时间能在1400
小时以上。
防护性涂层:达克罗 外观呈银灰色或黑色,主要成份为非常细小的锌片、铝片,属无机涂层,防腐性能优良,无氢脆,耐高温,但硬度较低,不耐磕碰,适用于户外产品防腐底层、紧固件等。 8μm的涂层耐
中性盐雾试验可
达1000小时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