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艺术中的平面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论当代平面设计中汉代装饰艺术的借鉴与应用

论当代平面设计中汉代装饰艺术的借鉴与应用

论当代平面设计中汉代装饰艺术的借鉴与应用【摘要】汉代装饰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平面设计中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本文将系统分析汉代装饰艺术的特点,探讨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汉代装饰艺术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借鉴和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汉代装饰艺术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不可替代之处。

结合现有研究成果,论述汉代装饰艺术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深远意义和价值所在。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总结文中观点,强调汉代装饰艺术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启示和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汉代装饰艺术、当代平面设计、借鉴、应用、案例分析、价值、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汉代装饰艺术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当代平面设计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汉代装饰艺术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并尝试将这些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

汉代装饰艺术以其独特的线条、图案和色彩,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审美趣味。

这些装饰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信仰和审美观念,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史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们开始借鉴汉代装饰艺术的设计元素,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通过对汉代装饰艺术的深入研究和理解,设计师们试图在当代设计作品中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为作品赋予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

这种跨时代的设计探索,不仅丰富了当代平面设计的形式和内容,也为汉代装饰艺术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和生命力。

1.2 研究意义汉代装饰艺术是中国古代优秀的装饰艺术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对汉代装饰艺术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审美观念和技艺水平。

在当代平面设计领域,借鉴汉代装饰艺术的元素和风格,有助于丰富设计创意,打破传统设计风格的束缚,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平面设计中的视觉传达和艺术表现手法

平面设计中的视觉传达和艺术表现手法

平面设计中的视觉传达和艺术表现手法在平面设计中,视觉传达和艺术表现手法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这些手法可以帮助设计师传达信息、引起观众的注意并激发情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视觉传达和艺术表现手法,并探讨它们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是视觉传达和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法之一。

色彩可以表达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平面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利用色彩的对比、饱和度和明暗度的变化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比如,使用鲜艳的颜色可以突出重点内容,而使用柔和的颜色则可以传达出温暖、舒适的感觉。

构图也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视觉传达和艺术表现手法。

构图是指设计元素在画面中的布局和组织。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有效地将设计的信息传达给观众,并引起他们的兴趣。

常用的构图技巧包括对称、平衡、重复和对比。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构图技巧,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层次感的设计作品。

文字也在平面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字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工具,也可以用来增强设计的艺术表现。

通过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和排版方式,设计师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例如,使用浪漫的字体和花边装饰可以表达出浪漫的情感,而使用简洁明快的字体则可以传达出现代感。

除了色彩、构图和文字,负空间也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视觉传达和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负空间指的是设计元素之间的空白区域。

合理运用负空间可以提高设计的可读性和清晰度,并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设计师可以通过调整负空间的大小和位置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例如,增加负空间可以强调主题内容,减少负空间则可以突出细节。

纹理和图案也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视觉传达和艺术表现手法。

纹理和图案可以增加设计的复杂性和层次感,并赋予设计作品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设计师可以利用不同的纹理和图案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例如,在海报设计中使用木纹纹理可以传达出自然和温暖的感觉,在产品包装设计中使用几何图案可以表达出现代感。

综上所述,平面设计中的视觉传达和艺术表现手法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浅谈装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

浅谈装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

浅谈装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上的发展摘要:“装饰艺术”运动就是受到大战震荡之后而出现的诸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这场运动中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及平面设计作品,他们对推动“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装饰装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现代设计1.“装饰艺术”运动概述1.1“装饰艺术”运动的开端装饰艺术运动的开端出现在法国。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装饰艺术”运动在法国形成高潮,其中标志性活动之一就是1925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一个大型展览:装饰艺术和现代工业国际博览会。

这次博览会的名称后来常被用来特指一种特别的设计风格和一个特定的设计发展阶段。

事实上,装饰艺术并不单纯只是一种风格,它包含的范围相当广泛,只是个性更加强烈。

1.2“装饰艺术”运动的作用“装饰艺术”运动是一场承上启下的运动。

它既对“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自然装饰、中世纪复古表示反对,也对单调的工业化风格加以批评。

它是“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之间的一个衔接,然而,又由于过于强调装饰化,因此与同期开始在德国发动的现代主义也有很大的区别。

