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译的翻译策略
回译的类型特点与运用方法

回译的类型特点与运用方法
回译,也称为反向翻译或释译,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使用的翻译技巧。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境、作者的意图以及原文中的隐含意义。
回译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 逐词回译:将源语言词汇翻译成目标语言词汇,然后通过这些翻译过的词汇来还原出源语言的原始表达。
这种类型常常用于理解特定词汇的特殊含义和语境。
- 句子回译:注重对句子结构和语序的理解。
翻译者会将源语言句子翻译成目标语言句子,然后通过改变语序和理解句子结构来还原源语言句子。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源语言的语法和表达方式。
- 段落回译:主要用于理解和还原长篇文本。
翻译者会将整个段落或篇章翻译成目标语言,然后通过理解段落或篇章的主题、结构、逻辑和语境来还原这个段落或篇章。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整体结构和作者的意图。
翻译的策略

翻译的策略翻译策略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思路,以实现有效和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的目标。
以下是一些翻译策略的常见类型:1. 直译策略:直译是最基本的翻译策略,即逐字逐句地将原文译为目标语言。
这种策略可以保留原文的结构和语法,但可能不够自然和流畅。
2. 意译策略: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的意思和语境进行翻译,并灵活地运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这种策略有助于更好地传达原文的含义和情感,但可能会改变原文的结构和词汇。
3. 文化译策略:文化译是指在翻译中注重传达原文背后的文化信息。
这种策略可以确保目标读者理解原文中的文化特点和隐含意义,但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文化调整。
4. 复述策略:复述是指将原文中的信息进行重述或重新组织。
这种策略可以使目标读者更容易理解复杂的句子或概念,但可能会改变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节奏。
5. 标准化策略:标准化是指将原文翻译成符合目标语言规范和习惯的表达方式。
这种策略可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但可能会丧失原文的个性和风格。
6. 专业术语策略:在翻译专业文本时,使用正确的专业术语是至关重要的。
这种策略要求翻译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术语库,以确保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专业内容。
7. 灵活变通策略:灵活变通是指根据特定的语境和读者需求,灵活地调整翻译策略。
这种策略要求翻译者具备适应性和创造性,以便在不同情况下做出最佳的翻译决策。
总的来说,翻译策略应该综合考虑原文的内容、语言风格、语境、目标读者和文化背景等因素。
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策略,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传达效果。
最重要的是,翻译策略应该始终以传达原文的意思和信息为宗旨,而不是简单地逐字逐句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谈异语写作的回译策略——以thegaygenius(节选)的翻译为例

ABSTRACTAs a master of Chinese culture who enjoys the worldwide reputation, Lin Yutang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spread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Many of his works are written in English, for example,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Moment In Peking, The Gay Genius, etc..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ose works, Mr. Lin needs to translate the elements containing Chinese culture into English one by one. Nowadays, more and more readers long to read the works written by Mr. Lin, so these works need to b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When English literary works concerning Chinese cultural items are translated back into Chinese, a special phenomenon appears, that is, back-translation. At present, quite a few scholars begin studying Foreign Language Writing and back-translation. Thus, this project report will provide a case study of Chapter 2 and 3 of The Gay Genius,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uthor’s and Zhang Zhenyu’s Chinese versions in the angle of microscopic.Guided by Skopostheorie, this report will explore back-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Foreign Language Wri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show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 of skopos rule, coherence rule and fidelity rule in the process of back-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model categorization of cultural elements proposed by Nida, the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Gay Genius are classified into five categories, ecological culture-loaded words, material culture-loaded words, religious culture-loaded words, social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linguistic culture-loaded words, and this report will analyze those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ne by one. Furthermore, the report will put forward some viewpoints about translation of sentence patterns, such as word order, passive structure and implicit logic between sentences.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the author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value for such kind of translation.Key words: Foreign Language Writing, Skopostheorie, culture-loaded word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第一章任务描述 (1)第一节任务背景 (1)1.1.1 《苏东坡传》的异语写作背景 (1)1.1.2 《苏东坡传》的张振玉译本简介 (1)第二节理论依据 (2)第三节异语写作及无本回译介绍 (3)第二章任务实施 (4)第一节译前准备 (4)2.1.1《苏东坡传》中异语写作的特色 (4)2.1.2 翻译目的的确立 (5)第二节翻译流程 (5)第三节翻译难点 (6)第三章案例分析 (7)第一节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7)3.1.1 生态文化负载词 (7)3.1.2 物质文化负载词 (9)3.1.3 社会文化负载词 (11)3.1.4 宗教文化负载词 (15)3.1.5 语言文化负载词 (16)第二节句式的翻译 (17)3.2.1 语序的处理 (17)3.2.2 被动句的翻译 (18)3.2.3 句子间隐性逻辑的处理 (19)第四章结语 (22)第一节对该翻译项目的认识 (22)第二节该翻译项目的意义及局限性 (23)参考文献 (25)附件(源语和译语文本) (26)致谢 (59)第一章任务描述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极高的英语造诣,造就了一代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林语堂。
Back Translation

