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嵌线工艺1.ppt

合集下载

电机嵌线工艺1-25页文档资料

电机嵌线工艺1-25页文档资料

十一、浸漆和烘干
1.预烘 预烘目的是去潮气,温度高时间短。
2.浸漆。 铁心温度降到65度左右时浸漆,两次,间隔15 分钟。
3.烘干 温度控制在75度左右。方法有: 1) 循环热风烘干法。 2) 煤炉烘干法。 3) 电流烘干法。
十二、转子安装
1.在转轴上装上轴承内盖和轴承。 2.装上转子。 3.装上端盖和轴承外盖。 4.装上风扇和风罩。 5.装好后,转动转子,没有阻力,没有摩擦声
U为相电压,Ke压降系数、定子内径决定,Kw 绕组系数。 经验法: 查出绕组记录线圈数。
六、绕制线圈
2.绕制方法。 1)将绕线模固定在绕线机的主轴上,要固定紧固。 2)套上槽间的连接管。 3)线圈的起头一般挂在右边,从右边向左绕。线要 拉的紧固定。 4)匝数绕够,用纱线穿过隔板的扎线槽把线圈扎紧, 并作记号。 5)线圈的引出线要长一些,一般为1\3匝。 6)最小节距在第一。
1.清理定子铁芯中残留物,平整铁芯。 2.放置槽绝缘。如用引槽纸就和槽一样剪平,
若不用引槽纸就要引出槽,等线圈下进槽里 再剪去多余部分。 3.放置层绝缘。(用于双层绕组) 4.放置端部绝缘,保证相与相线圈不紧贴在一 起,必要时要掏线。
五、制作绕线模
制作方法:
1.公式法。
模心宽度 :
y
(D Z1hS )源自、记录数据在拆除旧绕组时要记录: 1.铭牌数据。型号、功率、转速、绝缘等级、电压、 电流、接法。 2.铁芯数据。总槽数、铁芯长度、铁芯内径、铁芯外 径、槽形尺寸。 3.绕组数据。绕组形式、每槽匝数、节距、线径、并 联支路数。
注意事项:一定要记下线圈伸出铁芯的长度;测量 线径时要去绝缘模。
四、清理定子铁芯槽 和放置槽绝缘
电机实训
三、实训内容

学习┃看电机绕组展开图,掌握绕组嵌线工艺

学习┃看电机绕组展开图,掌握绕组嵌线工艺

学习┃看电机绕组展开图,掌握绕组嵌线工艺看电机绕组展开图,学习绕组嵌线工艺第三节、三相单层交叉式绕组嵌线工艺单层交叉式绕组由线圈数和节距不相同的两种线圈组构成,同一组线圈的形状、几何尺寸和节距均相同,各线圈组的端部互相交叉。

交叉式绕组由两大一小线圈交叉布置。

单层交叉式绕组线圈端部连线较短,有利于节省材料,并且省铜。

广泛用于q>1的且为奇数的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图3是三相4极36槽的单层交叉式绕组展开图。

每极每相槽数为3,线圈节距两个:一个是1—9,一个是1—8。

图3展开图上面一行数字表示嵌线顺序,下面一行数字表示线槽序号。

由图可以看出每一相由6个线圈组成,其中两个小线圈,节距为1—8,4个大线圈组成两组,节距为1—9。

线圈的下层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左边)依次嵌在槽1、2、4、7、8、10、13、14、16、19、20……内,上层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右边)依次嵌在槽29、30、33、35、36、3、5、6……内。

每一个上层边都压着三个下层边,如嵌在槽29、30的上层边压着嵌在槽31、32、34的下层边,由此可见,此种嵌线方法吊把线圈为3把。

嵌线的步骤仍然是按次序先嵌下层边,后嵌上层边;最后嵌吊起的3把线圈的上层边。

具体的嵌线次序如下:(1)选好第一槽位置,靠近机座出线口。

(2)嵌槽1、2(U相两个大线圈的下层边,引出线头U1),上层边吊起(吊把线圈)。

(3)空一槽3,嵌槽4(W相小线圈的下层边,引出线头W2),上层边吊起(吊把线圈)(4)再空两槽5、6,嵌槽7、8(V相大线圈的下层边,引出线头V1),上层边按照节距1—9压着槽1、2、4三个下层边分别嵌入槽35、36。