双方的特征都兼而有之,但却不是简单的重复或再现。

“装饰艺术”运动将传统设计的精华,用来赞颂全新的机械化的摩登时代。

“装饰艺术”风格再现了现代社会的多样性,满足了人们追求欢愉、逃离现实的需求。

这些因素,都使得“装饰艺术”风格显得特别优雅浪漫、性感迷人,同时,也被批评为“俗丽”“骄奢”。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欧洲的繁荣奢华,也迫使“装饰艺术”运动逐渐消亡。

这场运动的装饰特点,在时装、首饰、化妆用品、平面设计等方面,一直得以保持。

1.3 “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特点“装饰艺术”并不是一种单纯而统一的风格,但在强烈的装饰性、简洁的几何外形、独特的色彩系列和材料的选择等方面,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简洁的几何外形“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与大工业生产联系比较密切、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不论是高楼大厦还是小巧的台钟相机或是一张海报、招贴,大多采用了简洁的几何块状结构,以几何方式衔接起来,然后再用曲线的装饰元素使这些“方块”生动起来。

浅谈“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平面设计

浅谈“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平面设计
的并不 仅 是一 种单 纯 的设 计 风格 ,它 包括 的范 围相 当广 泛 ,虽 有 设计 的招 贴 则采 用纯 几何 图形和 色彩 的变化 来表 现 信 息的 传达 。 共性 ,但 是个 性更 加 强烈 。因此 ,把 “ 装 饰 艺术 ”仅 看 作一 种 统 这 开创 了完 全抽 象 的立 体主义 式平 面设 计 的先河 。 的设 计风格 是 不恰 当 的。 在 欧 洲 的其他 国家 , “ 后立 体主 义 图 画现代 主 义 ”平 面设 计

表 现 出画面 主体 形象 ,同时提 高 结构 的整体 性 。

“ 装饰 艺术 ”运 动概述
英 国 的奥 斯 丁 ・ 库 帕是 “ 装饰 运 动 ”时 期英 国 “ 后立 体 主 义
1 .“ 装 饰艺 术 ”运动 图画 现代 主 义 ”平面 设 计 的代表 人 物 。他把 立 体 派对 于 图像处 理 “ 装饰 艺 术 ”运 动 的名称 源 自1 9 2 5 年 在 巴黎 举 办 的 “ 装 饰 艺 的方 法直 接 用到 视觉 传达 设 计 中 ,在他 的 设计 作 品里 常常 能看 到 术 ”展 览 。这 个 大型 展览 主 要是 展示 一种 “ 新 艺术 ”运 动之 后 的 类 似 早期 立 体主 义绘 画似 的图像 组 合 。在 巴黎 旅游 招 贴 中 ,他 用
“ 装饰 艺 术 ”运 动是 2 0 世纪 初期 最 重要 的设 计运 动 之 一 ,其
是, “ 装饰 艺术 ”运 动形 成 了独 特 的设计 风 格 ,在平 面 设计 方 面 戏剧 人物 ,重视 空 间 比例 的分割 和 构 图的变 化 ,采 用重 叠 等技 法
有着 很 好 的体现 。
建筑 与 装饰 风 格 。该 展览 的 名称 后常 被用 来 特指 一种 特 别 的设 计 拼贴 的手 法 将凯 旋 门 、维纳 斯雕 塑 等 图像 与文 字重 叠起 来 ,就 像 风格 和 一个 特 定 的设 计发 展 阶段 。但 是 , “ 装饰 艺 术 ”实 际所 指 是充 满动 感 和现 代感 的立 体 主义 绘 画 。1 9 2 4 年 他 为伦敦 地 下铁 路

平面设计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的视 觉需 要 。
l 陶 瓷 装 饰 中平 面 设计 的萌 芽 原始装饰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是“ 图腾 ” , 这种装饰 图案被黥 剌在身 E, 或被绘刻在器皿 和武器 上 , 成为标 志性 的图案 , 是最 早 的具 有实 用 意 义 的一 种 装 饰 。 陶瓷饰 品是随陶瓷一起孕育而生 的, 从简单刻划到彩绘 , 简 单装饰 到综合装饰 , 形成 了一 系列 的装 饰技法。不 同的装饰 技 法, 赋予陶瓷不同的审美趣味 。陶瓷装饰 的形式美是丰 富多彩 的, 表现手法也是各 异的。采 用材质肌理 装饰 , 雕、 刻、 划、 印装
◎艺术研究 ◎
平面设 计在 现代 陶瓷装饰 中的应 用