Back Translation (回译)--一个学习英语的方法学习外语是没有捷径的,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但如何积累更有效,这有必要研究,back translation 是我喜欢的一种练习方法,经常推荐给别人。
Back translation中文是回译,在英语学习中,就是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再按照中文翻译成英语。
第一步,翻译成中文。
第二步:不看原文,再翻译回英语。
除非你完全记住了原文句子,你的翻译很有可能与原句有不同。
仔细研究一下,不同在哪里?用词?语法?句式?结构?对比一下差距是什么。
都搞清楚了,自己的不足也很明确了,并且如何避免也基本有了概念,你的英语距离地道英语又进了一小步。
其实,这个练习可以随时做,天天做,而且简单的句子也应该多做。
英语读懂不等于掌握,要会用,就必须多做这种的对比记忆作业,慢慢地就会真正接受英语习惯表达,就会自然地摆脱母语的影响,使用纯正的英语,这对于没有太多机会直接与老外交流的人来说很有用。
Back translation不仅让你逐渐掌握原味的英语,你会发现你的表达会变得更准确,因此,你更容易听出或读懂英语的含义,甚至你对语言的敏感度也会提高。
令人注目的旅游胜地:巴黎你下一次度假,为什么不考虑去游览巴黎呢?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并且是欧洲最热闹的城市之一。
它没有海滩或高山,但是在那里仍有许多事可做。
例如,巴黎拥有一些富有幻想的奇观景象,包括埃菲尔铁塔和巴黎圣母院——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乘出租车环绕巴黎游览会花许多钱,但是乘地铁去大多数地方通常是很便利的。
尽管一般来说法国式消费水平很高的地方。
但有一种东西在法国确实不贵的,那就是葡萄酒!大多数的法国人学过英语。
但是许多人不喜欢说英语,尤其是在巴黎。
所以,除非你自己会讲法语,否则最好跟一个能为你翻译的人一起去旅行。
亲爱的艾斯旅行社:今年夏天我和我的家人想去中国东部的某个地方旅游。
我希望你们能提供给我一些你们公司能够提供的关于度假方面的信息。
也谈商务英语类文本汉译英中的回译策略

