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天津市年高中化学竞赛预赛

合集下载

2020年奥林匹克天津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

2020年奥林匹克天津市高中化学竞赛预赛押题密卷含详细答案

在化竞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国初核心知识点、明确一条合理的学习路径至关重要。

化竞知识庞杂,不少学化竞的同学对于自己应该学什么,或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摸不清头脑,甚至有些同学临近考前了,还在问这个知识点国初考不考,要不要学。

因为对国初核心知识点不够了解,并且没有一条清晰合理的学习路径,走了不少冤枉路。

温馨提醒:在开始学习国初知识之前,同学们需先研读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基本要求(2008年4月版大纲),了解国初考试对知识点的要求。

以下为分模块需掌握的知识点:化学基本原理1.现代化学入门:宏观手段对物质的分类,原子的发现,测量,有效数字,化学计量,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2.原子结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轨道,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3.成键&离子键:化学键,电负性,键的极性,离子,离子晶体结构4.共价键理论&分子结构:共价键,键能,Lewis结构,八隅体规则,价键理论,VSEPR理论,杂化轨道,分子轨道理论5.气体:气体的温度和压强,理想气体定律,Dalton分压定律,Henry定律6.液体和固体:分子间作用力,液态,金属和金属键,晶体结构初步7.溶液的性质:溶液的组成,溶解度,相似相溶,蒸气压,熔沸点,胶体8.化学热力学:焓,Hess定律,标准生成热,键能,熵,热力学第二定律,自发过程,自由能,自由能和平衡,Gibbs-Helmholtz方程及应用9.化学平衡:平衡条件,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移动10.溶液中的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电化学,配位平衡&配位结构初步11.化学动力学初步&核化学:反应速率,速率方程,反应机理,催化剂,放射性衰变,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同位素,核裂变和核聚变有机化学1.有机结构基础:基本概念,成键和结构,有机酸碱理论2.烷烃、环烷烃、构象:烷烃、环烷烃、构象3.立体化学:对映异构、非对映异构、顺反异构、构象异构4.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自由基、自由基反应、烷烃的自由基反应5.卤代烃、亲核取代反应:卤代烃、碳正离子,SN1,SN26.消除反应:E1, E2, Substitution Vs Elimination7.醇、醚:醇、硫醇、醚、环氧8.烯、炔的加成反应:构对比;亲电、自由基、亲核加成9.烯、炔:氧化、还原、聚合反应10.醛、酮:羰基、亲核加成、α,β-不饱和醛酮的加成、氧化、还原、wittig反应11.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羧酸、羧酸衍生物、胺、卡宾12.缩合反应:烯醇、烷基化反应、与羰基反应13.共轭、芳香性:共轭体系、分子轨道理论、芳香性14.共振、芳环的取代反应:共振论、芳环亲电取代、芳环亲核取代15.周环反应:前线轨道、经典周环反应机理举例16.重排反应:经典重排反应机理举例17.有机波谱分析:IR、MS、NMR在有机产物和中间体结构表征中的综合应用。

天津市2020年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无答案)

天津市2020年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无答案)

2020年天津市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1 .下列分子中为非极性分子的是(2 .下列化合物中为离子型化合物的是(3 .下列离子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是(4 .请推测下列溶液中具有最低解离度的是5 .酸性溶液中通入 H 2s 气体,不产生硫化物沉淀的离子是()6 . 298K 时,反应Nk (g )+ 3H 2(g ) =2NH (g )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在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平衡时,若加入稀有气体,会出现()A.平衡右移,氨的产量增加B.平衡状态不变C.平衡左移,氨的产量减少D.正反应速率加快7 .在XeF 2分子中,Xe 采取的杂化类型是( )A. spB. sp 3C. sp 3dD. sp 3d 28 .下列含氧酸根离子中,具有环状结构的是( )A.区。