摘 要: 本 文 主要 从 平 面设 计 形 式 美的 角度 去 研 究探 索 现 代 陶瓷 装饰 , 继 而探 究如 何创 新 现 代 家居 陈设 用 瓷 的 装 饰 手 法 , 进一步体现 出平 面设计元素 以及 平面设 计 中的形 式美法则( 变 化与统一、 对比与和谐、 反复与连 续、 对称与平衡 ) 在现代 陶瓷装 饰 中的 应 用 。 关键词 : 平面设计; 陶 瓷装 饰 ; 形 式 关
地 表现 艺 术 的 内容 。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河南 郑州
装饰艺术是人类重要的精神财 富, 是社 会文明 的重要组 成 部分 , 与人和社会 的联 系是分不 开 的。随 着现代 社会 “ 更新 换 代” 的节奏越来越快 , 人们 的精神 和物质生 活呈现 出多样性 特 点 。今 天 , 审美 的多 样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艺 术形 式 多 元化 已经 成 为 这 一 时 期 重 要 的文化特征 。因此 , 装饰艺术的功能要求设计师们具 有快速 、 敏捷的思维方式 , 设计出具有时代风格 的陶瓷作品, 以丰富人们

传统装饰画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装饰画图形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出更具 有设 计 艺术 感 的艺 术形 象 ,既能 体 现 中华 民族 文
化 艺术 的精 粹 , 能 展示 设计 作 品的时 代 美感 , 分体 现 又 充 传 统 图形元 素 在现 代设 计 领域 里 的艺 术 价值 。
在传 统装 饰 画 中 , 不 仅是 简单 的视 觉 符号 , 且 是 形 而
量 的 人 力 、 力 、 力 堆 砌 而 成 的 美 国 动 画 片 来 说 , 国 物 财 我
目前 的 动 画 片 在 技 术 表 现 手 法 上 还 有 一 些 不 足 之 处 。
3中 国 动 画 展 望 .
制 、 策 、 场 管理 上 支持 动 画产 业 的发 展 。 政 市
4结 语 .
先 把 龙 当 作 神 敬 奉 。 至 今 , 国 人 仍 自称 为 “ 的 传 人 ” 中 龙 。
以传 统 文化 作 基本 。” 着社 会 的发 展 , 代 平 面 设计 日 随 现
趋 国 际 化 . 这 种 国 际 化 源 于 众 多 国 家 民 族 文 化 艺 术 的 而 交 融 碰 撞 . 果 没 有 各 个 国 家 民 族 别 具 风 格 的 设 计 的 融 如
虽 然 中 国动 画在 世 界 舞 台 上 曾 经有 过 光 辉 的一 页 ,
但 是 相 比美 国 的动 画艺 术 我们 还 比较 落 后 。不论 是在 题
材 上 还 是 技 术 表 现 手 法 上 。我 国 动 画 都 应 该 挖 掘 自 己 的
本 土 特 色 . 断 与 美 国 和 世 界 先 进 国 家 看 齐 。 着 对 动 画 不 随 的 关 注 意 识 增 强 和 我 国综 合 实 力 的 增 长 ,动 画 产 业 被 列 入 新 的产 业 , 家 、 府 大力 扶 持 , 给 予政 策 扶 持 , 们 国 政 并 我