(5)再空一槽9,嵌槽10(U相小线圈的下层边,U相大、小线圈的连接方式是上层边与上层边相连,下层边与下层边相连),上层边按节距1—8压着槽4、7、8三个下层边嵌入槽3。

(6)再空两槽11、12,嵌槽13、14(W相大线圈的下层边,W相大、小线圈的连接方式是上层边与上层边相连,下层边与下层边相连),上层边按照节距1—9压着槽7、8、10三个下层边分别嵌入槽5、6。

电机嵌线工艺1.ppt资料

电机嵌线工艺1.ppt资料

七、嵌放线圈
4.压实导线。 5.封槽口。 用划线板折起槽绝缘包住导线,用压线板压实后, 再一端打入槽楔条持住槽口。 6.端部成形和包扎。 将橡皮鎯头将端部打成喇叭形。
八、
嵌线规律
1.嵌线的基本规律。 1)线圈嵌线后的分布为“一边倒”,呈多米 诺骨牌推到状。 2)每次连续嵌线槽数x=q。 3)吊边数y=q。 4)“嵌槽-空槽”为一个操作周期,而每个 操作周期占槽数t=q。
十一、浸漆和烘干
1.预烘 预烘目的是去潮气,温度高时间短。 2.浸漆。 铁心温度降到65度左右时浸漆,两次,间隔15分 钟。 3.烘干 温度控制在75度左右。方法有: 1) 循环热风烘干法。 2) 煤炉烘干法。 3) 电流烘干法。
十二、转子安装
1.在转轴上装上轴承内盖和轴承。 2.装上转子。 3.装上端盖和轴承外盖。 4.装上风扇和风罩。 5.装好后,转动转子,没有阻力,没有摩擦声 音为好。
二、拆除旧绕组
拆除方法: 1.通电加热法。在每一相施加60~80V交流电压,待绝 缘软化后迅速拆除。 2.撬起法。用錾子将一端錾平,另一端用撬杠将绕组 撬起。 注意事项:严禁用火烧绕组,以防硅钢片绝缘受到 破坏,损耗增加。
三、记录数据
在拆除旧绕组时要记录: 1.铭牌数据。型号、功率、转速、绝缘等级、电压、 电流、接法。 2.铁芯数据。总槽数、铁芯长度、铁芯内径、铁芯外 径、槽形尺寸。 3.绕组数据。绕组形式、每槽匝数、节距、线径、并 联支路数。 注意事项:一定要记下线圈伸出铁芯的长度;测量 线径时要去绝缘模。
八、嵌线规律
2.单层整距绕组嵌线规律。 1)嵌x槽,吊x边,空x槽。 2)嵌x槽,吊x边,空x槽。 3)嵌x槽,收x边,空x槽。 然后重复上述进行
八、嵌线规律

电机嵌线方法

电机嵌线方法

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关键特殊过程——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一、目的:电机生产过程中根据以往经验而知,嵌线过程工艺为影响电机质量的关键过程,特此制订本守则目的为提高电机质量和成品率提高。

二、工艺守则:1、嵌线前的操作(1)放置槽绝缘,槽绝缘纸按设计尺寸将两边反折,反折长度为(ez+0.5)(cm)(如不采用揩口式槽绝缘则免此工序)然后将绝缘纸纵向揩成“U”形插入槽中。

(2)嵌线电机的放置较小的定子由单人操作,这时定子应横向舟稍偏斜一点放置,偏斜度大小,要便于两手分别从两端进入铁心内腔操作为便。

(3)如槽位置的选定原则,电动机定子出线盒端应在操作者的右手一则,1号槽的位置应在嵌线后的引出线位于出口两侧分布,并使之最短。

(4)线圈组的放置,工作台要清扫干净,待嵌的丝圈组放在电机的左手侧(单人操作),线圈组的放置方向是引线端向着电机铁心,并使第1个挂线的全匝数线圈叠放在最上面,其余线圈依连绕的先后顺序叠放,嵌线时要将每个线圈向电机方向翻转。