也谈商务英语类文本汉译英中的回译策略摘要:所谓回译(back translation),是指将一种语言译成另外一种语言之后,再把译文译回到前一种语言。
本文将商务英语类文本汉译英时需回译的词或词组分成三大类,并以实例为证,辅以四种翻译策略,以探讨此类文本的一般回译对策与应用。
关键词:商务英语汉译英回译翻译策略随着当今中外交际和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翻译的重要性日显突出。
在这其中,对经贸、商务类文本的翻译需求量大,而同时随着新词汇的涌入,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要想将这些文本翻译通顺与妥帖,除了要求翻译工作者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外,还要注意翻译的方式方法,因为几乎所有的外来词语都有个回译问题。
所谓回译(back translation),是指将一种语言译成另外一种语言之后,再把译文译回到前一种语言。
那么,对于回译现象,译者应采取怎样的策略才能较好传达原文意义,又能使译入语读者较好接受呢?说穿了,无非是注意积累及勤查资料二法。
以下笔者分别将需回译的词或词组分类,并以实例为证,谈谈几类词汇的回译问题。
1 回译中的特殊类型—专有名词的回译这类词包括人名、地名、企业名称、商标、机构名称等。
在翻译专有名词时,一定要谨慎对待,它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规定性,排斥任何的描述性,表现形式须是原封不动的“还原”,容不得任何走样。
道理很简单,任何的改动都将改变原文所指,最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译文与原义背离,造成种种误解。
试看一例:发行招股书时,法律规定必须宣布有关公司的重要信息。
对于“重要信息”的翻译,恐怕不少人会第一时间想到important information,但此处只能使用material fact, 原因就在于此词在英文中已有约定并俗成,译者只能且必须遵循。
对于英语中已有的内容,当然要完全照搬,不得作任何更改。
实在查证不到的,可先自行翻译,再加脚注以详细说明。
关键在于不得马虎,随便应付。
人名孟子,英译为Mencius,但回译时千万不能译成孟休斯,还是只能回译成孟子,不然都读者不知道说的是谁。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回译法

到这时(林聪)又极力陈说它的危害,
竟
得 减免。
最终(银税)得以减免。
一、《明史·林聪传》
聪 署 枢密院事, 林聪暂代枢密院职事,
急 令 获贼者必 生致 立即下令,捕获叛军必须活捉,
滥杀
为 止。
无限制杀人的情况才因此停止。
二、《宋史·范纯仁传》
劝
使
植桑,
(范纯仁)鼓励(百姓)让(他们)种植桑树,
有有罪罪但而情情节轻轻微的者人,,
卢明月(带领)全部的军队追击。
四、《新唐书·秦琼传》
因
约 俱 西走,
于是(秦琼和程咬金)相约一同西去,
策 其马
谢世充
(秦琼)骑着自己的马前去向王世充告别,
曰:“
自 顾 不能奉事,
说:“(我)自认为不能侍奉(您),
请
从此 辞。”
请(让我)现在告辞(吧)。”
四、《宋史·魏能传》
旧制,诸军
辞 见,
按照成例,诸军(到朝廷)辞别或谒见(天子)
治 狱, 摘发
如 神,
(彭鹏)审判案件,揭发(奸诈之事)如同神灵。
邻县有疑 狱, 邻县有疑难案件,
檄
鹏 往 鞫,
(朝廷)发檄文让彭鹏前去审讯,
辄 白 其 冤。 (他)总是能使那些冤案得以昭雪。
六、《清史稿•彭鵬传》
岁旱,
步祷日中,
遇上天旱,(彭鹏就)(在)正午走着祷告上天,
诣狱
虑囚,
到监狱中去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
深 敬 待之, 接以师友之道。 十分恭敬地待他,用师友之道接待。
彪乃为 融 画策 事汉, 班彪就替窦融出谋划策,敬事汉朝,
总西河
以 拒隗嚣。
总领西河一带来抗拒隗嚣。
常见的回译模型

常见的回译模型
1.统计机器翻译(SMT)模型:统计机器翻译是早期使用的
一种回译模型。
它基于大量的双语平行数据集,通过计算翻译
概率、语言模型和调序概率来生成翻译结果。
常见的SMT模型有IBM模型和词对齐模型。
2.神经机器翻译(NMT)模型:神经机器翻译是近年来发展
起来的一种回译模型。
它使用神经网络模型来进行翻译,具有
端到端的结构,可以直接将源语言句子映射到目标语言句子。
常见的NMT模型有循环神经网络(RNN)和注意力机制模型。
3.预训练模型:预训练模型是指在大规模的双语数据集上进
行预训练,然后再进行微调得到回译模型。
常见的预训练模型
有BERT、GPT和T5等。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文本生成的方式进行回译,具有较好的生成效果。
4.强化学习模型:强化学习模型是一种通过与环境交互来学
习最优策略的机器学习方法。
在回译任务中,可以将回译过程
看作是一个序列决策问题,通过强化学习算法来获取最优的翻
译策略。
常见的强化学习模型有深度强化学习和强化转导模型等。
汉译英教学中的回译_尚绮