平面设计在陶瓷装饰中的艺术表达

平面设计在陶瓷装饰中的艺术表达
材 质 等形 式 因 素 组 合 构成 的 艺 术 作 品 的 美 。点 、 线、 面及 其 组 纹样 向一定方 向发展 , 运用纹样的反复节奏获得美的韵律 , 连 合 关 系 是构 成 形 式 美 的 重 要 因 素 。在 陶 瓷 装 饰 中 , 以点 定 位 , 续 包 括 二方 连续 和 四方 连 续 。连 续 在传 统 的陶 瓷装 饰 中运 用 以线 分割 , 以 面格 局 , 形 成 完整 的 图 形 。点、 线、 面 与方 、 圆、 三 比较普遍 , 但陶瓷装饰常采用变化的对象的连续表现, 以求得 角 形 等相 结 合 , 有 单 形 和 复 形等 形 态 , 单 形是 小 点 , 线条 , 块 面 更 高 的 表现 效果 组 成 的形 态 。复 形 有 主体 , 次体 , 有相 互 衬 托 , 多 种形 体 的组 ( 5) 对称与平衡: 对 称 是 事 物 中相 同或 相似 形 式 因 素之 合 。 陶瓷 装 饰 , 以复 形 几 何 体 为 主 , 也有单形纹样。 间 相称 的组 合 关 系 所 构 成 的绝 对 平 衡 ,是 平 衡法 则 的特 殊 形 平 面 设汁中 的形式 美法则变 化与统一 、 对 比与和 谐、 节奏与韵 式 。自然 界 中植 物 的 叶 、 大 部 分 动物 及 人 都 具有 对 称 形体 。 事 律、 反复与连 续、 对称 与平衡等在陶 瓷装饰 中的应用具体分析如 下:
要 功 能 应 该 是 调动 所 有 平 面 的 因 素 ,传 递 一种 陶 瓷装 饰 的 新 对 称 、 均衡等, 几 乎 都 有 严 格 的 音 节和 韵 律 , 是一 种 非常 优 美
概 念 。事 实上 ,平 面 视 觉 的 内在 张 力 往 往是 理性 构 形 和情 感 的形 式 。好 的陶 瓷 装 饰 设 计会 给人 如 音 乐 般 的感 觉 ,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别 在 因素 综 合 作用 的结 果 。 进行系列化陶瓷装饰时, 就 更 要 体 现 其 韵律 美 。

举例说明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特点

举例说明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特点

举例说明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特点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独特的风格:装饰艺术运动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它结合了现代主义、非洲艺术、俄罗斯芭蕾舞剧等众多艺术元素,形成了富有个性的设计风格。

这种风格在建筑、家具、珠宝、纺织品和平面设计等领域都有所体现。

2.大胆的色彩:装饰艺术运动偏好鲜艳、亮丽的色彩,如金色、银色、黑色和白色等。

设计师们喜欢将这些色彩用于家具、装饰品和建筑设计中,以创造出引人注目的效果。

3.流线型的设计:装饰艺术运动追求流线型的外观,这种设计在汽车、家具和家用电器中尤为常见。

这种设计风格不仅赋予了物品现代感,也使得它们更加舒适和易用。

4.材料的选择:装饰艺术运动偏爱高质量的材料,如金属、玻璃、硬纸板和塑料等。

这些材料被用于制造出轻盈、坚固且华丽的艺术品和家具。

5.对称性设计: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中经常使用对称的布局,这种布局给人一种稳重且典雅的感觉。

这种设计特点在许多公共设施和办公大楼的外观设计中都有所体现。

6.机械化的美学:装饰艺术运动是第一批探索机械美学的设计师之一。

他们喜欢将机械设备的美学引入到设计中,例如在手表的设计中引入飞轮的概念,或者在家具设计中加入金属零件等。

7.象征主义: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中经常使用象征主义元素。

设计师们通过使用特定的符号和图案来表达某种意义或者传达某种信息。

例如,在某位设计师的家具设计中,可能会使用一种特定的花纹来象征某种精神或者理念。

8.抽象化的设计: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喜欢将抽象的设计元素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

这些设计可能来自于自然,也可能来自于人工,但它们都被抽象化处理过,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9.融合东西方文化:装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并不排斥其他文化的影响。

他们在设计中经常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元素,这种跨文化的融合使得他们的设计更加丰富和多元。