三、嵌线操作的通用规则与手法:1、线圈的捏扁:(1)缩宽用两手的姆指导和食指分别抓压线圈直线转角部位,使线圈宽度压缩到进入子内腔时不致碰铁心。

对于节距大的线圈,则将线圈横着并垂直于台面,用双手向下压缩线圈。

(2)扭转把欲嵌线圈的下层边扎线解开,左手大姆指和食指捍住直线边靠转角部分,同样用右手指捏住上层边相应部位,将两边同向扭转。

(3)捏扁将右手移到下层边与左手配合,尽量将下层直线边靠转角处捏扁,然后左手不动,右手指边捏边向下滑动。

使下边层梳理成扁平的一排形状,如扁度不够可多梳理几次。

2、下层边(或沉边)的嵌入法:右手将捏扁后的有效边后端倾斜靠向铁心端面槽口,左手从定子另一端伸入接住线圈,双手把有效边靠左段尽量压入槽口内,然后左手慢慢向左拉动,右手一面防止槽口导线骨出,一面梳理后边的导线,边移边压,来回扯动,使全部导线嵌入槽内。

导线嵌入后,用骨线板将槽内导线单向梳理顺直。

异步电机定子绕组的嵌线

异步电机定子绕组的嵌线
规律三: 吊边数y=q(每极相槽数); 规律四: “嵌槽-空槽”为一个操作周期,而每 个操作周期所占槽数t=q(每极相槽数)。
2.当x≤q 、y=q 、t=q时,归纳单层等宽度式绕
组嵌线规律: 嵌x槽,吊x边,空x槽; 嵌x槽,吊y边,空q槽; 嵌x槽,收x边,空q槽。 3.归纳任意q值的交叉式绕组,当x≤3的整数时, 其一般嵌线规律是: 嵌x槽,吊x边,空(q-x)槽; 嵌(q-x)槽,吊(q-x)边,空x槽; 嵌x槽,收x边,空(q-x)槽;
(7)端部整形及绑扎。线圈全部嵌完后,检
查线圈外形、端部排列及相间绝缘,待符合要 求后,首先用手将绕组两端下压整喇叭口,如 图。然后把木板垫在绕组端部,用手锤轻轻敲 打,整成较为规范的喇叭口,如图,其直径大 小要适宜,既要有利于通风散热,又不能使端 部离机座太近,影响绝缘,如图所示。
端部整形后,修剪相间绝缘,使其高 出绕组 3~4mm 。中小型电动机绕组端部 需用无碱玻璃纤维带或聚醋纤维编织套管 绑扎,以增加绕组的机械强度。在有引接 线的一端,应把电缆和接头处同时绑扎牢, 必要时应在此端增加绑扎层数。
异步电机定子绕组的嵌线
目录
一、嵌线方法
二、嵌线规 放置槽绝缘
线圈的整理
缩宽 扭转 捏扁
沉边 (或下层边)的嵌入
浮边(或上层边)的嵌入
封槽口
二、嵌线规律
1.嵌线的基本规律
规律一: 线圈嵌线后的分布为“一边倒”,呈多 米诺骨牌推倒状;
规律二: 每次连续嵌线槽数x≤q(每极相槽数);
( 3 )理线与压线。导线进槽应按绕制线圈的顺 序,不要使导线交叉错乱,线圈两端槽外部分虽
略带扭绞形,但槽内部分必须整齐平行,否则会 影响导线的全部嵌人,而且还会造成导线相擦而 损伤绝缘。在线圈捏扁后不断地送人槽内时,用 理线板在线圈边两侧交替理线,引导导线入槽。 划线板运动方向如图所示

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

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

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1. 引言电机嵌线接线工艺是电机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电机嵌线接线质量,提高电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制定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确保电机嵌线接线工作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使得电机的嵌线接线工艺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2. 接线材料•电机嵌线接线所使用的线缆材料应符合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其导电性能、耐温性能和绝缘性能良好。

