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

合集下载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妇女生活的变化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妇女生活的变化

环球智库019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妇女生活的变化郑彩云(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兰州 730070)摘 要:美国妇女生活在五十年代发生了反常的变化,五十年代前的美国妇女走出家庭,摆脱传统妇女形象,享受着独立和自由,走在通往经济等的解放道路上;五十年代的美国妇女,一反常态,女子结婚的年龄越来越低,生育率大大提高,教育和就业率也发生大变化,公众倡导妇女回归家庭,大量妇女成为传统家庭主妇;五十年代,美国妇女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五十年代;美国;妇女生活;变化在美国传统的观念之中,妇女的地位较低,其活动范围长期以来被限制在家庭之内,较少参与到政治、经济等涉外活动,妇女在西进运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学者对其研究往往忽略。

直到十九世纪中期妇女运动的兴起,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社会关注妇女问题,号召妇女联合起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对这一时期妇女的关注也仅仅局限于妇女选举权运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新社会史开始兴起,它的分支妇女史在妇女运动和新左派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关于妇女的婚姻、教育、就业等问题得到学者们的关注。

然而,在这两次兴起的妇女运动之间,妇女的社会地位出现过倒行逆施,在二战后的十几年间,妇女运动有短暂的停歇,这对妇女的社会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五十年代前美国妇女的生活状况五十年代前,美国妇女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奋斗,在经济、家庭等方面的地位都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

大量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进入工作场所,在经济方面取得独立,早在1920年,美国妇女就取得了选举权。

大概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美国妇女就开始了争取自身权益的社会运动,逐渐获得财产权、子女监护权、离婚权、选举权、性自由权、生养权、经济权等权利。

殖民地时期,美国就出现了安妮·哈钦森这样倡导自由的女性人物,美国建国以后,伊丽莎白·斯坦顿和苏珊·安东尼等一些女性代表开始意识到为自己争取平等的权利。

美国历史上的女性解放运动

美国历史上的女性解放运动

美国历史上的女性解放运动自美国独立以来,美国历史上的女性解放运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这个运动涉及到女性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中的地位和权益,为女性争取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美国历史上的女性解放运动的重要里程碑和影响。

一、十九世纪初的起点十九世纪初,托马斯·潘恩和其他一些早期的女性权利倡导者开始呼吁妇女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平等权益。

然而,在这个时期,妇女的权益受到很大限制。

例如,女性没有选举权,无法参与政府决策,并且在经济领域也面临诸多限制。

二、妇女议会的建立妇女议会成立于1848年,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权益组织。

该组织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妇女的平等权益,包括选举权和拥有自己的财产。

妇女议会也是女性解放运动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为后来的运动奠定了基础。

三、妇女选举权运动妇女选举权运动是女性解放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分。

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苏珊·安东尼和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等积极争取妇女选举权的女性成为了这一运动的领导者。

妇女选举权运动通过游行、示威和政治辩论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最终,在1920年通过的第十九修正案中,妇女获得了选举权。

四、女性劳工权益运动除了争取政治权益,女性解放运动也关注女性在劳工领域中的权益。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女性劳工在工作条件和薪酬方面面临诸多不公。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一些女性组织成立并积极抗议。

这些运动为实现女性在工作场所中的平等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最终导致了工会的建立以及一系列劳工法规的出台。

五、女性生殖权益运动女性解放运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女性的生殖权益。

20世纪的后半段,女性开始争取合法的避孕和堕胎权益。

在罗伊·E·德维特和玛格丽特·萨金特等人的领导下,女性生殖权益运动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并最终导致了1973年的罗诺·韦德案的判决,为妇女保护堕胎权益奠定了基础。

近代西方与中国的妇女运动

近代西方与中国的妇女运动

近代西方与中国的妇女运动特别的尊重,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父系氏族社会开始确立了男子的统治地位,妇女也沦为家庭和社会的奴隶,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一直贯穿于男权统治的阶级社会中。

直到资本主义时代,妇女沦为奴隶的历史终于发生了死水微谰的波动,女性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妇女运动也首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兴起,随之激起全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浪潮。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由于国际环境和国内自身因素的作用,妇女运动也经历了产生与发展、高涨、成熟、低谷等几个重要阶段。