10.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装饰艺术运动强调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俄、德、荷同时开始发展了现代主义运动,法国反而发展了具有浓厚 资产阶级特色的“装饰艺术”运动。 • 法国特色:①非民主化 ②为权贵和精英服务 ③资产阶级性质 • 矛盾: 政治上、艺术上具有民主化倾向;设计艺术上精英主义倾向 在平面设计上体现出的特点: • ①色彩明快; • ②线条清晰; • ③富于装饰性; • ④体材多为上层阶级之奢糜生活,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情景和人物。
让· 卡卢(Jean Carlu) • 法国平面设计师、插图画家。 • 他的作品充分融入了对建筑形式和欧洲现代艺术的感性认识,通过几何 学和立体主义象征图形,创造出近乎科学般精确的简洁图像。 • 他的设计中具有鲜明的“装饰艺术”运动的特点,现代艺术运动、“海 报风格”运动等各种流行的视觉艺术运动在他的作品得到综合运用,使 他的作品一出现就得到广泛的欢迎。 • 1904年,卡卢访问美国,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举办了名为“战争中的法 国”主题展,他的设计取得很大成功。 • 1904年6月,德军占领巴黎,卡卢留在美国,创作了他最杰出的一批作 品。 • 他在美国逗留了13年,创作出大量杰出的平面作品,尤其是他为盟军设 计的海报,文字图形相交织,组合成一个综合整体,极具特色,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杰出的海报典型。
总结
装饰艺术运动是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一次 尝试,它采用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采取设计 上的折衷主义立场,设法把豪华的、奢侈的手工艺制 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产生一种可以 发展的新风格来。这场运动与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运 动几乎是同时发生,也几乎同时于30年代后期在欧洲 大陆结束,因而,在各个方面都受到现代主义的明显 影响。 但是,由于它主要强调为上层顾客服务的出发点, 使得它与现代主义具有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立场,也 正因为如此,所以装饰艺术运动没有能够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之后再次得到发展,而基本成为史迹,只有现 代主义成为真正的世界性设计运动 。
“装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平面设计)
爱德华· 科夫(Edward Mckinght Kauffer) • 美国平面设计师和海报艺术家。生于美国蒙大拿州五大湖区。 • 1911—1913年在马克· 霍普金斯学院夜校进修绘画。1913年在芝加哥艺 术学院进修,之后在犹他州大学教授麦肯奈特的鼓励下,来到巴黎学习 绘画。 • 1915年,科夫移居伦敦,在那里得到了第一个海报业务:伦敦地铁的宣 传海报。在他的海报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装饰 艺术和超现实主义的特点。受到漩涡主义画派的启发,他创作了著名的 “飞鸟”图形,被用于1918年《每日论坛报》的海报。他为伦敦地铁、 伊斯曼父子公司(Eastman & Sons)和壳牌石油公社(Nonesuch Press)设计了大量的书籍装帧 和插图。 • 他设计的海报具有他个人的鲜明风格:色彩鲜艳,图像大量采用几何形 式,特别是明显地采用立体主义的形式特征来设计,而反映的内容也具 有现代化的特征。
装饰艺术运动中的平 面设计
Art Deco
视传二班 宁林林
1925年巴黎“装饰艺术展览”海报
“装饰艺术运动”的名称出自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展览会”。
“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
“装饰艺术”运动是在20世纪20到30年代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展 开的一次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艺术运动。 产生背景:20世纪初现代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设计师和艺术家了解到新时代的 必然性,他们不再回避机械形式,也不回避新的材料。
让· 卡卢在1930年为杂志《名利场》设计的封面,采用象征性的男 女形象,利用线条组成,加上色彩烘染,形成霓虹灯效果黑色背景上 有摩天大楼的灯光,表现繁华、醉生梦死的名利场特色,极具感染力。
保罗· 科林(Paul Colin)
• 法国最著名海报艺术家。 • 一战结束后,科林在巴黎香舍丽剧院担任舞台设计和平面设计师。 • 1925年科林正式开始从事平面设计,主要给剧院设计演出海报,他的风 格受当时流行的立体主义和“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用简单的形 式表达内容。 • 他的人物是重叠的,把几个不同的人物或者描绘的题材利用透明重叠的 方法综合一体,提高结构上的整体性。布局上则采用倾斜方法,造成不 太平衡和不太对称的安排,增强动感。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科林在法国投身反法西斯的海报工作中,在战后 继续从事设计工作,直到20世纪70年代逐步因年迈而停止。 • 科林工作非常勤奋,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大约设计过1000-2000张大 型海报,还设计了800个左右的舞台布景,非常多产。