汉译英教学中的回译尚 绮(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062)摘要:回译在翻译研究领域是一个被人忽视的角落。
我国学者对回译的研究多集中在把回译作为一种检验译文的手段方面。
对回译用于翻译教学虽有人提到,但真正进行深入研究的不多。
实际上在翻译教学实践过程中适当穿插回译练习,能更加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并有效培养学生汉英语的对比意识,提高他们的汉译英能力。
关键词:回译;教学;差异;认识中图分类号:H 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687(2007)07-0125-03 收稿日期:2007-02-10作者简介:尚绮(1972-),女,湖北郧县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近些年来翻译研究可以说是蓬勃发展,翻译研究领域被称之迎来了第四次高潮,但在这百花齐放的局面下依然有些小小的角落有待人们深入的探讨。
回译正是这样一个被忽视的角落。
冯庆华和李美(2001:436)指出,“回译的积极意义在翻译领域尚属一片有待继续开发的新领地,值得大家进行各种个性题材的挖掘和探讨。
”这一说法早在2001年已提出,但自此之后我国学者对回译的研究依然寥寥,且多集中在把回译作为一种检验译文的手段方面。
对回译用于翻译教学方面虽然有人提到,但往往只限于一带而过,真正进行深入研究的并不多。
实际上在翻译教学实践过程中适当穿插回译练习,能更加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并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汉英语言差异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一、汉英翻译教学中回译的定位1.回译的定义。
回译在英文中被称为b a c k t r a n s l a t i o n ,根据S h u t t l e w o r t h &C o w i e (2004:14-15)所编写的《翻译学词典》,回译是把“译文译回原文的过程”,即对译文进行再次翻译,把自己或别人的译文翻回原文。
回译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多个领域。
贺显斌(2002)指出,“回译除了用作检验译文的手段外,还可以用作一种翻译策略,用于翻译教学及用作语言研究和翻译研究的辅助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译的翻译策略
【摘要】:本翻译项目翻译文本为FlowersintheMirror,MoonlightontheWater:ImagesofaDeludedMind。
这是丹麦奥胡斯大学汉学家林恩·贝克(LeneBech)发表于2002年的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评论,收录在JSTOR中。
文章旨在探究《红楼梦》中出现的年轻貌美的女子对贾宝玉心路历程的变化所起的作用,通过将这些女子和“花”与“月”的意象联系起来,来展现她们在贾宝玉心路历程各个时期中所起的象征作用。
因为论文用英文撰写,无论作者阅读的《红楼梦》是汉语原文还是英译本,论文在呈现作品时,如专有名词、特殊概念以及对于作品的引用和转述,都只能以英文形式出现。
因此,笔者在将论文译为中文的过程中,需要将用英文呈现出原本为汉语或中国文化的内容,再回译成汉语。
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任务描述中包括文本背景、任务要求;第二章任务过程中包括译前准备、过程控制、译后总结;第三章案例分析中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回译的概念与定义,第二部分结合原文与翻译过程,具体分析了文中出现的三种情况的回译,专有名词的回译、概念术语的回译、直接引语和间接描述的回译;第四章为实践总结,通过第三章中的分析,针对不同情况的回译总结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在对专有名词的回译中,主要遵循约定俗成和统一的翻译方法,在对概念术语的回译中,主要遵循追根溯源的翻译原则,原文中直接引语的翻译遵照作者原文中引用的《红楼梦》原著中的语句,而对于间接描述的翻译,则遵循
归化翻译的原则。
通过对此翻译过程的研究,以期来指导笔者以后的翻译实践。
【关键词】:回译翻译策略约定俗成归化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
【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9第一章任务描述9-111.1文本背景91.2任务要求9-11第二章任务过程11-142.1译前准备112.2过程控制11-122.3译后总结12-14第三章案例分析14-223.1回译的概念与定义143.2回译的三种情况14-223.2.1专有名词的回译15-183.2.2概念术语的回译18-203.2.3直接引语和间接描述的回译20-22第四章实践总结22-24附录24-81参考文献81-82致谢82-83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83-8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