对比中西方的妇女运动史,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两者在女权思想形成、妇女运动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女权思想产生的时间与背景不同。

西方男女平等理论是近代人权思想的一部分,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浦兰·德·拉巴尔的《论两性平等》就明确提出了“性别平等”的主张;1791年,法国妇女领袖奥比伦·德·古日针对《人权宣言》发表了一篇《女权宣言》,标志着女权思想的产生。

179 2年,英国的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又写了《为女权一辩》的文章,把男女平权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联系起来,使女权思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后来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又以男女平权理论使之系统和成熟。

到十九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及无政府主义者和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继续丰富和发展男女平权思想,最终形成女权主义理论,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武器。

应该指出的是,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并非仅仅局限在理论探讨的范围内,它的萌芽、出现、发展和最终形成也伴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行,因此,在实际的斗争中,西方妇女运动的开始要早于其理论的正式形成。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不久,女权运动就开始了,资产阶级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使西方妇女更加无法忍受现实中的两性差别,开始以种种方式争取与男子相同的政治、法律地位,诸如受教育、财产、就业、离婚等方面的权利,还对传统的大男子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从而动摇了父权制的根基。

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

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

女性解放运动的历史女性解放运动是一场在世界各地推动男女平等的运动。

这场运动旨在实现妇女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平等权利和机会。

历经长期的努力,女性解放运动在20世纪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一、女性解放运动的起源女性解放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时代,当时一些思想家开始质疑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

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她的姐妹格蕾丝·杰雷特和她们的异兄弟奈瑟尼尔·沃尔斯通倡导了妇女的权利,这一运动成为后来妇女解放运动的基础。

二、第一波女性解放运动第一波女性解放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

运动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普选权和拥有财产的权利方面。

这一时期的女性活动家包括苏珊·安东尼和伊丽莎白·卡迈克尔·斯坦顿。

在1918年,英国女性获得了部分选举权,并在1920年美国通过了第十九修订案保证了妇女投票权。

三、第二波女性解放运动第二波女性解放运动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时期的女性要求更多地关注妇女在社会、家庭和工作场所中的地位。

这一波运动强调妇女的性别歧视问题,包括工资差距、性别暴力和家庭责任的平等分配等。

这一时期的女性活动家有格洛丽亚·斯泰纳姆、贝蒂·弗里登和贝拉·阿布祖等。

四、第三波女性解放运动第三波女性解放运动从1990年代开始,主要集中在对性别认同和双性别文化的探讨。

这一波运动强调包容和多元化,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性别和性别角色的概念。

时至今日,第三波女性解放运动仍在进行中,并与其他社会运动相互联系。

五、女性解放运动的成就与挑战女性解放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如妇女参政权利的实现、妇女进入职业领域、对性别歧视的意识加强等。

然而,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包括性别暴力、工资差距和平衡家庭与职业生活等。

要实现真正的女性解放,我们仍然需要进行艰苦的努力。

六、女性解放运动的全球影响女性解放运动不仅在西方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改变。

试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兴起的原因

试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兴起的原因

试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兴起的原因摘要:20世纪60年代,美国掀起了全国性的妇女解放运动,历史上称之为妇女运动的再度崛起,是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社会最基本的社会运动之一。

这次运动的目标,是解放女性的思想,帮助她们获得自由、取得普遍平等的社会地位。

运动着力地开展思想和理论建设工作,大规模地发展和建立组织,制定明确的斗争目标和策略,有力地推动了其本身的发展和深入,在改善美国妇女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本文拟就这次运动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关键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原因1920 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第十九条宪法修正案,该修正案规定美国适龄妇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此后女权运动便转入低潮。

六十年代美国各种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如反越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新左派运动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女权运动,史学界一般称为现代妇女运动的再度崛起。

本文拟就这次运动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一、40至60年代美国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地位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美国社会带来诸多变化, 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妇大批进入劳动力市场。

二战开始后,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男子走上战场,留守后方的妇女不得不逐渐走上工作岗位,从1941年到1945年全美国有650万妇女加入劳动力市场,妇女就业增长率为57%。