美国
• 背景:美国是一个没有文化传统束缚的国家,对新的艺术和设计风格更 加容易接受。 •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国力雄厚,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勤基地, 经济发达,出现大量富裕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他们利用各种消费品来 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和奢侈的心理需要,而“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在这 种物质和消费条件下获得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 美国的装饰艺术明显具有古埃及、中国、波斯、特别室玛雅文化的痕迹, 古老文明在这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展示。 • 发展:美国装饰艺术运动开始于纽约及东海岸,逐渐向中西部和西海岸 扩展。在纽约,建筑师注重装饰要素与新材料的混合使用。在洛杉矶, 开始出现了美国本土的诠释,出现了适合美国通俗文化的所谓加利福尼 亚装饰艺术风格,也出现了为电影院设计特别发展出来的好莱坞风格。 • 特征: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得到充分发展;本土的设计风格急需设计艺 术理念的支撑。
特征:一方面,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和发展,受现代主义 运动影响很大(材料使用、设计形式):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上不具备现代 主义运动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意识。
思想和意识形态:“装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反对,反 对古典主义的、自然的、单纯手工艺趋向,主张机械化的美。 本质: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
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从纽约开始发展,刚起步就已经 与法国不一样,比较重视建筑、室内,讲究恢弘的气派,也混 杂了美国大众艺术、通俗文化的一些因素,其中好莱坞风格影 响到欧洲,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
法国
• 几乎所有的现代设计运动在法国都集中体现在豪华的、奢侈的产品设 计上,法国并未真正地经历过平民化的设计运动。换言之,社会主义 色彩浓重的现代主义运动也未能在法国得到真正的发展。
爱德华· 科夫于1918年设计的《每日论坛报》 海报,充满了“装饰艺术”运动的气氛。
爱德华· 科夫是 英国把立体主义等 现代艺术注入平面 设计的最早设计家 之一。这是他在 1922年为伦敦地铁 设计的海报—伦敦 博物馆海报,他利 用伦敦英国议会的 大火作为设 计的 动机,立体主义绘 画的方法,来烘托 伦敦博物馆与众不 同的内涵。
服务对象:社会的上层,是少数的资产阶级权贵,并不是大众。
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色彩系列
重视强烈的原色和金属色彩,包括鲜红、鲜黄、鲜蓝、桔红和金属色系列
“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
法国是 ‘装饰艺术”风格的发源地,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 20年代和30年代发展到高潮,二战前开始衰落,逐渐消亡。这场 运动主要集中在豪华和奢侈的产品与艺术品设计上,比如家具、 纺织品、金属制品、玻璃器皿、陶瓷、装饰雕塑、绘画、平面设 计与海报、首饰设计等等。
卡桑德拉(A.M Cassandre)
• 海报艺术家阿道尔夫· 让—马利· 莫荣(Adolphe Jean-Marie Mouron)的 笔名。莫荣出生于乌克兰,一战期间移居巴黎。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 习绘画。 • 1923-1926年,负责设计了一批经典的、影响广泛的海报作品,他把现 代主义,尤其是立体主义和纯粹主义的风格元素结合在一起,突出简约 的几何抽象性,严谨的平涂设色、不对称的构图以及出奇的字母和图形 安排都体现出卡桑德拉不同凡响的创意能力。 • 他采用极其简单的图形,强调图形的象征和概括运用;他对于文字的兴 趣,使他尽量把文字和图形综合为一体,他的海报设计是象征性的立体 主义平面风格的最杰出典范。 • 20世纪30年代以后,卡桑德拉迁移到美国工作,继续从事着他的平面设 计。 • 1939年回到法国巴黎,之后的30年间主要从事绘画、戏剧和芭蕾舞设计。 卡桑德拉富于原创性的作品对20世纪平面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1913年卡桑德拉为横渡大 西洋的海上轮船所设计的海 报。
1935年卡桑德拉为远洋游 船“诺曼底”(Normandie) 设计的海报。
卡桑德拉1929年设计的 “比狒体”,是“装饰艺术” 风格最典型的字体之一。 卡桑德拉1927年设计的铁路海报。
卡桑德拉1932年设计的法国红酒DUBONNET的海报,他运用 电影和连环画的方法强调主题,文字上也采用了与众不同的 手法,海报由三个画面组成,是一个不断把一瓶DUBONNET喝 完的人,“双份”“不错”和酒的名称,生动有趣。
谢谢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