•线缆应检查无损坏、变形或腐蚀等现象。

3. 接线工具•接线工具应保持整洁、完好,无损坏情况。

•工具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4. 接线标准4.1. 接线步骤1.将电机与电源断开连接,并确保电机处于停机状态。

2.根据电气图纸的要求,将电机绕组的每个端子与终端台相对应的连接。

3.采用正确的接线方法,确保不同极性的线路、信号与电源线路的正确连接。

4.使用压接工具进行线缆与终端台的连接,确保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

4.2. 绝缘处理1.确保线缆裸露的金属部分经过绝缘处理,避免直接接触到终端台或其他导体。

2.使用绝缘套管、绝缘胶带等材料进行绝缘处理,确保线缆与终端台之间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5. 接线质量控制1.在每次接线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

2.检查线缆与终端台的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现象。

3.检查接线部位的绝缘处理是否完好,无裸露的金属部分。

6. 安全注意事项1.在接线操作中,应戴好工作手套和护目镜,确保人身安全。

2.当接线操作涉及到高压电源时,应切断电源,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7. 总结本文档规定了电机嵌线接线工艺的规范要求,包括接线材料的选择、接线工具的使用、接线标准、绝缘处理、接线质量控制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电机的嵌线接线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要求,提高电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电机嵌线工艺》课件

《电机嵌线工艺》课件

操作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和人身伤害。
电机嵌线工艺的应用和前景
家用电器
电机嵌线工艺在家用电器中广泛应用,如洗衣机、冰箱等。
工业设备
工业设备中的电机嵌线工艺能够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稳定嵌线工艺对车辆性能至关重要。
将导线按照嵌线工艺方法嵌入到凹槽内。
固定和绝缘
4
使用固定材料和绝缘材料,固定导线并进行 绝缘处理。
电机嵌线工艺的注意事项
1 材料选择
2 操作规范
选择合适的导线和绝缘材料,确保性能和可靠性。
严格按照制作流程操作,避免出现错误和质量问 题。
3 导线固定
4 安全意识
确保导线固定牢固,避免嵌线松动导致电机故障。
《电机嵌线工艺》PPT课 件
电机嵌线工艺是指将导线安装在电机的槽槽隔壁定位凹槽内的工艺技术。本 课程将详细介绍电机嵌线工艺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电机嵌线工艺的常用方法
分段法
将导线分段嵌入电机槽槽隔壁定位凹槽内,适用于 一些特殊结构的电机。
双层平行法
将导线双层平行嵌入电机槽槽隔壁定位凹槽内,适 用于需要增加电机功率的场合。
单层平行法
将导线单层平行嵌入电机槽槽隔壁定位凹槽内,适 用于简单结构的电机。
环形法
将导线连接成环形嵌入电机槽槽隔壁定位凹槽内, 适用于一些特殊要求的电机。
电机嵌线工艺的制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准备所需的导线、工具和设备,确保工作区
槽隔壁定位
2
域安全。
根据电机设计要求,进行槽隔壁定位凹槽的
加工。
3
导线嵌入

学习┃看电机绕组展开图,掌握绕组嵌线工艺

学习┃看电机绕组展开图,掌握绕组嵌线工艺

学习┃看电机绕组展开图,掌握绕组嵌线工艺看电机绕组展开图,学习绕组嵌线工艺第一节、三相单层链式绕组嵌线工艺单层链式绕组由形状、几何尺寸和节距相同的线圈连接而成,整个外形如长链。

链式绕组的每个线圈节距相等并且制造方便;线圈端部连线较短并且省铜。

主要用于q=2的4、6、8极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图1是三相4极24槽单层链式绕组展开图。

每极每相槽数为2,线圈节距为1—6。

图1展开图上面一行数字表示嵌线顺序,下面一行数字表示线槽序号。

由图可以看出每一相都有4个线圈。

每一个线圈都有两个边,通常我们把先下的那一个边称为下层边,例如本例中的奇数槽里下的那一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左边),都是下层边;后下的那一边称为上层边,例如本例中的偶数槽里下的那一边(图上每个线圈的右边),都是上层边。