美国历史学家威廉·H·查夫指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美国妇女就业史上的分水岭,它给妇女经济地位带来的变化远远超过女权主义者半个世纪的宣传鼓动所能达到的。

”50年代,美国的高等教育在发展,妇女有条件受到高等教育,获得大学毕业证书。

这样,大学里聚集了大量的年轻女性一起学习和生活, 这给她们提供了集体生活的场所,使她们树立起了良好的自我意识,使她们能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非常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促进了她们的自由、独立、平等的意识观念,在一个视男子为一等公民、女子为二等公民的社会中,促进了女权运动的发展。

新角色 旧职责——20世纪20年代美国妇女婚姻和家庭生活特点及其角色变迁

新角色 旧职责——20世纪20年代美国妇女婚姻和家庭生活特点及其角色变迁


2 世纪 2 年代是“ 0 0 柯立芝繁荣” 时期 , 济繁 诸如此类的课程 。独身在 当时受到歧视。 经
荣, 文化活跃 , 开放 自由的社会环境为年轻人之 间 12 90年代美 国人的婚姻观念正在从以生殖 为 的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 恋爱呈现新的特点。此时 中心 向以爱情 、 伴侣和享受性爱乐趣为基础的理想
l 卷 第 2期 8
中 华 女 -- 院 学 报 7学 -
J our l o na f Chi om e s Uni na W n’ ver i y st
Ap .0 6 r2 0
Voll NO 2 _8. .
新角色
— —
旧职责
2 世纪 2 年代美 国妇女婚姻和家庭生 活特点及其角 色变迁 0 0
周莉 萍
( 宁波大学 文学 院 ,浙 江 宁波 35 1) 12 1

要 :2 纪年代 美国妇女 的婚姻 家庭呈 现新的特 点 , 0世 出现 “ 伴 关系” 伙 的婚姻 , 女性 在物质 丰 受和
感情需求方 面都提 出了更 高的要 求 , 孕观 念被普遍 接 受, 避 生育率 下降, 离婚 率上升 ; 家务 劳动 大 为 简 化, 已婚妇女 外 出就 业皇上升趋势。女性在 家庭 中承担 了新 的角 色, 但传统 的职责 并没有 改 变。 关键 词 :美 I X ;婚 姻 家庭 ;生活特点 ;角色变迁 E ̄a-
下降 ; 离婚率上升 , 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 家务 时年轻人追求浪漫 、 自由的爱情 , 流行没有第 三者 劳动大为简化 , 已婚妇女外出就业呈上升趋势。女 在场的约会 , 拥抱和接吻司空见 惯 , 与维 多利亚 时
性在家庭 中承担了新的角色 , 但传统的职责并没有 代 的拘谨与保守形成鲜明的对 比。 改变 。 爱隋是 2 世纪 2 0 0年代女性 生活 中的 中心 任 而婚姻则是终 极 目标。12 90年的统计资料 表 2 世纪 2 年代美国妇女的婚姻和家庭状况就 务 , o 0 引起同时代学者 的关注 , 3 但 0年代之后 这方面的 明, 美国人保持 了“ 显著的婚姻倾 向” 1 岁 以上 的 ,5 研究基本中断 , 直到 6 0年代末 随着第 二次女权 运 美国妇女 6 %的结 婚, 0 而三 十几岁的美 国妇 女 中 0 [( ) 3o 女子学院毕业 生的婚姻状 况也 m 动的兴起才重新 引起学者的浓厚兴趣 。7 0年代以 有 8 %结婚 o] z 来 国外发表 了大量的专著和文章 , 对这方 面的研究 与这种趋势保持一致 ,9 1 世纪 晚期女 子学 院半数

美国妇女解放运动

美国妇女解放运动
2.3A Brief Conclusion4
3.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in 1960s7
中图分类号:H315
学号:07004110438
南阳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二战后的美国妇女解放运动
作 者:
程 亮
指导教师:
史 心 讲 师
学 院:
外 国 语 学 院
专 业:
英 语
班 级:
2007 级 4班
二〇一一 年 四 月
二战后的美国妇女解放运动
南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
申请文学学士学位
毕业论文
作 者:
指导教师:
Women’sLiberationMovement inUnited Statesafter World War II
A ThesisSubmittedto
English Department,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yangNormalUniversity
2.Reasons of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inUnited Statesafter World War II3
2.1 Women’s Low Status inUnited States3
2.2 Social Conflicts inUnited States4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Bachelorof Arts
By
Supervisor:
Acknowledgements