5一B, Si 3O 96 "C. RO 。

5一D. SQ 2一9 .下列各组物质中,哪一组有较好的低温效果( )A.冰B.冰+食盐C.冰+ 食盐 + CaCl 2D.冰 + 食盐 + CaCl 2 • 6H 2O10 .对下列化合物有关物理性质的比较,给出的结论错误的是()ClCl ClH\/x //C=C 、 /C = C\(CH 3)3C — OH(CH 3)3C — ClH H HCl① ② ③ ④A.偶极矩①下②B.熔点②》①C.沸点④〉③D.水溶性③〉④、选择题(单选,本题包括11小题,每题 3分,共33分)A. H 2OB. CH 4C. HBrD. CsClA. MgF 2B. SiH 4C. COD. BrClA. Fe 3+ 3d 34S 2B. Cr 3+ 3d 2C. CL 2+ 3d 10D. Mn 2+ 3d 5A. 0.1 mol/L HClB. 0.01 mol/L HClC. 0.1 mol/L HFD. 0.01 mol/L HF一2+B. Sn 2+C. Bi 3+D. Cd 2+11 .对下列化合物结构与性质描述正确的是(①A.①和②不是同分异构体C.①和②均可与澳水作用、填空题(本题包括 10小题,含21空格,每空2分,共42分)12 .请给出化合物 PbQ 中各元素的氧化数(态)13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4,该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元素名称和化学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试推测人工合成第 114号超重元素位于 周期 族。

2020高中化学 竞赛初赛模拟试卷(38)

2020高中化学 竞赛初赛模拟试卷(38)

2020高中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38)第一题(4分)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10月16日宣布,他们成功制造出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的118号元素。

他们通过设在俄罗斯杜布纳的U400回旋加速器实验设备,两次将许多钙-48离子加速,用来轰击人造元素锎(Cf )-249,从而制造出3颗新原子:每颗新原子的原子核包含118个质子和179个中子。

118号元素原子存在时间仅为0.9毫秒。

研究人员观察到了118号元素原子的“衰变链”过程,证实了新元素的存在。

其衰变过程中依次释放出一种相同的粒子后得到116、114、112号元素,112号元素最终裂变为两颗大小差不多的其他原子。

1.指出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写出合成118号元素的核反应方程式;3.指出衰变过程中112号元素样子的质量数。

第二题(10分)为了防止铁制品生绣,可对其表面进行“发蓝”处理:把铁制品浸入热的NaNO 2、NaNO 3、NaOH 混合溶液中,使它的表面氧化成一层致密的Fe 3O 4氧化膜。

其原理是: ①在NaOH 溶液中,铁粉与NaNO 2溶液发生可逆反应,生成A 溶液和气体C 。

②在NaOH 溶液中,铁粉与NaNO 3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B 溶液和气体C 。

③生成A 和B 的溶液能继续发生可逆反应,生成Fe 3O 4。

经研究发现:A 和B 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其导电性实验均为K 2SO 4型。

气体C 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1.写出并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2.实践中发现适当提高温度或增大NaNO 2溶液的浓度有利于氧化膜增厚,但若NaOH 的含量太少或太多,氧化膜的厚度都太薄。

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发蓝层遇光气(COCl 2),若不及时清洗,则发蓝层的完整性将被破坏。

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三题(7分)近期来上海连续发生“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波及全市9个区、300多人。

“瘦肉精”的学名盐酸克仑特罗,用作饲料后,猪吃了它能减肥,人吃了它会中毒甚至死亡。

2019-2020年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

2019-2020年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

2019-2020年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 2 N:14 O:16 Na:23 Mg:24AI:27 S:32 CI:35.5 Cu:64 Pb:207.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l、以下是几位同学在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所发表的一些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都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2下列选项中所涉及到的两个量一定相等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烧碱溶液反应所转移的电子数B. 36g H2O 和1.204×1024个O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C. pH相等的氨水与醋酸钠溶液中由水所电离出的OH-浓度D. pH相等的H2SO4和CH3COOH稀释相同倍数后所得溶液的pH3.硝酸铜受热时可发生分解反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NO3)2=2CuO+4NO2↑+O2↑。

已知带火星的术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但伸进硝酸铜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木条能复燃,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A、NO2具有氧化性B、NO2具有还原性C、NO2不发生反应D、只有O2才能助燃4下列四种化合物按酸性减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CH3CH2COOH ②C6H5OH ③ H2CO3④CH3CH2CH2OHA①③②④ B.②①①③ c.◎③①④ D.③②④①5.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

镓的原子序数为3l,属ⅢA族。

镓的熔点为29.78℃,沸点高达Z403℃。

镓有过冷现象(即冷却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一120℃。

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用途不正确...的是( ) A.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优良材料B.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C.镓与锌、锡、铜等金属制成合金,可用于自动救火的水龙头中D.镓可以用来制造半导体材料,是利用了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性质6、根据下列物质的名称,分析得出命名规律,判断K2CS4的名称应该是 ( )A、三硫代碳酸钾B、多硫碳酸钾C、过硫碳酸钾D、超硫碳酸钾7、氢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近,其盐稳定,但撞击时会发生爆炸生成氮气。