每一个上层边都压着两个下层边,例如本例中的6槽里下的上层边压着5槽、3槽下的下层边,由此可见,单层链式绕组嵌线时一定要吊起两把线圈最后下,即吊把线圈2把。

嵌线步骤是按次序先嵌下层边,后嵌上层边;最后嵌吊起的两把线圈的上层边。

具体的嵌线顺序如下:(1)选好第一槽位置,靠近机座出线口。

(2)嵌槽1(U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吊起。

(3)空一槽24,嵌23槽(W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吊起。

(4)再空一槽22,嵌21槽(V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按节距1—6压着1槽、23槽的下层边嵌入槽2。

(5)再空一槽20,嵌入19槽(U相第二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按节距1—6压着23槽、21槽下层边嵌入24槽。

此线圈与本相第一个线圈的连接关系是上层边与上层边相连或下层边与下层边相连,即尾、尾或首、首相连。

(6)以后W、V相按空一槽嵌入一槽的次序,轮流将U、W、V 三相的4个线圈嵌完。

最后把吊把线圈两把嵌入,至此整个绕组全部嵌完。

单层链式绕组的嵌线规律是:嵌1槽,空1槽,吊2把线圈。

简称为“嵌1空1吊2”。

按此种方法嵌线,同相线圈之间的过桥线可不截断,连接时要注意翻把,使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嵌放线圈
1.引出线处理。 引出线理直,套上黄蜡套管。由于是右手绕线,所以绕 线时用右手挂线头。 2.线圈捏法。 将绕好的线圈捏紧,压成扁平状,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 住下层边,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上层边,并趁势将线圈扭 一下,将上层边外侧导线在上面,下层边内侧在下面。 3.嵌线和划线。 将捏扁的线圈放到定子铁心槽口的槽绝缘中间,将线圈 朝里拉,使导线进入槽内,少数末入槽的导线可用划线板 划入槽内,顺着槽来回轻轻拉动线圈,使其平整服帖。
七、嵌放线圈
4.压实导线。 5.封槽口。 用划线板折起槽绝缘包住导线,用压线板压实后, 再一端打入槽楔条持住槽口。 6.端部成形和包扎。 将橡皮鎯头将端部打成喇叭形。
八、
嵌线规律
1.嵌线的基本规律。 1)线圈嵌线后的分布为“一边倒”,呈多米 诺骨牌推到状。 2)每次连续嵌线槽数x=q。 3)吊边数y=q。 4)“嵌槽-空槽”为一个操作周期,而每个 操作周期占槽数t=q。
九、连接线圈
2.引出线连接 1)去绝缘。 2)套绝缘管。 3)绞接。(一边3~4圈) 4)搪锡。 5)套管紧固。 6)将套有线鼻子的引线另端固定在接线柱 上。
九、连接线圈
3.极相组连接 1)去绝缘。 2)套绝缘管。 3)绞接。 4)搪锡。 5)套管紧固。
十、绕组的检验
1.首尾端确认。 2.短路检验。 3.断路检验。 4.接地检验。 5.接错检验。 6.直流电阻测量。 7.绝缘电阻测量。 8.耐压试验。 9.空载试验。
二、拆除旧绕组
拆除方法: 1.通电加热法。在每一相施加60~80V交流电压,待绝 缘软化后迅速拆除。 2.撬起法。用錾子将一端錾平,另一端用撬杠将绕组 撬起。 注意事项:严禁用火烧绕组,以防硅钢片绝缘受到 破坏,损耗增加。
三、记录数据
在拆除旧绕组时要记录: 1.铭牌数据。型号、功率、转速、绝缘等级、电压、 电流、接法。 2.铁芯数据。总槽数、铁芯长度、铁芯内径、铁芯外 径、槽形尺寸。 3.绕组数据。绕组形式、每槽匝数、节距、线径、并 联支路数。 注意事项:一定要记下线圈伸出铁芯的长度;测量 线径时要去绝缘模。