从玛丽.麦卡锡的身体书写解读1930年代美国知识女性

从玛丽.麦卡锡的身体书写解读1930年代美国知识女性

从玛丽.麦卡锡的身体书写解读1930年代美国知识女性摘要:玛丽·麦卡锡在作品中大胆表达婚姻爱情观,直言不讳谈论自己的私生活,大量直白而细腻地描写性爱,招来颇多微词。

令她享誉世界的、自传色彩的畅销小说《少女群像》(The Group)对性和两性关系不遗余力的露骨描写,使她遭到口诛笔伐。

作品最大的原创性在于从女性的角度公开地谈论了两性关系,[1]作品以全新的叙事手法和女性视角颠覆着窠臼的以男性话语权为中心的语言和写作模式,酣畅淋漓地书写着女性的身体和心灵的欲望。

她的作品正是法国女性主义作家埃莱娜·西苏所倡导的“身体书写”的倾力之作,为我们今年研究1930代美国知识女性的生活境况提供了宝贵的蓝本,也启迪着我们如何有效地解决当代妇女的社会婚姻问题。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身体和书写;女性书写模式;男权话语统治;玛丽.麦卡锡(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身体书写”有学者提出,20世纪初弗吉尼亚·伍尔夫首先提出西方女性主义的身体写作理论,朱丽娅·克利斯蒂娃和波伏瓦、露丝·依莉格瑞对其理论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和升华,埃莱娜·西苏最终将这一理论发展为系统化的、详实的理论体系。

[2]学界普遍认为,法国的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作家埃莱娜·西苏是“身体书写”的倡导者和先驱。

细读其理论,可对其精髓做如下理解: 一,女性身体的内涵包含并超越了“肉体”的概念,它是肉体、女性生理、心理和文化信息的复合;二,用“身体书写”不是倡导抛弃语言符号,而是用词语书写女性身体的、精神的需求,反对把女性视为男性之外的"他者”来压制其需求。