2020高中化学竞赛(入门篇)-基础有机化学-第01、02章 绪论、有机化合物命名(共66张PPT)

2020高中化学竞赛(入门篇)-基础有机化学-第01、02章 绪论、有机化合物命名(共66张PPT)
CHCH2CHCH2
7
CH3
CH3
CH3 CH3
2,6,8-三甲基癸烷
如处于对称位置,优先考虑较简单的取代基。 1 2 34 C5H3CH62CHC7H2CHCH2CH3 3-甲基-5-乙基庚烷
CH3 CH2CH3
1 23 456 6 54 321
CH3CHCH2CHCHCH3
CH3 H3C CH3
CH3
甲苯
CH(CH3)2
CH3 CH3
异丙苯
邻二甲苯 o-二甲苯 1,2-二甲苯
CH3
CH3
CH3
间二甲苯 m-二甲苯 1,3-二甲苯
CH3
对二甲苯 p-二甲苯 1,4-二甲苯
CH3 CH3
CH3
1,2,3-三甲苯 连三甲苯
CH3 CH3
CH3
CH3
1,2,4-三甲苯 偏三甲苯
H3C
CH3
1,3,5-三甲苯 均三甲苯
命名规则:
(1)选主链:选择最长的碳链作主链,按主链的碳 原子数命名为“某烷”。
(2)编号:从靠近支链(取代基)的一端对主链进行 编号,根据支链所连碳原子的编号表示支链的位次。
65 4 3 2
CH3CH2CH2CHCH2CH3 CH3
1
3-甲基己烷
(3)命名:将支链的位次、个数、名称写在主体 名称的前面,中间用短线隔开。
654
CH3
CH3CH2CHCH2CHCH3
3 21
2-甲基-4-环己基己烷
H CH3
C2H5 H
反-1-甲基-4-乙基环己烷
C2H5 CH3 CH3
r-1,反-1,2-二甲基-反-4-乙基环己烷
桥环: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烷烃

2020高中化学竞赛有机化学第二章(烯烃、炔烃)(共63张PPT)

2020高中化学竞赛有机化学第二章(烯烃、炔烃)(共63张PPT)

2020化学竞赛·有机化学(基础版)·第二章(烯烃、炔烃)
二烯烃: CH2 = CH—CH = CH2 1,3—丁二烯
CH2=CH — CH2
2—烯丙基—1,3—环己二烯
2020化学竞赛·有机化学(基础版)·第二章(烯烃、炔烃)
3)标出烯烃的顺反异构及E/Z式命名 (a)顺反命名法
2020化学竞赛·有机化学(基础版)·第二章(烯烃、炔烃)
一、烯烃和炔烃的结构特征
2020化学竞赛·有机化学(基础版)·第二章(烯烃、炔烃)
乙烯的结构
乙烯分子所有的碳和氢 原子都分布在同一平面
双键上的碳采取 sp2杂化,形 成处于同一平面上的三个 sp2 杂化轨道
2020化学竞赛·有机化学(基础版)·第二章(烯烃、炔烃)
乙炔的结构
π
π
π
H
H σ C σ C σH π
H3C CH2示C例H2:
C H
Cl C
Br
(E)-1-氯-1-溴-1-戊烯
H3C CC
H
CH2CH2CH3 CH3
(Z)-3-甲基-2-己烯
H3C C
H
H
CH3
CC
C
CH2CH3
CH3
(Z),(Z)-2,5-=甲基 -2,4-庚二烯
2020化学竞赛·有机化学(基础版)·第二章(烯烃、炔烃)
三、电子效应也称为极性效应:由于分子中电子云 分布不均匀而引起分子化学的变化,称为电子效应。
2020化学竞赛·有机化学(基础版)·第二章(烯烃、炔烃)
(3)键角
类型 键角
正常单键 109°18′
C=C双键 120°
C≡C叁键 180°
(4)键的极性
用偶极矩衡量。键的偶极矩如C—H为0.4D,C—O为 1.5D。分子的偶极矩是分子内各键的偶极矩的矢量和。 如甲烷偶极矩为0,是非极性分子;氯甲烷为1.86D, 是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对其熔点、沸点、溶解度 等都有影响。键的极性对化学反应有决定性的作用。