八、嵌线规律
2.单层整距绕组嵌线规律。 1)嵌x槽,吊x边,空x槽。 2)嵌x槽,吊x边,空x槽。 3)嵌x槽,收x边,空x槽。 然后重复上述进行
八、嵌线规律
3.单层交叉绕组嵌线规律。 1)嵌x槽,吊x边,空(q-x)槽。 2)嵌(q-x)槽,吊(q-x)边,空x槽。 3)嵌x槽,收x边,(q-x)槽。 4)嵌(q-x)槽,收(q-x)边,空x槽。
电机实训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训熟悉电机的结构,进一步认识旋转磁场在绕 组上体现的原理,充分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原理、提 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要求完成电动机的拆卸、安装;定子绕组的下线、测 试等过程。
二、实训设备
1. 三相异步电动机(鼠笼式)36槽 零部件1套; 2. 工具和材料:尖嘴钳、划线板、皮锤、绝缘纸等。
六、
1.匝数的确定 公式法: 每相串联匝数:
绕制线圈
U为相电压,Ke压降系数、定子内径决定,Kw 绕组系数。 经验法: 查出绕组记录线圈数。
六、绕制线圈
2.绕制方法。 1)将绕线模固定在绕线机的主轴上,要固定紧固。 2)套上槽间的连接管。 3)线圈的起头一般挂在右边,从右边向左绕。线要 拉的紧固定。 4)匝数绕够,用纱线穿过隔板的扎线槽把线圈扎紧, 并作记号。 5)线圈的引出线要长一些,一般为1\3匝。 6)最小节距在第一。
y
(D hS ) Z1
D—定子内径mm Z1—定子槽数; hs—槽高。 模心直线长度LB: LB=L+2d L—定子铁心长 d—线圈直线部分伸出铁心长(14~30mm) 模心长: 2C=K (K取1.35~1.4,园形取1.4) 2.经验法。 用绳量取尺寸,然后再固定线模。长于旧线圈10mm。
四、清理定子铁芯槽 和放置槽绝缘
1.清理定子铁芯中残留物,平整铁芯。 2.放置槽绝缘。如用引槽纸就和槽一样剪平, 若不用引槽纸就要引出槽,等线圈下进槽里 再剪去多余部分。 3.放置层绝缘。(用于双层绕组) 4.放置端部绝缘,保证相与相线圈不紧贴在一 起,必要时要掏线。
五、制作绕线模
制作方法: 1.公式法。 模心宽度 :
十一、浸漆和烘干
1.预烘 预烘目的是去潮气,温度高时间短。 2.浸漆。 铁心温度降到65度左右时浸漆,两次,间隔15分 钟。 3.烘干 温度控制在75度左右。方法有: 1) 循环热风烘干法。 2) 煤炉烘干法。 3) 电流烘干法。
十二、转子安装
1.在转轴上装上轴承内盖和轴承。 2.装上转子。 3.装上端盖和轴承外盖。 4.装上风扇和风罩。 5.装好后,转动转子,没有阻力,没有摩擦声 音为好。
八、嵌线规律
4.双层绕组嵌线规律。 按 短距嵌线规律: 1)连续y个下层边。 2)连吊y个上层边。 3)从(y+1)槽起,嵌1下层边,收1上层边。
九、连接线圈
1.连接的方法。 1)划分相带,标出各相带中电流正方向。相 带的宽度等于q,按AZBXCY的顺序,同一相带 电流方向相同,相邻相带电流方向相反。 2)边成极相组。连接时电流方向保持一致。 3)连成一相绕组。进接出,出接进。
电机实训
三、实训内容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绕制(3相6极36槽节距 1-6单层链式绕组) 展开图 学会看懂绕组展开图 基本基础
绕组展开图
绕组展开分解图、绕组
一、拆卸
拆卸步骤: 1.拆卸联接轴。 2.拆卸风罩和风扇。 3.拆卸轴承外盖和端盖。 4.抽出转子。 注意事项:不要用鎯头硬敲猛打,拆下的螺丝最好 放入原来螺丝孔内,避免安装时弄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