这是女性自我救赎和团结互爱的方式,是与男性沙文主义抗争的有效途径之一。

西苏认为,女性觉醒和女性解放运动浪潮的兴起促进了女性写作,而女性写作又推动了女性的觉醒和女性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在《美杜莎的微笑》中,她重点论述了女性写作对女性解放的重大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与妇女运动研究
【摘要】:1920年代和1930年代处于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也是
美国第一次女权运动和第二次女权运动之间的一个低潮期,此时美国
社会经历了经济繁荣——危机——复苏的过程,处于一个政治、经济、
社会、文化急剧转变时期,美国妇女生活丰富多彩,其外表、行为、
婚姻家庭和就业都呈现新的特点。1920年代随着经济的繁荣,出现
消费社会,新的大众媒体促进了信息的沟通和全国性价值观的形成,
美国妇女享受着现代化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中特立独行的
“新女性”群体尤其引人注目,成为1920年代女性自由与解放最突出
的代表,并成为喧嚣的1920年代的象征。但随着大萧条的到来,美
国妇女的生活状况急转直下,1930年代期间美国妇女的婚姻、家庭、
就业都受到大萧条的的巨大冲击,她们承受着物质匮乏和精神痛苦的
双重磨难,设法应对危机,努力维持家庭和自身的生存,她们不仅经
受住了大萧条的考验,而且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有所提高。本文选
取这个时期的妇女生存状态进行个案研究,考察此时美国妇女的婚姻
家庭、就业和她们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具体状况,指出这个时期美
国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
迁而变化。进而,在个案研究基础上,探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
迁与妇女地位和角色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妇女的生存状态受到外部
世界的规范,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动对她们的生活有根本性的影
响,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自身的努力是关键,其中经济独立是妇
女走向平等和解放的基础。无论在私人领域还是公共领域,女性的地
位与角色很大程度取决于其经济独立能力,这是女性思想解放、个人
发展的原动力,但经济平等不仅取决于生活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受制
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这些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达到。同时,
传统与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样是强大的,在女性走向平等和解放的道路
上,观念上的解放与经济上的平等同等重要。本文共分为5个部分,
具体安排如下:序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依据、意义、国内外研究
现状和文章主要观点。笔者认为,1920年代和1930年代期间社会政
治、经济和文化变动剧烈,妇女生活丰富多彩,但对1920年代和1930
年代期间妇女状况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70年代以后才出现大量
研究成果,对这个时期不同种族和阶级群体的妇女生存状态进行比较
深入的研究,对正确评价1920年代和1930年代期间妇女的地位和作
用、全面了解这个时期的社会变迁起了重要作用,但大多数的研究侧
重于展现妇女具体生存状况,而且多从“她史”角度进行研究,对社会
性别关系中妇女地位和角色的变迁很少探讨,也很少把1920年代和
1930年代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这为笔者利用已有成果、运用社
会学、历史学和妇女学等方法、在“社会性别”角度综合考察这个时期
妇女的生存状况及其地位和角色变迁留下了空间。第一章侧重分析
1920年代妇女的生存情况以及其地位和角色变迁。本章首先分析了
1920年代之前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变迁,笔者认为工
业化和城市化改变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妇女观,社会文化在20世纪初
也逐步走向开放,部分妇女走出家门,进入劳【关键词】:1920年代
1930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妇女运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712.5
【目录】:导言14-29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4-15二、国内外研
究现状综述15-27三、研究思路27-29第一章1920年代美国妇女生
存状况及地位与角色变迁29-117第一节、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社会
29-46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及其对美国妇女的影响30-34二、妇女与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步主义改革和妇女参政权运动34-39三、消费社
会与美国妇女39-46第二节、“火红的青春”——“新女性”46-64一、“新
女性”的特点49-57二、“新女性”出现的原因57-60三、“新女性”群体
对社会的影响60-64第三节、1920年代妇女就业状况及其地位和角色
变迁64-88一、1920年代之前女性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64-71二、
1920年代妇女就业特点71-82三、1920年代妇女就业发展的原因及
其得失82-88第四节、1920年代美国妇女婚姻家庭生活特点及其地位
和角色变迁88-115一、恋爱与婚姻关系特点88-98二、城市妇女家庭
生活特点98-111三、妇女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地位与角色变迁111-115
小结115-117第二章1930年代美国妇女生存状况及地位与角色变迁
117-201第一节、大萧条时期美国经济与社会特点118-125一、经济
危机的到来118-122二、罗斯福新政122-124三、大萧条时期的妇女
124-125第二节、1930年代美国妇女就业状况及其地位和角色变迁
125-157一、1930年代妇女就业特点125-139二、已婚妇女就业状况
139-146三、黑人妇女就业状况146-151四、1930年代妇女就业发展
的原因与影响151-157第三节、1930年代美国妇女婚姻家庭生活特点
及其地位和角色变迁157-175一、恋爱和婚姻关系特点158-162二、
经济困境中的家庭生活特点162-170三、妇女在婚姻和家庭中的地位
与角色变迁170-175第四节、新政与妇女175-199一、新政救济计划
的实施和对女性的救济176-184二、女性与保护性立法和现代社会福
利政策184-191三、新政时期政治中的女性191-199小结199-201第
三章1920-1930年代的妇女运动与妇女组织201-257第一节1920-1930
年代期间妇女组织与集体行动201-219一、孤独的斗争——关于平等
权利修正案的斗争201-208二、徒劳的努力——1920年代女性在保护
性立法上的挫败208-215三、激情热燃烧的岁月——1930年代妇女组
织与集体行动215-219第二节1920-1930年代期间劳工运动中的妇女
219-242一、被遗忘的角落——1920年代妇女劳工运动的沉寂220-227
二、春风吹又生——1930年代妇女劳工运动的高涨227-237三、性别
平等?——妇女与美国共产党237-242第三节、1920年代-1930年代女
权主义运动的衰落242-255一、“我们是公民”——1920年代女权主义
运动的消沉243-248二、“女权主义死亡了吗?”——1930年代女权主
义运动的停滞248-252三、1920-1930年代的女权主义和妇女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