2020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真题试卷及答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卷第1题(7分)1-1 向硫酸锌水溶液中滴加适当浓度的氨水至过量,发生两步主要反应。

简述实验现象并写出两步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无色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逐渐溶解(1分,如只写白色沉淀溶解不扣分,未表明白色,扣0.5分)(1)Zn2++2NH3+2H2O=Zn(OH)2↓+2NH4+(1分)写成如下形式均给分:Zn2++2NH3·H2O=Zn(OH)2↓+2NH4+[Zn(H2O)6]2++2NH3·H2O=Zn(OH)2↓+2NH4+ +6H2O[Zn(H2O)6]2++2NH3=Zn(OH)2↓+2NH4+ +2H2O (2)Zn(OH)2 + 2NH4+ +2NH3 = [Zn(NH3)4]2+ +2H2O如写成Zn(OH)2+4NH3= [Zn(NH3)4]2++2OH—也对,如产物写成[Zn(NH3)6]2+扣0.5分,因主要产物是[Zn(NH3)4]2+1-2 化合物[Cu(Pydc)(amp)] ·3H2O]的组成为C11H14CuN4O7,热重分析曲线表明,该化合物受热分解发生两步失重,第一个失重峰在200~250℃,失重的质量分数为15.2%。

第二个失重峰在400~500℃,失重后的固态残渣质量为原化合物质量的20.0%。

Pydc 和amp是含有芳环的有机配体。

通过计算回答:(1)第一步失重失去的组分。

水分子或H2O 3个水分子或3H2O C11H14CuN4O7的式量约377.8,失去3个水分子,失重质量分数理论值为14.3%。

1分(2)第二步失重后的固态残渣是什么,解释理由。

CuO或Cu2O的混合物(2分)理由:CuO、Cu2O及C11H14CuN4O7的式量分别为79.55、143.1和377.8。

若残渣为CuO,则失重质量分数为79.55/377.8=21.1%;若残渣为Cu2O,则质量分数为143.1/(377.8×2)=18.9%,实验值为20%介于两者之间,故残渣是两者的混合物。

2020年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2020年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XXX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

区分地沟油和矿物油的方法是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

2.化学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O2、NO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3.下列操作能够实现实验目的的是: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一滴酚酞指示剂,再滴加盐酸至红色消失。

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②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可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③淀粉遇碘酒能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0.2 XXX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6.25℃时,对于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②和③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c(CH3COO-)>c(Na+)>c(H+)>c(OH-)。

删除无关或重复的段落。

改写如下:1.XXX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

区分地沟油和矿物油的方法是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

2.化学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O2、NO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①淀粉、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②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可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③淀粉遇碘酒能变蓝色,葡萄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0.2 XXX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6.25℃时,对于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②和③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c(CH3COO-)>c(Na+)>c(H+)>c(O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xx年高中化学竞赛预赛试卷一、选择题(单选,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设N0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对0.2摩尔/升硫酸钠溶液的正确说法是()A.1升溶液中含有0.2 N0个钠离子B.1升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总数为0.6 N0C.3升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2摩尔/升D.2升溶液中含有0.6 N0个硫酸根离子2.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弱的是()A.FeCl3B.AlCl3C.SiCl4D.PCl5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Na+、Cl-、I-B.Cu2+、K+、NO3-、S2-C.AlO2-、K+、NO3-、OH-D.Ba2+、H+、Cl-、SO4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2g B.碳元素的原子量是12gC.碳元素的近似原子量是12g D.1mol 12C的质量是12g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H++OH-=H2OB.用氨水溶解氯化银沉淀:Ag++2 NH3·H2O=[Ag(NH3)2]++2 H2OC.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H++HCO3-=CO2↑+H2OD.硫化氢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 MnO4-+5 S2-+16 H+=2 Mn2++5 S↓+8 H2O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构型不为直线型的是()A.I3+B.I3-C.CS2D.BeCl27.苯可被臭氧分解,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二甲苯通过上述反应可能的产物为:若邻二甲苯进行上述反应,对其反应产物描述正确的是()A.产物为a、b、c,其分子个数比为a:b:c=1:2:3B.产物为a、b、c,其分子个数比为a:b:c=1:2:1C.产物为a和c,其分子个数比为a:c=1:2D.产物为b和c,其分子个数比为b:c=2:18.既易溶于稀氢氧化钠,又易溶于氨水的是()A.Al(OH)3 B.Cu(OH)2 C.Zn(OH)2 D.Ag2O9.工业上生产SO2的方法主要是()A.单质硫在空气中燃烧B.焙烧FeS2C.亚硫酸盐与盐酸反应D.浓硫酸与铜反应10.下列配离子中,还原能力最强的是()A.Fe(H2O)62+ B.Fe(CN)64-C.Co(H2O)62+ D.Co(NH3)62+11.化合物M叫假蜜环菌甲素,它是香豆素类天然化合物。

对M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1mol M在常压下催化氢化可吸收2mol H2B.1mol M在浓H2SO4存在下可与2mol CH3COOH反应C.M可溶于稀NaOH溶液,且加热时发生水解反应D.1mol M可与1mol HBr(氢溴酸)反应12.下列化合物均为天然萜类化合物:对这些萜类化合物叙述错误的是()A.三种化合物中只有a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B.三种化合物中b的沸点最高C.三种化合物均易被氧化D.三种化合物均可催化氢化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小题,含18个空,每空2分,共36分)13.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P+□CuSO4+□H2O →□Cu3P+□H3PO4+□H2SO4。

14.用电子式表示金属镁与氯气加热形成氯化镁的过程。

15.写出将稀硫酸加入到硫化钠与亚硫酸钠的混合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6.有等摩尔浓度的五种溶液:①CH3COONa、②CH3COONH4、③CH3COOH、④NH3·H2O、⑤NH4Cl。

(1)按溶液pH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写序号)为:。

(2)按溶液中离子总浓度的大小关系排列顺序(写序号)为:。

17.1874年Griess报导了二氨基苯甲酸[C6H3(NH2)2CO2H]脱羧生成二氨基苯[C6H4(NH2)2]的反应。

(1)均称作二氨基苯甲酸的异构体共有种。

(2)脱羧后能生成邻二氨基苯的二氨基苯甲酸有种。

(3)脱羧后能生成间二氨基苯的二氨基苯甲酸有种。

18.常用的钮扣电池是银锌电池,它分别以锌和氧化银为电极。

请写出电池放电时配平的正、负极反应式。

(1)负极:。

(2)正极:。

19.路易斯酸碱电子论的概念是能接受电子对的为酸,能给予电子对的为碱。

请判断下列离子或分子中哪些是酸,哪些是碱:H+、F-、OH-、Cu2+、C2O42-、BF3、H2O、SO3。

(1)路易斯酸;。

(2)路易斯碱:。

20.化工行业合成了一种硬度比金刚石还大的晶体氮化碳,其分子式可能是C3N4。

该晶体类型为,其硬度大于金刚石的主要原因是。

21.(1)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

(2)由A转化为B可通过三步反应完成。

第一步是将A通过反应获得中间体X。

第二步是X与Br2反应得到另一中间体Y,写出Y的结构简式:Y:。

第三步是Y与反应得到产物B。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60分)22.(6分)将臭氧不断通入酸化的碘化钾淀粉溶液,给出实验现象及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23.(9分)物质A是一种高熔点的化合物,不溶于硫酸、硝酸等强酸。

A用纯碱熔融生成化合物B的同时放出无色气体C(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96 g/L)。

若将C通入B的溶液中得到化合物D,D在空气里干燥转化至化合物E,E经加热又可得到A。

(1)化合物A、E的化学式:A:;E:。

(2)将C通入B的溶液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3)化合物A能溶于什么酸?。

溶解反应的方程式为:。

24.(4分)麻黄碱是一种神经型药物,常用于医治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其结构式如下:对它的检识方法是:在麻黄碱或其盐的水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可产生蓝紫色物质P(C20H28N2O2Cu)。

写出P的结构。

25.(12分)某配合物[Co(NH3)3(en)(H2O)]Cl2(en:乙二胺)(1)命名:。

(2)配离子的几何构型为;磁性(顺磁或反磁)为。

(3)图示配离子的几何异构体(不包括旋光异构)。

26.(6分)简要解释为何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PCl5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而由同种元素的原子形成的O3分子却是极性分子。

27.(16分)碳碳双键有如下的断裂方式:高分子单体A(C6H10O3)可进行如下反应(反应框图):对框图中某些化合物性质说明:室温下A不与NaHCO3溶液反应,但可与Na反应放出H2;B可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C可与Na作用放出H2而D不能;G在室温下既不与NaHCO3溶液反应,也不与Na作用放出H2。

(1)写出A、C、D、E的结构简式。

A:C:D:E:(2)写出与B所含官能团相同的B的同分异构体:。

(3)B在浓H2SO4存在下与甲醇反应的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写出这个聚合物的结构简式:。

(4)写出F→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8.(7分)正溴丁烷的制备主要反应如下:主要实验步骤为:将正丁醇与一定量浓H2SO4和NaBr混合后加热回流,反应一定时间后冷却,对反应混合物进行蒸馏,蒸出粗正溴丁烷和水,用分液漏斗分出粗正溴丁烷,依次用浓H2SO4、水、NaHCO3水溶液、水洗,分出的油层用无水CaCl2干燥后蒸馏得到纯的正溴丁烷。

粗正溴丁烷除含有少量未反应的正丁醇外,还含有少量反应的有机副产物。

(1)写出制备中有机副产物的结构简式:。

(2)操作中用浓H2SO4洗涤粗正溴丁烷是为了除去杂质(用文字表述)。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29.(8分)将S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测得SO2、O2和SO3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和3mol。

(1)SO2和O2反应的方程式:。

(2)初始混合气体中:SO2的浓度为mol/L,其转化率为;O2的浓度为mol/L,其转化率为。

(3)若将O2的起始浓度增加至6 mol/L,测得相同实验条件下达平衡时SO3物质的量为4 mol,则SO2的转化率为;O2的转化率为。

30.(10分)氮肥或土壤中的含氮量可以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称取氮肥氯化铵0.xx g于蒸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加热使产生的氨气导入40.00 mL浓度为0.1004 mol/L的硫酸溶液中被吸收。

然后用0.1600 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余量的硫酸,消耗NaOH标液20.11 mL。

(1)写出滴定反应方程式:。

选用的指示剂是。

(2)滴定消耗NaOH物质的量为mmol。

(3)吸收氨消耗的H2SO4物质的量为mmol。

(4)氮肥试样中氮(相对原子量14)的质量分数为。

天津市xx年高中化学竞赛预赛标准答案(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单选,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题号123456答案B D C D C A题号789101112答案A C B D B 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小题,含18个空,每空2分,共36分)13.11、15、24、5、6、1514.15. 2 S2-+SO32-+6 H+ = 3 S↓+3 H2O16.(1)④>①>②>⑤>③;(2)①=⑤>②>③=④17.(1)6;(2)2;(3)318.(1)Zn+2 OH--2e = Zn(OH)2 (2)Ag2O+H2O+2e = 2 Ag+2 OH-19.(1)路易斯酸:H+、Cu2+、SO3、BF3(各0.5分,共2分)(2)路易斯碱:F-、OH-、C2O42-、H2O(各0.5分,共2分)20.原子晶体;N原子半径<C原子,即键长C-N<C-C,键能C-N>C-C。

21.(1)C18H22O2;(2)水解;;HBr三、简答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60分)22. O3氧化I-至I2,使溶液由无色变蓝,颜色由浅至深。

O3+2 I-+2 H+ = I2+O2+H2O)当O3过量后,I2可被氧化至无色的IO3-,溶液蓝色由深变浅,最后褪至无色。

5 O3+I2+H2O = 2 IO3-+5 O2+2 H+(2分)23.(1)A:SiO2;E:H2SiO3 (2)CO2+Na2SiO3+2 H2O = H4SiO4↓+Na2CO3(3)氢氟酸;SiO2+4 HF = SiF4↑+2 H2O24.25.(1)二氯化三氨一水一乙二胺合钴(II)(2)八面体;顺磁(3)(各3分,共6分)或:26.PCl5分子是三角双锥形,键的偶极矩相互抵消,使分子的正、负电重心重合,所以PCl5为非极性分子。

O3分子为角形(折线),端氧原子周围电子密度与中心氧原子不同。

分子的非对称性及氧原子周围电子密度不同造成正、负电重心不重合,所以O3分子具有极性。

27.(1)(2)(3)(4)28.(1) CH3CH2CH=CH2;(CH3CH2CH2CH2)2O (2)正丁醇、正丁醚、1-丁烯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29.(1)(2)5;60%; 2.5;60%(3)80%;33.3%30.(1)2 NaOH+H2SO4 = Na2SO4 + 2 H2O;甲基红(2)3.218;(3)2.407;(4)16.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